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解读大豆猪肉等农产品为何是特朗普大豆的“七寸”?

  贸易代表办公室4月3日建议对来自中国的约1300种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主要涉及信息和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金额约500亿美元。中国商务部随即公布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汽车以及飞机等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对等措施。

  美国总统5日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额外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商务部迅速回应称,如果美方坚持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中方将奉陪到底,必定采取新的综合应对措施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我国是美国大豆的重要出口市场,如果我国最终对美国进口大豆加征25%的关税,将给国内外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呢?

  分析人士称,大豆既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又是重要的禽畜饲料原料。从全球大豆贸易格局来看,美国是全球大豆重要产地,中国是重要消费市场,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或推高我国相关农产品、食用油、肉类制品的价格,进而带来CPI上涨压力。”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首席经济学家称,2016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国内消费量的33%,占全球产量的近10%。南美地区也是全球大豆的重要产地,和阿根廷大豆产量占全球产量的近一半。但美国与南美大豆收获季节不同,南美大豆从贸易量和收获季节来看,或难以完全替代美国大豆。2017年国内大豆库存约占消费量的19%,较高的国内大豆库存一定程度上能够缓释美豆进口减少的冲击。

  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长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我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依赖度高达50%,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这一反制措施是较为艰难的抉择。如果正式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价格将上升,国内大豆进口缺口可能在1000万―2000万吨,我国可能会从巴西、阿根廷、、乌克兰、等国采购大豆来弥补缺口。

  商业银行和研究机构AgResource认为,每年4月起中国自南美的进口大豆数量都会占据主导,就算中国最终不能完全回避美国大豆,但未来至少5―6个月可以从巴西进口大豆。因此,中国短期内不会面临大豆供应不足的局面。

  对于中国反制措施公布后,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从快速下跌到企稳的变化,王骏分析说,中国对美国进口大豆加征关税,将对美国大豆年度销售量产生重要影响,利空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但随后市场认为贸易战或不会真正爆发,双方重返谈判桌的可能性较大,大豆期货价格也随之回升。

  大商所4月4日也发布市场风险提示函,提醒各会员单位关注市场动态,加强风险管理,引导市场参与者理性合规交易。根据交易所风险管理办法,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各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标准。市场人士判断,清明节假期后,如相关品种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大商所有可能扩大相关品种涨跌停板幅度,提高保证金标准,化解市场风险。

  “美国挑起贸易争端破坏了现行的全球产业分工,阻断了原有的正常贸易流,短期将使全球经济活动进入紊乱状态,全球各种商品的价格结构短期内出现急剧的变化,不仅对中美两国经济造成伤害,也将使全球经济前景变得暗淡。”国投研究院院长郭建权说。

  郭建权认为,伴随我国内需的扩大,我国经济对进出口的依赖度总体在下降,进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从10年前的60%左右降至当前34%的水平,目前这一比重依旧处于下降过程中。但美国进出口总值占其GDP比重近10年一直维持在30%左右,其内需市场难有扩张。相比之下,我国的内需市场仍有广阔潜力,在应对贸易战上更有战略纵深。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认为,特朗普5日所谓的“对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是典型的特朗普式“虚张声势”。加上这1000亿美元,意味着美国要对15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实施惩罚性关税。如果中国对美实施对等反制,则美国对华出口的全部产品都将受到影响。

  针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研究所所长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对资本市场而言,中国对外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中国所受影响可能小于美国资本市场。他表示,中美贸易争端目前是全球关注的重大话题。中美两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两国如果开打贸易战会给全球经济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贸易战前双方越是针锋相对,涉及的利益群体越广泛,贸易战开打的可能性就越小,回归谈判桌仍是大概率事件,最后结果可能是美国在高科技产品领域对中国放开技术封锁,中国则同时扩大美国能源的进口。

(责任编辑:方凤娇 HF055)

贸易政策让美农民喊疼:


媒体报道中传递了美国农民对于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态度;

艾奥瓦州农业部长称,中国方面已经取消了按惯例向该州采购的订单,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关税带给我们的冲击,冲击的形式就是历史上我们一直把东西卖给中国,而现在卖出去的减少了,大豆尤甚;

根据美国大豆协会的数据,中国购买了美国向外出口大豆的一半,这大约占了美国种植大豆总量的三分之一。去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约200亿

