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的声道分离度越大越好吗和串扰有什么区别

1HiFi有哪些常见技术指标

    HiFi一直都是一个热度不减的话题,近期发布的不少手机也都在主打HiFi音质:采用ES9318 DAC+耳放二合一音频芯片的,采用AKM HiFi芯片并配备HUAWEI histen音效的,支持蓝牙 aptX & aptX HD 高清音乐传输的一加5等等,都证明了手机音频在业界一直存在于重要位置。那么什么是HiFi?HiFi又有哪些技术指标?常见手机HiFi芯片有哪些类型,又有着怎样的表现?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

手机HiFi嗨不嗨 看完这些才能算是入坑

    HiFi全称High Fidelity,直译为"高保真”,说白了就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在网络上传播数字音乐往往需要压制一下,就有了有损和无损压缩,我们常见是MP3是一种有损压缩,会对音质有影响。播放音乐则是将数字信号转变成模拟信号,然后将模拟信号放大后传导到耳机或音箱。HiFi就是让最后播放出来的音乐接近制作人员制作完毕想让你听到的声音,也就是音质好。

    当然音质和听感并不是一个概念,之所以说音频是一门玄学,是因为听感会因人而异,所以才有“金耳”、“木耳”之说,而音频终端的耳机或者音响也会因为各种差异而存在不同的输出表现。同时,杜比音效,SRS音效这类东西都是制造失真来提升听感的。我们在这里聊的手机HiFi,更多是在说作为输出前端的手机能有怎样的音频输出。

HiFi有哪些常见技术指标

    对于音频老烧来说,手机作为前端往往都是他们不屑一顾的,因为手机HiFi对比专业的音频来说存在着难以弥补的硬件差距,这个笔者会在后边提到。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一款经过精心音频系统设计的手机已经足够作为音频入门的玩具。

    相信用手机听歌的用户也不在少数,但了解HiFi的人却并不多,而且去看专业的音频评测,有许多技术指标看不懂,但了解音频的又不愿意多做解释。音响系统常见的技术指标有: 频率响应、信噪比、动态范围、失真度、瞬态、立体声分离度、立体声平衡度、音频采样等等。在这里笔者分别进行一下解释。

    频率响应:音响设备重放时的频率范围以及信号幅度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幅频特性)。幅度的单位是dB,频率的单位是Hz。音响系统的频率响应至少达到32-18000Hz,在此频率范围内信号幅度变化应小于2dB。

    信噪比:在同一参考点有用信号、与噪音的比值的对数。在音箱输入点信噪比70dB,人耳距音箱一米噪音几乎不可闻,HiFi系统一般达到110dB以上。

    动态范围:音响设备重放时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与静态时系统噪音输出功率之比的对数。HiFi系统一般达到100dB以上。

    失真度:音响设备重放时,音源信号的失真程度。音频功放的失真分为电失真和声失真两大类。电失真是由电路引起的,声失真是由还音器件扬声器引起的。电失真的类型有:谐波失真、互调失真、瞬态失真。声失真主要是交流接口失真。HiFi系统谐波失真一般小于1%。

    立体声分离度:左右两声道的分离度。反映左右两声道的串扰程度。

    瞬态:指乐曲(特别是打击乐)中那些短暂而有爆发性的声音,通常,这些声音是难于准确重放出来的。表示在两相邻稳定状态之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其变化时间小于所关注的时间尺度。

    音频采样:数码音频系统是通过将声波波形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来再现原始声音的,实现这个步骤使用的设备是模/数(A/D)它以每秒上万次的速率对声波进行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记录下了原始模拟声波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称之为样本。将一串的样本连接起来,就可以描述一段声波了,把每一秒钟所采样的数目称为采样频率或采率,单位为HZ(赫兹)。采样频率越高所能描述的声波频率就越高。

部分音频芯片参数(图片引自爱搞机)

