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体质哪里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化的克制,如何修正

如何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_百度知道
如何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
主要还是从下教育,让人们知道传统文化的意义与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从心里深处的热爱
我们必须开发传统文化,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竞争力下降,加大财政投入。要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要使传统文化顺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使得资源的优化配置得以实现,健全民主集中制,衰败的速度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坚持了解传统文化,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对传统文化要深加工,受到了更大冲击,丰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更上加速了传统文化的衰落(这并非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造成的,饱受冲击。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投入,我们要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在保护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开发,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向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后。要想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因此,提到立法的质量、细加工、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后,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要自觉学习并推广,传统文化没有适应市场经济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第二个衰落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坚持发展创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才可能实现。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统文化由于没有做到“趋时更新”:在开发时必须保护,我国引入了竞争机制、做法和体制等瓶颈。保护、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要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切实做到“立德立功立言”,推动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党要积极制定并颁行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意见和决定、 全社会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要在全社会形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观念,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要加强宣传、开发与复兴战略、 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党要坚持并完善科学执政方式,及时向人民群众释清保护与复兴传统文化的原因和意义,推动党在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上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扩大其市场份额、开发,必须引导传统文化适应市场经济制度。只有在坚持传统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前提下。 一,提高行政效率,提升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积极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上消费、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采用市场经济模式。要加强立法。同时在开发时要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坚持与时俱进,中共要领导并长期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在市场经济中,使之符合我国通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间团体。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是一个长期而且艰苦的过程。 二。 三、教育。要延长传统文化的产业链条。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传播传统文化,最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
其他类似问题
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uykty规划飞
申遗比较好
让那些贪官少刮点
从每个人做起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从《大学》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的重建
转自天涯,作者无名.文章把我对大学的理解表达很通透.最近我在要求我的小儿子背颂大学.
夏商周三代兴盛的时期,各种教育制度和教学设施都很完备。
  等到周朝衰落以后,君王不再贤明,以前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也不再推行,教化随世事的变迁而改变,民风民俗也逐渐败坏了。春秋末期,即使出现了孔子这样的圣人,也得不到领袖推行他的政教学说,于是孔子只好通过办学的方法来推行先王之法。他广招弟子,把先王之道传授给他们,再由弟子传授给后人。《大学》这一篇,则是在小学教育完成的基础上,向人们传授大学的教育方法的,是儒家学说的纲领和基础。孔子的弟子曾子理解了其中的真义就将它撰写成书,传于后世。孟子去世后,《大学》的教育传统又消失了。虽然《大学》这部书还在,但明白其意义的太少了。
  天道循环往复,到了宋代,君王圣贤,政教修明,于是出现了河南程氏两位先生继承孟子的传统,开始推崇《大学》并将其发扬光大。朱熹学习后将此书重新编撰,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写入此书中,希望对国家教化百姓、改良风俗,以及学者修生养性,治国安邦,有一定的帮助。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学》版本,就是经过朱熹修改过的。
  以上是朱熹为《大学》所作的序的一部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和纲领:1、明明德2、亲民3、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止---定---静---安---虑---得)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格物---致知---意诚---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意诚---正心是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修身是联结内修和外治的纽带。这就是儒家的三纲八目。三纲:1、明明德2、亲民3、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意诚---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上是《大学》的第一章,很多人都知道的,接下来读完整本书真的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它早点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上,让我们早点学,我们的人生又会有怎样的改变呢?整本大学才1200多字,朱熹与二程对《大学》评价甚高,称《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位居四书之首。全书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的作用、以及道德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的论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凡是古代知识分子必学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易经》《诗经》《礼记》《尚书》《春秋左传》。也就是传统的儒家经典,在随着中国近代社会全面沦陷,被否定了,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知识分子们把中国的落后归根于封建制度,作为封建制度基石,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作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的儒家思想,被指责为是一切中国问题的根源,成为了替罪羊,要废除他,打倒他。打倒孔家店成为当时最HOT的一句。因为当时的中国不行了,就否定伴随着中国几千年成长沉淀下来的文化,狂热崇拜当时强大起来西方的一切。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不久,所有的中国人又投入了反帝国主义战争和抗日战争当中,爱国主义暂时占据每个中国人的心,文化暂时不提了。直到1949,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现代化成为了主流,直到今日,中国的传统文化依然靠边站。我们看到政府在全世界都建立了孔子学院,在对外宣传着渊源流长,成为古代文明古国的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经典,我们是骄傲的,自豪的,拥有5000年的文化,5000年的文明。可是又有多少中国人真的读过,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多么害怕连外国人学习了以后,来到中国和我们聊天,发现我们却一无所知。我们是中国人,然而我们对我们的根知之甚少,易经第一句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第二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行就是我们的根,没有根就没有树与叶。所以我们要靠德行修身才能有立足于社会的根,不能舍本逐末。当然既然政府以在世界各国兴建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化为荣,证明政府是承认或者说并不否认这些文化的正确性的,不像当年五四那样批判孔子了。只是国内这种儒家文化和老庄的玄学仅仅在某些大学的中文系和哲学系能见到,其他很少人深究,那么这些思想应该在国内如何传播呢,传统文化与道德如何重建呢?
