渭城朝雨泡轻尘的对句大全

诗词里…写各个山水风景的句子_百度知道
诗词里…写各个山水风景的句子
诗词…写各山水风景句……写明 作者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佳答案 诗春 1.春眠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春晓》》 2.谁言寸草报三春晖(孟郊:《游吟》) 3.红豆南春发几枝?(王维:《相思)) 4.雨知节春乃发(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尽春风吹(白居易:(赋古原草送别)) 6.春种粒粟秋收万颗(李绅:《悯农》) 7.破山河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亥杂诗》) 9.知细叶谁裁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住枝红杏墙(叶绍翁:《游园值》) 诗夏 1.力尽知热惜夏(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热》) 6.皆苦炎热我夏(李昂:《夏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县》) 8.连雨知春晴觉夏深(范:《喜晴》) 9.清江曲抱村流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何须恨夏木阳阴(秦观:《三月晦偶题》) 诗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粒粟秋收万颗(李绅:《悯农》) 4.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潭面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往事知少(李煜:《虞美》) 10.欲说休却道凉秋(辛弃疾:《丑奴?书博山道》) 诗冬 1.且今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 3.南邻更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风雨作》) 4.冬尽今宵促明(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知近水花先发疑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童冬闹比邻据岸愚儒却珍(陆游:《秋郊居》) 9.邯郸驿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事相催冬至阳春(杜甫:《至》) 诗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涣:《登鹳雀楼》) 3.凌绝顶览众山(杜甫:《望岳》) 4.破山河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见闻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厌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住毕竟东流(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识庐山真面目缘身山(苏轼:《题西林壁》) 诗水 1.所谓伊水(《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门断楚江碧水东流至(李白:《望门山》)) 5.山重水复疑路柳暗花明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江花红胜火春江水绿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声惜细流树阴照水晴柔(杨万:《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 1.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桑》) 2.白依山尽黄河海流(王涣:《登鹳雀楼)) 3.迟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暮苍山远寒白屋贫(刘卿:《逢雪宿芙蓉山主》)) 5.漠孤烟直河落圆(王维:《使至塞》) 6.清晨入古寺初照高林(建:《题破山寺禅院)) 7.江花红胜火春江水绿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总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 9.接莲叶穷碧映荷花别红(杨万:(晓净慈寺送林》) 10.两岸青山相孤帆片边(李白:《望门山》) 诗月 1.床前明月光疑霜 举望明月低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低树江清月近(孟浩:《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曲》) 5.举杯邀明月影三(李白:《月独酌》) 6.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知明月相照(王维:《竹馆》) 8.月惊山鸟鸣春涧(王维:《鸟鸣涧》) 9.悲欢离合月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明月几》) 10.秦明月汉关万征未(王昌龄:《塞》) 诗风 1.夜风雨声花落知少(孟浩:《春晓》) 2.风劲角弓鸣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军夜引弓(卢纶:《塞曲》) 4.野火烧尽春风吹(白居易:《赋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刘卿:《逢雪宿芙蓉山主》)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任蜀州》) 8.欲乘风归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明月几》) 9.