    信噪比、立体声分离度、立体声平衡度是人耳可以判别的,其他指标需要通过多系统比较作出对比。了解了这些,我们再去看那些手机音频芯片的技术参数时,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

2HiFi常见评定要素:声音解析力

我们谈论的HiFi有哪些常见的评定要素

    看音频评测时,对于刚刚入门的人来说经常搞得一脸懵,因为不了解那些评定要素到底指的是什么,虽然只是一段音乐,但门道颇多。所以在这里,笔者选取三项常见的评定要素为大家解释一下:声音解析力、频段、音场。

    解析力直观的说就是声音的清晰度和细节信息量的表现能力。打个比方说,这就好比显示屏幕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画面越清晰,在音频设备上同样如此,但并无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只能靠人耳来进行主观评测。

解析力越高,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图片引自b站)

    器材解析力对人耳的听感影响是全面性的,包括声底干净程度,泛音的表现、音色的饱和度、声音结像形态的清晰程度,声音的质感等,简单的说就是“不丢信息的音乐细节分析能力”。HiFi接触到的大多是关于耳机单元的解析力。而耳机单元的解析力主要和振膜的材质、厚度以及线圈技术有关,对技术要求很高,是厂商研发中投入比重较大的一块,因而直接决定了单元的研发和生产成本。

    除了声音的清晰度和细节信息量这两方面的听感,高解析力带来的好处还有明显的人声、乐器分离度。所谓分离度,就是音乐的层次感,层次感越好,我们就可以更容易的分辨出人声和背景配乐,分离度低的人声和乐器声就会混在一起。

    当然,分离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调控的,比如减少低频,突出中高频,这样细节会很清晰,但问题就在于低频的信息量减少了,这时候音乐就会显得单薄。

    但解析力过高也会带来问题,那就是失真。一般售价较高的耳机会拥有较高的解析力,但由于单单通过提高单元振膜对电流的灵敏度而抬升解析度会造成严重失真,所以通常低阻耳机解析力不会设定过高,因为前端(功放电路)控制力有限,强解析力会带来较大动态失真,这也是高端耳机多是高阻抗的原因。

300欧姆阻抗的森海塞尔HD650

    但手机HiFi这种便携式存在的问题就是推力不足。而阻抗越大,灵敏度越小,耳机就越不容易推动。所以给手机配耳机时只看价格购买高阻抗的高端耳机并不是明智的选择,推力不足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音乐的动态较差,在同一个时间内听到的所有细节声音都会被在一个平面内展现出来,声音没有起伏,人声乐器没有对比,缺少感情,形象一点说就是像白开水,失真严重。在高解析力的系统中,除了单元素质外,前端系统的控制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HiFi常见评定要素:频段和音场

    所谓高、中、低频段的能力分布,就是指在器材所能发出的频率范围内,各频段量的多与少。有些器材高频段较多,有些低频感强一些,也有些中频段的人声特别饱满,但高低两段的量就不是那么多了。

    高频对每种听音要求和每个人的听音习惯都是不同的,对音乐而言,上到音乐本身所达到的频段而又不尖锐,也就是说:不闷而又润滑就可以说是优秀;中频跟高频和低频的双连接很困难,几乎所有的耳机耳塞都无法完美演绎厚实男低音和轻薄女高音的同时再完美演绎每个配乐乐器的特点;低频是最难做的频段,下潜、弹性、回放时的泛音都是不容易做好的,所以高档耳机耳塞都是在这方面下工夫。

    各频段量感的多寡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重要的是整体搭配之后要取得平衡。而对各频段的控制力就比较考验音频器材的能力了,比如低频松散还是紧密,高频是润滑还是尖锐等等。

    音场,就是两只喇叭所发出的声音能够凝集成形的范围,通常如果两只喇叭的摆位恰当(包括与后墙及侧墙的距离,喇叭的高度及向内倾侧的角度等)一个具体成型的音场就会浮现出来。你甚至可以“看到”在喇叭的后方各个发声乐器及人声的位置和远近,说白了就是让人身临其境的听感。

