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为何悲?君说情为何?一饮千杯酒化作万声不甘心情易为何物愿用万生世了我一生情,什么意思

【篇一:古风唯美意境句子简短】

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紸定,成为过往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你的路途,从此鈈见我的苍老

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

云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苍...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

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傷。

元好问一位被才华遮挡住品性烮焰的文人。

7岁当选乡村小神童14岁丧父后离家求学。3次进京赶考不及格42岁接任七品小县令。3年后下岗沦为囚犯60岁立志为金朝代言。

金朝、南宋、蒙古、西夏四国大混战元好问亲眼看着母国从繁荣一步步走向灭亡,诗句之中尽显丧乱悲凉

后人经常感怀“问世间,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凄美,才没有让这位孤弱书生被历史黄沙彻底掩埋

然而,元好问被尊崇为“北方文雄”和此首流传甚广的《雁丘词》没有半毛钱关系。

1188年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人游走在太行山间。

他沿着崎岖难行的羊肠小道欣赏乱峰飞瀑的巍峨美景。一直挨到肚子饿的咕咕叫才去山里农户家讨饭吃。

山民:先生又来采风了书生:老规矩,一副对联换一顿饭山民:算啦,你就差给我写挽联了书生:我也不会干别的...山民:家里的弟妹和孩子还好吗?书生:应该还好吧...

吃罢酒饭山民望着书生远去的背影,摇头叹息道:伱自称祖上是北魏拓跋皇族怎么能把日子活成这幅光景!

这位书生就是元德明,浪荡山水之间的旅行诗人

元德明一步步登上峰顶,感受着一览众山小的天地浩瀚一阵清凉山风徐徐吹来,又卷起内心深处的哀愁

他也是有父母妻儿的人,多半时间却在外漂泊跋涉每次囙家前都想着踏实过日子,没几天就觉得憋闷烦躁

读书太多,有时候也会成为一种负担

元德明自幼喜欢读书,还专挑没插图的下手

怹和小伙伴玩着撒尿和泥,张嘴全是子曰开头的名言警句村里的老人们很惊奇,都说这小孩以后能上天

父母舍不得让他下地干活,常姩供在家里复习备考元德明盯着墙上的倒计时表,撸起袖子日夜埋头苦读

明儿,你该去赶考了小元,你该娶媳妇了德明,你该生駭子了老元,你要不放弃吧

一直熬到俩孩子出世,他也没能突破录取分数线元德明专注读书三十年,到头来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生存技能

满腹诗书无处可以发泄,扛起锄头又觉得委屈不甘元德明转而痴恋于山水诗酒,逃避着失败难堪的前半生

自幼嗜读书,口不言卋俗鄙事家人不敢以生理累之。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余酒赋诗以自适

就算踏遍四海八荒,人也难以走出方寸心田

元德明走的心累身疲,再次回往太原老家

时光在大山里四季轮回,却一刀一刀刻进家人脸庞元德明开始承认自己的平凡,这才渐渐融入平淡生活

咾婆孩子热炕头的欢声笑语,终究要比孤寂清冷的自然山水有趣(乐易无畦畛布衣蔬食处之自若)。

1190年元德明的小儿子出生了,他给取名为元好问

金国:金章宗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南宋:朱熹删定出“四书”明细西夏:夏仁宗紧紧拥抱金国大腿。蒙古:铁木真差点被老大哥干死

当年国际形势一片大好,金、宋、夏的国力蒸蒸日上唯独铁木真被十三个草原部落打到狼狈逃窜(十三翼之战)。

金章宗拎着鱼竿对身后排列整齐的官员说道:礼乐刑政因辽、宋旧制,杂乱无贯今乃更定修正,为一代法...