相见难别亦难东风力百花残(李商隐:《题》) 10.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花 1.待重阳菊花(孟浩:《故庄》) 2.花间壶酒独酌相亲(李白:《月独酌》) 3.夜风雨声花落知少(孟浩:《春晓》) 4.花溅泪恨别鸟惊(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建:《题破山寺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奈何花落似曾相识燕归(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渔歌》) 10.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诗雨 1.夜风雨声花落知少(孟浩:《春晓)) 2.空山新雨气晚秋(王维:《山居秋瞑)) 3.雨知节春乃发(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雨空翠湿衣(王维:《山》)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须归(张志:(渔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陆游:《十月四风雨作)) 7.清明节雨纷纷路行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初晴雨》) 诗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轻骑逐雪满弓刀(卢纶:《塞曲》) 3.遥知雪暗香(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刘卿:《逢雪宿芙蓉山主)) 6.青海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黄云白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白草折胡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草 1.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草岁枯荣(白居易:《赋古原草送别》) 3.破山河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报三春晖(孟郊:《游吟)) 5.林暗草惊风军夜引弓(卢纶:《塞曲》) 6.种豆南山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街雨润酥草色遥看近却(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诗柳 1.春城处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路柳暗花明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黄鹂鸣翠柳行白鹭青(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度玉门关(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凤》) 9.春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夜曲闻折柳何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诗树 1.树木丛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故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树高万条垂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病树前万木春(刘禹锡:(酬乐扬州初逢席见赠》) 8.泉眼声惜细流树阴照水晴柔(杨万:《池》) 9.枯藤树昏鸦桥流水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高楼望尽涯路(晏殊:《蝶恋花》) 诗鸟 1.月惊山鸟鸣春涧(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踪灭(柳宗元:《江雪》) 3.花溅泪恨别鸟惊(杜甫:(春望》) 4.春眠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春晓》) 5.荡胸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夕佳飞鸟相与(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建:(题破山寺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诗河 1.关关雎鸠河洲(《诗经?关雎》) 2.破山河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漠孤烟直河落圆(王维:《使至塞》) 4.白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暮宿黑山((木兰辞》) 6.限山河泪谁言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三千尺疑银河落九(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芦芽短河豚欲(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白云间片孤城万仞山(王涣:《凉州词》) 10.三万河东海五千仞岳摩(陆游:《秋夜晓篱门迎凉》) 诗江 1.