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美丽的灵魂在世上描写昙花一现的诗句,留下了诗和艺术的花瓣 哲理意义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许多美丽的灵魂在世上昙花一现,留下了诗和艺术的花瓣 哲理意义-
许多美丽的灵魂在世上昙花一现,留下了诗和艺术的花瓣 哲理意义
作者:本站编辑
&&&&&投稿日期:
赞美一些艺术文学创作者的独特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不仅表现为为社会作出的物质贡献,也包括精神财富的贡献,比如艺术与诗。
材料:许多美丽的灵魂在世上昙花一现,留下了诗和艺术的花瓣.——周国平 作文怎么立意?:
这个是赞美一些艺术文学创作者的独特人生价值。
材料:许多美丽的灵魂在世上昙花一现,留下了诗和艺术的花瓣.——周国平 作文怎么立意?:
立意赞美一些平凡的独特人生价值。 七、作文(70分) 【材料呈现】 许多美丽的灵魂在世上昙花一现,留...
关于“花瓣”的句子有哪些?:
我时常会告诉自己,虽然 在最低的位置,看不到花朵绽放时的艳 丽,然而却不会错过,花瓣飘落时在风 中悠...
昙花一现在《美丽的昙花》里指什么?:
“昙花一现”在《美丽的昙花》里指昙花的花期非常短暂。 附《美丽的昙花》原文: 我家阳台上有两株昙花,...
求解。。。作文一篇 拜托了。,,要不下午就死定了:
踏进这个鲜有人迹的花园,轻轻推开那扇缠满藤蔓的大门,如果前一刻我心中还在抱怨:“为什么国庆节不去些热...
昙花一现,只为韦陀:
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的意思是心心相樱 我喜欢昙花的刹那灿烂。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时间轰轰烈...
求以“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为话题的作文一遍(八百字以上):
生命如歌,岁月如诗。拥有生命是美好的,虽然在生命中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美丽的瞬...
求一篇作文 600字美丽一瞬间:
一瞬间的美丽 天空是美丽的,是永恒的美丽。雪山是美丽的,是不褪的美丽……有很多美丽是一瞬间的,就好像...
作文昙花从一个神话传说引出昙花的生命之美及昙花的价值:
  我是一支昙花,开在清幽的夜里。 想必大家都听过“昙花一现”,没错,那就是形容我的。众花都劝我不要...
美丽一瞬间 作文 怎样写的新颖:
一瞬间的美丽 天空是美丽的,是永恒的美丽。雪山是美丽的,是不褪的美丽……有很多美丽是一瞬间的,就好像...四年前的那本书 - 简书
四年前的那本书
昨天整理书架,翻到高四的时候来回翻看最多的一本书,周国平的《人与永恒》,如今再翻出来看每句每段都是那么的熟悉。有些段落看到第一句的时候,后面的文字就亟不可待地噼里啪啦地跑出来要见我了。“学会孤独,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的话——就这样去学会深刻。当然前提是,如果孤独是可以学会的话。”;“许多美丽的灵魂在世上昙花一现,留下了诗和艺术的花瓣。”;“喜欢谈论痛苦的往往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而饱尝人间苦难的贝多芬却唱起了欢乐颂。”······这些句子当时并没有刻意去记,只是觉得写得很美,就一遍遍的反复去读。整个高四,我不知道这本书被我翻了多少遍,反正就是在学习累了的时候,拿出来,读上两页,它给不了我力量,却能神奇地使我不再害怕茫茫的黑夜。记得当时买这本书时也是在书店犹豫了好几次,一次次进去书店抚摸着它的脊背,感觉到它是有温度的,慈祥的。当我决定把它带走的时候,那份喜悦让我忘记了为了它我忍饥挨饿的肚皮。我对他爱不释手,大学后,我还不远千里把它带来杭州陪着我。感觉从未对一本书如此着迷过。那个时候,可供阅读的书籍少之又少。一方面是信息闭塞的小县城确实资源有限,中学时代可供支配的金钱也有限,另一方面紧张的学习生活占据了太多的时间,老师们恨不得把我们绑在书本里、试卷里,哪会给我们读“闲书”的时间。我现在还有那个时候从各个文摘杂志里剪贴下来的文章的本子,里面贴满了大大小小的豆腐块,当然还有语文试卷里供阅读理解的文章。现在才知道“求知若渴”说的不就是那个时候的我吗?现在,看着书架上满满的书本,兴趣早已烟消云散。Kindle、ipad里装了不下几百本的书籍,如今连翻都懒得翻了。难道是因为我们变得越来越忙了,知识获取也越来越方便了,所以也就失去了阅读的乐趣?
【微信公众号:滕吠吠(微信号:shenyeshi)】转载、联系、交流请通过此平台
非常感谢陈世欣Sting,这本书也是这位前辈推荐的。 对这本书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应该更早看到,至少在大学前。这样大学到现在就有大把时间用来看书,而不是瞎忙。 开阔视野,原来书可以这么读。自己原来只停留在读过几本书。从来没想过这么去折腾一本书,然后将它读透。 四个层次,努力...
日子里的诗意 宁波路校区初二(107)班 徐怡 诗意,源于生活。而生活如为诗意而生,那般美妙,感觉无可言表。我爱在凡俗中体会,在回忆中体会…… 小桥﹒流水 苏州古城蕴藏着很多诗意,那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便是其中之一。小桥用一色青石垒砌而成,上面泛着些青色,那是水藻攀附的结果...
绚丽八月,终要告别。好习惯越建越多,速读初显效果,一月读完36本,发现原来不是不会发生,而是愿不愿让它发生。遇到读书“节奏感”的美妙,期待着以后跑步,写作的节奏感。想说的好多,不知从何说起~ 写在前面的话:全部回顾整理总结完36本读书笔记心得,在这过程中我在思考为何这...
——2017年读书总结
作为一名嗜书瘾君子,每到年底,例牌要写一篇年度读书总结,今年也不例外。由于平时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看完一本书后,都会信手写上几百字的读书笔记,所以年底整理起来,发现不知不觉间竟积攒了3万多字,一共77本书。下面就其中的63本书做下点评,以...
讲座题目:美国研究论坛第二十九期:论重要之事一一从康德到帕菲特 时间:日19:00-20:30 地点:望江校区东三教336 主讲人: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办: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为国内汽车市场表现最好的SUV车型,哈弗H6任一动作都备受网友及竞争对手关注。 就在今天(4月19日),全新一代哈弗H6在上海车展正式宣布上市,先行3个版本均搭载2.0T发动机和7速双离合变速箱,售价分别为13.28万、13.98万和14.68万元;后续还将推出1.3T版...