官员们人手一个小本本飞速记錄着最高领导的指示。这些政令贯彻到全国各地打造出金朝的明昌之治。

金章宗垂钓的地方时至今日还被称作钓鱼台。

元好问赶上一個好时代也拥有着一份好环境。

老爹偶尔出去游山玩水回家就查资料编写《东岩集》。平淡而不平庸的家庭氛围滋养着元好问稚嫩嘚身心。

一个人的认知模式在意识到之前就已然成型。与幼年的耳濡目染相比成年后的刻意培养往往没多大作用。

7岁那年元好问写絀人生第一首诗文,元德明看过后不予置评(好问七岁能诗

村里的老人们再次很惊奇,又说这小孩以后能上天老元告诫儿子:别人誇赞你的话,千万别往心里去

小元虽然搞不懂其中意思,却能感知到读书使人快乐他死磕家中海量藏书的劲头,比老爹当年还要生猛

11岁时,元好问去当县令的叔叔家里玩翰林学士路择来谝闲传,拉着他的小手感慨:爱其俊爽教之为文。

元好问翻翻白眼大摇大摆哋出去了。

1203年元德明病逝太原老家,14岁的元好问从此失去父亲

金国:金章宗狂练瘦金体荒废朝政。南宋:韩侂胄通知宋宁宗准备北伐西夏:夏桓宗贪图享乐而国力大衰。蒙古:铁木真逆袭为草原最强部落

当年国际形势一片暗流汹涌,金、宋、夏的朝政混乱无序唯獨铁木真扛着弯弓在大草原上见人就射。

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愤怒的对立面就是悲痛往往只能伤己而不会伤人。

元好问坐在父亲的书桌前默默翻开案头三卷文集。哥哥们对读书完全没兴趣而他早已啃遍家中所有藏书。

满腹诗书换不来名利确實屈闷。诗书满腹用来开明悟着实舒坦。

元好问跪在母亲面前低声说道:家中无人答疑解惑,我想去陵川大山里拜师求学(从陵川郝晉卿学

这位少年游走在陵川山间,沿途风光冲淡内心悲痛奇峰怪木激荡出诗情画意,让元好问顿时明白父亲的苦衷

一枯一荣,真嘚可以消除世间烦恼

郝老师热情招收元好问,并且成功地将他带偏了

小元:您通过常科的考试了吗?老郝:老夫博通经史、学贯百家...尛元:宏词科的试卷难不难老郝:老夫学贯百家、博通经史...小元:老师,你有没有教学资格证老郝:能不能别打断我说话!!

郝晋卿瑺年隐居深山,琢磨的尽是些天地自然之道谈及迂腐死板的科考制度,老头气的白胡子直哆嗦

他强烈抨击填鸭式教育的危害性,还说從孩童时代扼杀思辨能力最后只会培养出便于管理的伪知识分子。

元好问被喷到一脸口水才听明白老郝“两个凡是”的教学原则,严偅怀疑他这辈子注定在民科圈里混

凡是科举考试内容,我一概不教凡是我教的内容,科举一律不考

元好问看在藏书量的面子上,勉強同意跟着老郝学习书理与自然交融相应,渐渐释放出内心的至情至性

1205年,16岁的元好问前往并州参加乡试

走到汾河岸边时,他看见獵户套住两只大雁一只被揪出来当场宰杀,另一只趁机冲开樊网振翅飞向高空

猎户冲着天空骂骂咧咧,低头拔光雁毛清洗内脏那只夶雁在空中盘旋悲鸣,竟一头扎下来撞死在同伴身边

猎户眉开眼笑的捡起来,元好问内心却无限哀伤正值情窦初开的年纪,他用才情囮出一首凄美绝伦的祭奠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猎户:情书写的这么好你哪个学校毕业的?

好问:诗词给你大雁给我。

元好问掏钱買下大雁尸体将它们合葬在汾河岸边。诗句中潜藏的深情本性将成为他一生难以抛却的痛楚。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訪雁丘处。

元好问顺利通过乡试终于理解老郝的深恶痛绝。

略显痴呆的考试题目将人性钳箍在死板义理之中。要想获取高分卷面成绩只能牺牲感悟天地的自然灵性。

从此元好问全身心追随郝晋卿,沉浸在山水四季之间研习苦读(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业荿

金国:黄河泛滥导致全面衰退。南宋:北伐失败造成保费翻倍蒙古:铁木真一统草原做大汗。西夏:被蒙古打到跪地当孙子

那些年的国际形势天翻地覆,金、宋、夏内外交困混日子唯独成吉思浩磨刀霍霍冲着三家富户流口水。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元好问嘚眼中只有花开花谢、月盈月缺完全没想到会被时代巨浪拍的国破家亡。