  小悦悦事件,三鹿奶粉事件,那么那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钱权交易事件,在很多人眼中只有名利二字,毫无道德可言,全都透露着我们中国很多人的道德已经沦陷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而中国传统道德则为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今日再提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可想而知。二是正如季羡林老先生所说的,我们提出的以德治国是很好的,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教兴国战略都是是很好的。可惜多数仅仅落在口号上。没有实现其的具体方案。而其实传统文化与道德的重建恰恰能把这些好的战略落实到实处,让每个人通过修身达到和谐的状态,有了和谐的个人,就有了和谐的家庭,家和万事兴,国家也必定兴旺发达,和谐社会不就建立了吗?不就实现了吗?
  当然国家很多学者已经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好处和力量,央视也利用百家讲坛这平台传播,书店里也可以传统文化读本。找到了余英时教授在探讨中国传统道德与文化的重建一书中,他说台湾学者曾想把四书五经编到教材中,他不赞成此举,但是他也在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再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比如让孔子的儒家思想像外国的基督教一样成立教会.如果仅仅是为了让重建文化让中国人还是真正中国人的话,也许这个必要性还不一定到提到放进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中,可是在社会道德沦丧到如此地步的今日,我想通过融入教育中来让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深深的根植于我们的血液中,是必要的。当然四书五经是古代读书人通往仕途,也就是从事文官的必读之书。当今社会,没有士农工商的阶级分层,没有谁看不起谁,在公司企业、个体户都能有所作为,我们没必要人人当公务员,没必要全都学习,全都读。我倒觉得可以学些自修身养德的就好,而四书恰恰就是以修德为主的,比如小学学些弟子规,在初中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前完成相对简单《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精华部分的学习,我们不必每个人都成为知识超人,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读高中,上大学,然后成为社会精英,也许很多孩子就不继续读书,走进社会了,但是至少让他们拥有传统的中华美德,懂得如何做人,为人处世,不会成为危害社会的人。当今社会,没读书的会犯罪,读过很多书的社会精英也会犯罪,不都是缺少德行的原因吗?所以教育的目的应像,《弟子规》中所说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如果培养那样德行后还有余力的话,那就开始学些文化知识吧。也就是提出了先做人,后做事的观点。也道出了做人的重要性。对于公务员的人才选拔条件里面,有一句选用德才兼备的人,以德优先。“
五经”是千百年来历代读书人从事政治活动,文学创作的基础文本。我想公务员考察时可加入五经的部分内容。这样把四书五经的用途分清了,然后让它们在合适的领域起到相应的作用。这就解决了余英时教授担忧四书五经的重新登场会影响政坛,我想如果这样做,应该利大于弊。当然儒家思想是重在实践的,通过融入教育中如何进行实践和考核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此事,目前国家教育部很重视《弟子规》这本书,已经作为思想教育课放到小学教育里面,一是可惜有些老师因为之前没有接受过传统教育,没有认识到这本书的好处,并不太重视此书,从学生方面因为是不考试的科目也不重视.
这些传统文学以怎样的角色进入教育中?我想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是教育的目标.德育和才能的考核是不是应该分开,可以分开考核呢?
  还有季羡林老先生不太同意按马克思主义中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来划分哲学。而且我也觉得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这句话欠妥,也许它是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但却不一定是唯一的。而且文化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多元的,复杂的,不一定最终要归于哲学政治范畴。不能说老庄思想就是什么朴素的唯物的亦或是形而上学的,让目前我们的思想教育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人们误以为朴素的唯物或形而上学就意味着错误。我想只要是让我们觉得是积极的,能让我们思想升华到某种境界的就是有意义的,比如老庄思想,它不只应是隐居山林的道家弟子应该相信的,目前政府也支持一些道教的组织来开会,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目前中国很多混乱的局面。我们知道“和谐”思想就是老子中的《道德经》提过的,我们大学教育中哲学是不是可以学学这本经典呢?
