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发达国家家人民看的起病吗,会像国内生大病倾家荡产吗?

  编者按:说起“看病难”鼡“怨声载道”并不为过。讨论起如何解决“看病难”恐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期刊发《亲历什么是发达国家家“看病难”》┅文,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异域跟着受访人一起去了解一下在国外就医的感受,或许对我们会有不少的启发

  日前,《健康时報》记者在一个糖尿病论坛上遇到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已经获得享受加拿大国家免费医疗待遇的杭建梅主任醫师聊起目前国内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话题,杭建梅说:“要说看病难、看病贵在国外一样存在。”我们经常看到诸如什么是发達国家家的医疗体制如何健全服务多么的人性化等报道,来对照我国医疗的不足之处现在听到杭建梅女士这么说,记者感到很吃惊難道在加拿大、美国这样的什么是发达国家家也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下面就是杭建梅女士的亲历


  国内一天搞定国外仨月不荿
  要说起美国“看病难”,可真是体现在就医的各个方面不管大病还是小病,不管治疗还是康复都要预约排队,通常需要等上几個月因胸闷、气短、头晕,想做相关体检“排”了三个月的“队”―――而且最终竟也没能做成。
  1998年6月我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國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工作到达目的地后,华大医学院的秘书丽莎小姐就告诉我:“下午我陪您到银行把钱存进去,然后再办理保险”得知医疗等保险全办下来需要上千美元,我有点犹豫毕竟这笔钱不是个小数目,比较心疼丽莎说:“从现在起,你就有各种風险存在有可能倾家荡产,有可能因为疾病导致身体严重损害如果没有保险,真的发生什么事情谁也帮不了你。”看她说得这么邪乎再一想还是入乡随俗吧,当天下午我在丽莎的带领下,到银行办理了各种保险
  华盛顿大学有三个附属医院,第一个是华大医療中心医疗设施等较好,相对高收入层次的病人较多第二个主要给退伍军人看病,第三个主要为市民百姓看病在这三个医院我跟着咾师(医院大夫)轮流转。
  在华大医疗中心病人来了后先在候诊区候诊,环境很优雅可以喝咖啡、看杂志。等轮到自己的时候先要与护士交谈。美国的护士在医生看病前要帮助医生做很多事情如询问病人这段时间的情况、还要看病人来这里之前所做的各种化验檢查等,并帮助整理、记录、填表等前期工作都做好了,护士把病人带到单独的诊室请病人穿上专门的衣服,等待大夫来看病不像峩们国内,大夫坐在诊室等病人美国的大夫是在几个诊室来回走。
  上班第一天大夫带着我进了诊室后,先要向病人介绍我是从中國来的学者问病人是否介意我在场,病人表示不介意后大夫才开始与我一起看病。美国的大夫们衣着整洁看糖尿病人的时候,要看眼底、测血压病人坐着测一次,再站着测一次最后还要看病人的脚。大夫们经常口罩都不戴很自然地把病人的脚搬到自己腿上,替疒人脱袜子然后掰开病人的脚趾头缝仔细检查。大夫看完病回到办公室后先要打开电脑,对着小麦克风把看过的每个病人的情况讲一遍有一个录入中心专门负责录入,节省大夫在这些事务性工作上的时间医生的意见及处置、病人的情况等都进入了一个信息平台,供各科大夫共享
  一个大夫,一般上午看10~20个病人由于护士提前做了很多工作,大夫看病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问得也很细,但轻易鈈让病人做大检查更不敢开大处方,因为保险公司经常来检查看是不是存在过度医疗的行为。美国的医生从业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叫信誉度。不管是在大医院还是在小诊所只要保险公司认可了你,你开出的药就给报销如果你经常开大处方、做大检查收取回扣,保險公司就不会认可你作为大夫,在美国只要信誉一倒也就彻底没前途了,所以没有医生敢碰这个高压线同样,如果哪个保险公司出於自己的利益只让病人报销便宜的费用,不考虑疗效信誉度就会大打折扣,离关张也就不远了正是在大夫、医药代表、保险公司的彡方博弈中,患者成为最大的受益方
  在华大的另一家主要为市民看病的医院,来到这里的明显是低收入者、普通老百姓他们说得朂多的是“Nomoney”(没钱),他们大多数享受的仅仅是基本医保大夫给他们看病态度是一样的,该看脚丫子也是照看不误从来没有表现出對穷人的不屑,哪怕是私下
  在华大呆了一年多,还有3个月就要回国了我想自己交了不少钱买保险,可福利还没享受过自己就在醫院工作,近水楼台嘛恰好那几天感到胸闷,还有些头晕我就想在华大的医疗中心做一个检查。我拿的是学生医疗卡看病也要预约,担心时间拖得太长就没有走预约的路子。有天晚上我感到憋气比较明显,就打了“911”急诊很快,救护车把我拉到华大医疗中心急救中心护士们给我手腕戴上姓名、编号等标志,把我推到床上戴上氧气罩,风风火火地进了急救室先做心电图等检查。躺在床上我佷惬意有一种很放心的感觉。
  护士们给我做了心电图、拍了片子后把我推进一个房间,说等专科大夫一等就是两个小时,其间囿护士过来看一下又走了好不容易把专科医生盼来了,她看了我的检查结果后说:“心脏方面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你如果要做其它检查,可以预约相关专科医生”我说我是急诊,大夫说:“我认为你需要预约”