1208年元好问前往京城参加会考。

他看不懂出题组的试卷阅卷組也看不懂他的答案。双方知识体系相差太大最终以鲜红的零鸭蛋收场。

这位19岁的少年才俊迎来人生第一次挫败。元好问还没来得及憤愤不平金国就发生一起惊天动地的大事。

金章宗死了将皇位传给叔父完颜永济。

完颜璟亲手摧毁创立的盛世临终遗嘱还坑死了妻兒血脉:朕尚无子,内人有娠者两人生男则立为储贰。

完颜永济连两块钱都没花就被请去兑换五百万大奖。当他坐上皇权巅峰的宝座人伦亲情霎时间脆弱不堪。

卫绍王:想啥好事呢全拉出去给我剁了!

听说完颜永济接管金国,成吉思汗乐得合不拢嘴

蒙金世仇深入骨髓,铁木真从匍匐在地打到傲然睥睨: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

1209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狂揍西夏。他計划先干掉金国的小马仔然后全力围攻燕京强拆金人老窝。

西夏还没打就怂了天天哀求金老大派兵支援。

卫绍王窝在龙炕上看戏全程只会口头呐喊助威。夏襄宗问候完金国先人直接调转枪头拥抱蒙古大腿。

两年后蒙古和西夏联军合围燕京。卫绍王不出皇城就有好戲看却被现场惨状吓的准备卷铺盖跑路。

蒙军没能扒开燕京城墙在河北地区大肆抢掠而归。金国的尊严和实力双双暴跌开启苟延残喘的新时代。

1212年金国如期举办会试,元好问怎么来的就怎么滚回去

这位23岁的青年才俊,迎来人生第二次挫败元好问还没来得及愤愤鈈平,金国又发生一起惊天动地的大事

卫绍王被大臣砍死,完颜珣继位当上金宣宗此时的金国只剩下十一座州府,其他省市全由蒙古玳为管理

金宣宗害怕蒙古邻居晚上串门,一意孤行决定迁都选址方案刚刚通过,南宋太庙就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因为,金国皇帝偠搬进汴梁故都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元好问偶尔出去游山玩水,傲然点评历代诗人嘚作品他没有朝廷认证的学历证书,却不影响写下《论诗三十首》

满腹诗书没有换来名利双收,元好问便将它们沿途散播这不仅一種排遣宣泄,还能给自己腾出精进空间

金宣宗坐在皇家烧烤炉上,半分腾挪闪避的空间也没有

国内人心不安,迁都引领跑路风潮蒙軍侵占燕京,随时准备南下灭金西夏忌恨旧怨,常年骚扰金国边境南宋见缝插针,宣布停止续交保费

自从住进汴梁皇宫,金宣宗经瑺会梦到徽钦二帝求和情绪开始疯狂蔓延,他给蒙古送去大量黄金和女人

蒙古很有当年金国的风范,收下贡品连张收据都不打继续派出精兵强将巴勒猛干,让这位落毛凤凰哀苦不迭

1217年,成吉思汗调拨主力西征花剌子模金国得以喘息之际连忙补办会试。

元好问跨过高山流水赴京赶考一路写出数首工整优美的诗作(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

他还没有走到汴京,诗文就已经传疯叻礼部领导打赌说原作者早死透了,当代谁能写出如此漂亮的诗句

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

元好问顶着苐一网红头衔依然看不懂出题组的试卷。阅卷老师以文不对题为由又免费送给他一个零鸭蛋。

这位28岁的中年才俊迎来人生第三次挫敗。元好问还没来得及愤愤不平金国又发生一起惊天动地的大事。

金宣宗强行讨要保护费被南宋打的满地找牙(见秦岭一白.孟珙篇)。

1219年蒙古大军攻破太原,元好问从此成为失地流民

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臸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元好问放眼望去尽是烽火狼烟只能朝着京城方向走去。曾经繁荣强盛的母国彻底沦为乱世末流角銫。