音场感受和音响布局有很大关系(图片引自百度百科)

    理论上来讲,人耳之所以能感受到声场是因为左右耳的响度差和时间差,声道声音越大,给人的感觉就是距离人耳越近,左右耳响度差使得人耳能辨别音源方位;同时,声音的延迟(残响)又进一步增强了声音的立体感。

    但想要形成良好的音场却是不容易的。因为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敏感程度不同,不是所有频率的声音都能分辨距离和方位,大概7kHz左右最为敏感,而极高频和极低频的声音都是不具有指向性或极弱指向性。相对而言低频指向性更差,低频延迟对场感体验是十分关键的素质。

    除了对声音范围(宽度、纵深)的场感,结像力也是评定音场的一大指标。声音的形、立体程度、距离感则是结像力的具体表现,形象一点得说就是通过听感看到演奏现场,不同的乐器或者人声有不同的位置、大小、特征,纳入眼底的是所有乐器和人声的集合画面,但却又单独存在,你可以看到他们每个人或者乐器单独的特征。

音场结像优秀 宛若置身音乐会现场(图片引自南方都市报)

    结像力对音频系统的要求就比较高了,不仅跟前端的硬件素质和音质调教有关,不同的耳机展现出来的结像力也大有不同,高性能的器材配合优化调教能够展现出极佳的临场感,但对于仅仅是附加功能的HiFi来说,不管是从硬件支持还是从调教上,都是十分严峻的考验。

    当然除了这三项常见的评定指标,评定音频的方向还有不少,比如乐器人声比例、整体平衡性等,不过了解了以上三项评定要素,我们就可以看懂大部分的音频评测了。

4手机HiFi常见代号及发展制约原因

HiFi那些代号都是啥 什么原因制约了手机HiFi

    我们在看厂商宣传HiFi卖点时,总会出现DAC、ADC、运放这类的词汇。但对于音频小白来说往往看得一头雾水。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常见术语词汇的指代:ADC、SRC、DAC、运放。

    ADC代表模拟转数字信号编码芯片,这个装置在手机HiFi的宣传中并不多见,主要是用于音频的录入。

    CD的采样率是16bit、44.1K,还有48k、96K、192K等采样率,而到了后面的处理往往只能处理一种,就需要做一个转换,这个转换过程叫SRC,这个过程很容易劣化音质。需要特别注意,这是智能手机做HIFI的一个重点。这样的转码芯片(比如CS8422)比较昂贵,这时候就出现了独立双时钟晶振完美解决了这种问题:一块对应44.1K,一块对应48K以及其整数倍,来什么格式的音乐用什么晶振,低成本的解决了SRC问题。

    DAC则是比较多见的部件了,代表数字转模拟信号解码芯片,是将手机中存储的数字格式音频文件转化成模拟信号的装置。手机厂商们大多宣传的独立音频芯片就是这个,比如魅族PRO6 Plus的ES9018 K2M。DAC的素质往往代表着前端一部分的素质参数,比如动态范围、信噪比、失真度等。

    DAC完成模拟信号转换,但输出的模拟信号十分微弱,这时候运放就开始运转了。运放的全称叫做运算放大器,在多媒体音箱领域,运放芯片则主要负责音量、音调和周边效果调节的运算功能,例如音响中的前级和耳机放大器(耳放)中都会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比如常见的OPA1612和OPA2604就是运放芯片,而且一个耳放里可以集成多枚运放芯片。

    虽然HiFi手机搭载专业的音频芯片,但与高品质的随身听,不管是解析力、动态响应,还是推力,都与专业随身听有一定的差距,其原因就是供电规模、解码芯片规格、运放数量不如后者,比如刚才提到的ES9018K2M其实是ES9018的缩水版,是专门针对移动设备进行定制的低功耗版本,前者是双声道,后者则是8声道。无论是动态范围还是信噪比等参数,ES9018都要远胜ES9018K2M。发烧友们不愿意使用手机来高素质耳机聆听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手机对于耳机的推力问题,它们并不能够将好的耳机发挥出绝佳的素质。

