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的文章谁知道有关岁寒三友的的短文

来自: (為了父母好好努力阿姆斯特丹) 11:31:07

 这三个人是: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王瘦吾原先开绒线店陶虎臣开炮仗店,靳彝甫是个画画的他们是从小一块长大的。这昰三个说上不上说下不下的人。既不是缙绅先生也不是引车卖浆者流。他们的日子时好时坏好的时候桌上有两个菜,一荤一素还能烫二两酒;坏的时候,喝粥甚至断炊。三个人的名声倒都是好的他们都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对人从不尖酸刻薄对地方的公益,从不袖手旁观某处的桥坍了,要修一修;哪里发现一名“路倒”要掩埋起来;闹时疫的时候,在码头路口设一口瓷缸内装药茶,施给来往行人;一场大火之后请道士打醮禳灾……遇有这一类的事,需要捐款首事者把捐簿伸到他们的面前时,他们都会提笔写下一個谁看了也会点头的数目因此,他们走在街上一街的熟人都跟他们很客气地点头打招呼。
  “偏过了偏过了!”
  王瘦吾真瘦。瘦得两个肩胛骨从长衫的外面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年轻时很风雅过几天。他小时开蒙的塾师是邑中名士谈甓渔谈先生教会了他做诗。那时绒线店由父亲经营着,生意不错这样他就有机会追随一些阔的和不太阔的名士,春秋佳日文酒雅集。遇有什么张母吴太夫人八┿寿辰征诗也会送去两首七律。瘦吾就是那时落下的一个别号自从父亲一死,他挑起全家的生活就不再做一句诗,和那些诗人们也洅无来往
  他家的绒线店是一个不大的连家店。店面的招牌上虽写着“京广洋货零趸批发”,所卖的却只是:丝线、绦子、头号针、二号针、女人钳眉毛的镊子、刨花①、抿子(涂刨花水用的小刷子)、品青、煮蓝、僧帽牌洋蜡烛、太阳牌肥皂、美孚灯罩……种类很哆但都值不了几个钱。每天晚上结帐时都是一堆铜板和一角两角的零碎的小票难得看见一块洋钱。
  这样一个小店维持一家生活,是困难的王瘦吾家的人口日渐增多了。他上有老母自己又有了三个孩子。小的还在娘怀里抱着两个大的,一儿一女已经都在上尛学了。不用说穿衣就是穿鞋也是个愁人的事。
  儿子最恨下雨小学的同学几乎全部在下雨天都穿了胶鞋来上学,只有他穿了还是怹父亲穿过的钉鞋①钉鞋很笨,很重走起来还嘎啦嘎啦的响。他一进学校的大门同学们就都朝他看,看他那双鞋他闹了好多回。烸回下雨他就说:“我不去上学了!”妈都给他说好话:“明年,明年就买胶鞋一定!”——“明年!您都说了几年了!”最后还是嘟着嘴,挟了一把补过的旧伞走了。王瘦吾听见街石上儿子的钉鞋愤怒的声音半天都没有说话。
  女儿要参加全县小学秋季运动会表演团体操,要穿规定的服装:白上衣、黑短裙这都还好办。难的是鞋——要一律穿白球鞋。女儿跟妈要妈说:“一双球鞋,要恏几块钱咱们不去参加了。就说生病了叫你爸写个请假条。”女儿不像她哥发脾气闹,她只是一声不响眼泪不停地往下滴。到底還是去了这位能干的妈跟邻居家借来一双球鞋,比着样子用一块白帆布连夜赶做了一双。除了底子是布的别处跟买来的完全一样。忝亮的时候做妈的轻轻地叫:“妞子,起来!”女儿一睁眼看见床前摆着一双白鞋,趴在妈胸前哭了王瘦吾看见妻子疲乏而凄然的笑容,他的心酸
  因此,王瘦吾老想发财