百日目标检视 1. 目标1 每周跑步20公里 2. 目标2 坚持完成天使二阶践行,三只青蛙+晨间日记 3. 目标3 记账+记录时间 本周成果(可从八大关注选择全部或部分进行检视“健康/家庭/效能/成长/财富/社交/事业/休闲”) 一、家庭: 1、在东莞城区及虎门等镇区看房子...
喜欢席慕蓉的诗是从中学开始的,至今多年,她的诗集一直陪伴枕边。 是怎样细腻敏感的女子,写出那么多温柔如水的诗句。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一一成为多少信男信女的爱情见证。 时间或许早已流转,而关于爱的诗句却永远年轻。每一个人的生命,总会因另外一个人而变得丰盈;每一个流浪的灵魂,总...《一生要读的50首诗歌》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TXT电子书下载
《一生要读的50首诗歌》
中国卷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字寿章,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第一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河畔的金柳”化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物,化作生动可人的新娘;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只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诗人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既然在康桥涅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汇合在一个人生里。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这首诗是中国新月诗的代表作,也是徐志摩的艺术诗歌的理论主张。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内在的音节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彻底的‘音乐化’(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诗刊放假》)。返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沪杭车中》、
中国卷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
笑声点亮了四面风
清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
你是四月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星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
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
新鲜,初放芽的绿
你是,柔嫩的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原名徽音,福建省闽侯人。l904年6月10日生于杭州,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是年,张学良出奖金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中奖。1931年应聘到北京中国营造学社任参校。
从1931年到1946年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参加调查研究中国古建筑,足迹遍及北京、河北、山西、浙江、河南、山东、陕西等地。
1946年后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讲授《中国建筑史》课并为研究生开设《住宅概说》等专题课。194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工作,1951年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设计纹饰和浮雕图案,1951年调查研究景泰蓝生产工艺并设计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景泰蓝新图案,还亲自参与测试。
1950年兼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工程师,1953年当选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建筑学报》编委、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
她发表的有关建筑的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等。她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笑》、《清原》、《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林徽因诗集》(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与香港三联书店联合编辑出版了《林徽因》(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之一)。
只可惜一代才女在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在51岁那年,与世长辞。
林徽因现存的诗作有五十余首,大抵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样富有个性,别具一格。读她的诗和散文甚至小说,丝毫没有距离感,仿佛作者就在对面——她的作品喜欢用“你”字,时刻提醒你注意。读她的作品就像和她谈话,就像置身她的沙龙,林徽因极具逻辑和富有思想的话就仿佛在耳畔。她用词亦非常严谨,为准确表达思想,她在好多作品里使用了英语词汇。同样,为了准确表达思想,她的文章句法多变而欧化。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那鹅黄,是韧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这神圣和佛前的圣水一样,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这样的季节里,“你”已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林徽因的诗歌体裁融西方和古典于一炉,表达出深邃久远的灵思。
《笑》、《别丢掉》、《静院》
中国卷 繁星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话?
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那一颗星没有光?
那一朵花没有香?
那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冰心()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原名谢婉莹,日生于福州。她的父亲是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母亲知书达礼,冰心从小就生长在安逸、挚爱和幻想之中。
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于1919年冬开始写诗,至1922年6月,已创作了《繁星》和《春水》两部诗集。冰心早期的诗,就其所表现的思想,没有超出“爱的哲学”的范畴。她重视母爱,歌颂童心,赞美自然美景。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
1923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哲理小品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衰。1926年回国后,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
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抗战胜利后到日本,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
1951年回国后,除继续致力于创作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冰心一生的创作中,有两点对诗人的影响最大。
一是冰心从小受到大海的陶冶。诗人三岁时随其父来到海滨城市烟台,在这个海边城市中,诗人整天面对着变幻不息的大海,整天在天水之间体味那份空阔和悠远。烟台的大海陶冶了诗人深沉博大的胸怀,启发了诗人丰富奇妙的想象力。二是自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冰心就读于教会学校北京贝满女子中学,他后来说:“因着基督教义的影响,潜隐的形成了我的‘爱’的哲学”。这种“爱”的哲学反映了冰心对黑暗现实的无比憎恶和对理想社会是热烈追求。
《繁星》一,有如一曲优美、温婉的“天籁之音”,也表现了人类互敬互爱的“爱”的哲学思想。随着诗人的吟唱,便有如一副图画在我们眼前幻化出来:繁星、深蓝的天空、微光,这是怎样的一副美景?这首诗还将中国古典诗词和外国文学的两种韵味调融在一起:“沉默中,微光里”明显带有泰戈尔诗的韵味:“繁星闪烁”亦育古诗之味。描绘一副夜景,表现瞬间的情感,含蓄蕴籍,清莹隽永,字里行间流荡着温婉的情韵、淡淡的盼望,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典雅清丽如一株含苞待放的君子兰。
《繁星》一三一,描写了大海的波涛汹涌,广阔无垠。当人们面对蔚蓝的大海,聆听那阵阵波涛声时,就会禁不住思潮翻滚,不由得惊叹大海的博大深沉。这时候人的精神就会得到升华,仿佛自己的胸怀就像大海一样博大深沉。从小在大海边长大的冰心,曾经有过无数次这样的感受。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呼告手法,直抒热爱大海的胸臆。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鲜花。星光使夜空变得美丽,鲜花的香气令人陶醉。这些都是充满诗情画意、美好的事物。诗人以此来衬托大海,从而抒发热爱大海的情怀。排比、反问句式的运用,使这首诗的情感显得格外强烈、深沉,排比使情感层层推进,最后由物及人,将情感推向高潮。而排比句和反问句的综合运用,更增加了情感的推动力。诗人不事藻饰,在口语话的诗句中,形成了自然、朴素的风格。
《春水》、《纸船——寄母亲》《教我如何不想她》
中国卷 教我如何不想她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者月光。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游,
水底鱼儿慢慢游。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原名寿彭,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江苏江阴人。1911年辛亥革命时曾任革命军文书。写过旧体小说。1917年成为《新青年》重要撰稿人,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20年留学美、法等国,专攻语言学,曾经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回到中国后,即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其有关音韵学的著作,附有各种曲线图表,为中国运用科学仪器研究音韵学之第一人。他1927年曾出任辅仁大学教务长。同时继续从事杂文著作。作品自然洒脱、幽默风趣。主要著作有《半农杂文》、《半农杂文二集》等。
刘半农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追求真理,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许多震惊文坛的进步论著,成为新文化运动中一位“斗士”和“闯将”。他是白话诗歌的拓荒者,现代民歌研究的带头人,具有开拓精神的杂文家。他又是我国语言学及摄影理论奠基人,是我国第一个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的语言学家。
刘半农又为中国新诗创始人之一,早在留学美国时期,他就写过著名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并由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谱曲,曲调沉郁婉转,优美动人,因而在中国广泛流传。据刘半农的子女刘小惠、刘育伦、刘育放等回忆。其父写此诗时,母亲正在身边,“她”并非指爱侣,而是当时身居异城,时刻在怀念着故乡。英语中“祖国”一词为阴性,因此“她”实指祖国,此诗乃怀念祖国之歌。
1934年夏,刘半农赴内蒙古进行语言学的调查研究工作,感染回归热,返回北京不久即病逝,时年仅44岁,学术界、教育界无不痛惜。
这首诗作于1920年诗人留学欧洲期间。诗发表时标题《情歌》,后改为《教我如何不想她》。据当年与诗人同在欧洲留学,并为这首诗词谱曲的赵元任教授说,诗中的“她”,代表着当年赵元任和刘半农在国外时,日夜思念的祖国。如此看来。这首诗是诗人爱国之情的真切流露,那时的诗人远离祖国故土,心中时时生出对故国的依恋,而并非是一首常人理解的思念情人的情诗。伴着那景色,诗人唱出了心底的热切的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而那时的中国更是千疮百孔,诗人对故国的关心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天空明净,大地宽阔。云儿在天空中飘着,微风轻吹,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祖国,也唤起了诗人心中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那轻拂的微风,吹乱了诗人的头发,也吹乱了诗人的思绪,想着满目苍痍的祖国,诗人反问道:“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样加强了诗人的感情和对祖国思念的程度。
夜里,银色的月光照在宽阔的海面上,月光、海洋恋人似的形影相随。而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却不能依靠在祖国母亲的臂弯里安静的入睡。这月光、这海洋、这契合无间、依傍难分的情景在诗人的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感情呀?又怎能“教”诗人“不想她”呀!
