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返还的消费型保险返还

在意外险领域往往常见的有返還型与意外险两种类型,返还型意外险被保险返还代理人称之为“到期本金返--白送!”不这类险种通常主险为两全险,附加险才是意外產品对比消费型意外计划要贵出很多,那么返还型保险返还都是骗局吗?为此希财君为大家深度分析一下意外险买返还型还是消费型的好。

一、返还型保险返还都是骗局不

提示:不是,骗局谈不上但是投保客户需要明白一点,“羊毛是出在羊身上的”返还型保險返还的亮点在于存在返还、甚至有10%至30%不等的收益,不过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每年消费者是需要付出成本的,所谓成本就是指投保的费用保费通常在元之间,另外又有返还本金、又提供受益、那么结果显而易见,榨取保障权益的效果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二、意外险买返还型还是消费型?

不论是返还型还是消费型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具体详情如下:

(1)优势:首先满期后返还110%-150%的保费,在专業上的营销话术称之为“不花钱得保障”;其次续保不繁琐,不用每年购买银行扣费即可;

(2)劣势:价格贵,比消费型意外险需要支付接近10倍的费用且承保方面可能还存在着大量的不足,譬如没有意外伤残保障保额很大部分过低,储蓄作用不高抵挡不了通货膨脹;

(1)优势:保费低、且保障杠杆高,用极少的保费就能撬动高额的保障投保门槛也低。

(2)劣势:在交费方面较麻烦需要一年一姩的交纳。

那么看完他们两者的优缺点,意外险买返还型还是消费型客户肯定心中已有答案了,希财君建议正因为保费教贵、承保责任不足保额过低,返还不抵用这些真实的情况来看意外险还是买消费型的性价比更高。想买划算的消费型意外险来看看吧,上百款險种任你挑!

返还型保险返还给大家的印象就昰我交完钱多少多少年后就可以取回保费,有病保了险没病当存钱。消费型保险返还则感觉花了有浪费的危险其实不然,拿比较典型的重疾险来说我更推荐大家购买纯粹保障型的产品,而不是返还型重疾险

所谓返还型的保险返还,一般要么是到期返还已交的保险返还费要么是到期返还已交保费的1.X倍,霸道点的更是直接设计成返还保额的形式

返还型保险返还出险较多的场景,主要是在重疾险和長期意外险上;要看懂返还型保险返还我们需要先明白一般返还型的保险返还的产品结构是怎么样的?最好的方式还是举个例子

前几忝我去电影院看《动物世界》,按照惯例我兴致盎然的看这开幕前五分钟的各种创意广告,不成想这次居然看到平安“爱满分”的广告

这还得了?广告都打到这里了,我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又一款...那个啥这营销成本...啧啧啧,谁来买单好呢”。

这款儿童节新出的“高返本”少儿保险返还成功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毕竟我闲着淡疼的时候总喜欢去研究这研究那的,就拿它来举这个例子吧

这款产品狠狠的抓着当下中国保险返还消费者的两大心理预期,“有事保险返还没事存钱”和“爱小孩就给她买保险返还”。

关于产品的保障内嫆不是这篇的主题懒得多讲了,非常简单易懂如下:

缴费期限:10年/15年交

重疾保障:涵括80种重疾,赔付100%基本保额赔付1次。

轻症保障:涵括30种轻症赔付20%基本保险返还,最多赔付3次

满期返还:返还主险和附加险累计所交保费的150%。

身故保障:18岁之前返还所交保费;18岁之后,给付已交保费的150%

保费豁免:如果被保险返还人罹患轻症,即可豁免后续保费;

如果投保人不幸身故也可以豁免后续保费。

爱满分总体來说没什么毛病,对于平安其他产品来说这款产品等待期出险是退还保费,一贯等待期出险退现价的平安传统总算是打破了

在保障方面,唯一我认为不大好的需要说出来的还是轻症,还是和平安福差不多从重疾中延伸出来的5个必保项只有一个极早期恶性病变,其怹四个都没有;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了解轻症的文末有链接。

我主要想讲的是它的理财属性也就是“返本”。

抛开华丽的宣传实現有事保险返还,没事存钱的功能的分别是两个险种组合在了一起分别是“平安爱满分两全保险返还”和“平安附加爱满分提前给付重夶疾病保险返还”。

也就是一款两全险+一款提前给付重疾险两全险负责保生保死,提前给付重疾险负责保重疾这些其实并不是消费者需要要去深入研究的,但我还是先把这个说清楚;

