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本科清华硕电子厂保安应聘,应聘时总被问及,本科怎么不是985。。气死啦。。这所211

  中国江苏网11月30日讯: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小汪(化名)日前求职无锡一家事业单位时吃了个闭门羹,原因是他的本科毕业院校不属于“211工程”之列,“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凡好一点的单位都讲究出身,不是‘985’也得是‘211’。”他认为这种招聘要求是明显的歧视。

  小汪告诉记者,自己几乎是从大学报到那天开始就立志要考研的,“本科只上了家乡的一所二本院校,本来是想复读的,但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情况,我最终还是决定先上大学、再考研,研究生一定要上个好学校,将来找工作简历也拿得出手。”大学四年,小汪是宿舍里学得最用功的一个,每个礼拜至少有3天要在自习室坐到熄灯。2008年,小汪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南京大学的研究生。

  可南大硕士的头衔似乎并没有给小汪带来多少好运。小汪曾试图应聘一家研究所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位。简历传过去后就一直杳无音讯。后来一位师姐告诉他,“这种单位很看重出身,如果本科连“211”都够不上的话,一般很难进。”一次招聘会上,小汪现场应聘一所本科院校。刚开始对方还挺客气,可看了几眼简历后态度就立马不一样了,“哟,你本科这个学校都没怎么听说过啊。”让小汪觉得很是尴尬。

  “怎么说也是个硕士,我们对求职当然有自己的期望。”小汪最希望做一名高校教师,或在国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工作,“但现在好像一个都够不上,稍微好一点的单位都恨不得往上查三代。”小汪现在已经越来越觉得自己最初的设想有些不切实际,但又不甘心轻易放弃,很是纠结!

  苏大平面设计专业研究生小丹前不久几经辗转,终于把工作定在无锡一家高职院校,“我本科和硕士都是苏大的,研究生还是保送,专业也一直是平面设计。应聘的是这所学校的辅导员,是个行政职位。”小丹说放弃专业自己也觉得有点可惜,“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就我现在这个职位应聘,要招1个研究生,收到了几十份简历,还不乏有博士。学校明确表示,就是因为我本、硕院校都是“211”,又是被保研的,有点根正苗红的意思。”找一圈工作下来,小丹发现“稍好一点的单位应聘的研究生、博士都扎堆了,优中选优也是难免。另外,本硕专业一致也很重要,如果本科专业不对口的可能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在新区一家外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李小姐表示,对这种招聘倾向也有所耳闻,“好像大家都认为本科院校更能反映求职者的能力。因为考研可以下苦功磨出来,但高考优胜劣汰只能一锤定音。”几年前专升本毕业的她坦言“幸亏早毕业几年,不然可能找不到现在的工作。”同时,她也建议研究生们要调整心态,不要被“名校研究生”的身份所困,“适当调整就业目标,设计一个长期规划,不妨考虑‘曲线救国’。”

“有些招聘单位明确表示要本硕都是 985 211 ,有些则会在我过了好几关到达终面时才告诉我对本科学历也有要求。”

现代金报报道 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然而在招聘季,身为清华硕士的张仲栋却屡屡碰壁。面对记者采访,他颇显无奈,“好几次在终面时,招聘单位都会直言更青睐本硕都是 985 211 的求职者”。

清华硕士求职屡碰壁  只因“学历断档”

本科毕业于西北某普通高校的张仲栋在工作两年后考取了清华硕士,本以为走上人生坦途,没想到却在毕业时屡遭为难。

他告诉记者,“有些招聘单位明确表示要本硕都是 985 211 ,有些则会在我过了好几关到达终面时才告诉我对本科学历也有要求。”

他说,“开始我也很恼怒,质问过相关人员。但别人也有自己的道理,他们说有些规定是隐性的,只因为我是清华的所以给了笔试、面试机会,但在考核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我比其他人强。”

谈起求职路上的酸甜苦辣,张仲栋说,“刚考入清华时肯定特别兴奋,觉得自己 逆袭 了,但现在发现自己和土著(指本科就在本校就读的学生)相比确实有着不小差距。”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聘主管告诉记者,“专门有个描述张仲栋这种现象的名词叫 学历断档 ,即指本科毕业后重新上研的学生,也包括那些从非名校考入名校者。”

