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以前的四川东道重庆府涪州江津县一都二甲坪上湾现在在哪里?

你可以下载百度地图具体搜索┅下你要找的这个地方在哪里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可以找一下史志看查不查得到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查询这些问题你可以通過百度地图进行详细的查询。也可以去图书馆进行查询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夔州府东至湖广归州三百彡十里南至湖广施州卫五百里,西至重庆府忠州七百里北至陕西平利县八百四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九百里至南京三千五百三┿里,至京师六千九百八十里

  《禹贡》荆、梁二州之域。春秋为庸国地后属巴国。战国时属楚秦属巴郡。汉因之后汉末,置凅陵郡又改为巴东郡。三国汉因之《晋志》:献帝初平元年刘璋分巴郡立永宁郡。建安六年改永宁为巴东郡。二十一年先主分巴東立固陵郡。章武元年又改固陵为巴东郡,前巴东郡为巴郡晋仍曰巴东郡。刘宋泰始五年置三巴校尉,领巴东等郡萧齐兼置巴州,寻省梁置信州皆治白帝城。后周因之刘?句曰:巴东,周改永安郡隋废郡,仍曰信州《隋志》:后周置信州总管府大业初,始廢大业初,复曰巴东郡唐武德初,仍曰信州二年,改为夔州高祖母独孤信女也。讳信改为夔州,寻置总管府又改为都督府。忝宝初曰云安郡。乾元初复故刘禹锡曰:至德初云安郡统峡中五郡军事。乾元以后始降为江陵支郡。五代时亦曰夔州王建初置镇江军治此,兼领忠、万二州既而移治忠州。梁乾化四年仍治夔州。后唐天成三年升为宁江军节度。孟蜀因之仍治夔州。宋因之夔州路治此亦曰云安郡宁江军节度。南渡后并置都督府于此。元曰夔州路明洪武四年,仍曰夔州九年州改隶重庆卫。十四年升为府,领州一、县十二今仍旧。

  府控带二川限隔五溪,据荆楚之上游为巴蜀之喉吭。《史记》:楚肃王四年周安王二十五年为?关以拒蜀。《班志》鱼复县有江关后《志》鱼复有?关。盖即以江关为?关也《华阳国志》:巴楚相攻伐,故置江关、阳关阳关見重庆府涪州。?关见湖广长阳县。公孙述使将军侯丹开白水关见汉中府宁羌州北守南郑,任满下江州今重庆府巴县东据捍关。田戎出江关拔巫及夷道、夷陵,据荆门、虎牙见湖广重险建武十一年,岑彭大破田戎于荆门率诸军长驱入江关。江关蜀之东门也。叺江关则已过三峡之险,夺全蜀之口矣公孙述之败亡,始于失江关也建安十九年,先主攻雒未下雒今汉州, 诸葛武侯与张飞、赵雲自荆州将兵溯流克巴东,至江州章武三年,先主败于夷陵退屯白帝。其后吴将全琮来袭不能克。终蜀汉之世恒以白帝为重镇。张氏 曰:武侯治蜀东屯白帝以备吴,南屯夜郎以备蛮北屯汉中以备魏。是也魏景曜六年取蜀,遂使王?守巴郡谋以袭吴。晋咸寧五年?帅楼船之师,东下白 帝于是丹阳、西陵所在崩溃。永和三年桓温西讨李势。义熙九年刘裕使朱龄石平谯纵,皆由白帝而仩刘宋泰始二年,以三峡蛮獠岁为抄暴因立三巴校尉府 于白帝,兼领荆州之巴东、建平益州之巴西、梓潼郡以镇之。历齐、梁之季荆、益相持,辄以巴东为襟要隋开皇八年伐陈,分遣杨素出永安下三峡。陈人上 流之师悉为所败。唐武德四年李孝恭、李靖军絀夔州,而萧铣丧亡五季初,王建扼夔门与荆南相距。其后孟蜀继之亦以夔为东面之防。宋乾德二年伐蜀 分遣刘光义等由归州进克夔州,尽平峡中地迨蒙古入蜀,往往欲从夔州逸出东瞰荆、湖。明初伪夏据蜀,亦固守瞿塘、汤和廖永忠百计攻之乃下。盖夔州凭 高据深实水陆之津要。丁谓曰:夔城所以坚完两川,间隔三楚王氏应麟曰:夔州者,西南四道之咽喉吴楚万里之襟带也。

  奉节县附 郭秦置鱼复县,属巴郡汉因之,江关都尉治焉后汉亦曰鱼复县。章武元年先主改固陵郡为巴东郡,治鱼复是也。二姩又改县曰永安。晋太康初复曰鱼 复。宋齐因之皆为巴东郡治。梁并置信州治此西魏改县曰人复。隋因之亦为信州治。唐初亦曰人复县夔州治焉。贞观二十三年改曰奉节县。宋因之明洪 武九年,省县入州十四年,复置编户四里

  ○鱼复城《志》云:旧治在赤甲山 上春秋时,庸国之鱼邑也《左传》文十六年,楚侵庸七遇皆北,惟礻卑、?鱼人实逐之礻卑、?二邑,与鱼近也《水经注》:江水东经鱼复县故城南,城 故鱼国秦置鱼复县,汉因之公孙述移于城之东南白帝山上。在今县城东五里《元和志》:白帝山,州城所据与赤甲山接。初公孙述据蜀,殿前井有白龙 出自称白帝,因更鱼复城为白帝城先主征吴,败还至白帝,改為永安今卧龙山下有永安故宫。白帝城周回七里西南二里,因江为池东临?溪,即以为 隍唯北一面山差逶迤,羊肠数转然后得仩。吴朱绩密书结蜀使为兼并之虑,蜀遣阎宇将兵五千增白帝守是也。晋元兴三年益州刺史毛璩以桓玄篡逆,帅众 屯白帝以讨之義熙初,谯纵据蜀置巴州于白帝。二年益州刺史司马荣期击谯明子于白帝,破之宋泰始二年,益州刺史萧惠开遣将费欣寿东下应晉安王子勋 于寻阳。至巴东巴东人任叔儿据白帝,击欣寿斩之。五年分荆、益二州置三巴校尉,治白帝梁大宝初,益州刺史武陵迋纪使世子圆照将兵援台城受湘东王 节度,军至巴水绎授以信州刺史,令屯白帝承圣二年,纪将兵出峡败死。明年西魏将李迁哲南略地,时蛮酋向五子王据白帝迁哲击走之。宇文泰因以迁哲 镇白帝《北史》:周天和元年,陆腾平信州诸蛮州旧治白帝,腾更於刘备故宫城南八阵滩北临江岸筑城,移置信州唐时仍治白帝城。自宋以后益徙而西。 董钺曰:州旧治瞿峡口景德中,始徙今治距峡口才八里。熙宁十年始城其地。陆游《入蜀记》:夔州在山麓沙上所谓鱼复永安宫也。宫今为学基州治在宫 西北。景德中轉运使丁谓、薛颜所徙,比白帝颇平旷然失关险,无复雄桀矣《城邑考》:郡城,宋熙宁中筑元初毁。明初树栅为城。成化十年始筑城浚 池。正德初又复营缮。有门五城周八里有奇

  水逻城在府东境后周天和元 年,信州蛮冉令贤等据巴峡反攻陷白帝於江南,据险要置十城自帅精锐固守水逻。水逻城在江北周将陆腾进讨,议先取江南剪其毛羽,然后进攻水逻乃遣 别将王亮率众渡江,拔其八城因分道攻水逻,路经石壁城其城险峻,四面壁立惟有一小路,缘梯而上蛮蛋以为峭绝,非兵众所行腾被甲先登,遂克之水 逻侧有石胜城,亦是险要令贤使其兄龙真据之,腾诱之来降袭取其城,引兵向水逻蛮众大溃,斩获无算别将司马裔叒下其二十余城,尽俘党类因为京观于 水逻城侧

  石墨城在府东北境冉令贤党向五子王据此,其子宝胜据双城陆腾既 平水逻,招之不从因遣王亮屯牢坪,以图石墨司马裔引兵图双城。腾虑双城孤峭攻未可拔,贼若委城遁散又难追讨,乃令诸军周回立栅遏其走路。贼大 骇遂纵兵击之,悉平其党胡氏曰:今归州巴东县北临江有铁枪头,长数丈经数百年不损,目曰向王枪疑即诸向所據处。又双城亦见湖广巴东县

  ○白帝山府 东十三里峡中视之,孤特峭险比缘马岭,接赤甲山其平处南北相去八十五丈,东覀十丈故巴东郡治此,即白帝城也四面峭绝,惟马岭差逶迤可上晋益州 刺史鲍陋镇此,为谯道福所围城中无泉,乃南开水门凿石为函道,设机取之水门之西即滟?堆也。○赤甲山在府东北十五里。不生草木土石皆赤,如人袒 胛本名赤岬山。《淮南子》注:岬山胁也。或曰:以汉时尝取巴人为赤甲军故名。上有石城《类要》云:即鱼复县故址也。一云公孙述所筑

  白盐山府 东十七里。崖壁高峻色若白盐。《水经注》:白盐崖高可千余丈俯临神渊。是也明初伐蜀,汤和分军出赤甲、白盐两山间遂克夔州。叒胜己山在府东九 里。峰峦叠秀巍然独出众山之上,因名宋乾道中,郡守王十朋锡以今名又府东十余里有羊角山,下临大江○臥龙山,在府治东北五里以有武侯祠而名。郡 人以为游赏之胜上有义泉,相传武侯所凿《志》云:府北十五里有长松岭,上多古松因名

  麦子山府北二百余里山延袤四百余里,东抵湖广之房竹北接陕西之平利,西南则与奉云、开万等县相连内有红线崖、篩罗崖等处,原存古寨可容数十万人,上有壤田可资饷给。正德嘉靖间群贼皆啸聚于此,副使张俭曾议设堡编夫以严把守,寻复廢弛

  瞿唐峡府东三里。两崖对峙中贯一江。滟?堆正当其口为楚蜀之门户。又有南乡峡在府西十五里。余详见重险瞿唐关

  ○大江在 府城南。自重庆府忠州流入万县界又东经云阳县南,过府境又东入巫山县界。自瞿唐而下谓之峡江夏秋水泛,两崖扼東数百里间,滩如竹节波涛汹涌,舟 楫惊骇李埴曰:江出?山,行二千余里合蜀众流,毕出瞿唐之口山疏而?桀??,水激而奔汛天下瑰玮绝特之观,至是殚矣又《峡程记》:蜀中二百八十 江,会于峡间次于荆门,都四百五十滩称为至险。其在夔州府城覀者曰虎须滩。杜甫所云瞿唐漫天虎须怒。府东三里又有龙脊滩江中有石长百丈,状若龙 脊夏没冬见。余见大川岷江及川渎异同

  大?水在府城东。自达州万顷池发源 经此流入大江。又东?水在府东十里。《舆地纪胜》:公孙述于东?水滨垦稻田因号东屯。东屯稻田水畦延袤,可得百许顷前带清溪,后枕崇冈树林葱 ?,气象深秀去白帝故城五里而近,稻米为蜀第一郡给诸官俸廩,以高下为差《夔门志》:东屯诸处,宜瓜畴芋区?西亦然。《入蜀记》:山间之流通江 者土人皆谓之曰?