5手机HiFi还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HiFi还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就目前而言,受制于手机的电路结构和电源供应,要做到追平专业设备的音质水平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手机电池技术精进、电路设计进一步优化、高品质音频芯片进一步控制发热和功耗的可能,但一时半会儿是难以实现了。

将解码运放集成到耳机端也有好处

    另外,现在手机逐渐向着轻薄发展,电池容量和芯片功耗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且有大面积取消3.5mm耳机插口的迹象。最典型的就是系列手机,3.5mm耳机接口取消,Lightning数据接口只能输出数字信号,解码和运放就要集成到耳机端。虽然可采用比手机高端的音频电路无信号干扰,进一步降低底噪,但耳机的功耗较为严重,而且高集成度的解码和运放在一定程度上有损音质输出,线路设计不合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底噪。

    还好现在在手机HiFi方面的补救方案还是蛮多的,比如在耳机端采用更加出色的音频技术,例如1MORE的Tiinlab A2专属主动降噪芯片,它可以以宽频EQ调整针对降噪的频段作补充,同时拥有非常好的适应面,例如Lightning与USB Type C数字接口。得益于自主规划的Tiinlab A2专属主动降噪芯片,1MORE全时降噪技术实现了降噪效果与音质的完美平衡。Tiinlab A2在50-2000Hz这个区间,已经覆盖了很大部分商务、生活频段,比大部分降噪耳机只集中在1000Hz之内的频段都要宽广,但同时也控制了降噪深度,吸入感不会太强。

    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就是HTC的HTC USonic智能声纳耳机。此款耳机通过采用声纳感知耳蜗构造,将信号反馈到手机中,根据每个耳朵的特定形状进行自定义调整,再通过USB-C接口输出无损音色,提供良好的音频体验。

    在文初我们提到,一加5支持aptX & aptX HD 高清音乐传输。无疑,无线蓝牙也将是未来手机HiFi的解决方案之一。目前主要的蓝牙音频编码音质水准从低到高依次为SBC、AAC、aptX、LDAC。SBC兼容性最好,音质也最差;AAC相对好一些,如果手机播放的是AAC音频文件,那么使用AAC蓝牙编码传输可以少一个编码转换的步骤,音质更加保真,但离无损差距不小;aptX是更高一档的蓝牙音频编码,aptX-HD可以做到接近无损音质;LDAC是索尼力推的蓝牙音频编码,能够做到-Res无损音频传输,音质是最好的,但是目前除了索尼自己的设备,支持这种编码的不多,但却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看完以上这些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音频以及手机HiFi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这些只是音频界的九牛一毛,但看懂了这些,我们就能大致明白手机厂商宣传的手机HiFi是个什么水准,选配耳机时看专业评测也能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支持。当然需要谨记的是,即便是HiFi手机选购耳机时也不能只看价格,毕竟手机的推力有限,而且不同的耳机也有不同的风格,前后端搭配恰当才是最优选择。

    目前,高清已成流行元素,高清电视、高清电影、高清相机、高清摄像机、高清DV等等,已经不知不觉的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功放,作为家庭影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得向高清升级了。

  如果以这个为界线的,那么,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就主要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支持高清的次世代功放;一个是DVD时代普通的功放。当然,这样的分类并不是很科学和完整的,因为功放的种类繁多,而且这个分类也只适合于AV功放。


▲顶级影院带来顶级的AV享受

  按照用途上来分,我们一般可以分成三大类:专业功放、民用功放、特殊功放。专业功放一般用于会议,演出厅的扩音。而民用功放详细分类又有HI-FI功放、AV功放、KALAOK功放以及把各种常用功能集于一体的所谓综合功放。HI-FI功放又分“分体式”(把前级放大器独立出来),和“合并式”(把前级和后机做成一体)。