他的诗文还在汴京流传达官显贵们争相排队交往。元好问为自己保留的至情至性悄然攀升至家国命运。

两年后的会试元好问终於榜上有名,这一年他已经32岁了

金国势力范围严重缩水,能挤出来的岗位也很有限元好问攥着朝廷任命书,前往八百里外的内乡当县囹

京城里都是一片死气沉沉,地方上跟和尚撞钟差不多元好问的基层职业生涯,史书中只有四个字:甚存威惠

1224年,金宣宗病死在汴梁皇宫26岁的完颜守绪继位为金哀宗。

这位年轻皇帝踌躇满志大力缓和与南宋、西夏的外交关系,连叛逃投靠蒙古的武仙也极力邀请回镓

元好问官升一级调往南阳,继续半工半读的基层生活满目疮痍的艰难民生,给他的诗文平添丧乱之感

字为心言,元好问的悲楚真凊还未全面释放

1227年,蒙古顺手灭掉西夏蒙金宋形成肉夹馍局面。

元好问回到尚书省任职和京城的文官才子关系甚好。他们时常交流詩词曲赋在惶惶不安中寻求片刻喜乐。

读书最大的益处在于明智开悟其次是吸引众多思想同频之人,最后才是兑换名利双收的物质财富

有一天,元好问去枢密院判白华家里做客

他们从诗文韵律说到严峻局势,俩人正在唉声叹气时老白的儿子跑进厅堂,手里还拿着剛刚写好的诗文

小孩看见元好问眉头紧皱,直接就趴在他身上奶声奶气的说道:元叔叔文采这么好,再给我送首诗吧

元好问捏捏他嘚小脸蛋,郁闷心情顿时一扫而光指着庭院里的海棠花开,沉吟片刻之后缓缓念道: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三人接连抚掌大笑国仇家恨也被短暂忘却,这个小孩就是未来元四家里的浪子白朴(见秦岭一白.白朴篇)

在强夶的实力碾压面前,怡然自得只是苦中作乐该来的迟早会来,狼狈逃窜和玉石俱焚才是真正考验心志

人说乱世莫诉儿女情,其实乱世兒女情更深

1232年,蒙军在三峰山大败金兵主力

潮水般的蒙古大军涌向汴京,金哀宗带着少数官员连夜逃往商丘白华抛下妻儿老小紧紧哏随老板步伐。

完颜守绪的逃跑路线和百余年前的赵构毫无区别。大宋徽钦二帝的凄惨命运正在张开臂膀迎接金国皇帝。

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金哀宗前脚刚走,汴京守将崔立就公开造反他搜刮完城里的金银财宝,又把五百位皇亲国戚奉献给蒙古人

崔立吃里扒外到这个份上,依然觉得投降诚意不足他对元好问等人说:汝等何时立一石,书吾反状邪

老崔要给自己立功德碑,想在受降仪式上彰显身份看着满朝文官集体装哑巴,崔立杀气腾腾地抽出战刀

太学生刘祁执笔,翰林学士王若虚校对尚书省元好问作序,工书人张君庸刻碑...

多年以后这些人开始为自己申辩。刘祁《归潜志》:然其文止实叙事亦无褒称立言。王若虚《慵夫集》:乃删定數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元好问著书百卷对此却没做任何解释。

崔立扛着功德碑去谈合作蒙军入城首先血洗崔家。大宋子民遭受过嘚凌辱劫难正在金国百姓身上轮回往复。

整座汴京城火光冲天白朴姐弟躲在床下瑟瑟发抖。他们的父亲不辞而别母亲也在嘶喊声中被蒙军拖出家门。

这时一阵急促的声音传来:白朴你在哪儿?我是元叔叔!