  我想目前中国强大了,不再四分五裂,不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我们的GDP全球第二,成为目前世界经济一股强大的驱动力,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扮演的很重要的角色,不再没有话语权和地位了。经济上去了,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其实我们本是文化强国,也曾在越南,韩国,日本形成一个汉语圈,也曾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经济的伟大复兴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我想如何让伴随着我们一代一代祖先走过的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血液传统文化,去掉其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那部分通过教育,又回到我们的血液中,一代一代继承下去,让我们继续重新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中国人。实现真正的以德治国,培养出一批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大学》讲座:儒家《大学》的核心内容和心法应用--邓良平
&(10月29日在广州海珠区图书馆作儒家《大学》讲座)
以下内容主要整理自十月份的两个儒家《大学》讲座,其中一个是广州黄埔的田园书院读书活动,另一个是广州海珠区图书馆的儒家《大学》公益讲座。
上篇:儒家《大学》的核心内容
刚才我问了一下,发现不少朋友没有接触过《大学》。有一位朋友说:“我还以为是关于大学教育的讲座呢,原来是关于国学方面的东西。”看来有些朋友对儒家《大学》比较陌生。其实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接触到与《大学》相关的东西的。下面从四个方面来举例说明。
1.《大学》与日常用语
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其中四书之一就是《大学》;比如成语“心不在焉”,它出自《大学》正心的内容;又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来源于《大学》,属于八目的一部分等等。
2.《大学》与校训
校训往往反映一间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精神追求,中国不少大学的校训也与《大学》有关。如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河南大学的校训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香港大学的校训是“明德格物”,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校训是“穷理致知”等,东南大学和河南大学的校训源自《大学》的三纲,香港大学的校训一半出自《大学》的三纲,另一半出自《大学》的八目,而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校训中的“致知”也是《大学》八目之一。
3.《大学》与中国近代历史
《大学》三纲之一是亲民,也作新民,有使民众革旧立新的意思。“新民”一词在一百年前曾被多次使用,使中国近代历史烙上了《大学》的印记,例如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梁启超,他曾创办《新民丛刊》,并刊载了他的论文《新民说》,对当时的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参与创办和领导了湖南“新民学会”,这个学会孕育了一批著名的共产主义者,如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罗章龙、李维汉、谢觉哉、向警予等人。
4.《大学》与西方科学
大学八目的前两目是“格物、致知”,历史上对“格物、致知”有多种解释,到了清代,有人把西方传入的物理、化学等学问统称为“格致”。“格致”就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因此,当时的自然科学家被称为格致家。
到了现代,“格物、致知”的说法仍然为一些科学家所沿用,如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说道:“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观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来描述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索,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试验。”
由此可见,也许我们没有直接读过《大学》,但对相关的信息可能并不陌生。
二.《大学》的背景知识
我们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儒家&大学&心法与心身健康》,讲《大学》可以从三部分入手,第一部分是《大学》的背景和注解,这属于基础部分;第二部分是《大学》的核心和心法,属于理论和方法部分;第三部分是《大学》在现代社会的运用,属于应用部分。这次讲座的重点是介绍后两部分的内容,同时对《大学》的基础知识作一简要介绍。
1.《大学》的出处
首先,《大学》不是一本书,而是儒家经典《礼记》里的一篇文章。《礼记》是一部孔子弟子、门人以及后学者论述先秦礼制的文章集,在历史上,《礼记》有两本,一本叫《大戴礼记》,一本叫《小戴礼记》,它们分别是由西汉时期的一对叔侄选编的。叔叔叫戴德,侄子叫戴圣。《大学》出自《小戴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小戴礼记》比较出名,里面有后人比较熟悉的《大学》、《中庸》、《礼运》等篇章,现在人们说的《礼记》通常指的是《小戴礼记》。
其次,《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易》、《诗》、《书》、《礼》、《春秋》。前面说了,《大学》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到了宋代才被单独列出,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完成这件事的人是南宋大儒朱熹。
2. 《大学》的作者
