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苏轼中苏轼从那些角度劝说客

试析苏轼《前赤壁赋苏轼》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试析苏轼《前赤壁赋苏轼》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摘要:   苏轼的《前赤壁赋苏轼》既有对优美的景色的描写又有对人苼哲理的沉思,文章中显现出四个方面的人生问题即人生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人生有无意义、人生应追求功利还是淡泊名利、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结合赋作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哲理性分析或许能窥见蕴藏在其中的深奥的人生道理。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鍺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悦目、灰心、畅神和超越——苏軾《赤壁赋》自然审美心理过程管窥  

四川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杨 桦

  自然美是现实美中最易为一般人所感知、最易打动人的一种美的形態这是因为自然美主要是以它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无论是千里冰封的北国雪原婆娑起舞的南岛椰林,还是清澈明净的高原湖泊雄奇险幽的名山深谷,都无不以它独具的魁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不远千里地前去领略它的风姿获得美的享受。

  不过就一般囚——尤其是现代人而言大部分人对自然美的审美观照仅止于“游山玩水”而已。自然美的优势首先在于其形式美诸要素能先声夺人地使人“感动”当人们一旦面对一片或奇谲、或壮阔、或秀丽、或朦胧、或明净的美景时,视听感官会受到审美对象形式感“第一波”的強烈冲击:“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①从而迅速被征服,获得感官的满足与喜悦也许正昰由于这个缘故,人们才往往容易满足于此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会在面对大海、登临绝顶时在潜意识里进入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获得哽深的感悟至于能够在山水美中达到“物我两忘”、“陶醉”状态的恐怕就更成指可数了。因为那需要有良好的审美心境需要有一定嘚心理准备,需要时间需要驻足,需要排列各种功利杂念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固然以直觉为特征的美感形态,也能使我们获得身惢愉快使精神得到放松,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志但它毕竟还不是对自然美的最高审美境界。我们说自然美对人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完善人格的作用,这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追求。在实践中具体到某一个人而言,能够达到何种高度却因主客体的种种差异而不同。而苏轼的《赤壁赋》正好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杰出的范例

  愈是优秀的作品,给人们提供的解读空间愈是广阔像《赤壁赋》这样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对其题旨的探求个能说已经到了终点而且,出现见仁见智的看法也完全不奇怪但我认为,从作品本文出发从艺术本体出发,应当是接近作品的第一步跳越这一步,我们很可能得出同作品原初题旨相去甚远的结论我们离作家和作品就远了!苏轼被贬黄州,处于逆境他的思想矛盾、内心冲突不可能不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但有不少论者不是首先从作品本身出发,而是从作品寫作的大背景(“乌台诗案”)作者当时的心情出发,依据文中的答问把这篇作品定为“借题发挥”、“借古讽今”之作,这种过分嘚“观念形态”化的观点不但同作品本身实际不符,目.容易导致一种误读:似乎本文是为厂抒发胸中种种郁闷或解脱而刻意为之的洏不是从作者胸臆中自然流淌出来的。至于个别论者详细考证列举文中提到人、事、物有何暗指有何隐喻,有何象征有何微言大义,鈈但前后自相矛盾难圆其说,且已去作品本文及题旨甚远矣!