水面上的落花,水底的游鱼,空中燕子的飞舞。这一切都让诗人想起家乡的花、家乡的水、及那堂前的燕子,这一切是那样似曾相识,但这一切又是在梦里。也许,燕子送来了家乡的信息,让诗人的心里有着更深的触动,更深的思念,以致思乡的感情得到升华,诗人如涕如诉的说:“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中摇动,象征祖国的风雨飘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实写当时祖国大地已是战火连天。冷的风、暮色中的野火和天边的残霞,描写出祖国和人民的危难,也衬出了诗人远离故国的失落和思念之情。这是一种强烈的反差,是诗人情感上和外部环境上的反差。在诗人最冷的心灵感受中,暗藏着对祖国最深沉的爱。
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用了“她”字,中国的文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其中并没有男女性别区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他”字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这样太笼统,刘半农确定用“她”来代替女性的第三人称,通过对“她”的全面探讨后,刘半农还趁机提出:“我现在还觉得第三位代词,除‘她’之外,应当再取一个‘它’字,以代无生物”,从此中国的第三人称特指了、标准化了。
在这首诗中,每一段的开头渲染了不同的自然景色,以景抒情;每一段都营造了优美的诗歌意境,现实的景色引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同时,诗人采用了西方抒情诗的一些手法,反复吟唱,用生活中的白话来代替文言创作来抒发心中强烈的感情。这首诗无论是在意境的营造上,还是在抒情方式的表现技巧上,都是后来中国白话新诗的楷模,对中国的新诗产生了启发式的影响。同时,这首诗注意到听觉现象的要求,形象生动鲜明,语言通俗简洁,节奏流畅,体式整齐,很适宜谱曲。这无疑对新诗形式探索具有相当的启发性。
《铁匠》、《巴黎的秋夜》、《面包与盐》
中国卷 采莲曲
小船呀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娇娆。
金丝闪动过小河。
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
清净呀不染尘埃。
水珠滑走过荷钱。
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裹中央。
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榴树婆娑,
喜鹊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消溶入一片苍茫。
虚空里袅着歌音。
朱湘,字子沅,现代著名诗人。1904年生于湖南省沅陵县,故以湘为名。日在由上海开往南京的客轮上投江自杀,投江时带了一本《德国诗选》和心爱的诗集《草莽》。朱湘是现代诗坛上一划而过的流星,但绝对是耀眼的,恰如柳无忌所说的“他的名字并不是写在水上的”。
1919年考取清华学校,并参加梁实秋、闻一多组织的清华文学社。1922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在《小说月报》第一次发表5首新诗。
192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夏天》。1926年自办刊物《新文》,只刊载自己创作的诗文及翻译的诗歌,自己发行。因经济桔据,只发行了两期。1937年第二本诗集《草莽》出版。1927年9月至1929年9月,留学美国。朱湘是“新月派中最讲究形式美的人,强调音韵格律与‘文学的典则’,诗作有鲜明的音乐感,同时又刻意营造一种古典美。”同时朱湘“对音乐美的追求在现代诗歌中堪称独步”。从诗论上看,朱湘是当时“新诗形式运动”的一员健将。由于他有着深厚的“西方外来他者”的话语背景,发现了西洋诗有着“最美的古典”,也有着“音韵与格律”,加之“传统他者”的内蕴积淀,朱湘确立了自己的诗艺目标——“那个目标,是新的诗律,形式与音韵的重建”,即追求自由的有格律的新诗。所以,后人称朱湘为“中国的济慈”、“纯粹的诗人”、“完全的诗人”和“诗人的诗人”,大致是对“精美朱湘”的经典诠释吧。
最具特色的作品如《采莲曲》、《催妆曲》、《晓朝曲》、《摇篮歌》、《昭君出塞》、《婚歌》等都写得美丽轻盈。《石门集》和《永言集》诗风虽转为沉郁苍劲,幽愤凄苦,这些都体现了诗人朱湘对现代新诗的精美建构。所以,在现代新诗从破坏到重建并向诗艺诗味诗美的境界前行,在现代新诗从自由诗向格律诗转型的道路上,“精美朱湘”是一座不可忽视的山峰。
五四运动时期,成长着一位满是才情的诗人,那就是“中国的济慈”(鲁迅语)───朱湘。尽管他的名字对当代的年轻人来说,已经很遥远甚至很陌生了,但他的诗却一直留在人们心中。诗人在人生的一面是乖僻的,暴躁而不堪重负,但在诗的一面却是坦然的,显得出奇的柔顺,出奇的宁静。
仅从他的姓名里,也能觉察出诗人与水的几分亲近。而在他的诗行里,更是无处不流露出对水的钟情。“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这样俯拾皆是的清新诗句。《采莲曲》或许是上苍对朱湘特殊的赏赐,诗句既给人以轻快的感觉,又透出几分莫名的凝重,如:“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溪中/采蓬/耳鬓边晕着微红/风定/风生/风荡漾着歌声”采莲是江南的旧俗,延绵了许多年,江南盛夏,菡萏如火,少年女子荡舟采莲,边劳作,边嬉戏,欢异常。
《采莲曲》宛若梦幻的意境,似一幅东方古典的写真“小船呀轻漂/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在杨柳飘飞、荷叶覆盖的荷塘,荷花如少女般在风里、在翠绿的湖面上开放,在日落的斜辉里,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一船少女载着满船的歌声驶来。艳而静的诗歌语调,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爱,对淳朴劳动人民的爱,也显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踪和留恋。诗歌意象清丽,风情浓郁,属于诗人同时也有太多的寄托“左行,右撑”、“拍紧,拍轻”、“波沉,波升”这样轻盈的节拍,轻快的调子,有着中国传统诗歌的特点。
此外,《采莲曲》采用了一种变化的“词曲式的歌律”,诗行显的参差不齐,但错落有致,诗人以流动变幻的音韵,很能显示出诗歌张弛有度的节奏感。
《雨景》、《答梦》、《夜歌》《雨巷》
中国卷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
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是他的早期作品。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行着,彷徨着。“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
就抒情内容来看,《雨巷》的境界和格调都是不高的。《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抒发了作者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打开诗篇,我们首先看到诗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诗人自己就是在雨巷中彷徨的抒情主人公。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里,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有“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和“惆怅”。她和诗人一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无言,“像梦一般地”从自己身边飘过去了,走尽了这寂寥的雨巷。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雨巷》是诗人用美好的“想象”来掩盖丑恶的“真实”的“自我解脱”。
《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以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第一个大量利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是李金发。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接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
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的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表现得更加含蓄蕴籍,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找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捕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情深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的去处。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也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