的农产品,其中一半是大豆;

报道还称,美国政府方面还未对此作出回应

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琥珀里的时间,微暗的火,一生都在半途而废,一生都怀抱热望。夹竹桃掉落在青草上,是刚刚醒来的风车;静止多年的水,轻轻晃动成冰。我喜爱你忽然捂住我喋喋不休的口,教我沉默。――张定浩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他在白宫签字前对媒体说,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特朗普前述备忘录的依据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简称“301条款”。该条款规定:美国有权单方面采取贸易制裁措施,如征收高额关税和限制进口等,以迫使贸易伙伴改变其法律、法规和贸易做法。

本文开篇就贸易战事件进行了叙述,回顾了贸易战当天商品走势,随后用了大量笔墨就贸易战对商品的影响以及具体到各个板块以及各个品种的影响都进行的详细的说明,最后就贸易战进行展望和反思。

对各个品种商品的影响:

通过加关税进行制裁的贸易战,对于全球经济都将带来负面影响。或增加国内消费者价格、或引起产业空心化、严重将带来经济的萧条;

贸易战对其影响较大的有:橡胶(利空)、锡(利空)、铜(利空)、大豆(利多)、豆油(利多)、豆粕(利多)、棉花棉纱(利多)

情绪上影响较大的有:动力煤(利空)、钢材(利空)

对我国没有影响,对美国有影响的有:原油(利空美国)

贸易战对其没有影响的有:铁矿石、双焦、玻璃、沥青、聚烯烃、PP、PVC、甲醇、PTA、白糖、玉米、淀粉、鸡蛋、生猪

事件:3月23日特朗普发动贸易战

北京时间3月23日(周五)凌晨,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特朗普前述备忘录的依据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简称“301条款”。该条款规定:美国有权单方面采取贸易制裁措施,如征收高额关税和限制进口等,以迫使贸易伙伴改变其法律、法规和贸易做法。

“301条款”是指《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节的内容,包含“一般301条款”、“特别301条款”、“超级301条款”和具体配套措施,以及“306条款监督制度”。具体来说是“特别301条款”是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超级301条款”是针对外国贸易障碍和扩大美国对外贸易的规定;配套措施主要是针对电信贸易中市场障碍的“电信301条款”及针对外国政府机构对外采购中的歧视性和不公正做法的“外国政府采购办法”,而且其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即使没有其他“301条款”,美国贸易代表一样可以适用“一般301条款”的规定解决贸易争端。

我们引用了华泰期货研究院宏观大类专题报告的观点:

对比几次301调查,我们发现:

1、处理方式:协议妥协

通过对历史中301调查的结果整理来看,调查的结果几乎都是通过与美国磋商和谈判,最终达成协议或妥协,而美国总统最终执行报复性措施较少。而美国也多次利用301条款为自己在谈判博弈中占据优势。

2、调查目的:遏制发展

对比前文中列举出的美国历史上对日本、巴西和我国的几次301调查,我们认为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对我国发起的301调查与巴西比较相似,主要都是针对知识产权发起了301调查。

针对美国此次对我国发起的301调查,我们认为与美国在80年代针对日本发起的301调查比较相似,两者都是在本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快速上升的背景之下,对于高技术产业发展发起301调查,以达到遏制发展的目标。

虽然美国先前对中国出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但是基于301调查而发起的600亿美元加征关税主要集中于高技术发展领域,以贸易战为手段起到遏制我国发展才是真正的目的。

3、未来猜想:谈判筹码

目前的贸易制裁预计还只是第一步,特朗普表示,会将所谓的中国歧视性技术许可做法诉诸WTO,同时采取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而中国商务部在3月23日早上发布“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拟对约3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关税。3月2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表示,继宣布第一批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后,中国正在研究第二批、第三批清单,比如飞机、芯片领域。

从以往的历史来看,虽然中美两国仍有进一步升级贸易战的可能,但是最终的结果预计和之前五次对我国发起的301调查并无不同。预计最终两国仍将以协商解决争端,我国做出部分让步的同时,中美停止贸易战。

贸易战当天商品表现分化

3月23日当天,受贸易战氛围加剧的影响,在特朗普宣布打响贸易战后,全球资本市场及商品市场大幅调整,避险情绪上升,大宗商品市场担忧情绪明显加重国内期市收盘多数飘绿,工业品和农产品表现分化。工业品普跌,黑色系跌幅居前,螺纹钢、橡胶跌停,铁矿石、热卷一度跌停,而贵金属、以及农产品中两粕及大豆飘红。