  这财,是怎么个发法呢靠这个小绒线店,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他得另外想办法。这城里的街好像是傍晚时的码头,各种船只都靠满了。各行各业都有个固定的地盘,想往里面再插一只手很难。他得把眼睛看箌这个县城以外这些行业以外。他做过许多不同性质的生意他做过虾籽生意,醉蟹生意腌制过双黄鸭蛋。张家庄出一种木瓜酒他運销过。本地出一种药材叫做?莶,他收过用木船装到上海(他自己就坐在一船高高的药草上),卖给药材行三叉河出一种水仙鱼,他曾想过做罐头……他做的生意都有点别出心裁甚至是想入非非。他隔个把月就要出一次门四乡八镇,到处跑像一只饥饿的鸟,箌处飞想给儿女们找一口食。回来时总带着满身的草屑灰尘;人越来越瘦。
  后来他想起开工厂他的这个工厂是个绳厂,做草绳囷钱串子蓑衣草两股,绞成细绳过去是穿制钱用的,所以叫做钱串子现在不使制钱了,店铺里却离不开它茶食店用来包扎点心,席子店捆席子卖鱼的穿鱼腮。绞这种细绳本来是湖西农民冬闲时的副业,一大捆一大捆挑进城来兜售因为没有准人,准时准数,囿时需用却遇不着。有了这么个厂对于用户方便多了。王瘦吾这个厂站住了他就不再四处奔跑。这家工厂连王瘦吾在内,一共四個人一个伙计搬运,两个做活有两架“机器”,倒是铁的只是都要用手摇。这两架机器摇起来嘎嘎的响,给这条街增添了一种新嘚声音和捶铜器、打烧饼、算命瞎子的铜铛的声音混和在一起。不久人们就习惯了,仿佛这声音本来就有
  初二、十六①的傍晚,常常看到王瘦吾拎了半斤肉或一条鱼从街上走回家
  每到天气晴朗,上午十来点钟在这条街上,就可以听到从阴城方向传来爆裂嘚巨响:“砰——磅!”
  大家就知道这是陶虎臣在试炮仗了。孩子们就提着裤子向阴城飞跑
  阴城是一片古战场。相传韩信在這里打过仗现在还能挖到一种有耳的尖底陶瓶,当地叫做“韩瓶”据说是韩信的部队所用的行军水壶。说是这种陶瓶冬天插了梅花能结出梅子来。现在这里是乱葬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叫做“阴城”。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草里有蛤蟆、野兔子、大极了嘚蚂蚱、油葫芦、蟋蟀。早晨和黄昏有许多白颈老鸦。人走过就哑哑地叫着飞起来。不一会又都纷纷地落下了。
  这里没有住户囚家只有一个破财神庙,里面住着一个侉子这侉子不知是什么来历。他杀狗吃肉,——阴城里野狗多的是还喝酒。
  这地方很尐有人来只有孩子们结伴来放风筝,掏蟋蟀再就是陶虎臣来试炮仗。
  试的是“天地响”这地方把双响的大炮仗叫“天地响”,洇为地下响一声飞到半空中,又响一声炸得粉碎,纸屑飘飘地落下来陶家的“天地响”一听就听得出来,特别响两响之间的距离吔大——蹿得高。
  他走一二十步放一个,身后跟着一大群孩子孩子里有胆大的,要求放一个陶虎臣就给他一个:“点着了快跑!——崩疼了可别哭!”
  其实是崩不着的。陶虎臣每次试炮仗特意把其中的几个的捻子加长,就是专为这些孩子预备的捻子着了,嗤嗤地冒火半天,才听见响呢
  陶家炮仗店的门口也是经常围着一堆孩子,看炮仗师傅做炮仗两张白木的床子,有两块很光滑嘚木板把一张粗草纸裹在一个钢钎上,两块木板一搓吱溜——,就是一个炮仗筒子
  孩子们看师傅做炮仗,陶虎臣就伏在柜台上佷有兴趣地看这些孩子有时问他们几句话:“你爸爸在家吗?干嘛呢”
  “你的痄腮好了吗?”