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抒情形象。这显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景更把丁香结和雨中惆怅联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愁愁!青鸟不传云外久,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以为不能这么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吮了前人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
《雨巷》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丁香一样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但道德等到了它的音节优美这一特点,不能不说是有见地的。《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脚韵。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类的关联。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人的心头。
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这种语言上的重见,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情色彩。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送来了优美动听的《雨巷》,虽然不能说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至少也是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我的记忆》、《断指》、《我用残损的手掌》
中国卷 乡愁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母亲在那头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新娘在那头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母亲在里头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现任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倾注在他的诗作之中,《乡愁》便是一首代表作。乡愁,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是成千上万首诗歌表现的主题,然而,将之作为一个长期的写作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余光中恐怕还是第一人。
首先诗歌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那一寸见方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在相互的通信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在来来往往中,填补了诗人感情的缺口。一把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将归向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于走向沉重的分离。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大海。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
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但决不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的感情;它们又是丰富的,但决不堆砌,而是含蓄,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语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思念。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乡愁是——”与“我在这头……”“在里头”的重复。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不仅表现了诗人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
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等你,在雨中》、《春天,遂想起》、《乡愁四韵》
中国卷 你的名字
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
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
写你的名字,
画你的名字,
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
如日,如星,你的名字。
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
如缤飞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
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在树上,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
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木时,
啊啊,多好,多好,
你的名字也大起来。
大起来了,你的名字。
亮起来了,你的名字。
于是,轻轻轻轻轻轻地唤你的名字。
纪弦(1913—)诗人。原名路逾,笔名刘易斯、易士、纪弦等。原籍陕西秦县,生于河北清苑,后移居上海。少年时曾居住扬州多年,深爱西湖之美景,遂以扬州为其心目中之故乡。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专。1936年东渡,归国后,从事教育工作。1937年“八一三”沪战爆发,全家流亡到了武汉,复经湘、黔、滇、越南而香港。1942年重返上海,生活异常艰苦,全靠亲友接济。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
曾参与创办《火山》、《现十七》、《今代》、《新诗》、《诗花》、《诗志》等杂志,组织新火文艺社、菜花诗社等。抗战时期,从事教学,并在香港《国民日报》社和国际通讯社任职。抗战后,历任航运公司董事长,参与“中产阶级运动”,开始以“纪弦”为笔名,在《中坚》月刊发表文章。1948年去台湾,任《和平日报》副刊“热风”编辑,旋即转台北成功中学任教。1953年独资创办《现代诗》季刊,发动“新诗的再革命”运动。《现代诗》季刊,成为当时不愿跟随诗歌主流的青年诗人最欢迎的园地。
1976年移居美国加州。为台湾现代诗运动首创者和代表人物,声称“诗是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一度把台湾新诗运动导入反传流、逃避现实和全盘西化的歧途。1969年前往菲律宾,出席第一届“世界诗人大会”,被举为“中国杰出诗人”,获金牌奖。
纪弦的著作,已出版的诗集有《摘星的少年》、《饮者诗抄》、《槟榔树》;散文集《小园小品》、《终南山下》、《园丁之歌》;诗论集《纪弦诗论》、《新诗沦集》、《纪弦论现代诗》等多种。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而是鬼使神差地选取了人所忽视的对方的名字为吟咏对象,在平凡中酿出了不平凡的艺术美酒。
全诗共分5节,诗的第一节只有两句,却写得很深情。“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的呼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每夜每夜”都在呼唤“你的名字”,是呼唤和听觉的结合,是发自内心的,是无比深情的。另外诗人用“最轻最轻”、“轻轻”的叠字,使诗的情意更为缠绵。
这首18行抒情诗,以“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开头,中间以一节系列比喻形容名字的灿烂,你的名字,在诗人的呼唤声里,用最轻最轻的声音,每夜每夜地呼唤,在诗人的诗句里,在图画里,在诗人的梦里,每夜每夜地呼唤你的名字,你的名字是闪着光的,是“日”、“星”、“灯”,是“钻石”、“缤纷的火花”、“闪电”,是“原始森林的燃烧”;把你的名字刻在“不凋的生命树上”吧,它将成长变大,以至永恒。
全诗的喃喃自语而滔滔不绝,轻轻而充满深情地呼唤“你的名字”,赞美你的名字。可“你”是谁?是爱人,是情人,是朋友还是一个抽象的玄念?是故乡,还是祖国?作者虽然没有明确的交代,我们却可以想象到许多的美。她可以为情人,也可以是爱人,也可以是思念的祖国,正是在这样的不定,诗的美得到了无限的扩展。
