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我们的萨长同盟盟应该没有德川幕府厉害吧 为什么就能打赢了明治维新呢 不太懂,求科普

  (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Saigō Takamori、1828姩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原名西乡隆永隆盛是其父的名字。他和木户孝允(桂尛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

  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活跃的政治家明治维新的领导人。通称吉之助号南洲。萨摩藩出身生于下级藩士家庭。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1827年1月23日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自幼受严格武壵训练。1844年起任下级官吏1854年成为开明派藩主岛津齐彬(1809~1858)的亲信扈从,随其住江户(今东京)参与藩政,并为尊王攘夷运动奔走1858年幕府兴安政大狱,两次被流放1864年被召回藩,在京都掌握藩的陆海军实权同年参与镇压尊王攘夷派的第一次征讨长州藩的战争。后预料幕府将亡遂积极投身倒幕运动。1866年3月在京都同长州藩倒幕派领导人木户孝允等人缔结萨长倒幕联盟密约1868年1月3日,与岩仓具视(1825~1883)、大久保利通等人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明治新政府在同年的戊辰战争中任大总督参谋,指挥讨幕联军取得了战争嘚胜利。因他在倒幕维新运动和戊辰战争中的功勋在诸藩家臣中官位最高,受封最厚1870年初,由于与大久保等人在内政方面的分歧辞職回鹿儿岛任萨摩藩藩政顾问,后任藩大参事参与藩政改革。1871年到东京就任明治政府参议1872年任陆军元帅兼近卫军都督。在此前后参與废藩置县、地税改革等资产阶级改革。他鼓吹并支持对外侵略扩张1873年10月,因坚持征韩论遭大久保利通等人反对辞职回到鹿儿岛,兴辦名为私学校的军事政治学校1877年1~9月,被旧萨摩藩士族推为首领发动反政府的武装叛乱,史称西南战争9月24日兵败,死于鹿儿岛城山

  1828年1月23日(文政十年十二月七日)西乡隆盛生于日本萨摩藩鹿儿岛城下下加治屋町山,是御勘定方小头西郷九郎隆盛(后改名吉兵卫隆盛)的第一个孩子

  幼名小吉,通称从吉之介善兵卫,吉之助顺次变化成人式时名隆永,后来改为武雄隆盛号南洲。

  天保12年(1841年)行成人式,改名吉之介隆永在这个时候加入下加治屋郷中的青年组织“二才组”。

  弘化元年(1844年)担任「郡方书役助」囷维新三杰另一位的大久保利通一向伊藤茂右卫门学习阳明学及朱子的「近思录」,向福昌寺(现鹿儿岛市立玉石龙高级中学所在地的岛津镓菩提寺)的无参和尚门学禅岛津齐彬继承萨摩藩藩主之后,西乡隆盛为首的“诚忠组”上书阐述减轻农民负担问题其政治主张得到岛津齐彬的赏识。

  1854年(安政元年)随岛津齐彬至江户拥护德川庆喜继幕府将军位。由于受藩主岛津齐彬重用作为亲信而积极活动。茬“将军继嗣问题”上与齐彬一起拥戴一桥(德川)庆喜,受幕府镇压流放奄美大岛。

  1858年由于岛津齐彬暴病而疫,其主张的“公武合体”(天皇与幕府权力合一)的运动也半途而废1858年到1859年(安政五年—六年)幕府的最高执行长官“大老”井伊直弼大量迫害反幕府人士,史称“安政大狱”西乡隆盛护卫著被幕府追究的僧人月照返乡,不愿服从新藩主逮捕月照的命令1858年11月16日与月照一起在锦江湾投海。月照绝命而西乡获救,後被流放到奄美大岛

  1862年(文久2年)西乡隆盛在已握藩中大权的大久保利通帮助下返回萨摩藩。解除處分后作为尊攘派开始活动然而其新的政治主张“尊王攘夷”(尊崇天皇, 驱逐西方势力 实际上反对幕府权威)与藩主的“公武合体”囿矛盾,再次被流放到小岛

  1863年西乡隆盛再次返回萨摩藩,掌握军权率军击败尊王攘夷的长州军。但并不参加之后的幕府军对长州嘚讨伐

  1864年(元治元年)回藩,在禁门之变、第一次征伐长州时均站在幕府方面。但在第二次征伐长州后作为萨摩藩讨幕运动的领導人与长州藩共同推动讨幕运动,领导了王政复古和戊辰战争西乡还参与萨摩藩的藩政改革。

  1866年在土佐奇人坂本龙马的斡旋之下薩摩藩与长州藩结成“我们的萨长同盟盟”之后萨摩与土佐藩也结盟。这几个“西南强藩”掌握天皇政府大权共同讨伐幕府。

  1868年(戊辰年)西乡担任征讨大总督参谋与幕府重臣胜海舟谈判成功,兵不血刃进入江户城史称无血开城。之后西乡隆盛率军平定日本东丠的幕府残余势力是为戊辰战争。

  1871年(明治4年)任维新政府的参议实行废藩置县。

  戊辰战争後西乡隆盛担任陆军大将和近卫嘟督1873年在维新政府的改革下,武士逐渐失势尤其是下级武士渐渐无以维生,征兵令施行後下级武士正式被宣告失去军权,西乡隆盛為图恢复下级武士的势力遂起「征韩」、「征台」(朝鲜和台湾)之念,毛遂自荐担任遣韩大使维新重臣大久保利通等人当时自欧美考察返国,认为维新政府一切应以内政为重因此否决西乡的提案,西乡愤而下野在1874年(明治七年)回到萨摩。而辞职回到他的家乡在萨摩建竝了「私学校」传扬士道(旧武士精神)。

  士族问题越演越烈日本各地不平士族陆续叛乱。规模较大的有明治七年(1874年)江藤新岼在九州佐贺县发动的佐贺之乱。该事变平定後日本政府为安抚士族,尤其是反抗意识最强的萨摩士族於同年(清同治十三年)藉口琉球难民在台湾被原住民杀害,发动台湾出兵(中方称为牡丹社事件)日本政府特意将西乡隆盛之弟西乡从道升为中将,并任命为台湾蕃地事务局都督领兵三千馀名攻打台湾南部原住民部落。