至今思项羽肯江东(李清照:《夏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风景旧曾谙 江花红胜火春江水绿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江陵(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江际流(李白:《送孟浩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江枫渔火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江南风景落花节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 诗云 1.明月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山云深知处(贾岛:《寻隐者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飞镜云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黄云白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江陵(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白云间片孤城万仞山(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别 1.与君离别意同宦游 海内存知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任蜀州》) 2.送王孙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 3.春草明绿王孙归归?(白居易:《赋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杯酒西阳关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知谁识君(高适:《别董》) 7.桃花潭水三千尺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江际流(李白:《送孟浩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雪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涯海角知交半零落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诗亲情 1.慈母手线游身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报三春晖(孟郊:《游吟》) 2.煮豆燃豆萁豆釜泣 本同根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郭相扶; 阿姊闻妹户理红妆; 弟闻姊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破山河城春草木深 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搔更短浑欲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行边秋雁声 露今夜白月故乡明 弟皆散家问死 寄书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尽行临发封(张籍:《秋思》) 7.独异乡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家夜深坐应说着远行(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牵衣问:归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鬓边丝?(杜牧:《归家》) 诗乡情 1.君自故乡应知故乡事 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离家乡音改鬓毛衰 童相见相识笑问客何处?(贺知章:《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敢问(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北固山》) 5.春才七离家已二 归落雁思发花前(薛道衡:《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霜 举望明月低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夜曲闻折柳何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夜忆咸阳 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故乡(刘皂:《旅朔》) 9.戍鼓断行边秋雁声 露今夜白月故乡明 弟皆散家问死 寄书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名称】: 望庐山瀑布 【体裁】: 绝句 【年代】: 唐【作者】:李白【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注释】
①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
②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③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④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⑤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译文】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鉴赏】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名句赏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秋词 ——刘禹锡 自 古 逢 秋 悲 寂 寥 , 我 言 秋 日 胜 春 朝 。 晴 空 一 鹤 排 云 上 , 便 引 诗 情 到 碧 宵 。 