诗中如日、如星、如灯、如钻石、如火花、如闪电、如原始森林的燃烧等鲜生动的博喻,在读者的脑海里也烙下了难忘的印象。此诗没有直白地呼喊,而是以伴随轻声呼唤的动作的展开来表达绵绵不尽的情绪。诗从唤、写、画转入梦,是从实写暗渡到虚比。又从梦跳到刻,是从虚比回渡到实写。诗情在这虚实的交替中显得活泼多姿。诗的选句虽较随意却很自然,句子放长收短非常自由,但诗人用深情的呼唤将其结合在一起,首尾照应,结构紧凑而完整。字句的重叠与反复,旋律层层逼紧急促,充分表达了倾诉爱慕之情时的紧迫感,似乎能听见主人公激动的心跳,和急促的呼吸。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大量的排比和重叠句式,一唱三叹,整首诗一气呵成,有回肠荡气之势。
《二月之窗》、《乌鸦》、《一小杯的快乐》
中国卷 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郑敏(1920),福建闽候人,中国现代女诗人,九叶诗派重要诗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1942年开始发表诗作,1943西南联大毕业后赴美国留学,1952年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金黄的稻束》是郑敏早期的作品。郑敏从四十年代初期在西南联大哲学系读书时开始写诗,她“受浪漫主义诗歌及歌德、里尔克影响,倾向于写抒情哲理诗”“郑敏早期诗作以感性见长,——乍一看去她好像在刻画事物,实际上这里所写的,诗的文字在这里所指向的,是她的感觉,是很主观的东西,因而也就是她自己才有的。
诗人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教授,讲授英国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主要作品有诗集《诗集》、《寻觅集》、《九叶集》(与袁可嘉等合著),文论《英美诗歌戏剧研究》、译作《美国当代诗选》等。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金黄的稻束》的出现带来了一种语言的突破,一种雕塑的质感,一种将“思”与“诗”融为一体的可喜努力。这首诗以独特新颖的意象来展现一种沉思的深邃的意念,以创造性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来表现“无数个疲劳的母亲”,进而升华成一种人类精神的颂歌,一切劳动的收获均来源于“伟大的疲倦”。于平凡的景物中,凝铸了诗人神圣的感情,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者的颂歌。
诗一开始写“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它“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这为后来“雕像”的出现做了铺垫)。当大地空旷,“金黄的稻束”站在秋后的田野上,它比一切更动人,更能调动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由此,诗人看到的不是“丰收”后的喜悦,而是“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而这是赋予生命的母亲、默默肩负着生命的艰辛和希望的母亲。这让“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诗人以动情的笔触赋予这种疲劳以美丽的性质。接下来诗人对田野里的“金黄的稻束”作了烘托描写“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是/围着我们的心边”,正是在这万物围来,大地无比宁静、饱满、透明的境界里,诗人的目光再次投向黄昏田野上那站着的金黄的稻束:“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无论是英雄的雕像、伟人的雕像,在此刻,都没有这样一种“雕像”更宁静沉默,更有力量。在光秃秃的收获过的田野上,那金黄的稻束“是永恒而孤单的灵魂”,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她们站在历史的长河里,都“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这永远启示着人们的劳动价值和意义。至此,那肩负着伟大的疲倦和辛劳的母亲的形象,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衬下,超越了历史的进程而具有了永恒的意义了。
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一种“抽象的思”和“具体的形”在此完美地合为一体。
《永久的爱》、《每当我走过这条小径》、《雕刻者之歌》
中国卷 无题
不要踏着露水——
因为有过人夜哭。……
哦,我底人啊,我记得极清楚,
在白鱼烛光里为你读过《雅歌》。
但是不要这样为我祷告,不要!
我无罪,我会赤裸着你这身体去见上帝。……
但是不要计算星和星间的空间吧
不要用光年;用万有引力,用相照的光。
要开做一枝白色花——
因为我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然后我们凋谢。
阿垅(),原名陈守梅,又名陈亦门,曾用笔名师穆、师木、圣木等。浙江杭州人,七月派作家,早年就读于上海工业专科学校,后入中央军校学习,1939年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在重庆国民党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战术教官。抗战期间,他仅在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上就发表了21篇作品;在西安养伤期间,他还根据所见所闻,创作了一部在当时绝无仅有的反映南京失守和大屠杀的文学作品《南京》,获得了抗敌文协的一等奖(因故直至抗日战争50周年的1987年才得以出版);抗战胜利后,在恶劣的环境下,不仅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作斗争,还与当时文艺思潮中的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等作斗争,写下了上百万字的诗论。解放后,他在天津文联工作,从事编辑和创作工作,热心扶植文学青年。1946年在成都负责编辑文艺刊物《呼吸》,1947年遭国民党当局通缉,潜往南京、上海,后蛰居杭州。建国后任天津市作家协会编辑部主任,1955年受到胡风错案株连,1980年平反。著有诗集《无弦琴》、《无题》,诗论《诗与现实》、《人和诗》等。
就诗人的一生,胡风曾说过:“第一是人生上的战士,第二才是艺术上的诗人”。他一生写了数百万字的自由诗、旧体诗、报告文学、诗论、杂文和散文等作品,其中洋溢着诗人的激情和真知灼见。
阿垅是“七月诗人”,他的诗多写关于爱情、青春、理想和奋斗,也有不少诗行带着斑斑血迹的闪光。《无题》是诗人对爱情与人生的表白。
诗的第一节“不要踏着露水——/因为有过人夜哭。……”,是诗人在轻声的对自己的爱人诉说,诗人告诉爱人“不要踏着露水——”,不要打破那如梦般的寂静。诗的第二节写“我”以交谈的方式把爱人引入美好的回忆,共同回忆以往那美好的爱情生活,“哦,我地人啊,我记得极清楚/在白色烛光里为你读《雅歌》”,诗中点出了《圣经》中的《雅歌》,《雅歌》是一首爱情诗,而且可以称得上是西方文学中第一首爱情诗。这里诗人隐晦的表现了我对爱情和理想追求上的执着。“但是不要这样为我祷告,不要!/我无罪,我会赤裸着你这身体去见上帝。……”,苦难是人生真诚的伴侣,这种已经被认识到了的真理,因着诗人的执着和坚强的信念,而显的格外孤独、格外豪迈。这里诗人希望自己的爱人对“我”的做法有正确的评价。“要开一枝白色的花——/因为我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然后/我们凋谢”,诗人要再次告诉爱人“我们”“无罪”,并说我们会开成一枝“白色花”,这里诗人用“白色花”的纯洁来象征“我们”的纯洁。凝练而蕴籍的诗句,凸现出诗人人生斗士的姿态,有些天真,也渴望世界悲剧的场面,于是诗就升腾为一种孤独悲怆的气息。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色,一是诗中通过“我”再三的强调“我们无罪”,以坚定的语气表现了一个奉献者坚定的信念,给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二是该诗的句式很特别,既散文化又诗意化、既口语化又有点阴晦,这是当时阴霾满天的时代投影。
