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4人英语话剧剧本本十多人

寻找大型话剧剧本_百度知道
寻找大型话剧剧本
比较大型的话剧专场,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人数大约20-30人!去年演了雪狼湖,今年不知道演什么好,请大家帮忙找找剧本!要感人的,不要搞笑!累世雪狼湖那样的剧本!谢谢了!
提问者采纳
剧中人:李逍遥男大三学生王昊男大三学生谭晶女大三学生卢老师、红箍老头(由一位演员扮演)兰兰、婷婷 (由一位演员扮演)兔们由剧中有闲的演员扮演,观众客串也可以,戴上兔帽就行。[台上有一个可以移动的场景告示架,演出时,翻动场景牌表示场景的转换。[此刻,场景牌上写着:食堂门前。[王昊端着饭从食堂出来,见写着“征集同道”的小木牌倒伏在地。[他把木牌重新摆放在当眼之处,然后蹲在一旁吃饭,并关注是否有人来看木牌。[李逍遥提着几个热水瓶上。李逍遥(冲里头喊)……王大,给刘二买五份红烧肉,五份!……别怕他不给钱,刷我的卡。对!是花他自己的银子!上星期他一次给我买了四份牛肉,我也没给他钱……(无意中碰倒王昊放的木牌)对!你就说是我买的!他让我得了一个星期的疯牛病,我得让他体会体会当猪八戒的感觉。对!五份红烧肉,撑死他![李逍遥乐呵呵地转身就走,并顺势把脚旁的木牌踢开。王昊(不高兴了)喂,你这人怎么这样,木牌踢倒了也不扶?李逍遥(回过头来)哎哟,没看到我没看到,我……王昊没看到?那你踢的那一脚作何解释?李逍遥我还踢了一脚?不会吧?(想了想)我怎么会踢呢?哥们,我李逍遥虽然不是什么民族精英,怎么说也是xx大学的一员。读的是圣贤之书,想的是造福人类……王昊
请误胡扯。李逍遥
我真踢了?哥们,如果真踢了,那也绝对不是故意的。我这人,风雅的玩笑开开,缺德的事儿不干。无用的牢骚天天都发,有用的事情时时在做!如果我真踢了,那也是爱国者导弹炸了美国兵,贾室玉伤害了林妹妹,他们那叫误伤,我这叫误踢……王昊(欲言又止)你走吧。(把木牌放好)嘴重超过体重,算我倒霉!李逍遥(愣了愣)喂,你这话什么意思?王昊没什么意思。李逍遥你……嗨嗨嗨,我已经说了我没看到……王昊说那么多,你就不能说声对不起?[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争起来,谭晶打着电话上。谭晶……我知道,我都知道!天安门是中国第一高楼;XX公司是最牛的公司。老爸给我找到这地方不容易实在不容易,可我就是不乐意去!……妈,你们就让我自己去找实习的地方,妈,就这一次!求你了……(看到木牌)妈,你等等!我等会再给你打,拜拜!(读《征集同道》)……拟邀集三五同道,实习期间成立爱国事业……王昊?喂,谁是王昊?谁是王昊?王昊(争吵中扭过头)我!(又扭头回去)……我可以说清楚,但你这样高声大气,我不说!李逍遥你不说,我还不走!告诉你,我这不叫高声大气,这叫激情澎湃,澎湃懂吗?古人云,胸有浩然之气,则凌云之志生矣……谭晶你是经济系的王昊?这成立公司的启事是你写的?王昊是。李逍遥(拦住王昊)听我把话说完!……古人云,胸有浩然之气,则凌云之志生矣……谭晶(对李逍遥)这位同学,请等一下。(转向王昊)王昊你好,我是数学系的谭晶。王昊谭晶你好!谭晶你想成立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王昊一个不需要投资,实习结束就解散的公司。李逍遥本世纪的大学校园,盛产此类空手套白狼、以皮包、书包为作案工具的精英豪杰……谭晶(不理睬李逍遥)你仔细说说。王昊我的想法是:三个月的实习期,与其进某公司某企业打工长见识,还不如自己成立个公司,自我设计,自主经营,这样更能提高自己,增长能力……谭晶有道理![李逍遥插不上话,只得走开去看木牌上的启事。王昊因为公司是短期的,所以不能做大的投资:再说,我们也没钱投资……李逍遥那就只能做帮忙公司之类,什么也不需要……王昊对!我就想做一家帮忙公司。谭晶帮忙公司?我加入成吗?李逍遥那有什么不成?没见他摆出拐卖妇女儿童的架式?正招人入伙呢!谭晶我觉得他的想法挺好的。这位同学……李逍遥别这位,鄙人人文学院中文系李逍遥,逍遥法外的逍遥!谭晶(笑了)你挺逗的!哎,你也在实习期吧?李逍遥是!谭晶你也加入公司吧!我们一起做!李逍遥我?我和他正处在他死我活的斗争之中……王昊(伸出手)欢迎两位与我共创公司![谭晶与王昊握手,李逍遥却把手缩回来。李逍遥别!什么都没说清楚就卖身投靠,我可不想做屈死的杨白劳……王昊李逍遥,我明白你的意思。公司我们共创,公司的章程我们一起商量。行吗?谭晶(见李逍遥仍在犹豫)你还犹豫什么?李逍遥,你们刚才吵什么呀?你看人家王昊,早就不计较了,你……李逍遥谁说我计较了?革命先烈英勇就义之前,也得梳梳头发,整整衣服。要我和你们创办第一份人生大业,就不能让我酝酿酝酿情绪?行!我加入![静。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激动、向往和不安。王昊我们……(伸出手)拉拉手吧![三人的手握在一起。谭晶(看看两人)我们……真的办公司?李逍遥(悲壮地闭上眼)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王昊逍遥,你是中文系的,你说,我们公司取个什么名字?李逍遥(眼睛一亮)有了!你们过来![李逍遥把两人叫到台后方,拿出一块写着“天下第一爱国公司”的牌子,立在地上
其他类似问题