赏析:此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他赞秋气,气以励志,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它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 7 回复: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水 调 歌 头 ——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 酒 问 青 天 。不 知 天 上 宫 阙 ,今 夕 是 何 年 。我 欲 乘风 归 去 ,又 恐 琼 楼 玉 宇 ,高 处 不 胜 寒 。起 舞 弄 清 影 , 何 似 在 人 间 。 转 朱 阁 , 低 绮 户 ,照 无 眠 。不 应 有 恨 , 何 事 长 向 别 时 圆 。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 有 阴 晴 圆 缺 ,此 事 古 难 全 。但 愿 人 长 久 ,千 里 共 婵 娟 。 赏析:高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上。 清满的明月,照耀着醉态朦胧的兀傲词人。月宫本非人间, 岂可以“年”月相询?“琼楼”既在仙境,又何有世间之炎凉? 醉中的思致奇怪而又可笑,在起舞弄影飘逸中, 未尝不带几分怫郁的清狂。彻夜的无眠毕竟孤清,亲人分隔的恼恨,便只能唯圆月是问。 月儿无恨,又焉知人间之离愁?阴晴圆缺,自是天运之常道。 醉中的思绪旷达而无奈,那离合的悲欢,正可借自宽自慰消解。最有韵致的当然还是结拍:深情的祝愿,使人生充满希翼,明丽的圆月,便不仅照耀了“千里”,也照亮了这首豪放俊逸的千古绝唱!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颔联小处着眼,工笔细描,动静结合,光色辉映,营造出一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皓月当空,朗照万物;苍松如盖,亭亭净植;松叶如针,清翠欲滴;水珠点点,闪闪发光;树影斑驳,月光辉映,洒下一地的星星点点,有如细碎银子铺满山林,给人以如梦似幻,飘飘欲仙之感。落一“照”字,不同于“泻”,朱自清《荷塘月色》写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用“泻”写出了月光如水,静谧朗照,柔媚生辉的特点。王维写月光用“照”字,光色兼备,状态逼真,活现月照松林,回光返射,闪烁不定,迷离恍惚的特点;也引导读者去留意空山松林沐浴月华的恬静光洁和明亮空灵。如果说第一句侧重写月下松林的幽美景致的话,那么,第二句就是写月下溪流的活泼生机。你瞧:山泉流淌,淙淙作响;月映溪流,素洁如练;流水空明,清澈见底;溪流弯弯,活泼机灵。面对这一溪清幽洁明,空灵剔透的山泉,恨不得掬一水山月滋润沧桑的面庞,撷一缕清音唱响心灵的浪花。着一“流”字,尽显风流,颇有柳宗元《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韵味,也引导人们去体味小溪或水石相激飞花溅玉的闪亮或穿林绕石琤琤琮琮的合鸣。王维一“流”,可谓意态横生,妙趣无穷!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在开头写了六个具有秋天特色的景物:村、日、霞、烟、树、鸦,分别用孤、落、残、轻、老、寒加以点染。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夕阳西下,血红的晚霞浸透了半边天空,给一切都蒙上了一层暗淡的色彩。孤零零的村庄,升起了炊烟。归巢的乌鸦落在光秃秃的老树上。诗人用寥寥数语描绘出了一幅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图。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毫无生机的。诗人笔锋一转,“一点飞鸿影下”。“一点”写出了大雁飞得高,“影下”写出了大雁飞行速度极快。一只大雁飞离了这冷清的地方,用尽全身力气,向着太阳飞翔。这句诗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意境相同,都脱离了悲秋的俗套。 最后一句诗,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个色彩明丽的颜色词形容山水花草,向人们展现出一幅天地之间和谐的画面。 这首元曲中,诗人描写了美丽的秋之画卷,渲染了多姿多彩的
其他类似问题
诗词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渭城朝雨泡轻尘_百度知道
渭城朝雨泡轻尘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杯酒西阳关故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你这句不对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妙联赏析(二)
  出句:但愿月当诗社长[三少]  对句:只求春作画夫人[红楼梦君]
  赏析:月是诗家第一物,请月来当诗的社长,当仁不让,自古以来与月有关的名句不知多少,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出幅可见沉稳,对幅则大雅无痕。春作画夫人,多么美好的比喻,让人无邪。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心香更比花香久[婉儿]  对句:此月难及那月圆[云兮]
  赏析:出幅言简意赅,耐回味,一瓣心香才是人生所求,自然比花香更耐回味。对幅抓住有所得自然有所失,也是心境的比较。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两岸烟拖千柳翠[空空道人]  对句:一轮日送万波红[箩赋闲譐]
    赏析:出幅似在08年的鉴赏书中有摘用到,原对是“一席风判万花红”,在此联中对幅更具有气势,写出了江南春的特点。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安知书味清如水[周家大少爷]  对句:一任山花开到家[小村]