小时候回老家,前辈告诉我,你是曾子的后代,长大以后要想把事情干好,要“三省吾身”,要读懂《大学》。前辈说《大学》里面有曾子的修身心法,《大学》是老祖宗的东西。因此从曾氏家族的立场来看,《大学》的作者是曾子。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末期鲁国武城人,就是在现在的山东境内。历史上称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曾子就是孔子众多学生中比较出名的一个,被后世尊为宗圣。曾氏家族认为,曾子留下的述著有三种:《大学》、《孝经》和《曾子》。而曾子为后人所熟知的是他的孝行和一些言论,例如三省修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后来我知道,关于《大学》的作者是有不同说法的,《大学》的作者起码有四种可能:孔子,曾子,子思,汉代儒生。在这四种可能当中,前三种都与曾子有关。其中孔子是曾子的老师,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也是曾子的学生。老家的前辈之所以认定《大学》的作者是曾子,一是来自心法的传承,二是来自朱熹的说法。
3. 《大学》的版本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一个版本是古本,它出自《礼记》第四十二篇;另一个版本是改本,也叫朱熹本,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这两个版本的主要区别有三点:第一,古本不分章节,改本分章节,朱熹把《大学》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是孔子之言,曾子述之,传是曾子之意,门人记之。第二,改本改动了个别字眼和一些文句的次序。第三,改本增加了“格物致知”的内容。
由于自元明以来,朝廷的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依据,因此改本和朱熹的注解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老家的前辈用的是古本,我个人认为两个版本都可以用,对现代人来说,也许改本更合适一些,因为更有条理,我们只要知道“格物致知”的内容是后来补充的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关于《大学》的背景知识,我们需要知道三点:首先,《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其次,《大学》的作者与曾子有关;再次,《大学》有两个主要版本,一是古本,一是朱熹本,朱熹本对《大学》的传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至于《大学》文字的含义,我会在讲课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词句作出解释,但全文注解需要大家上网查看,或买一本相关的书阅读。
三. 《大学》的核心
《大学》的核心在于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这个叫法也是出自朱熹,他在《大学章句》里对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作完注解后写道:“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然后对格物、致知等内容作注后写道:“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从此以后,就有了儒家三纲八目的说法。
对于三纲八目的理解,难点在于三纲和八目中的格物、致知,难就难在历史上对它们的注解不唯一,并存在争议。下面试作一下简要介绍:(1)明明德:一种是指彰明光明的德行;另一种是指明了意识本有的灵明状态。(2)亲(新)民:一种是指亲近民众;另一种把“亲”理解为“新”,解释为使民众弃旧图新。(3)止于至善:到达最完善的境界。什么是最完善的境界呢?一指使明德和亲(新)民结合为一体,一指到达中庸的境界,一指到达大公的境界。(4)格物:一种是指研究事物;一种是指穷尽事物之理;一种是指去除心中不正的念头;还有一种是指使心与事物感应融通。(5)致知:一指获得知识或智慧;一指获知宇宙的本源;一指知道人本有的良知。
有了对文字的初步理解以后,再来看三纲和八目,看上去它们是两个东西,其实本质是一样的。从文字上来理解,纲原来是指渔网的总绳,可以引申为事物的纲要;目原来是指渔网的网眼,可以引申为事物的细目或要素。渔网就是由纲和目组成的,其中目听命于纲,因此有纲举目张的说法。所以要理解《大学》的核心,可以从三纲入手,也可以从八目入手。在这里,我们是从八目入手,从三个层次来理解《大学》的核心。
1.内求修身
理解《大学》核心的第一个层次是内求修身。前面说了,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八目的重心在哪里呢?就在修身。《大学》明确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不论你是皇上还是平民,做人的根本是一样的,都要修身。
什么叫修身?中国古人的修身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狭义的,身指的是形体,修身是指修正自己的身体或言行;另一层是广义的,身指的是人本身,由于古人认为人不但有形体,而且含有气和精神,因此修身是指修养自己的形、气、神。在《大学》里,兼顾了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的修身。
广义的修身包含了形、气、神三个内容,其中“神”是指人的意识活动。这在三者当中,谁是主宰?古人认为意识活动是主宰,因此不论是狭义的修身还是广义的修身,都可以而且应该以修养意识活动为主。在《大学》里,修养意识活动的重要途径就是诚意和正心,因此也叫修心。通过修心来达到修正人的形体和言行,进而提高人的生命状态,是中华古典心身整体观在儒家《大学》里的体现。
由于修身的实质是修养人的意识活动以及它的源头,而人的意识活动的本源在内不在外,因此使得中国古人的修身活动带有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内求。从《大学》以及先秦时期的各家经典论著来看,内求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的意识活动是向内而不是向外,即内求时的方向与平常相反,所以也叫“反求诸己”。二是人的意识活动是专一而不是散乱,儒家经典《尚书》记有十六字心法,其中的“惟精惟一”就是要求精神专一。
前面我们谈的《大学》修身实质和途径,是从心身关系这个角度来谈的,即通过诚意、正心来修身。按照古人的看法,修身还可以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来修身。前者是修小身,后者是修大身,前者的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由此可见,《大学》是以修身为本,修身的实质在于修心,而修心的主要特征是内求,因此可以说,内求修身是《大学》的核心所在。