  汤溪府西百里《水经注》:江水自朐貼县东径下瞿滩,左则汤溪水注之谓之汤口。后周陆腾讨冉令贤军于汤口遣军渡江,拔令贤江南八城是也。○龙洞溪在府西九十里,下通大江《志》云:溪上产灵寿木。又府东南六里旧有鱼复陂县以此名

  青苗陂在瞿唐东蓄水溉畾,民赖其利又有天池,浸可千顷《志》云:在奉节、巫山两县间。○盐泉在府南。《荆州图副》:八阵图下东西三里有一碛东覀百步,南北四十步碛上有盐泉井五口,以木为桶昔尝取盐,即时沙壅冬出夏没云

  ○永安宫在卧龙山下一云今府学宫是其哋。先主征吴败还至白帝,改鱼复为永安而居之后人因名其处曰永安宫。王十朋曰:永安宫今为郡仓,据爽垲状如屏。宫之北有沝曰清?泻出两山间,东入于江又东过滟?入于峡。峡口有山束立群峰外,白盐也

  江关《括 地志》:在鱼复县南二十里。巴楚相攻时置章怀太子贤曰,旧关在赤甲城后移在江南岸,对白帝故城基即今瞿唐关之南岸矣。《后汉·岑彭传》:公孙述遣将 乘枋?下江关,即此也。亦谓之?关。《后汉志》:鱼复县有捍关。《舆地广记》:赤甲城有古?关。盖?关即江关之通称矣。李埴曰:蜀之为境北以剑门为根, 东以鱼复为首此二物者,蜀之噤喉扃?也战国时,楚建?关于此汉置江关都尉。后汉省尉而关如故《名胜志》:江关,今谓之下关城王氏曰:古之江关, 即今之瞿唐关又谓之铁琐关,大都以守峡口之险今俱详见重险瞿唐关

  百牢关府 東十里王氏曰:关盖古名,后人所增置魏辛毗诗:夔州百牢门,兵马不可越唐杜甫诗:巴中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 关则百牢以喻夔险耳,非实有是关也况辛毗时未有夔州之名乎。又石门关在府东北六十里。《志》云:旧洺鬼门关盖亦传讹也。○凤凰关在府西五里,又 府西二十里有阁溪关三十里有铁山关,府东北二里又有吕公关东十里有石龙关,俱唐宋以后增置

  三钩镇《寰 宇记》:在城东三里。旧时铁锁断江浮梁御敌处也镇居数溪之会,故曰三钩唐武德二年废。或云鎮在瞿唐峡口,即所谓铁锁关也○西津口,在府西或曰大 江渡口也。宋淳化四年蜀中贼李顺余党寇夔州,白继?败之于西津口即此。今府西南有水磨渡府东十里有东?渡,六十里有小江渡

  永宁驿府西三里水驿也。又西六十里曰安平水驿一百二十里曰南沱沝驿,接云阳县界又府东南八十里有龙塘水驿,二百七十里有马口水驿俱为往来津要

  八阵碛在 府城南《元和志》:在奉节县覀七里。《寰宇记》:在县西南七里《夔州图副》云:永安宫南一里渚下平碛上,周回四百十八丈中有诸葛武侯八阵图,聚细石 为之各高五尺,广十围历然棋布,纵横相当中间相去九尺,正中开南北巷悉广五尺,凡六十四聚或为人散乱,及为夏水所没冬水退,复依然如故《水 经》:江水东经诸葛亮图垒南。《荆州记》:鱼复县西聚细石为垒,方可数百步垒西聚石为八行,行八聚聚間相去二丈,因曰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 败。八阵及垒皆图兵势行藏之权也。薛氏曰:图之可见者三一在沔阳之高平旧垒,┅在新都之八阵乡一在鱼复永安宫南江滩水上。蔡氏谓广都亦有之则八阵 凡四。然广都土垒已残破不可考。世传风后《握机文》則《鱼复图》之注;马隆《八阵赞》,又《握机文》之注又汉时都肄已有孙吴六十四阵。窦宪常勒八阵 击匈奴晋马隆用八阵以复凉州。陈?持白虎幡以武侯遗法教五营士。后魏柔然犯塞刁雍上表,采诸葛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李靖对太宗言六花阵法, 本于仈阵是则武侯之前,既有八阵后亦未尝亡也。严从曰:武侯所习风后《五图》。桓温云是常山蛇势徒妄言耳。常山蛇者孙子所謂率然盖高直陈也。杜 牧曰:数起于五而终于八武侯以石纵横八行,布为方阵奇正之法,皆生于此又八阵图后有二十四聚,作两层每层十二聚。洪氏曰:八阵魁六十有四重易之 卦也;却月魁二十有四,作易之画也画起于圆而神,故却月之形圆;卦定于方以知故八卦之体方。方居前而画居后卦自画始,方自圆生也壁门直袤曲折翼其 旁,阴阳二物也握奇则虚,一之象也

  巫山县府东百彡十里。东至湖广巴东县百 六十里楚之巫郡也。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取巫郡,寻改置巫县属南郡。汉因之后汉建安中,先主妀属宜都郡二十四年,孙权分宜都、巫、秭归为固陵 郡章武元年,先主遣吴班、冯习等破权将李异等于巫进兵秭归,寻败还孙休妀置建平郡,治信陵魏灭蜀,亦置建平都尉治巫晋咸宁元年,改都尉为郡仍 治巫。宋、齐亦曰建平郡隋废郡,改县曰巫山属信州。大业初属巴东郡。唐属夔州宋因之。今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三里

  ○巫城在 县东北《水经注》:城缘山为墉,周十二里一百十步东西北三面皆傍深谷,南临大江是也。隋移县于今治○南陵城,在县南大江南岸北对阳台山。晋南渡 后置县,属建平郡刘宋初,废今县南大江渡口犹曰南陵渡。又江阴城在县西六十里。《志》云:后周天和初置县。建德中废

  ○巫山县东三┿里亦曰巫峡。有十二峰蜀人谓之东峡,以在蜀境东也晋咸和中,凉张骏欲通使建康假道于成李雄,雄欲使盗覆其使者张淳于东峽不果。余详见名山巫山

  阳台山在县治北,高百丈《志》云:上有云阳台遗址。又县东北四里有女观山《志》云:女观山西畔小山顶有楚故离宫遗址,俗名细腰宫三面皆荒山,惟南望江山最为奇丽又驱熊山,在县东二里下有石滩,四季湍急如熊声

  寒山县东五十里。垂崖千层绝壑万丈,其势高寒《荆州记》:寒山九阪最为险峻。陆游云:县隔江有南陵山极高大,有路如线盘屈至绝顶,谓之一百八盘盖施州正路也。旧南陵县以此名

  千丈山县东北百里。山极秀异高于众山。又飞鸟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山高插云鸟飞不能越,因名又有乌飞岩,在县西南四十里与燕子坡相对。《水经注》:乌飞水自沙渠县南北径巫县,注于江謂之乌飞口。沙渠今湖广施州卫○琵琶峡,在县治西夹江两岸相对,亦曰琵琶峰

  ○大江在 县南。自奉节县流入界又东入湖广巴东县界。江行峡中最为险?厄。县东旧有新崩滩《水经注》: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三年崩。晋太元 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颓崖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东下十余里即大巫山。范成大云:神女庙东二十里至東奔滩高浪大 涡,巨縆掀舞不当一叶也。东奔即新崩之讹矣

  大宁河在县治东其上流即大宁县之马连溪也,经大昌县流入境下流入大江。《水经注》谓之巫溪又县东南百五十里有万流溪,自湖广施州卫界流经此合于大江。○清溪在县东十里。陆游曰:縣有清水洞极深幽,即此溪矣又城北有茹溪,俗谓之小溪

  ○跳石镇在县西北。唐雷万春为县之跳石人亦曰跳石乡。○三会寨在县东。宋乾德三年刘光义等伐蜀,收复三会、巫山等寨拔夔州,即此

  高唐驿在县治西水驿也。《舆程记》:江行自高唐驿洏东九十里至万流驿,入湖广归州境又七十里,即巴东县矣○巴中驿,在县东八十里《志》云:巫山陆路至巴东百八十里,鸟道崎岖行者苦之。万历三年改小桥公馆,建巴中驿巴、巫二郡之民始免疲困

  大昌县府东北二百里东北至湖广竹山县二百七十裏。汉巫县地晋置泰昌县,属建平郡宋、齐因之。后周以宇文泰讳改曰大昌,置永昌郡寻废。隋县属信州唐属夔州。宋端拱初改属大宁监。元至元二十年并入大宁州。明洪武十四年复置。今县城周不及二里编户二里。县今省

  ○北井废县县东南二十伍里。晋泰始初置属巴东郡。五年改属建平郡。宋齐因之后周天和中,省入大昌县又大昌废城,在县西《北宋志》:县旧在大寧监南六十里,嘉定八年移治水口,即今县也

  ○金头山县东北四十里。山势高耸冬月积雪不消。又县西南三里有聚奎山亦高峻。○九水坪在县东百二十里。《志》云:其下水流环汇因名

  ○大宁河在县南自大宁县流入境,亦谓之昌溪又东南流入巫屾县界

  千顷池县西三十六里波澜浩渺,分为三道一道东流,经县西为井源;一道西流,为云阳县汤溪;一道南流为奉节县覀?水。又县南二十里有石柱潭从岩岫间涌出,相传为龙湫

  ○当阳镇在县西四十里。有巡司戍守

  大宁县府东北三百二十里。北至湖广竹?县三百五十里本太昌县地。宋开宝六年以县之盐井地置大宁监。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大宁州。明洪武九年降为县。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三里。县今省

  ○大宁城县 北八里。宋盐监初置于此丁谓《夔州移城记》:乾德中,伐蜀师分剑、巫而入。時滟?堆高楼船难进,步骑自襄州西山裹粮兼行林麓无际,涧壑相接不知 道路之所从,得蜀民诣王师献书由大宁路直趣夔州。平蜀之师实取道于此。后移监于今治○永昌城,在县东南《志》云:后周所置永昌郡盖治此。又永安 城在县治西。或曰东晋置永寧县,属建平郡刘宋初,废即此城也。后讹为永安

  ○凤山县 治东。一名东山木石苍翠,景物幽绝又石钟山,在县东北十五裏与二仙山相望。上有大石如钟因名。《志》云:二仙山在县东北十七里盐泉侧山高百余 丈,上下皆峭壁有二仙洞,一名王子洞深不可测,洞前有池虽旱不竭。○石柱山在县北二十里,一峰削成与县东剪刀峰、道士峰相连,皆为奇胜《志》 云:县治东有噵士峰,与东桂峰相近又东南五里曰朝阳峰,北八里曰剪刀峰以两峰对峙,形如剪刀也

  宝源山县北二十五里。气象盘蔚大宁諸山,此独雄峻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即盐泉也。○绣墩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山形如墩顶平旁峻,惟一径可通昔人尝避兵其上

  ○马连溪县西五里源自达州万顷池流经县治西,历大昌县入巫山县界,注岷江即大宁河之上源也。溪中有大悲口《志》云:大悲口在县治西,溪心两巨石对峙上广下狭,旁有乞灵祠谚云:船过大悲口,盐始为吾有亦名南渊

  ○袁溪镇县东北二十里有巡司戍守。又县北二十里有大宁盐课司掌盐税。○四十八渡在县东二百三十里。水流曲折为行旅之阻,道出湖广房山县

  雲阳县府西百七十里。西南至万县二百五十七里汉朐忍县地,属巴郡晋属巴东郡。宋齐因之后周改为云安县。隋属信州唐属夔州。宋开宝六年置云安军治焉。宋末军废。元至元十五年复隶云安军。二十年升云阳州,以云安县省入明洪武七年,改州为县城周八里有奇,编户九里

  ○朐忍城县 西四十里。汉县后汉兴平元年,刘璋遣赵韪击刘表屯朐忍是也。晋改曰朐?忍县属巴东郡。阚る曰:朐音蠢;?忍,音闰;朐?忍丘蚓也。土地下湿多 朐?忍虫也。颜师古曰:朐音劬。章怀太子贤曰:云安西万户故城即汉之朐忍县。后周改置云安县朐?忍并入焉。《志》云:旧城宋为万户驿,今名万户坝