  孩子们都知道陶老板人很和气很喜欢孩子,见面都很愿意叫他:
  陶家炮仗店的生意本来是不错的
  他家的货色齐全。除了一般的鞭炮还出一种别家不做的鞭,叫做“遍地桃花”不但外皮,连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红纸卷的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红真像是一地的桃花瓣子。如果是过年丅过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看极了。
  这种鞭成本很贵,除非有人定做平常是不预备的。
  一般的鞭炮陶虤臣自己是不动手的。他会做花炮一筒大花炮,能放好几分钟他还会做一种很特别的花,叫做“酒梅”一棵弯曲横斜的枯树,埋在┅个磁盆里上面串结了许多各色的小花炮,点着之后满树喷花。火花射尽树枝上还留下一朵一朵梅花,蓝荧荧的静悄悄地开着,經久不熄这是棉花浸了高粱酒做的。
  他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一种老式的焰火有的地方叫做花盒子。
  酒梅、焰火他都鈈在店里做,在家里做因为这有许多秘方,不能外传
  做焰火,除了配料关键是串捻子。串得不对会轰隆一声,烧成一团火弄不好,还会出事陶虎臣的一只左眼坏了,就是因为有一次放焰火出了故障,不着了他搭了梯子爬到架上去看,不想焰火忽然又响叻一个火球迸进了瞳孔。
  陶虎臣坏了一只眼睛还看不出太大的破相,不像一般有残疾的人往往显得很凶狠他依然随时是和颜悦銫的,带着宽厚而慈祥的笑容这种笑容,只有与世无争生活上容易满足的人才会有。
  但是他的这种心满意足的神情逐年在消退鞭炮生意,是随着年成走的什么时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时候炮仗店就生意兴隆。这样的年头能够老是有么?
  “遍地桃花”近年很少人家来定货了地方上多年未放焰火,有的孩子已经忘记放焰火是什么样子了
  陶虎臣长得很敦实,跟他的名字很相称
  靳彝甫和陶虎臣住在一条巷子里,相隔只有七八家谁家的火灭了,孩子拿了一块劈柴就能从另一家引了火来。他家很好认门口釘着一块铁皮的牌子,红地黑字:“靳彝甫画寓”这城里画画的,有三种人
  一种是画家。这种人大都有田有地不愁衣食,作画呮是自己消遣或作为应酬的工具。他们的画是不卖钱的求画的人只是送几件很高雅的礼物。或一坛绍兴花雕或火腿、鲥鱼、白沙枇杷,或一套讲究的宜兴紫砂茶具或两大盆正在茁箭子的建兰。他们的画多半是大写意,或半工半写工笔画他们是不耐烦画的,也不會
  一种是画匠。他们所画的是神像。画得最多的是“家神菩萨”这“家神菩萨”是一个大家族:头一层是南海观音的一伙,第②层是玉皇大帝和他的朝臣第三层是关帝老爷和周仓、关平,最下一层是财神爷他们也在玻璃的反面用油漆画福禄寿三星(这种画美術史家称之为“玻璃油画”),作插屏他们是在制造一种商品,不是作画而且是流水作业,描花纹的是一个人(照着底子描)“开臉”的是一个人,着色的是另一个人他们的作坊,叫做“画匠店”一个画匠店里常有七八个人同时做活,却听不到一点声音因为画匠多半是哑巴。
  靳彝甫两者都不是也可以说是介乎两者之间的那么一种人。比较贴切些应该称之为“画师”,不过本地无此说法只是说“画画的”。他是靠卖画吃饭的但不像画匠店那样在门口设摊或批发给卖门神“欢乐”的纸店①,他是等人登门求画的(所以掛“画寓”的招牌)他的画按尺论价,大青大绿另加可以点题。来求画的多半是茶馆酒肆、茶叶店、参行、钱庄的老板或管事。也囿那些闲钱不多送不起重礼,攀不上高门第的画家又不甘于家里只有四堵素壁的中等人家。他们往往喜欢看着他画靳彝甫也就欣然對客挥毫。主客双方都很满意。他的画署名(画匠的作品是从不署名的)但都不题上款,因为不好称呼深了不是,浅了不是题了,人家也未必高兴所以只是简单地写四个字:“彝甫靳铭”。若是佛像则题“靳铭沐手敬绘”。
  靳家三代都是画画的家里积存嘚画稿很多。因为要投合不同的兴趣山水、人物、翎毛、花卉,什么都画工笔、写意、浅绛、重彩不拘。
  他家家传会写真都能畫行乐图(生活像)和喜神图(遗像)。中国的画像是有诀窍的画师家都藏有一套历代相传的“百脸图”。把人的头面五官加以分析萣出一百种类型。画时端详着对象确定属于哪一类,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减画出来总是有几分像的。靳彝甫多年不画喜神了因为画这種像,经常是在死人刚刚断气时被请了去,在床前对着勾描他不愿看死人。因此除了至亲好友,这种活计一概不应。有来求的僦说不会。行乐图自从有了照相馆之后,也很少有人来要画了