话剧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当前位置:&>&&>&话剧戏曲资讯&>&《支部建在连上》大型话剧献礼十八大
《支部建在连上》大型话剧献礼十八大
专业代写小品、相声、快板、三句半、音乐剧、情景剧、哑剧、二人转剧本。电话: QQ:
 由广州军区政治部组织创排的大型话剧《支部建在连上》21日晚在广州友谊剧院进行公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州军区司令员徐粉林中将、政治委员张阳上将出席观看。
  话剧《支部建在连上》是广州军区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创排的献礼剧目,取材于秋收起义部队攻打浏阳失败之后,从1927年9月文家市转兵到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的那一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该剧以“支部建在连上”为主题,以建设新型人民军队为主轴,以我党我军政治建军、组织建党、武装割据和根据地建设、思想建党“四个伟大开端”为基本史实,艺术地再现了毛泽东同志早期建党建军的伟大创造,是一部直接写军魂、写领袖的重大历史题材剧目。
  该剧由著名剧作家、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唐栋和创作员蒲逊创作,由军区战士文工团话剧队、湖南省话剧院以及部分战士共同出演,自今年7月份进行排练以来,先后经过了6轮打磨修改,目前已被总政治部列为2012年全军舞台艺术重点剧目。&&& 在公演开始前,汪洋接见了参演的主要艺术家。汪洋说,该剧既是广州军区向党的十八大召开的一次献礼,也是体现广州军区先进文化建设水平的一个剧目。“今天能够有幸先睹为快,是部队同志给地方领导同志在十八大之前上了一次党课,既给我们增强了党性教育,也增加了我们对党的光荣传统和光辉历史的了解。”汪洋表示,“支部建在连上”这一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在今天仍然有重要意义,相信在看过该剧之后大家对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会有更深的了解。如今跟战争年代不同,社会主体、经济主体的多样性、流动性大大增强,如何创新组织建设、使支部仍然能够在最基层扎下根来是重温历史要研究的新课题。“我们一边看一边领会,把这一生动的党课变成促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最后,汪洋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剧目的主创、演职人员在广东诞生这样一台剧目表示慰问和感谢,并表示希望借助该剧推动广东的先进文化建设。
&&& 广州军区、军区机关和驻军各大单位领导吕丁文、邢书成、张建平、田义功、刘长银、王玉发、贾晓炜、郑卫平、闫力平、王郡里、许再华、吴社洲、周为民、陈家静、刘联华、黄善春、王官、石志坤、喻文兵等,广东省、广州市和有关方面领导同志朱明国、林木声、万庆良、肖志恒、刘昆、司献民、谭万庚、甘新出席观看,驻穗部队1000余名官兵也共同观看了演出。(胡键 周豫)
专门为各演员、艺术团、演艺公司、政府部门、单位活动、企业庆典、公司年会提供创作各种小品、相声、话剧、舞台剧、戏曲、音乐剧、情景剧、快板、三句半、哑剧、双簧剧本。联系电话: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匿名发表 
中国国际剧本网是全球最大的原创剧本创作交易中心&
&&&nbsp中国国际剧本网是中国最大最全的剧本信息门户网站
相信国际品牌的力量&
&&是您选择我们的理由
中国国际剧本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粤ICP备号 &
&&法律顾问:广东律师事务所
{$UserData}
{$CompanyData}急求大型话剧剧本,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谢谢了!_百度知道
急求大型话剧剧本,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谢谢了!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有一场话剧公演,都有差不多一千人左右的人观看!前年是《恋爱桃花源》,去年是《奋斗》,今年,本来我是计划演《甜蜜蜜》,《我的青春谁做主》或者《蜗居》的!但实在找不到剧本,现在没办法,只能用《恋爱中的犀牛》,但我觉得好难而且不向我们往年演的话剧那么有吸引力,现在没有几天就要开始排练了,所以急求一篇有吸引力的剧本!!!帮帮忙帮帮忙...
提问者采纳
《我的母亲是条大马哈鱼》《我在黄灯下看你走过》《有雷无雨》这些都在我们剧社演过,效果非常好你们也可以试试 这些剧本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大学生作品
提问者评价