2.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这个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但后世道家很少用它,反倒是儒家用得多,而且成为了儒家学说的纲要。明代思想家李贽就曾在《四书评&大学》里写道:“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内圣外王,具备此书。”他认为《大学》是关于内圣外王的学问。
内圣是指具有圣人的修养,也就是要有高的修身水平。外王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能够推行王道。王道就是仁政,与王道相对的是霸道,霸道是不仁之道。另一种是指生命力旺盛,不论在哪一个领域都能出类拔萃。《大学》主要是指前一种含义,即内有圣人气象,外能施行仁政。
就《大学》来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于内圣的内容,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外王的内容。从三纲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明德,后者属于亲(新)民;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知内,后者属于达外;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内求,后者属于外求;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修己,后者属于治人。
《大学》认为,八目之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后者以前者为条件,如修身是齐家的前提,齐家是治国的前提。推而广之,内圣是外王的前提,认识自己是认识别人的前提,管理自己是管理群体的前提。这就意味着个人与社会是同构的,人可以通过调整自身来影响环境。这就是先秦儒家整体观的另一种体现: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儒家的学说最后是要落实到社会活动中去的,正心修身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内圣是为了外王。如果说佛家是出世,道家是半出世的话,那么儒家就是入世的。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通个“佛”、“仙”、“儒”三个字的字形来帮助理解,请注意这只是一种方便说法,不要当成是一种定义。先来看佛家,佛家要修佛,“佛”是立人旁加一个“弗”字,“弗”是否定的意思,修佛就是对人的一种否定,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人的一种超越,因此佛家的本质是出世的。再来看道家,道家要修仙,“仙”是立人旁加一“山”字,“山”在人世中,但远离红尘,因此可以把道家看成是半出世的。最后来看儒家,“儒”是立人旁加一“需”字,儒就是人需要的东西。这种理解与“儒”的本意并不矛盾,在远古时代,儒是指负责冠婚丧祭这些社会活动的人。
3.人生三鼎
前面我们从八目入手,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大学》的核心,一个层面是内求修身,它把八目归结为一个核心,就是修身;另一个层面是内圣外王,它把八目归结为两个核心,一个是修内,一个是治外。下面我们来谈第三个层面,就是人生三鼎,它把八目归结为三个核心,一个是修身,是对自身形、气、神的修养;一个是治学,指学习和研究知识;一个是用世,是指进行社会实践。
所谓“鼎”是指容器,三鼎分别装载了古人重视的三类东西:修身、治学、用世。从后人的角度来看,八目中的格物、致知属于治学的内容;诚意、正心、修身属于广义的修身内容;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用世的内容。
三鼎装载的东西越多,说明人的成就越高,最高的成就是三鼎满载,称为“三不朽”。“三不朽”的说法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就不会被后人忘记,这就叫“三不朽”。而“三不朽”的顺序是先立德,后立功,再立言。
如何才能做到“三不朽”呢?古人认为需要从修身、用世、治学三方面下功夫,其中立德与修身有关,立功与用世有关,立言与治学有关。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三不朽”的人不多,由于道佛两家不强调用世,因此难以谈得上立功。站在儒家的立场来看,明清两代能够称得上“三不朽”的,只有明朝的王阳明和清朝的曾国藩。
人生三鼎把八目归结为三个核心,请看这个三鼎图,三个鼎排列成为一个三角形,其中修身鼎在左下角,表示修身是基础;用世鼎在顶端,表示用世处在人生的高峰;治学鼎在右下角,表示治学是修身的延伸。这种排法反映了儒家的价值观和先秦儒家学说的次第:以修身为本,通过修身把治学、用世结合起来,目的是要建功立业。
这个三鼎图的出现,改变了《大学》八目原有的直线递进序列:先治学,再修身,后用世,而是可以相互为用。例如,治学一方面可以作用于修身,另一方面可以作用于用世;反过来看,修身也可以作用于治学,用世也可以作用于治学。三鼎图给当代人的提示是:当一个鼎出了问题后,除了可以从这个鼎本身进行调整外,还可以通过其他两个鼎来调节。例如当我们在事业上遇到瓶颈的时候,可以通过强化修身或加强学习来突破困境。
以上内容就是对《大学》核心的三层次理解,这三个层次是从点到线再到面。内求修身是一个点,内圣外王是两个点,然后连成一条线,人生三鼎是三个点连成一个三角形,成了一个面。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三个层次的背后是中华古典整体观。说到这里,我们就把讲座的前一部分内容谈完了,在谈后一部分,就是《大学》的心法和应用之前,咱们先下课休息一下。
下篇:儒家《大学》的心法和应用
刚才我们谈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大学》的背景知识,其中谈了三点,第一点是说《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第二点是《大学》的作者与曾子有关,第三点是《大学》有两个主要版本,一个是古本,另一个是朱熹本。
另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大学》的核心,指出《大学》的核心是三纲八目,从八目入手,通过三个层次来理解《大学》的核心,第一个层次是内求修身,第二个层次是内圣外王,第三个层次是人生三鼎。
下面我们来谈《大学》讲座的后一部分内容:《大学》的心法和应用,先讲心法。
三.《大学》的心法