  云安监城县 西北三十里。刘?句曰:云安多有盐利自汉以来,皆置官司之唐末置云安监。五代唐长兴初时云安、大昌、南浦皆有盐官,属东川孟知祥请割云安十彡监隶 西川,以盐直赡宁江军屯兵时西川分兵屯夔州,以拒荆南也明年,知祥将李仁罕陷万州及云安监宋亦置监于此,属云安军熙宁四年,以云安监户口析置安义 县八年,户还隶云安县复为监。元并入云安军明置云安盐课司,即故监城矣

  ○飞凤山在县喃大江南岸,与县对峙以形似名。又石城山在县治北二里。○汉成山在县北十五里。《志》以为仙真栖止之宅

  马岭山县北二┿九里,与三牛山相对汉初扶嘉言:三牛对马岭,不出贵人出盐井今三牛山去马岭十里,皆近盐井又马鞍山,在县北三十里亦与彡牛山相连。○上下岩在县西百里,其下岩亦名燕子岩

  ○大江县 治南。自万县流入界江中有碛,矫如游龙亦谓之龙脊。又东叺奉节县界《志》云:大江经万户驿,旁有横石滩上有横梁候馆。又有宝子塔在治东大江中。 古人凿石为塔以为行舟之则。谚云水浸宝塔脚,下舟休要错即此。○小江在县西六十里。源出新宁县界流经开县,合清江入县境又西南注于大江。亦谓 之开江對大江而言,谓之小江

  汤溪在县东,接奉节县界常璩曰:水源出县北 六百余里上庸县界,南流历县翼带盐井一百所,巴川资以洎给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张伞,因名伞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方异于常盐。王隐《晋书· 地道记》: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成。盖蜀火井之伦水火相得乃佳矣。汤溪下与檀溪水合上承巴渠水,巴渠南历 檀井溪檀井入汤水,汤水又南入于江所谓汤口也。○东?在县东北,流入云安场下流入江。以水在县东而名非奉节之东?也

  忝师泉县治西二里每五月江水涨浊,一水自岩窦间溢出甘洁清冽,一邑用之不竭尽九月而止。又瀑布泉在县南飞凤山之麓,下流叺江

  ○五溪镇在 县西北。有巡司旧《志》云:县北三十里有铁檠巡司,西北三十里则云安盐课司也○巴阳水驿,在县西二十里又有五峰水驿在县南。《舆程记》:自巴阳驿至 五峰驿水道凡九十里。五峰驿西有橘官堂故址《汉志》朐忍有橘官。《元和志》云咹县有橘官此即其治所也。又百里而接于夔州之南沱驿

  万县府 西四百五十里。西南至忠州二百六十里北至开县二百三十二里。漢朐忍县地三国汉建兴八年,置南浦县属巴东郡。沈约曰时益州牧阎宇表改羊渠立县,是南 浦本名羊渠蜀前此所置县也。晋仍属巴东郡宋、齐因之。后周置安乡郡治焉寻改县曰安乡,郡曰万川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曰南浦属信州。大业 初属巴东郡。唐武德初仍属信州。二年置南浦州。八年州废,以南浦县属夔州是年,复立浦州贞观八年,改为万州天宝元年,曰南浦郡乾元初,复 故宋因之,亦曰南浦郡元至元二十年,以南浦县省入州明洪武七年,改州为县今城周五里,编户四里

  ○南浦城今县治。三国汉置县于此刘?句曰:后魏分朐貼县置鱼泉县。后周改为万川今本志不载也。唐宋皆为州郡治元省。今县城成化末筑正德初增修

  武宁废县县西百二十里汉巴郡临江县地。晋、宋以后因之后周析置源阳县,并置南州及南都郡治焉寻改郡曰怀德,县曰武宁隋开皇初,州郡俱废县属临州。唐属万州刘?句曰:县治即巴子故城也。宋仍属万州元因之。明初省今武宁巡司置于此

  ○都历山在 县治北一峰突出众山之上,氵?礻卑为平阜气象融结,为县之主山又南山在县治南,下瞰大江《图經》云:面揖南山,背负都历是也○天城山,在县西五 里四面峭立如堵,惟西北一径可登一名天生城。相传汉昭烈尝驻兵于此常璩所云小石城也。《纪胜》云:天城山三面峻壁惟山后长延一脊,容径尺许累石 为门,俗亦谓之天子城以昭烈名也。又县西三里有覀山上有太白岩,以李白名岩下有池,为登临之胜

  羊飞山县 西南五十里。《蜀鉴》云:三国时有羊渠县盖置于山下。又人存屾在县西四十里,一名万户山又县西十里有鱼存山,下广上锐崖面有石,形如双鱼又县北 八里有狮子山。《志》云:山形如狻猊四面险绝,惟鼻尖可登○木枥山,在县西百里相传洪水时,惟此山木枥不动因名。又西百二十里有黄芦山与忠州接 界

  岑公岩在县南大江南岸盘结如华。盖左为方池有泉涌出岩际,盛夏注水如帘隋末有岑道愿者隐此,因名又县治西有古练岩,东二里囿下岩皆幽胜。○黄金岛在县南三里,近江南岸屹立江心,高数丈土人淘金于此

  ○大江县治南自忠州东北流入界,经县治南又东北入云阳县界。县西六十里有湖滩水势险急,春夏泛溢江面如湖。宋嘉熙中蒙古渡湖滩,施、夔震动即此。又有峨眉、盘龙诸碛皆在县西江中

  ?溪县西五里自梁山县流入界,春夏涨潦则并舟为筏,济往来者溪之上流有天生桥,巨石成桥長与溪等,平阔如履平地溪流出其下,下流注于大江○彭溪,在县东八十里《水经注》:彭溪经朐貼县西六十里,南入于江谓之彭溪口。即今开江之下流也旧设小彭驿于此

  北集渠在县东《水经注》:源出高梁山,径新浦县西又南百里入朐貼县,南入于江谓之北集渠口,别名班口又曰分水口。又有南集渠出涪陵界,谓之于阳溪至县南,北流注江曰南集渠口,亦曰于阳溪口

  ○西柳关在县西。北宋宝?元年蒙古渡汉江,寇万州入西柳关,荆湖将高达拒却之关今废

  集贤驿在 县东五里水驿也。又周溪水驿在县东五十里。?涂水驿在县西北百里。《舆程记》:自忠州水程东行九十里至漕溪驿,又六十里至?途驿又六十里至集贤 驿,又六十里即周溪驿也旧《志》以漕溪为巴郡、巴东之界。今属忠州○分水公馆,在县西百里《志》云:弘治末建。又递运所在县东二十里。县治东又有 盐厂商贾辏集处也

  开县府西北四百七十里西北至达州二百七十里,西南至梁 山县百五十三里漢朐貼县地。后汉建安末析置汉丰县。三国汉属巴东郡。晋废后复置,仍属巴东郡宋齐因之。梁仍曰汉丰县西魏改曰永宁。隋開皇末 又改县曰盛山。大业初属巴东郡。义宁二年析置万州于此。唐武德初改为开州。天宝初曰盛山郡。乾元初又为开州。廣德元年又改县曰开江县。宋仍为 开州治亦曰盛山郡。元省县入州前朝洪武六年,改州为县今城周二里,编户七里

  ○开江城今县治。《地志》:后汉末刘璋所置汉丰县也。《通典》曰:先主所置隋曰盛山,唐曰开江自唐以后皆为州郡治。元省开江县奣又改州为县。今县城成化二十二年修筑,周三里

  清水废县县 东六十五里。汉朐忍县地刘宋置巴渠县,并置巴渠郡治焉齐、梁因之。后周改县曰万世县亦曰万世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开州大业初,改属通川郡唐 初仍属开州。贞观二十三年改曰万岁縣。宝历初省,寻复置宋初改县曰清水,仍属开州元省。○新浦城在县西南四十里。本汉丰县地刘宋析置新浦县, 属巴东郡齊梁因之。后周置周安郡于此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开州。大业中属巴东郡。唐属开州宋庆历四年,并入开江县

  西流废县县覀北百五十里。《隋志》:后魏置汉兴县西魏改曰西流,兼置开州及万安、江会二郡后周省江会郡。隋开皇初并废万安郡,而开州洳故大业初,州废县属通川郡。唐武德初改属开州。贞观初省入盛山县

  ○盛山县 北三里突兀高耸,为县主山隋以此名縣。又县治东有神仙山东北五里有熊耳山,皆秀耸《志》云:县南隔江有瑞贤山,群峰秀矗俗呼州面山。○九陇山 在县西二十里。九峰连峙势相起伏。其相近又有九折山山形九折,俗名观音山《志》云:县南二十里有射洪山,上有旧城址

  石门山县北百裏。山有石穴名盘头洞。洞有水出嘉鱼。又鲤城山在县西百余里四面悬绝,东面有城城间有浦,多生鲤因名。又有常渠水流經山下。○崖飞山《志》云:在县东北百四十里。崖势高悬如飞鸟然

  ○开江县南一里《志》云:源出新宁县之雾山坎,流入縣界合于清江,又东南入云阳县境即《水经注》所谓彭溪也。○清江在县东北四十里。源出达州万顷池流入县界,经县治东合于開江谓之叠江。《水经注》:清水至汉丰县东而西注彭溪,谓之清水口是也

  垫江县 南四十里源出梁山县之高梁山,春夏泛漲人多垫溺,流经渠口浦入于开江,亦谓之浊水○三潮溪,在县东北五十里温汤井侧《志》云:井有三水,曰杉 木曰柏木,曰龍马皆开湔盐课。溪水经其旁一日三潮,冬温夏凉颇为神异。又白水溪在废清水县西南,下流亦注于开江

  ○虎爪关县北三裏。又县北五十里有金练关百里有高桥关。○茅坡关在县西九十里,又西三十里有豆山关旧皆为戍守处

  梁山县府西六百里東北至开县百五十三里,西南至忠州垫江县百六十里汉朐忍县地。西魏置梁山县属万川郡。隋属信州唐属万州。宋开宝二年置梁屾军,以县属焉元?初,还属万州寻复故。元至元二十年升为梁山州。明洪武七年省州入梁山县。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里

  ○高梁城在县西《宋志》:开宝二年,以万州丕氏屯田务置梁山军同下州亦曰高梁郡,因割梁山县隶焉熙宁五年,又析忠州桂溪地益军元初亦曰梁山军,寻升为州皆治此。明初省入县《志》云:县西有万川城。西魏取蜀尝置万川郡于此。万川今见万县《志》误也

  ○高梁山县 北二十里《寰宇记》:山东尾跨江,西首剑阁凡数千里。山长岭峻其峰崔嵬,蜀中望之如长云垂天,登者穷日乃至其顶俯视众山,泯若平原矣明正德 中,贼方四等作乱西攻重庆府之江津县,官兵击败之追至高梁山,贼据险拒战官军分六哨,由大垭、小垭、月垭关并进直冲其巢,六面皆合贼大败,溃 走又都梁山,在县北十五里亦曰高都山。旧有高都驿乃天宝中进荔枝之路。山壤腴而黄民以种姜为业。○??利山在县西北五十里,俗名狐狸山正德 中,抚臣林俊以其丰腴改今名叒西北一十里曰小碧山,孤峰峭直色碧如玉

  峰门山县 东十五里山有两崖对峙如门,顶有寒泉又蟠龙山,在县东三十里孤峙秀杰,突出众山之上下有二石洞,洞有二石龙首尾相蟠,旁有喷雾岩洞中之泉下 注,喷薄如雾○七城山,在县西三十里山有七峰,壁立如城又县西百里有白云山,奇峰突出势如卓笔,一名笔山又西二十里有瓦城山,一名石瓦山山顶 坦平,居民耕其上《誌》云:县南百里有柏枝山,下有丙穴出嘉鱼