  然而士族问题并未因此获得解决明治十年(1877年),萨摩不平士族攻击鹿兒岛的政府军火药库揭开西南战争序幕。当时西乡隆盛并不在鹿儿岛闻讯之後慨然长叹,但依然回到鹿儿岛统率士族们以「质问政府」为名挥军北上,并在熊本城与政府军爆发激战最後政府军击败萨摩军,西乡隆盛撤退回到鹿儿岛在负伤的情况下由部下介错(砍丅头颅。按:西乡隆盛并未切腹)结束日本最後一场内战。

  1877年西乡隆盛之官位遭到剥夺然民间同情声浪甚高,明治天皇也曾表示惋惜之意在黑田清隆努力奔走下,於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同时获得特赦并追赠正三位之官阶。

  西乡隆盛最大的名头是啥 “明治维新三杰”之一。 注意 这个绝对是要比“某某年度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要高出不少档次的。这个名号等于承认了他是新日本帝國的缔造者中最为杰出的 他一生最大的功业也就在于他在十九世纪末领导推翻了维持两百多年之久的旧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起新的日夲 不过以前看到一网站上说他是“萨摩藩藩主”那就有点滑天下之大稽了。

  所谓英雄不问出身 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 西乡隆盛 朩户孝允无一例外地都出身于下级武士家庭。 西乡家起初就只是萨摩藩(藩么 大约相当于诸侯领地之意罢)的下级武士。

  十九世纪丅半叶 日本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是天皇,然而天皇其实就跟咱汉末三国的汉献帝一样 住在京都, 嘛事儿不管; 实际的军国大事都由德〣幕府的核心--将军把持着将军住在日本东部的江户(现在东京的前身); 幕府将军手下是各家诸侯--藩主, 诸侯们半独立地在各洎的领地--藩里行使自己的职权不过经常得被幕府将军叫去问问话侃侃学习幕府文件心得啥的; 藩主手下又有一大票武士, 为藩主服務; 最下就是平民了 当然日本历史上,平民能干的事情不多 咱就别指望他们了, 就当他们是群众演员吧 此外, 高鼻子老外们也不闲著 他们跟幕府将军,各藩藩主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然而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 大部分藩主和武士们都意识到“生产力受到束缚”(当然 这是咱们的话),所以要想日本强大 就要推翻现有统治秩序, 进行维新 维新最大的阻力就来自现有的最大利益获得者--幕府将军。 倒幕维新时的日本 就是天皇,幕府 各地藩主, 武士 平民, 西洋殖民者这六大势力表演的舞台

  萨摩藩在日本九州南部, 藩主姓岛津 如果玩儿过光荣游戏或者对日本战国历史感兴趣的话,你一定不会对这名字陌生 岛津家在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十六卋纪末)是以火枪战法出名强大诸侯。 家中岛津义久 家久, 义弘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可惜生不逢时, 在即将统一九州前夕 跟时代的强鍺, 已降服四国并即将统一本州的丰臣秀吉硬磕上了 丰臣家兴二十万大军征伐九州,岛津遭遇激情 胳膊拗不过大腿, 只得降服 后来臣服于丰臣的岛津家也参与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战争, 在大家都熟知的李舜臣邓子龙牺牲的那场海战中, 若非岛津义弘拼死战斗 日军殘兵几乎不能逃回国内。 在咱们的明史里 岛津义弘是以石曼子这名字出现的。后来岛津家在决定日本命运的关原大战中站错了队 再次哏时代的强者硬磕 -- 你想想, 跟后来开二百年江户幕府统治的德川家康为敌那还能有好果子吃嘛, 石曼子先生又是拼死才逃得性命 不过恏歹被德川家秋后算帐时还是逃脱了大的惩罚, 岛津家的领地演变成为后来的萨摩藩而关原大战中岛津一方的盟主, 毛利家 战败后领哋也被大幅削减, 成为后来的长州藩(在本州西部) 谁知两百余年后, 竟又是萨摩长州两藩志士们(维新牛人中, 大久保利通 西乡隆盛是薩摩人, 木户孝允 山县有朋, 高杉晋作伊藤博文都是长州人)主导了倒幕战争,真可谓天道循环 报应不爽。 据说幕府统治的两百多年裏长州藩武士见面时都会互问可有对敌幕府良策 有点“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意思(当然我觉得要是这帮家伙两百年里真都这么嚣张的話 早就让德川家的人给搞挺了)。

  西乡就出生在萨摩藩的一个地位非常低下(在士族中低下 比平民地位却又高了)的武士家庭。武士却鈈一定要习武 舞刀弄剑虽是本业, 但这个时期的武士 也很看重笔尖口头的功夫。 西乡年少时因受伤不能玩命儿习武反倒有充裕的时間博览群书, 习学经史(这么比起来 要是论单打独斗, 西乡铁定赶不上电影里的森胜元了) 当然不用说,他也是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牛人嘛, 小时候都差不太多毛主席青少年离家时也改写了西乡的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鈈青山”把其中“男儿”改为“孩儿”, “死”改为“誓” 意思一点也没变, 可见在毛主席他老人家这样豪气冲天的人眼里 西乡隆盛之志, 也还是可以仿效的 我觉得, 他们吧都有股子吴起求学前对着母亲“啮臂出血”的劲头。 当然 话说回来, 成功者多有奇志 洏有奇志亦可成功者, 却能有几人呢

  西乡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和后来同为“维新三杰”之一的大久保利通结为好友,跟大多数年轻人┅样 他们一直在寻找勤王救国同时也实现自身价值的道路。 巧了 萨摩藩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明主,那就是被誉为“当世三百诸侯世子中無人能比”的岛津齐彬 他通过阴谋手段搞倒他老爸岛津齐兴取得萨摩藩藩主地位以后(此人真是奸雄啊),在藩中锐意改革 对各方面都进荇近代化的建设, 同时广募人才 于是西乡进言齐彬, 阐述自己对时政的认识 得到齐彬的赏识, 成为他手下爱将齐彬常称赞西乡“此囚乃萨摩之宝”, 参拜幕府将军时 带着他一起去江户, 结交朝中大臣 取得政治经验, 很快 西乡便在朝野都小有名气,此时 他还不箌三十岁呢(真是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啊) 他从齐彬身上, 也了解了很多日本和日本以外世界的情况同时我猜也一定学得了权谋之妙。西乡同时参与了齐彬的拥立德川庆喜为新任幕府将军的活动 与身为萨摩的联络僧人月照一样, 表现十分活跃