我们现在还是决定演恋爱中的犀牛了~~~不过还是很谢谢你哦!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如果你想短时间的学习表演,可以到北京星影艺术学校参加一个月的即兴表演培训班啊,众多的美女帅哥,彻底的把自己的完美解放,活出真正的自己。
财大咩。。。=。=
一、话剧剧本
剧本是戏剧的文学因素,是供演员在舞台上演出的文学脚本,它是戏剧的基础,是一剧之本。
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有一种剧本主要追求文学性,不以演出为目的,或不适于上演,被称为“案头剧”、“书斋剧”。欧洲19世纪的浪漫主义者们曾用戏剧形式写过不少诗作,也是只供人阅读的。作为戏剧演出活动的文学基础,剧本创作应该处理好本身的文学性和舞台性之间的关系,以演出作为目的和归依。
在实际演出活动中,有的导演根据演出的需要对剧作者所写的剧本进行适当处理,构成一种专供演出的演出本,亦称台本。演出本一般不改变原剧本的精神实质和艺术风格。
舞台指示:剧本中不要求在演出时说出的文字说明部分。一般包括对剧情发生时间、地点的提示,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对人物形体动作、心理活动和场景气氛的描述等。
在剧本创作中,舞台指示的使用一般应以是否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导演、演员舞台工作者进行艺术创造为原则。好的舞台指示不仅能给剧本增添文学价值,而且能够造成浓郁的戏剧气氛,为舞台体现提供广阔的天地。
二、剧本的创作
一选择戏剧题材
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如何选取戏剧所需要的材料呢?戏剧选材一要合乎文章选材的一般要求,二要切合戏剧文体的特殊要求。
1.选材的一般要求
选择作者最熟悉、感受最深刻、认识最透彻,而又有重要社会意义的题材。
要选择当前为群众所关心的题材。
2.要选择符合戏剧规律的题材
①抓住人物,抓住主体
戏剧必须用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所以戏剧选材首先要注意必须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且该人物要有强的动作性,能够通过其动作将自己的性格表现出来。
每个人物都为达到自己明确的目的,强烈地不懈地行动着。人物的想、说,都是为了做,而这种“作为”推动了事物的变化,构成了戏剧动作。
②选择那些足以引起性格之间撞击的人物和事件,构成戏剧冲突。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别是世界观对立的人物,各自按自己一致和愿望顽强地行动着,势必会发生冲突。黑格尔说:“因为冲突一般需要解决作为对立面斗争的结果,所以充满冲突的情境特别适宜于作剧艺的对象。”
要选择那些人物行动有发展,性格冲突有曲折的人和事。具体说来,应该根据事物矛盾发展的逻辑选择出由几个小曲折,逐步发展形成一个大的根本的曲折,反映出事物的大发展,构成一个既单纯而又富于变化的行动过程。
③根据以上规则所选取的材料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二塑造戏剧人物
在创作剧本时,除了在选材时要注意选取那些个性鲜明、动作性强的人物来写,还必须掌握一些将人物写活的技巧。
1.通过行动刻划人物是最生动有效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行动包括人物的形体动作、语言动作和内心动作。
恩格斯说:“一个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从这方面来看,我相信,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鲜明些,基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收到损害的。”(《致斐迪南·拉萨尔》)在一切文学作品中人物自身的行动都是刻画其性格的最主要的手段。在戏剧中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动作特别适宜舞台艺术。
有时一个鲜明的动作,胜过许多台词,不仅清除地显示性格,并且给观众留下不易磨灭的印象。
人物的行动可分为大的行动,小的行动和细节行动。一般说来,在一出戏中,每一个人物重大行动只有一二个,它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常常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多安排在剧情发展的转折或高潮处。但是,人物的重大行动不是突然产生的,它是由一连串小的行动逐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艺术构思中,根据不同人物各自的性格围绕全剧的中心事件,为每个人物设计出由许多行动导致大行动的行动贯穿线,遵循这样的人物行动线,层次深入地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特征,才可能塑造鲜明生动的舞台形象。