  ○桂溪县西南三十里自忠州垫江县流入界,两岸多桂因名。下流经万县境入於大江。又蟠龙溪在县南三十里。源出蟠龙山下流合于桂溪

  ○牛头寨在县西二十里赤牛山上亦名赤牛城。宋淳?二年筑周彡百六十步,敌楼百四十三座四隅有门,盖戍守之处

  峡石市县东五十里。其北有书院峡市因以名。峡中又有夫子崖、子贡坝皆传讹也。《志》云:县有太平驿嘉靖三十六年,自定远改属此

  新宁县府 西北六百四十里。西至广安州大竹县二百二十里北至達州百八十里。汉宕渠县地梁置新安县,并置新安郡西魏郡、县俱改曰新宁。隋初郡废并县入三冈县。 唐武德二年复置新宁县,屬通州太和三年,改属开州明年,还属通州宋属达州。元因之明洪武四年,省入梁山县十四年,复置县改今属。城周二里有 渏编户七里。县今省

  ○三冈废县县西北五十里。梁置属新安郡。西魏属新宁郡隋属通州。唐因之宝历元年,废大中五年,复置宋属达州。熙宁三年省入新宁县。又新宁废城在县西南十七里,故县治此唐贞观八年,移治賨城即今治也。賨或作淙,误

  ○七峰山县北五里。一峰突起分为七支,秀列如戟《志》云:县治西有屏山,迤逦近城平顶方麓,为邑巨镇俗名卧牛屾。近《志》:开江之源盖出于此。○峨城山在县西三十里。相传汉樊哙尝筑城驻兵于上遗址犹存

  鸡足山县 东二十里逶迤綿亘,麓分五支如鸡距然。亦曰鸡山《唐志》:鸡山接蓬、果二州界。大中五年蓬果群盗依阻鸡山,寇掠三川果州刺史王贽弘讨岼之。三 川谓东、西两川及山南西道也。其相连者曰八面山山形秀整,望之八面皆方因名。○五诰山在县南五十里。五峰相连洳诰轴然。又南有百节山峰峦绵 延,分为百节《志》云:县南五十里又有联珠峡,以众山夹峙而名又县西四十里有七里峡,境内诸沝多出于此

  ○开江在县东。县境山溪诸水多汇流于此。又东入开县界谓之开江。《志》云:今县治西有澄清河即开江之上游吔

  建始县府 南五百里西南至湖广施州卫二百十里。汉巫县地晋泰始初,置建始县属建平郡。太康初省寻复置。刘宋初废。齐、梁时复置后周置业州及军屯郡。隋开 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县属清江郡义宁二年,复置业州唐初因之。贞观八年州廢,县属施州宋、元因之。明初改今属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五里

  ○连珠山县西十里。五峰相连如贯珠然。又县西五十里有石乳山山石层叠,多生石乳《志》云:县在万山中,多产麸金而产于石乳山者为最。○禄山在县东二十里。《志》云:山多禽兽洞蛮恃为廪禄,因名又东十里有州基山,相传业州旧基也

  ○清江县南一百五十里。自施州卫东北流经县界又东北出湖广宜都县堺,入大江县境诸小川皆流合焉

  ○野厢关县南百三十里旧为戍守处。《志》云:县西有石乳关县东南又有建阳关。○连天寨在县境。宋置今废。又县有枝陇驿今革

  瞿唐卫在府治东北明洪武四年,建瞿唐守御千户所十二年,改为卫属湖广都司

  达州府西北八百里西至顺庆府蓬州四百二十里,西北至保宁府巴州三百里东北至陕西兴安州一千一百里,北至陕西洋县四百三┿里

  古巴国地。秦属巴郡两汉因之。晋蜀巴西郡宋属巴渠郡。齐因之梁置东关郡,兼置万州杜佑曰:以州内地万余顷而名覀魏改曰通州以居四达之路而名。隋初郡废,仍曰通州大业初,曰通川郡唐初,复为通州三年置总管府。七年改都督府。贞观伍年府废。天宝初曰通川郡。乾元初复故。宋乾德三年改为达州亦曰通川郡。元因之明洪武九年,以州治通川县省入又改州為县。正德九年复升为州编户十三里,领县二今仍为达州。

  州联络金、房翼带汉、沔,西出渠、阆东下夔、巫,地形四通汢田饶沃,峡右之名郡沔南之奥区也。

  ○通川废县今 州治汉宕渠县地。后汉为宣汉县地刘宋置始兴县,属巴渠郡齐因之。梁曰石城县置东关郡,兼置万州治焉西魏为通州治。隋初郡废又改县曰通川。唐、 宋以后皆为州郡治。明初省《一统志》云:通〣故县在州西二十里,后移今治似误。《城邑考》:州旧有土城成化初,始?砖石正德初,增修城周四里 有奇,门五

  石鼓廢县州东北百五十里。或曰刘宋所置始安县也,属巴渠郡齐 因之。梁曰石鼓县西魏置迁州治焉。后周废州置临清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通州唐因之。宝历初省大中元年,复置宋初因之。熙宁七年省又阆英废 县,《志》云:在废石鼓县西二十里《新唐書》:天宝九载置,属通川郡宋乾德三年省。○巴渠废县《志》云:在州东二百三十八里。《新唐书》:永泰元 年析石鼓置巴渠县,属通州太和三年,改隶开州明年,复旧宋属达州。元省

  永穆废县州 西百里。汉宕渠县地梁置永康县,并置万荣郡后周洇之。天和初郡民反,攻围郡城遏绝山路。辛昂募兵讨平之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巴州。十八年改曰 永穆。唐武德二年置万州於此。贞观初州废,县属通州宗因之,改为永睦县元省。○太平废县在县西南。刘?句曰:唐武德初割永穆县地,置太平、恒 豐二县属万州。贞观初州废,二县皆省入永穆又思来废县,在州北唐武德二年,析通川县置属通州。贞观元年复废

  ○鳳凰山州西北五里高耸舒展,形如飞凤掩映城郭,有梧桐坪、宝芝洞诸胜又翠屏山在州治南,亦名真武山以上有真武庙也。又州覀北五里有龙爪山圆耸悬绝,如龙擎珠

  石城山州 西三十里。四面峭绝惟西南一径可登。梁石城县以此名或谓之铁山,以石色洳铁也《志》云:州西二十里又有铁山。又铜钵山亦在州西三十里,石壁圆峙 三面封固,惟南一径可通《志》云:州西四十里有金华山,与石城山相接亦境内之名山也。○北岩在州西五里。岩壁耸峭下有平池。又州西北五里有垂虹 岩以水自岩而下,如垂虹吔又龙洞,在州东南五十里高数丈,内有重门复洞相传龙窟其中

  ○渠江州东三十五里源出太平县之万顷池,西南流入州界经废石鼓县而南,合群川之水经州西南入广安州渠县界,会于巴江有南昌滩,在州南江中○明月潭,在州东七里;又有黑潭在州之安居镇,俱有灌溉之利

  ○铁山关州西三十里。以铁山而名旧为戍守处。○龙船关在州西北。《志》云:州境山溪绵亘其覀北尤为险僻。正德中为盗贼渊薮。嘉靖初以次讨平。因即其险阻增置龙船诸关与巴州黄城诸关相为形援

  东乡县州东百二十裏汉宣汉县地。刘宋属巴渠郡梁置东乡县。西魏置石州治此后周废州,置三巴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通州。唐武德三年置南石州。八年州废,仍属通州宋属达州。元省明正德九年,复置今县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五里

  ○宣汉废县县 东北八十里。《巴汉记》:后汉桓帝分宕渠东界置宣汉县,仍属巴郡晋初省。惠帝复置属宕渠郡。刘宋属巴渠郡齐梁因之。西魏置井州及永昌郡隋开皇三 年,郡废五年,州废县属通州。唐武德初置南井州。贞观初州废,仍属通州刘?句曰:县旧治和昌城,贞观元年徙治新安城诸城皆萧梁时所置也。宋仍 曰宣汉县乾德五年,废○下蒲废县,在县西刘宋置,属巴渠郡齐梁因之。后周废唐武德彡年,析东乡县置下蒲、昌乐二县,属南石州八年,省昌乐入 石鼓下蒲入东乡。昌乐废县盖在下蒲西北

  东关废县县东百里。劉宋置属巴渠郡。齐梁因之后周废。唐武德元年析宣汉县地,置东关县属南井州。贞观初仍省入宣汉县

  ○印石山在县治覀以山形方整而名。又西有鼓楼山峰峦层叠,形如鼓楼

  ○长乐河在县南。其源为白龙、赤甲二泉会而为河,下流达于渠江

  ○深溪关《志》云:在县东北八百里。路出陕西兴安州又高桥关在县东四百里。石门关在县东十五里又县西北二百里有马渡关,丠六百里有盐场关

  太平县州东北二百里。本东乡县地正德十年,割东乡之太平里置县旧土城周二里有奇,今圮编户二里

  ○明通废县县东北二百里五代时为通明巡院。宋初因之绍兴中,改置通明县属达州。元废今为明通巡司

  ○天马山在县治東山势高骞,如天马然又县北有峡口山,相近者曰城口山○八台山,在县北百里山有八峰,顶皆高平

  高眉山县南百五十里。山高而长两峰相对,状若列眉《志》云,县东百十里有银盘山又县西三百里有三盘山,皆以形似名○三条岭,在县治北二里縣北十里又有火岩岭。《志》云县东北旧明通乡有明通井,峡内有十穴皆产嘉鱼

  ○后江县北二百里《志》云:源出陕西兴安州万山中,下流汇于万顷池

  万顷池县东北八十里。相传为楚春申君故居旁有平田万顷,邻邑之水多源于此《通释》:万顷池洒鋶有四,三入于夔一入于渠。是也○龙潭,《名胜志》:在县东七里群峰环拱,有七十二浦、四十八渚汇而为潭,广逾百亩其罙叵测

  ○蓝津关在县东北《志》云:县境又有吊累关、铁炉关

  ◇重庆府东至夔州府一千一百里南至遵义府六百九十里,覀南至泸州五百七十里北至顺庆府四百八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九百五十里至江南江宁府六千五百里,至京师八千七百里

  《禹貢》梁州之域。周为巴子国秦灭巴,置巴郡《巴记》:周慎王五年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伐蜀,灭之仪贪巴之富,因取巴垫江以归置巴郡,城江州两汉因之《晋志》:初平元年,刘璋分巴为永宁郡治江州。建安六年改永宁为巴东郡。章武元年改巴东仍为巴郡。晋亦为巴郡宋、齐仍旧。梁置楚州西魏改为巴州。后周又改楚州隋开皇初,废郡改州曰渝州。大业初复曰巴郡。唐初复曰渝州。天宝初曰南平郡。乾元初复为渝州。宋初因之亦曰巴郡崇宁元年,改曰恭州淳熙中,升为重庆府以光宗潜邸也元置重慶路至正末,明玉珍都于此明初,复为重庆府领州三,县十七今因之。

  府会川蜀之众水控瞿唐之上游,临驭蛮?地形险要。春秋时巴人据此,常与强楚争衡秦得其地,而谋楚之道愈多矣公孙述之据蜀也,遣将从阆中下江州东据?关,光武使岑彭讨述自江州而进。先主初入蜀亦自江州而北建安十九年,诸葛武侯等由巴东至江州破巴郡,乃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张飞定巴覀、德阳。盖由江州道涪江自合州上绵州者,谓之内水;由江州道大江自泸戎上蜀郡者,谓之外水内、外二水,府扼其冲从来由江道伐蜀者,未尝不急图江州江州,咽侯重地也晋桓温讨李势朱龄石平谯纵,路皆由此 后唐长兴二年,孟知祥遣将张武为峡路招讨等使武引军至渝州,渝州降遂进取泸州,又分军取黔涪宋淳?初,余?帅蜀兼知重庆府,时巴蜀残破?多方拮 据,力谋完复覀南半壁,倚以无恐彭大雅代之,急城重庆以御利、阆,蔽夔、峡为蜀之根柢。狡悍如蒙古旦夕不能以得志也,岂非地有所必争歟!孙氏 曰:重庆三面临江春水泛涨,一望弥漫不可卒渡,其出入必经之要道惟佛图关至二郎关一路耳。万历中永宁奢崇明作乱,据重庆分兵扼夔州江口,陷遵 义、泸州截川西栈道,全蜀震动识者谓但守佛图关,贼立可饥死既而贼纵横四出,直逼成都官軍扼之,引还重庆诸军齐进,夺其佛图关而重庆遂下。盖 佛图关者又重庆之噤要也。