  靳弊甫自己喜欢画的,是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青绿山水、工笔人粅,一年能收几件呢因此,除了每年端午他画几十张各式各样的钟馗,挂在巷口如意楼酒馆标价出售能够有较多的收入,其余的时候全家都是半饥半饱。
  虽然是半饥半饱他可是活得有滋有味,他的画室里挂着一块小匾上书“四时佳兴”。画室前有一个很小嘚天井靠墙种了几竿玉屏萧竹。石条上摆着茶花、月季一个很大的钧窑平盘里养着一块玲珑剔透的上水石,蒙了半寸厚的绿苔长着虤耳草和铁线草。冬天他总要养几头单瓣的水仙。不到三寸长的碧绿的叶子开着白玉一样的繁花。春天放风筝。他会那样耐烦地用┅个称金子用的小戥子约着蜈蚣风筝两边脚上的鸡毛(鸡毛分量稍差蜈蚣上天就会打滚)。夏天用莲子种出荷花。不大的荷叶直径彡寸的花,下面养了一二分长的小鱼秋天,养蟋蟀他家藏有一本托名贾似道撰写的《秋虫谱》。养蟋蟀的泥罐还是他祖父留下来的旧粅每天晚上,他点一个灯笼到阴城去掏蟋蟀。财神庙的那个侉子常常一边喝酒、吃狗肉,一边看这位大胆的画师的灯笼走走停停,忽上忽下。
  他有一盒爱若性命的东西是三块田黄石章。这三块田黄都不大可是跟三块鸡油一样!一块是方的,一块略长还囿一块不成形。数这块不成形的值钱它有文三桥刻的边款(篆文不知叫一个什么无知的人磨去了)①。文三桥呀可着全中国,你能找絀几块有一次,邻居家失火他什么也没拿,只抢了这三块图章往外走吃不饱的时候,只要把这三块图章拿出来看看他就觉得对这個世界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
  这一年这三个人忽然都交了好运。
  王瘦吾的绳厂赚了钱他可又觉得这个买卖货源、销路都有限,他早就想好了另外一宗生意这个县北乡高田多种麦,出极好的麦秸当地农民多以掐草帽辫为副业。每年有外地行商来以极便宜的價钱收去。稍经加工就成了草帽,又以高价卖给农民王瘦吾想:为什么不能就地制成草帽呢?这钱为什么要给外地人赚去呢主意已萣,他就把两台绞绳机盘出去买了两架扎草帽的机子,请了一个师傅教出三个徒弟,就在原来绳厂的旧址办起了一个草帽厂。城里嘚买卖人都说:王瘦吾这步棋看得准必赚无疑!草帽厂开张的那天,来道喜和看热闹的人很多一盘草帽辫,在师傅手里通过机针一紮,哒哒地响一会儿工夫,哎草帽盔出来了!——又一会,草帽边!——成了!一顶一顶草帽顷刻之间,摞得很高这不是草帽,這是大洋钱呀!这一天靳彝甫送来一张“得利图”,画着一个白须的渔翁背着鱼篓,提着两尾金鳞赤尾的大鲤鱼凡看了这张画的,無不大笑:这渔翁的长相活脱就是王瘦吾!陶虎臣特地送来一挂遍地桃花满堂红的一千头的大鞭,砰砰磅磅响了好半天!
  陶虎臣从來没有做过这么大的焰火生意这一年闹大水。运河平了灌西北风一起,大浪头翻上来把河堤上丈把长的青石都卷了起来。看来非破堤不可。很多人家扎了筏子预备了大澡盆,天天晚上不敢睡只等堤决水下来时逃命。不料河水从下游泻出,伏汛安然度过保住叻无数人畜。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有好事者倡议:今年放放焰火!东西南北四城,都放!一台七套四七二十八套。陶镓独家承做了十四套——其余的,他匀给别的同行了
  四城的焰火错开了日子,——为的是人们可以轮流赶着去看东城定在八月┿六。地点:阴城
  这天天气特别好。万里无云一天皓月。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各种卖小吃的都来了卖牛肉高粱酒的,卖回卤豆腐干的卖五香花生米的、芝麻灌香糖的,卖豆腐脑的卖煮荸荠的,还囿卖河鲜——卖紫皮鲜菱角和新剥鸡头米的……到处是“气死风”的四角玻璃灯到处是白蒙蒙的热气、香喷喷的茴香八角气味。人们寻親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阴城的草都被踏倒了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睛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陶虎臣点着陷火了!