因为看懂这点之后你才会明白,并不是这款重疾险能返本而是两个保险返还各司其職,一个定期重疾险负责保障重疾另一个两全险负责保障生死,功能组合一起才实现了返本的功能。

返还险看起来好像很划算但其實玩的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要返还多少全看保险返还公司给的预定利率,还有就是你交了多少钱

就像我看到过有一款看起来很吓人嘚,满期直接返还保额的重疾险—工银安盛御立方系列关键还是自己交了多少本钱,产品内部的设计逻辑都是一样那么回事

并且,客觀事实是:设计越复杂越多样化,你就越可能被保险返还公司收取更多的保费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场景简单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设计了两款重疾险一款是纯消费型重疾险,另一款是保本重疾险

消费型重疾险:一年交500块钱,交20年保20年,出险了赔10万到期合同终止不返还保费。

保本型重疾险:一年交1500块钱交20年保20年,出险赔10万到期不出险则返还所交保费3万元。

如果作为作为消费者你會怎么想?

如果选择消费型重疾险这20年我总共交了1万块钱,20年后没有出险的话这1万就“消费掉”了感觉有点吃亏。

如果选择返本型重疾险虽然交的钱多了些,但是到期没出险的话我也能全部拿回来这样怎么都不会吃亏,嗯决定了,就买返本型重疾险吧

但我作为設计这两款产品的人,实际上我卖纯消费型重疾险是没有太多利润的,而如果卖返本型重疾险反而赚的更多,为什么呢(看下图)

其实,我设计的第二款产品只是在第一款产品的基础上,加入了理财功能本来保这10万的重疾险,只需要每年500块钱这里面绝大部分是保障成本,也就是我给你这10万保额的成本我卖这第一款保险返还赚不了多少钱。

现在我第二款卖1500块钱除去本来卖的500块钱,客户每年还哆交1000块钱我拿这钱去投资,投资20年到期后,给回3万给客户

我只需要保证投资的每年收益不低于4.07%,我就不亏本高出来的利率就都是峩额外赚的;假如我能达到6.77%的年化利率,我可以从这些多交的保费中多赚到1万块钱

当然,我凭本事赚钱你也拿回本金,谁也不吃亏昰不是两全其美呢?理论上是的但是很抱歉,以我目前看到市场上的产品来说能达到这个4%的利率的产品,少之又少

以我目前对这个市场的理解,我还没有发现过一款返还型重疾险的内部收益率能超过4.5%保监会的红线也是4.025%,绝大多数的产品实际上的利率在2-3%

就以爱满分來说,假如0岁男宝宝购买保额80万,10年交费则每年缴费7200元,30年后满期可以拿回108000元除去保障成本,其实际的收益率低于2.87%

虽然,不出意料的我在网上看到各种黑这款产品的文章,但说实话有些个文章啊,这黑的水平实在太低

我看到不少类似这样给出评测的,懂用IRR是挺好的但不能直接就拿人家的保费支出来测算啊,这样算出来利率是1.66%那么请问,保障成本呢你吃了吗?

平安爱满分的实际保障成本是哆少,我当然不知道这玩意是人家精算假设的机密信息,才不会拿出来给我看

我这里只是拿了安邦旗下和谐健康的慧馨安定期重疾险來抵当这个保障成本,也就是1816元用这个价格去抵扣,至少给多了一倍的宽容度

为什么我选慧馨安?因为平安属于大品牌公司我总不能拿那些某些人眼里属于“辣鸡”的小公司的产品来抵扣,不然得被喷死而慧馨安谁敢喷?

慧馨安定期重疾险出自2017年中国寿险规模排行苐16的和谐健康保险返还公司而和谐健康出自安邦保险返还集团,安邦保险返还集团旗下的安邦人寿可是2017寿险规模排行第三的庞然大物僅次于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

在这样大的宽容度下得出的利率是2.87%,实际上这款产品返本的利率只会在2.87%以下那么为什么人家还敢这么拿絀来卖广告?为什么还那么多人买

平安爱满分的这个内部利率,还能算得上是中等水平了我还看到很多既没有什么品牌知名度,然后利率水平连2%都不足的产品为什么这样的产品都能存活在这个市场上?

原因就在于:人们普遍存在的侥幸心理和损失厌恶心理

虽然我们嘟知道重疾很重,但在考虑的时候同样是万一,总会不经意的弱化万一发生的时候的处理方案而偏向于考虑自己万一没有发生的话,所付出的成本

就是我们常会去优先思考假如我们没有出险,我们白花的这1万块钱而不着重去考虑发生的时候会带来多大的损失,应该偠多少的保额才能填补这个损失

大部分消费者都有这种心理,然后这种心理顺理成章的被保险返还公司利用了反正你看不懂保障成本昰多少,我给的利率高还是低你也很难算出来那么我为什么不给低一点?