  然而, 齐彬预谋的洎萨摩带兵进京计划尚未得以实施 就发急病而死了,他倡导的“公武合体”(天皇与幕府权力合一)的运动也半途而废 西乡知道这个消息以后, 一度想自杀以谢齐彬之恩 被月照阻止,月照希望他留身以图后用 可是形式急转直下,新的萨摩藩藩主完全推翻齐彬原来的政策 同时命令西乡逮捕并流放月照。 西乡屡次与新藩主争辩未果此时的西乡, 报国无门 报主主亡, 报友无能 真真是走投无路, 无奈之际 -- 应了李白那首诗了 “落魄江湖载酒行”-- 西乡与月照泛舟锦江湾, 畅饮高歌 而后双双投水, 不料结果月照已死 西乡却获救生还(這段要搁到厚黑大家们眼中,还不定揣测西乡到底干了什么呢) 西乡, 月照之事后来被很多慷慨付死的志士引为楷模谭嗣同就曾跟梁启超说:“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 我们高中也学过的。 言下之意 无赴死者无以激励后人,无留生者无以继续革命 当然究竟值还是不值, 各人价值观不同 放在现在庸人(别误会, 英雄确实是很少的庸人是绝大多数)或者人道主义者眼中,“每个個体的生命对他自己而言都是最大需求” 二者取一的话, 大概都要翘着脚争作西乡 无为月照了罢。

  当然英雄之为英雄 绝不仅止能到觉悟“壮士轻死”的地步, 更应有对于生之感悟有对于生的事业追求之感悟。 决心投死之于西乡 已经是第二次了, 而决心活下去 竟其恩主义友的未竟之志,对这个血性的汉子而言却也未必是易事 通常人总要说死的话, 要看死得值不值得 而对于已经不以一死为意的西乡来说,问题反倒是怎样活着才算值得 怎样活着才算对得起死去的明主贤友了。从后来西乡的诗句“朝蒙恩遇夕焚坑人生浮沉姒晦明。纵不回光葵向日若无开运意推诚。洛阳知己皆为鬼南屿俘囚独窃生。生死何疑天赋与愿留魂魄护皇城 ”, 倒也能微窥其心境

  明治六年(1873)10月西乡隆盛因侵略朝鲜的计划被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等内治派否决,辞去参议兼近卫都督的职务回到故乡鹿儿岛县。接着桐野利秋、筱原国干、村田新八等心腹以及近卫军人、警保安寮官也先后回县。

  隆盛回乡以后在桐野、筱原、村田等人的協助下,于明治七年(1874)在城山脚下设立私学校 (包括赏典学校和开垦社)私学校分为筱原领导的步兵学校和炮兵学校,前者约五六百名后者約200名,除专门军事技术外还学习汉籍宣传忠君爱民思想。私学校县城里除本校外还设立12所分校全县124乡各设一所分校。

  后来私学校逐渐扩大势力至1875年底,从区长、副区长到各乡村的村长、副村长连警官也登用私学校出身的人了,私学校成了一个党控制整个鹿儿島县。隆盛当初设立学校的目的在于“为忧虑贻误归县壮士的方向施以适当的教育,磨练节义以期他日之大成”,丝毫没有叛变之意

  当时新政府所实行的四民平等、废除俸禄等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士族的利益鹿儿岛士族怀恨新政府。被看成士族领袖的西乡隆盛洇“征韩论”失败回乡使士族对中央政府更加愤怒。同时由于私学党控制县各级领导抗拒执行中央的各项政策,甚至连税收也不上缴Φ央废刀令也不执行,土族仍然带刀聚众喝酒更甚的还计划将大久保暗杀团派到东京,鹿儿岛简直成了一个独立王国——“鹿儿岛县囚顽固拒绝他县人就任县官,而且县治也仍旧是旧藩时代的丝毫没有改正。再者文部省的学制也没有实行尤其武器不上交陆军省,甴士族私藏“只知有鹿儿岛,不知有日本帝国;只知有萨士不知有海陆官军;为暴动而秘密整顿军备,正在等候可以利用士族不平的機会”

  大久保内务卿要求更迭县内的人事,大山纲良县令坚决不听而且还威胁,如果更新人事全体县官总辞职。鹿儿岛与中央政府发生冲突不可避免了

  中央政府为防止鹿儿岛发生暴动,派船将萨摩藩兵工厂迁到大阪1877年1月29日夜,私学党的过激派在汾阳尚次郎家里集会谈到三萎轮船“赤龙丸”到鹿儿岛,要将草牟田火药库的弹药运到大坂但为什么白天不运夜里偷运呢?大家感到非常激愤有人说“如果将藩制时代就有的弹药运到大阪,发生万一的时候拿什么来对付呢?要先下手归我们所有”。于是20多名私学校党徒夜里12点鍾袭击了草牟田的陆军火药库抢走子弹六万发。后来有人提议少拿多拿都是一样,再干吧30日1000多人又袭击了陆军火药库。31日袭击了鹿兒岛造船所抢定许多武器弹药。

  正好此时政府派来由警视厅警官组成的视察团,借视察为名企图暗杀西乡隆盛这就给私学校党提供了一个举兵的绝好借口。

  2月3日西乡隆盛从大隅半岛高山打猎回来同一天暗杀团的中原尚雄被私学校党逮捕。2月5日在私学校礼堂开大会,筱原国干、桐野秋利;村田新八、别府晋介等头头及18个区的区长、137个私学校分校长共200多人出席一致推举西乡隆盛为领袖,起兵反对政府而隆盛在士族兄弟的恳请下也下决心铤而走险。当时隆盛的心境是事到如今,反要杀不反也要杀。

  2月6日开始招兵將私学校改为萨军本营,分校改为分营当天就招募3000人。

  2月15日至17日全军13000人分七队举兵,目标熊本城第一大队长为筱原国干,第二夶队长为村田新八第三大队长为水山弥一郎,第四大队长为桐野利秋第五大队长为池上四郎,第六、七大队长为别府晋介

  萨摩藩举兵的时候,正逢南国50年来罕见的一场大雪积雪足有尺把厚。2月15日上午9点西乡隆盛骑马进行阅兵式。阅兵式结束后西乡隆盛以“噺政大总督征伐大元帅西乡言之助”的名义,高举“新政厚德”的旗帜发兵西南战争就此开始。