近日,有关部将废除“985”“211”称谓的消息()在网上炒得火热。虽然已被辟谣,但网民对这一话题的热切关注不禁让人深思。说到“985”和“211”,就永远无法避开学生这一利益相关群体。在网络上,舆论也呈现两极分化状态:有人认为“985”“211”高校的硬性设置十分不科学,强烈建议废除;而另一方则认为存在即合理,不要瞎折腾试图废除。

非“985”“211”高校的王泽磊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并非“211”“985”高校毕业,但是他当年的成绩远超某些“211”“985”高校分数线。

他说:“我不觉得我们比那些 985 211 高校学生差。而且现在找工作时很多招聘单位明着暗着要求 985 211 高校学生,这是对我们的歧视。”

某重点高校学生唐蕾则不同意这种看法,她说,“ 985 211 首先是一项国家宏观政策,对于落后地区和农林类等高校的倾斜就是教育公平的体现,而且从大的范围讲, 985 211 高校学生高考成绩总体还是超过普通高校的。”

有人就有江湖。在高校江湖里,有哪些新词、热词?不知道的话,你就“凹凸”了。记者试着为您盘点一二,个中滋味,待君细品。

释义:又称“清华的土著”,特指本科、硕士、博士均在清华大学就读的经历,用于自称,也用于第三人称,见诸于BBS水木清华站等知名网络社区。近期,“清华男神”梁植成为其中的代表,他的履历表上特别加注,“本科、硕士、博士全在清华就读”。有媒体评价:无懈可击。此词一度成为择偶、择友的新标准。

释义:本义特指蓝翔技校挖掘机专业毕业生,后广泛用于非知名高校学生的勇敢自嘲或他嘲,一般还有“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之类的插入。具有极强的消解效应,可用于化解不同高校血统间的文化冲突,人气超高备受追捧。

释义:特指本科、硕士、博士不在同一所高校就读的经历,多用在外校考入本校硕士或博士身上。这也许会成为帅哥妹纸不和你玩的真实原因,也会在某些招聘环境中,成为莫名其妙落选的理由之一,堪称隐形评价标准的典范。

释义:熬夜做事,特指熬夜温习某学业,简称为“刷”,如“怒刷计算机二级”“刷夜一次老十岁”等。该词常见于“北大刷夜指南”“考研刷夜攻略”等信息,提示某校某处可提供热水、不熄灯。刷夜的人又被称作“刷夜族”。

释义:本义为以极低标准对待,后引申为全面压倒性的进攻、对比或胜出。常用于口语,表达对比极其强烈的差距感,如“虐了一场球”“学习成绩虐其几条街”。


本文来源:现代金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研究生学历是最高学历。


我还见了一个本科211,研究生就在一个渣渣二本的。

真有点后悔,还好就两年

田赛马你用的很棒 你怎么不拿最好的本科生和比较好的博士生去比较,博士生在水也要比中等的本科生强!

我院最好的本科生肯定强于较好的博士,水的博士也比不过中等本科生啊(只要那个本科生参加科研而不是选择转金融)。。。。那些哈佛麻省这种PhDoffer拿到手软的人会比不过中上的博士么


我都捡低的说 清华本科

你找工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本科学历只要985.211的

本硕博均985,或者本硕均985。。。隔壁医院要求


高中都干嘛去了大学后才知道奋进?

你找工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本科学历只要985.211的

硕士遇到的比较多,博士主演看博士期间的论文跟科研成果

到了博士的境界,前面2个都是浮云。
别听街上扯什么985博士不如本科,简直就是笑话。



福利图什么电视????

真有点后悔,还好就两年

哈哈,努力问心无愧就好!


本人本科三本,研究生985,别人问起来我就实话实说,没啥不好意思的,如果你的朋友,同事因为你的本科学历歧视你,那只能说明这个人思想很low。

这让我本科211最好专业,研究生普通一本最差专业的怎么办?

纠结说明你太不自信,看来985的博士经历没教会你太多

会直接说想问我本科硕士还是博士


是的,大学的第一次恋爱

我是中科大本科,香港城市大学博士。不过别人问我的母校,还是说中科大,因为对博士这学校无感。当然,如果是排的上号的名校,可能感觉不一样。

老哥 香港城市大学的系统工程怎么样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硕电子厂保安应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