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是反对暴力武力暴力?比如,遇问题上法庭,若打架则会被批评。为什么反暴力武力暴力?

成功的现代自由民主制将强大嘚国家、法治和负责制政府三种机制结合在稳定的平衡中。那么这三种机构最初来自何方?是什么力量驱使它们诞生又在何等条件下嘚到发展?建立的顺序如何彼此间有何关系?

当代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弗朗西斯?福山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今日政治机构是如何从曆史中发展出来的全面画卷。《政治秩序的起源》(第一卷)把对政治秩序的探讨向前延伸到人类的灵长目祖先,然后依次讲述人类部落社会的出现第一个现代国家在中国的生长,法治在印度和中东的开始一直到法国大革命前夕问责制政府在欧洲的发展。《政治秩序嘚起源》是一次严密的尝试力图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形成对人类历史的概览建立一个理解政治制度演化的宏大框架。

本书第二卷將延伸到当代敬请期待。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诺梅里尼高级研究员此前曾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等国际研究院、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曾任美国國务院政策企划局副局长、兰德公司研究员著有《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信任》、《十字路口上的美国》等。现居加利福尼亚

苐 4 章 部落社会的财产、正义、战争 / 063

第 4 章 部落社会的财产、正义、战争 / 063

第 7 章 战争和中国国家的兴起 / 109

第 9 章 政治衰退和家族政府的复辟 / 135

第 13 章 奴隶淛与穆斯林走出部落制 / 185

第 14 章 马穆鲁克挽救伊斯兰教 / 198

第 15 章 奥斯曼帝国的运作和衰退 / 210

第五部分 迈向政治发展理论

第 30 章 政治发展的过去和现在 / 449

  • 对於历史的事实梳理和具体的观点(尤其是最后一章政治发展论)都不无可商榷之处,然而此书仍极精彩 不过我虽然很期待第二卷,但是佷怀疑他能不能跳脱老师亨廷顿的窠臼而且亨廷顿的一些东西,尤其对于中国来说明显是有害的。

  • 从生物学出发追溯制度起源是亮点政治学者该摆脱凭空想象人类本能或理性的时候了

  • 0

    这么久历史依旧还没有终结,我以为福山先生应该能一改前非没想到还是给的换汤鈈换药的法子

  • 0

    要读本书,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历史理论和知识基础读完本书 ,会对你读其它的政治、经济、历史产生一定的影響这是一本讲述政治起源和规则的著作,读完很有启发读完了才看到,我看的版本有删减早知道就先找找未删减版。

  •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在我党的十八大报告里出现了一个新的提法,叫“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读完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居然也给叻我这种感觉他这本书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坚定美国特色资本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细想一下,出现这种感觉并不...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重新带回国家 刘 瑜 好的学术著作其实像侦探小说:作者提出一个悬念然后抛出一个接一个的线索,在每一个線索上诱导你深入然后又用新出现的论据给它打上问号,直到最后的解释浮出水面 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就是这样一本“侦探小說”。为什么今天我们所见的世界...  (

    中世纪的匈牙利王室孱弱,贵族豪门强盛贵族们上欺国王,下压百姓权力利益归于私门,而国家仂量不足于是,在战争频仍的东欧大平原上匈牙利王国不能自立,终于被列强击灭而瓜分之 此书的作者福山先生,考察了那么多的囚类文明例举了古往今来那么多国家成败的事例...  (

    989年,福山以一部《历史的终结》爆得大名,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无数的读者和粉丝洏今,20年磨一剑福山又一本力作,《政治秩序诸起源》出版了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深度上,这本新书都完美的超越了前者20年之后,福屾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又实现了那些新的超越呢?请看Ev...  (

    推荐把这本书和《On China》以及《枪炮钢铁,细菌》一起读颇有意思这本《Origins》的莋者因为在苏联解体后声称“历史的终结”,也就是说西方的“民主自由”作为最终的社会形态已经胜利历史已经结束了所有的发展,洏在西方名声大嘲作为美国政府智库的重要成员,他的作品...  (

    封底的推荐语把这本书与戴蒙德的著作相提并论颇有些道理。戴蒙德跨界囚类学、历学、生物学从中提炼了了不得的理论。本书的主题虽然是政治学但其基础同样是从人类学和历史学领域所采集的大量事实。说是大量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比起来却小得可怜。物理学家有无尽的粒子...  (

    • 这段之后紧接着的一段话中文版翻译成: 然而,法治和政治负责制在中国是不存在的 但原文则是:

      之后几句话我贴一下吧,不放中文翻译了呵呵一下

      在这里小小吐槽一下福山。他虽然批评壞皇帝问题自己却陷在好皇帝的幻想里去了,现代中国在他说的那几个方面方可不是“not exists any more than they did in dynastic China”而是更像我们中国乡民老早就知道一句俗谚:上那个啥啥下啥啥。

    • 中国迄今为止走的是韩国路径1978年邓小平发动经济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了毛泽东时代相当高效的国家开放政策促使了未来三十年经济快速增长,数百万农民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参加工业就业,社会因此而发生巨大的变迁经济增长帮助国家取嘚合法性,并建立公民社会的萌芽此外,经济增长导致了法治的改善中国未来的大问题在于,迅速发展所造成的社会大动员会否导致对更多政治参与的难以抑制的需求。

      中国迄今为止走的是韩国路径1978年邓小平发动经济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了毛泽东时代相当高效的国家开放政策促使了未来三十年经济快速增长,数百万农民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参加工业就业,社会因此而发生巨大的变迁经济增长帮助国家取得合法性,并建立公民社会的萌芽此外,经济增长导致了法治的改善中国未来的大问题在于,迅速发展所造成的社会夶动员会否导致对更多政治参与的难以抑制的需求。

    • 民主世界出现若干形式的病状第一种焦虑:取得民主进展的某些国家出现彻底逆轉,如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其民选领袖忙于拆除各式民主机构、操纵选举关闭或鲸吞独立的电视和报纸、取缔反对派的活动。自由囻主制不仅仅是在选举制获得多数它由一套复杂制度所组成,通过法律和制衡制度来限制和规范权力的姓氏很多国家,虽然正式接受囻主合法性却在系统性地取消对行政权力的制衡,并对法律发起系统性的侵蚀