工业品大幅走弱受特朗普贸易战影响较大。若特朗普开展贸易战,则航空航天、信息及通信技术、机械领域等以及贸易占比较高的行业会受到影响,对应到商品上看,以上领域均对工业品需求量较大,且目前国内经济处于底部震荡阶段,内需拉动较弱,若出口受影响则外需拉动也会减弱,相关工业品价格会受到影响有所回落。可以看到橡胶和黑色板块跌幅靠前,我们认为,这两个品种跌幅较大除了与当日情绪因素下跌外,还另有其因。首先与商品本身基本面较弱有关,叠加天然橡胶以及钢材现在处于库存高位,在国内下游需求疲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等冲击下,期价承压。

而农产品上看除了自身基本面较强外,商务部当日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农产品是清单中的主要产品类型,利好农产品,当日豆粕菜粕和大豆飘红。贵金属则受美国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的影响,市场恐慌情绪加重,美股市场各指数出现大跌,贵金属作为避险品种,日内走强。另外外盘上,能源品原油走高,主要为地缘政治因素主导,因市场上恐慌特朗普制裁伊朗导致供给减少,因而当日原油大幅收涨。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美方通过大量进口源自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品,降低了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成本,提升了“消费者剩余”,改善了美国消费者的福利,在宏观上也有利于美国抑制通货膨胀。因此,无论从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美方都是受益者。贸易战是一把双刃剑,美国提高了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关税的同时,中国也向美国征收美国出口中国商品的关税,短期内因为关税的上涨而带动商品价格的上涨,短期内推升两国通胀,而长期看高额关税会应该出口量,不论是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还是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数量上会有所减小,直接损害的是中美消费者、公司企业和金融市场的利益,导致两国经济增长放缓,甚至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当经济不不走向复苏而是走向衰退时,商品的表现通常不会很好,对中美来说贸易战最坏的结果下中美工业品价格进一步滑落,恐慌蔓延,贵金属作为避险资产,价格大幅上跳。

制造业上看,中美贸易战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据英国《金融时报》披露,美国制裁方案中确定的10个领域分别是:先进信息技术产品;自动化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现代轨道交通装备;电动和其他“新能源”车辆;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其他高性能医疗器械,这些领域,正好覆盖了《中国制造2025》中列出的十大重点领域,可见特朗普意图明显,在中国制造业转型之时百般阻挠,若贸易战打响,我国制造业转型必然受拖累。

通胀上看,贸易战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双方进口商品价格的上升,直接推升两国的通胀水平。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的结构中,农产品和机电产品占比较高,中国的反制措施中就有对农产品加征15-25%不等的关税,大豆、猪肉等农产品首当其冲。虽然农产品存在进口需求转移的可能性,但由于中国对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依赖度高,价格的上涨依然难以避免。如果未来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价格上涨的压力也将扩展至更多行业,这也将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带来更多约束。

流动性上看,贸易战会使中国贸易顺差的收缩,对于国内流动性来说会带来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去年以来已经大幅升值,但外汇占款依然难以出现显著流入,未来一旦贸易顺差显著收敛,外汇占款可能再次出现流出压力,国内基础货币的缺口可能加大。当然有观点认为央行可以通过降准补充基础货币缺口,但这会使得汇率和外汇占款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陷入越宽松、越贬值、外汇占款越流出的恶性循环,国内资产价格泡沫也将进一步膨胀,使得经济面临内忧外患,这无疑是政府所不愿见到的。而且一旦美联储加息而中国不加,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再次加大,又会给美国加大对华贸易战的借口,因此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对国内货币政策的传导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国内货币政策仍有被动收紧压力。