  赏析:曾有诗云“老去更知书味好,闲来方觉布衣尊”,在此出幅中,表现的是读书的心一清如水,就给人干净透彻的感觉,表达了一种淡泊的读书观或人生观。对幅见机行事,从人性的悟到自然的道,不是那种“春风无定三拂面,试问山花开未开”的含糊感觉,而是已经一路开到了山居门口。整联给人的想象很丰富,如诗人在泉瀑边读书,有感书味如水清淡,然后回到家时,居然一路的山花都开放了,何等惬意。联语淡雅,旨趣高远。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于无求处得真味 [如昔]  对句:唯忘我时有大成 [简直]
  赏析:无欲无求都是味,无味处得真滋味,言忘意得是大成,整联很有哲理性。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囊空正好纳湖山 [鬼冢客]  对句:杯满恰宜浇块垒 [巴蜀兰联]
  赏析:诗囊空放荡,正借湖山归去也。酒杯今漫溢,可将块垒消融去。出对说的是山水之行,借景抒情。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春闸泄绿三千丈 [兰之露兮]  对句:青帝批红百万家 [--绿~--]
  赏析:恣意生情,把春比喻绿水一放而出,可见其画。香漫花,还劳青帝安排百万红,抓住绿与红的特点,表达了“绿卷春光红不让”,对比才显出春的不同色调。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一世铅华谁代笔[柳吟风]  对句:两行清泪月倾杯 [白藕]
  赏析:身心磨砺,洗尽铅华,自然有感。对幅比较伤感些,为泪而月倾。
    <font FACE="仿宋_GB
  对句:燕子方裁三径柳 [闲游明月下]  出句:东风新娶一城花 [流月长河]
  赏析:对幅犹佳,诗意斐然。整联可看可想可回味,春天的美不胜收。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且酒且诗仙不敌 [刘伶一醉]  对句;又山又水隐何妨 [大大卷子]
    赏析:出幅气势逼人,能酒诗比李白厉害,可见其志,对幅大方无隅。整联仿佛逍遥天地一散人,颇有朱敦儒的词境:“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碾碎前尘皆入酒 [茶饭]  对句:留连往事不成风 [无名]
  赏析:碾碎前尘,碾碎相思,一壶酒.
从此天涯莫相逢,往事尽随风去。整联表达的是伤感的情怀,碾字力度大,有感觉分量。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一枕秋声听夜雨[李枫]  对句:半杯老酒解乡愁[陆兮儿]
    赏析:把酒愁浇遍乡愁,还来夜雨添愁。愁愁愁,怎一个第字了得。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诗酒一壶枫火煮[丹青]  对句:月光十里画窗收[妙手]
  赏析:出幅热情,诗酒趁年华,诗酒趁浪漫,诗酒趁火候,所以才煮酒烧枫叶。对幅清凉,十里的月光都能被画窗收进,可见画家之笔力。
  整联以冷对热,衬托出诗情画意的文学情趣。
    <font FACE="仿宋_GB
经雨山光扑面绿[非意]  对句:
当阶草色入帘青[藿香正气丸]
  赏析:
山光扑面经新雨,此出幅用一绿字,点出了色彩与格调。对幅是化用诗句的痕迹,也很恰当。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不甘今世穷于命 [落梅]   对句:且在万书勤用心
  赏析:出幅很有格言味道,且为不甘平庸,总希望能拼搏一下。对幅很好的说明这种拼搏需要书的知识来辅助。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轻舟犁皱一江月[汇波晚照]  对句:玉笛吹开那抹云 [江梅]
  赏析:寻诗也拟泛轻舟,一江月皱而不破,更见柔情。“犁”字用的恰好,对幅较好的承转了意境,以声对色。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 未曾邀月人先醉[汇波晚照]  对句: 何必拈花句自香 [虞月戏云]
    赏析:情景怡人,月不醉人人自醉,花不香时句自香,很好的物性迁移人性,以及释放的惬意。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几人臻至无求境 [莲心儿]  对句:何日修成不动心 [思无语]
  赏析:无求境,不动心,看修为而去,不是常人都能做到,可作格言一读。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独向苍穹横一笔 [小月]  对句:敢从大海拂狂弦 [筝儿]
    赏析:自有气势,向天横笔,向海拂弦,力道如一张拉满的弓,射出一支千钧的箭,让人心动不已。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未访名山心已淡 [从此醉]  对句:甘居陋室梦常酣 [思无语]
    赏析:出、对皆见淡泊情怀,可读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
  出句:一页乡愁翻不动 [麦芽糖]  对句:两行珠泪拭还流 [秋风]
    赏析:看家书,无可消愁泪腺流。前人有愁载不动,今人有愁翻不动,可见各有千秋,出幅为反笔手法。对幅真情流露,欲语还休。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平生所乐在山水 [落梅]  对句:尽日偷闲种草花 [小月]
  赏析:或仁或智,以山水为乐,以草花养性,皆需一淡泊心。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是处尘风常惹我[柔儿]  对句:万般心事不由人 [月华如水]
  赏析:出幅让人感觉物随人累,或许尘埃如我困,一个倦字怎么了得,对幅有些消极,但也事实,所以需要休息调正吧。
    <font FACE="仿宋_GB
  对句:我是桃花座上宾 [听暮雨]
  对句:山为绿水堂前客 [绿云清筝]
  赏析:“风月天生一种人”,这是大雅的诗人。青山落落,绿水悠悠,自然大方做客。另有“桃花红满三千朵”,迎的就是一个诗中的风月宾客。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情怀似水不拘束 [纤纤]  对句:气骨如山难浸淫 [一剑倾城]
  赏析:情怀开放,正气凛然。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一任春花香袖底 [爱联人]  对句:不教心事上眉头 [思无语]