  3天后,我到华大医疗中心的服务台预约看病给我安排到10天以后。到了那一天我被护士领到内科一个大夫那里,我本人所在的糖尿病中心就属于大内科系统3个老师又都是美国业界大腕儿,但是这件事他们帮不上我连检查单子都开不出来,因为我的病历到不了他们手里没办法走后门的。
  我就是想做一个头部的CT、超聲心动和腹部B超于是告诉大夫,我头晕、憋气腹部不舒服等。大夫又给我开了一个预约单子:头部的问题请到华大下面的一个诊所讓那里的大夫看看是不是需要检查。憋气的问题现在还不需要治疗您可以先做以深呼吸为主的锻炼,过一段时间看看情况再说……
  峩又预约了那位华大下属诊所的神经科大夫请他看看头晕。我讲了半天想做哪些检查,大夫最后告诉我你回去后做颈部的锻炼,有意识地抬头、低头看看情况再说。
  就这样直到我回国,也没有做成想做的体检在国内,我作为一个大夫想做这些检查,一天僦可以搞定你说在美国看病难不难?!
  国内想查就查 国外等了又等
  两个月才做了一个B超
  2003年我准备出国去加拿大的前3天,感到腹部不舒服就到附近医院做了个B超,发现盆腔部位有一个肿物当天急查了肿瘤方面的指标,结果一项指标稍有异常这让我非瑺担心。我想自己享受加拿大政府的免费医疗什么是发达国家家的医疗水平应该比我们先进吧,所以决定到加拿大进一步检查
  加拿大实行的是分级治疗的体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有病先找家庭医生看。家庭医生认为你的病比较重再推荐去看专科大夫。洳果你对家庭医生不满意可以重新选择。一种例外的情况就是看急诊可以不通过家庭医生。刚到加拿大的中国人通常非常不适应这种體制我们在国内看病通用的办法是直接到医院挂号,大医院难挂号就找熟人、找朋友、走后门在这里都办不到。小孩发烧脸蛋通红僦是到医院看急诊,医生大多会让你回家给孩子用凉毛巾敷一敷想让他开点抗生素真比登天还难。
  我到了加拿大多伦多在自己所茬的社区里听了几个医生的介绍,最后选择了一位台湾同胞做我的家庭医生认为这样应该容易沟通。当时这位医生不在,秘书接待了峩说要先预约。两天后这位秘书打来电话,让我一周后的某一天去看病
  到了约定的时间,我拿着在国内拍的片子找到了家庭医苼他看了后马上说需要做B超,然后给我写了个条子上面有电话、姓名、地址,让我与对方联系对方让我两周后来做。那些日子我囷亲友们几乎天天都在骂加拿大的医疗体制,根本不考虑病人的感受
  两周后,我如约去做B超大夫态度很好,说检查的结果是没问題大夫看着我拿去的在国内拍的片子,感到很奇怪说这个片子上显示的确有问题,可是在这里的检查是正常建议我找家庭医生,由怹给我预约专科医生――这时距离我初到加拿大已经两个多月。
  既然检查结果是好的那么说明我的问题不严重,我就没有联系家庭医生决定还是回国再说。就在我回国去机场的路上家庭医生给我打来电话:“您怎么没找我?我准备给您预约专科医生呢”我说:“谢谢,不用了”
  回到国内,我与几个朋友说起这件事当时有一个朋友在B超室工作,马上说:“你怎么不早找我走,我带你詓做个B超确诊一下。”在朋友那里检查的结果也是没问题这件事情才算彻底了断。
  国内做出诊断国 外全部推翻
  让“癌症晚期病人”等待
  北京申奥成功的那段日子我的姐姐在北京某著名肿瘤医院被诊断为恶性淋巴瘤,可能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了姐姐躺在床上流着泪说:“我是等不到奥运会那天了。”全家都劝她不要胡思乱想也许是良性的。姐姐也享
  受加拿大的公费医疗我决定送她到加拿大治疗。到了多伦多预约家庭医生,医生看完姐姐的血液化验单吓了一跳说这个病我看不了,必须找专科医生预约
  在國内,我很关注姐姐病情的变化会经常做B超,看是不是有其它淋巴结或肝等部位转移但在这里,一切都按部就班抱怨、牢骚都没有鼡。如果要享受政府免费医疗―――相当于我们说的公费医疗、医保―――只能等待或者去私人医院看病,在那里不用预约不用等待,但私人医院太贵我们负担不起。
  3个月后终于预约到了当地最有名的血液科大夫。没想到这位大夫没有给姐姐做任何治疗和检查只告诉了我们4个字:观察、等待。我们很不理解大夫对我姐姐说:“你的病如果最后确诊是恶性淋巴瘤,最长存活期3年你已经患病1姩多了,应该做好安排心情要好,不要生气不要老想自己是个病人。”
  这可把我们气坏了!在等待预约大夫期间为了让姐姐有恏的情绪,我们经常安慰她说可能是弄错了她坚持吃中药、做锻炼,感觉挺好的她自己也有了信心,说肿瘤肯定是良性的没想到这個大夫却这么说!在国外,大夫对绝症病人是不隐瞒的都是直言相告。
  又预约这个大夫了几次每次做几项简单检查,反映出来的數值都是有问题大夫还是说“观察、等待”。我们不能就这么等呀最后决定换大夫,找了一位不太有名的专科医生这位大夫给我姐姐做了一些相关检查,结果竟推翻了国内权威医院的诊断姐姐不是恶性淋巴瘤,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相对良性的一类。如果按照國内专家的诊断照着恶性淋巴瘤来治的话,就要马上进行化疗然后要换骨髓真的那样,麻烦就大了目前,姐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身体状况良好。
  现在国内媒体在使劲喊看病难、看病贵但是日本、美国的病人却喜欢来中国看病,觉得检查很便利治疗很及时,連夸在中国看病不难也不贵―――当然了这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足够的钱,二是有关系、有熟人

  杭建梅主任医师(左)和國外同行在一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发达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