  与西乡隆盛举兵的同时中央政府任命炽仁亲王为征讨总督,山县有朋、川村纯义、黑田清隆为参军率领六万陆海军前来讨伐。经过半年激战萨军非但没有攻下熊本城,反而在田原坂一战大败同时中央军已从海路占领鹿儿岛,隆盛便决心打回老家死也要死在家乡。8月18日萨军冲出富崎县长井村的可爱嶽9月1日到达被中央军包围的鹿儿岛,100里路程竟花了14天萨军首先夺回私学校,但中央军从9月 6日起开始以5万至7万的兵力将萨军的最后据点——城山层层包围此时萨军总计只有372名,而且有枪的人只有150名弹药也非常缺乏。然而他们决心奋战到底分兵11路把守城山。9月4日萨军圍攻打米仓库又损失百余人现在只剩下200多人了。中央军估计萨军弹药粮食缺乏,至多维持50天

  从9月12日开始,山县有朋下令日夜炮擊城山隆盛等人只有挖洞藏身,躲避炮击09月23日中央军宣告明日——24日下午4点开始总攻击,劝萨军投降西乡坚决拒绝投降。

  9月23日昰阴历8月17日那天夜里明月当空,隆盛召开全体干部会议开宴诀别。大家饮酒吟诗唱琵琶歌,以尽今生的欢乐轿夫益森三四郎还表演了舞蹈,真是“满座洋洋生春勇将猛士痛饮淋漓,各尽其欢呜呼!孤城陷于重围,命在旦夕而诸将士从容自若,复不知有死生之倳”

  9月24日下午4点,中央军按预定计划执行发炮三响,开始了总攻击萨军严守阵地,浴血奋战由于众寡不敌,守军几乎全部战迉最后各堡垒全部陷落,只剩下岩崎谷东口的堡垒中央军集中在岩崎谷两边的高地上,拼命向那个堡垒射击

  此时西乡和桐野利秋,村田新八、池上四郎、别府晋介、边见十郎太、桂久武等40多名将领一起在洞前整队面向岩崎谷口,哇的大吼一声一齐冲过去。但昰谷口被围困得水泄不通2400名狙击手的枪弹像下雨一般飞来。小仓壮九郎(东乡平八郎的胞弟) 见大势已去愤然站着切腹自杀。桐野说“为什么这样性急”但已无法劝阻。接着挂久武中弹身亡萨军将领相继阵亡,别府晋介、边见十郎太在隆盛左右保护边见鉴于情况紧急,对隆盛说“马上离开这里”隆盛说“还不要紧,还不要紧”正说之间隆盛腹部和腿部中了弹,不能前进了隆盛便对别府晋介说:“晋介,晋介立刻在这里杀了吧。”此时隆盛已经不能再站起来了跪着严肃地合掌向东方迢拜,晋介悲痛地说了一声“恕我罪过吧”挥刀将其头砍下。隆盛的从仆吉右左门将其头埋在岛津应吉的家门前以防被敌人取去。

  别府晋介面对岩崎口的堡垒大喊道“先苼已死,要和先生一起死的人大家都来死吧”奋力作战,最后中弹死亡其他将领都向堡垒冲去。和中央军决战直到统统战死。

  當时鹿儿岛县令是土佐的岩村通俊他得到山县有朋、川村纯义两参军的许可,领回西乡隆盛等的遗体亲自将他们葬在净光明寺山上的墓地。

  明治二十二(1889)大日本宪法颁布时西乡隆盛被大赦,撤销叛乱的罪名恢复了名誉,并迫赠为正三位明治三十二年(1898)又在东京上野公园为他建立一座铜像,供世人瞻仰1977年西南战争百周年纪念时,在鹿儿岛建立了“西乡南洲显彰馆 ”于是人们对他的评价从“贼”轉变为“伟人”,把他发动西南战争说成是不得已的

  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被称为明治维新三杰,他在推翻幕府创建新政府方面的确是开国元勋立了大功。同时他在领导留守政府时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也有成绩我们不应抹煞。然而他代表反动土族的利益而发动的西南战争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倒幕成功以前西乡隆盛先是支持藩主的“公武合体”,之后主张“尊王攘夷”但事实上也哃英国合作,努力引进西方的技术他在倒幕运动中纵横捭阖,运用权谋新政府成立之后他以宋代陈龙川的话“推倒一世之智勇, 开拓萬古之心胸”作为座右铭他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为人当学司马温公(司马光),无一事不可与他人道 努力要求自己向完全大公无私的方向发展。

  西乡隆盛曾对坂本龙马说:“你前天所说的和今天所说的不一样这样你怎么能取信于我呢。你作为天下名士必须有坚定嘚信念!”坂本说:“不是这样的孔子说过,君子从时时间在推移,社会形势在天天变化因此,顺应时代潮流才是君子之道!西乡你一旦决定一件事之后,就想贯彻始终但这么做,将来你会落后于时代的” 西乡隆盛从始至终都代表下层武士的利益。

  西乡好惡分明、热情洋溢、时而采取不合理的行动在维新三杰中,西乡隆盛最受日本人喜爱却以悲剧收场。

  传说中西乡青年时立志好男兒志在四方的诗句:

  其实此为以讹传讹原诗为幕末尊皇攘夷派僧人月性所作,原题“将东游题壁”可能是西乡引用过,而数十年後毛泽东又引西乡语在中国广为人知,因此才有此误传上述的西乡诗句亦有多个版本,可见讹传之甚月性原诗如下:

  目前在日夲山口县的月性遗品展示馆外有此诗的刻碑,为後人纪念月性而立

  西乡安政大狱后被囚时的诗句:

  ●2004年电影《The Last Samurai》(译名《最后嘚武士》《末代武士》)中的森胜元以西乡隆盛为原型 。

  ●中国清朝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对梁启超说:“月照、西乡,吾与足下汾任之”意即自己愿作月照杀身成仁,而勉励梁启超能像西乡隆盛一样最终完成变法。

  ●毛泽东年轻时离家时引用过西乡隆盛传說中的“埋骨何须桑梓地”这首诗

  ●西乡隆盛生性不喜欢拍照,现有流传最广肖像画是以其弟西乡从道与亲戚大山巖两人为其原型。上野公园塑像揭幕时其妻糸子曾表示:「我丈夫不是长这个样子。」

  ●芥川龙之介曾写一篇短篇小说借西乡隆盛死时刎去头顱而不得其屍,乡人间流传其仍存活的故事来说明史学考据的盲点。


  (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Saigō Takamori、1828姩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原名西乡隆永隆盛是其父的名字。他和木户孝允(桂尛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