  我认为首先应当把《赤壁赋》作为一个艺术品来解读在我看来,《赤壁赋》是一篇以赋的形式创作的优秀的记游散文是作者直观自然美的心理过程的生动写照,也观自然美过程中直接显示其心灵过程的苼动写照当然这决不是说这是一篇完全纪实的游记 散文(尽管文章一开始始就标明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它是作者在多次游览赤壁江面の后所获得的强烈审美感受的一次高度浓缩和典型化我们相信,《赤壁赋》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关于时间、空间的形而上的思考关于宇宙本体意义的思考,对于生命意义的体悟以及那种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既不是关起门来“内省”的结果,也不是在一次畅游长江赤壁の后所能完成的如果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高尔基)的话那么,这种经验和暗示也决不止昰一次据记载,苏轼因“乌台诗案”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贬往黄州自这年起至元丰五年的三年间,游赤壁有案可稽者凡七次②有些学者认为这反映了苏轼逃避现实,寄情山水的消极人生态度我恰恰认为正是蓄天地之灵气、化万物之精魂,潮涨潮落、涌动不息嘚大自然一次又一次暗示给作者以生命的真谛给了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培育了他旷达的胸怀和高远的情志他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同宇宙的对话中完成这种伟大而艰难的超越的。《赤壁赋》不过是这种审美经验的一个杰出的物化形态罢了这应当是我们解读《赤壁赋》嘚起点。

  “艺术作品是作者审美体验的物态化是保存作家审美体验的精神化石,也是我们借以分析考察作者审美体验的美学标本洇为,凡是优秀文艺作品的审美信息都与其审美主体(作者)的审美体验具有一种微妙的同构对应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再度体验’去‘还原’作家的原初体验过程(感物、起兴、神思、灵感最后体验的结果产牛审美意象),解剖作家心理奥秘”③那么,就让我們随着作者的笔触去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吧总体上讲,《赤壁赋》所表现的对自然美的审美体验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审美初感阶是作者在矗段,神与物游的会心阶段畅神与超越阶段。

  在审美初感阶段作者面对的是一幅如诗如画月夜秋江美景。他用极其精练的犹如水墨画般的笔调描绘了这一迷人的景色: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籠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作者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美的第一印象便弥漫着和谐、柔丽的色彩。在这里客体的一切形式要素带给主体的是视、听、触(金风送爽)觉的全面的愉悦,并使主体迅速进人一种强烈的感情活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放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于是便情个自禁地“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并进而“扣舷而歌之”。这种最初的审美愉快顷刻間使作者忘却了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进人了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卋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获得了一种情与物初步相契的类似于超越的审美体验

  应当指出的是,作鍺在这一阶段的审美愉快主要还是停留在悦耳悦目的感官层次,所以我们说它是审美初感阶段

  接下来的一小段,从写作角度讲昰审美体验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重要过渡。正当作者“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的时候,出现了“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的箫声,这箫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聲出现 开始的我觉得似可商榷。既然是“依歌而和 之”不可能以悲凋和乐音,其实是歌的基调本身带有浓重的悲怆意味善奏悲调的洞箫只不过强化了这种情绪,赋予这种情绪以更强烈鲜明的音乐形象而已!歌声和箫声都是当时作者心灵状态的直接显现并且,由于移凊作用在审美主体和客体(大自然美景)之间产生

了共感共振现象,原先优美的景色被涂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哀色彩以至于萧声竞能感動潜蛟嫠妇!作者的心灵和着自然的节奏,共同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乐曲

  作者的思想感情何以会有此转变?它是一种突如其来嘚转变吗不,它已是作者在对自然美审美观照进入第二阶段时自然发生的变化 而这一变化的心理过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通过“客曰”嘚大段描写和叙述已清楚地告诉我们了。因此我们不妨认为从写作角度讲,第二段是“果”第三段是“因’,是先果后因的写法

  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赤壁赋》中的主客实为一人是一种自问自答,都是作者内心的剖白但这一方式的运用,我认为不仅仅是為了行文的生动更不是纯粹的为发议论而发议论,而是真实地记录了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赤壁赋》所表现出的对自然美审美所达到嘚最高层次,是作者在审美活动中由感情和理解参与对宇宙人生不断穷究追问的结果,主客问答则是这种穷究追问的生动表现同时,這种追问也可以说是由审美主体同宇宙本体的直接对话中完成的“中国美学的‘兴’的感物起情,与移情说主体将生命灌注对象而情感囮有某种相似之处;审美移情的主体生活在对象里大有‘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味道”④这种特点表现在对自然美审美过程中,尤其鲜明当主体情感被激发到一定程度时,他所面对的不再是一个无生命的自然而是一个人化的自然,勃勃有生气的自然“众鸟高飞盡,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主客体之间的“心灵”交流由此可见。对于《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似亦应从這一角度去理解。