所谓《大学》心法,是指《大学》文字里记载和隐含的修身方法,由于这些方法着眼于人的内心活动,因此叫做心法。从整体观的角度来看,心法就是关于运用和修养意识的方法。《大学》的心法是通过调整意识活动来修正自身的言行举止、提高自身的生命功能,进而影响周围人群,管理或服务社会。
有朋友说:只听说过道家和佛家有练功方法,儒家真有练功方法吗?我个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先秦儒家有练功方法,它的方法就叫做心法。儒家最早的心法叫做十六字心法,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个心法出自《尚书&大禹谟》,《荀子·解蔽》也有相应的论述。
这个心法谈到了“人心”和“道心”的区别,指出变“人心”为“道心”的方法有三个,就是“惟精”、“惟一”、“执中”。从儒家的立场来看,这些方法就是修身的方法。关于这个十六字心法,不是我们今天谈论的重点,等以后有机会再来说它。我们今天要谈的是《大学》的心法。
《大学》的心法包括格物的方法,思得五步心法(定、静、安、虑、得),慎独的方法,正心的方法、去偏的方法等。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两个心法,一个是五步心法,一个是正心的方法。
1.思得五步心法
思得五步心法来自《大学》前面的一段文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段文字隐含了古人思考问题的五个步骤,就是定、静、安、虑、得。
我想问一下大家,当我们平时遇到难题的时候怎么办?就是想问题想不出结果的时候怎么办?······苦思冥想,休息一会,听一下音乐,上网,哈哈。那我告诉大家还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儒家的这个思得心法,按照五个步骤去思考,就有可能得到出结果,所以叫做思得五步心法。这个五步心法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而且有利于我们心身和谐和内外平衡,所以说它是一种修身的方法。
五步心法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纯意识法,另一种是意气法。下面介绍一下意气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跟着一齐体会。
首先,要把外放的精神收回来,通过什么方法来收呢?通过收眼光的方法。请大家目视前方,意念要透过面前的东西想到远方,想到以后把意念定住。然后目光回收,注意不要一下子把眼睛闭合,而是慢慢闭眼,把眼光和意念一齐收回来,定在头部中心。这就是第一步“定”,把意识活动从体外收回体内,定在体内,定在头中。
其次,从头部开始往下,一部分一部分地放松,配合呼吸。先是头部放松······腹部放松······脚趾放松······然后再来全身放松······好,现在身体就比较放松,气比较充足,而后精神宁静。这就是第二步“静”,心静来自形正气足。
第三,默念一个“虚”字,开始是小声念,然后是默念,“虚······”反复念,慢慢精神就变得轻灵,变得清安,像一面镜子,像一弯静水。注意这是在打比喻,实质上大脑的状态不是一面镜子也不是一弯湖水,而是“虚”的。这就是第三步“安”,“安”是“静”的继续和深化。
第四,把“虚”的状态往外放,然后往回收,收回大脑。“虚”着往外放,再“虚”着往回收,反复放反复收······然后微微地想一下你要想的问题······有的人可能出现答案,这个答案可能是一个概念,也可能是一个形象,都可以。如果没有出现答案,就继续外开内合,反复做。这就是第四步“虑”。
第五,最后一步是“得”,如果在“虑”的过程中出现了结果,那就是一种“得”。“得”的另一层意思是指在获得答案时的意识状态,它是一种内外相应的状态,是“虑”在外而“得”在内。
以上就是关于思得五步心法的简单介绍,这个心法是一个由外而内,再由内至外的方法,它既是一个修心的方法,也是一个用心的方法。它的目的不在于心静和心安,而在于心虑和心得,这是儒家修身的特点:修内是为了治外。
2.执中的方法
前面说了,《大学》心法里有正心的方法。什么叫正心呢?《大学》写道:“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当人有了情绪以后,心就不能中正,而心不正则身不修。反过来说,要想修身就需要在情绪层面进行修养。
古人认为人有七情,其中又有儒家的七情和医家的七情。儒家的七情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医家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大学》这段文字说了其中四种情绪,这四种东西与人的五脏有关系。情绪本来是属于精神上的东西,但古人认为它们与人的脏腑是有关联,其中忿懥是指愤怒,与肝脏有关;恐惧与肾脏有关;好乐是喜好,与心脏有关;忧患是思虑过度,内含悲观,与脾脏和肺脏有相关。这就是中华古典心身整体观在《大学》里的具体体现。
那么怎么样才能使自己心中正呢?《大学》似乎只给出了结论而没有给出方法,其实结论里面已经隐含了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执中。为什么这样说?既然有了情绪心就不正,那就意味着没有情绪时的心是正的,没有情绪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那就是“中”的状态。
儒家的另一经典著作《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请注意,在讲先秦儒家心法的时候,认为《大学》、《中庸》、《孟子》是一脉相承的,是可以用后者来解释前者的。
从《中庸》的这两句话来看,先秦儒家认为人的精神在没有任何思维与情绪时的本然状态就叫“中”,事情来了以后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处理,无过无不及就叫“和”。因此,《大学》的正心与《中庸》的中和是有内在联系的,或者说,正心的方法就在于执中,这个执中也与前面说到的十六字心法有关。
那么怎么执中呢?方法有多种,从无形到具体,对应着时间从先秦到后世,对应着人的意识活动从简单到复杂的。具体方法有理入法,楞神法,守中法,呼吸法,发音法等。这个讲座只介绍楞神法。
楞神法就是通过“楞神”的一刹那来进入“中”。“楞神”是一种前念已过后念未起的意识状态,它是“中”的自然表现,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两个念头中间的那个空隙,并把它延续下去,就是一种“执中”。大家可以体会一下,看看能不能体会到这种稍纵即逝的意识状态,注意只要一分辨或一有感觉就不是了。
如果一下子进入不了“楞神”的状态,可以用一些辅助的方法,例如平时养成遇事先沉默一下的习惯,又比如可以从把握呼吸当中的停顿空隙入手等等。有兴趣的朋友回去以后可以自己琢磨一下。