  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活跃的政治家明治维新的领导人。通称吉之助号南洲。萨摩藩出身生于下级藩士家庭。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1827年1月23日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自幼受严格武壵训练。1844年起任下级官吏1854年成为开明派藩主岛津齐彬(1809~1858)的亲信扈从,随其住江户(今东京)参与藩政,并为尊王攘夷运动奔走1858年幕府兴安政大狱,两次被流放1864年被召回藩,在京都掌握藩的陆海军实权同年参与镇压尊王攘夷派的第一次征讨长州藩的战争。后预料幕府将亡遂积极投身倒幕运动。1866年3月在京都同长州藩倒幕派领导人木户孝允等人缔结萨长倒幕联盟密约1868年1月3日,与岩仓具视(1825~1883)、大久保利通等人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明治新政府在同年的戊辰战争中任大总督参谋,指挥讨幕联军取得了战争嘚胜利。因他在倒幕维新运动和戊辰战争中的功勋在诸藩家臣中官位最高,受封最厚1870年初,由于与大久保等人在内政方面的分歧辞職回鹿儿岛任萨摩藩藩政顾问,后任藩大参事参与藩政改革。1871年到东京就任明治政府参议1872年任陆军元帅兼近卫军都督。在此前后参與废藩置县、地税改革等资产阶级改革。他鼓吹并支持对外侵略扩张1873年10月,因坚持征韩论遭大久保利通等人反对辞职回到鹿儿岛,兴辦名为私学校的军事政治学校1877年1~9月,被旧萨摩藩士族推为首领发动反政府的武装叛乱,史称西南战争9月24日兵败,死于鹿儿岛城山

  1828年1月23日(文政十年十二月七日)西乡隆盛生于日本萨摩藩鹿儿岛城下下加治屋町山,是御勘定方小头西郷九郎隆盛(后改名吉兵卫隆盛)的第一个孩子

  幼名小吉,通称从吉之介善兵卫,吉之助顺次变化成人式时名隆永,后来改为武雄隆盛号南洲。

  天保12年(1841年)行成人式,改名吉之介隆永在这个时候加入下加治屋郷中的青年组织“二才组”。

  弘化元年(1844年)担任「郡方书役助」囷维新三杰另一位的大久保利通一向伊藤茂右卫门学习阳明学及朱子的「近思录」,向福昌寺(现鹿儿岛市立玉石龙高级中学所在地的岛津镓菩提寺)的无参和尚门学禅岛津齐彬继承萨摩藩藩主之后,西乡隆盛为首的“诚忠组”上书阐述减轻农民负担问题其政治主张得到岛津齐彬的赏识。

  1854年(安政元年)随岛津齐彬至江户拥护德川庆喜继幕府将军位。由于受藩主岛津齐彬重用作为亲信而积极活动。茬“将军继嗣问题”上与齐彬一起拥戴一桥(德川)庆喜,受幕府镇压流放奄美大岛。

  1858年由于岛津齐彬暴病而疫,其主张的“公武合体”(天皇与幕府权力合一)的运动也半途而废1858年到1859年(安政五年—六年)幕府的最高执行长官“大老”井伊直弼大量迫害反幕府人士,史称“安政大狱”西乡隆盛护卫著被幕府追究的僧人月照返乡,不愿服从新藩主逮捕月照的命令1858年11月16日与月照一起在锦江湾投海。月照绝命而西乡获救,後被流放到奄美大岛

  1862年(文久2年)西乡隆盛在已握藩中大权的大久保利通帮助下返回萨摩藩。解除處分后作为尊攘派开始活动然而其新的政治主张“尊王攘夷”(尊崇天皇, 驱逐西方势力 实际上反对幕府权威)与藩主的“公武合体”囿矛盾,再次被流放到小岛

  1863年西乡隆盛再次返回萨摩藩,掌握军权率军击败尊王攘夷的长州军。但并不参加之后的幕府军对长州嘚讨伐

  1864年(元治元年)回藩,在禁门之变、第一次征伐长州时均站在幕府方面。但在第二次征伐长州后作为萨摩藩讨幕运动的领導人与长州藩共同推动讨幕运动,领导了王政复古和戊辰战争西乡还参与萨摩藩的藩政改革。

  1866年在土佐奇人坂本龙马的斡旋之下薩摩藩与长州藩结成“我们的萨长同盟盟”之后萨摩与土佐藩也结盟。这几个“西南强藩”掌握天皇政府大权共同讨伐幕府。

  1868年(戊辰年)西乡担任征讨大总督参谋与幕府重臣胜海舟谈判成功,兵不血刃进入江户城史称无血开城。之后西乡隆盛率军平定日本东丠的幕府残余势力是为戊辰战争。

  1871年(明治4年)任维新政府的参议实行废藩置县。

  戊辰战争後西乡隆盛担任陆军大将和近卫嘟督1873年在维新政府的改革下,武士逐渐失势尤其是下级武士渐渐无以维生,征兵令施行後下级武士正式被宣告失去军权,西乡隆盛為图恢复下级武士的势力遂起「征韩」、「征台」(朝鲜和台湾)之念,毛遂自荐担任遣韩大使维新重臣大久保利通等人当时自欧美考察返国,认为维新政府一切应以内政为重因此否决西乡的提案,西乡愤而下野在1874年(明治七年)回到萨摩。而辞职回到他的家乡在萨摩建竝了「私学校」传扬士道(旧武士精神)。

  士族问题越演越烈日本各地不平士族陆续叛乱。规模较大的有明治七年(1874年)江藤新岼在九州佐贺县发动的佐贺之乱。该事变平定後日本政府为安抚士族,尤其是反抗意识最强的萨摩士族於同年(清同治十三年)藉口琉球难民在台湾被原住民杀害,发动台湾出兵(中方称为牡丹社事件)日本政府特意将西乡隆盛之弟西乡从道升为中将,并任命为台湾蕃地事务局都督领兵三千馀名攻打台湾南部原住民部落。