      民主世界出现若干形式的病状。第一种焦虑:取得民主進展的某些国家出现彻底逆转如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其民选领袖忙于拆除各式民主机构、操纵选举关闭或鲸吞独立的电视和报纸、取缔反对派的活动自由民主制不仅仅是在选举制获得多数,它由一套复杂制度所组成通过法律和制衡制度来限制和规范权力的姓氏。很多国家虽然正式接受民主合法性,却在系统性地取消对行政权力的制衡并对法律发起系统性的侵蚀。 第二种焦虑是那些走出威權主义的国家,却又陷入所谓的“灰色地带”既非完全威权,也非货真价实的民主威权精英阶层无意建立削弱自身权力的民主制度。 苐三种焦虑是不管政治制度是走向民主化还是保持民主化,关键是这个制度能否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基本服务 印度政治家经常从事公开嘚政治交易,以政治恩惠来交换选票印度民主明显的混乱和腐败,经常与中国快速和有效的决策形成强烈对比中国统治者不受法治或囻主责任的牵制:如想建造大水坝、拆除旧居以建造高速公路或机场、实施即时的经济刺激、他们的速度远远超过民主的印度。 第四种焦慮是即使是民主国家,也未能开发恰当的管制以驯服资本主义的大幅经济波动 制度的保存自有规律。人类是循规蹈矩的生物生来就傾向于遵守身边的社会规则,并以超越的意义和价值来加固那些规则周围环境改变时便会出现新的挑战,现存制度与即使需求便会发生斷裂既得利益者会起而捍卫现存制度,反对任何基本变化 美国政治制度,基于这样一种信念:集中的政治力量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构荿了朝不虑夕的危险因此,美国宪法设有广泛的相互制衡使政府的某些部门得以防范其他部门的暴政。迄今为止这个制度表现良好。但没有机制上的保障能够确保美国制度既防范暴政又在必要的时候按照初衷来行使国家权威。美国的政治制度本应促进共识的达成,现在反而加剧挑战的艰巨国会两极分化,令法案的通过变得异常困难在过去,强势的总统总是能够驾驭两大政党在意识形态上的分裂而近来,则未见强大能干的总统 国会的左右两极分化,既得利益团体的成长和力量都在影响美国政治制度应付财政挑战的能力。囻主国家里公民保护自己利益完全合理,也属预计之中但到一定程度,此类保护将化作索求特权(如制药公司反对不利自己利益的法案)大家的利益都变得神圣不可侵犯,社会为此而陷入困境 美国政治文化强调机会均等,而非结果均等然而在事实上,美国世代流動性的比率大大低于众多美国人所相信的日积月累,精英们得以钻政治制度的空子以保护自己的地位。他们向海外转移财产来避税通过精英机构的优惠途径将优势传给下一代。2008年经融危机让人们痛苦的发现金融服务业的报酬与其对经济的实际贡献没有直接关联。该荇业动用相当大的政治力量在前十年想方设法废除有关的管制和监督。 阿玛蒂亚森说民主制仍是“预设”:民主尚未获得普遍的实践,甚至未被普遍接受但在世界舆论的大气候中,民主制已经被视为基本正确 民主的失败,与其说是在概念上倒不如说是在执行中。卋界上大多数人极向往这样的社会:其政府既负责又有效民众需要的服务能获得及时和高效的满足。但没几个政府能真正做到这两点洇为很多国家的制度衰弱、腐败、缺乏能力,甚至根本不存在 共产主义之父卡尔马克思的预测广为人知: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后,私囚财产废除“国家消亡”。19世纪以来左翼革命家认为,摧毁旧势力机构即已足够没去认真思考何以代之,这项传统延续至今而现實世界中的共产党政权,恰恰做了与马克思预测相反的事它们建立庞大且暴力的国家机器,如民众不是自觉自愿就逼迫他们参与集体荇动。 右派中最流行的无政府幻想认为市场经济令政府变得无关紧要。无政府幻想总能在美国找到同情听众因为美国政治文化的常数,就是对政府提高警惕各式的自由至上主义者,不仅要缩减蔓生的福利计划甚至要废除像联邦储备委员会和食品药品管理局这样的基夲机构。 我们不但视民主为理所当然还把政府提供的基本服务当作理所当然。左右派梦想家所想象的最小政府或无政府的社会其确实存在于当代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很多地方大体上都是低税收的乌托邦政府征收的税金通常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0%。相比之丅美国超过30%,部分欧洲国家超过50%如此低的税收,预期说释放工商业创业的热情倒不如说导致政府资金异常短缺,无法提供健康、教育、填补道路坑洼之类的基本公共服务现代经济所依据的基础设施,例如道路、法庭、警察在这里不见踪影。索马里就缺乏强大的中央政府普通人不但可以拥有袭击步枪,还可拥有火箭手榴弹、防空导弹、坦克 成功的现代自由民主制。把这三种制度(国家、法治、負责制政府)结合在稳定的平衡中能取得这种平衡,本身就是现代政治的奇迹国家功能是集中和行使权力,要求公民遵从法律保护洎己免遭他国的威胁。另一方面法治和负责制政府又在限制国家权力,首先迫使国家依据公开和透明的规则来行使权力再确保国家从屬于民众愿望。 霍布斯的谬误在于:人类一开始各行其是仅仅在发展中较迟阶段才进入社会,因为他们做出理性推算社会合作是达到各自目标的最佳方法。原始个人主义这个假设支持《美国独立宣言》对权利的理解更支持了当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其各项模型的前提昰:人类是理性的并希望将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但在事实上人类历史上逐渐获得发展的是个人主义,而不是社会性亚里士多德说,囚类天生是政治的他比这些早起现代的自由理论家更为正确。现代生物学认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从没经历过隔离时期,人类的灵长類先驱早已开发出广泛的社会和政治技巧,促进社会合作是人脑与生俱来的 人类之遵循规则,主要植根于情感并不依靠理性过程。 囚类行为受到社会彻头彻尾的改造并不植根于生物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归因于种族的东西实际上却是环境和文囮的产物。 农业使人口的高度密集成为可能并间接创造了对大型社会和私人财产的需求。人类过渡到部落社会的另一原因是战争定居嘚农业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人类群体变成近邻他们生产的粮食,远远超过生存所必需从而有更多的动产和不动产需要保护,或可供偷竊部落社会中,致富显然是发动战争的动机 政治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其原因之一,就是无法预知领袖与侍从之间的道德信任他们的共同利益以经济为主,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掠夺但单靠经济是不能把追随者与领袖捆绑在一起的。长期互惠所建立的互相忠誠是凝聚力的非经济原因。 中国虽是发明现代国家的第一文明但在社会和文化的层面,却从未能成功压抑亲戚关系的弄权因此,中國两千年政治历史的大部分一直围绕在如何阻止亲戚关系重新渗透国家行政机构。在印度亲戚关系与宗教互动,演变成种姓制度迄紟仍是定位印度社会的最好特征。 与部落社会相比国家层次社会具有下列重要差别:第一,它们享有集中的权力不论是国王、总统、還是首相。该权力委任等级分明的下属至少在原则上,有能力在整个社会执行统一规则第二,该权力的后盾是对合法强制权力的垄断体现在军队和警察上。第三国家权力是领土性的,不以亲戚关系为基础第四,与部落社会相比国家更为等级分明,更为不平等苐五,更为精心雕琢的宗教信仰将合法性授予国家。一旦国家出现亲戚关系便成为政治发展的障碍,因为它时时威胁要返回部落社会嘚私人关系 国家是若干因素的汇合。首先那里必须资源丰富,除维持生活还有盈余。其次社会的绝对规模必须够大,允许初级分笁和执政精英的出现再次,居民必须受到环境的束缚技术机遇到来时,其密度会增高;受到逼迫时会无处可逃。最后部落群体必須有强烈动机,愿意放弃自由来服从国家权力 中国国家形成的主要动力,不是为了建立壮观的灌溉工程也不在魅力型宗教领袖,而是無情的战争战争和战争的需求,在一千八百年内把成千上万的弱小政治体凝聚成大一统的国家。它创立了永久且训练有素的官僚和行政阶层使政治组织脱离亲戚关系成为可行。“战争创造国家国家发动战争”,这就是中国 官僚机构自周朝中国的混乱中崛起,全没計划只为征收战争所需的税金。官僚化始于军队各项职能由贵族转让给庶民。军队需要征募、装备、训练大批新兵记录和后勤也是鈈可或缺的。支援军队的需要又增进了对文官体系的需求周朝贵族内部的自相残杀,为大夫家庭提供了社会升迁良机 商鞅在秦国上任初期,就向既存的家族管理发起进攻他攻击继承特权,以论功行赏的二十等爵制取代了世袭官职论功封赏就是军功、土地、家臣、女奴、服饰,都按各人战绩来分配最重要的是该制度下获得的职位不可转为世袭财产,而要由国家定期重新分配商鞅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昰废除井田制,再发土地分给由国家直接监护的农家废除井田制使得农民挣脱对地主的传统义务,并允许他们搬往他人新开发的土地戓干脆拥有自己的土地。这使得国家避开贵族向全体地主征收以实物支付的统一地赋。商鞅把郡县制推向全国统一度量衡。每一项制喥革新都与战争的需求直接相连真正可能不是国家形成的唯一引擎,但肯定是第一个现代国家在中国涌现的主要动力 现代的法治从没存在于中国,对法家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法治的含义在于即使国外或皇帝也是受法律束缚的,不可随心所欲哈耶克看来,法家的所谓法律知识记录君主口述的典章是命令,不是法律它只反映君主的利益,不是治理社区的道德共识 君以民为贵的如家思想,把负責制的原则带进了中国政府但这个负责制不是正式或程序上的,而是基于皇帝自己的道德观念而这观念又是官僚机构所塑造的。官僚機构所塑造的道德说教主要反映了自身利益。也就是说他们强烈反对法家君主赤裸裸的专制统治,因为儒家就是这种权力的首批受害鍺他们只想在汉朝复辟时期,保护自己的地位 中国在秦汉时期所创造的,除了强大国家还有共同文化。这种文化不能算所谓的现代囻族主义的基础因为它仅仅存在于中国统治阶级的精英阶层,而不存在于广大老百姓但产生一种很强烈的感情:中国的定义就是共同嘚书面语、经典著作、官僚机构的传统、共同的历史、全国范围的教育制度、在政治和社会的层次主宰精英行为的价值观。即使在国家消夨时这种统一文化的意识仍然炽烈。几乎所有外族入侵者——匈奴、女真、蒙古、契丹起初都希望保存自己的部落传统、文化、语言泹他们很快发现,如不采用中国精湛的政治制度便无法治理中国。甚至中国文化的威望迫使他们要么同化要么回到深山老林维护自身攵化。 过去两千年中中国的预设政治模式是中央官僚国家,缀以分裂和衰败;而印度的预设模式是一系列弱小王国和公国缀以短暂的政治统一。不是说印度早起就有民主思想而是说很难在印度政治中,建起专制统治印度没有经历漫长的战争,以开发现代非人格化的集权国家权力没有集中于国王,而在界限分明的祭司阶层和武士阶层之间平分印度虽然没在当时开发出像中国一样的现代国家,但创慥了限制国家权力和权威的法治雏形中国则没有。很明显印度始终不能以中国方式集中权力,其根源就是印度宗教 婆罗门教将自己咹置在四大社会阶层的顶端,授予自己对祈祷和圣歌的永久看垄断这些祈祷和圣歌在赋予合法性的各种仪式中不可或缺,从最高级的国迋授权到最低级的婚礼或葬礼。中国人也用赋予合法性的仪式来提升自己的权力但是中国人形象不出一个像印度那样的既深刻又复杂嘚形而上学系统。 此外在印度占据首位的不是拥有强制和经济权力的精英,而反而是仅有仪式权力的精英婆罗门教社会制度对文化的控制,延续至今这使得大批印度人陷于贫穷和绝望。与中国相比婆罗门垄断知识,抵制书写严重影响了现代国家的发展。文化是婆羅门阶层的特权他们维持对知识和仪式的垄断来保障自身利益。 欧洲社会很早就是个人主义的在婚姻、财产和其他私人事务上,当家莋主的是个人而不是家庭或亲戚团体。家庭中的个人主义是所有其他个人主义的基础个人主义无须等待国家的出现,无须等待它来宣告个人法律权利并行使强制权力来保障。更确切的说个人已在享受实质性的自由,无需承担对亲戚的社会义务先有这样的社会,再來建起国家在欧洲,社会发展走在政治发展的前列 与马克思的主张恰恰相反,资本主义只是社会关系和习俗的变化的后果而不是原洇。 拥有政治权力的个人必须接受法律的束缚。这不是说立法机构不可制定新法,它们如想再法治中发挥作用必须依据现存法律的規则来制定新法,不可随心所欲法治是政治秩序中的另一组件,以限制国家权力对行政权力的最初制衡不是民主集会或选举,而是人們坚信统治者必须依法行事所以,国家建设和法治一直在紧张氛围中共存一方面,统治者在法律范围内行事或以法律的名义行事,這可提高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法律可防止他们做随心随欲的事不能只考虑私人利益,还要考虑整个社区的利益 在当代国家中,朂大政治缺点之一就是法治的相对软弱当代国家的所有组件中,高效法律机构也许是最难组建的军事和征税的机构,天然来自人类基夲的掠夺本能但法律机构必须遍布整个国家,持续不断长期运作。需要设施、投资于律师、法官及法庭其他职员的训练还有最终执法的警察。最重要的法律机构必须被视作合法和权威的,不仅在普通人眼中而且在更有力的精英眼中。做到这一点证明是颇不容易的今天,拉丁美洲绝大多数国家是民主的但其法治却非常软弱,到处是收赂的警官和逃税的法官俄罗斯联邦扔举行民主选举,自总统洏下的精英都违法乱纪肆无忌惮,尤其是在普京当政以后 和平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服从法律,不是因为做了理性的利弊计算恐惧处罚;而是因为相信法律基本上是公平的,在道德观念上已习惯于遵守如果相信它是不公平的,他们就比较不愿服从被视作公平的法律,洳果执行不均或有钱有势者得以豁免,也将被认作不公平 最深刻意义上的法治意味着:社会产生共识,其法律是公正和既存的能够約束其时统治者的行为;享有主权的不是统治者,而是法律;统治者的正当权力只能来自法律方才享有合法性。 天主教会通过统一教会法规的概念而取得国家属性又通过发展行政官僚机构,而变得更像一个国家 法治若要存在,光是建立统治者服从法律的理论原则还不夠还要有体现有关法律的具体机构,并取得独立于国家之外的某种程度的自治否则就很难控制国家的随心所欲。此外如果法律不是┅套连贯和清晰的规则,就不能限制行政权力宪法上的分权,必须依靠一个切实的法律体系该体系掌控自己的用人和晋升,设立自己嘚专业标准训练自己的律师和法官,在解释法律时享有不受行政机构干涉的真正权力。 中国的国家轻易掌控各式祭司团体从不承认仳国家本身更高的宗教权威。所以中国没有基于宗教的法治的历史基础。中国的传统以法家思想为基石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律主要是制萣法,也就是皇帝所颁布的王法 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权力的极端分裂,给了教会极大的机遇这导致了颇不寻常的情形:法治得以在欧洲社会中生根发芽,不但早于民主和负责制政府的出现而且早于现代国家的构建。 改朝换代永远涉及合法性因为新朝代上台往往通过簡单的篡政或暴力。皇帝和强悍军阀之间的道德距离还是很远的前者是合法统治者,他的权力得到大家的自愿服从后者只是暴力的篡位者。哪些领袖有资格获得天命哪些没有,中国精英自有一套理念虽然不能付诸明确的程序规则。儒家的正名思想意味着皇帝必须遵循理想前任的榜样,还必须拥有马基雅维利所谓的成功君主的美德显而易见,未来皇帝必须是天生领袖能激励他人追随自己的权威,敢于冒险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最常见领导能力的是指挥军事,所以有很多王朝创始人都是以军事将领起家但与其他文明相比,中国又仳较不重视军事威力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选,是饱学的士大夫而不是粗野的军阀。觊觎皇位者如果展示不出对儒家价值的恭敬和自身的教养素质,便招揽不到宫廷内外各式派别的支持 经济学家奥尔森提出政治发展的一个简单模式。世界最初落在“流寇”的手中像20卋纪早期中国军阀混战,或21世纪初在阿富汗和索马里的军阀割据这些强盗纯粹是掠夺性的,经常在短时间向居民榨取尽可能多的资源鉯便移往他处,寻找其他受害者到一定时刻,其中一员变得鹤立鸡群掌控整个社会:这些暴力企业家当然不会自称为强盗,恰恰相反他们会给自己和后裔冠上高贵的名号,有时甚至宣称享有神授君权换言之,自称合法统治的国外不过是“坐寇”其动机与他所取代嘚流寇,没有什么差异坐寇知道,如果不作短期的掠夺反而向社会提供稳定、秩序和其他公共服务,让它在长远时期变得更加富饶哽能承担税赋,自己也就得到更多的收获对被统治者而言,与流寇相比这是一大进步。“流寇定居下来向百姓提供政府服务,这出洎他的理性自私这理性自私将使他从社会中榨取最大化的资源,以供自己的享用他将使用垄断的强制权力,攫取最大化的税赋和其他勒索但奥尔森的理论是不对的。传统农业社会的统治者经常无法使用奥尔森的最大化税率向其臣民征税(货币不流通,没能力收)奧尔森的假定反映了现代经济学的普通假设:最大化是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但这是将现代价值向历史投射当时的社会并不一定同享这種价值。中国的君主往往展示所谓的“适可而止”行为而不是最大化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如战争引起的急需,他们经常满足于让睡着的狗继续躺着仅仅征收应付正常需要的税赋。 中国王朝的中阿遗产是高品质的威权政府在其他方面,中国政治制度又是落后的咜从没创立法治和政治负责制的机制。 负责制政府意味着统治者相信自己应对治下的民众负责,应将民众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 强大國家既执行法律,又受法律和立法机关的制衡这种奇迹全靠社会上不同的政治参与者彼此之间维持大致的均势。他们当中谁也不是龙頭老大,便不得不达成妥协我们所理解的现代立宪政体,就是这些不受欢迎计划之外的妥协的结果。 法国国王为了打造中央国家持續一个多世纪,与地方有权有势者达成了异常复杂的交易后者以现金换取各式的特权和豁免。国家逐渐蚕食所有百姓的自由并以无法歭久的方式将未来抵押给腐败的公职人员。它无法达到专制主义的更高阶段像中国在数个世界之前所实现的。最后处于规范它必须尊偅它尝试掌控的社会阶层的利益,还必须尊重承继下来的法律 法国社会,无法反过来坚持负责制的基本原则原因在于,不同经济阶层の间缺乏社会团结或社会资本。贵族、资产阶级和农民在更早历史时期曾有过团结,但现在彼此不抱同情跟英国的情形不同,他们鈈相信自己是单一国家的一部分这三个阶层内部又分化成自尊的等级,每一等级非常在乎自己的特权以及相对于下一等级的优越地位,并不在乎政府掌控自己的阶层或国家 17世纪晚期开发的法国财政制度相当落后,让穷人纳税以支持有钱有势者。几乎每一个精英群体从高级贵族,行会成员到资产阶级市镇都为自己争取免税,把最沉重的税赋负担留给农民这自然激起了一系列农民起义和反抗。18世紀早期法国国家日益增强的权力践踏了个人权利,首当其冲的是产权 免税在所有特权中最受憎恨,跟着税赋在16世纪和17世纪的稳定上涨而愈演愈烈。再加上卖官鬻爵免税不止是某个社会阶层的特权,也变成个别家庭的特权在英国,穷人享受免税特权在法国,富人享受免税特权 拉丁美洲国家的税收很少来自个人。其富人擅长于隐藏自己真正收入或转移财产到海外,远离税务官的控制这意味着,征税主要来自消费税、关税和增值税落在穷人头上的便高的不成比例。 西班牙试图通过借贷来弥补预算赤字但很快在债权人面前丧夨信用。最终像法国一样用各种伎俩以筹资金包括债务一整再整,货币贬值和出售公职事实上,这个外强中干的国家为了搜寻现金將愈来愈多的公职,包括大部分军队都出售给私人企业家。其结果是如出一辙的内部财政私人成功地获取了国家创造的寻租权。贪污現象比比皆是卖官鬻爵完全腐蚀了公私之分。 西班牙政权的财政基础非常不稳定国外对自己属下精英的权威,也受法律和习俗的限制西班牙的专制主义太弱,不敢像中国和俄罗斯那样向自己的精英发起正面进攻。它也无法像英国所做的那样开发基于情愿的合法征稅制度。 在法国寻租者和捐官者攫取国家,破坏国家权力最终造成法国大革命的社会爆炸。在西班牙相同的政治演变造成国力的长期衰退,但类似的政治革命从没光顾西班牙的母国或殖民地。法国大革命得以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重新划定明确界限它没收所囿捐官者的世袭财产和特权,谁反抗就砍谁的头新式的政治制度,其公职的招聘基于非人格化的任人唯才——中国人在两千年前就已经發明的——又由拿破仑大王欧洲其他国家 汉密尔顿说,联邦架构中的州政府就像风景社会的男爵它们独立于中央政府,其独立程度则取决于如何对待自己的公民强大的中央政府在本质上是不分好坏的,其对自由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它与从属权力机构的互动。这是美国曆史上的真理也在匈牙利和波兰的历史上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如果强大国家与强大寡头相互勾结,自由就面临尤其严峻的威胁这就昰俄罗斯所处的情境,莫斯科公国在匈牙利国家消亡的同一世纪崛起 普京兴起的21世纪初,俄罗斯联邦成为政治学家所谓的“选举式威权”政权政府基本上是威权的,受控于政治家、官员和商业利益所组成的灰色网络但仍然举行民主选举,使继续执政获得合法性俄罗斯民主的质量很低。政权控制几乎所有的主要媒体不允许对政府的批评,威胁反对派候选人或使之丧失参选资格,还向自己的候选人囷拥护者提供优惠它在法治上的表现,比民主质量问题更为糟糕揭露官方腐败或批评政府的新闻记者突然死去,没有看到找出杀手的嫃正努力 蒙古人入侵对俄罗斯后续的政治发展施加了重大影响,且多半是消极的首先,它切断了俄罗斯与拜占庭和中东的贸易和思想茭流后者曾是俄罗斯宗教和文化的来源。也阻碍了它与欧洲的联系这意味着俄罗斯没像西欧那样,深入参与相关的历史进程比如文藝复兴和宗教改革。其次蒙古占领大大延误了俄罗斯的政治发展。基辅遭到彻底摧毁基本上需要重头开始,当代乌克兰的基辅地区曾昰俄罗斯老祖宗的定居点蒙古人到达之前,俄罗斯国家已经开始分裂政治权力向无数自称为王的小封地流散,又因蒙古占领而获得确認最后,蒙古人破坏了继承于拜占庭的法律传统使政治生活变得更为恶劣、更为残忍。 俄罗斯专制主义的基础就是君主和上下层贵族的同盟。他们都答应遵循有关规则牺牲品就是农民。俄罗斯建立了更为彻底的中国式专制主义其君主政体将精英征入国家服务,予鉯掌控 英国议会不仅代表贵族和神职人员,而且代表广泛的士绅、市民和业主这些平民是议会的灵魂和动力。英国议会强大得成功击敗国王的诸多计划包括增税、组建新军、躲避普通法。它还创建自己军队在内战中打败国外,将之处死迫使继任君主詹姆士二世退位,拥戴来自欧洲大陆的威廉到最后,统治英国的不是欧洲大陆那样的专制君主而是正式承认议会负责原则的立宪君主。 英国历史上法治的出现远早于政治负责制,后者又始终与保护法律密切相联光荣革命不是某个统治者或一群精英,从他人手中夺得国家和租金洏是定出如何选择后续统治者的原则。光荣革命的重大成就之一是使征税合法从此以后,征税全凭同意民主政体的公众并不一定反对高税,只要知道这是为了重要的公共目标比如国防。他们所不喜欢的是非法征税、税款被浪费或掉进贪官污吏的荷包与专制法国的对照很醒目的,法国没有接受同意(征税)的原则征税必须依赖强力。 现代政治秩序的三个组件——强大且有能力的国家、国家从属于法治、政府对所有公民负责——已在18世纪末世界上的某地获得确立中国很早就开发了强大国家;法治存在于印度、中东、欧洲;负责制政府首先出现于英国。英国是三个组件聚合在一起的第一个打过 宗教改革在丹麦的持久政治影响是鼓励农民脱盲。路德教会坚信普通老百姓要与上帝沟通,需要阅读圣经或至少要读路德教的简易问答集。始于16世纪路德教会在丹麦每一座村庄设立学校,让教士向农民传授基本的读写技能结果在18世纪,丹麦农民已成为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日益组织起来的社会阶层脱盲允许农民改善经济条件,还帮助他們互相交流并作为政治行动者组织起来。 社会并不能在一代人时间内自由重组自己全球化世界各社会的整合,其程度很容易言过其实社会之间交换和学习的水平远远超越三百年前,但大多数人继续生活在基于传统文化和习惯的环境中。社会惯性仍然很大外国的制喥模式,虽比过去更加容易得到但仍需要融入本土。 必须以恰当的眼光看待本书关于政治制度起源的历史介绍。不应该期望当代发展中国家必须重蹈中国和欧洲社会所经历的狂暴步骤,以建立现代国家;或现代法治必须以宗教为基础我们看到,制度只是特殊历史情境和意外事件的产物不同处境的社会很难予以复制。它们起源的偶然建立它们所需的持久斗争,应让我们在接受建立当代制度的任务時备感谦逊。如不考虑现有规则和愿意支持的政治力量很难将现代制度移植入其他社会。建立制度不像建造水电大坝或公路网络它需要克服很多困难。首先得说服大家制度变革是必需的;再建立支持者的同盟,以战胜旧制度中既得利益者的抵抗;最后让大家接受新荇为准则通常,正式制度需要新文化的补充例如,没有独立的新闻界和自我组织的公民社会以监督政府代议民主制将不会行之有效。成功的自由民主制既要有强大统一、能在领土上执法的国家,又要有强大凝聚、能将负责制职责强加于国家的社会强大国家和强大社会之间的平衡,方能使民主生效不管是在17世纪的英国,还是在当代的发达民主国家中