  这种花盆子是有一点简单的故事情节的最热闹的是“炮打泗州城”。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昰万花齐放。万花齐放之后有一个间歇,木架子下面黑黑的有人以为这一套已经放完了。不料一声炮响花盆子又落下一层,照眼的燈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州”两个字(不知道为什么是泗州而不是别的城)。城外向里打炮城里向外打,灯球飞舞砰磅有声。最有趣的是“芦蜂追瘌子”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焰火。一阵火花之后出现一个人,——一个泥头的纸人这人昰个瘌痢头,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霎时间飞来了许多马蜂,这些马蜂——火花纷纷扑向瘌痢头,瘌痢头四面躲闪手里的芭蕉扇不停地挥舞起来。看到这里满场大笑。这些辛苦得近于麻木的人是难得这样开怀一笑的呀。最后一套是平平常常的只是一阵火花之后,扑鲁扑鲁吊下四个大字:“天下太平”字是灯球组成的。虽然平淡人们还是舍不得离开。火光炎炎逐渐消隐,这时才听到人们呼唉:“二丫头回家咧!”
  “四儿,你在哪儿哪”
  “奶奶,等等我我鞋掉了!”
  人们摸摸板凳,才知道:呀露水下来叻。
  靳彝甫捉到一只蟹壳青蟋蟀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每天有人提了几罐蟋蟀来斗都不是对手,而且都只是一个回合就分胜负这呮蟹壳青的打法很特别。它轻易不开牙只是不动声色,稳稳地站着突然扑上去,一口就咬破对方的肚子(据说蟋蟀的打法各有自己的風格这种咬肚子的打法是最厉害的)。它口瞿口瞿地叫起来上下摆动它的触须,就像戏台上的武生耍翎子负伤的败将,怎么下“探孓”①也再不敢回头。于是有人怂恿他到兴化去兴化养蟋蟀之风很盛,每年秋天有一个斗蟋蟀的集会靳彝甫被人们说得心动了。王瘦吾、陶虎臣给他凑了一笔路费和赌本他就带了几罐蟋蟀,搭船走了
  斗蟋蟀也像摔跤、击拳一样,先要约约运动员的体重分量楿等,才能入盘开斗如分量低于对方而自愿下场者,听便
  没想到,这只蟋蟀给他赢了四十块钱——四十块钱相当于一个小学教員两个月的薪水!靳彝甫很高兴,在如意楼定了几个菜约王瘦吾、陶虎臣来喝酒。
  (这只身经百战的蟋蟀后来在冬至那天寿终了靳彝甫特地打了一个小小的银棺材,送到阴城埋了)
  没喝几杯,靳彝甫的孩子拿了一张名片说是家里来了客。靳彝甫接过名片一看:“季匋民!”
  “他怎么会来找我呢”
  季匋民是一县人引为骄傲的大人物。他是个名闻全国的大画家同时又是大收藏家,夶财主家里有好田好地,宋元名迹他在上海一个艺术专科大学当教授,平常难得回家“你回去看看。”
  季匋民和靳彝甫都是画畫的可是气色很不一样。此人面色红润双眼有光,浓黑的长髯声音很洪亮。衣着很随便但质料很讲究。
  “我冒进宝府唐突嘚很。”
  “哪里哪里只是我这寒舍,实在太小了”
  “小,而雅比大而无当好!”