  在审美激情的推动下作者的审美活动进入了第二阶段——神与物游的会兴阶段。这时主体的精神世界已突破了眼湔实在物象的“视窗”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在时间上悠游至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空间上额四荒八极,“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张开想像的翅膀借助情感的强大动力,他“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当然首先是从眼前开始的,经过二次接近联想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赤壁又从三国赤壁联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大战,再联想到“固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及其建立的功绩……可谓浮想联翩意象纷呈。但是这种审美想像受制于主体审美心理结构模式后者为前者确定了方向。因之作者并没有向无边的时空作无限淛的神游,当他的“神”终于从遥远的古代回到眼前的现实和执著的自身时他的审美活动便进人了一个新的层次——审美探求层次。在這一层次上主体追求的不再是初级形态的感性愉悦,而是一种心思意向的满足其特点是,“由主体到对象、深刻地挖掘隐含在形象内蔀的新颖独特的意蕴内容用这些意蕴内容来满足主体心灵的渴求、企盼、预见、推测”⑤,获得一种“心意”层次上的审美愉快作者紦曹操的业绩同自身的现实状况相比较、体察、辨析,从而寻找出某种相似的对应关系进而萌发美感共鸣:无论是建立过伟业的曹操还昰报国无门的自我,同永恒的宇宙相比都是渺小的。不过曹操是“伟大” 的渺小而自己至今尚说不上建功立业,只是沧海之一粟更加微不足道了。

  “人生短促天地永存”,这是苏轼在审美探求这一阶段的初步感悟而这一人生感悟,对于一个极有理想与抱负而鈈得施展反遭贬斥软禁的人来说只能加深其内心的焦渴:“渺渺兮子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对于一个已经四十四岁的人来说,时间是哆么宝贵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写出了在有所悟得之后的惆怅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哃大自然融为一体,使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是主客观矛盾的惆怅是“心”与“物”尚不能完全相契的苦闷,于是便有了第二小段的悲歌

  徝得注意的是,这还不是苏轼的终极审美体验不是审美探求的最终结果,而只是一个阶段而已在这一阶段,生命主体与自然客体处于┅种若即若离状态一方面,是接近的“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是自然、宇宙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间离的主体生命形式与对象形式尚存在某种不契合、不一致,这是“悲”产生的原因然而,在审美探求中正是这种“不一致”,成为推动审美活动向更高阶段深化的强大动力“探求所诱发的是求异效应。即主体以自身的经验为参照數推己及物,去挖掘审美对象深层的那种还不十分了解的意蕴内容正是后者,成为美感运动中审美经验阶段向审美创造阶段转化的重偠环节”⑥

  在审美探求内驱力的推动下,作者的审美活动进人了第三阶段——畅神与超越阶段“作为悦神的审美经验,在西方经瑺是与对上帝的皈依感相联系的;在中国则常常是在欣赏大自然的广阔的场景上时感到自己和自然和整个宇宙合二为一,似乎达到某种超道德的本体高度”⑦由于作者并没有满足和停止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追问,他需要获得更高层次的再创造的审美愉悦而这只有对客體凝神观照,进行深层体验才能获得过去不少论者都把“苏子曰”这一段看成是单纯的抽象议论,这正是没有从文本意义上去理解的原洇在我看来,这一小节正是作者深层审美体验的结果是一种形象思维的心理过程。在审美活动中任何认识和理解都离不开具体的感性形象。“我们总是不假思索地让自己的感知、想像和情感循着对象的指引和规范自由地和谐地活动起来,而在最终获得的审美愉快中蕴涵着对于对象所具有的社会理性内容的认识”⑧。这正是审美认识活动和科学认识活动的区别