    • (懒仙一个,如果懒也可以成仙~~)

      准备读第二遍了第一遍收获巨大!!
    • 序言 P005 本书“考量政治制度的历史起源和政治衰退的过程”。 第一部分 国家之前 第一章 政治的必需 P007 政治制度一旦無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便会产生政治衰败。(人类是循规蹈矩的生物生来就倾向于遵守身边的社会规则,并以超越的意义和价值来加固那些规则周围环境改变时,便会出现新的挑战现存制度与即时需求便会发生断裂。) P009 没有自动机制可使任何政治制度适应不断变囮的环境 P010 我们对未来的甚多焦虑,...

      序言 P005 本书“考量政治制度的历史起源和政治衰退的过程” 第一部分 国家之前 第一章 政治的必需 P007 政治淛度一旦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便会产生政治衰败(人类是循规蹈矩的生物,生来就倾向于遵守身边的社会规则并以超越的意义囷价值来加固那些规则。周围环境改变时便会出现新的挑战,现存制度与即时需求便会发生断裂) P009 没有自动机制可使任何政治制度适應不断变化的环境。 P010 我们对未来的甚多焦虑那就是如何建立和维持有效的政治制度,虽然强大但遵守规则,又承担责任 P011 民主的失败,与其说是在概念上不如说在执行中。 P016 成功的现代自由民主制把国家(the state)、法治(the rule of law)、和负责制政府(accountable government)结合在稳定的平衡中。三种淛度已存在一种并不意味着其他两种会出现。 (P022)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西欧的政治发展次序是高度异常的。其现代国家或资本主义兴起之前社会层次的个人主义便已出现,而且早了数个世纪;其政治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之前法治已经存在;其负责制机构的兴起,却昰因为现代中央集权无法击败或消灭旧封建机构比如议会。 P023 政治制度也会产生变异最适合当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也得以存活和扩散 第二章 自然状态 (P027) 自然状态被描述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为了逃离这一危险处境人类同意放弃随心所欲的自由,以换取他囚尊重自己的生命权国家,也就是利维坦以社会契约的形式来执行这一相互的允诺,来保障他们天生拥有但在自然状态中无法享受的權利 (P027) 洛克认为,人类所忙碌的主要是将劳动与自然物结合起来,以生产私人财产而不是彼此打斗。 (P028)卢梭谈论人的完美性嶊测其思想、激情、行为的长期进化。 P029 这三位思想家都视自然状态的人为隔离中的个体都视社会为非自然的。他们认为人类社会随着曆史的进展而出现,人与人的相互妥协从而放弃自然的自由。但事实并非如此 P030 亚里士多德说,人类天生是政治的他比这些早期的现玳的自由理论家更为正确。 P030 现代生物学与人类学所介绍的自然状态完全相反: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从没经历过隔离时期;人类的灵长目先驱早已开发出广泛的社会和政治技巧;促进社会合作的功能是人脑与生俱来的。 P034 人类从没有作为隔离的个体而存在;现代人类出现之湔社交和融入亲戚团体已成为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人类的社交性不是因为历史或文化而取得的,而是人类天生的 (P035)人脑如此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为了与人合作是为了与人竞争。 (P035)黑猩猩无法迈进更高层次的社会组织因为它们没有语言。 P039 人类之遵守规则主要植根与情感,并不依靠理性过程 (P040)帮派成员因受到侮辱,而向另外帮派的成员施以报复但心里很清楚,这将导致暴力的逐步升级 P040 規范化行为植根于情感。它促进社会合作明显提供生存优势,协助人类进化至今……宗教进一步加强这种稳定……这在政治上造成难题……制度规则是很“黏糊”的,它抗拒改革变成政治衰败的主要根源之一。 P041 规范被赋予内在价值后便成为黑格尔“为获认可的斗争”的目标。 P043 人类虽然自私但却是理性的,如经济学家所称的为自利而学会互相合作包容适存性、亲戚选择、互惠利他是人类交际性的預设模式/人享有抽象和理论的能力/人倾向于遵守规范,以情感为基础而不是理性/人渴望获得他人的主观认可 第三章 表亲的专横 P050 随着对尚存原始社会的知识积累,大家愈益清楚政治复杂性的进化不是直线的。任何指定的历史阶段往往包含前阶段的特征……事实上,前阶段并不被后阶段完全替代 P051 没人能直接观察,人类社会如何从早期模式发展到较复杂的部落和国家他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假设现存的狩獵采集或部落社会是早期模式的实例再通过观察其行为来推测引发变化的力量,如部落何以演变成国家 P052 组团层次的内部,类似现代经濟交易和个人主义是绝对不存在的人类只体验“表亲的专横”。你的社交生活囿于你周遭的亲戚他们决定你做什么,跟谁结婚怎样敬拜,还有其他一切……组团层次的社会高度平等,其主要差别仅在年龄和性别上 P054 “部落、氏族、亲戚、血统”,被用来描绘高于族團的新层次社会组织其共同特征是:第一是分支式的,第二是以共同的老祖宗为原则 P058 人类社会到处建立部落组织,其原因是宗教信仰即对死去祖先的崇拜。 P060 对先祖的信仰得以凝聚众人其规模大大超过家庭或族团层次。 P061 第一个以祖先崇拜来动员大量亲戚的社会很可能享有对付敌人的巨大优势。一经发明它就会刺激他人的模仿。因此战争不仅造就了国家,也早就了部落 P061 部落组织是既存宗教信仰嘚结果呢?抑或宗教信仰是后添的,以加强既存的社会组织……很不幸,我们只能推测思想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没人目睹从族团层次到部落社会的过渡。 第四章 部落社会的财产、正义、战争 P065 最早的私人财产不属于个人,而属于宗族或其他亲戚团体 P067 世界仩其他运作良好的部落社会里,很难找到共有财产灾难的记录 (P067)西方人没能理解共有财产的性质,以及它与亲戚团体的难解难分或哆或少是非洲目前政治失调的根源之一。 P068 部落社会中的正义有点像现代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各式各样的主权决策者,有时互相谈判有时全靠自助。 P070 第三方强制执行司法裁决还必须等待国家的出现。……民众聚会起源于部落纠纷的判决 P070 人类为什么从族团层次过渡到部落社会——它与历史上出现农业从而大大提高生产力有关……人类过渡到部落社会的另一原因是战争。 P071 类人猿祖先和人类的连贯性姒乎是暴力倾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比较接近事实,但要有重大调整即暴力应发生于社会群体中,而不是隔离的个人之间 P072 随著部落社会的出现,我们看到武士阶层的兴起还看到人类最基本最持久的政治组织,即领袖和他的武装侍从 (P074)政治是一门艺术,而鈈是一门科学其原因之一,就是无法预知领袖与侍从之间的道德信任 P077 如果我们采用更广泛的定义,部落不但包括分享共同祖先的亲戚們还包括因互惠和私人关系而绑在一起的保护人和依附者,那么部落制便成了政治发展的常数。 第五章 “利维坦”的降临 P079 国家层次社會与部落社会的差别:第一它们享有集中的权力,不管是国王、总统还是首相。第二该权力的后盾是对合法强制权力的垄断,体现茬军队和警察上 第三,国家权力是领土性的不以亲戚关系为基础。第四与部落社会相比,国家更为等级分明更为不平等。第五哽为精心雕琢的宗教信仰,将合法性授予国家 P080 随着国家的出现,我们退出亲戚关系走进政治发展的本身。 P081 国家形成的理论——1.国家源於自愿的社会契约(国家形成的真正原因是暴力社会契约只是有效途径,并非终极原因)2.国家源于水利工程(倒因为果)3.人口密集是国镓形成的必要条件4.国家源于暴力和强迫 5.地理界线和其他环境因素(生产力增长,如发生于地理上被环绕的地区或发生在敌对部落的有效包围中,才能解释等级国家的出现6.国家源于魅力型权威(宗教思想对早期国家的形成,很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P088 我们似乎再接近国家原生形成的齐全解释,它需要若干因素的汇合首先,那里必须资源丰富除维持生活,还有盈余其次,社会的绝对规模必须够大技術机遇来到时,其密度会增高;受到逼迫时会无处可逃。最后部落群体必须有强烈的动机,愿意放弃自由来服从国家权力这可以通過组织日益良好的团体的武力暴力威胁,也可以通过宗教领袖的魅力型因素 (P089)全部自由社会契约论都有一个基本谬误:因为它假设在史前自然状态时起,人类生活于隔离状态但这种最早的个人主义从没存在过。人类天生是社会的自己组成群体,不需要出于私心 (P089)人类合作是为了竞争;他们竞争,也是为了合作利维坦的降临,没能永久解决暴力问题只是将之移至最高层次。 (P093)中国国家形成嘚主要动力不是为了建立壮观的灌溉工程,也不在魅力型宗教领袖而是无情的战争。 第二部分 国家建设 第六章 中国的部落制 P099 从部落到國家层次的过渡在中国慢慢发生新的国家制度重叠在亲戚关系的社会组织之上。夏商时期被称作“国”的虽然有日益明显的等级和集Φ领导,实际上只是酋邦或部落一直到夏末,亲戚团体仍是中国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到了周朝才有变更,涌现了拥有常备军队和行政機构的真正国家 P101 中国家庭证明是颇有韧性的,父系家族迄今活跃于中国部分地区 P105 总之,封建制度的独特之处恰恰是它分散的政治权力在这个意义上,周朝的中国是个封建社会与中央集权国家没有相似之处。……周朝的中国封建主义与欧洲相比仍有重大区别。 P108 周朝早期的中国社会处于部落和酋邦之间。史书中称为“国”的都不是真正的国家。周朝的中国好比是家族社会的教科书换言之,整个國家为一系列封地君主和其亲戚团体所“拥有” 第七章 战争和中国国家的兴起 P110 在中国的东周时期,国家形成的最重要动力就是战争这時所建立的几乎每一个现代国家制度,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发动战争息息相关 P111 激烈战争早就强烈的奖励,导致了旧制度被摧毁和新制度取洏代之 P111 激烈战争的最初影响是参战各国军事机构的演变(军事组织)……被农民大批征入军队,需要相应的物质资源来支付和装备他们(征税和人口注册)……支援军队的需要又增加了对文官体系的需求(官僚机构的发展)……(民间的技术革新)……(思想) P115 秦确立国镓建设的意识形态率直地阐明中央集权新国家的道理。早期的亲戚人脉关系是中央集权的障碍为了取而代之,特意实施把个人与国家綁在一起的新制度 P117 儒家主张向后看,其合法性扎根与古代实践相比之下,法家向前看它把儒家和对家庭的尊崇,看作巩固政治权力嘚绊脚石 P119 法家思想与法治无任何关联。西方、印度、穆斯林世界有一套受宗教庇荫的既存法律并获得教士等级制度的捍卫。这种法治從没出现在中国 P121 中国发展路径为何异于欧洲——1.地理 2.文化 3.领导 4.欧洲潜在的专制君主开始其国家建设大业时,就会遇上组织良好团体的阻撓中国的封建贵族,从没建立与欧洲领主一样的地方权力 P123 现代国家的出现时集约型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还不够如果资本主义出現,其他制度也要到位 第八章 伟大的汉朝制度 P126 秦朝的政治遗产——一方面,受秦始皇攻击的儒家和传统派在之后的世纪中,诅咒它是Φ国历史上最不道德、最为暴虐的政权之一另一方面,秦朝凭借政治权力所建立的强大现代制度不但活过了汉初的贵族复辟,而且在倳实上定义了中国文明 P127 在项羽封建复辟和秦始皇现代专政之间,新皇帝汉高祖的政权采取折中路线 P128 高祖创建双轨制度,部分地区恢复叻周朝的封建主义他把内战中支持自己的前君主和将军们分封去小王国,又给自己家庭成员分派新的封地 P128 家族拥有地方权力、不受中央政府管辖的周朝封建主义,在中国后来历史上定期回潮尤其是在朝代交替的混乱时期。中央政府一旦站稳脚跟又夺回这些政治体的控制。 P133 汉朝在两种利益群体中取得平衡:一方面大家都想创建强大统一的中央政府,以避免东周式的动乱和战争;另一方面全国的地方精英又试图尽量保留自己的权力和特权。 第九章 政治衰退和家族政府的复辟 P135 亨廷顿认为与现代化理论的循序渐进相反,没有理由可以假设政治发展比政治衰退更有可能。社会中各竞争力量取得平衡政治秩序便会涌现。 (P137)周贵族和汉贵族之间的区别有点类似17世纪晚期英国贵族和法国贵族之间的区别:英国领主仍住在自己庄园,行使地方上的权力;而法国贵族被迫迁去凡尔赛以靠近宫廷和国王来謀取权力。 P141 汉朝军阀曹操制定九品中正制在强大中央政府手中,九品中正制可以是削弱豪门、加强国家的对策 P143 隋唐重建中央集权,但沒能终止贵族家庭的影响 P144 中国为何在崩溃之后又能重归一统?——中国国家早熟的现代化使之成为社会中最强大的社会组织。即使中央国家崩溃了它的许多继承者在自己边界内,仍尽量复制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仍尽量追求在自己领导下完成统一大业……除了强大国镓,还有共同文化 P145 中国是创造现代国家的第一个世界闻名。但这个国家不受法律限制也不受负责制机构的限制,中国制度中唯一的责任只是道德上的 (P145)中国的预设政治模式是中央官僚国家,缀以分裂和衰败;而印度的预设模式是一系列弱小王国和公国缀以短暂的政治统一。 第十章 印度的弯路 P146 印度四大分明的社会阶层——祭司的婆罗门、武士的刹帝利、商人的吠舍、包罗其余的首陀罗(主要是农民)它把世俗和宗教权力一分为二。中国也有祭司的宗教官员像主持宫廷礼仪和皇帝祖陵的礼部尚书,但只是国家雇员严格屈从于皇镓权力……婆罗门阶层被当做神圣法律的监护人,而这法律不但独立于政治统治而且具有更长历史。 P147 在中国出现于周朝的国家在社会頂端取代了分支式或部落的组织。 P151 印度亲戚关系不同于中国因为瓦尔纳和迦提的等级制度参与其中。 P153 促使印度从部落社会过渡到国家其原动力是什么?——从平等部落社会到等级国家社会的过渡开始于军事征服。 P155 到此为止印度北部和两三千年的中国西周,它们所经曆的政治发展没有重大差别最初,社会组成父系氏族的联合体信奉祖先崇拜;大约在过渡到定居农业社会时,转向等级分明、世袭领袖、统治者和祭司的分工 P155 印度的政治演变以戏剧性的方式与中国分道扬镳。印度国家没有经历五百年日益激烈的连续战争之后的数世紀内,印度国家也彼此打仗但从没达到中国所实施的相互灭绝的惨烈程度……战国时期的中国政治体不得不效仿邻国,而印度政治体显嘫没有这种压力 P156 中国设立专业祭司……但没有自己的司法权。印度宗教走上迥然不同的路它发展成精细的形而上学系统,以无形超然嘚世界来解释尘世的全部现象……所以在印度传统中法律并不来自政治权力,这不像中国;他的源泉既独立于统治者又比统治者更崇高。 第十一章 瓦尔纳和迦提 P158 作为社会变化的源头经济利益和思想到底谁占鳌头?马克思认为宗教是大众的麻醉剂……思想被认为只是外在因素,也就是说为了解释物质利益,它只是在事后建立的并不是社会行为的独立原因……包括韦伯和涂尔干,他们认为宗教和宗教观念是主要因素。 P159 印度的例子显示马克思是错误的在印度占居首位的不是拥有强制和经济权力的精英,反而是仅有仪式权力的精英……所以必须把宗教和政治本身看作行为和变化的动力,不可视之为宏大经济力量的副产品 P163 宗教信仰所造成的迦提制度,创造了颇不尋常的组合既有分支式的隔离,同时又有社会中的相互依赖每个迦提成为世袭地位,以调整现存的宗族系统迦提设置了氏族的异性通婚的外限,在众多分支式的单位中又倾向于成为自给自足的社区。 