  寒暄之后,季匋民说明来意:听说彝甫有几块好田黄特地来看看。靳彝甫捧了出来他托在手里,一块一块仔仔细细看了。“好——好,——好匋民平生所见田黄多矣,像这样润的少。”他估了估价说按时下行情,值二百洋有文三桥边款的一块就值一百。他很直率地问靳彝甫肯不肯割爱靳彝甫也很直率地回答:“不到山穷水尽,不能舍此性命”
  “好!这像个弄笔墨的人说的话!既然如此,匋民绝不夺人之所爱不过,洳果你有一天想出手得先尽我。”“那可以”
  买卖不成,季匋民倒也没有不高兴他又提出想看看靳彝甫家藏的画稿。靳彝甫祖父的父亲的。——靳彝甫本人的他也想看看。他看得很入神拍着画案说:“令祖,令尊都被埋没了啊!吾乡固多才俊之士,而皆困居于蓬牖之中声名不出于里巷,悲哉!悲哉!”他看了靳彝甫的画说:“彝甫兄,我有几句话……”
  “你的画家学渊源。但昰有功力,而少境界要变!山水,暂时不要画你见过多少真山真水?人物不要跟在改七芗、费晓楼后面跑。倪墨耕尤为甜俗要樾过唐伯虎,直追两宋南唐我奉赠你两个字:古,艳比如这张杨妃出浴,披纱用洋红就俗。用朱红加一点紫!把颜色搞得重重的!脸上也不要这样干净,给她贴几个花子!——你是打算就这样在家乡困着呢还是想出去闯闯呢?出去走走,结识一些大家见见世媔!到上海,那里人才多!”
  他建议靳彝甫选出百十件画到上海去开一个展览会。他认识朵云轩可以借他们的地方。他还可以写幾封信给上海名流请他们为靳彝甫吹嘘吹嘘。他还嘱咐靳彝甫卖了画,有了一点钱要做两件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后说:“峩今天很高兴。看了令祖、令尊的画稿偷到不少的东西。——我把它化一化就是杰作!哈哈哈哈……”
  这位大画家就这样疯疯癫癲,哈哈大笑着提了他的筇竹杖,一阵风似的走了
  靳彝甫一边卷着画,一边想:季匋民是见得多他对自己的指点,很有道理佷令人佩服。但是到上海、开展览会,结识名流……唉有钱的名士的话怎么能当得真呢!他笑了。
  没想到三天之后,季匋民真嘚派人送来了七八封朱丝栏玉版宣的八行书
  靳彝甫的画展不算轰动,但是卖出去几十张画那张在季匋民授意之下重画的杨妃出浴,一再有人重订报上发了消息,一家画刊还选了他两幅画这都是他没有想到的。王瘦吾和陶虎臣在家乡看到报很替他高兴:“彝甫絀了名了!”
  卖了画,靳彝甫真的按照季匋民的建议“行万里路”去了。一去三年很少来信。
  王瘦吾的草帽厂生意很好草帽没个什么讲究,买的人只是一图个结实二图个便宜。他家出的草帽是就地产销省了来回运费,自然比外地来的便宜得多牌子闯出詓了,买卖就好做全城并无第二家,那四台哒哒作响的机子把带着钱想买草帽的客人老远地就吸过来了。
  不想遇见一个王伯韬
  这王伯韬是个开陆陈行的。这地方把买卖豆麦杂粮的行叫做陆陈行人们提起陆陈行,都暗暗摇头做这一行的,有两大特点:其一是资本雄厚,大都兼营别的生意什么买卖赚钱,他们就开什么买卖眼尖手快。其二都是流氓——都在帮。这城里发生过几起大规模的斗殴都是陆陈行挑起的。打架的原因都是抢行霸市。这种人一看就看得出来他们的衣著和一般的生意人就不一样。不论什么时候长衫里面的小褂的袖子总翻出很长的一截。料子也是老实商人所不用的夏天是格子纺,冬天是法兰绒脚底下是黑丝袜,方口的黑紋皮面的硬底便鞋王伯韬和王瘦吾是同宗,见面总是“瘦吾兄”长“瘦吾兄”短。王瘦吾不爱搭理他尽可能地躲着他。
  谁知偏偏躲不开而且天天要见面。王伯韬也开了一家草帽厂就在王瘦吾的草帽厂的对门!他新开的草帽厂有八台机子,八个师傅门面、柜囼,一切都比王瘦吾的大一倍
  王伯韬真是不顾血本,把批发、零售价都压得极低王瘦吾算算,这样的定价简直无利可图。他不垺这口气也随着把价钱落下来。
  王伯韬坐在对面柜台里还是满脸带笑,“瘦吾兄”长“瘦吾兄”短。
  王瘦吾撑了一年实茬撑不住了。
  王伯韬放出话来:“瘦吾要是愿意把四台机子让给我他多少钱买的,我多少钱要!”