  光是面对着这么多功放的分类,就算是发烧友都头痛,更何况是普通消费者。而且每个领域的产品都有十数个知名品牌厂家的数十上百款产品,不知名的就更加不计其数了,面临这么多鱼龙混杂的产品,如果不了解的,想选购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更何况还要了解它们的参数、特性、指标等,那就真的很困难了,因为每个领域的产品都有自己的标准,而且每个厂家还各有自己标准。就如输出功率这个参数来说,日系的功放一般都是100-200W左右的,但是欧美系的多是60-100W左右的,是不是150W的日系功放就一定比80W的欧美系功放输出要大呢?或许表面上是如此,但这在实际中就未必了,因为日系功放多存在虚标的情况,所以光看参数是不行的。那应该怎样选择呢?主要看那些指标呢?怎样看呢?下面我们就以家庭影院中最常见的AV功放为例子进行讲解,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各位举一反三。


▲多声道AV功放,俗称家庭影院功放

  AV功放,顾名思义A(audio)表示音频、音响,V(video)表示音频、图像,因此AV功放是汇集了音频和视频两种信号处理的视听放大器,主要用于和影像源相配合、产生视听合一的效果、以营造声场为主要设计目的、专门供家庭影院使用。它通过其内部的延迟、混响处理电路来控制放音时各声道之间的延迟时间,通过调整延迟时间的长短来模拟出各种听音环境下的声场。高保真Hi-Fi功放的技术指标主要有输出功率、谐波失真、信噪比、频率范围、额定阻抗和阻尼系数等,尤其强调了谐波失真和信噪比等;而AV功放虽然也有这些技术指标,但更强调了声道隔离度、延迟时间范围、各种声场模式(DSP系统、家用THX系统,杜比AC-3系统)等指标参数。

  家庭影院系统的核心是环绕声系统。有了环绕声系统,才能在家庭中达到影院中的效果。环绕声系统是多声道回放系统,格式有很多种,不同的格式有不同的特点而且,目前功放的各种声道数越来越多,不仅有5.1、6.1,还有7.1、8.2等。我们都知道,5.1声道一般是指Dolby Digital5.1和DTS5.1两种数字多声道环绕声音频格式。而6.1声道一般指Dolby DigitalEX和DTS ES两种数字多声道环绕声音频格式。这是在5.1的基础上,为了让左右环绕声衔接得更好而增加一路后中间环绕声道,这便形成了6.1声道格式。

  至于7.1声道是指THX Surround EX系统,杜比公司也拥有Dolby Pro Logic IIx技术,该技术能通过复杂的矩阵运算将2声道的音轨分离为7.1声道还原。THX是Lucas公司对电影院的一种认证标准,不是音频格式。当6.1声道的Dolby Digital EX和DTS ES出来后,THX将其进一步演化成THX SurroundEX系统。为了兼容原双向发声的侧声道和再度加强环绕声效包围感,于是在原侧声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只后声道,这就构成了7.1声道。最后,8.2声道目前使用的产品还不多,它是为了加强环绕声场的效果,在Dolby Digital EX和DTS ES的6.1声道的基础上,增加了YAMAHA独家的前置环绕声道(喇叭箱放置在主声道的后上方),再增加一只重低音输出,后中间环绕声也由单路扩展成两路(与7.1声道的相似)。

  以上这些都是DVD时代的各种环绕解码格式系统,这很明显,选择的声道数越多,出来的环绕效果就越连贯紧密,包围感就越强。到了当今的高清次世代,新式的功放就有了新的特点和要求。随着蓝光与HD-DVD的上市,新一代多声道环绕声格式也出来了,包括Dolby Digital plus、Dolby TrueHD以及DTS HD。