执中或楞神有什么好处?首先,它是管理情绪的好方法,好就好在它能够“治未病”,不是等情绪起来以后再去对付它,而是把情绪直接压制在萌芽状态。其次,它像思得五步心法一样,有利于提高人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个可以从刚才说的“中”与“和”的意思去理解。
四.《大学》的应用
最后一个问题是《大学》的应用问题。其实在前面谈《大学》的核心和心法时已经涉及到了应用问题。比如人生三鼎图,可以通过三者的互动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又比如通过掌握思得五步心法来提高思考能力,通过练习执中法来强化调控情绪的能力等等。
1.《大学》应用范围
就《大学》应用的范围来说,包括了前面说的治学、修身、用世三个领域,具体来说,格物、致知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应用到学习领域;诚意、正心、修身的方法可以运用到养生、情绪管理、练功等领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可以运用到家庭教育、企业管理、政府部门管理等领域。
就《大学》修身心法而言,可以运用到不同的人群,比如少年修身,青年修身,中年修身,老年修身;学生修身,老师修身;员工修身,管理层修身;子女修身,父母修身;健康人修身,病人修身等。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来说,修身的重点要结合他们的生理特征和生活经验。比如:对于少年人来说,修身的重点在诚,诚是指诚于中而形于外;对于青年人来说,修身的重点在正,正是指心要正而路宜直;对于中年人来说,修身的重点在明,明是指心清明而事通达;对于老年人来说,修身的重点在得,得是指得于内而乐在外。
2.古人修身的故事
就目前的国学热而言,可以从修身的角度入手来解读古典著作和人物,以丰富和深化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比如现在谈曾国藩的文章,不少是着眼于他的权谋,乐道于他的驭人之术和相人之术。如果从儒家修身的角度来看曾国藩,他是明清两代修身最为用功,也最为见效的一个,堪称儒家修身的典范。
我们前面说“三不朽”的时候曾经提到曾国藩和王阳明,其实曾国藩比王阳明更有代表性,因为王阳明是天资聪颖,而曾国藩是资质中等,大家也许听说过曾国藩少年背书的故事吧,故事说他在夜里背《岳阳楼记》,背了大半宿都没能背下来,把梁上的小偷堵在上面下不来,最后是小偷把书背下来了,曾国藩还在磕磕巴巴。就这么一个天赋不高的人能成为清朝中兴之臣,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修身下了大功夫。
关于古人修身的故事,史书上有很多记载,最后我讲一个古人的故事,这个故事与《大学》有关。《大学》在谈到诚意的时候提出君子要慎独,要求君子在没有人知道的时候要谨慎小心,做到光明正大。而《后汉书》上就记载了一个与此相关的故事。
话说东汉有一个儒家人物叫杨震,是陕西人士。他既教过书,又当过官。教书的时候学生很多,教出了不少人才,被人称为“关西夫子”。他当官的时候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为官清廉,不谋私利。
有一次,杨震从湖北调任山东,途径山东昌邑县,县令叫王密,他是杨震在湖北当官时推荐的人才。这个王县令为了报答杨震当年的推荐之恩,夜里揣着十斤金子前去拜见。杨震见面后对他说:你这是为何?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王县令回答:不碍事,夜里没人知道。杨震脸色一变: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说得王县令满脸羞愧离去。
按照《后汉书·杨震传》的记载,杨震说的原话是:“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后人把它改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把它当成是保守秘密的承诺或心理安慰,但它的历史出处却是在警醒人们“举头三尺有神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提醒君子要诚意,要慎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四知”故事。
我今天的讲座就讲完了,谢谢大家。
&彭博士讲身体恢复阳气的秘诀
编者按:作者彭博士在本文中虽然主要是帮助那些因沉溺淫欲而使体内阳气消耗过多的同修尽快恢复阳气和精气神,但是文中谈到的修行原则对我们每个学佛人都极为重要,我们每天都在消耗着体内的阳气,如何回恢复阳气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因此我向所有读者大力推荐此文,此文越到后面越精彩。
【两眼无神,眼下青瘀,眼圈发黑: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肾同源,肾气不足,肾水便不能滋养肝木,两眼便无神,眼圈发黑。肾气充足的人,眼睛清澈明亮,奕奕有神。一般脑子里经常想一些乌七八糟的色情事情的人,眼睛往往很浑浊,两只眼睛像喝醉酒一样游离而没有定力,这在相书上称为“
桃花眼”, 代表好色,一辈子下贱,命不好。】
问:戒手淫多久你说这种现象才会好?
彭博士回答:一般戒邪淫大约三个月的时间眼睛慢慢就会清澈,恢复定光。道家所说的百日筑基,也就是一百天保持身心清净的话,元气就会逐渐恢复。
  俗语讲的:“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是一种外伤,愈合需要动用肾精的滋养,也就是说骨折是一种外力把肾气伤了,昨天我在临床看了一个患者,骨折后愈合的慢,而且浑身无力瞌睡连连,说话语声低微,气虚不足,这都是骨折后抽提元气重新构建骨骼所造成暂时性元气不足的表现。所以很多伤精的患者,其表现和骨折后的患者表现相似。
我给那个骨折的患者打了一个比方,身体好像一个城郭,里面的劳动力就那么多,如果外来有敌人入侵,那么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就会先暂时放下手里的劳动,跑到城墙周围修筑防御公事、帮助驻军抵御侵略,那么城内的很多工作就暂时搁浅了。元气也是这样,只要身体有了损伤,体内就会总动员,进行自动的协调,把营养和生机现供应伤口、创口,尤其是骨折,身体自动调动气血灌注滋养伤处,........这些骨化合成都不需要我们自己动脑子,身体自动完成,人体不愧是一个“小宇宙”,很多演化和生成根本都是自动的。所以古代的传说不是瞎说,这里面是有着很深刻的内涵深意地!
   书归正传:伤筋动骨 所造成的伤害与 伤精 有相似之处。所以基本都需要至少一百天才能恢复。
  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戒邪淫期间防止念头的不清净,这一点很很重要!
如果看到美女、脑子里乱想的话,很多精华照样消耗掉了,因为心火重就会消耗肾水,所以还要培养自己的清净心和定力,如果能够念佛、持咒、诵经、做善事的话,就会加快身体的恢复!
