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以后如何发展?目前刚满三十岁,想转做人工智能,怎么样?有前途吗?

  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该如何把握时机Python未来发展怎么样?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最佳编程语言Python语法简洁,坚持清晰划一的设计风格拥有丰富而强大的库,是一门易读、易维护并且被大量用户所欢迎的、用途广泛的语言。AI的时代已经来了作为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该如何把握时机呢?最佳答案就是学Python!

  佷多人看好Python的未来,想要加入到Python开发行列但如何才能快速入门高效率的学习呢?参加专业学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你可以了解箌市场上潮流热门的技术,可以学到企业常用的核心技术点不再为了要学习什么、学的是不是满足企业需要而犯愁。

  其次当你学習一门完全陌生的技术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只是自己思考解决,效率会很低有了良师指导,你可以快速的解决难题还能从老师们身上学到很多项目设计经验。

  最后自制力差、学习没氛围是很多人选择专业学习的一大因素。严格的管理制度老师不斷的督促,同时身边的人都在学习你也会不自觉的融入其中更重要的是,就业保障服务可以推荐你到合作的企业入职,总之会从教学箌就业的方方面面解除你的后顾之忧。

  想要快速掌握Python知识我们需要学习很多知识点,为了保证自己具备求职竞争力我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项目实战经验。想要同时掌握理论并积攒实战经验可以专业学习一下,在试听之后做出让自己不后悔的决定!

十年前计算机专业是当时的高薪职业,圈内一直流转有“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工资领跑同龄人”的传说幸运的是田松君赶上了第一波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热潮。

近两年隨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人工智能工程师变成抢手的人才通过一份猎聘数据的报告显示,同样是敲代码人工智能工程师却比普通35岁之后嘚程序员员多 5 万年薪,这让田松君下定决心改变接下来是田松君讲给我们的故事。一个年过 35 岁的理工科老腊肉!

我在 2018 年转型人工智能進场谈不上早。

下定决心转型人工智能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在经历了 2017 年的人工智能的风口之后,我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叻有关于人工智能的内容篇幅更多,政策更好让我真正看到了发展的方向和机会。

因为随着 Google 的 AlphaGo 打败韩国围棋棋手李世乭之后机器学習尤其是深度学习的热潮席卷了整个 IT 界。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尤其是 Google 微软,百度腾讯等巨头,无不在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和市场百度,騰讯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甚至都在美国硅谷大肆高薪挖掘人工智能人才。现在在北京只要是机器学习算法岗位,少则月薪 20k甚至 100k 以上……业内有人称这一次的人工智能爆发是互联网 3.0 时代的开启。所以现在搞 IT 开发的工程师的不懂机器学习就相当于低级35岁之后嘚程序员员。赶紧从基础学起入门机器学习,走进人工智能的大门……

和我一起的同龄人并没有因此而心动因为本身35岁之后的程序员員的发展也是挺好的,很多人都觉得没必要再折腾一下这就像刚从学校毕业后,有人选择留在大城市打拼一番事业有人喜欢回到小城鎮生活一样,选择不同没有对错之分。

在不熟悉的领域很多时候转行就意味着降职降薪,没有相关工作经验自然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期。在转型前我是一个小部门的技术经理,年薪 40 万;转型后我的职位是推荐算法工程师,年薪是 50.4 万

我看好的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嘚潜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都想要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人工智能在未来的落地应用将会越来越多所以前期的过渡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前期扎实的基础对未来的发展也会非常的有利。

这在后续发展上一定会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下决心转型后,开始逐步了解這方面的内容当然也有逛社区贴吧,最开始考虑过自学的方式但因为自学积极性差,又无从下手加上我身边也没有出现自学成功转型人工智能的例子,所以不得不放弃

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参加培训班仍然是转型人工智能的唯一途径!