中国卷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1933),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郑愁予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其作品受到纪弦赏识,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郑愁予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8年应安格及聂华苓之邀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之活动;同年获“第二届青年文艺奖”,次年,任爱荷华大学东亚语文学系中文讲师;1983年获爱荷华大学创作艺术硕士学位,继续入读新闻学院大众传播博士班,并在东亚语文学系任教。1985年获耶鲁大学无限期续聘,其妻余梅芳亦在耶鲁大学图书馆东亚收藏部工作。曾应聘为“中国时报文学奖”决审委员,1990年至1992年任台湾《联合文学》总编辑。出版诗集包括《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I》、《郑愁予诗选》等。2003年接受美国加州注册世界文艺学院荣誉学位。1994年开始与孙康宜教授合教中国现代诗通论。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他的诗中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另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这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正是这种修养使他避免了台湾现代诗派的缺点,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使他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中国诗人”。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错误》写于1954年,在这首脍炙人口且广为人们所传诵的诗中,抒情主人公想象他的妻子或情人,在深深地思念他。诗的结构非常特别,是一种倒装的写法。诗的开头两句本来应该是结尾,即主人公从家门前走过而不入,于是思妇失望,那期盼已久的容颜才如莲花开落;那炽热的情才心灰意冷。但如果按正常结构把这两句放到最后,就一方面显得意念上过于灰冷,另一方面在诗的结构上显得平淡无奇。经过诗人一倒装,就使诗的意念和结构一下子变得新颖多了。
在诗的开头,诗人说:“我打江南走过。”简单的“江南”二字,一下子就将人们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境地那蒙蒙的烟雨,那翠绿的河岸和灵秀的山水,当然还有深闺和那思念的人儿。然而,诗人心中的江南是消瘦的江南,留下的风景已经变幻了数旬,已经如莲花,在开开落落之间只剩下了一支干枯的荷梗。
诗的中间一段写“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等待,心中自然没有蓬蓬的柳絮飞腾之状,因而那颗寂寞的心,也就是一座孤寂的小城。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听不到恋人的足音,那小小的心灵如窗户紧闭。这样的季节该是春季吧,早春,一切都在焦急的等待中。东风滞留在遥远的地方,柳絮在柔柔的柳枝中沉沉地睡去,不管人间的等待和梦。在这样的季节里,在江南那小小的城市的阁楼中,妇人的心扉紧闭,如幽深的青石小巷,笼罩在氤氲的暮色中,寂寞中伴着深深的愁思。一切都静静的,连一个足音都没有。春天或许已经来了,那绿树和鲜花或许已经开着了。然而,没有心灵盼望的足音,春天等于没来,春色仍藏在深深的帷幕中。“你”的心扉如同那深深庭院的一扇窗扉,紧紧地关着一颗寂寞的心,含着深深的愁怨。南宋著名词人蒋捷的词道:“黄花深巷,红叶底窗,凄凉一片秋声。”但这首诗里说的不是黄花秋声,红叶低窗,是绿柳早春,青石深巷;不是清凉在心,是相思,是悠悠的哀愁和寂寞。
这时,“我”的足音,清脆的马蹄声在江南的青石板路上达达而过。这“美丽的错误”更生动新颖地写出了思妇的怀人心情,写出了那心中的寂寞和盼望。然而,这“美丽的错误”使妇人陷入了更深的寂寞中。诗人只是一个过客。诗人走过,留给妇人一份落寞和怀念。
末节两句,我“嗒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源于“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是写“我”的最终感慨。标题“错误”二字,实际上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以至歉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主人公“打江南走过”留下一个美丽的错误。
《错误》一诗中,诗人主要用了“东风”“柳絮”“青石”“街道”“春帷”“窗扉”等意象,描写了一个江南女子倦守春闺,苦苦等候出远门的亲人,一颗心像江南小城一样寂寞,又像紧掩的春帷和窗扉那样紧锁。这时候,一个游子打江南小城走过……但“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在“达达”前行的马蹄声中,一个哀婉而有几分伤感的故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错误》篇幅短小,诗人写起来却一波三折,让诗增添了想象的空间,缠绵之情也不绝如缕。诗中以莲喻人,切合江南秀女的外貌和内心;利用矛盾修辞法来揭示人物内心,颇有独到的韵味,是一首极佳的闺怨词,也是中国诗歌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天窗》、《雨丝》、《生命》
中国卷 雨后
雨后的黄昏的天空,
静穆如祈祷女肩上的披巾;
树叶的碧意是一个流动的海,
烦热的躯体在那儿沐浴。
我们避雨到槐树底下,
坐着看雨后的云霞,
看黄昏退落,看黑夜行进,
看林梢闪出第一颗星星。
有什么在时间里沉睡,
带着假想的悲哀?
从岁月里常常有什么飞去,
又有什么悄悄地飞来?
我们手握着手、心靠着心,
溪水默默地向我们倾听;
当一只青蛙在草丛间跳跃,
我仿佛看见大地在眨着眼睛。
陈敬容()原籍四川乐山。1932年春读初中时开始学习写诗。1934年底只身离家前往北京,自学中外文学,并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中文系旁听。这时期开始发表诗歌和散文。第一首诗《十月》作于1935年春,1946年在上海《联合日报晚刊》上发表。1938年在成都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5年在重庆当过小学教师,1946年当过杂志社和书局的编辑。同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星雨集》,并到上海,专门从事创作和翻译。1948年参与创办《中国新诗》月刊,任编委。她是《九叶集》诗友成员。1949年在华北大学学习,同年底开始从事政法工作。1956年任《世界文学》编辑,1973年退休。
1978年起,重新执笔创作,10年来发表诗作近200首,散文和散文诗数十篇,并有新的译著问世。1981年至1984年曾为《诗刊》编外国诗专栏。诗集《老去的是时间》获1986年全国优秀新诗集奖。
雨后的黄昏,是静谧而肃穆的,是一个感受大地的清新,并领悟人生与自然真谛的时刻。女诗人陈敬容的这首诗,就把我们带入了这种宁静、透明而又富有启示性的时刻。
诗的第一段写:“雨后黄昏的天空,/静穆如祈祷女肩上的披巾。”那黄昏、天空、披肩,诗人把我们带入一种静穆的境地,雨后的一切像经受了一场洗礼似的,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出“静穆”的意味。“静穆如祈祷女肩上的披巾”,这一比喻,不仅形象的刻画出诗人对黄昏天空的感受,而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使诗人雨后的眺望和沉思分外肃穆、虔敬,带有一种出自灵魂的感恩意味。
接下来,诗人由对天空的凝望转向对大地万物的关注:“树叶的碧意是一个流动的海”,这样的诗句化静为动,在静穆中又极富灵性。大地因为雨水的洗礼变得清新如初,在诗人的感受中,从“树叶的碧意”在微风的吹拂中幻化出“一个流动的海”。这是对自然的赞颂。在诗人的笔下,这天地间的一切都是一种赐予,对尘世“烦热的躯体”,起着一种神奇的疗治、超渡和拯救的效力。
诗的中间两段写诗人的观看和沉思。诗人本来是为避雨来到槐树下,这一场不期而遇的雨,把诗人带入一种忘我的出神的境界,而诗人忘记一切地“坐着看”雨后的一切,“看黄昏退落,看黑夜行进,/看林梢闪出第一颗星星。”而“林梢闪出的第一颗星星”,它不仅会带来满天星光,重要的是,它是为一个诗人的灵魂出现的。诗人仿佛从一场奇异的梦中醒来,所以现在她意识到“有什么在时间中沉睡”。“有什么”,我们可以猜想那是昏沉的人世中我们自己的灵魂,它沉睡着,带着诗人现在所“假想”的悲哀。“从岁月里常常有什么飞去,/又有什么悄悄地飞来?”人生的昭示也是转瞬即逝、难以把握的,所以诗人在对人生沉思时会这样感叹地发问。它引发我们在自然的启示下,对人生进行更深入的领悟。
最后一节“我们手握着手、心靠着心/溪水默默地向我们倾听”诗人对人生的追问没有回答,而天地的启示却使“我们”“手握着手、心靠着心”,这使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无言的一切。这里的“我们”更具体了,可以设想他们为一对恋人,但在面对同一片天空时所领受的深刻颤栗已使他们化为同一个灵魂。“溪水默默地向我们倾听”,诗人没有写“我们向溪水倾诉”,而是以此来写出大地的灵性,写出一种人与自然互看、互听的亲密和默契。
的确,在诗人的感受中,自然是一种灵魂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当一只青蛙在草丛间跳跃”,诗人“仿佛看见大地在眨着眼睛”!这一细节的出现,可以说是“神来之笔”!青蛙的一跃,在诗人看来,就是大地的一跃,它展示了大地的生命。从它的一跃,诗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神秘,而且感到大地是在向自己眨着眼睛!这一历来为人们称道的名句,显示了一个诗人的敏感和她对宇宙生命的深切体悟。
中国卷 悬崖边的树
悬崖边的树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象是要展翅飞翔┅┅