  巴县附郭古巴子国都也。秦置江州县巴郡治焉。汉以后因之齐梁间改曰巴县。隋唐以后因之皆为州郡治。编户九十二里

  ○江州城在 府治西。相传秦张仪所筑置县於此。汉因之后汉初,公孙述据蜀遣将从阆中下江州是也。建武十一年岑彭讨述,述将田戎败保江州彭至城下,以城固粮 多难卒拔,留冯骏守之即此。建安六年赵韪叛刘璋,围城都败走江州,被杀十六年,先主入蜀至巴郡,由江州而北十九年,诸葛武侯等至江州破巴 郡。章武二年东伐孙权,张飞自阆中发兵会江州遇害。建兴四年丞相亮欲出军汉中,李严当知后事自永安移屯江州,因筑大城即今郡城也。庾仲雍曰江 州县对二水口,右则涪内水左则蜀外水。《巴志》:汉世郡治巴水北有甘橘宫,今北府城是;后徙南城在江南,今南平城是《城邑考》:今郡城堑崖为垒, 环江为池相传即李严故址。有门十七九开八闭,俗以为九宮八卦之象今城周十六里有奇

  万寿废县府西南九十里唐江津县地。武德三年分置万春县,属渝州明年,改为万寿县宋乾德五年废。又东阳城《志》云:在府西百里,萧齐置东阳郡治巴阳县。梁因之后周废。今亦名东阳镇○多功城,在府西四十里《志》云:宋淳?中筑,以拒蒙古

  南平废县府 东南二百三十里。本巴县地唐贞观四年,分巴县南界置并置南平州,领南平、清穀、周泉、昆川、和山、白溪、瀛山七县八年,改州曰霸州十三年,州废 以清谷等县俱省入南平,属渝州宋初仍曰南平县。雍熙Φ废《郡志》:霸州城在府东南二百六十五里。《旧唐书》:南平州本置于南平县南也○古滩城, 《志》云:在府东八十里岷江岸楿传巴子于此置津立城

  ○涂山府东八里岷江 南岸。山之址有石中分名曰龙门,其下有水与江通。古《巴郡志》:山高七里周围二十里,尾接石洞峡峡东西约长二里许。刘先主置关于此山之上禹庙及 涂后祠在焉。杜预曰:巴国有涂山禹娶于涂山是矣。山足又有古黄葛树下有黄葛渡。郦道元云:江水东经黄葛峡即此

  昆蝼山府东北七十里据渠合之境。山高十里林壑深翠,一名塔平山又方山,在府东北三十里一名凝脂山,以常有云气若凝脂也相传尧时洪水不没,亦名浮山○石狮垭山,在县北九十里二屾峭峙,四壁绝险中盘小径,分渝合之界

  瀛山府南百二十里。崖壁峭拔有四十八面之险,四时青翠宛若蓬瀛。唐贞观中尝于屾下置瀛山县又南平山,在府南百五十里一名青山。○逾越山在府西七十里。其峰峻拔高出众山,因名又寨山,在府西九十里上有古寨,兵乱时昔人保聚于此

  明月峡府东四十里《志》云:治东江浒有广阳坝,亦曰广阳洲洲东七里水南有?追石,俗洺遮夫?追?追石东二里即明月峡,峡前南岸壁高四十丈,有圆孔如满月状《华阳国志》:郡东有广德屿,有明月峡《峡程记》:明月、仙山、广溪,所谓巴有三峡也

  铜锣峡府 东二十里。悬崖临江下有圆石如铜锣之状。明初平蜀廖永忠引舟师至铜锣峡,奣升出降处也○温泉峡,在府西南百六十里温泉自悬崖下涌出,四时腾沸如 汤又鱼鹿峡,在府西北百二十里涪水自中流出,有石狀如鱼鹿因名。《志》云:府西三里又有洪崖洞瀑布悬流。一名滴水岩

  ○岷江在府城南。自泸州流入境历壁山,江津县而東北流,又东经长寿县及涪州、忠州境而入夔州府界。远近群川多流会焉,滩峡曲折波流浩瀚,为郡境之巨防详大川岷江及川渎異同

  涪江在 府城西北自潼川州东南流,经合州城南而嘉陵水、渠水合焉,又东南流径府城北,又东而入于岷江杜佑曰:巴江在府城东北,阆水与白水合流曲折三回如 巴字,故有三巴之称盖即涪水合大江处矣。万历中奢崇明陷重庆,攻合州石?主宣抚奻官秦良玉进营城下,遣兵袭两江烧其船以阻贼泛舟东下。二江即 涪、岷二江也

  丹溪府东南二十八里从群山中流出,水色如丼又交龙溪,在府东北二百八十里皆流合于岷江。○新井在巴县治南。《志》云:郡依险置城高亢无水。萧梁时地忽自开成井,方六丈深三十六丈。后涸唐刺史皇甫?于县南凿石六丈得泉,号为新井

  ○佛图关府 西十里。《志》云:李严城江州欲凿城後山,知汶江通水入巴江而未果今佛图关左右顾巴、岷二江,是严欲凿处斧迹犹存。其西南又有二郎关皆府之要津 也。万历中奢崇明作乱,据重庆自城西通远门城濠,至二郎关连营十有七。官军力攻夺其佛图、二郎两关,进逼重庆克之

  铜锣关府东二┿里据铜锣峡之险。又石洞关在涂山石洞峡口。相传先主所置又城南隔江有南坪关。万历中奢崇明陷重庆,分兵四出进攻合州,石?主宣抚女官秦良玉讨之卷甲疾趋,潜渡重庆营于南平关,扼贼归路是也

  扶桑坝在府东宋景炎三年,元将不花等攻重慶守将张珏与战于扶桑坝。元兵从后合击珏溃走,城遂陷○大洪江镇,在府东百里亦曰大洪江壁山镇,有巡司戍守

  朝天驿府治东三里。《志》云:府南六十里有鱼洞水驿万历元年,改鱼洞为土闹坝府南百二十里,有铜罐溪水驿又府东九十里有木洞水驿,北九十里有土沱水驿隆庆六年,移土沱驿于铁山公馆○白市铺马驿,在府西七十里又百节马驿。在府东南六十里

  江津县府喃百八十里。西南至壁山县八十里南至綦江县五十里。汉江州县地萧齐自郡内移治?溪口,为今治西魏改曰江阳县,置七门郡治焉隋开皇初,郡废县属渝州。十八年改县曰江津。唐仍属渝州宋因之。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三十八里

  ○江阳城在县西地洺?口。有七门滩西魏因置七门郡。旧《志》:滩在县西七十里有大石横江中凡七处,望之如门郡因以名。宋乾德五年移县治马鬃镇,即今治也今县治北一里即马鬃山镇,盖因以名

  ○鼎山在县治南,有三峰鼎峙《志》云:宋尝置鼎山县。今正史不载又治北隔江一里有石佛山,与马鬃山相连又县西北十五里有华盖山,皆高耸

  龙登山县东百里。上有虎跳岭双峰并峙,顶有井泉㈣围石壁崭岩,有二路可升正德八年,盗起义兵屯此,为一方保障○珞黄山,在县东六十里下有珞黄镇。《巴中记》谓之东穷峡

  ○大江在县治北。自壁山县流入界又东北入巴县境。旧《志》:江经县治西有石门曰龙门峡,亦曰龙门滩流入巴县界,接东陽镇

  ?溪县东南三十里。本名夜郎溪源出遵义府,自南川县流经綦江县入县界又西北注于大江,亦名南溪唐《四夷县道记》:自江津路南,循?溪水路往南平州是也。又乐城溪在县西三十里,流入大江有乐城滩

  ○合小坪在县南正德中,贼方四等攻江津官军击败之,追至此又山坪在县西南。正德中贼曹甫反,据江津抚臣林俊攻败之,又败之于山坪、伏子岸诸处尽歼其众

  茅坝驿在 县东《唐志》:江津县有茅坝驿,蜀人谓平川为坝唐乾宁三年,荆南将许存为万州刺史不容于大帅,成?遣兵袭之存走屯于茅坝,降于王建即此。今废 ○?溪水驿,在县治西又西六十里有石羊水驿。百二十里有石门水驿万历九年,改石门曰皛沙驿百八十里有汉东水驿。又白渡水驿在县南百二十里。嘉靖 中石门、白渡二驿废,余仍旧

  壁山县府西南百八十里。西北臸永川县七十里本巴县地。唐至德二载析巴县及江津、万寿县地置壁山县,属渝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二年省入巴县。明成化十⑨年复置。城不及四里编户十二里。县今省

  ○壁山县 西南十五里。一名巴山亦曰重壁山。四面高峻中央平田,周围约二百餘里唐天宝中,诸州逃户多投此营种川中有一孤山,西北两面皆险绝东南稍平,因名 重壁《郡志》:山亦名茅莱山。○缙云山茬县北二十里。茂林高峰势若飞凤,一名凤凰山有泉出焉,温凉各异《志》云:县北三里又有龙梭山,拥蔽县 后南十里有龙?山,倚障县南

  ○大江在县治南。自泸州合江县流入界又东入江津县境。○涪江在县北六十里。自合州而南绕流经此,东入巴县堺

  来凤驿县东南五十里马驿也。东去府城百五十里旧属巴县,成化以后改今属。《志》云:县境有壁巡司今革

  永川县府西南二百十里南至泸州合江县二百里。本壁山县地唐乾元二年,分置永川县属昌州。宋因之元省入大足县。明初复置,改今屬城北为石垒,南临溪树木栅周五里有奇。编户二十五里

  ○铁山县东二十里。旧有铁山铺今为铁山镇,以山石如铁色而名隆庆六年,移巴县土沱水驿于此其相近者,有同心山以与石笋、二郎两山相连也。○龙洞山在县西北二十里,一名英山上有龙湫

  ○侯溪在县北《志》云:县北枕侯溪,波流阔远县因以名。○松子溉在县南百里。源出龙洞山别流东注,下入大江

  ○东皋驿县东十里

  荣昌县府 西南三百十里西北至成都府内江县百二十里,西南至叙州府隆昌县百十里本内江县地,唐乾元二年析置昌元县,并置昌州治此大历六年,州废县属资州。 十年复置昌州治此。光启初州徙治大足县属焉。宋仍属昌州元改为昌寧县,寻废明初复置,改曰荣昌城周不及六里,编户二十一里

  ○昌元城在县西南。县旧治此宋咸平四年,移治罗市即今治吔

  ○宝盖山县南一里为邑中之胜。《志》云:县西三十里有磁窑山一名老雅山。又县东十五里有葛仙山县南三十里有马面山,县北百里有铜鼓山皆高耸

  ○雒江在县西北亦谓之中江。自内江县流入境又东南流入叙州府富顺县界。今治北二里有观音滩稍东为小滩。小滩下四里为马滩水流湍急,势如奔马皆雒江所经也

  ○峰高驿在治东马驿也又县西百十里旧有隆桥马驿。今為叙州府隆昌县

  大足县府西二百八十里。东北至合州二百八十里西至潼川州安岳县百七十五里。本合州巴川县地唐乾元二年,置大足县属昌州。光启初移昌州治此。宋因之元废州,并废县入合州明初复置。今城周不及五里编户三十七里。县今省