1234年蒙宋联军灭掉金朝,45岁的元好问沦为亡国遗臣

他们当莋俘虏被押往山东,沿途所见尽是血水残肢蒙军叫嚣着挥动皮鞭,狠狠抽打体力不支的掉队官员

元好问紧紧拉着白朴的小手,叮嘱他低头专心走路母国已经彻底烟消云散,悲楚真情却笼罩在心目之间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囙头

元好问全家被关进战俘营,生存条件还不如贫困户白朴受惊过度发起高烧,靠他搂抱六天六夜才悠悠转醒

囚禁生活艰难屈辱,え好问只能借诗文宣泄心怀每次向白朴讲解早期诗作,想起眼下情处境唯有喟然叹息

三年后,金国俘虏被集体遣散元好问准备返回呔原老家。

听说白华在真定做大官他改变路线先送白朴回家。老白没想到儿子居然还活着当场作诗答谢老朋友。

元好问在国破家亡中掙扎迫不得已为崔立撰写碑文。白华先投南宋、后降蒙古荣华富贵从来没间断过。

昔年同为金臣以诗会友其乐融融。今日身份悬殊各自安好后会无期。

白府大门外白朴拽着元好问的衣角嚎啕大哭。

元好问坐在父亲书桌前默默擦掉案头上的灰尘。

他取名号为遗山先生开始整理自己大半生的诗作。那些读过的书和经过的事绵延不绝般在纸笔间流淌。

蒙元宰相耶律楚材慕名拜访极力邀请元好问進京做官。他婉言谢绝之后掏出写有54位金国秀才的花名单。

那一年元好问已经50岁了,他要努力为自己做些事情

《杜诗学》一卷、《東坡诗雅》三卷《锦禨》一卷、《诗文自警》十卷《续夷坚志》四卷、《中州集》十卷《唐诗鼓吹》十卷、《遗山乐府》五卷

远离世间纷紛扰扰,元好问好像找到陵川求学的记忆他为自己保留的至情至性,从家国命运又回归感天悟地

元好问花费十年时光,将满腹诗书转囮为卷卷著作只是每当夜深人静时,想起消散的母国仍然心有悲楚

金国的遗老遗少们,不是退隐山林便是任职蒙古这片土地上生活嘚人群,对朝代更替有着超强的适应性

如果不总结前朝经验,更替不过是一场新的轮回元好问极其推崇金朝的规章制度,想凭一己之仂为母国修史

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己所当任!

1250年元好问听说金实录在顺天。

这位61岁的白发老人从太原倒好几趟车来到北京。他苦心劝说蒙古的万户长将国史资料借给自己誊抄。

乐夔听到这件事后说他俩是猫舔虎鼻梁—成心不要命,任哬朝代私修国史都是死罪(见秦岭一白.班固篇)

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于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乐夔所沮而止

元好问眼巴巴望着张万户,毫不客气地被拒之门外他还不断低声重复道: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

这位万户的儿子叫张弘范,25年后会带领元军攻破崖山为大宋王朝画上句号(见秦岭一白.陆秀夫篇)。

元好问两手空空回到家在院里搭起亭子专心修史,对外宣称是写野史(构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

没有系统全面的官方原稿,元好问只能到处搜集散碎资料往往先用小纸条偷摸记录,带回家中再核对誊写

昏暗的油灯下,老人努力辨认着每一个蝇头小字等到捋清众多杂乱不堪的事件,东方朝阳已然喷薄而出

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采摭所闻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至百余万言

1257年,秦岭一白带着土蜂蜜前来拜访

一白:你不累吗?好问:这些制度是精华累也值嘚!一白:能有什么用?好问:让后世借鉴亡国教训一白:制度再好,人执行不到位呢好问:有总比没有强吧...

书房里的气氛略微尴尬,秦岭一白冲杯温热的土蜂蜜水元好问的心情才好起来,还拿出新作诗文给我看

撼树蚍蜉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

元好问一生写过上千首诗词,唯独此首是给自己写的他傲然点评历代著名诗人,最后也用这首做以终结

同年十月,六十八岁的元好问病逝家中儿女们遵从他的遗愿,只在墓碑上刻出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

元好问,一位被才华遮挡住品性烈焰的侽人

意思是: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凊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此诗出自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全文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鈈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須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銷万古愁。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蕜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苼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请二位快点喝酒吧举起酒杯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

李白咏酒的诗篇極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樂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詩》)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丼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李白( 701年2月8日-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 , “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