贸易战对各个品种的商影响

黑色板块:直接影响有限,间接影响较大

短期来看,“贸易战”引发经济担忧,避险情绪影响较大,不过黑色板块整体下跌有其内在逻辑,总结来看,钢材暴跌的驱动因素有:1、经济增长改革换挡,宏观需求小幅下台阶(重要、长期影响);2、供需失衡,钢厂无视需求减弱,持续增加供应(较重要、中期影响);3、冬储杠杆资金集中到期,价格下跌加速贸易商抛售回笼资金(重要、短期影响);4、“贸易战”引发系统性风险,短期市场恐慌情绪加重(较重要、短期影响)。因此,“贸易战”主要在情绪上影响黑色品种短期走势,在黑色下跌行情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短期黑色暴跌后将加快风险释放,有利于黑色品种提前见底。中期来看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对钢材品种的实质经济影响有限,不必过于恐慌,建议后期密切关注其进展。

钢材:我国钢材出口至美国数量较小,提高贸易关税对钢铁出口影响有限

首先从出口量上看,我国钢材的出口量较少。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统计,2017年我国钢材产量总量10.48亿吨,钢材出口1.016亿吨,出口量占总产量9.69%。

其次,在较少的出口量上,我国对美出口量仅占钢材出口量的1%,占产量的0.11%。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流向国为东南亚七国、韩国、越南、中东九国,占出口总量比重分别为22.34%、11.22%、7.51%、6.17%,而我国对美国的钢材出口只占到1.16%,比重非常小。若计算对美国出口量占我国钢材总产量的比重,则只有0.11%,可谓微不足道,美国提高这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对我国钢材市场影响有限。

贸易战若开展,拖累我们对比了美国与中国在高科技产品方面的贸易往来,美国自中国的进口的高新技术商品中占比最大的是信息与通讯产品,该类商品的用钢量较小,出口受限对钢材需求影响不大,中国钢材需求更多受到房地产、基建等行业的影响。

铁矿石、双焦和玻璃:美国签署征税备忘录,对矿石、焦炭、焦煤及玻璃品种无直接影响

中美双方无铁矿、焦炭贸易,过去几年中国向美国进口炼焦煤,但量不大,2017年美国炼焦煤占比仅4.1%,中国大概率不会向美国炼焦煤征收高关税,而玻璃贸易主要集中于玻璃制品,因此贸易摩擦对矿石、焦炭、焦煤以及玻璃品种无直接影响。矿石、焦炭、焦煤及玻璃品种受下游产业影响也小于钢材品种。

原油与成品油板块:原油对中国无大影响,对美或有利空影响;沥青无重大影响

第一部分:贸易战对中国原油无大影响,对美有或有利空的影响

自2015年底,美国放开原油出口后,中美的原油贸易的联动有所增强,目前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数量已经达到20万桶/日,虽然这一数量相对于中国843万桶/日的进口量来说微不足道,但据中石化此前报道称,随着中国原油进口向多元化发展,美湾地区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未来美国对华原油出口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我们认为特朗普对华发起贸易战,可能对原油进口有两种影响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中国可能加大美国原油进口量来缓和贸易摩擦,另一种可能性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可能减少对美国原油进口。但不管是何种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美国原油出口对中国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进口占比太小,但是对于美国目前150万桶/日的出口量来说反而影响更大,中国目前已经是排在加拿大之后的第二大原油买家了,如果中国不再进口美国原油,美国原油出口增长将放缓甚至不排除下滑,这可能造成美国原油市场有重新累库存的风险,进而对油价产生利空影响

第二部分:贸易战对沥青无重大影响

作为期货标的的重交沥青,我国主要以国内炼厂加工重质原油自产自用为主,少部分进口主要来自于韩国、新加披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2017年国产重交沥青2729.36万吨,进口沥青515.65万吨,其中韩国372.47万吨,占比72.23%,新加披为98.66万吨,占比19.13%,出口38.56万吨,表观消费3206.45万吨。

出口部分主要以中石化旗下炼厂为主,去年以来,中石化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但主要市场仍集中在东南亚和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未全面打开欧美市场。具体到美国情况,美国是沥青生产和使用的大国,在生产和应用技术上都有完整体系,对沥青的质量要求相当严苛,而且美国沥青有着独立的指标体系,与国标、欧洲标准均有一定差异。国产沥青进入美国市场具有较大困难,同时远洋海运至美国本土不具备经济性。

根据百川资讯的报道,去年11月30日, 金陵石化成功出口1.57万吨沥青至美国夏威夷,成为国产沥青首次进入美国市场。整体来看,对美出口与整体沥青产销规模相比较小,同时美国也不是中国沥青进口的主要来源,中美“贸易战“对我国沥青无重大影响。