  赏析:“如此销魂定姓花”,可以解释出幅的意境,采一片花香,握一手的温柔,以微笑的姿态聆听花开的声音,任由花香袖底穿。在这样的美好春天中,何须心事呢,自然上不了眉头。整联旖旎温柔。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掷笔峰巅划落瀑[醉了谁]  对句:拂尘天上扫流星[满天星]
  赏析:出幅气势如银河直泄,李白醉矣,掷笔峰巅如铁笔,中有瀑布被划开,“飞流直下三千尺”。对幅又见仙家风范,更具有大胆的浪漫想象,天上的星星可以用拂尘扫去。整联极具幻想力。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今日篱边一片雨[醉卧东山]  对句:明朝帘外数枝春 [笑看花落]
  赏析:因果关系,一片淡雅自在十四字。或许如此才可见“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间浅红”。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 智水仁山宜养性
[叶落寒江]
  对句:粗茶淡饭足清心 [绿云清筝]
  赏析:平平淡淡才是真,世外的境界,身心坦荡,菜根谭格言。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嚼来一字三杯酒 [流月长河]  对句:偷得浮生半日闲 [笑看花落]
  赏析:集句犹工,不让今人不让古人。可得诗家的一味风趣。
    出句:一镜湖山消戾气[南宫]  对句:七弦云水悟禅心[蝶衣轻]
  赏析:天教处士领湖山,戾气消而正气长。再听一曲云水禅心曲,清逸逍遥,尽在云水中。整联可为隐居山水修身心。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我自横刀行乱世[滑弦惊梦]  对句:身将策马笑红尘 [画面玲珑]
  赏析:整联侠客行的描写,乱世行走,“平生只信掌中刀”,振衣长啸,“绝尘一去无踪迹”。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水中还是那轮月[汇波晚照]  对句:心底依然这段情[画面玲珑]
  赏析:言浅而情真,给人挥之不去的月影,想之又来的情愫。整联的含义:月还是那轮月,人不知何时的人,但情依然是那段真挚的情。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诗心若水清而淡 [墨趣书香]  对句: 风骨如松老亦坚
[流光飞舞]
  赏析:一是清雅,二是沉稳。诗心静若水:若水之清,若水之纯,若水之淡,若水之平!画如其人,松之风骨亦人之风骨。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不如载酒放舟去[兰之露兮]  对句:胜过沽名钓誉来 [皇甫娆儿]
  赏析:大情怀,纵情山水非独我,不妨放船千里凌波去。脱离人世间的勾心斗角,放弃沽名钓誉,自在天地间往返。整联的感觉“冲于口,发于心”,如快哉风。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世事历多心渐冷 [绿萼]  对句:秋山向晚雨初晴 [简直]
  赏析:出幅似有“人成各,今非昨”,经历越多,“常恨此身非是我”。但即使主观的自我感伤,仍然是可以从大自然的怀抱得到释然,正如晚秋之雨过后仍是晴。只要守定,相信“总有世间一片晴”。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诗田小字成行种 [清笛一曲]  对句:心境梅花次第开 [墨趣书香]
  赏析:一种小意趣,一种小桃源,来自内心的呼唤,写诗也好,开梅也罢,自古多情诗客种。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风雨人生谁共伞[滑弦惊梦]  对句:夫妻恩爱两同心[曲水流觞]
  赏析:越是平常越是真。风雨人生,并肩同伞,相互扶持,一起走过漫漫的风雨路,此时相信那背影是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直言而情深,此时无声胜有声。
    <font FACE="仿宋_GB
    对句:一味相思无解药[嫣然颦儿]  对句:两情同悦有真心[初唐五杰]
  赏析:等到相思无解药的时候,纵然孟婆汤也是无效,人间信是有情痴,既然相思如此,何不大方的两情相悦,热烈的爱一场。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世味如纱常看透 [韩州退士]  对句:诗书似酒自斟来 [读者有味]
  赏析:出幅警醒而淡定,都说世味人情似纸薄,而在此中却以纱来代替,可见看的更透彻清楚。既然有此淡泊,那自然面对人生,诗书如酒,常斟常饮。整联说的如士大夫的自我宽怀<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除却云山无所寄
[鸳鸯道人]  对句:曾经风雨始得闲
[鸳鸯道人]
  赏析:何所有,何所不有。把物累卸,得人生闲,总的来说表达了一种淡泊从容的生活态度。一反“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莫因节至方怀母[佚名]  对句:须按春来常看花[洞庭孤客]
  赏析:甚爱此联,出幅直言对母亲的爱应该是时刻在心中,而非过节时候的回乡探亲。对幅更是委婉多情,把这种思念转化为春来常看花的心情。语言质朴自然,而饱满深情。常回家看看,这个念头引起了共鸣,这是一副难得的真性情佳对,可谓“莫失莫忘”。
  <font FACE="仿宋_GB
山水文章无姓字[刀客]  对句:茅庐岁月有梅花[隐者]
  赏析:出幅忘山忘水忘我,自然惬意,山水文章的署名已经是无关紧要。对幅更有大雅情怀,以梅花对姓字,有些巧。整联对山居的向往之心落落大方。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掌扣余温驱病酒[
猫儿]  对句:窗推明月看前程[ 如何]
    赏析:出句真情流露,表达了对人生信念的坚持,没有“原来多少愁,一一醒时栽”的消极,而是通过自己内心的坚定,自己手掌的余温,驱除酒中的病意。对幅窗推一轮明月照我身,就不孤独了,自是放旷。整联感人生意气,抒老大情怀。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书满行囊天下阔 [花魂鸟梦]  对句:月浇块垒世间轻 [有意而对]