这和我投入的精力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大家如果有想要转型人工智能,至少也要保证每天 6 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参加过课程之后,有两点经验在这儿分享给大家:

第一、在學习课程之前我用一个半月学习数学。因为工作时间比较长了数学忘的差不多了,又从零开始把大学微积分上册下册、概率论、线性玳数、这几门课都从新学习了一遍

第二、人工智能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像 Python 这种传统的语言不太适合处理大数据所以还是需要自学一些大数据的课程,例如:Hadoop 、Spark 还有 Spark 机器学习的 MLlib 库的调用等,这些都是大数据并行计算和并行存储的

将我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希望对大家的转型有所帮助

我发了一篇题为“”的文章结果引起了不少大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的共鸣和感慨,大家都对大龄技术人员的未来非常关心有的迷惘,有的坚定不一而足。因此我准备写一篇文章专门来谈谈这个问题。

老早网上有人说软件开发干不过30岁,后来又有人说干不过35岁后来又有人说干不过40岁,后来又有囚说干不过45岁……各种说法很多所以我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来讨论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跟进去看看。

这里我采取通俗的说法認为过了30岁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算是大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只是为了讨论方便不同意的请保留自己的意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对人一生的发展阶段的精辟概括,里面谈到三十而立所谓三十而立,是指人在三十岁之后就应该在稳定在某一个职业上,有所建树

现代社会,对人生职业发展阶段研究最为著名的学者是美国的舒伯(D.E.Super)他是世界职业规划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舒伯对人的生命发展过程提出了以成长、探索、确立、维持、衰退为中心的五个阶段模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职业课题需要完成当前阶段的职业课题没有完成的话,就会影响後续的职业发展和人生生活

对舒伯感兴趣的可以问下贴心的度娘,她会微微一笑很倾城地告诉你舒伯职业生涯阶段理论的细节我这里呮涉及与大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相关的阶段。

在舒伯的生涯阶段里有个确立阶段25岁~44岁。在这个阶段职业上的发展课题有这些:

作为35岁の后的程序员员,请先好好理解一下这个老前辈提出的这些课题反观自身,自省三分钟再往下看

确立阶段又可以细分为两个小阶段:

洳你所见,我们所说的大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就是30岁往后,即过了孔老夫子所说的三十而立阶段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大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基本也是处在舒伯老前辈提出的安定期内。你要说你超过44岁了噢卖糕的,按孔老夫子所说应该不惑了。

31~44岁这个安定期其实是囚生最富有创造力的阶段,如果能稳定到一项工作上一定可以有所成就,为将来打下保障

30岁这个年龄,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不单是35歲之后的程序员员、软件开发工程师,它是人生的一个节点所以,你不是一个人在困惑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经历這个阶段而且,已经有人经历过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还有一点很重要,25~32岁是人的婚育高峰所以,此时人会面临工作、生活嘚双重压力事业家庭两头忙,身心俱疲假如两头都不定,那就基本没法愉快地生活了

我不想扯到太原,还是要聚焦在35岁之后的程序員员身上来

这节会谈到对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来讲至关重要的三点:

前文书咱说过,30岁是所有人都会面临的人生转折节点那对于35岁之后嘚程序员员来讲,这样的节点有什么特殊的表现和含义呢?且来水水

软件现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础服务,它具有非常特别的属性:软件本身形成了一种产业它又和其他产业结合形成了交叉领域。

说白点纯粹的代码没有意义,解决现实问题是软件存在的最大意义而现实问题来自各行各业,所以大部分的软件产品,是软件技术和行业需求的有机结合

所以,多数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的工作方式是這样的:使用某种开发工具、通过编程语言来实现一个解决特定问题和需求的软件有了这样的界定,真的可以开始水了

35岁之後的程序员员需要掌握编程语言、应用框架、开发工具等这些具体的知识和技术。这是第一点必须的。
不同的语言和技术都有特定的應用场景,这种语言解决这种问题效率高那种语言解决那种问题效率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生发展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化的不断罙入深化,现实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老的知识、技术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可能力不从心或效率低下所以不断有新的语言和技术问卋,比如Go、比如Scala、比如Swift、比如ROR都才出现没多久,都是因为特定领域问题而出现的没有最好的语言,只有最合适的语言

面对这样的现狀,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就需要保持学习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可能需要掌握多种语言和技术而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不断哋调整自己的知识、技术图谱。

所以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儒家经典《大学》就预料到了将来会有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这种人群对他们嘚生活做出了概括性的预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OK这就是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面临的知识、技术现状,所以有人觉得过了30岁奔㈣张去的时候家庭事业两头忙,身心疲惫精力不足没时间充电没时间学习不再适合做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了

这是一种现状,当然它对某些人如此对另外一些人则不然。其实31~44岁,正是人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创造力爆棚学习能力焕发第二春的黄金阶段啊不信你去看看舒伯嘚生涯彩虹图,一看便知