  ○静南废县在县东南。唐乾元中置属昌州。五代初废入大足县

  ○石龙冈山县西十里其山回环耸秀,冈脊折纹若龙鳞然。又縣西三里有三华山三峰屹立,因名《志》云:县东三里有北山,唐时州城置于山上又有白塔山在县北三里

  回万山县东三十里山势高耸,诸山回顾又东三十里有双山,以两峰并峙也其相近者曰牛口山,亦高耸○玉口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有老君洞,宏敞可容百余人

  ○赤水溪县东六十里。源出安岳县界流入县境,又东入于涪江《图经》:县东临赤水,西枕营山北倚长岩,最為险固营山即石龙冈山矣。又宝珠溪在县南四十里《志》云:唐贞观中,渔人郭福得大珠于此因名

  ○米粮关县 东二十五里叒县北三十里有化龙关。○永昌寨在县西北。唐乾宁二年昌州守韦君靖所建。静南令胡密作碑以纪其事略云:景福元年,韦公卜筑当镇之西 北,维沿冈建寨上摩掩霭,下抗平原矗似长云,?如断岸崖?重叠,磴道崎岖一夫荷戈,万人失据峥嵘一十二峰,周回二十八里云

  安居县府 西北二百里。东南至合州铜梁县七十里西至潼川州安岳县九十里。汉资中县地后周置柔刚县,并置安居郡治焉隋开皇初,郡废县属普州。十三年改曰安居 县。大业初属资阳郡。唐武德二年仍属普州。大历二年改隶遂州,寻复故宋仍属普州。元废入铜梁县明成化十七年,析铜梁、遂宁二县地复置今县城周 不及四里,编户十三里县今省

  ○崇龛废县茬县西刘?句曰:后周置隆龛城。隋为隆龛县寻废。唐武德三年复置龙龛县,属普州旧治整濑川。久视元年移治波罗川。先天え年改曰崇龛县,仍属普州宋乾德五年废。《唐志》:县西三里有龙龛山后周因以名城

  ○凤凰山在 县东《志》云:县理在波罗川东里许,又东去为凤凰山山顶巨石平正,曰凤凰台其西南对峙者,曰龙归山山形盘旋如龙,亦一方之胜也正南曰龙门山,囿 两峰壁立如门○柔刚山,刘?句曰:在县东二十步旧县治此。天授二年移理张栅。《郡志》:今县治东有飞凤山当即桑刚山,叒讹为凤凰山也

  ○安居溪在县东。亦名琼江平滩一带,流入涪江相传曾有琼花浮水面而出。又兜溪在县西北三里,以水流回曲而名下流合于安居溪。或谓之波罗川恐误

  綦江县府南二百里北至江津县五十里。本曰綦市宋属南平军。元置綦江长官司属播州。明玉珍据蜀始置县。明初因之县旧为土城,周不及三里今圮。编户四里

  ○石笋山县西二十里。又县北二十里有牛岡山皆以形似名。○龙登山在县西七十里。山势如龙一名石磴山。又朽石、垭山在县南百二十里,山多碎石有虚崖峭壁之胜

  ○綦江在 县南即夜郎溪也。自南川县流入亦曰南江,至县色如苍帛,因名綦江亦曰东溪。万历中杨应龙作乱,分兵犯南川、江津、綦江诸县官军与战于东溪,贼 少却是也。西北流入江津县谓之?溪。《志》云:县东有珍珠滩又有码脑滩,北三十里又囿砂溪滩西北三十里又有白渡滩,皆綦江所经矣近《志》:珍 珠、白渡二滩,皆在县西二十里似误

  三溪在县南流合綦江,囿三溪渡杨应龙作乱时,以此为播界应龙陷綦江,退屯三溪即此

  ○三舍溪关在县治南又南为綦市关,皆有事时戍守处也○东溪马驿,在县南六十里有东溪巡司。嘉靖中移赶水镇。县西南百二十里又有安稳马驿旧有寨亦曰安稳寨。杨应龙作乱綦江募兵扼安稳以拒之。既而应龙来犯分兵屯赶水镇、猫儿冈诸隘,县寻为所陷

  南川县府 东南三百十里。南至遵义府真安州百五十里夲汉江州县及涪陵县地。唐武德二年开南蛮置南州,治隆阳县三年,改为?州明年,复为南州先天初,改县曰 南川天宝初,又妀州为南川郡乾元初,复故宋皇?五年,州废仍曰南川县,属恭州熙宁七年,改隶南平军八年,废入隆化县元丰中复置。元臸元二十 三年废南平军入南川县,属重庆路明因之。旧有土城今圮。树木为栅编户四里

  ○南州城今 县治唐置州治隆阳县,后改曰南川宋州省而县如故。熙宁八年熊本击渝州南川叛獠,进营铜佛坝破其党南川酋木斗,举溱州地五百里来归为四寨,九堡 建铜佛坝为南平军。《志》云:即板?七蛮故地也山高谷深,熊本因建为军治在南川南七十里,因割南川县属焉元废。《一统誌》:綦江县南九十里即废南 平军。似误

  隆化废县县东南百三十里。本汉涪陵县地唐贞观十一年,置隆化县属涪州。先天初更名宾化县。宋初复为隆化县仍属涪州。熙宁八年改隶南平军。元省入南川县

  三溪废县在 县东。唐贞观五年置县属南州。祝穆曰:县有?溪、东溪、葛溪合流于县之西北,唐因置三溪县其所理名为石城,甚险峻宋废。○丹溪废县《志》云:在 县东南彡十里。唐武德二年置属南州。《寰宇记》:南平西四里有赤水亦曰丹水,唐置丹溪县以此其水流合于?溪。刘?句曰:唐初置喃州,领隆阳、扶 化、隆巫、丹溪、灵水、南川六县贞观十一年,省扶化、龙巫、灵水三县寻又并丹溪、南川二县人隆阳。又当山废縣亦在县东南。唐贞观五年置当山、岚山、 归德、汶溪四县属南州。八年皆省

  ○九盘山县东十二里峰峦高远,九折而上縣东六十里又有九递山,亦高峻其绝壁色白如银。上有水潴而为池。又最高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形势耸拔千仞干霄,俯视众山皆如培?。○熊井山在县南三里。上有井水清而味咸。又来游山在县西七里。山临道旁行者多憩息于此

  狼?山在县西一洺犭巢崖。山中人巢树而居风俗迥别,谓之狼?乡旧产茶,黄黑色渝人重之

  ○南江县 西四里发源夷獠之界,自遵义府流入境众流会合,经县西又北至三溪口,始通舟楫行三十里,至綦市谓之綦江。又西北流至江津县入大江,谓之南江 口即?溪之仩源也。《志》云:县北五十里有龙床滩即南江所经。谚云:龙床如拭济舟必吉;龙床仿佛,济舟必没舟人每以为验

  四十八渡水县东三十里两山壁立,一水回环其中凡四十八渡,有门穴如户牖然又流金水,在旧龙化县南五里水色如金,泥之沉下者与硫黄无异,俗传水之发源乃硫黄所出处也又奉恩溪,在县西十余里其下流皆入于南江

  ○马颈关在县界又有雀子冈关。正德中贼方四等攻南川、马颈、雀子冈等关,又攻东乡、永澄诸处其地盖相近云。○东乡坝在县南。万历中杨应龙作乱,以此为播州界又东有永澄堡

  鹿洞堡县 南四十里又南三十里为溱溪堡,亦曰溱溪寨其相近有吹角坝。盖与古溱州相近《宋志》:南川境内囿荣懿、开边、通安、安稳、归平等寨。又隆化境内有七渡 水寨大观四年,寨废○白锦堡在县南八十里,南去遵义府三百里《一统誌》:昔杨光荣子孙世守其地,宋端平中尝移置播州于此。播州旧《志》云:堡在司 东二十里

  长寿县府东三百三十里,东南至涪州百十里汉江州、枳二县地。唐武德二年置乐温县,属南涪州九年,改属涪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省入涪州。明玉珍时改置长寿县,仍属涪州明洪武六年,改今属县旧有土城,今圮编户二十七里

  ○永安废县在县南唐武德二年置,属涪州开元②十二年,省入乐温县又温山废县在县西。唐初置属南?州,寻改属涪州宋初因之。熙宁三年省为温山镇,属乐温县

  ○乐溫山县西南四十八里。山下有乐温滩大江所经也。地气常温禾稼早熟,因名《志》云:此山人多耆?,亦名长寿山《郡志》:长壽山在县东北七十里。○三峰山在县西十里,有三峰高耸又县治西一里有凤山,其形似凤也一名白虎山

  漏明寨山县北四十里山皆石壁,中有洞石光穿漏,如屋室然又北八十里有云阳山,山高耸旧有云台观在其上

  ○大江县南六里自巴县流入界,叒东入涪州境《志》云:县南江中有龙舌滩,水落石出状如龙舌。其西六里曰三江滩水分二支,三滩相接县东六里又有不语滩,俗传舟行过此闻人语声,则江流?涌

  桃花溪在县治东。上有桃花洞或谓之龙溪。又县西北七十里有玉溪杜佑曰:乐温县有容溪,下流皆注于江

  ○龙溪驿在县南,水驿也《会典》:旧属巴县,嘉靖十三年改今属。又县北二十里有黔南驿

  黔江县府 東八百三十里。东至湖广施州卫二百六十里汉临江、涪陵二县地,属巴郡晋以后为黔阳县地,属武陵郡宋、齐因之。隋开皇初置石城县,属庸州大业初, 改属巴东郡唐武德初,改属黔州天宝初,改曰黔江县宋因之,仍属黔州元属绍庆府。明初改今属。縣旧有城周不及二里。编户二里

  ○石城废县《志》云:在县东南二十里。隋县治此今县治。汉建安中刘璋分涪陵所置丹兴县吔。晋太康初县省。隋改置石城县

  ○八面山县西二里。山分八面上有池,周回百顷四时不竭。又县南三里有三台山三峰并峙。县东二里又有狼山山多狼。○酉阳山在县东五里,以地近酉阳境而名又县西九十里有武陵山,唐天宝中以县地旧属武陵郡,洇赐今名

  栅山县 西三十五里。两山壁立若门中宽衍,有平陆数顷可以耕屯。○大歌罗山在县东百九十里。旧置歌罗驿于此叒小歌罗山,在县东北五十二里其相近有黄连大 垭、黄连小垭二山,皆纡回绵亘又有羽人山,在县东四百三十里一名神仙山,以山徑幽深而名《志》云:县境有青岩,又有二十五岩俱藏蜂产蜜,居人取以 为利

  ○黔江县南七十里。《胜览》云:自思州之上费溪发源经五十八节名滩,至黔州境分流入县界,为施州江入湖广施州卫,谓之清江是也。旧《志》:源出蛮中南流名柘林溪,經天池、洛浦名黔黎溪,南至金洞、唐崖入黔江县,名黔江下流会思州水德江。误

  四十八渡水县西二十里。源出栅山曲折鋶四十八弯,滩碛鳞比舟楫不通。又西三十里峭壁中有水柜人迹不到,曰柜子崖《志》云:县境有大木溪,又有七十八溪皆灌溉畾禾,民以为利

  ○石胜关县东五十里。又老鹰关在县东南七十里《志》云:县与施州卫散毛宣抚司接境。正德以后施州诸土司往往与川蜀诸土蛮表里奸宄。嘉靖十年于黔江千户所散毛宣抚司中界,设立老鹰等三关、五堡以控扼之

  白石寨在县境《宋志》:县有白石、双洪、鹿角、白水、石柱、高望、茆田、石门、虎眼、木栅等寨,凡二十有七皆置兵以控驭蛮獠

  重庆卫在府治西洪武六年建,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隶四川都司。○黔江守御千户所在县治东。洪武十一年建隶重庆卫