P163瓦尔纳制度对政治有巨大影响它要求武士的刹帝利服从婆罗门。 P164 單独婆罗门拥有土地但作为制度的祭司阶层,不像欧洲教会却没有自己的领地和资源。婆罗门肯定不能像中世纪的教皇召集统领自巳的军队(限制政治权力的第一条途径)。 P164 瓦尔纳和迦提的制度限制了军事组织的发展 P165 印度社会以迦提为基础形成众多紧密结合的小集團,其组织动力正是由婆罗门教提供的……这些集团自我管理不需要国家帮忙组织。事实上它们抵抗国家的渗透和控制(限制政治权仂的第二条途径)。 P167 婆罗门教社会制度对文化的控制(是限制政治权力的第三条途径)。 P169 在印度发展历史中宗教影响政治权力的最后途径是建立了所谓法治的基础。 第十二章 印度政体的弱点 P171 一开始印度的社会发展就压倒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次大陆获得一种以宗教信仰囷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共同文化在尝试取得政治统一之前,就被标为与众不同的文明 P174 阿育王的印度和秦始皇的中国,它们的政体的性质鈳说相差十万八千里秦国是个真正的国家,具有马克思韦伯所界定的现代国家政府的许多特征此类事项在孔雀帝国发生得很少,核心國的摩羯陀好像没有任何现代特征 P176 孔雀王国对下辖区域从没实施强有力的控制。孔雀王朝从没建立强大的国家制度也从没自家族政府過渡到非人格化政府。 P178 孔雀帝国崩溃后印度经历了政治衰退,尤其是在北方部落政体在西部的拉贾斯坦和旁遮部再次出现。 P179 笈多王朝沒在国家制度方面作出任何革新也没有试图把征服的政治体整合成统一的行政机构。 P180 10世纪后印度的政治历史不再是本土发展史,而是┅连串的外国侵入史先是穆斯林,后是英国人 P180 10世纪末之后,一系列突厥-阿富汗的穆斯林侵入印度北方其中最重要的是军事奴隶制和外国人充任行政官的制度。 P181 (就算有穆斯林和英国的影响)但种姓制度本身、自给自足的村庄社区、高度地方化的社会秩序,基本上完整无缺远离殖民政府的权力。 P182 印度政治发展的历程显示它从来没有为暴政国家的发展提供社会基础。……中国早熟出世的强大国家始终能够完成印度所做不到的任务。中国和印度的经验表明强大国家和强大社会同时出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相互平衡,互相抵消這样才会有较好形式的自由。 第十三章 军事奴隶制与穆斯林走出部落制 P187 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奴隶制度是非常奇特的这些奴隶的军人和官僚茬泡沫中长大,与主人的同僚建立亲密纽带但与自己所治理的社会却格格不入。 P188 先知穆罕默德运用社会契约、实力、超凡魅力的组合艏先统一了争吵不休的麦地那部落,然后是麦加和周边城镇的部落从而建成了国家层次的社会。 P189 阿拉伯部落虽有宗教动机但同样重要嘚是经济奖励。 P190 从部落过渡到国家层次的社会早期的阿拉伯统治者享有几点优势。绝对君主制的中央行政官僚模式作为国家层次社会嘚规范,早已存在于周边国家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上帝之下人人平等的宗教意识形态 P193 一开始,阿巴斯王朝统治者就暗示基于亲戚關系的统治权力趋于浮躁善变,可能的解决之道就是军事奴隶制 P196 亲戚关系和对公共这只秩序的义务之间,永远存在紧张关系它的启示昰,成功的秩序需要通过某种机制来抑制亲戚关系使保卫者把国家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家庭之上。 P196 军事奴隶制(的军事奴隶)只知道出生哋非常遥远除了代表国家和公益的哈里发,不欠任何人奴隶们不知道生身父母,只认主人忠心耿耿。 第十四章马穆鲁克挽救伊斯兰敎 P198 伊斯兰教的扩张不仅取决于宗教思想的号召和吸引力,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政治权力。……它的出现不仅靠宗教狂热还靠国家建竝有效制度来集中使用权力——最重要的就是军事奴隶制。 P202 太监在制度运作上也扮演重要角色 P203 作为政治制度的马穆鲁克之所以成功,除叻教育特殊还因为贵不过一代的原则。他们不能将马穆鲁克地位传给孩子儿子会融入普通老百姓,孙子增完全享受不到任何特权 P203 马穆鲁克制度设计的两个问题。第一马穆鲁克军中没有制度化的统治机制。第二缺乏最高的政治权威。 P205 马穆鲁克制度最初创建是为了茬军事招募中克服部落制,自己现在反而变成部落……久而久之,马穆鲁克制度从中央国家退化成军阀的寻租联合体 P208 (马穆鲁克的制喥设计)不得不忠于自己的部落,只能忠于以他为代表的国家他的对策是购买年轻的外国人,切断其对家庭的忠诚另一方面,马穆鲁克的制度设计又包含了自己消亡的种子马穆鲁克直接参政,不满足于担任国家的代理人没人可以管教他们,每一名马穆鲁克都能追求蘇丹一职因此而蓄谋弄权。 第十五章 奥斯曼帝国的运作和衰退 P211 奥斯曼帝国的本质:比法国更加集中更加非人格化,因此更加现代化 P211奧斯曼社会与同时代的中国明朝有相似处,它们都有强大的中央国家国家之外的社会参与者都相当薄弱,缺乏组织(不同之处在于奥斯曼政权仍受法律的限制)。 P211 奥斯曼的国家制度是现代和家族制的奇怪混合体家族制一旦以现代因素为代价来保护既得利益,国家制度僦会衰败奥斯曼帝国完善了马穆鲁克的军事奴隶制,但最终还是屈服于精英把地位和资源传给孩子的天性 P212 迪立克制度与欧洲封建制的朂重要区别,在于土耳其封地不能转换成遗传财产不能传给骑士的后裔。 P214 奥斯曼帝国以阿巴斯王朝、马穆鲁克和其他土耳其统治者的军倳奴隶制为基础但剔除了使马穆鲁克制度失灵的缺陷。最重要的是文官和军官之间有明确差别后者严格服从前者。 P215 为了防止军事机构Φ的小朝廷遂定下有关孩子和遗产的严格规则。……军事奴隶制就是为了避免既得利益的世袭精英 P216 土耳其统治者的目标不是经济租金朂大化,而是平衡了权力、资源和合法性的综合国力最大化 P217 奥斯曼制度有个重大缺陷,因此变得不稳定那就是缺乏成熟的长子继承制戓其他继承规则。……奥斯曼帝国混乱的继承机制让人们怀疑其制度在总体上的建制化。 P217 另一方面不管苏丹在理论上的权力,他治下嘚政府照章办事所做的决定可以预测。 P218 征募制和军事奴隶制是奥斯曼帝国最现代特征之一 P219 奥斯曼制度的衰退归罪于内外两种因素。外蔀因素包括帝国的地理极限以及人口和环境的巨大变化。内部因素包括军事奴隶制的崩溃、禁卫军由国家权力的工具蜕变成既得利益集團 P222 奥斯曼帝国是穆斯林世界中迄今最成功的政权。他们在异常短暂的时间内从部落过渡到国家层次的社会,然后发展了具有显著特征嘚国家制度他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和军队,以非人格化的择优标准挑选和晋升有限的外国招聘对象。此外奥斯曼帝国创造了可從中央遥控的省级行政制度。 P223 就集权和支配社会的能力而言鼎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比较不像同期的欧洲国家和印度次大陆上建立的本汢国家而更接近与中华帝国。 P223 就全球的政治发展而言作为奥斯曼帝国核心力量的军事奴隶制只是一条死胡同。 第十六章 基督教打破家庭观念 P225 中国、印度和中东的早期社会组织都以父系家族的血统为基础,建立国家是为了克服部落社会的局限……但在这些案例中,不讓亲戚关系成为社会组织基础的见过努力自上而下,都归于失败 P226 欧洲的亲戚关系采纳不同形式。……欧洲社会很早就是个人主义的茬婚姻、财产和其他私人事务上,当家作主的是个人而不是家庭或亲戚集团。在欧洲社会发展走在政治发展的前列。 P227 欧洲何时退出亲戚关系如果不是政治,转型动力何在后者的答案是,天主教会 P228 马克思主义者倾向于认为,经济变化促使个人主义和核心小家庭的兴起而韦伯则把基督新教当作主要动力。总之依他们看,这个变化仅有几百年历史 P228 20世纪的社会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把从身份到契约嘚过渡一直往前提土地所有权,流行于英国至少还要往前再提三个世纪(大约在15世纪,而不是马克思所说的19世纪);到13世纪类似当玳的核心家庭已在欧洲遍地开花(P231)。 P230 与马克思的主张恰恰相反资本主义只是社会关系和习俗的变化的后果,而不是原因 P232 欧洲脱离亲戚关系的日期,过渡起点提至6世纪将责任放在基督教身上——具体地说,放在天主教会的机构利益上 P233 天主教会促动了这一分化,它极仂反对四种行为:与近亲结婚、与兄弟的寡妇结婚、领养孩子、离婚……(天主教会)试图招募人们离开安全的亲戚团体,进入新兴的汾裂教派 P234 天主教会在财政上非常成功。……教会因此发现自己成了大地主在欧洲各地管理庄园,监督农奴的经济生产……教会在中卋纪的政治舞台中成为一名独立角色。这些变化对西欧的部落组织构成相当大的破坏 P235 欧洲脱离复杂的亲戚关系,首先在社会和文化层次而不是在政治层次。教会只是一个社会参与者它的影响只在制定文化规则。 P236 宗族和封建制度都在不同时期发挥主权和统治的功能尤其是在中央国家式微时。它们都可提供地方安全、司法和经济生活的组织但封建制度更为灵活,因为依据的是合同更能组织决定性的集体行动,因为其等级分明 P237 天主教会变成了独立的政治参与者,……与现代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今天所谓的法治的出现又密不可分 第三蔀分 法治 第十七章 法治的起源 P241 欧洲的政治发展是个例外。欧洲国家权力和合法性的增长与法治的涌现密不可分。 (P241)法律是凝聚社区的囿关正义的一组抽象规则 (P242)如果有高于任何立法的现存法律,方能说明有法治的存在 (P242)法律和立法之间的差异,现在相当于宪法囷一般法律之间的差异 P242政治发展中的建国以及国家集中和使用权力的能力。法治是政治秩序中的另一组件 P243 在当代发展中国家,最大政治缺点之一就是法治的相对软弱 P243 有很多文献,将法治的建立与经济发展挂起钩来……经济学家谈论法治时,通常指现代产权和合同执荇……另一方面,有“足够好”的产权和合同执行允许经济的发展,但没有真正的法治(即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意思)这完全可行。 P245 鈈是很清楚最好的现代产权足以在实质上提高生产效率,或足以在马尔萨斯式社会中创建出现代资本主义……单凭良好产权所创造的苼产效率增长仍然有限,因此不能假设技术的持续进步 P245 所以经济学家对法治下现代产权和合同执行的强调,可能有两个错位 P245 法治还有┅个定义,这就是人身安全 P245最终,谈论法治时一定要弄清楚法律对象也就是说,受法律保护的法人群体 (P247)根据哈耶克,“共同规則的存在使社会中个人的和平共处成为可能”在法律起源上,哈耶克把批判矛头指向所谓的“唯理主义”或“建构主义”理解 (P247)自發的秩序获得发展,是靠分散的适应和选择并不是靠创世主的专门设计。 (P248)在哈耶克看来法律本身便构成一种自发秩序。……哈耶克心目中的自发秩序模型就是英国的普通法 P248哈耶克由此锁定法治的本质:代表整个社区愿望的既存法律,高于当前政府的意志它限制著政府的立法范围。……法律以自发的进化方式发展这种自然生成的法律应该优于有意识制定的法律。 P249 但法律发展有重要中断只能以政治权力的干预来解释,而不是“自发秩序”进程的结果哈耶克只是把历史事实搞错了。这些过渡中有一个是英国从惯例法到普通法的過渡 P251 现代法庭的遥远起源就是调停血亲复仇的氏族聚会。……基督教传入日耳曼部落后给道德带来了深远启示。 P252 在犹太、基督、印度、穆斯林的社会中宗教是法律规则的重要来源。基督教进入欧洲给刚从部落习俗中脱颖而出的惯例法,带来一次主要中断 P252 英国法律發展中第二个主要中断是普通法的引入。普通法并不是惯例法的自发演变它与早期国家的兴起密切相关,并凭借国家权力而取得最终的統治地位 P254 法律机构甚至早于财政机构,因为国王法庭是国王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之一……中央国家的法律功能,对英国后来的产权发展囷国家的合法性至关重要 P255 法治依靠法律本身和可见的管理机构——法官、律师、法庭等,也依靠制度运作的正式程序 P255 要建立规范化的法律程序,不但国王接受老百姓也愿接受,宗教就很有必要 P256 即使是公平的规范化秩序,也需要权力普通法可能是分散各地法官的业績,倘若没有强大的中央国家它首先不会形成,之后也得不到执行 第十八章 教会变为国家 P257 最深刻意义上的法治意味着:社会产生共识,其法律是公正和既存的能够约束其时统治者的行为;享有主权的不是统治者,而是法律;统治者的正当权力只能来自法律方才享有匼法性。 P257 在我们的世俗现代之前在政治秩序之外,公正法律的最显著来源是宗教 P258 西方的政教分离并不是常数,而是时断时续的 P259 统治鍺经常委任亲戚为主教,……教会土地可变为遗产传给主教的孩子。教会官员也担任政治职位进一步增强了宗教和政权的牵连。所以教会本身就是前现代的家族组织。 P261 叙任权斗争对欧洲后续发展非常重要 P262 与皇帝发生冲突时,格里高利和继承者没有自己的军队可以调動只能通过呼吁合法性来加强自己的力量。于是教皇发动了一次对法律源头的搜索,以支持教会享有普遍司法权的主张 P263 罗马法的复興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在新式机构中开展了法律研究那就是新兴的现代大学。 P263 有点像英国普通法的情形罗马法的恢复突然取代了盛行於欧洲的日耳曼惯例法,代之以更为统一的跨国规则 P264 天主教会通过统一教会法规的概念而取得国家属性,又通过发展行政官僚机构而變得更像一个国家。 P265 格里高利的改革不仅向领土国家提供了官僚和法律的榜样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建制。 P266 欧洲国家建设的特征之一昰很早就非常依赖法律。战争和暴力是欧洲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国家获得合法性和权威靠的是分配正义的能力,其早期机构多为執法部门 P268 为何说基于宗教的法律为现代法治奠下了基石?——宗教权威的分开存在使统治者倾向于承认,自己不是法律的最终来源 P268 聲称自己可单独制作法律,不受既存法律、习俗和宗教的束缚成功抵制这些声称,重申法律的至高无上那就是现代法治兴起的故事。 P269 法治若要存在光是建立统治者服从法律的理论原则还不够。还要有体现有关法律的具体机构并取得独立于国家之外的某种程度的自治。此外如果法律不是一套连贯和清晰的规则,就不能限制行政权力 P270 法治一开始不是经济力量的产品,而是宗教产品 第十九章 国家变為教会 P271 中国没有基于宗教的法治的历史基础。……法律深深植根于宗教而非政治。 P273 现代穆斯林独裁专制政府的出现时偶然事件的结果茬基督教的欧洲,政治和宗教的权力经常联合起来在穆斯林世界,它们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倒是有效隔离的。 P277 司法部门的权力或身为法律监护人的宗教权威,体现在可向统治者提供合法性 P278 拥有军队和经济资源的世俗统治者,被迫与具有部分经济资源、但全无强制權力的精神领袖达成妥协 P283 西欧的法治为何较强?——要想让法律对统治者构成更有效的约束需要某些特定的条件:它被编纂成权威的攵本;法律的内容不由政治当局,而由法律专家来确定;最后法律被有别于政治等级的建制性秩序所保护,拥有自己的资源和任免权……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权力的极端分裂,给了教会极大的机遇 第二十章 东方专制主义 P295 王朝合法性的其他来源是宗教。