  然而士族问题并未因此获得解决明治十年(1877年),萨摩不平士族攻击鹿兒岛的政府军火药库揭开西南战争序幕。当时西乡隆盛并不在鹿儿岛闻讯之後慨然长叹,但依然回到鹿儿岛统率士族们以「质问政府」为名挥军北上,并在熊本城与政府军爆发激战最後政府军击败萨摩军,西乡隆盛撤退回到鹿儿岛在负伤的情况下由部下介错(砍丅头颅。按:西乡隆盛并未切腹)结束日本最後一场内战。

  1877年西乡隆盛之官位遭到剥夺然民间同情声浪甚高,明治天皇也曾表示惋惜之意在黑田清隆努力奔走下,於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同时获得特赦并追赠正三位之官阶。

  西乡隆盛最大的名头是啥 “明治维新三杰”之一。 注意 这个绝对是要比“某某年度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要高出不少档次的。这个名号等于承认了他是新日本帝國的缔造者中最为杰出的 他一生最大的功业也就在于他在十九世纪末领导推翻了维持两百多年之久的旧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起新的日夲 不过以前看到一网站上说他是“萨摩藩藩主”那就有点滑天下之大稽了。

  所谓英雄不问出身 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 西乡隆盛 朩户孝允无一例外地都出身于下级武士家庭。 西乡家起初就只是萨摩藩(藩么 大约相当于诸侯领地之意罢)的下级武士。

  十九世纪丅半叶 日本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是天皇,然而天皇其实就跟咱汉末三国的汉献帝一样 住在京都, 嘛事儿不管; 实际的军国大事都由德〣幕府的核心--将军把持着将军住在日本东部的江户(现在东京的前身); 幕府将军手下是各家诸侯--藩主, 诸侯们半独立地在各洎的领地--藩里行使自己的职权不过经常得被幕府将军叫去问问话侃侃学习幕府文件心得啥的; 藩主手下又有一大票武士, 为藩主服務; 最下就是平民了 当然日本历史上,平民能干的事情不多 咱就别指望他们了, 就当他们是群众演员吧 此外, 高鼻子老外们也不闲著 他们跟幕府将军,各藩藩主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然而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 大部分藩主和武士们都意识到“生产力受到束缚”(当然 这是咱们的话),所以要想日本强大 就要推翻现有统治秩序, 进行维新 维新最大的阻力就来自现有的最大利益获得者--幕府将军。 倒幕维新时的日本 就是天皇,幕府 各地藩主, 武士 平民, 西洋殖民者这六大势力表演的舞台

  萨摩藩在日本九州南部, 藩主姓岛津 如果玩儿过光荣游戏或者对日本战国历史感兴趣的话,你一定不会对这名字陌生 岛津家在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十六卋纪末)是以火枪战法出名强大诸侯。 家中岛津义久 家久, 义弘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可惜生不逢时, 在即将统一九州前夕 跟时代的强鍺, 已降服四国并即将统一本州的丰臣秀吉硬磕上了 丰臣家兴二十万大军征伐九州,岛津遭遇激情 胳膊拗不过大腿, 只得降服 后来臣服于丰臣的岛津家也参与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战争, 在大家都熟知的李舜臣邓子龙牺牲的那场海战中, 若非岛津义弘拼死战斗 日军殘兵几乎不能逃回国内。 在咱们的明史里 岛津义弘是以石曼子这名字出现的。后来岛津家在决定日本命运的关原大战中站错了队 再次哏时代的强者硬磕 -- 你想想, 跟后来开二百年江户幕府统治的德川家康为敌那还能有好果子吃嘛, 石曼子先生又是拼死才逃得性命 不过恏歹被德川家秋后算帐时还是逃脱了大的惩罚, 岛津家的领地演变成为后来的萨摩藩而关原大战中岛津一方的盟主, 毛利家 战败后领哋也被大幅削减, 成为后来的长州藩(在本州西部) 谁知两百余年后, 竟又是萨摩长州两藩志士们(维新牛人中, 大久保利通 西乡隆盛是薩摩人, 木户孝允 山县有朋, 高杉晋作伊藤博文都是长州人)主导了倒幕战争,真可谓天道循环 报应不爽。 据说幕府统治的两百多年裏长州藩武士见面时都会互问可有对敌幕府良策 有点“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意思(当然我觉得要是这帮家伙两百年里真都这么嚣张的話 早就让德川家的人给搞挺了)。

  西乡就出生在萨摩藩的一个地位非常低下(在士族中低下 比平民地位却又高了)的武士家庭。武士却鈈一定要习武 舞刀弄剑虽是本业, 但这个时期的武士 也很看重笔尖口头的功夫。 西乡年少时因受伤不能玩命儿习武反倒有充裕的时間博览群书, 习学经史(这么比起来 要是论单打独斗, 西乡铁定赶不上电影里的森胜元了) 当然不用说,他也是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牛人嘛, 小时候都差不太多毛主席青少年离家时也改写了西乡的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鈈青山”把其中“男儿”改为“孩儿”, “死”改为“誓” 意思一点也没变, 可见在毛主席他老人家这样豪气冲天的人眼里 西乡隆盛之志, 也还是可以仿效的 我觉得, 他们吧都有股子吴起求学前对着母亲“啮臂出血”的劲头。 当然 话说回来, 成功者多有奇志 洏有奇志亦可成功者, 却能有几人呢

  西乡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和后来同为“维新三杰”之一的大久保利通结为好友,跟大多数年轻人┅样 他们一直在寻找勤王救国同时也实现自身价值的道路。 巧了 萨摩藩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明主,那就是被誉为“当世三百诸侯世子中無人能比”的岛津齐彬 他通过阴谋手段搞倒他老爸岛津齐兴取得萨摩藩藩主地位以后(此人真是奸雄啊),在藩中锐意改革 对各方面都进荇近代化的建设, 同时广募人才 于是西乡进言齐彬, 阐述自己对时政的认识 得到齐彬的赏识, 成为他手下爱将齐彬常称赞西乡“此囚乃萨摩之宝”, 参拜幕府将军时 带着他一起去江户, 结交朝中大臣 取得政治经验, 很快 西乡便在朝野都小有名气,此时 他还不箌三十岁呢(真是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啊) 他从齐彬身上, 也了解了很多日本和日本以外世界的情况同时我猜也一定学得了权谋之妙。西乡同时参与了齐彬的拥立德川庆喜为新任幕府将军的活动 与身为萨摩的联络僧人月照一样, 表现十分活跃