揭示人物性格还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动作,有时这种细节动作可能与主题思想、戏剧冲突没有直接联系,但对刻画人物性格却十分有用。
2.着力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赋予人物浓厚的感情色彩。
曹禺曾经说:“作为一个戏剧创作人员,多年来,我倾心于人物。我总是觉得写戏主要是写人;用心思就是用在如何刻划人物这个问题。而刻划人物,重要的又在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和感情。人物的动作、发展、结局,都是来源于这一点。”(看话剧《丹心谱》)
在戏剧中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既不能像小说那样借助于作者抒写或内心剖析,也不能完全指望人物的独白,而是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揭示其内心活动。以下几点是可以考虑的:
善于把人物投入感情的旋涡,构成人物性格自身的冲突。比如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作者将蔡文姬置于归国途中,承受着感情的煎熬。
善于配置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是揭示人物丰富内心世界不可缺少的条件。
通过次要人物来烘托主要人物。
三精心安排戏剧结构
戏剧结构是由情节、幕场等戏剧要素构成的戏剧存在形态。主要包括情节的安排、分幕分场的处理等内容。戏剧由于受时间、空间的严格限制,所以剧本的艺术结构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尤显得重要。
戏剧情节的安排
1.戏剧情节的构成
戏剧情节,一般是指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各种关系所组成的生活事件、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人物的行动及其发展,是戏剧情节的外在构成形式;促成人物行动的动机及其发展变化,则是戏剧情节潜在的动力。因此,有人认为戏剧情节是由意图、达到意图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的结局网织而成的。在不同风格种类的戏剧作品中,有的注重于行动外在的力度(如情节剧),有的则注重于心理(动机)的深细度(如心理剧)。
戏剧情节是由一个个场面连贯而成的。场面是情节发展的基本单位,情节随着场面的次第转移而不断发展。
戏剧情节在作品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同时,戏剧情节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效能和美学价值,能对观众产生吸引力和娱悦作用。在戏剧创作中,既不能忽视情节,使作品缺乏扣人心弦的艺术力量,又不能单纯地追求情节,从而淹没人物形象,使作品缺乏思想深度。恩格斯曾要求戏剧达到“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
根据戏剧矛盾冲突的发展进程,一个剧本情节的构成可分为矛盾的开端、矛盾的发展、矛盾的激化(高潮)和矛盾的解决四个部分。
剧本的开端费城重要,因为它的好坏关系到全局的成败;但剧本的开端又相当困难,因为一出戏的开端决不是事件过程的开头。究竟在哪里开始,先让什么人出场,先展示什么情节,如何追述和交代以前的种种情形,都要反复考虑。
开端的作用:简捷而含蓄地在人物行动中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特定环境交代清楚;人物出场亮相,性格应有初步显现;要提出矛盾,造成悬念,指明剧情发展方向,引起观众兴趣。
发展是戏剧冲突进入高潮前的进展阶段,它在全剧中所占分量最大,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剧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矛盾冲突都要在这里展现。一出戏能否紧紧吸引观众,戏剧高潮能否自然合理地到来,也决定于这一部分。
因此,剧作者必须一方面抓住矛盾双方斗争的发展规律,依据人物性格、层次分明地使矛盾冲突越来越趋于表面化、尖锐化,另一方面又要使矛盾冲突的发展避免直线上升,而应该有波澜,有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此,才能十剧情富于节奏感,始终抓住观众。
高潮就是矛盾双方经过几个回合的斗争,力量的对比不断发生变化,到最紧张最急剧的白热化程度,也就是决定胜负、成败的转折点。
高潮虽然在全剧中知识短暂的一瞬,但这是揭示戏剧冲突思想意义,突现人物思想性格最集中最深刻的弟弟呢地方,也是最激动人心的场面。难怪有人说,一切为了高潮。
要写好高潮必须精密布置,善于抑制矛盾的发展,在作好充分准备后,选择最适当时机,让它突然出现。
结尾,高潮过后紧接着就是结尾。结尾应集中交代主要事件的结果,不允许节外生枝,画蛇添足。好的结尾应做到既使观众满足,又留有回味的余地,充分显示作者的思想深度。#日志日期: 星期一(Monday) 晴 评论人:乐连城 评论日期: 16:31