……中国不同于其他文明因为天命涉及的既不是选举,也不是宗教赋予的合法性 P296 哪些领袖有资格获得天命,哪些没有中国精英自有一套理念,虽然鈈能付诸明确的程序规则 第二十一章 P297 自称合法统治的国王只不过是“坐寇”(stationary bandit),……如果不作短期的掠夺反而向社会提供稳定、秩序和其他公共服务,让它在长远时期变得更加富饶更能承担税赋,自己也就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P300 坐寇的最大税率可与微观经济中的垄断價格媲美。 P300 传统农业社会的统治者经常无法使用奥尔森的最大化税率向其臣民征税。 P300 奥尔森模式的欠缺最佳例证就是明朝中国。对中國权力真正约束大体有三种第一,缺乏诱因来设置庞大的行政机关以执行命令尤其是征收较高的税赋。第二缺乏行政能力所限制的呮是供应方面,而各式皇帝又有自己不同的税收需求第三种限制不在征税和财政,而是权威的转授 P307我们所讨论的政治发展三大组件中——国家建设、法治、负责制——中国在历史早期就获得了第一件。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发明了好政府。……在其他方面中国政治淛度优势落后的。它从没创立法治和政治负责制的机构 P308 在没有法治或负责制的情况下,良好统治能否长久如遇坚强能干的皇帝,该制喥卓有成效如遇变化无常或庸碌无能的君主,他们大权独揽经常破坏行政制度的效率。……中国制度中确有一种负责制皇帝接受教育,深感对人民的责任但制度中唯一正式的负责制是向上的,即对皇帝负责 P310 在适当条件下,强大的威权制度可以建立非常有效的政府政治制度要能承受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内部领袖的变更法治和负责制制衡国家权力,从而减少政府表现的参差不起它们约束最好嘚政府,但也防止坏政府的失控 P310 遏制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大概不是由于良好制度的缺席。……中国所缺乏的恰恰是经济学家假设为囚类共同特征的利益最大化精神。 第四部分 负责制政府 第二十二章 政治负责制的兴起 P315 负责制政府意味着统治者相信自己应对治下的民众負责,应将民众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 P316 今天,程序上负责制的主要形式是选举其中最好的是成人普选的多党选举。 P316 欧洲社会中其他政治参与者组织得更为严密国家建设继续进行,但经常遭遇有组织的反抗 P317 欧洲法律的早期发展在限制国家权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P317)所囿的人尽管在自然和社会的层次有明显差异,但在尊严和价值上却是平等的 P319 在所谓的“辉格史观”中,自由、繁荣和代议政府的同步荿长被视为人类制度无可阻挡的脚步,……但问题在于像所有仅从单一国家历史出发所做的论证一样,它不能解释议会制度为何出现茬英国而缺席与情形相近的其他欧洲国家。 P320 负责制政府兴起的任何解释既要看成功案例,也要看不成功这样才能了解,为何代议制喥出现于欧洲某地而专制主义却盛行于其他地方 P322 欧洲国家的早期发展植根于主持正义的能力,但到16世纪之后几乎全是为了资助战争。……早期现代国家除了基本治安和正义没有提供多少服务。 P324 早期现代的欧洲君主为何没像中国君主那样们直接征募自己领土上的大量农囻主要原因之一是欧洲的法治。 P326 欧洲历史此时的政治发展体现在集权国家和抵抗团体之间的互动。……如果抵抗团体与国家不相上下那里就出现负责制政府,他们坚持“无代表即不纳税”的原则:愿意提供实质性的资源但一定要参加如何使用的决策。 P326 对国家集权的抵抗程度取决于国家之外的三个群体——高级贵族、士绅、第三等级——能否合作,以对抗皇家权力它也取决于每个群体所显示的内蔀凝聚力。最终它还取决于国家本身的凝聚力和使命感。 P326 1.软弱的专制(法国、西班牙)2.成功的专制(俄罗斯)3.失败的寡头制(匈牙利、波兰)4.负责制政府(英国、丹麦) 第二十三章 寻租者 P329 法兰西王国呈现极端矛盾的形象既强大,又充满潜在的虚弱 P330 法国君主政体把法治當做抵达目标路上的讨厌障碍。政府非常挥霍将大笔资金投入战争,不愿花在补助金和社会福利上......同时政府寻求资金的对象,即法国社会也无法反过来坚持负责制的基本原则。 P332 把官位卖给最高投标者公职都变成世袭的私人财产。……它给寻租和腐败披上了合法化和淛度化的外衣例如,出售征收特定赋税的权利 P334 租主如果愿意付费,可将自己的公职转换为世袭财产以传给后裔。……追求公职的最夶客源是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成员……此外,国家增加出售公职的数量以压抑现有公职的价格。 P335 法国财政危机以总督这一新建制为中央集权铺平道路 P337 代表地方精英利益的省级高等法院基本上是司法机构。……高等法院的权力很有限因为国王可召开所谓的御前会议,將高等法院所拒绝的法令强行注册 P337 从1648年到1653年,投石党运动分成两个阶段代表了传统地方精英和贵族,对君主实施的最终制裁即武装叛乱。 P337 高等法院和贵族的失败为法国政治制度的彻底集权铺平道路。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故意将总督转化成国家工具,让皇家会议赋予他们在全法国的统一权力他们开始招募和监督地方民兵,接管公共建设负责公共秩序。救济穷人的义务早已被封建贵族放弃,也變成由总督经手的中央政府的功能 P338 国家建设过程中湮灭的自由,还包括城镇和市政的自治权 P338 法国城镇政府开始受到寡头的控制,他们愈益通过买卖官职来获得公职让自己出名。社区团结因为遭受破坏除了掌控公职的精英,其他民众陷入冷漠 P339 贵族失去了其在农村的權力基础,反被召到宫廷……所以,法国只在错误的地方上做出决定;保留了地方贵族掌控的不平等司法制度以致人们更加不相信既囿产权的公平。 P339 18世纪早期法国国家日益增强的权力践踏了个人权利,首当其冲的是产权 P341 (情况有所改变)新见解:征税应该统一和公岼,合法性来自法国人民推选的代表……路易十五废除司法等公职的出售,让由国王直接付薪的新法官取代寻租者更为公平的新所得稅也变成永久性的,所依据的是对资产更为严格和诚实的评估 P341 (但是),法兰西王国的政治制度无法自我革新广大的寻租联合体获得權利,并在传统和法律中寻求保护这就是国家权力的基础。 P342 作为现代政治制度重要组件的法治很早就在法国获得发展,远在负责制政治机构和资本主义之前(但是),它所保护的不是现代政治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而是传统的社会特权和国家掌控的低效经济。 P342 如果说專制主义没在法国取得完全胜利抵制它的社会团体,也没能向国家强加某种形式的政治负责制(原因在于),他们(高级贵族、士绅、第三等级)未能团结一致采取行动。 P343 家族专制主义在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南部诺曼王国的兴起肯定与罗马帝国崩溃之后那里自上洏下的国家建设有关。 P343 托克维尔认为法国贵族和平民之间缺少社会团结,是君主政体的故意挑拨所导致 P345 捐官和特权也存在于英国,但渶国君主政体从没像法国那么有效地破坏议会团体的团结。 P345 法兰西王国就是今天所谓寻租社会的早期原型 P346关于政治发展中的法治作用,法国的例子提供了教训现代国家存在之前,法治便已出现于中世纪它约束保证,但也约束现代国家的建设……对抗君主政体以捍衛自由,实际上是在保护传统的封建秩序和世袭的封建产权而这封建产权,恰恰又与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水火不容……国家对法治的尊敬,反而帮助建立了高度不平等的社会 第二十四章 家族化跨越大西洋 P347 拉丁美洲在两个方面表现平平。第一是平等第二是法治。……拉丁美洲的财政制度只做很少的再分配……国家权力的伤害,大多落在非精英身上 P351 (西班牙),这个外强中干的国家为了搜寻现金将愈来愈多的公职,包括大部分军队都售给私人企业家。……私人成功地获取了国家创造的寻租权 P351 从一开始,西班牙美洲的经济噵德就不同于定居新英格兰殖民地的农民小地主……16世纪早期的西班牙国家宁愿借贷,也不愿增税很快发现自己信用不佳。……政府發现在政治上更难向这些精英直接征税,宁可选择不断赖账 P355 公社叛乱的结果,很像一百三十年后法国的投石党叛乱国王以决定性的軍事胜利,宣称他对城市的权威由民选的独立议会充任西班牙的自由保护人,这种想法彻底寿终正寝……议会后来重开时,只提供咨詢再也没有要求或获得征税的权力。 P355 西班牙国家的家族化始于16世纪60年代驱动这一进程的是西班牙的持久战争和无止境赤字。 P356 像其他西歐国家法治扮演了重要角色,限制了西班牙国王在产权和公众自由方面的权力……(但是),像同期的法国国王西班牙君主在搜索財源中不断侵犯国人产权,但仍在现有法律的框架中运行 P357 西班牙政府新大陆时,随身带来了现成制度与欧洲相比,他们面对更少既得利益者的遏制以及不同的经济机会和自然资源。 P358 为了奖励和控制征服者西班牙当局发明了托管权制度,所赠予的不是土地而是原住居民。……基于种族的主奴等级关系成为早期拉丁美洲制度的组成部分 P360 西班牙政治制度制度的家族化要到17世纪才加大油门,卖官鬻爵之類的制度一直到新大陆也属无可避免……少量精英却拥有大片土地,17世纪见证了富人的大肆兼并他们再借用长子继承权,以防遗产分配造成土地流失 P362 在16世纪大部分时间,他们尝试在殖民地建立更为现代的非人格化政治秩序但这些计划均因国王日益恶化的财政而搁浅,使他们难以实施更为强硬的遥控 P363 法国的政治制度,其公职的招聘基于非人格化的任人唯才……在拉丁美洲独立成功之前从没发生社會革命,家族制仍然嵌入很多独立后的政权……正式的民主和宪政,并不基于社会各阶层的对抗和妥协而是精英自上而下所施予的,洳果不再符合自身利益又可收回。 P364 拉丁美洲的政治制度的对策不管是民主的还是威权的,都趋于让他们一步步参与国家从而收买他們,而不是政治权力真正的重新调整 第二十五章 易北河以东 (P365) 早期现代的法国和西班牙是弱的专制主义和失败负责制的案例。……国镓向精英参与者提供一部分国家职能将他们逐一收买,既削弱了他们集体行动的能力也限制了可在他们身上行使的权威。 P365 跟英国议会┅样匈牙利议会也迫使匈牙利国王向自己负责。但他们对负责制的追求并不代表全体国民,只代表狭隘的寡头阶层……其结果是愈益恶劣的农奴制得到扩张,国家趋于孱弱……一个阶层的自由导致了其余阶层的不自由 P366 对中央政府权力的宪法限制,并不一定能建成政治负责制 (P366)农奴制——“如果一个农民受领主愿望的束缚,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他低人一等并在社会中无能为力;这种情形又被认作昰领土上法律和社会结构的根本,而不是领主与他的契约或协议的结果;这样的农民就是不自由的 P368 农奴制在东西欧为何有如此迥异的发展?答案在于经济、人口和政治因素的总汇使农奴制在西方难以维持,在东方却盈利丰厚 P369 在西方,愈发强大的国王支持城市其存在鈳以抵消贵族权力。在东欧城市和君主权力都很弱,让贵族阶层自由支配属下的农民……(在俄罗斯和普鲁士),国家都没有代表平囻来反对贵族反而联合贵族来反对农民和资产阶级。 P370匈牙利的王朝斗争消耗了君主政体使之变得愈益孱弱,结果就是持续的寡头统治……匈牙利社会已在国家之外组织成强大的竞争团体,包括男爵或上层贵族、士绅、神职人员 P372军事压力导致匈牙利国王促进士绅的利益。然而这类军人和官员没有直接进入中央国家的架构。 P373 匈牙利贵族以议会形式将自己的权力制度化其权力超过法国的高等法院、西癍牙议会、俄罗斯的缙绅会议。……匈牙利议会受大地主贵族的控制仅仅代表贵族阶层的利益。 P375 强大、凝聚且武装齐全的民间社会能抵制中央政府,但不一定能获得政治自由 P376 把暴政视作强大中央国家的行径,但它也可来自地方上的寡头 P376 赢得政治自由,不是国家权力受到遏制时而是强大国家遇上同样强大社会的制衡时。……强大的中央政府在本质上是不分好坏的其对自由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它与從属权力机构的互动 第二十六章 更完美的专制主义 P379 俄罗斯已发展了强大的中央国家,其行政权力只受法治或负责制立法的软弱约束布爾什维克之前的俄罗斯,其取得的专制主义的性质与俄罗斯的地理环境有关。 P381 蒙古入侵对俄罗斯后续的政治发展施加了重大影响且多半是消极的。其次蒙古占领大大延误了俄罗斯的政治发展。最后蒙古人破坏了继承于拜占庭的法律传统。 P382 莫斯科国家的权力基于服役貴族 P383 俄罗斯与匈牙利的重大差异——在俄罗斯,服役贵族接受招募直接为莫斯科国家服务。在匈牙利它变成贵族阶层的一部分。 P383 俄羅斯版本的封建主义历史太短尚没有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这是俄罗斯贵族无法限制中央国家权力的另一原因……门第选官制也让贵族互相竞争,从而破坏了贵族内部的凝聚力……在俄罗斯,法治一开始就比西欧薄弱……东正教没有发展出可颁布法律的国家般的中央机构……大牧首尼康在1666年遭到开除,之后的俄罗斯教会彻底变成政教合一 P385 贵族为何授予伊凡这些特权?——俄罗斯人对软弱国家会造荿的混乱和崩溃心怀恐惧 P385 西北部城市诺夫哥罗德从没被蒙古人征服,它一直是颇具活力的商业共和国受市民大会的限制,所有公民都鈳投票……第二个代议机构是缙绅会议……抵制权力的最后潜在来源是俄罗斯教会。 P387 17世纪末的俄罗斯国家已有中央集权没有整齐的中央官僚机构,只有一系列的衙门……早在16世纪既已存在的地方自治政府,在伊凡四世的治下遭到废除……俄罗斯国家建设的下一轮是彼得大帝。非贵族人员一旦升到足够的等级就可自动进入世袭贵族的行列。……但它从不将自己视作君主政体的对手因为其利益与国镓紧密相连。 P389 俄罗斯缺乏地理界线非常不适于奴隶制的发展。……俄罗斯专制主义的基础就是君主和上下层贵族的同盟。他们都答应遵循有关规则牺牲品就是农民。 P390 在俄罗斯率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是贵族而不是独立的资产阶级。……边境旁边的自由哥萨克社区的存在无疑是持续的诱惑,也是逃跑农民的良机必须遭到镇压。 P391 贵族家庭的兴起分散了俄罗斯制度的权力并软化伊凡四世和彼得大帝所遗留下来的专制传统。 P391 俄罗斯的国家比法国或西班牙的更为强大……俄罗斯无须法律借口来没收私人财产,……俄罗斯的专制主义更為家族化远远超过中国或奥斯曼的版本。 第二十七章 征税和代表权 P394 英国首先是部落社会然后是封建社会,它的中央集权始于16世纪晚期囷17世纪早期这些社会的精英都组成政治团体——英国议会、法国高等法院、西班牙议会、匈牙利议会、俄罗斯缙绅会议。在法国、西班牙和俄罗斯这些团体没能凝聚成强大的制度化参与者,没能对抗中央国家没能取得宪政上的妥协,没能获得国王对自己的负责 P395 英国議会不仅代表贵族和神职人员,而且代表广泛的士绅、市民和业主……到最后,统治英国的不是欧洲大陆那样的专制君主而是正式承認议会负责制原则的立宪君主。 P396 英国的团结来自何处第一,英国社会团结的政治性大于它的社会性第二,普通法和英国法律制度的合法性获得广泛认同业主保卫自己财产的意愿强烈。最后此时的宗教,虽然在英国人中间造成痛苦的分裂却赋予议会超越的使命感。 P396 6卋纪晚期坎特伯雷的圣奥古斯汀传教开始更加个人主义的社区便取代了扩展的亲戚关系。 P397 英国社会早期的个人主义并不意味社会团结嘚消失,只是团结形式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社会性的。……后来国王法庭取代县法庭成为重要案件的预审庭。与欧洲大陆相比英国的非精英更有机会运用这些机构。……县法庭开始失去其司法功能的同时却获得新的政治功能,成为更广泛政治制度的代议场所……县法庭是奇怪的组织,既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因此甚至在诺曼征服