有色板块:受到影响最大的可能是锡的需求

第一部分:金属需求对外依存度

1. 需求对外总依存度:

根据此前我们的研究结果,按照总需求量比例,基本金属整体需求对外依存度大约15%,其中锡需求对外依存度最高为29%,其他具体情况如下。

2. 需求对美国依存度

我们按照各个分项对美国出口的占比计算,得到各个金属对美国需求的依存度,具体如下:

第二部分:金属供应对外依存度

1. 供应的对外依存度:

按照总供应的比例来看,金属供应对外整体保持较高的依存度,特别是镍、铜等,对外依存度均超过70%,但是,来自美国的供应则占比有限。

2. 供应对美国的依存度:

另外,供应在对美国的依存度之中,具体细分如下:

其中,铝对美国的进口主要体现在废铝上,为应对美国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中国已经提高了来自美国废铝的进口关税。但国内供应目前是过剩的,因此不影响国内供应。铜方面,对美国依存度主要是废旧铜和铜精矿,由于国内供应较为偏紧,因此如果关税提升,短期影响会比较大。铅的依存主要体现在铅精矿上,当前全球铅精矿均比较紧张,如果受到关税波及,则对铅供应不利。锡和镍供应则与美国交集不多。

综合需求和供应两方面对美国的依存情况,如下表所示:

1,如果美国落地贸易战,那么受到影响最大的可能是锡的需求,主要是以电子产品的形式导致需求的缩减。对于有色金属,我们的结论如下:

2,铜品种需求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需求受到影响的项目和有色金属铜相关度不大,中国或以其他的品种名目进行报复,因此需求伤害较供应伤害更大(如果中国反击)。

总的来看,中美贸易商在大宗型化工品原料端的贸易并不多,更多的还是在终端需求上,中国有大量的塑料制品、纺织服装、轮胎等出口至美国,若美国对这些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则与之对应的聚烯烃、PVC、PTA、RU的需求将会受到明显的冲击,其影响力度分别为RU>PTA>PP>LL>PVC。

聚烯烃、PVC:贸易战对其影响不大

聚烯烃和PVC都属于通用塑料,他们的下游出口端都统计在塑料制品这个类别当中。PE对外依存度较高,但多依赖于对中东、东南亚等过的进口,对美国的进口非常少,但17~18年美国有大量的乙烷制PE装置投产,未来预计对我国出口会增加,当前PE有走向过剩的迹象,若仅仅依靠中东新投产装置的产量进口,国内PE或可维持紧平衡。若美国和我国贸易战升级,禁止PE的贸易往来,则会造成其产品滞销,实则对其本国消极影响更大。我国PE原料出口微小,对美国几无出口,影响不大。

PP:进出口量均不大,几乎没有影响

当前进出口均少,和美国的PP原料贸易往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前我国PP对外依存度低,美国装置投产较少,中国结构性过剩,未来的趋势是对外的出口。美国抬高关税对我国PP几乎没有影响。

PVC:征收关税抬高进口成本,推升PVC价格

主要的影响在于PVC粉进口量,其中从美国进口量占到PVC粉总进口量的39.8%,但由于国内产量上来之后,对外进口依赖度显著下降,从美国进口的PVC粉占总供应的比例大约1.68%。一旦后中国对美国征收进口税,将增加国内PVC粉的进口成本,进而推升国内价格。

目前原料端的限制影响并不大。但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塑料制品出口,美国亦从我国进口大量的塑料用品,若限制此方面的进口,会影响到我国塑料制品的出口总量,根据2017年数据,我国对外出口1173万吨塑料制品,其中约30%左右出口至美国,约占塑料制品总需求5%左右,对于塑料制品来说,影响较为明显。

MA:贸易战对其影响不大

我国当前MA进口约800多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不足10万吨,占总供给的比例约为0.2%,影响微乎其微;当前我国每年出口MA 13万吨左右,其中5~6万吨流向美国,美国占总出口比重较大,但占总需求的比重几乎可忽略不计,影响不大。

进口量2亿,自美国35万,占比0.18%,动力煤产量28.7亿,进口依存度7%,自美国进口贸易几乎可以忽略。但中美贸易战中涉及的工业品在生产过程中会耗电,特别是一些高耗能行业,比如铝、钢材,这些商品出口限制会间接影响动力煤需求,不过很难定量,短期影响在情绪端