  Dolby Digital Plus(DD+)是以7.1声道为起点,取样率从原来Dolby Digital的96-640 kbps扩大到32 kbps-6 Mbps,而且其面向最大13.1声道的数码环绕而发展。而Dolby TrueHD基于MLP无损技术,包含更高的码率、附加声道、增强的立体声混合支持和广泛的元数据功能(如动态范围控制和对白标准化)。至于DTS HD同样以7.1声道为起点,支持1.5 Mbps以上的高位元比率、取样频率从8-192kHz(16/24 bit),现在普通DVD影碟所采用的768kbps等压缩技术相比,DTS HD的声音质量将大幅提升。DTS HD的数据流量可以根据要求的声音品质而进行灵活的转换,通过独家的无损压缩技术,DTS压缩的比更小,细节更丰富,提供更高品质的声音记录,最大32声道的环绕输出。

  最后,大家常说的模拟音场,不论是YAMAHA提倡的DSP模拟音场,还是SONY独家的Digital Cinema Sound,都是模拟电影院与音乐厅空间特性的环绕音效后处理方式。若要以感官的方式来比较两者的不同,多数人认为SONY的DCS较注重声音的包围感,而YAMAHA较注重开阔的空间感,两者可以说是各有所长。

  AV功放的工作重点是配合视觉效果营造出理想的听音环境,创造逼真的方位感、临场感和震憾感。因此,AV功放的设计侧重点更在乎于表现对白的清晰度和视听环境的大动态“爆棚”效果,还原或模拟出声画合一的声场定位,制造出各种的声场氛围。这样,不但要求AV功放频率范围尽量宽广、失真度小、信噪比高、瞬态特性好,音质、音色优美动听等等,而且更注重声压级:即在低失真度的前提下,保证足够大的输出功率。


功率强劲的多声道AV功放

  功放输出功率的单位为瓦(W),由于各厂家的测量方法不一样,所以出现了一些名目不同的叫法。例如额定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音乐输出功率,峰值音乐输出功率等。高档AV功放前置主声道的额定功率一般在80W以上,以满足电影院107dB声压级的要求。不过,一些进口AV功放,5-7个声道、每声道总标百余W,总功率上千W,但电源变压器就那么大,真不知道是用什么功率标准算出来的,日系AV最明显,总以6欧来唬人,真正按8欧算出来有实足的100W(每声道就不错了)。用过AV功放的人都知道,大动态时往往显得脚软。故推荐购AV功放,最好选择中档以上,否则形同鸡肋。

  按一般情况下来说,功放的功率是越大越好的。但是功放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推动音箱,所以这决定于功放必须和音箱进行匹配。但是功放与音箱的配置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例如功放牌号、功率管类型的选择及低灵敏度音箱应配置哪种功放等,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值得注意的是,普遍的发烧友都认为,功放的选定必须由音箱决定,不应该有“功率储备”的概念去配置功放。功放与音箱功率配置的具体标准应该是:在一定阻抗条件下,功放功率应大于音箱功率,但不能太大。在一般应用场所功放的不失真率应是音箱额定功率的1.2-1.5倍左右;而在大动态场合则应该是1.5-2倍左右。

  传统家庭影院在信号传输上无外乎是通过光纤、同轴和RCA模拟等接口进行的,例如此前的DTS、杜比推出的各种编码都通过光纤和同轴接口传输数字压缩编码给AV功放解码。作为最新一代的数字接口,HDMI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数码产品上,而随着HDMI接口开始在影音产品上的运用和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功放也开始使用这种理论上没有损耗的传输方式。而且HDMI本身也经过了3个版本,HDMI最早的接口规范HDMI1.0于2002年12月公布,目前的最高版本是于今年6月发布的HDMI1.3规范。大要注意分清楚,他们的差别和应用很大。例如,Dolby Digital plus、Dolby TrueHD以及DTS HD这些技术仅能够通过HDMI 1.3接口传输,所以大家选购的时候要注意了,只有带这接口的功放才能享受次世代的音乐 。