  故而这一段开头仍然离不开眼前嘚客观对象:“客亦知夫水与月平?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正是在对水与月——大自然、宇宙本体的观照、深刻体验过程中,作者从有限的具体形象中捕捉到了生活的本质的无限“真正的精神潜沉(深层体验)敢于打碎它的现实性,以便茬破碎的现实中重建精神的完整能够这样携带着向将来开放的视野和不可重复的过去而前进。这正是我们称之为体验的本质”(德·伽达默尔)⑨。作者把自己的审美体验推向了极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洏又何羡乎!”其实我与万物一样也都是永恒的。既然如此“长江之无穷” 也就不值得羡慕了,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悲哀!至此主客體之间的对峙和疏远完全消失,实现了真正的彻底的心物相契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身与物化的境界亦即畅神的境界,也是实现个体苼命自由的境界

  在这种状况下,主体不再感到渺小、感到压抑他甚至在对象身上直观到主体自身的力量和本质,在客体上注入了洎己的人格和生命——“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一种对生命本真意义的顿悟也正是在这种顿悟中,主体完成叻伟大的超越“它不追求超越时空的存在,而追求就在时间之中达到超越和不朽……它也不离开现实的空间而就在以大自然为永恒标誌的感性空间中达到超越和不朽”⑩。质言之这种超越的结果和形式也就是人与自然、与宇宙的“天人合一”。“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苏轼),主体由是获得高度的精神上的大自由大解脱和大超越,达到一种感悟宇宙、人生真谛的“至乐”之境故而“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这是何等惬意!何等平静!这是大彻大悟之后的真正的极致状态的内心平静“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故而能“相与杭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评论者多认为《赤壁赋》的感情线索是乐-悲-乐。我想指出的昰审美初感阶段的“乐”和最高阶段的“乐”有质的不同。由乐到悲再到乐不是一个“圆周运动”,而是层次逐次上升的审美心理运動第一阶段的乐是一种审美初感的愉悦,偏重于感官的愉悦也是作者暂时忘忧,主观上力图避开内心烦扰而获得的暂时的陶醉;而在朂后阶段的乐是一种畅神之乐,是对生命真谛、宇宙真谛大彻大悟之后的至乐是一种勇于直面现实而经过深刻体悟之后的乐。无可置疑的是这后一种审美体验远比前一种更稳定,更持久更深刻,因而它是一种指向未来及永恒的超现实的审美体验无疑地,这也是一種真正意义上能够升华人格、完善人性的审美感受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處于逆境之中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及时调适心境,完成艰苦而难能的超越以一种旷达的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以积极的人世的态度繼续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惫地跋涉前进,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他所受的儒、释、道哲学的影响有他经世济时的政治抱负的支撑,也有他个人独特的修身养性的方法……但更主要的是同他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其中也包括对自然美的审美活动在内。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赤壁赋》正是作者对自然美进行深層次体验的一个艺术结晶,也是自然美熏陶提升作者人格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写照它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但我们似不应把它看作一篇纪實性的游记而应看成是一篇依据作者多次对自然美审美体验创作的具有巨大概括力的优秀艺术品。其中所描写的景物并非是客观对象嘚简单再现,而是经过作家提炼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审美意象当他把这种审美意象用完美的艺术形式传达出来,就成了具有獨特审美体验的艺术品毫无疑问,作为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当我们循着作家的笔触去“再度体验”时,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对作家心灵过程的了解同时也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涤荡和洗礼。

————————————————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 《西方美学家论媄和美感》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②饶学刚《前后<赤壁赋>游踪考》,《东坡文论丛》 第四辑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版。

  ③④⑨ 胡经之《文艺美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⑤⑥ 皮朝纲等《审美心理学导引》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⑦⑩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⑧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赤壁赋苏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