  我有一个师兄,学佛之前身体非常虚弱,到了冬天几乎不敢出门,肾阳虚,所以经常感冒,患有严重的鼻炎,擤鼻涕的卫生纸每天都会用完三包,礽得床边全是,他自从学佛之后,坚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写文章劝善、给别人讲佛法、建立道场、做义工、义诊、每天忙的不亦乐乎,不到半年的时间,身体的阳气迅速恢复,感冒鼻炎也不治而愈了!现在他60多岁了,每次北京寒冷的冬天里基本上都是单衣单裤,两只脚不穿袜子直接穿单皮鞋都不会感到寒冷,全身好像火炉一样,跟他接触你会感到暖洋洋的,特别温暖祥和!
  我这个师兄告诉我了一个养生最关键的秘诀:“善!” 人要有了善心,阳气就慢慢开始恢复,阴气就慢慢开始消退。
  所谓阳气,就是身心的健康表现:如精力充沛、身体健壮、声音洪亮、内心光明、爱心、清净、真诚、自在、随缘等等。
  所谓阴气,就是身心的各种疾病,身体的五脏六腑的毛病,内心的肮脏的、黑暗的、潮湿的,如贪婪、好色、凶恶、嫉妒、傲慢、嗔恨、生气、烦躁等等,都属于阴暗的不好的内容。
  人的身体大自然设计的本来都是完美无缺的,小孩子在12岁之前一般内心比较清净,没有太多污染(现代的个别小孩子除外),男女之事不懂,所以身体基本不会有太大损伤,一旦12岁之后,身体和内心的双重发育,各种欲望随之而来,阳气渐渐褪去,阴气渐渐增长,身体的毛病慢慢就多起来了。阳气耗尽,阴气充满,人就死了,所谓到阴间了。
  老祖宗传下来的儒释道医武五家,任何一家到位,都会帮助人身心恢复到初始状态,也就是纯阳。
  佛家最为直接、究竟、快速。(我说的是真学佛的人),修行法门就不一一说明了。
  道家性命双修,一开始就是恢复身体,但前提是这个人德性圆满,仁义礼智信五德圆满,身体才能转化,否则功夫出不来,任督二脉是不会开的。有一个道家的老师说:“奸诈之辈永远练不成”!
  对现代人来说,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儒家,也就是讲究做人的道理,这在佛家来讲属于小乘——人天乘,人天的福报之一就是身体健康长寿,可以通过德性的圆满修好!
  在这里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所接触的所有的真正孝顺父母的人,身体都非常好,眼神都很有定力,元气足!内心也非常清净,厌恶黄色淫秽的东西,这都是阳气足之后自动的表现。
  医学和武学的基础是师道,也离不开做人的基本道理!特别是要想把医学弄明白,需要德性和慈悲心,否则智慧开不了,天机无法发动!  
  我在这了再叮嘱一句吧,凡是身体想要迅速恢复的人,首先第一个途径就是行善,行善使人阳气足,内心的阴霾一扫而光,元气就会恢复。
  第二:要孝顺!父母是天,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本,元气的根本,我们的那口气是父母吹的,生机要想茁壮,要往根上浇水,我们的命根就是父母啊!这是肾气真正的总开关,伤精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的冷漠和阴暗。孝顺的人,慢慢的智慧就会开,身体自动就会恢复正常,速度非常快!
  伤精的师兄们,我们要反省:是否自己顶撞父母的、让父母操心的、爱和父母闹别扭较真的、让父母日夜焦虑愁苦,平时多多念诵《佛说父母恩难报经》,把自己变成大孝子,相信你的身体迅速就恢复原,眼睛变得有神,有定力并不很难!
敲竹唤龟法
武当龙门派功法之一。对增加人的精力效果很好,另外也可做为年老体弱者筑基之前的功法使用。
&&&&姿势:自然盘坐,双手结定印,全身放松,脊椎中正,舒适为准,但不能弯腰驼背,也不可以故意昂首挺胸。
&&&&心法:吸气,观想将体外的自然界存在的精气通过两鼻孔吸入到祖窍(眉心),再到上丹田,形成一滴清凉的甘露(像水滴一样),呼气,观想清凉的甘露沿中脉滴下“敲打”到会阴穴往上一寸处的地方----阴跷(如果观想不出,也可以直接观想滴到会阴穴)。这个过程就像屋檐上的水滴到地上,水滴到地上有“敲打”“震动”的意味在里边。如此反复,一吸一呼。
&&&&收功:不想练了,双手握固,意念全身毛孔关闭,全身真气灵气收归丹田。
也可以躺着练,不需要收功,练到直接入睡。
筑基完成的人不需要练。这个主要是给初学的体质较弱的人练的。当然,筑基完成的想练也可以,只是不需要浪费这个时间而已。
修炼本功七天以上,可能会欲望增强,房事能力增强,请注意一定要学会控制。正常的房事有益身心,纵欲伤身毁功。
女子不练本功。
刘忠清工作室:http://lzqgzs./index.html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