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心思去解释这些?我要的并不是抹黑这个行業去喷某款产品,某些公司我真正希望的是你看懂这种逻辑之后,能真正的重视保险返还

从心里承认保险返还不是附带的功能,是愙观的需要成本的别本末倒置的把保险返还当理财来买,这样才不会保障功能不足而理财收益又低。

我讲到这里其实也并不是为了說两全险不好,而是想让大家看懂这点所谓的返本,完全是拿自己的钱先去理财到期分点利息填补重疾险的保障成本,给回去

如果內部的利率给的还不错,我们当然也可以当作有事保险返还没事存钱来处理的可偏偏,设计这样的产品的时候就注定了绝大部分情况,这个利率是不会高的为什么?因为喜欢买这类保险返还的人绝大部分就是财商不高的人呀。

说到这里我有预感我可能又会被pen不过無所谓了,别忘了开篇说过,我是来科普一个冷知识的这个冷知识就是需要基于理解返本的本质之后,才好使的

我一直都鼓励大家詓买纯消费型重疾险,但大家总过不了没事这钱就消费掉了这个坎其实,我一直都没有把这句话解释明白:

我推荐纯消费型重疾险是消費型没错到期没出事会被消费掉没错,但那是指到105岁的时候

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很多人认为纯消费型保险返还没有现金价值纯消费型到期是会被消费掉没错,但是并不代表它没有现金价值相反他的现金价值还很有可玩性。

这里我可能又要解释一下“现金价值”这个洺词是什么意思了算了,不想再解释那么复杂了现金价值简单理解就是退保的时候可以拿回来的钱,买不带身故责任的纯重疾险就算是非重疾身故了,也是一样可以去退保拿回来这个钱的

我一直都比较推荐纯消费型重疾险,并且在我的优选保险返还库中也列出了一系列产品供大家参考我列产品的考量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性价比也就是责任单一而又清晰。

这个性价比可不能简单理解就是便宜洇为保险返还公司设计一款重疾险,有监管要求核心保障内容,也就是那25项重疾种类是不能偷工减料的。

所以这个便宜并不像那些天忝只会背话术的代理人说的那样便宜理赔难,保险返还卖的就是一个契约,一份合同我不知道凭合同赔付的东西有什么难和容易的說法。

不信可以自己拿大品牌的重疾险合同和小公司“便宜”产品的合同来做个对比多半有反差惊喜,呵呵的~

那么同样是重疾险保障內容又不会又太大差距,为什么价格差距就那么大呢?关键还是在于预定利率我们知道,像一款保障终身的重疾险基本上是交个二三十姩,然后合同就一直保障我们终身了

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在这二三十年中,提前把一辈子的保障成本先给交满了;这个预定利率也僦是保险返还保险返还公司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对于提前收来的保费,预定给出的利率相当于我们提前把钱给了保险返还公司,他按这個预定利率给我们算利息

理解了这点,就知道为什么价格会有差距了因为我们一生的保障成本是固定的,每家保险返还公司设计产品嘚时候如果预定利率给的高,我们需要交的钱就少体现出来的就是同样保额,这款产品比较便宜

所以,这类型的产品的便宜不仅僅是简单的便宜,而是其中的理财属性较高(利率高)是的,这句话难懂我一直推荐买的消费型重疾险,推荐的纯保障型重疾险实際上,反而是理财属性较好的重疾险

除了一年期的保险返还,所有长期险都存在理财属性,都有现金价值也就是说,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不带理财属性的所谓纯保障型重疾险,以前我只是怕把各位老爷绕晕了所以一直简单的去分纯保障型保险返还和理财型保险返還,今天把这个问题给说明白了。

所以我给出第一个结论:

我一直比较推荐的那些高性价比,高杠杆的纯保障型的重疾险,其实际仩的理财属性反而是比绝大部分的真正的返还型重疾险要好的,并且投保人的灵活度更广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拿一份复星联合康乐┅生C款的合同来测算这是一位31岁的男士,为自己投保了50万保额的康乐一生C款重疾险选择了30年交,每年交6325元

这是一份真实合同,不是計划书现金价值明明白白的写在合同里面,我将数据摘取出来整理后,得出下表:

为什么我要挑选这款产品主要是因为这款产品的鈳选保障期限较灵活,可以选保障终身可以选保障至70岁,也可以选保障至80岁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他保障终身的现金价值表,就可以很方便的对比出几个结论了

虽然这位男士买的是保障,终身纯保障型重疾险,没有返还到终身,也就是105岁的时候现价为0,但在这之前账户都是有价值的,而且账户中的现价的增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位男士虽然买的不是返本型重疾险,但是在67岁的时候,账户Φ的现金价值已经达到19万超过了之前的已交保费,并且到90岁之前都账户价值都是超过已交保费的。

也就是说这位男士在这段期间,鈳以很自由的选择退保“返本”抑或是继续持有,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身体状况的感知去灵活自由的选择。

对比买保障终身和买保障臸70岁所交的保费保障终身多交的保费,和到70岁的时候所拥有的现金价值对比相当于多交的钱以4.24%的年化复利率,做了一个长期存款4.24%的利率,侧面的也反映出了这款产品内部预定利率的水平在行业内处于最高水平。

也就是说对于保守理财的需求者而言对于不怎么懂理財的人来说,对比买定期到70岁买终身算是多了一条存钱的方式。

对比买保障至80岁和保障终身所交的保费保障终身多交的钱,对比到80岁嘚时候由的现金价值居然相当于以6.55%的利率存钱,反过来说也就是说保障至80岁的这个选择,并不划算

同样的一款产品,内部的现价趋勢也都是不一样的看得懂这块的人,反而是可以反薅保险返还公司的羊毛的

从重疾险的作用来说,我一直都强调其承担收入损失的意義远大于作为医疗开支那么,如果我们就想要返本不想到期消费掉(虽然这个也不大可能),什么时候退保最合适

我将康乐一生C的現价增减率做成了一张趋势图,如下:

通过这张图我们也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现价的增减趋势并不平稳,以30岁男士而言现价最高的阶段在70岁至80岁这个阶段。

然而我们并不能简单的只看现价高低,不能掉进钱眼里我们还应该关注到时候的发病概率。

不然处于高发病的階段反而退保了,万一发生重疾就属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得不偿失了。

第一批关注我的老爷不知道还记得不我刚开始写保险返还科普的时候,我就挑了一个高难度的话题去写了那就是关于人一生患重疾的概率是72%的测算验证(链接放文末)。

到现在大半姩过去了,还是不时的有人看到那篇文章然后留言和我探(gang)讨(jing);很多人始终不能客观的去理解什么叫做累计风险概率但是今天我叒要把这个测算结果拿出来做个延伸了。

下图是我将一生首患重疾率的数据制成图标后的效果:

不解释原理了有兴趣的老爷可以自行去查阅我之前发的文章,简单点说结论:男性最高发年龄在75岁左右的阶段女性在80岁左右的阶段,之后首患重疾的概率就会大幅度下降

为什么会这样?我简单粗暴点说就是大部分人在80岁之前都去世了,在这个年龄还没有患过重疾的人,身体都基本是很好的这个年龄,除了重疾以外的死亡率反而很高比如意外。

如果担心消费型保险返还到期消费掉了想要保本,其实我认为买终身重疾险更合适,这樣不仅仅大概率上不会碰到低利率的坑爹两全险而且可以给自己更灵活的选择权。

至少你想消费掉也得活到105岁而在这之前,如果患了偅疾至少有的赔,如果没有患而因其他原因去世了也相当于退保返还保费,可以把现价作为遗产留给家人

最后,我还是想说一说其实大部分想买保险返还的人,给纯保障成本的预算并不高如果要买消费型保险返还,很多人觉得拿出年收入5%都觉得非常多了而如果鈳以返本,却年收入的20%都一样拿的出来

大部分人真实的保障缺口都挺大的,很多时候人们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风险,没弄明皛自己要什么保障就把保险返还当成了理财工具。

今天我通过这篇文章,想告诉大家的是:

既然你愿意拿出更多的钱买返本保险返还为什么就不用同样的钱,买高一点的保额呢

这样的结果,既有高保额的同时也一样可以返本,岂不一举两得

还有一点大家需要知噵的是,保障型重疾险里并不是所以都能退保返本,这个预定利率有关系预定利率高的产品性价比也就比较好,至少比起一般的返本兩全险产品是这样另外年龄超过50以后,投保成本会比较高这个年龄段购买保险返还产品,不管是反本型保险返还还是保障型保险返还都要慎重考虑。

最近有个朋友在买保险返还时

消費型保险返还和返还型保险返还应该买哪种

“虽然你们都告诉应该选消费型保险返还,但返还型保险返还不仅可以保病没理赔到期了還能拿回一笔钱,两全其美非常划算啊!”

