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大把输过大钱的人人吗?给点用可以吗

清钱收藏中以前并不算是高档輸过大钱的人咸丰元宝当百、当千系列大钱,如今炙手可热起来尤其是品相好的这类咸丰大钱,其市场价可谓一路飙升上世纪90年代末普通版美品宝苏当百钱当时市场上大概约200元左右,只能算是一般的钱币而如今同类美品钱币交易价格已经差不多破万,已经跻身于中高檔钱币之列可谁曾想到,如今价格高昂的大钱在当时发行之初,却是人人嫌弃以致流通都成问题的铜钱呢

纵观清史,清文宗咸丰一朝可谓最是不顺的终其一朝南方半壁江山始终沉浸在太平天国战争的厮杀中,北方京津重地又惨遭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略不仅京师沦落让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还被迫割地赔款丧失大量国家主权清廷财政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入不敷出,国库亏空严重为维持其正常統治,清政府只能想方设法将危机转移到当时百姓头上在钱币的发行上动点心思。

山河日下咸丰朝所铸的小制钱大都质劣而轻小,不複其祖上乾隆皇帝时“乾隆钱万万年”之潇洒光景。即便咸丰元年规定所铸制钱重一钱二分咸丰二年又减为重一钱,但各地钱局所铸慥的制钱依旧轻于规定重量、每文实重不足一钱(约3克)到咸丰三年,国家一改立国之初不铸大钱许诺正式开炉铸大钱,先行铸当十夶钱面文“咸丰重宝”,清政府所铸当十钱重量只有六钱即铸造一枚当十大钱,用铜量只相当于原来十枚制输过大钱的人六成这对於朝廷来说实在是利益巨大,故清政府继而又开铸面文“咸丰元宝”的当五十、当百、当五百乃至当千大钱且言“分两不必过重,但求磨鑢精工”并令全国各省迅速推行铸造。

据后人调查咸丰当千、当五百钱按其钱文面值来看应能抵1000文、500文制钱但作为金属货币,其实際金属比价只相当于当时38文、30文制钱即便按工本计算,当千、当五百铜大钱工本合计也不过各在114文和90文左右。如此虚值货币实在是無异于明抢百姓财富,百姓自然不愿买账对于这些大钱“或任意折扣,或径行不用”这些大钱在当时市面普遍受到抵制,“近因京外各处贩卖粮食来京者不肯使用大钱,致外来粮食日少粮店纷纷歇业”(《清文宗实录》)。

纵然大钱问题多多但咸丰皇帝还很自信“盖大钱之畅行与否,全视在上之信与不信”可当时实际上,大钱在市面上都是低于其面值在贬值流通如当千大钱,只能作折合制钱七百、八百文或低至五百、六百文方才能行用;当五百大钱折作制钱三百、四百文当时人于北京购物如用大钱付款要额外搭配小钱混合使用,“千文之货出售时增钱二三百文,如不用大钱则价仍其旧”可见这些大钱不受人欢迎到何种地步。

由于全国市场普遍抵制及当時大钱私铸情况也愈发严重清政府遂于咸丰四年(1854)收回当五百大钱,当二百、当三百、当四百这三种大钱也同时停铸

次年,停铸当┅百、当五十大钱后来在京城市面流通的大钱,只有当十、当五两种了再往后,到咸丰八年(1858)这时候市面上那些小型当十铜钱每枚仅抵制钱两三文“几至折二折三”矣。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输过大钱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