2.安排情节结构的主要技巧
亦称“紧张”。根据观众看戏时情绪需要得到伸展的心理特点,编剧或导演对剧情作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观众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它是戏剧创作中使情节引人入胜,维持并不断增强观众兴趣的一种主要手法。
戏剧悬念源自心理学中人们由持续性的疑虑不安而产生的期待心理。在西方编剧理论中最早涉及悬念手法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中国戏曲理论著作中,虽无悬念一词,但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格局一章中提出的有关“收煞”的要求,内涵与悬念基本相似,主张,“令人揣摩下文,不知此事如何结果”。
戏剧悬念的构成,主要依靠以下条件:①人物命运中潜伏着危机;②生与死、成功与失败均有可能出现,存在两种命运、两种结局;③发生势均力敌而又必须有结果的冲突;④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行动能引起观众在感情上的爱憎;⑤观众对未来事态发展的趋势清楚。合乎逻辑的剧情发展和对人物的强烈爱憎,是构成悬念的两个重要元素。
悬念在剧本中的运用,一般分为两类:
总悬念与小悬念。亦称整体悬念与主要场面中的小紧张格局。总悬念是全剧主要冲突的焦点所在,在剧本开始即要提出,并随着冲突的上升而不断加强,一直到高潮。它是贯串全剧的戏剧性结构的情绪支柱。小悬念则属于剧本的每一个发展段落或主要场面中出现的局部紧张情势,它起着不断丰富和加强总悬念,并在每一幕或每一场结束时,把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向下一幕或下一场的作用。
期望式悬念和突发式悬念。期望式悬念建立在对观众不保密的基础上,它是在观众对人物命运和事态发展有一定预感和了解的情况下所造成的期待;突发式悬念则主要依靠对观众保密,通过使观众大吃一惊来加强戏剧效果,是剧情发展过程中出乎观众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复杂情况和险要转折,亦称吃惊或惊奇。
在实际创作中,不同风格类型的剧本,对这两种悬念的运用也各不相同。侧重于性格描写的,多用期望式悬念;情节戏剧更多地采用突发式悬念。在实际运用中,二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作者总是通过期望式悬念维持观众的情绪,又通过突发式悬念造成戏剧情节和观众情绪上的跌宕,从而进一步加强冲突的紧张性。
悬念的形成、保持和加强,还需要依靠“抑制”和“拖延”的艺术手法,有的剧作理论也称之为“延宕”或“缓解”。它指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作者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戏剧情势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延宕手法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冲突的紧张时刻突然落幕,造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和间隔,从而大大加强了艺术效果。
悬念和延宕交替进行的格式,与观众看戏时的精神忍受限度有关,始终不懈的紧张,只会使观众感到疲惫,暂时的缓解,是调节情绪,为进一步紧张作精力上的准备。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矛盾的发展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然迂回曲折有进有退,也必然会产生想不到的变化。要懂得如何在戏里安排悬念,首先必须熟悉生活中事物发展的规律,戏剧悬念的美学价值在于是否符合生活发展规律,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②发现与突转
突转,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它可以是主人公对自己身份或者与其他人物关系的新的发现,也可以是对一些重要事实或无生命实物的发现。在创作实践中,发现通常总是与突转相互联用或者同时出现,剧本往往通过发现来造成剧情的激变。例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第四场,俄狄浦斯为了解救城市的苦难,全力以赴查访杀父娶母的罪人,最后由于报信人无意之中透露真情,发现正是自己在无意中犯下了这一罪孽,于是,一个公正贤明的国王成了一个自我放逐的瞎眼乞丐。
最早提出发现与突转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第十、第十一章中认为发现与突转是情节的主要成分。长期以来,这两种手法被认为是编剧艺术中最富于戏剧性的技巧,并被广泛使用。在剧本创作中,好的突转场面不光着眼于剧情的起伏跌宕,而且立足于人物刻画,力求通过情节的合情合理的突转写出人物剧烈丰富的心理变化与感情活动。