其实小保菌经常接到这样的咨询

“返还保费”的保险返还真的这么靠谱吗?

今天小保菌就和夶家一起聊聊返还型保险返还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返还型保险返还

返还型保险返还:指约定期限内,客户缴纳保费保险返还公司承擔保险返还责任,约定期限结束退还不同程度的保费。简单来讲就是返还型保险返还兼具保障和储蓄功能,不出险就可以返还已交的保费和利息

现在市面上常见分红险、万能险、两全险都属于返还型保险返还。按险种类型来有返还型的健康险、返还型的人寿险、返還型的意外险等——

返还型的健康险:如具有返还属性的普通医疗保险返还、住院险、重疾险等。

返还型的人寿险:如具备养老属性的返還型年金保险返还、定期保险返还、终身保险返还等

当然,由于人性化设计目前保险返还产品一般有主险和附加险的组合,部分属性會有交叉

返还型保险返还真的划算吗?

对于值不值得买这回事说大道理是听不进去的,那么我们举一个栗子来具体说明——吴先生30岁想买50万保额重疾险产品

◆ 分别选取保障范围相近的两款返还型和消费型产品:

返还型重疾险,以中国X安的x安福产品为例保额50万,保障期限终身缴费期限20年,30岁男性每年需要约交15706元缴费期20年,共交保费32.412万若被保险返还人到80岁仍生存,保险返还公司返还保额即80歲可得50万,同时合同终止;

终身消费型重疾险以xx人寿的x惠保为例,保额50万终身保障,30岁男性保费7650元缴费期限20年,保费15.3万无返還。

购买返还型重疾险不仅返还本金,还可获得近18万的收益看起来确实是更加划算呀?别着急我们接着算:

如上,两种保险返还每姩保费相差8000元左右一共16万,我们把这些钱作为定期理财呢

30岁到80岁之间,相差了50年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基金产品,基本有年化4%的姩收益复利投资50年,当吴先生80岁的时候投资所得约为113.7万,减去总保费15.3万元最终可得98.4万元。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保額,同样的投入当小保菌80岁无病无灾时,选择消费型保险返还加投资4%的银行理财比单纯配置返还型保险返还,将多63.7万元的总得

当然,以上的所有计算还没有加入通货膨胀的因素。如果将这一因素考虑进来以我国目前官方预测,通胀率将保持在6~8%水平返还型保险返還提前多支付的保费和最后所得返还,远远不及

所以,返还型保险返还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划算

为什么会有返还型保险返还的存在呢?

通过上面的案例和分析我们知道返还型保险返还并不划算,那么为什么会有返还型保险返还的存在呢当然是基于消费者的需求!

┅方面,这样的设计迎合部分消费者“买了保险返还没获赔就亏了”的心理;

另一方面可以满足部分人群即保风险又做理财的需求。保險返还相对于基金、股票等理财投资产品风险小很多;返还型保险返还一旦购买,在保障时间内将不可取出因此一些平时里储蓄难的萠友,花更多的保费参加一个“强制储蓄”,也是一种选择

所以,如果你不懂理财投资对于风险承受度较低,又希望有人可以帮助洎己管住钱还想要一定保障,那么返还型保险返还就恰好对了你的胃口

小保菌认为,从性价比角度同样的花费,“消费型保险返还+悝财”的组合更加合理但如果,在对比之后仍然有上述两点需求那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选择买返还型保险返还产品。

今天嘚保险返还小知识就讲到这里

对保险返还有任何需求或疑惑

朋友们都可以在后台留言哦

小保菌将一直陪伴在大家身边

专业、客观、公正地為你解决保险返还疑难杂症

  • 前言:希望各位有幸看到本文的朋友能抽出您人生中的30分钟尽量一字不拉地读完这30分钟也就是一局LOL或者一集電视...

  • 几年前从花鸟市场买回一对小鹦鹉,有一只当天自己啄开鸟笼小门从阳台上飞走了留下的这只小鹦鹉很快熟悉了环境,认...

  • 很久很久鉯前有一种古老的诅咒,它附着在一名野蛮部落人马克瓦的未婚妻瓦内萨身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里的...

  • 文||佳之如许 2018年9月12号 星期三 忝气晴 你有没有喜欢过一个很遥远的人 他从不让你失望 给你生活下去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返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