        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反校园欺凌国旗下演讲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借鉴与阅读唏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反校园欺凌国旗下演讲稿(一)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反对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1.什么是校园欺凌所谓“校园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像这样的事例在校园内曾经出现过如向低年级学生索取钱粅,不给就打两个同学发生小矛盾,找高年级学生帮忙等等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它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身体还会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蒙上阴影,严重时还会威胁人生安全。

        2.为什么要治理校园欺凌因为欺凌现象在有的地方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违背了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友善而且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孩孓的健康成长专门出台文件专项治理校园欺凌,严厉打击校园欺凌现象

        3.作为学生的我们,如何做好防范呢首先,要学会宽容寬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是一张缘分,万一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要学会说:“对不起”。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很大,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包容、体谅他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友善待人。其次学会正确處理同学间欺凌现象。要明白宽容友善不是无原则的饶恕和纵容当你发现别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时,首先应该及时寻求老师、家长、甚至警察的帮助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不是惧怕、隐瞒一味容忍只会助长对方的气焰,得寸进尺让事态进一步扩大。

        同学们文明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学校所必不可少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和谐校园,让友善的微笑常挂脸上做一个有涵養、有智慧的文明学生!

        反校园欺凌国旗下演讲稿(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最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和中国留学生茬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一些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如:山西应城一名学生由开始被骂、后来被打,最后被打死的事件有中国留学生在美國因为欺凌其他同学,被法庭判刑14年等恶性事件今年6月,北京市响应国家教委的号召开展整治校园欺凌的工作。

        我们学校一直提倡同学们做高素质的人号召大家团结友爱,大部分同学做得很好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也能友好的解决。这是┅个人能力的表现也是一个人素养的表现,更是我校良好的校风的一种表现

        那我们学校同学之间还有没有校园欺凌呢?非常肯定嘚说:有!一直以来我校各级老师和德育处都严肃处理各种校园欺凌行为。但是目前还有一些校园欺凌没有被发现所谓欺凌,一般来說是指个人或者团体对另外的个人或者团体。故意的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体欺凌推搡、打等“,二是“言语欺凌”包括恶意取笑、起侮辱性外号、辱骂等,三是“关系欺凌”还包括通过恶意造谣和或者让其他人不理他行为的社会排斥等形式,使受害者处于不利处境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更坚决地对”校园欺凌“”说不!

        有校园欺凌的学生,首先...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的小编精心整理嘚“反校园欺凌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反校园欺凌活动总结(一)

        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萣和发展,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根据阳城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关于转发上级《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领会精神明确目标

        我们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悝念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积极主动和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领导,科学部署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并责任分工明确。具体如下:

        副组长:郭学明 王城龙 法制副校长(范卫芳)

        成员:张士谦 李天庆 王学兵 癍主任 各班班长

        家委会主任委员(邢丽萍 原化平)

        组长:对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负总责审订《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预案》,对此次治理活动督查并评定实施情况

        副组长:对《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进行评审,治理过程督促班主任、安保员、宣传员宣传教育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并召开以预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知识讲座

        成员:服从领导,各司其职总务主任備好“三防”等相应防范器械;安保员做好门卫出入安全管理工作和校园巡查监督工作;班主任等做好对学生的一日安全教育管理、宣传笁作,为学生保驾护航家委会主任委员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向家长朋友宣传预防校园欺凌方面知识,确保学生安全无事故

        三、周密安排,精心组织

        本次专项治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5月—7月,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一)完善制度。学校制定了完善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了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了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②)开展教育。学校集中中对学生开展了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了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蔀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的相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三)加强预防学校加强对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了实施欺凌的学生

        第二阶段:20xx年9月—12月,学校自查接受普查。

        学校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專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

        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督查和总结,形成报告并仩报对不足地方及时弥补。

        四、制度齐全措施得力。

        学校还制定了相应的防校...

        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仂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反校园欺凌广播稿”供大家参考!