③时空交错
根据人物的梦境、幻觉、遐想、回忆等心理活动来组织舞台时间和空间,把过去、现在、未来相互穿插、交织起来。追求主观真实的现代派戏剧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它主要导源于“意识流”。如A.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贯串始终的是威利的心理冲突和潜意识活动,作者通过威利的神思恍惚、自言自语,在下意识中听到笛声、笑声,把舞台时空自然地过渡、闪回至以往,又通过第三者的打断,使之回到现实,以此形象地展现人物一生的悲剧命运。
时空交错的结构方法,突破了传统戏剧按客观时序反映生活的局限,通过多层次、多变化的时空组织,表现人物隐秘复杂的内心生活。但由于人的意识活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跳跃性,使用不当,也会形成情节结构上的凌乱、模糊。
中国戏曲由于不拘泥于舞台的写实性,时间与空间的运用历来比较自由,也有一些戏局部使用时空交错的结构手法,着重表现人物内心活动,但不像现代派戏剧那样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与跳跃性。
戏剧情节是不排除偶然情况的,一切戏剧作品的情节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具有偶然性因素,可以说排除偶然性就无法构成戏剧情节,正如俗话所说:无巧不成书。但是,巧必须合理、自然、有意义。要做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以及结合。
场幕的安排
舞台的场面处理主要是导演的工作,但剧作者懂得舞台场面的处理,能够使剧本创作更符合舞台的需要。
舞台场面处理问题很多,这里只谈谈场内和场外、上场和下场两个问题。
1.场内和场外
也叫明场与暗场,事实上就是实写和虚写的结合。凡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直接表演,通过视觉形象可供直观的戏,统称为明场,也即实写;不在舞台上直接出现视觉形象,由人物在台词中叙述交代,或通过幕后的音响效果,基本上诉之于听觉形象的戏,称为暗场,也即虚。评论人:乐连城 评论日期: 16:31
场内戏和场外戏的结合,可以拓展戏剧舞台的时空疆域,扩大戏剧的容量,有效避免戏剧舞台限制。
明场戏与暗场戏的选择处理,和戏剧场面的主次划分以及舞台形象特殊的审美要求有关。剧中的主要场面,一般都作明场处理,次要场面或有碍于舞台表演的情节场面,则作暗场处理。
2.上场和下场
舞台上情节要集中,与情节无关的人,站在台上,无戏可演,与情节有关的人,不能不在场。舞台上的人,多一个不行,少一个也不行。所以,人物上下场的处理和安排,也是编剧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作者要从剧情出发,想个充分的理由让人物合乎情理地上场下场,自然而然地上场下场。不能武断地随意摆布人物,使其贸然上场或突然下场。
四戏剧的语言
戏剧的语言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物的台词,二是作者的舞台指示。二者当中自然以台词为主,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戏剧语言就是指台词。
台词是剧本中人物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
戏剧的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西洋歌剧中的台词以诗体唱词为主;在中国戏曲中,则是韵文体的唱词和散文体的念白的综合运用。戏曲的念白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分为散白、韵白等多种念白形式。对白,是剧本中角色间相互的对话,也是戏剧台词的主要形式。独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独自说出的台词,它从古典悲剧发展而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中使用十分广泛,是把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思想直接倾诉给观众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用于人物内心活动最剧烈最复杂的场面。旁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直接说给观众听,而假设不为同台其他人物听见的台词。内容主要是对对方的评价和本人内心活动的披露。中国戏曲中的“打背供”是旁白的一种。