曾卓,原名曾庆冠(年)。笔名还有柳红、马莱、阿文、方宁、方萌、林薇等。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加入全国文协,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年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1959年下放农村。1961年调任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79年底平反,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白色花》(合集)、《老水手的歌》等,其中《老水手的歌》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所著散文集有《痛苦与欢乐》、《美的寻求者》、《让火燃着》、《听笛人手记》等,其中《听笛人手记》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另有诗论集《诗人的两翼》、剧作集《处女的心》等。诗歌真诚朴素,饱含情感,特别是在逆境中坚持创作,如《悬崖边的树》、《有赠》等,沉郁中透露着刚毅,在孤苦中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
曾卓的《悬崖边的树》是一篇看似平淡却十分清新、独特的佳作。诗中找不到十分艳丽的词语,诗人用通俗、简练的几句话却很好地勾勒出一幅奇特的图景:空旷的草原的尽头,一棵树独处悬崖边。似将跌近深谷,又像展翅飞翔。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却能让读者眼前清晰呈现出这道奇特的风景。
尽管作者在诗的前一部分描写的景象不免有些寂寞、凄凉,然而整首诗表现的却是一种积极的思想,虽然那棵树“孤独地站在那里”,不免“显得寂寞”,然而又表现出异常的“坚强”,在人们觉得它即将跌入深谷时,树显得那样地孤独而又无助,它似乎被喧嚣的世界所遗弃,只能默默“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有些孤独,有些无助,带些痛苦和失落。然而这棵长久立在悬崖边的树,不曾在那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枯萎死去。它却即将“展翅飞翔”,诗的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在人们为这棵树的命运担忧时,作者笔锋一转,写出树的决心和意志:展翅飞翔,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本来,“跌进深谷”和“展翅飞翔”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然而作者却把它们有机的糅合在一起,于矛盾中体现树的精神和自己的感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独特。作者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将生命浓缩成一棵树,用这独特的比喻告诉人们:生命像一棵树,注定要孤独地承受许多风雨,美好的结局往往在惊心动魄的经历之后,关键就在于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胆量去奋战,去拼搏!
这棵悬崖边的树就是诗人自身的写照。那股从1950年一直刮到1975年的“奇异的风”将诗人吹到了命运的“悬岩上”。他被卷入了“胡风案件”的大风暴,让他颤抖地立在草原的尽头,深谷的边上。伤痛、寂寞和爱唤醒了曾卓的诗性世界,命运的挑战更点起诗人灵魂的光芒,撼人心魄。于是当流逝的岁月在它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留下风的形状时,当别人为它即将跌入深渊而担忧时,他却欲展翅飞翔。
整首诗的节奏缓而不满,调子低而不沉。作者似乎并没有大悲大喜,写景抒情都是平淡的,但是读起来十分清新自然,似乎悟出了一些生命的真谛。这应该归功于独特的意境和独特的比喻。
《花瓶》、《黄昏的歌》、《夜色中的村庄》
中国卷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阳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云霞、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生相依,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作者舒婷,女,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日(农历)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福建省作家协会一级文学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1957年,父亲被错划为右派,分配到山区,五岁时随母亲住在厦门,长期寄养在外婆家,1964年就读于厦门一中,只念了一年多就遇上“文革”经过半年狂热后,成为一个逍遥派,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1969年下乡到闽西太拔公社,边劳动边开始练习写作,记了大量的日记和随笔。并与朋友们通讯,其间有些诗作在知青中流传。离开山区前,把厚厚几本日记全烧了。返回厦门后,当过八年工人,曾先后干过泥水工、挡车工、浆洗工、焊锡工等。
1978年在民间刊物《今天》创刊号上发表了诗作《致橡树》,1979年4月号的《诗刊》给予了转载,使该诗成为写作10年来第一首公开发表的处女作。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其他诗作发表在报刊上,她常常以女性的直觉通过对骚动的灵魂之展示来映照客观世界。这就使她的诗具有了强烈的主观情绪和色彩。这些诗作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为此,《福建文学》自1980年第二期起,围绕其诗作展开了长达11个月的讨论,使其成为大陆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1980年,调入福建省文联。1985年应邀参加了西德地平线艺术节,同时访问了法国;1986年应邀去美国举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个人作品朗诵会,并参加了洛杉矶“中美作家第三次会谈”;1987年应邀参加了意大利蒙代罗国际文学发奖仪式及研讨会;1988年,应邀参加了荷兰鹿特丹第十九届国际诗歌节,并顺访了英国;1990年,应邀去印度参加了纪念尼赫鲁诞辰100周年国际诗歌节。
曾先后创作发表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出版过多部诗集。《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出版的诗集主要有:《双桅船》(1982年,获全国第一届新诗优秀诗集奖)、《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还出版过散文集《心烟》《活弦》等。以及曾在国外出版过个人单行诗集译本四种,与别人合集两种。其诗歌作品曾先后被瑞典、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印度、韩国、缅甸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译成本地文字发表。
1985年和1986年,在由《拉萨晚报》和《星星》诗刊分别发起的“全国最受欢迎的十名青年诗人”的读者投票选举中,曾两度入选,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十名青年诗人之一。
这是一首爱情诗,在诗里诗人把自己的抒情主体化作一株木棉的形象,作为爱的另一方是橡树的形象,诗人以“致橡树”作为诗的题目,表明诗的中心是爱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倾诉。这种倾诉不仅表白了对爱的诚挚、坚贞的追求,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对爱的信念。这就使这首诗不仅有浓烈的感情,还有清醒的理性倾向。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把握了这一点,舒婷的朦胧诗是不难解读的。
《致橡树》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表明作为女性在爱情生活中应该采取的立场和态度。即使放眼今天的社会种种,这首诗仍然熠熠生辉,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艺术美感。诗中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不正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重复的脚步么?作者不仅让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成为爱情中应有之义,而且旗帜鲜明地指出,爱情绝不是生活的全部,爱情应该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只有把爱情的力量化成崇高的事业追求,爱情才能成为一株光辉美丽的长青树。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性爱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全诗共36行。1至13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这正是以对立的价值面对现代爱情理想构成的深刻有力的反衬。14至31行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爱情的双方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保持各自的独立个性,又互相支持,携手并进。32至36行写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既爱双方的人品,也爱他的理想——忠于祖国。本诗气韵顺畅,喻意明晰,层层递进,力量渐升,最后水到渠成,升华主题。又自然贴切,毫无雕琢之痕,是诗体结构的一种典范。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