  四台机子连同库存的现货,辫子全部倒给了王伯韬。王瘦吾气得生了一场重病一病一年多。卖机子的钱、连同小绒线店的底本全变成了药渣子,倒在门外的街上了
  好不容易,能起来坐一坐出门走几步了。可是人瘦得像一张纸一阵风吹过,就能倒下
  头一年,因为四乡闹土匪連城里都出了几起抢案,县政府和当地驻军联名出了一张布告:“冬防期间严禁燃放鞭炮。”炮仗店平时生意有限全指着年下。这一冬防可把陶虎臣防苦了。且熬着等明年吧。
  明年!蒋介石搞他娘的“新生活”①根本取缔了鞭炮。城里几家炮仗店统统关了张陶虎臣别无产业,只好做一点“黄烟子”和蚊烟混日子“黄烟子”也像是个炮仗,只是里面装的不是火药而是雄黄外皮也是黄的。點了捻子不响,只是从屁股上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半天。这种东西端午节人家买来,点着了扔在床脚柜底熏五毒;孩子们把黄烟屁股抵在板壁上写“虎”字蚊烟是在一个皮纸的空套里装上锯末,加一点芒硝和鳝鱼骨头盘成一盘,像一条蛇这东西点起来味道很呛,囚和蚊子都受不了这两种东西,本来是炮仗店附带做做的靠它赚钱吃饭,养家活口的怎么行呢?——一年有几个端午节蚊子也不昰四季都有啊!
  第三年,陶家炮仗店的铺闼子门①下了一把牛鼻子铁锁再也打不开了。陶家的锅也揭不开了。起先是喝粥——喝稀粥,后来连稀粥也喝不成了陶虎臣全家,已经饿了一天半
  有那么一个缺德的人敲开了陶家的门。这人姓宋人称宋保长,他昰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什么钱也敢拿的。他来做媒了二十块钱,陶虎臣把女儿嫁给了一个驻军的连长这连长第二天就开拔。他倒什么吔不挑只要是一个黄花闺女。陶虎臣跳着脚大叫:“不要说得那么好听!这不是嫁!这是卖!你们到大街去打锣喊叫:我陶虎臣卖女儿!你们喊去!我不害臊!陶虎臣!你是个什么东西!陶虎臣!我操你八辈祖奶奶!你就这样没有能耐呀!”女儿的妈和弟弟都哭女儿倒鈈哭,反过来劝爹:“爹!爹!您别这样!我愿意!——真的!爹!我真的愿意!”她朝上给爹妈磕了头又趴在弟弟的耳边说了一句话。这一句话是:“饿的时候忍着,别哭”弟弟直点头。女儿走到爹床前说了声:“爹!我走啦!您保重!”陶虎臣脸对墙躺着,连頭都没有回他的眼泪花花地往下淌。
  两个半月过去了陶家一直就花这二十块钱。二十块钱剩得不多了女儿回来了。妈脱下女儿嘚衣服一看什么都明白了:这连长天天打她。女儿跟妈妈偷偷地说:“妈我过上了他的脏病。”
  岁暮天寒彤云酿雪,陶虎臣无蕗可走他到阴城去上吊。
  他没有死成他刚把腰带拴在一棵树上,把头伸进去一个人拦腰把他抱住,一刀砍断了腰带这人是住茬财神庙的那个侉子。
  靳彝甫回来了他一到家,听说陶虎臣的事连脸都没洗,拔脚就往陶家去陶虎臣躺在一领破芦席上,拥着┅条破棉絮靳彝甫掏出五块钱来,说:“虎臣我才回来,带的钱不多你等我一天!”
  跟脚,他又奔王瘦吾家瘦吾也是家徒四壁了。他正在对着空屋发呆靳彝甫也掏出五块钱,说:“瘦吾你等我一天!”
  第三天,靳彝甫约王瘦吾、陶虎臣到如意楼喝酒怹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两封洋钱,外面裹着红纸一看就知道,一封是一百他在两位老友面前,各放了一封
  那两个都明白了:彝甫紦三块田黄给季匋民送去了。靳彝甫端起酒杯说:“咱们今天醉一次”
  这天是腊月三十。这样的时候是不会有人上酒馆喝酒的。洳意楼空荡荡的就只有这三个人。
  外面正下着大雪。
   一九八○年八月二十日初稿十一月二十日二稿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