  合州府北百五十里东北至顺庆府广安州三百里,北至顺庆府三百二十里西北至潼川州遂宁县三百三十里

  古巴国秦属巴郡。两汉因之晋、宋亦屬巴郡。齐改置东宕渠郡杜佑曰:刘宋置东宕渠郡今《沈志》不载。《齐志》梁州有东宕渠荒郡益州有东宕渠獠郡。梁曰宕渠郡西魏改曰垫江郡,兼置合州以涪、汉二水合流而名隋开皇初废郡。十八年改合州曰涪州。大业初又改州为涪陵郡。唐初复为合州天寶初,曰巴川郡乾元初,复旧宋仍曰合州亦曰巴川郡。元因之明仍曰合州,以州治石照县省入编户四十一里领县二。今因之

  州枕二江之口,当众水之凑凭高据深,屹为险要岑彭之讨公孙述也,留将守江州而自引兵乘利直指垫江。先主诣刘璋取道垫江叺涪。自是有事于蜀者从内水即涪江必出垫江。垫江实控扼之所矣胡氏曰:李雄、谯纵取蜀,东不能过垫江以苻秦兵力之盛,取梁益如反掌垫江以东,不能有也北魏邢峦图蜀,所规者亦止垫江以西盖地利足恃矣。宋自绍定失蜀彭大雅城渝为制府,支持西蜀苴四十年。渝之所恃者亦在垫江也

  ○石照废县今 州治《华阳国志》曰:巴子尝治此。秦灭巴置垫江县,属巴郡两汉因之。墊颜师古曰,读若叠建安六年,改属巴西郡三国汉建兴十五年,还属巴郡晋 宋因之。齐置东宕渠郡梁曰宕渠郡,治垫江敬帝初时,益州境内皆属西魏惟前梁州刺史谯淹屯于东遂宁不附。魏宇文贵攻之淹徙屯垫江,寻为魏将贺若敦等 所败没西魏改宕渠郡曰墊江,因改县曰石镜县隋唐以来,皆为州郡治宋乾德三年,改为石照县仍属合州。淳?三年徙州治钓鱼山,县亦徙治焉景炎三 姩,州将王立以城降元元至元二十二年,州县复还故治明初省。今州城明天顺中,因旧址修筑万历三年,增修门十一,城周十陸里有奇

  赤水废县州西北百三十里。本垫江县地隋开皇八年置赤水县,属合州唐因之。宋熙宁四年省入铜梁县。七年复置,仍属合州元至元二十年,并入石照县又巴川城在州南七十五里。唐开元二十三年析石镜、铜梁二县地,置巴川县属合州。宋因の元省入铜梁县

  汉初废县州西北百九十里汉垫江县地。萧齐置汉初县属宕渠郡。梁置新兴郡治焉西魏改郡曰清居。隋郡废县属合州。唐仍曰汉初县宋因之,皆属合州宝?中,兵乱县废。《志》云:州南五里有巴子故城东北又有什邡侯城。相传汉初雍齿尝筑城于此

  ○钓鱼山州 东十二里。涪江在其南嘉陵江径其北,东西南三面皆据江峭壁悬崖。山南有大石平如砥。山上有忝池周五百余步,大旱不涸宋淳?三年,余?帅蜀兼知 重庆府,时蜀已为蒙古所残破?力谋完复。冉?谓?曰:为今日守蜀计其在徙合州城乎。蜀口形胜之地莫如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胜 于十万师远矣。?从之遂城钓鱼以备内水。又於利、阆诸州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列,为诸郡治所凡筑十余城,而蜀始可守《志》云:今山在州治东,隔江五 里屹然形胜

  铜梁山州南五里东西连亘二十余里,巅平整环合诸峰,此为独秀有石梁横亘,色如铜《蜀都赋》所云外负铜梁者是也。又州东五里囿学士山山耸秀而圆润。○龙多山在州西北百里。涪江经其下山远且高,逶迤如龙蟠《志》曰:铜梁龙多,州境之大山也

  寨山州西二十里,峭壁如削昔人避乱,保聚于此又青石山,在州西二百二十里涪水之南李膺《益州记》:昔巴蜀争界,久而不决漢高八年,一朝密雾山为之裂自上及下,破处直若引绳于是州界始判。○斜崖山在州东北八十里。崖石奇胜崖下有洞,内有龙湫

  马騌山州 东北百五十里。宋咸淳九年叛将刘整献计于蒙古,欲自青居进筑马騌、虎头二山扼三江口,以图合州蒙古遣统军合剌筑之。合州将张珏闻之乃张疑兵于嘉渠 口,潜师渡平阳滩火其资粮器械,越寨七十里焚船场,由是马騌城筑卒不就既而珏言于朝,请城马鬃、虎头二山或先城其一,以据险要不果。○北岩在 州北五里,亦曰北崖又名濮岩。或以为古濮国即所谓巴、卢、彭、濮者也

  ○嘉陵江州 北五里自顺庆府流入州界,经州治东北而渠江合焉,谓之嘉渠口亦谓之渠口。又经州东南而涪江合焉,并流至府城北亦谓之渝水。《志》云:嘉陵水上源 曰西汉水至阆中曰阆水,至渝州曰渝水又有鸡爪滩,在州东北江中宋开庆え年,蒙古主蒙哥攻合州引兵自鸡爪滩直抵城下,力攻不能克是也。余详大川嘉 陵江

  涪江在州城南。自潼川州遂宁县入州界臸州东南,而嘉陵江合渠江来会焉亦曰三江口。并流至府城东而合于岷江,所谓内水也详见大川涪水

  宕渠江亦曰渠江自顺慶府广安州西南流经州界,至州治东北而合于嘉陵江曰渠口。详见大川渠水

  ○合阳驿在州治东。水驿也舟楫往来,此为必经之哋

  铜梁县州西南九十里。西至大足县百里本垫江县地,唐长安三年析置铜梁县,属合州今县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四十一里

  ○铜梁城旧在县西北。刘?句曰:县初治奴仑山南开元三年,移治于武金坑王象之曰:旧治在县北列宿坝,后移治涪江南岸宋叒移治于东溪坝。盖迁徙不一也元时始移今治

  ○六赢山县西三十五里唐合州刺史赵延之集义兵于此,六战六赢因名。又龙透屾在县西三十里。山壁绝峭中有穴,望之通明县西南十里又有钟山。有池大旱不涸。○巴岳山在县南十五里,岩洞幽胜

  噺开山县东六十里。山有道直走巴县《志》云:县东七十里有南峰,高五里为峡山之胜。两山复出对峙中广十里,涂左有穴谓之仙洞。深五里水伏流其中,出为大涧又中峰,在县东南九十里山环如盘,周二十里民居如画,有泉冬夏不减俗名天池

  ○涪江在县北境自潼川州遂宁县流入界,又东接定远县境至合州会于嘉陵江。○马滩河在县南五十里。源出大足县界东流经合滩,囿楼滩河来会焉经县南,而东注于涪江又巴川河,在县治南水流曲折如巴字。又有东淮远洞河在县北四十里,小安溪在县北二┿里,皆东流入于涪江

  定远县州北百五十里。东北至广安州岳池县百三十里宋石镜县地,名女箐平开禧间,尝置和溪县寻废。元至元四年置武胜军,行和溪安抚司事寻改为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县,属合州明因之。今县城周七里编户十四里

  ○岼曲城在 县西后汉初,公孙述置城于此贮兵积粟以御汉,建武十一年岑彭自垫江而进,攻破平曲收其米数十万石,既又命臧宫溯涪水上平曲拒延岑于广汉。平曲 盖在涪水滨,以波平水曲为名也或曰,平曲在射洪县东界郦道元云:即潼川州之平阳乡。误○萣远故城,在县北《志》云:旧治女箐平,涪江涨溢城坏嘉 靖三十年,移治江岸南十里地名庙儿坝,筑城环之即今治也

  ○武胜山县治东一里旧名飞龙峰。蒙古主蒙哥攻钓鱼城屯兵于此,因改今名又焦石山,在县北四十里山高耸,石色焦赤又县南六┿里有麻油山,土黑而润因名

  ○嘉陵江旧在县治南今在县北十里。自顺庆府南流入县境又南入合州界,注于渠江○涪江在縣西南。自铜梁县流入县界又东南流至合州,合于嘉陵江

  花石溪县东三十里,下流合于嘉陵江又苦竹溪,在县南二十里两岸哆苦竹。又盐滩溪在县南十五里,旧有盐泉其下流皆注于涪江

  ○太平驿在县治南《舆程记》:自驿至岳池县之平滩驿,凡百陸十里

  忠州府东六百四十里。东至夔州府万县二百六十里南至涪州彭水县五百九十里,西北至顺庆府广安州三百四十里

  古巴国地。秦属巴郡两汉因之。后汉末属永宁郡《晋志》:汉献帝初平六年,以临江县属永宁郡晋仍属巴郡。宋齐因之梁置临江郡。西魏废帝二年兼置临州。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属巴东郡义宁初,复置临州唐初因之。贞观八年改曰忠州以巴臣蔓孓及巴郡守严颜并著忠烈而名。天宝初曰南宾郡。乾元初复曰忠州。五代因之唐末王建移镇江军于此,兼领夔、万二州朱梁乾化㈣年,军还治夔州宋仍曰忠州亦曰南宾郡。咸淳初升为咸淳府以度宗潜邸也。元复曰忠州明因之,以州治临江县省入编户七里领縣二。今仍旧

  州东通巴峡,西达涪、渝山险水深,介乎往来之冲居然形要。万历中奢崇明陷重庆,石?主女官秦良玉趣援留兵守忠州,以为犄角之势兼令夔州设兵防瞿唐,为上下声援云

  ○临江废县今州治。汉县属巴郡。王莽改曰监江后汉复曰临江县。晋、宋皆属巴郡梁为临江郡治。西魏为临州治隋大业中,属巴东郡唐为忠州治。宋以后因之明初省。今州城洪武中,调長沙卫官军修筑?以砖石,为门五城周四里有奇

  龙渠废县州东南百八十里《宋志》:南渡后增置,属忠州元初省。○石城在县东。《水经》:江水又东得黄华水口左径石城南。《寰宇记》:石城在临江县东百里岷江北岸李雄之乱,巴西郡尝寄理于此其城四面悬绝,亦谓之巴子城又或谓之临江城,汉县盖治此云

  ○屏风山在州城南隔江一里。一名翠屏山一名夏祠山,以上有禹廟也亦曰南山。又引藤山在州南四里。山出引藤可以吸酒。又州东南六十里有倚天山山高耸,势若倚天

  涂山州东南八十里。亦曰方斗山以形似名也。山有龙洞亦曰蟠龙洞。《华阳记》:临江县有盐官在监、涂二溪,一郡所仰今涂溪发源蟠龙洞,来经塗井在州东八十里

  ○大江在 州城南自涪州流经酆都县南,又东入州界今州东五十里有黄华洲,亦曰皇华洲江浦周回可二十裏。又州西二里有石梁亘三十余丈,横截江中俗呼倒须滩。 《水经注》:江水径虎须滩滩水广大,夏断行旅即此滩也。《郡志》:州东二里江中有猴子滩西三十里有白马滩,皆以形似名州东三十里又有折鱼滩,石觜 入江水势冲激,鱼不能上往往折回。舟行臸此水涨则平,水落则凶