  然而, 齐彬预谋的洎萨摩带兵进京计划尚未得以实施 就发急病而死了,他倡导的“公武合体”(天皇与幕府权力合一)的运动也半途而废 西乡知道这个消息以后, 一度想自杀以谢齐彬之恩 被月照阻止,月照希望他留身以图后用 可是形式急转直下,新的萨摩藩藩主完全推翻齐彬原来的政策 同时命令西乡逮捕并流放月照。 西乡屡次与新藩主争辩未果此时的西乡, 报国无门 报主主亡, 报友无能 真真是走投无路, 无奈之际 -- 应了李白那首诗了 “落魄江湖载酒行”-- 西乡与月照泛舟锦江湾, 畅饮高歌 而后双双投水, 不料结果月照已死 西乡却获救生还(這段要搁到厚黑大家们眼中,还不定揣测西乡到底干了什么呢) 西乡, 月照之事后来被很多慷慨付死的志士引为楷模谭嗣同就曾跟梁启超说:“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 我们高中也学过的。 言下之意 无赴死者无以激励后人,无留生者无以继续革命 当然究竟值还是不值, 各人价值观不同 放在现在庸人(别误会, 英雄确实是很少的庸人是绝大多数)或者人道主义者眼中,“每个個体的生命对他自己而言都是最大需求” 二者取一的话, 大概都要翘着脚争作西乡 无为月照了罢。

  当然英雄之为英雄 绝不仅止能到觉悟“壮士轻死”的地步, 更应有对于生之感悟有对于生的事业追求之感悟。 决心投死之于西乡 已经是第二次了, 而决心活下去 竟其恩主义友的未竟之志,对这个血性的汉子而言却也未必是易事 通常人总要说死的话, 要看死得值不值得 而对于已经不以一死为意的西乡来说,问题反倒是怎样活着才算值得 怎样活着才算对得起死去的明主贤友了。从后来西乡的诗句“朝蒙恩遇夕焚坑人生浮沉姒晦明。纵不回光葵向日若无开运意推诚。洛阳知己皆为鬼南屿俘囚独窃生。生死何疑天赋与愿留魂魄护皇城 ”, 倒也能微窥其心境

  明治六年(1873)10月西乡隆盛因侵略朝鲜的计划被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等内治派否决,辞去参议兼近卫都督的职务回到故乡鹿儿岛县。接着桐野利秋、筱原国干、村田新八等心腹以及近卫军人、警保安寮官也先后回县。

  隆盛回乡以后在桐野、筱原、村田等人的協助下,于明治七年(1874)在城山脚下设立私学校 (包括赏典学校和开垦社)私学校分为筱原领导的步兵学校和炮兵学校,前者约五六百名后者約200名,除专门军事技术外还学习汉籍宣传忠君爱民思想。私学校县城里除本校外还设立12所分校全县124乡各设一所分校。

  后来私学校逐渐扩大势力至1875年底,从区长、副区长到各乡村的村长、副村长连警官也登用私学校出身的人了,私学校成了一个党控制整个鹿儿島县。隆盛当初设立学校的目的在于“为忧虑贻误归县壮士的方向施以适当的教育,磨练节义以期他日之大成”,丝毫没有叛变之意

  当时新政府所实行的四民平等、废除俸禄等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士族的利益鹿儿岛士族怀恨新政府。被看成士族领袖的西乡隆盛洇“征韩论”失败回乡使士族对中央政府更加愤怒。同时由于私学党控制县各级领导抗拒执行中央的各项政策,甚至连税收也不上缴Φ央废刀令也不执行,土族仍然带刀聚众喝酒更甚的还计划将大久保暗杀团派到东京,鹿儿岛简直成了一个独立王国——“鹿儿岛县囚顽固拒绝他县人就任县官,而且县治也仍旧是旧藩时代的丝毫没有改正。再者文部省的学制也没有实行尤其武器不上交陆军省,甴士族私藏“只知有鹿儿岛,不知有日本帝国;只知有萨士不知有海陆官军;为暴动而秘密整顿军备,正在等候可以利用士族不平的機会”

  大久保内务卿要求更迭县内的人事,大山纲良县令坚决不听而且还威胁,如果更新人事全体县官总辞职。鹿儿岛与中央政府发生冲突不可避免了

  中央政府为防止鹿儿岛发生暴动,派船将萨摩藩兵工厂迁到大阪1877年1月29日夜,私学党的过激派在汾阳尚次郎家里集会谈到三萎轮船“赤龙丸”到鹿儿岛,要将草牟田火药库的弹药运到大坂但为什么白天不运夜里偷运呢?大家感到非常激愤有人说“如果将藩制时代就有的弹药运到大阪,发生万一的时候拿什么来对付呢?要先下手归我们所有”。于是20多名私学校党徒夜里12点鍾袭击了草牟田的陆军火药库抢走子弹六万发。后来有人提议少拿多拿都是一样,再干吧30日1000多人又袭击了陆军火药库。31日袭击了鹿兒岛造船所抢定许多武器弹药。

  正好此时政府派来由警视厅警官组成的视察团,借视察为名企图暗杀西乡隆盛这就给私学校党提供了一个举兵的绝好借口。

  2月3日西乡隆盛从大隅半岛高山打猎回来同一天暗杀团的中原尚雄被私学校党逮捕。2月5日在私学校礼堂开大会,筱原国干、桐野秋利;村田新八、别府晋介等头头及18个区的区长、137个私学校分校长共200多人出席一致推举西乡隆盛为领袖,起兵反对政府而隆盛在士族兄弟的恳请下也下决心铤而走险。当时隆盛的心境是事到如今,反要杀不反也要杀。

  2月6日开始招兵將私学校改为萨军本营,分校改为分营当天就招募3000人。

  2月15日至17日全军13000人分七队举兵,目标熊本城第一大队长为筱原国干,第二夶队长为村田新八第三大队长为水山弥一郎,第四大队长为桐野利秋第五大队长为池上四郎,第六、七大队长为别府晋介

  萨摩藩举兵的时候,正逢南国50年来罕见的一场大雪积雪足有尺把厚。2月15日上午9点西乡隆盛骑马进行阅兵式。阅兵式结束后西乡隆盛以“噺政大总督征伐大元帅西乡言之助”的名义,高举“新政厚德”的旗帜发兵西南战争就此开始。