PTA:自身影响可以忽略,但下游服装有影响

自身进出口贸易量可以忽略。产量3500万+,净出口10万以内。上游PX进口依存度50-60%,但主要来自亚洲市场。但终端服装影响比较关键,2017年美国纺织品服装从中国进口量约为317.53亿平方米,占美国市场份额50%左右

RU: 贸易战使橡胶供需失衡,对橡胶价格影响较大

中美贸易战对于橡胶的影响,主要在于下游轮胎出口美国的需求。国内出口美国的占比较大,随着近几年来美国长期对于轮胎双反的诉求,使得国内出口美国的轮胎占比有所萎缩,截至2017年最新数据,国内出口美国轮胎占总出口量的比例为11.9%。而下游轮胎出口占到了整个下游需求的一半还有多,因此,国内出口美国轮胎需求占国内总需求比例大约7%左右。对橡胶价格影响较大,使得当前高库存高升水的格局下,下游需求雪上加霜,供需失衡将更加明显,预计橡胶后期还将维持弱势运行,直到期货升水格局被打破,以及库存出现明显下降。

农产品板块:贸易战会抬高大豆相关商品价格,另外服装行业成本或会增加

白糖:直接和间接影响较小

白糖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主要生产国在热带地区和欧洲,中国和美国在食糖上的贸易几乎为0,因此贸易战不影响。下游的食品领域中,中国食品一年进口量在2018年将达到4800亿元,而美国占比不到5%,含糖食品比重更少。中美之间含糖食品贸易量有限,因此贸易战对白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均比较小。

棉花棉纱:美对中出口量大,若中方反击则会冲击服装行业利润

美国作为世界棉花的第一大出口国和纺织品进口国,对中国的纺织影响非常巨大。以2017/18作物季为例,美国预计出口棉花322万吨,其中中国棉花签约量在54.5万吨,相当于占美国出口量的17%,也相当于中国年度进口量的49%。从下游的纺织服装业来说,2016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在2676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450亿美元,占17%。而2016年美国服装进口主要来自中国、越南、洪都拉斯和印度尼西亚,进口量分别占美国服装进口总量的34.93%、12.46%、8.15%、4.74%。相对而言,2016年中国进口美国纱线3.9万吨,仅占197.2万吨进口量的2%,影响相对较小。

总体而言,如果美国在贸易战中对中国纺织服装进口加税,而中国对棉花进口征收的话,将对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会十分明显。

大豆:贸易战抬高大豆成本,豆粕价格跟随大豆水涨船高

根据USDA数据,中国2017/18年度大豆总消费量超过1.1亿吨,其中进口大豆9700万吨。从1995/96年开始中国从一个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大豆净进口国,随后2001年中国加入WTO,承诺对大豆进口不建立配额制,关税税率定在3%,直至今天中国进口依存度接近90%。不过,由于巴西豆质优价高,巴西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我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共进口大豆9553.6万吨,其中53.31%来自巴西,34.39%来自美国,6.89%来自阿根廷。中国进口菜籽和菜粕主要来自加拿大,不涉及此次贸易战。

贸易战影响:全球大豆年贸易量仅1.5亿吨左右,而中国需要进口将近1亿吨大豆。如果不从美国进口大豆,中国进口大豆需求一定会存在缺口,基本供需理论决定南美大豆价格会大幅上涨(现在南美对CBOT贴水已经明显上涨)。另外,考虑到美国或许可以把大豆出口到南美,转个圈南美再出口给中国,其中的运费也势必会体现在中国进口大豆成本上。因此中国进口大豆成本一定会增加,相应的压榨产品豆粕价格也一定大幅上涨。此外还将刺激豆一上涨,促进国产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继续增加。

油脂:豆油价格比其他油品有更多提振

中国食用油脂进口最多的是棕榈油,棕榈油主要生产国在热带东南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区,直接进口豆油量逐年减少,且主要来自于南美阿根廷。中国和美国在油脂直接上的贸易几乎为0,不过上游大豆中国需进口将近1亿吨大豆。如果不从美国进口大豆,中国进口大豆需求一定会存在缺口,基本供需理论决定南美大豆价格会大幅上涨,中国进口大豆成本或会增加,相应的压榨产品油粕价格也会增长,豆油相比其他油品将得到更多提振。