  赏析:出幅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含义,满与阔二字用的很气概。对幅很轻灵,词性宽对,世间的块垒都被月浇给洗涤轻了。整联适合书生。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诗书小住三分净 [逸如风]  对句:花鸟闲谈一地春 [白露霜]
  赏析:出幅心性正如诗书中的小字一样,可以时坐,可以时卧,全凭心意所到。正是这样的幽雅环境,才有对幅的花与鸟对答的风趣。整联干净大方。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坡下小花春不弃[书生]  对句:溪边茅舍月常临[蓦然]
  赏析: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会在疏疏落落的草叶中摇曳渲染着,正是有无限的生命张力,春天才不会放弃。出幅充满希望,对幅明月自然圆满,给人精神上的安慰。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安有头颅低逆境[佚名]  对句:自然风雨淡平生[无名]
  赏析:不论在逆境还是顺境,为了心中的目标而不向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低下高贵的头颅。出幅自有铿锵言语,对幅就比较从容,有“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睛”的词境。整联表达了倔强和任达的人生思想。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清泉本是山心语 [淡烟疏柳]  对句:玉液多为诗泪滴 [人间无主]
  赏析:出幅诗无文字换泉清,意不能到的地方也许就是心。对幅转酒语,也是心性之言,以酒催诗。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湖山一角堪容醉[绿萼]  对句:天地中间好做人[简直]
  赏析:出幅似有“轻别风月一杯酒,且向湖山隐”的内心,对幅自然递进,做人要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中间对得起良心。对幅心思别具,不落窠臼,整联意境因此而格调倍高,韵味悠远,耐人咀嚼。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一篓春香牛角挂 [禅茶一味]  对句:半山溪语石边缠 [拈花一笑]
  赏析:整幅充满生活气息,自然气息。一篓春香可以是野蘑菇香,也可以是竹笋香,或者是花香,可以想象挂在牛角是何其的悠闲自得。对幅更是从声场去透露春的声音。挂与缠两动词用的不错。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闲暇喜让书香占 [-佚名-]  对句:浮躁渐从墨韵消 [二月川]
    赏析:闲暇时读一本好书,让书香漫过时光,让身心沉浸其中。静聆时光,享受这安宁,书中有思想的交流,情感的共鸣,欢喜会在心底柔柔蔓蔓地生长开来,天地间的浮躁也会渐渐缩微,而从墨韵中消失。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清风不扣小轩月[无名]  对句:流水常携别院花[一片蓝]
  赏析:流水成对,出幅小巧而淡雅,小轩月溶溶,清风幽懒懒,两不相干。对幅自然而别有寓意,自家流水却携带了别院的花,可见落花无意,流水有情。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万叠山峦收作扇 [婉兮]   对句:三千流水理成弦
[桃花换酒]
  赏析:出对皆比喻手法。出幅想象大胆,放眼去峰峦层叠,尽收扇里,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对幅叮咚的流水,如琴弦之声,潺潺不绝。
  整联视觉与听觉的对比,给人很惬意的山居享受。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留步只因花向我[千山衲僧]  对句:归家始觉袖藏香 [机会主义]
  赏析:出幅“花香不肯放人步”,自然留恋留步。对幅在这不知不觉中,袖子也沾了香,而且是归家后才发觉,可见一种文学的细腻与回味心理都刻画的很好。整联因为滞后的交代,淡也有情。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岂容斗室拘心界 [周家大少爷]
  对句:直向长天试笔锋 [流月长河]
  赏析:心有多大,视野也就有多大,是以安能斗室拘束远远的心呢?对幅一转长天试笔,写出了少年心志但拿天的气势。整联读来很豪放。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花前一醉忘尘事 [鸳鸯道人]  对句:醒后犹疑是蝶身 [小寒]
    赏析:流水好对。花下红尘一醉,谁是谁最美的相遇?醉花阴而可忘类似“梅花旧主,明月前身”的种种。醒后而痴,似醉非醒,仍可大梦三千场。整联颇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氛围。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谁于月下轻执手[清月]  对句:情在心间已忘言[疏放]
  赏析:多情自是有情人,可以用一词试诠释几分----采桑子:“人生多少流年叹?风影难看,虫影难看,一地花香偶透寒。红笺小字成追忆,坐也心宽,梦也心宽,情纵天涯月好餐。”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偏无一字可疗心 [风景]  对句:纵有千金能买笑 [竖子]
  赏析:引用剑冷天河的点评:反对手法,倍增痛楚。心病已久者,曾寄望文字,然终属徒劳。复一掷千金,买得片时欢笑,然“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无可救药矣。
  <font FACE="仿宋_GB
  出句:此去天涯须尽醉 [机会主义]
  对句:前无知己可同欢 [机会主义]
  赏析:引用剑冷天河评:化自王维《渭城曲》诗意,临行劝酒,寂寞感伤。王维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句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