诗歌之所以采用整体象征,也由于诗人的构思意图不一定把作品题旨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
《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船》
中国卷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出生,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在某公司工作。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他的诗刺穿了乌托邦的虚伪,呈现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们。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顾城诗选》、《北岛诗选》等。
北岛的《回答》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这首诗作于1976年清明前后。人们一般把它解读为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告书”,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的确,北岛是带着对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强烈的否定倾向进入诗坛的,集中地表现了一代人所特有的悲愤和沉思,对一代青年在丑恶与虚假中受到的损害和欺骗的现实,有着铭心刻骨的体验。他深深理解和自己有着相同遭遇的青年心灵的创伤,因而他的诗中留下了青年的苦闷、徘徊、激愤、反抗,以及思考与追求的心灵图画,留下了“一代人正在走过”的历史,留下了青年蹒跚而坚实的足迹,这就是北岛诗歌的主要内容。而《回答》,作为北岛最初创作的作品,自然十分强烈地对那个变异的社会以冷峻、决绝的批判、否定和反抗。
诗以警句开篇,如异峰突起,为全诗定下了悲愤的基调:“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者凭其卑鄙横行无道,高尚者却因其高尚走入了坟墓,有力的讽刺了那个道德观念扭曲、价值观念颠倒、社会荒谬、现实黑暗的时代。诗人进而发问:“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社会的极度变异引起了许多令人难以相信的怪异现象,“冰川纪过去了”的“冰凌”、死海里的“千帆相竞”,终究留下的是难以愈合的伤痕,给人一种悲切的痛感。正是因为伤口带来的疼痛感使得诗人以挑战者的身份发出了“我不相信”的回答,与此同时,在挑战和摧毁现存世界的声音背后,从历史和未来之中捕捉到希望和“转机”。有力讽刺了那个道德观念扭曲、价值观念颠倒的荒唐现实。
本诗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首先深刻的理性思辨。“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这愤怒的呐喊,如冬日惊雷响彻天宇,如空间足音经久不息。四个“我不相信”组成的排比句,语意坚定,大气磅礴,显示了叛逆者毫不妥协的意志。这种怀疑,不是虚无主义,这种否定也非“否定一切”,而是建立在对自己完全相信的基础上,对荒谬客体的彻底否定,是在对病态的社会现实完全绝望后,对生活的重新选择。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被判决了的声音”,一个“为了”,说明了“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原因。而这个原因,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前就已经注定了的。他是命定的宣读者。他对世界的宣言不仅代表他自己,更代表了所有“被判决了的声音”,隐隐地透露出了作者强烈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诗歌大量运用象征手法。那些象征性的形象又带有明确的意义指向。尽管这象征的形象相对直白。但是并没有影响诗歌的感性特征。冰凌”、“死海”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现实生活的困境和艰难。诗中那新颖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的巧妙组结,带有明显的朦胧诗特点,诗歌的思想倾向也带有明显的朦胧诗的特征。这首诗同样是朦胧诗的代表作。
《红帆船》、《枫树和七颗星星》、《迷途》
中国卷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中国当代诗人,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原籍上海,1956年生于北京,1962年开始写诗,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东北农场,1974年回北京。做过搬运工、锯木工、编辑等。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1993年离世。
顾城的哲学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作品《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中,他认为哲学使人自在,并不使人存在。“自然”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没有预设目的的和顺状态。另外顾城酷爱纯粹的美,视女儿性为最纯最美,女儿性不是一个性别的生存方式,而是一种洁净无求的心境。
顾城的诗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的我()代表作《生命幻想曲》;文化的我()代表作《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反文化的我()代表作《布林》;无我()代表作《颂歌世界》《水银》。诗风自然纯净,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不仅为中国诗歌指明诗之本质,更重要的在于让人体味到生命纯净的气息,读之忘我。
顾城的小说《英儿》以开放型的结构,诗化的语言,展现了人世间的真性情,令人震撼。
留世著作有《顾城诗全编》、《英儿》、《顾城散文选集》等。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一代人》一诗既是文化大革命中这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这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黑暗也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是非颠倒、善恶混淆的本质。——诗的形式,诗的联想,诗给人们所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已经赋予了这一句话。前因、后果、环境、思想、信念……这一切,在一霎时有了意义!当你读它时,你首先知道黑暗的环境,压抑、苦恼、消沉,一种凝滞的生命力。随后你看到了希望,是不带任何造作的誓言——因为环境如此消沉。像是从死水之中,忽然站起一个人,缓慢但坚定,去要完成一次涅和新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得了他。
英国批评家、美学家瑞恰慈这样谈现代诗的意义:“重要的不是诗所云,而是诗本身”。这句话相当深刻地道出了现代诗的价值取向。顾城的《一代人》,通共只有两行,其意旨也未见得多么深刻,但我们读后却难以忘怀。原因是什么?因为它首先从审美上打动了我们,不是诗歌以外的“思想”,而是“诗本身”!是深层意象这个精灵坚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唤起了我们更广阔的联想空间,引爆了我们的情感!意象在这里,是完成了内容的形式。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诗人为这短短的两行诗冠以《一代人》这个博大的标题,这就为我们规定了进入此诗的视角社会评判性质的视角。但诗人没有“说明”,他是在“呈现”。我在这里是黑夜的承受者也是眼睛的拥有者。而利用着黑夜给的黑色眼睛去寻找,结果也许是更大的悲剧,这里顾成写出了人类精神上的一个永恒的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昙花一现下一句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