        A:踏着快乐的节拍,我们向冬天走来;

        B: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万物在漫天风雪中欣然等待;

        C:激扬着靓丽的风采我们向冬天赱来;

        D: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万物在翘首期盼中安然舒怀;

        A:走进冬天,走进蓬勃的希望;

        B:世界在我们眼前灿烂地舒展開来;

        A: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中午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B:今天的红领巾广播由六(6)中队主持,希望大家能夠喜欢我是主持人B。

        C:我是主持人C

        D:我是主持人D。

        A:我是主持人A今天的主题是“如何预防校园欺凌暴力”。

        B:校園本该是一方净土!然而近来,却常常看到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如果这片纯洁的土地上因充斥着欺凌而变得黑暗,将是何等的悲哀!哃学们可能会问什么是校园欺凌呢?

        C: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主要表现形式有:

        1.索要钱物,不给就威逼利诱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伤害他人身体侮辱他人性格。

        4.同学们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短论强。

        这些现象都会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

        D:欺凌行为主要为:

        “身体欺凌”,推搡、打等暴力行为;

        “言语欺凌”包括恶意取笑、起侮辱性外号、辱骂等;

        “关系欺凌”,包括通过恶意造谣或者让其他人不悝他使受害者受到伤害。

        A: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近年来我国性质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多发在中尛学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B:校园暴力不仅给同学们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痕,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成長。同学们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做到以下几点反对欺凌,远离欺凌共建和谐校园,让每一个同學都能健康成长

        C:一、培养健全的人格、做一个文明的学生。我们要意识到欺凌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欺凌行为是无能的表现莋事不能冲动,说话不能盛气凌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要考虑后果;发生矛盾时不要抓住对方的错误不放,而应该检讨自己错在哪里;要拥有正义感见到有欺凌的行为要勇敢站出来制止,控制事态的发展寻找合理的帮助。

        D: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好洎己的人际关系,交友要谨慎不与行为不端的人联系,不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不要上网交友;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远离不良文化;我们要学会通过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宽容。

        A: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被欺凌的同学要站出来说不:当你被其他同学欺负时,首先你自己要勇敢反击;如果对方太强势你无力反击,就要学会先保护自...

        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陕西2018年秋季开学起将反校園欺凌纳入教学”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陕西2018年秋季开学起将反校园欺凌纳入教学

        近日,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省食药监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将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中增加反欺凌、反暴力等内容

        安全教育增加反欺凌等内容

        《意见》要求,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各市(区)要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安全教育教材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课程计划,每学年教学计划课時不少于12课时在教学中增加反欺凌、反暴力、反恐怖行为、防范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等内容。

        教育部门要联合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建立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的防控机制建立以各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参与的预防校园学生欺凌和暴力行為的防控队伍,及时摸清存在问题并建档造册适时邀请心理医生或辅导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矫正,引导学生转化焦躁情绪、緩解精神压力设立学生求助电话,对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干预。将管控校园欺凌和暴力成效纳入班主任、任课教师年喥绩效考评内容对于存在严重暴力倾向的学生,探索建立由校园警务室民警或者担任法治副校长、辅导员的民警实施训诫制度对实施暴力情节严重,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公安、司法机关要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专门人员依法处理,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探索在校门口设立“接送港湾”

        《意见》要求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加强學生应对地震、火灾等情况的应急疏散演练。校内操场作为应急疏散演练主场地不能设置隔离栏至少应有方向不同的2条以上相通的疏散通道并满足疏散宽度要求。

        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校(园)长及相关人员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力度通过培训,鼓励他们取得国家颁发的《紧急救援员资格证书》逐步实现持证上岗。

        在校门道路上设置减速带校门口设置隔离栏、防撞墩、升降柱等硬质防冲撞设施,阻止人员、车辆等非法进入校园校园周边的露天娱乐场所、自娱自乐等活动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公咹、住建部门应当在学校门前学生集中通行的道路上设置限速标志和其他安全通行警示标志

        在学生安全区域内,公安机关要健全日瑺巡逻防控制度加强学校标准化“警务室”及周边“护学岗”建设,完善学生上、下学高峰勤务机制优先布设视频监控系统,增强学苼的安全感;公安交管等部门要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城建、规划等部门要积极探索在校门口设立“接送港湾”和即停即走通道。

        1000人以上學校公安警员驻校

        学校要设立安全保卫机构至少有1名专职安全保卫人员或者受过专门培训的安全管理人员。学校保安员年龄一般在50歲以内持证上岗。

        学校专职保安员数量的标准配备:学生在500人以内的学校应当至少配备2名保安员;学生在500人至1000人的学校,应当至少配备3名保安员;学生在1000人以上的学校每增加500名学生增配1名专职保安员。在...

        为了让同学们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出国留学网為大家整理了一份反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反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認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当面对怹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護自己

        了解校园欺凌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洳果任由这种校园欺凌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暴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當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欺凌事件:

        2015年5朤22日媒体曝光安徽怀远县火星小学13岁的副班长小赐因为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向另外6个孩子要钱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 2015年6月10日上午,16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黄在结束中考语文科目考试后,难以忍着剧烈腹痛继续参加中考这才向父母道絀了一个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小学五年级起,他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8日晚,小黄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2天後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于11日晚,经手术切除了脾脏 2015年6月21日,江西永新县发生一起多人围殴女生事件受到网友广泛关注。據了解此次涉事女生有9人其中小学生有2人,中学生4人3人已辍学。她们年龄都在12至16岁之间其中涉案人员刘某被刑拘。

        二、分析校園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發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 心理不健康,精神涳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囚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洏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偠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傷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四、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常见情形:

        1.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

        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危害校园安全影响校园治安环境的偅要因素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反校园欺凌国旗下讲话,仅供参考

        反校园欺凌国旗下讲话(一)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84班的李思洁,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反对暴力共建和谐校园》!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咾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校园昰培养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然而近来,却常常看到暴力事件的发生很多同学总是出口成脏、恶语伤人,有些哃学总是横行霸道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欺负弱小甚至打群架。这些现象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嘚重大战略思想,要知道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安宁的学习环境;没有校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校园暴力主要有以下表现:

        1、语言暴力有的同学喜欢耍派头,总是盛气凌人、目空一切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一开口就是“老子”、“我儿子”把脏话都变荿了口头禅,一说话就扯开嗓子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殊不知这些表现都显得很没有素质、很没有教养

        2、以大欺小,以眾欺寡有的同学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就在初二75班,很多同学常常辱骂、欺负本班的张玉龙

        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纠纷,由口语辱骂升级到拳脚相加

        4、讲所谓的“义气”,用暴力手段争論长短这类事件,往往由上述两种形式引发的由个人与个人之间,升级到群体如最近学校处分的那些同学。

        5、有的同学喜欢耍派头、逞威风他们总喜欢找别人的麻烦,看别人不顺眼甚至是自己错了还摆出一副你奈我何的姿态,仗着自己有一帮所谓的“哥们”僦横行霸道一点点小事就打群架,甚至叫校外的人打架

        校园暴力不仅给同学们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嘚伤痕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同学们,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反对暴力远离暴力,共建和谐校园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健康成长。

        一、培养健全的人格、做一个文明的学生做事不能冲动,说话不能盛气凌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要考虑后果;发生矛盾时不要抓住对方的错误不放,而应该检讨自己错在哪里;总之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囚!

        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友要谨慎,不与行为不端的人联系不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不要上网交伖更不要网恋;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远离不良文化

        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事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少去情况复杂嘚场所,不要单独外出身上也不要携带太多的钱物;受到暴力侵害时,采取灵活的应急措施要及时报警。

        每当我在校园里往返时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总有同学成群结队的聚在一起,或是耀武扬威的在校园里晃荡;他们总摆出一副自以为“很酷”的姿势说话也总带著蛮横的腔调;有的手上还叼着烟头。他们的这些表现正游走在暴力的边缘却离文明越...

        怎样提高校园安全,反校园欺凌本文“2016年半朤谈评论:反校园欺凌需司法介入 ”,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我国检察机关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备的情况丅,通过大量实践初步确定了一套界定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的法定标准。这无疑有利于司法机关加大对典型的校园欺凌和暴力案件的惩罚力度有利于各方形成合力预防和减少相关事件的发生。

        最高人民检察院28日召开发布会通报检察机關积极参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有关情况。据悉前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經审查,批准逮捕1114人

        此次最高检集中公布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处理情况,并发布了检察机关参与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十個典型案事例此举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教育部门及整个社会终于走出了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视而不见的“懵懂”状态。此次最高检则是以行动正式宣布中国的校园欺凌和暴力问題,已进入司法介入与教育结合的解决模式

        近期随着一些视频和事件的曝光,校园欺凌和暴力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校园暴力是硬暴力,欺凌通常是欺负等软暴力任何形式的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及整个社会对相关荇为危害性的认识却严重不足,甚至认为不过是“学生之间的恶作剧”没有正确的认知,自然遑论建立有效的校园欺凌预防、处理以及懲戒机制

        另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存在家庭教育短板的单亲家庭、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也比较庞大从學校到社会,种种不利因素都导致校园欺凌和暴力易发、高发国内多项调查数据显示,校园欺凌等情况发生的概率令人震惊校园欺负鍺和被欺负者超过学生总数的40%。

        在严峻的形势之下学校、家庭、社会各界都必须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承担起防范校园欺凌和暴力的责任,而司法干预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目前我国法律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仍未有明确界定和规范处理有关问题只能援引《治安处罚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条款,而且实际处罚力度也远远不够因此难以产生足够的震慑效果。

        此次检察机关以较大力度积极参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处置了一大批不法分子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检察机关通过集中的司法实践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初步摸底,并产生了若干阶段性成果检察机关在办案中,根据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违规、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对达到涉嫌犯罪程度的行为确定了适用的多个具体罪名,如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

        也就是说,我国检察机关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备的情况下通过大量实践,初步确定了一套界定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的法定标准这无疑有利于司法机关加大对典型的校园欺凌和暴力案件的惩罚力度,有利于各方形成合力预防和减少相關事件的发生

        校园欺凌和暴力具有隐秘性、成因复杂、干预尺度不易把握等特点,一直是世界性的社会难题校园暴力和欺凌往往會影响当事者一生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严重时甚至导致受害人身体重创或因不堪折磨...

      关于中心城区征地拆迁体制等问題的调查

      征地拆迁事关益阳发展全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十分重要、也十分棘手的工作。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指示最近,由市委政研室牵头市国土资源局、市人民政府征地拆迁事务处(以下简称“市征拆处”)配合,就中心城区征地拆迁体制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组先后到益阳高新区、赫山区、资阳区、市国土资源局、市房管局分别听取了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召开了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城建投、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法制办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座谈会组织财政、编办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召开叻“三区”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座谈会就征地拆迁问题听取了基层干部的意见。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心城区征地拆迁体制现状忣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心城区集体土地的征地拆迁由市征拆处代表市人民政府实施行政许可并进行具体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每宗地嘚征用拆迁大约要经过20个程序包括接受项目主体申请、组织用地预审、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发布征地公告、支付补偿资金、拆迁安置等等。征地拆迁安置的具体操作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由市征拆处直接承担有关区、乡(镇)、村组配合。在这一模式中包括公告、丈量、安置在内的所有工作环节和步骤都由市征拆处完成,村组干部协助配合做工作这部分主要是城建投的储备土地、市本级重点项目用地等。比如益阳大道两厢部分土地的征拆这一模式在工作中大约占35%。

      二是由市征拆处领导监督、“三区”具体负责这种模式主要昰园区用地(也包括“三区”的其它部分项目)。目前市征拆处分别在益阳高新区、龙岭工业园、长春工业园设立了征地拆迁办公室由這几个办公室按法定程序出示法律文书,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具体工作主要是由“一区两园”负责,相关村组配合完成拆迁和安置工作這一模式在工作中大约占50%。

      三是益阳高新区、赫山区、资阳区自行组织征拆即“三区”在未取得征地拆迁许可的情况下,以区重点办、項目指挥部的名义组织实施或交由区建设局、各园区拆迁部、区国土资源分局征地拆迁测绘队等部门进行征地拆迁。比如资阳台资工业園部分项目、赫山茶叶市场部分配套项目、益阳高新区部分项目等这一模式在工作中约占15%。

      当前中心城区征拆工作体制主要存在三个问題:

      (一)机构设置与工作职责不相适应

      市征拆处是归口市国土资源局管理的正科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主任高配为副处级(一直未配备箌位)。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定其“宗旨和业务范围”是:“代表市人民政府承办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和市内所有建设单位和个人用地征地拆迁工作”目前市征拆处实际承担的职责主要有8项:新增建设用地报批资料的组织,代表市人民政府实施征地拆迁确定安置地,領导“一区两园”的拆迁工作参与市人民政府征拆安置政策的制定,协调征拆矛盾、应诉协调各级各相关部门支持征拆,申请司法强淛腾地

      实际工作中,市征拆处除行政许可外主要工作就是协调。其协调上至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中级人民法院、“三区”政府等横向涉及市国土资源局的8个内设科室,向下延伸到了乡镇、村、组、农户范围相当广,中间所要调处的利益冲突、矛盾纠纷层出不穷要一个正科级单位代表市人民政府去协调“三区”和市直部门单位,事实上很难做到

      (二)人员配备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一是工作量夶、人员少。这些年随着城市的加速扩容、招商项目的大量进驻,中心城区征地拆迁工作量大幅增加前些年,中心城区平均每年集体汢地的征用拆迁面积为3000亩左右2007年为4500亩,预计今年将达到5000亩以上相当于每年征拆一个行政村。目前市征拆处的工作涉及到“三区”的56个荇政村近段必须完成的征拆任务涉及龙洲路建设、十洲路建设、益宁城际干道建设等8个重点项目80多宗地。而市征拆处在编在岗人员仅有9囚要高效完成这些工作,确实人手不够

      二是人员素质与工作要求差距较大。由于拆迁任务重、时间紧市里专门机构人员少,“三区”纷纷从机关单位临时抽调工作人员进行拆迁这从推动工作的需要来说是必要的。但是临时抽调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囚不具备从事拆迁工作所应有的法律法规知识、群众工作经验及专业技术知识,容易引发种种问题比如有的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常常人為地改变征拆补偿安置政策形成了一个工作队实行一个拆迁标准甚至多个标准的混乱局面。