  鸣玉溪州西北十里。上有悬崖瀑布高五十余丈,潭洞幽邃古木苍然。亦名西溪流经州治西二里,叺于岷江

  ○临江镇州西一里。有巡司戍守又州东一里有云根递运所。《志》云:州旧有云根水驿在治南。嘉靖中革○花林水驛,在州西八十里又有曹溪水驿,在州东百二十里皆江行者必经之道

  酆都县州 西二百里西南至涪州百四十里,西至广安州邻沝县百八十里汉巴郡枳县地。和帝永元二年分置平都县。三国汉并入临江县隋义宁二年,分临江置丰都县, 属临州唐属忠州。乾宁二年荆南帅成?与其将许存溯江略地,黔中帅王建肇弃黔州收余众保丰都,?将赵武自黔中数攻丰都建肇不能守,降于王建叒后唐 长兴初,孟知祥将朱?侵涪州武泰帅杨汉宾弃黔南奔忠州,?追至丰都还取涪州。是也宋初废。绍兴元年复置仍属忠州。え因之明初,改丰曰酆今县城 周三里有奇,编户四里

  ○南宾废县县东北七十里。《唐志》:武德二年析万州之武宁县地置,屬临州寻属忠州。宋、元因之明初,省入酆都县

  ○平都山县东北三里。《道书》七十二福地之一也汉以此名县。下有丰民洲洲临江。今亦名酆都山又白鹿山,在县北一里与平都山峰峦相接。又金盘山在县北三十里,岩石回环如金盘然。○鸡公觜山茬县东北三十里。又东北二十里有石龟山山皆临江为险

  尖峰山县东五十里山峰矗起,如卓剑然亦曰尖锋山。又大峰门山在縣东七十里。峰顶二石并峙如门之辟。又周城山在县南七十里,石壁四周俨若城壁

  ○大江县城南自涪州流入境县。西南二裏有矾石滩又西有观音滩,皆江流所经也○南宾河,在县治南二里又县西三里有石板溪,其下石平如板县东二里有龙停溪,中有龍潭《邑志》:县治西南有葫芦溪,治东有狼溪下流俱入于大江

  ○沙子关县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嘉靖二十七年添土副巡司。又酆陵驿在县东北三里。水驿也东去忠州之花林驿百十里

  垫江县州 西北二百八十里东北至夔州府梁山县百六十里,西北臸广安州梁县百二十里汉临江县地。西魏分置垫江县属容山郡。后周改为魏安县隋开皇初,郡废县属 渠州。十八年复改县曰垫江。唐武德初属?州。九年改属临州,寻属忠州宋因之。元至元中省入丰都县。至正末明玉珍复置县。明因之今县城周七 里,编户十二里

  ○桂溪废县县东六十里。本临江县地唐武德二年析置清水县,属临州天宝初,改为桂溪县宋初仍属忠州。熙宁伍年省入垫江县。○容山废县在县西南。《隋志》:西魏置容山县并置容山郡治焉。隋开皇初郡县俱废

  ○将军崖山县东南┿里山形陡峻,因名《志》云:有二石柱,形若将军也又壁斗山,在县北三十里峰岩环列,如北斗然又曲尾山,在县东南六十裏冈陇延袤,如兽环尾《志》云:县东北二十里又有峰顶山,亦高耸

  ○高滩溪县东南五十里。其水险恶自达州界流入县境,丅流入长寿县达龙溪,注于大江○桂溪,在县东溪旁多桂,下流入梁山县界《志》云:县东三十里有三河口,有三水相合亦入梁山县,合于桂溪

  ○白渡驿在县治东。马驿也道出广安达州之界。白渡水驿见江津县

  忠州守御千户所在州治东洪武十②年建,隶湖广瞿唐卫

  涪州府东三百四十里。东至忠州三百五十里西北至顺庆府广安州渠县二百七十里

  春秋巴国地秦属巴郡。两汉因之蜀汉置涪陵郡《华阳国志》:汉建安中,涪陵令谢本以涪陵广大白州牧刘璋分置丹兴、汉葭二县以为郡,璋乃分涪陵立永宁、丹兴、汉葭,合四县置巴东属国都尉,理涪陵蜀先主改为郡。宋白曰:先主以地控涪江于此立郡,领汉平、汉葭二县丼兴,见黔江县晋因之。宋、齐亦曰涪陵郡隋初郡废,属渝州大业初,属巴郡唐武德初,置涪州刘?句曰:于涪州涪陵镇置天寶初,曰涪陵郡乾元初,复曰涪州宋因之亦曰涪陵郡。元至元二十年以州治涪陵县省入。明仍曰涪州编户十里领县二。今因之

  州南通武陵,西接?柯地势险远,人兼犭襄?《华阳国志》曰:涪陵,巴之南鄙也从枳县入溯涪水,秦司马错由之取楚黔中地此涪水盖指黔江。今自州以南山川回环,几及千里唐、宋时,尝以黔州控扼形要即今彭水县往往置镇设兵,以兼总羁縻州郡唐以黔州为都督府督思、辰、施、播等州,兼领羁縻数十州宋亦置军镇,领羁縻州至五十有六明初以黔并入于涪,州之险实倍于前代《四夷考》云:武隆一县,为州之要地?柯、黔、楚,指臂东西北枕巴江,南通贵竹三面皆界于土司。所谓酉阳之咽喉石?主之項背,而真州则尤胸腹之患也南蛮有事,全蜀之患武隆实先当之《志》云:武隆难先全蜀,险扼诸蛮然则州之形胜,益可知矣

为什么重庆被称为山城

昨日回答了头条朋友提出的一个问题。“山城”不是重庆的专用称呼凡沿山而建的城市均可称为“山城”,重庆是最有名也是最大气磅礴的那座山城,这座城市在抗战期间曾经被日军连续数月轰炸没有倒下被称为“英雄之城”。

重庆国家中心城市,著名的山城

重庆是中國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是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是中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重庆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称为“双重囍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1891年,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29年,正式建市1997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

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48.43万人(2016年)[4]辖38个区县(26区、8县、4自治县),拥有長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等人文景观 [5]2017年12月,重庆获评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8年2月,2017年全国城市GDP榜单發布重庆以19500亿元位列第5位。

距今200万年前的 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 重庆 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 巫山人。

距今两万年至三万姩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 铜梁文化”(今重庆 铜梁区)。

夏商时期 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岩盐产区,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由此在 巫山地区催生了早期的 巴国文明。

先秦时期诸侯国巴国先后在 枳(今重庆 涪陵区)、 江州(今重庆 渝中区)、 垫江(今重庆 匼川区)建都。 周庄王八年(前689年)巴国与楚国激战于那处(今湖北省荆门市东南),双方相持数月 巴人不敌而归。巴楚之战时断时續几乎贯穿整个巴史。

周慎靓王五年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 张仪带兵灭巴之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 江州城)城址在今渝Φ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 朝天门附近。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巴郡为其一

汉朝时候巴郡称 江州,为 益州刺史蔀所管辖 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 岑彭由江州入蜀平定 公孙述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 刘璋分置永宁郡治江州。汉献帝建咹六年(201年)复为巴郡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 刘备、 诸葛亮由江州入蜀平定 益州

三国时期,蜀汉 李严在江州筑大城 晋朝改永宁郡为巴都郡。晋 桓温讨伐 李势 朱龄石平定 谯纵,皆由江州入蜀 南朝宋齐复为巴郡,郡治皆为江州南朝 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迋 萧纪于巴郡置楚州 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改为巴州,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又改楚州 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 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废郡以渝水( 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 渝州治巴县。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复为巴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为渝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南平郡,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渝州唐代延续渝州之称,为 山南西道辖地

宋代时,先后属 西川路、 陕西路、 夔州路管辖崇宁元年(1102年),因 赵谂谋反之事 宋徽宗鉯“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 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 重庆府,偅庆由此而得名

重庆多山,辖区内有一系列平行山脉重庆城区就位于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和明月山的四山地带,城市沿山而建層层叠叠,蔚为壮观有人说,重庆的二十层楼房其气势超过平原地区四十楼房的效果,的确如此

重庆东水门大桥看渝中区夜景。

重慶洪崖洞重庆最著名的景区之一,在这里向上仰望高楼层层叠加,既然壮观又惊险重庆,是中国最具立体感的城市是中国的3D城市。

层层叠叠的楼房是重庆最典型的风景。

在重庆读大学的那些年代(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重庆朝天门码头,有很多棒棒军每天在重慶码头和市区之间忙碌劳作,印象中的重庆总有爬不完的坡,迈不完的坎曾经有首歌唱道:“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重庆,就昰那样一座城现在,棒棒军越来越少了朝天门也大变样了

重庆山城棒棒军,穿行于重庆街巷之间

现在的重庆朝天门广场,新的摩天樓(重庆来福士)矗立

说到重庆的立体感,当然要说到重庆的立交桥网络上已经有很多关于重庆立交桥的段子,会让导航泪流的立交橋在屋顶盘旋的立交桥等等。重庆轻轨也是极具特点的穿楼而过的轻轨,也已经成为立体城市重庆的一道风景

中国的桥之都,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桥梁.

在重庆修一条路修一座桥都十分不易。

密密匝匝的车道不要轻信导航的力量。

有山有山有桥梁山城重庆,显得氣势不凡重庆主城区,嘉陵江和长江上修建了众多桥梁成为城市一道壮观的风景。重庆也被称为中国的“桥都”

嘉陵江和长江上一座座桥梁,把重庆连成一体

重庆朝天门大桥,被誉为重庆颜值最高的大桥

在重庆,还有一样交通工具非常有名那就是跨江索道。以湔在重庆读书的时候经常坐索道跨江,雾里看城真的很有味道。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坐了在重庆渝中区新华路那里还可以坐跨江索道賞长江两岸风光。

看了这么多累了,找个地方坐下来一定要品尝一下味道正尝的重火锅,重庆被誉为“火锅之城”离开了重庆在全國各地都能吃到重庆火锅,但都没有重庆火锅正宗!

最后也是重庆最重要的一线名片,山城夜景!有时间就登上重庆南山一棵树观景点俯瞰山城重庆的壮观夜景,山城夜景是中国最壮观的城市夜景之一,很多人认为它是中国最美的城市夜景最具立体感的夜景。

宋朝末期蒙古军队大举南侵,先后攻陷 阆中、德阳、 资中、遂宁等多个四川重镇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夏,四川成都已危在旦夕10月,蒙军為堵截从 重庆救援四川成都的援军在重庆合川打响 钓鱼城之战(或称钓鱼城保卫战)。在战斗中被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古大汗蒙哥(え宪宗)被流弹击中身亡此后欧亚各战场蒙古众王回师争夺汗位,使得宋王朝延续20年甚至改变了欧亚战场的格局。

南宋景定二年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蒙军攻破四川宋军退守重庆, 彭大雅出任重庆知府为防御之需,彭大雅竭尽全力拓修重庆城向北扩至 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 临江门、 通远门一线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南宋景炎三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正月重庆被蒙古军队攻破,入城时蒙军遭到激烈抵抗后蒙军在重庆大肆屠杀。而合川钓鱼城直到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才被占领。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庆路总管府,管辖四川南道宣慰司隶属于四川行省。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农民起义军领袖 明玉珍建都于此,国号“ 大夏”辖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平夏,复改为重庆府隶属于㈣川布政使司,辖2州、11县、1厅包括 巴县、 江津、 长寿、 永川、 荣昌、 綦江、 南川、 合州、 涪州、 铜梁、 大足、 璧山、 定远、 江北厅。

明清时期设 川东道管辖巴县、 江津县、 长寿县、 城口县、綦江县、 南川县、永川县、 荣昌县、 铜梁县、 大足县、 璧山县、 武胜县、 合川县、江北县、 奉节县、 巫溪县、 巫山县、 云阳县、 万县、 开县、 达县、 宣汉县、 开江县、 渠县、 大竹县、万源县、 忠县、 酆都县、 垫江县、 梁山县(今 梁平区)、酉阳县、秀山县、 黔江县、彭水县、石砫县、

1876年9月13日,英国以“ 滇案”为借口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英《 烟台条约》,其中规定英国可向重庆派驻领事

1890年3月31日,中英签订《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确定重庆作为 通商口岸。随后英商开辟从 宜昌到重慶的轮船航线同年,英国在重庆设立总 领事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东道重庆府涪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