玉米:玉米绝对数量较低,在我国玉米需求量中的占比极低,贸易战影响小

由于国内临储收购政策抬高国产玉米现货价格,导致长期内外倒挂,玉米及其替代品贸易以中国进口为主,其中存在配额限制,且跟乌克兰有贷款换谷物协议,玉米进口更多来自乌克兰,以2017年为例,我国玉米全部进口量282.54万吨,乌克兰玉米182.17万吨,美玉米75.66万吨,对于美国而言,对中国玉米进口占比极低,2017年占比仅1.54%(详见图17)。其他饲用替代品方面,大麦主要来自乌克兰、澳大利亚、法国和加拿大,美国进口量极低,2017年仅0.462吨;高粱主要来自美国,2017年国内高粱进口总量505.68万吨,其中美国高粱达到475.82万吨,占比超过90%,对美国而言亦是如此,最近四年美国高粱对中国出口占比均在80%左右(详见图18);DDGS进口一度旺盛,2015年曾超过600万吨,占到美国全部出口量的50%,但随着中国对美国DDGS执行双反裁定之后,我国对美国DDGS进口需求锐减,目前每月进口量1万吨以下。

贸易战影响:美玉米绝对数量较低,在我国玉米需求量中的占比极低,贸易战影响小;饲用替代品中,大麦进口量几乎可以忽略,DDGS已经实施双反政策,且已见成效,高粱已经启动双反调研,根据我们此前专题报告,预计2018年11月之后影响较大。

淀粉:贸易战影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美国玉米加工行业一般不会生产商品淀粉,而是直接生产下游淀粉产品如淀粉糖等,而国内玉米淀粉由于成本高企,出口量较低,在取消临储收购政策实施市场化改革之后,每月淀粉出口亦仅2万吨左右,多出口东南亚、北非、中东和俄罗斯等地,对美国出口较低,2017年全年仅50吨。淀粉糖下游产品如淀粉糖亦多出口东南亚地区,对美国进口亦较低。

鸡蛋:贸易战对鸡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国内鸡蛋基本自给自足,且鸡蛋作为低价值生鲜品,海运运输时间太长,空运成本太高,对外贸易不活跃,目前出口主要针对周边地区,如韩国、香港和澳门等地。

生猪: 今年国内生猪供应量充足,贸易战对生猪影响较小

中国2016年进口猪肉160万吨,2017年进口猪肉120万吨,其2017年从美国进口16.5万吨,预计今年中国进口猪肉总量约100万吨。进口肉占国内猪肉产量很小,本身是一个调节作用,在国内价格高时,进口量稍多一些,主要也是用于产品深加工。国内猪肉消费80%还是鲜肉为主,且今年国内生猪供应量充足,明显供大于求,国内猪肉价格便宜也会减少国外猪肉进口量,美国猪肉即使完全不进口也毫无影响。

关于贸易战何去何从的展望与反思

这场以301调查为武器发起的贸易战,旨在平衡中美贸易关系,但站在全球贸易的立场考量,这种做法损及中国企业,却未必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获益。一来很多品类的中国制造已是美国市场的 “必需品”,加征关税推动这些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生产生活成本上升;其二,就产业结构而言,美国进口比较多的中国商品,原本就不体现美国的产业优势。这不会如政策始作俑者期望的那样,带来美国相关产业的复兴和工作机会的增加。

也许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很多产品是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结果,即使其最终体现为“中国制造”,价值链的大部分可能为包括美国公司在内的全球公司分享。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势必导致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受到损害。包括美国零售商协会在内的45家美商协会先后对这项动议说不,或许能够说明问题所在。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摩擦预计会以谈判的形式解决的概率会更大一些,不是通过两败俱伤的贸易战,而是通过最智慧的谈判手段,将中美双方损失降到最小。

另外通过这次特朗普征税范围来看,中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中国已经宣布全面放开制造业,并加快金融、电信、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服务开放。这必然催生若干个万亿级市场。跨国公司在这些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山寨中国的终结和廉价时代的结束,暗示中国公司终可能和美国公司乃至其他全球企业同台竞技,尽管他们跻身中高端还要假以时日。在这个进程中,中国公司和美国公司一样,需要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两国的政治家更需要承担起责任,以全球化和开放思维,为企业家的创新与创造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可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朗普大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