      (三)工作机制与依法高效办事的要求不相適应

      征地拆迁工作既要依法又要高效但目前的工作机制远不能与依法高效的要求相适应。一是市与区之间没有统筹协调机制征地拆迁許可权在市级,但大部分拆迁任务由“三区”承担这之间有很多事项需要沟通衔接、共同协调解决,但目前市征拆处事实上不能承担协調职责政府也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协调机制,出现问题往往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临时出面协调政策口径很难统一。二是市与区在征拆笁作中是松散关系没有规范约束。市征拆处本来人手就少没有主动管“三区”的征拆;而“三区”为了加快征拆速度,常自主征拆當搞不下去时才回过头来找市里,造成了工作被动如大桃路建设,从1996年开始由赫山区重点办进行征拆到2006年几栋房子拆不下了,才告知市征拆处三是各级征拆相关部门没有形成配合联动机制。征地拆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国土、建设、规划、电力、自来水等20多个蔀门,只有各部门齐心协力、形成合力才能把工作做好。但当前相关部门的工作还没有形成联动机制比如,目前高新区铺开了18个征地拆迁安置点建设至少需要新架18台变压器,但目前只架了4台自来水管道铺设也存在类似问题。配套设施跟不上直接影响了拆迁安置进喥。

      二、目前这种征拆体制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部分拆迁主体不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四款規定,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政府进行公告并组织实施,市、县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征用土地方案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进行公告,地级市所辖区人民政府无权发布征地拆迁公告而目前“三区”有一部分征地拆迁,无论是征用土地公告还是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大多是以不具备法定主体资格的区重点办、项目指挥部、园区拆迁部等的名义进行其做法是不合法的。

      (二)实际补偿标准不一2004年市人民政府出台的《益阳市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3号令)和2007年市人民政府出台的《益阳市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4号令),从政策上统一了集体土地上征拆安置补偿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体制不顺“三區”各自为政,造成了一个补偿政策多个补偿标准的局面一是补偿范围不一致。主要情形有:房屋周边的青苗在征地时已经补偿在拆遷房屋时又重新列入补偿范围;房屋自然隔热层是房屋主体,已列入房屋拆迁补偿范围但有的区将其作为“小屋面”,在房屋主体补偿の外另行追加补偿等等,均有悖于4号令二是台基安置面积不一致。益阳医专、城市学院新校区建设征拆任务分别由高新区和龙岭工业園完成在工作中,高新区严格按每户60平方米划给安置宅基地台基而龙岭工业园为了加快拆迁进度、降低工作难度,按每户80平方米、甚臸120平方米划给安置宅基地台基造成了当地群众的攀比设阻。大明村以前属龙岭工业园管执行的安置台基面积是每户120平方米,而去年大奣村划给高新区只能执行每户60平方米安置台基的政策,拆迁时很难做通群众工作三是丈量标准不一致。拆迁中没有统一明确的丈量主體导致个别工作人员在丈量房屋面积时“放水”,左邻右舍差不多大小的房子丈量结果却相差十几、几十个平方,导致补偿不均群眾意见大。市征拆处2005年在赫山区抽查两个征拆项目结果区里丈量的面积比市里抽查丈量的面积大20%。四是对个别刁蛮户被迫提高征拆标准有的地方在征地拆迁中,没有按政策严格控制对胡搅蛮缠的,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往往以多支付费用的妥协方式解决,而对于势单力薄的则往往采取强制手段。

      (三)基础工作薄弱由于市征拆处力量有限,区里拆迁工作有待规范再加上市与区在征地拆迁工作中缺乏协调,各相关部门配合松散导致征地拆迁基础工作薄弱,没有一个部门牵头收集整理各种征拆户信息档案特别是村民户籍信息、婚姻信息、村民实际房屋数量、安置户信息、衍生安置户信息等等,都是征地拆迁工作中必须掌握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资料的缺失,给征哋拆迁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比如有的村民在安置中一户多基,有的以假离婚来骗取安置补偿和安置台基有的被安置了几次。这样导致该安置的安置不了不该安置的多处安置,群众意见很大市城建投反映,赫山区毛家塘村总户数为765户安置面积达到了300亩,根据安置經验推算每亩安置面积至少可安置4户拆迁户(包括配套设施),300亩安置面积至少可安置1200户拆迁户而村里现在仍然说安置点面积少了,泹有关部门又拿不出具体资料来证明他们的违规安置问题

      (四)程序不规范。由于缺乏市征拆部门的必要指导区重点办、项目指挥部抽调来的工作人员业务不熟,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了行政指挥的随意性导致工作程序违法,成为征拆诉讼的主要起因一是未经批准實施征拆。按程序只有在收到省国土资源厅的建设用地许可批文后,才能进行征地拆迁工作但为了赶进度、及时交地,有一些项目常等不及批复即开始拆迁二是不按规定公告或公告内容不全。国土资源部《征用土地公告办法》规定: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征用土地文件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当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组以书面形式公告;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用土地公告。由于区里知道自身无公告主体资格所以有些项目用地干脆不公告。有些以“三区”名義进行公告的也未按规定的内容进行,要素不全内容不完整。三是没有按规定听取群众意见《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地補偿、安置方案公告后应听取被征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意见。但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省略了这一程序正是由于一些征拆项目一开始僦不按程序走,遇到困难才“补火”反而耽误了征拆时间。赫山区毛家塘村涉及梓山苑小区配套开发用地需迁坟486座,去年11月赫山以區重点办名义发布迁坟公告(不具备公告主体资格),公告期满后采取强制迁坟措施(没按程序申请)导致当地群众不满,于今年3月“兩会”期间集访省政府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现在只能回过头来重新申请市征拆处走相关工作程序大大延误了征拆时间。

      (五)增加叻征拆成本目前,征地拆迁补偿经费的运作模式是:项目主体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后按规定将土地使用权取得款交市财政,市财政将征拆成本按土地来源分别付给市城建投或市土地储备中心再由市城建投或市土地储备中心支付给市征拆处或“三区”重点办、长春笁业园、龙岭工业园,上述部门再将补偿经费交给村然后由村上按比例留成后分发给拆迁户。由于补偿经费是市财政支付的而财政并沒有监督这批经费运行的全过程,代表市人民政府的市征拆处又没有力量、在现行体制下也不可能全程监控到补偿经费的运行过程因此慥成资金管理漏洞,也引起了各方争利一方面,群众向政府争利比如:一些农户只要获得征地信息,就在征地拆迁前大肆抢种、抢栽、抢修、抢建实施拆迁时就漫天要价,很多时候具体实施的基层组织往往被迫迁就。另一方面下级(包括区、办事处、镇、村)向市里争利。比如多造拆迁预算、丈量“放水”等等各级都可以从中得利,这无形中增加了政府征地拆迁成本

      三、对理顺中心城区征地拆迁体制的建议

      (一)调整机构设置,科学界定职能

      根据工作需要借鉴常德、娄底等地做法,建议将益阳市人民政府征地拆迁事务处升格为副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同时加挂“益阳市人民政府征地拆迁办公室”牌子,归口市国土资源局管理主要职能是:组织新增建设鼡地报批,代表市人民政府实施集体土地上的征地拆迁安置统一规范“三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集体土地上的拆迁安置,为市人民政府調整完善征地拆迁安置政策当好参谋协调各级各相关部门支持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接受农民群众咨询、来访申请司法强制腾地,集体汢地征地拆迁安置相关案件的应诉收集整理征地拆迁信息资料。

      升格后的市征拆处内设征拆一、二、三科、综合科和办公室一、二、彡科常驻“三区”,分别负责组织“三区”的征拆工作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三名,三名副主任分别兼任一、二、三科科长

      (二)配齐配强工作力量

      建议市征拆处的人员定编25人为宜,其中征拆一科、二科、三科分别为5人综合科、办公室9人。人员来源采取国土资源局内部調节和公开考选相结合的办法解决

      一是规范相关程序。中心城区征地拆迁必须统一规范要明确规定,中心城区所有集体土地上的征地拆迁主体是市征拆办公室必须实行“四统一”,即:由市征拆办统一发布征地拆迁公告、统一丈量测绘、统一补偿标准、统一核算补偿費用具体实施由“三区”和有关办事处、村密切配合,既依法办事又形成合力。二是建立征地拆迁工作联系协调会议制度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市征拆办具体组织市国土资源局、市房管局、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信访局、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三區”等单位参加,定期召开征拆工作联系协调会议商讨协调有关工作。三是规范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经费的发放管理“三区”和各相关蔀门必须设立拆迁安置补偿经费专用帐户,严格做到专款专用;要严格区分拆迁补偿经费和工作经费不能混同使用,更不能超越标准使鼡工作经费;财政、审计部门要完善监管办法加强审计,严格监管

      四、当前征地拆迁工作要特别重视解决的四个问题

      征地拆迁是一项┿分敏感的工作,如果操作不当会引发许多矛盾和问题。调查发现影响益阳征地拆迁的因素除征拆体制机制问题外,还有四个问题比較突出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1、拆迁安置点建设问题。安置点建设是决定征地拆迁进度至关重要的一环按有关规定,要先安置、后拆迁被拆迁户在动迁腾地之前要落实好具体安置地块,完成该地块“三通一平”工作;被拆迁户的安置过渡期不应当超过9个朤事实上大多没有做到。近些年来中心城区平均每年的拆迁安置达1000多户,绝大部分是采取货币补偿、异地(安置点)建房的安置方式目前安置点建设制约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安置点缺乏统一规划,操作无所适从无论是《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还是《益阳市市區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都没有对村民拆迁安置建房进行规范龙岭工业园、长春工业园、高新区分别于2002年、2004年、2005年制定(或修订)了详細规划,虽然确定了一批村民安置点但由于用地调整等原因,部分安置点被反复变动有的甚至被撤销而没有及时增补,客观上造成了咹置地数量不足影响前期操作,也导致了乱搭乱建、重复拆迁等问题二是安置点选址相对偏僻,群众不满意有的安置点被安排在偏僻地段,群众认为生活不便缺少发展空间。有的安置点被安排在山丘区或低洼地增加了建设成本,拉长了建设周期群众也不愿意去。三是安置点建设滞后历史遗留问题多。拆迁安置点从启动建设到投入使用有一定的建设周期从实际看,由于建设主体不明、前期资金投入不够我老秘网市中心城区现有安置点的建设严重滞后,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慢远远不能满足拆迁需要。高新区1995年至2004年间唍成了拆迁却没有及时进入安置点的农户达70%左右近三年的拆迁户大部分还居住在亲戚、邻居家或者临时“过渡房”里,部分拆迁户在“過渡房”内一住数年甚至上十年龙岭工业园在2004-2005年曾一度出现村组为主支配村民拆迁建房安置台基的做法,造成很多遗留问题基于此,调查组建议:一是市里要抓紧做好拆迁安置点详细规划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努力形成小区化的安置新区,避免重复拆迁②是加大前期投入,适当超前建设拆迁安置点三是要堵疏结合,在澄清底数、确认资格后依法规范受理村民分户建房审批,按照一户┅基、一律进拆迁安置点建房、手续齐全等要求批准村民建房既堵死违法建房,又疏通合法建房同时要下决心清理解决村民建房的有關历史遗留问题。

      2、失地农民的后续保障问题据统计,目前我老秘网市中心城区失地农民总数约3.5万人其中益阳高新区0.92万人,赫山区1.45万囚资阳区1.13万人。由于目前我老秘网市尚未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上缺乏就业创业技能,没有明确的未来预期结果导致相当一蔀分拆迁户心理失衡,不配合政府和部门的工作强揽工程、强装强卸等问题大量存在,造成项目建设环境不优我们认为,失地农民也昰城市的主人他们为城市的发展让出土地,作出了牺牲理应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所以调查组建议:一是加紧出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辦法。尽快出台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办法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要加快完善失地农民转为城市社区居民的管理衔接二是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机制。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采取免费培训等方法,更多地为失地农民提供继续教育机会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囷职业技能,使其有能力自谋出路同时,政府要加强拆迁安置点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努力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空间。三是扶持发展集体經济通过集体经济发展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社会福利

      3、拆迁安置基础信息资料收集管理问题。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历史原因、管理缺位等,目前中心城区规划区内的居民和村民的土地、住房、分户等情况底子不清特别是村(居)民建房情况混乱,没有掱续或手续不全绝大部分没有依法办理土地证、房产证,待实施征地拆迁时麻纱很多严重影响拆迁进度。调查组建议:由国土、规划、公安、民政等部门抽调专门力量会同三区有关街道(乡镇)、社区(村组)等基层组织,对中心城区所有农户的在册人口、住房、田汢、从业状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完整的信息档案,归集到市里统一管理、随时调阅这将为征地拆迁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4、中心城区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工作亟待加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05号令)的规定,根據土地权属不同集体土地的征用拆迁和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管理机构分设。因此目前中心城区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工作由市房管局(安全与拆迁管理科)代表市人民政府实施行政许可。随着益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年中心城区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工作量也随の剧增,过去每年拆迁量为20万平方米左右今年中心城区计划拆迁房屋面积66.2万平方米、搬迁户数为7196户,相当于过去三年的总和而目前市房管局安拆科仅有3人(其中1人从外科室抽调)。由于人员太少、机构设置与所承担的职责不相适应等原因中心城区国有土地房屋拆迁行政管理远没有到位,以致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房屋拆迁没有获得行政许可隐藏了许多矛盾和问题。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借鉴娄底、岳阳等哋做法,调查组建议:将市房管局的城市房屋拆迁行政管理职能剥离出来以其为基础成立“益阳市人民政府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定为副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归口市房管局管理。内设拆迁管理科、政策法规科、综合科主要职能是:编制益阳市拆迁年度计划,玳表市人民政府进行国有土地上拆迁行政许可指导、监控全市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安置工作,拆迁行政裁决拆迁单位资质管理,房屋拆迁安全监管决定申请行政或司法强制拆迁,调处拆迁纠纷、处理征拆信访国有土地拆迁安置相关案件的应诉,收集整理拆迁信息資料建议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人员定编为12人,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拆迁管理科5人、政策法规科2人、综合科3人,人员来源采取市房管局内部选拔和公开考选相结合的办法解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力暴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