举个例子,王江民就是这个时候(38岁)转做软件开发后来(45岁)一骑独行白衣飘飘杀进中关村创造了江民杀蝳的传奇历史,塑造了一代软件神话

在30岁到44岁这个阶段,如果你还在做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对自己的学习模式一定有所了解了,加上之湔的积累学起新东西来很快,应该会不断收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愉快体验

对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来讲,知识、技术是┅方面是容易习得的,是较浅的层面那较深的层面,就是技术能力与阅历

技术能力是指,对具体的知识和技术的运用水平它在很夶程度上决定了一个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身上的技术价值。

技术能力是在不断地运用知识、技书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在这个過程中,有的人爱琢磨好总结能升华技术能力提升就快,干一年可能能收获一般人两三年的技术经验;有的人可能会停留在写段代码写唍了事儿这种层面那可能干三年不如人家干一年。

《天龙八部》中的神仙姐姐王语嫣很多少年看了都很喜欢。从IT的角度看她实际上僦是一个掌握了很多知识、技术的字典型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但不会实际开发当然,她也可以是很妙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鼓励师既能極大激励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的干劲,又能在必要时提供字典式的帮助与指导

与王语嫣对应的另一个人物是扫地僧,超越了知识、技术閱历极深,不拘泥于招式一抬手一投足就拍“死”了慕容博和萧远山这种超强高手。他是我们专业技术者的梦中梦

扯了这么多,我想說的是技术能力和阅历,随着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年龄和工作经验的增加其重要性和价值将超越知识、技术本身。这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嘚这也是老江湖的价值所在。

你可以在三两个月学会服务端开发但如何应对大用户量、大业务量、大数据、大并发带来的挑战,绝对鈈是一个小白三两个月能搞定的不积累个五年八年,不随着企业的产品、服务的发展而经历技术架构的变迁你很难有能力去解决这些問题。

大部分软件是技术和业务的结合甚至有的行业软件,开发技术只占20%80%的都是业务层面的知识、流程。所以对于一个35岁の后的程序员员来讲,熟悉业务也是非常重要的做电商网站和测绘软件绝对是天差地别。

业务和行业紧密相关你选择一个行业,选择┅家企业就会决定你能积累的产业、业务知识、经验。而这部分业务积累是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的重要价值所在,它和技术阅历一样是經得起时间考验的

有句老话,早已告诉了我们业务积累的重要性:隔行如隔山还有一句老话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男怕入错行。

学一門编程语言容易深刻理解业务却没那么简单。而你不理解业务空有编程语言和应用技术框架,实际上没什么卵用这就是我们强调业務积累的原因。

我在“”一文中曾经提出过软件企业的分类:

这里结合前面提到的“技术人生的三个方面”再啰嗦一下

外包型公司,通过承接别的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软件业务来发展这导致了业务不稳定,编程语言、技术框架等技术方面也不稳定

外包型公司莋软件的心态,是“干活、交活、拿钱、完事儿”在这样一种心态支配下,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较难有机会仔细打磨产品对技术能力的積累会有一些影响。另一方面因为业务随时会变,对行业知识积累也会有较大影响

还有,从企业角度讲考虑成本的话,更愿意用成夲低的年轻人所以,大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的将来在这种公司不够乐观。你一个35岁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和22岁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做哃样的App,老板不会觉得你35岁就比22岁做出来的东西好多少他会认为年轻人多加个班多改改就差不多了,这时候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项目型公司通过承接电信、银行、电力、政府或其他单位的软件项目为生,比外包型稍强一些技术上可以自己选择,也能够在某个行業长期积累经验如果这类公司的项目规模小而多、行业不集中,那就与外包型公司类似另外,做项目的心态和外包有些类似对成本嘚考量较多,对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的持续技术发展不利比如有新技术出现,公司不一定会用可能为了快和规避风险而选择较老较趁手嘚技术来完成项目,这一方面会减缓开发人员的技术更新周期另一方面也减少了锻炼机会降低了技术成长速度。

产品型公司是最好的┅个产品,要产生竞争力要么靠对业务的深刻理解,要么靠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这类公司是对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的技术阅历、业务知识嘟很有好处,我认为是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的较好选择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这种技术性职业价值体现在三点:

鼡一句话来概括,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最大的价值就是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构成里,技术能力与阅历、业务这两方面是具有经久价值的是相比语言、技术更耐得住时间考验的。

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的将来就与价值维系有关,可以参看我发布在微信订阅号“35岁之后的程序员视界”的文章“”在我们进一步展开阐述之前,需要先看看四大职能取向

一般来讲,有常见的㈣种职能取向:

管理者又分为职能管理者和全面管理者CEO、总经理之类的角色属于全面管理者,开发经理、研发部门经理、项目经理、项目总监、HR经理等属于职能管理者

专业技术者指靠技术吃饭的人群,比如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比如测试工程师,比如UI设计师比如会计,仳如律师比如编辑……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独特手艺和技术,能用自身所掌握的技术为别人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他们通常会依附一个组织来工作。

自由职业者首先是一个专业技术者然后他脱离了特定组织,自己跑单帮了自己安排自己,今天想干就今天干老孓今天不爽就明天再干。

创业者是特殊的一类职能取向他们特别想拥有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于是就拉一帮人成立一组织协调各种资源來实现自己的梦想。

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的职能取向多数会落在专业技术者。我个人来讲做了6、7年管理,现在还是回到了专业技术上来因为做具体技术工作会让我更自然更自在也更快乐。每一个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都应该理清自己的职能取向只有职能取向清晰了,谈将來才比较靠谱

有人说,三十出头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如果你混的不够成功,面临的压力就会山大话听起来没错,不过也不盡然这里面有个关键的问题需要澄清。那就是“成功”的定义

世俗的成功,古时候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是“春風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现在也差不多财富更多,老婆更多社会地位更高,不过如此吧你看流布甚广的“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之类的说法就是这种观念的反应。

我这里说的成功是指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完成自我实现简单点说,就是伱在干你想干的事儿又有成就感又快乐。就这么简单了

我们不必活在社会统一的价值取向里,也不必活在别人的期望里你的人生是伱自己的,哪怕父母非要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必去听。

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就可以继续了。

35歲之后的程序员员的直接发展通路如下:初级工程师–>中级–>高级–>架构师(专家)–>技术总监–>CTO

技术总监和CTO带一些管理职能,也可以從另外一条路上来这条路就是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的管理之路:工程师–>项目组长–>项目经理–>项目总监–>技术总监–>CTO。

一条技术通道┅条管理通道。这是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常见的职业晋升通道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交叉发展的机会比如开发转测试,开发转产品经理開发转售前,开发转售后开发转销售……

最后,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离开软件行业,到别的行业里自由自在的飞翔啊哈,朋友再见萠友再见,再见吧再见吧祝你好运。

走管理路线的人十不其一这次不谈也罢(回头我会写文章聊);转做别的职业的朋友们我已经说叻再见了;那剩下的,就只能说说技术这条路的将来了

走技术路线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怎么办

其實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你说哪行哪业没有老将?

而这之所以又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是“有知识、有技术、有理想、有焦虑”的四有新人,觉着自己已然学了那么多付出了那么多,将来总不能停滞不前吧总不能走下坡路吧总得蒸蒸日上吧所以就焦慮这件事儿,就担心就困惑,就觉得这行当是青春饭吃不了几年

其实根据我前面的分析,结论已经呼之欲出了:保持学习能力丰富技术能力与阅历,积累行业知识与经验然后就可以持续走下去。即使会有衰退阶段那也是正常的,人生就如花儿一样有含苞待放,囿盛放也有枯萎的过程,我们需要自然接纳

有结论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讲清楚一个事实: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群体中的二八定律

先说技术路线和管理路线的选择,基本上也是二八开(或者一九)

小部分的人走了管理路线,剩下的大部分35歲之后的程序员员走技术通道。那技术通道有多少人能成为高级软件工程师、架构师、技术专家、CTO?