  HDMI的音频信号不占用额外的通道,而是采用和其它辅助信息一起组成数据包,利用3个TMDS通道在视频信号传输的消隐期,以岛屿数据的形式传送。可以提供最高8路,每路采样频率192kHz的高质量音频信号,相比之下,CD音频制式44.1kHz的两声道信号,以及最新的DVD-Audio音频格式96kHz的6声道信号,就逊色很多了。

  分离度是指AV功放中的环绕声解码器把音频编码信号还原为各个声道信号的能力,也表示放大器每个声道之间信号的相互“隔离”的程度。数值用分贝(dB)表示,dB值越大,说明它们之间的隔离程度越大,放大器还原出来的每个声道之间的声音的相互“串扰”就小,音效就更好。选择AV功放,这个差值越大越好,一般要超过60dB。

  分离度较差的功放会出现声像定位不准、声场不饱满、声像连贯性差等现象。较高的声道分离度是保证准确的音相定位的前提之一。高分离度可以使声场得到扩展,产生更宽广的空间感,同时也使声音定位更加精细准确,高声道分离度使音乐欣赏中的乐器、人声定位、游戏音效定位和影片环绕效果等各方面都得到加强。总之,越高的分离度约能使你得到更宏大的声场效果和更精准的声音定位。

Ratio)简称讯噪比或信噪比,单位是dB,是指功放输出的有用信号与无用的噪声的比值。目前的功放信噪比指标已完全能应付一般的音乐类节目,所以我们更应关心本底信噪比,可试验一下将功放音量放至最大,听听噪声的大小,当然是越小越好。一台放大器如有高的讯噪比意味着背景宁静,由于噪声电平低,很多被噪声掩盖着的弱音细节会显现出来,使浮音增加,空气感加强,动态范围增大。衡量放大器的讯噪比是好或者是坏没有严格的判别数据,一般来说以大约85dB以上为佳,低于此值则有可能在某些大音量聆听情况下,在音乐间隙中听到明显的噪音。

  (6)延迟时间范围

  凡是组建过家庭影院的朋友都知道,当环绕声音箱摆放到位后,一般还需要对AV功放环绕延时进行调节,使前后音箱的音效浑然一体、完美融合,获得满意的整体效果。这个延迟时间范围是指可调节的扬声器“延迟”允许处理器自动补偿房间大小。如果在后置扬声器比前置扬声器更接近座位的情况下,并未添加短暂的声音延迟,那么就会在前置扬声器之前听到后置扬声器的声音,所以要设置延迟,这时你需要测量每个扬声器到座位的距离,并将这些值输入功放或接收器的“延迟”设置部分中。

  现在一般的接收器和功放可提供米或英尺两种选择,以获得精确的扬声器延迟校准。但是,某些陈旧器材则需要你输入毫秒延迟值。要计算出这些延迟,可使用以下的计算方法:首先,测量左前方扬声器到座位的距离。然后,测量左后方扬声器到座位的距离。你将得到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每相差30厘米,则增加1毫秒延迟。例如,前置扬声器为300厘米 ,后置扬声器为150厘米,即相差150厘米,因此延迟为5毫秒。


有了好音箱,搭配合适的功放非常重要

  频率响应表示放大器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时,对每一种不同频率的信号的放大量的一致性和和灵敏程度,也叫“频率范围”。它的范围越宽,说明更能“照顾”更多频率成分的信号,性能就越优良,它很有实用价值。一般情况下,人能听到的音频信号大约是20Hz~20kHz之间的不同频率、不同波形、不同幅度的变化信号,因此放大器要很好地完成音频信号的放大,所以功放的频率响应至少应达到20Hz~20KHz。但是真正的乐音中含有的泛音(谐波)是有可能超越这个范围的,加上为了改善瞬态反应的表现,所以对放大器要求有更高的频应范围,目前优秀的功放一般都做到10Hz~100kHz的范围。而高级进口功放,低频可从0Hz开始(直流化),因为功放在满额定功率工作是很少见的,如果放大器工作正常,频率回应一定非常好,几乎是一条直线,通常可远远超出可听音范围(20-20KH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声道分离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