在剧本创作中,台词是决定戏剧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戏剧不像小说等文学样式那样由作者出面向读者叙述,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与动作来表达一切,因此台词是戏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台词的写作与安排成为剧作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剧本的台词是一种特殊的,也是很难掌握运用的文学语言。
①台词必须具有动作性(语言动作)。动作性主要是指台词要能揭示人物的内心动作,如焦菊隐所说的:“语言的行动性,就是语言所代表着的人物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活动。”(《焦菊隐戏剧论文集》)戏剧是行动的艺术,它必须在有限的舞台演出时间内迅速地展开人物的行动,并使之发生尖锐的冲突,以此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感情。这就要求台词服从戏剧行动,具备动作的特性。
台词的动作性首先在于它能够推动剧情的进展。剧本中每个角色的台词都应当产生于人物的性格冲突之中,成为人物对冲突的态度与反应的一种表露,并且能够有力地冲击冲突对手的心灵,促使对方采取新的行动更积极地投入冲突,从而把人物关系、戏剧情节不断推向前进台词的动作性更在于它能够揭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简言之,动作性语言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既能表达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又能引起强烈的外部动作;另一方面,它也能刺激对方,促使对方产生相应的语言和动作。这样,对话双方互相作用,互相促进,推动剧情不断发展。(例见《雷雨》中周萍、四凤和侍萍之间的对话)一般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直抒胸臆,一种是“潜台词”。直抒胸臆的台词有时通过独白来进行;潜台词包含有复杂隐秘的未尽之言与言外之意,它可以具体表现为一语双关、欲言又止、意在言外、言简意赅等多种形式。
台词的动作性还在于它能为演员在表演时寻找准确的舞台动作提供基础。戏剧创作的最后完成必须通过舞台演出,因此,台词的写作必须考虑到表演艺术创造的需要,使演员在舞台上能动得起来,把角色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再现在观众面前。
② 台词必须性格化。剧本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只能依靠人物自己的台词和行动来完成,而且必须在有限的时空里进行,这两个因素对剧本台词的性格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使台词性格化,首先必须根据人物的出身年龄、职业、教养、经历、社会地位以及所处时代等等条件,掌握人物的语言特征。力戒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其次,台词的性格化还要求剧作者牢牢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把握戏剧情境的变化,把握人物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写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人物惟一可能说出的话。不仅剧本中不同人物的台词不能相互混淆,就是同一人物在不同戏剧场面中的台词也不能任意调换。实现台词性格化的关键是剧作者熟悉生活、熟悉笔下的人物,并且在写作时深入到人物的灵魂深处,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揣摩人物表达内心的语言方式与特点。
③ 台词要诗化。戏剧要在有限的时空条件内通过人物的台词在观众面前树立起鲜明的艺术形象,使观众受到感染,为人物的命运而动心,这就要求剧本的台词具有诗的特质、诗的力量。台词的诗化并不意味着都要采用诗体,而是要让诗意渗透在台词之中。因此台词必须感情充沛,富于感染力;形象鲜明,富有表现力;精炼、含蓄,力求用最简洁、最浓缩的词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与深远的意境。
④台词要口语化,要使观众清楚明了地看懂剧情理解人物,接受剧作者对生活的解释,台词就必须明白浅显、通俗易懂,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口语化使台词富于生活气息、亲切自然。民间语言如成语、谚语、歇后语,乃至俚语的适当运用,有助于台词的口语化。在注意口语化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化和纯洁性,要注意对生活语言的提炼、加工,使之成为形象生活的艺术语言。
话剧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话剧剧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