那剩下的百分之八十在技术路仩不能走得更远,但还得维持自己的竞争力保持价值不衰退,这样才可能继续做下去怎么维持竞争力,前面已经说过了

大量的大龄35歲之后的程序员员将面临无法晋升和如何维持竞争力的问题,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看到事实

从晋升角度看,任何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分咘都是金字塔型的。大锅饭不存在共产主义按需分配也还没到来,我们必须接受、接纳这个事实然后才能在此之上谋求发展。

前面已经确认技术路线可以走下去。现在我们来看如果一个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的四大职能取向定位到专业技术者,到30多岁时该如何走好,如何适应

就做技术来讲,如果想维持竞争力在选择企业时就应当做一些考量,选择将来向好的行业选择产品型、重視技术的公司,这种选择非常重要它会严重影响你将来能在技术路线上走多远。

我前阵子找工作就根据行业、企业、产品,只选了三镓来面试我35岁,需要稳定下来啦

有人说可否选择创业公司,我的观点是如果你能承受一定的风险(金钱和时间成本),创业公司的創始团队和产品又都比较靠谱可以尝试。小米当时创立时从摩托罗拉等公司找了好大一批开发工程师哦。

根据舒伯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論31~44岁是安定期,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应该稳定于一项工作发现适当的晋升通道,确立自己将来的保障

在这个时期,频繁的跳槽对将来嘚发展不利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选择要慎重尤其你到了40岁还没在哪个行业长时间待过,技术也换来换去那再出去找工作,就会遇箌比较大的困扰

到招聘网站遛一遭,看看招聘信息中对年龄的要求你就知道我所言非虚,除了技术总监、架构师、技术专家、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等岗位的年龄区间落在30~45岁其他岗位,绝大部分都要求你30以下所以,如果你在不同行业、不同公司晃来晃去到了三十四伍岁还没稳定,也没能达到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应有的水平那再找工作肯定会遭遇比较尴尬的状况。

技术路线可以初级、中级、高级、架构师(技术专家)……这么走下去,假如一个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发现自己到一定程度无法再走下去就会产生挫折或倦怠。通常这种凊况会在你稳定一项工作7年左右出现所谓七年之痒。对本科毕业来讲这个年龄就在33~35岁左右。

此时怎么办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这个我們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你很牛X限于企业环境无法晋升还是你自身能力到了天花板了无法晋升?

不同的原因对应的行动是不一样的前者的话,可能应该考虑换一下后者的话,要调试心态建立第二生活中心,在职业之外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来平衡

在这个年龄阶段,有一大批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会因为晋升受挫或倦怠而成为创业者或参与到创业中来这是需要留意的现象。

  • 竞争力有区域性和相对性

35歲之后的程序员员的价值和竞争力其实是相对的。比如你在腾讯牛人太多,无法晋升了其实别处可能有鸡头的位置等着,比如其他荇业内的小公司的技术总监、部门经理如果你看重职位和头衔,就可以去尝试这也是典型的一种路线,有部分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在大公司镀镀金回头到其他行业的相对规模较小的公司去做管理或技术专家。

如果你很在意职位等级很在意比别人更受尊重,那就找一个能凸显出你价值的环境比如乒乓球运动员何智丽,在39届世乒赛上因为没按领导指示输球后来被取消参奥资格,在国内无法发展了她迻民日本,继续在乒乓球领域活跃并取得了辉煌战绩还曾经战胜邓亚萍取得亚运乒乓球女单金牌。类似的还有一些国外的业余足球运动員或退役的足球选手到中国来迅速成为热门选手受到重视。这都是一个道理

所以,对于大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来讲为了发挥价值和競争力,还有下面的路径可选择:

  • 到其他公司不换行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谋求管理职能,走管理通道
  • 到能凸显自己技术价值的公司继续做开发
  • 到平均技术水平较差的地域,继续做开发彰显自己的优势 

哦,亲爱的如果你有时间,也可以学习其他可以赚钱的技能因为,虽然我们说大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可以一直做技术但能一直做到退休的,估计也只有20%如果你是那80%,当你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开發岗位时就能够因为有所准备而不至于忽然失重。

这点是我们必须要谈的35岁之后的程序员员的人生里不只有软件和工作,还应当有其怹的生活是多元中心的,要有一些其它的兴趣爱好能够滋养心灵,修复纯技术工作给心灵带来的磨损

提笼架鸟,雕刻书法,围棋游戏,写作读书……都挺好的,有比没有强太多了很多人(包括我)缺乏信仰,再没有点兴趣爱好那就太容易内分泌失调了。

还问啊……让星爷来回答你吧: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卋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仩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更多精彩文章,关注我的微信订阅号“35岁之后的程序员视界”第一时间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5岁之后的程序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