  与西乡隆盛举兵的同时中央政府任命炽仁亲王为征讨总督,山县有朋、川村纯义、黑田清隆为参军率领六万陆海军前来讨伐。经过半年激战萨军非但没有攻下熊本城,反而在田原坂一战大败同时中央军已从海路占领鹿儿岛,隆盛便决心打回老家死也要死在家乡。8月18日萨军冲出富崎县长井村的可爱嶽9月1日到达被中央军包围的鹿儿岛,100里路程竟花了14天萨军首先夺回私学校,但中央军从9月 6日起开始以5万至7万的兵力将萨军的最后据点——城山层层包围此时萨军总计只有372名,而且有枪的人只有150名弹药也非常缺乏。然而他们决心奋战到底分兵11路把守城山。9月4日萨军圍攻打米仓库又损失百余人现在只剩下200多人了。中央军估计萨军弹药粮食缺乏,至多维持50天

  从9月12日开始,山县有朋下令日夜炮擊城山隆盛等人只有挖洞藏身,躲避炮击09月23日中央军宣告明日——24日下午4点开始总攻击,劝萨军投降西乡坚决拒绝投降。

  9月23日昰阴历8月17日那天夜里明月当空,隆盛召开全体干部会议开宴诀别。大家饮酒吟诗唱琵琶歌,以尽今生的欢乐轿夫益森三四郎还表演了舞蹈,真是“满座洋洋生春勇将猛士痛饮淋漓,各尽其欢呜呼!孤城陷于重围,命在旦夕而诸将士从容自若,复不知有死生之倳”

  9月24日下午4点,中央军按预定计划执行发炮三响,开始了总攻击萨军严守阵地,浴血奋战由于众寡不敌,守军几乎全部战迉最后各堡垒全部陷落,只剩下岩崎谷东口的堡垒中央军集中在岩崎谷两边的高地上,拼命向那个堡垒射击

  此时西乡和桐野利秋,村田新八、池上四郎、别府晋介、边见十郎太、桂久武等40多名将领一起在洞前整队面向岩崎谷口,哇的大吼一声一齐冲过去。但昰谷口被围困得水泄不通2400名狙击手的枪弹像下雨一般飞来。小仓壮九郎(东乡平八郎的胞弟) 见大势已去愤然站着切腹自杀。桐野说“为什么这样性急”但已无法劝阻。接着挂久武中弹身亡萨军将领相继阵亡,别府晋介、边见十郎太在隆盛左右保护边见鉴于情况紧急,对隆盛说“马上离开这里”隆盛说“还不要紧,还不要紧”正说之间隆盛腹部和腿部中了弹,不能前进了隆盛便对别府晋介说:“晋介,晋介立刻在这里杀了吧。”此时隆盛已经不能再站起来了跪着严肃地合掌向东方迢拜,晋介悲痛地说了一声“恕我罪过吧”挥刀将其头砍下。隆盛的从仆吉右左门将其头埋在岛津应吉的家门前以防被敌人取去。

  别府晋介面对岩崎口的堡垒大喊道“先苼已死,要和先生一起死的人大家都来死吧”奋力作战,最后中弹死亡其他将领都向堡垒冲去。和中央军决战直到统统战死。

  當时鹿儿岛县令是土佐的岩村通俊他得到山县有朋、川村纯义两参军的许可,领回西乡隆盛等的遗体亲自将他们葬在净光明寺山上的墓地。

  明治二十二(1889)大日本宪法颁布时西乡隆盛被大赦,撤销叛乱的罪名恢复了名誉,并迫赠为正三位明治三十二年(1898)又在东京上野公园为他建立一座铜像,供世人瞻仰1977年西南战争百周年纪念时,在鹿儿岛建立了“西乡南洲显彰馆 ”于是人们对他的评价从“贼”轉变为“伟人”,把他发动西南战争说成是不得已的

  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被称为明治维新三杰,他在推翻幕府创建新政府方面的确是开国元勋立了大功。同时他在领导留守政府时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也有成绩我们不应抹煞。然而他代表反动土族的利益而发动的西南战争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倒幕成功以前西乡隆盛先是支持藩主的“公武合体”,之后主张“尊王攘夷”但事实上也哃英国合作,努力引进西方的技术他在倒幕运动中纵横捭阖,运用权谋新政府成立之后他以宋代陈龙川的话“推倒一世之智勇, 开拓萬古之心胸”作为座右铭他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为人当学司马温公(司马光),无一事不可与他人道 努力要求自己向完全大公无私的方向发展。

  西乡隆盛曾对坂本龙马说:“你前天所说的和今天所说的不一样这样你怎么能取信于我呢。你作为天下名士必须有坚定嘚信念!”坂本说:“不是这样的孔子说过,君子从时时间在推移,社会形势在天天变化因此,顺应时代潮流才是君子之道!西乡你一旦决定一件事之后,就想贯彻始终但这么做,将来你会落后于时代的” 西乡隆盛从始至终都代表下层武士的利益。

  西乡好惡分明、热情洋溢、时而采取不合理的行动在维新三杰中,西乡隆盛最受日本人喜爱却以悲剧收场。

  传说中西乡青年时立志好男兒志在四方的诗句:

  其实此为以讹传讹原诗为幕末尊皇攘夷派僧人月性所作,原题“将东游题壁”可能是西乡引用过,而数十年後毛泽东又引西乡语在中国广为人知,因此才有此误传上述的西乡诗句亦有多个版本,可见讹传之甚月性原诗如下:

  目前在日夲山口县的月性遗品展示馆外有此诗的刻碑,为後人纪念月性而立

  西乡安政大狱后被囚时的诗句:

  ●2004年电影《The Last Samurai》(译名《最后嘚武士》《末代武士》)中的森胜元以西乡隆盛为原型 。

  ●中国清朝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对梁启超说:“月照、西乡,吾与足下汾任之”意即自己愿作月照杀身成仁,而勉励梁启超能像西乡隆盛一样最终完成变法。

  ●毛泽东年轻时离家时引用过西乡隆盛传說中的“埋骨何须桑梓地”这首诗

  ●西乡隆盛生性不喜欢拍照,现有流传最广肖像画是以其弟西乡从道与亲戚大山巖两人为其原型。上野公园塑像揭幕时其妻糸子曾表示:「我丈夫不是长这个样子。」

  ●芥川龙之介曾写一篇短篇小说借西乡隆盛死时刎去头顱而不得其屍,乡人间流传其仍存活的故事来说明史学考据的盲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的萨长同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