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受到的迫害原因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首先《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所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带着显著的“多疑”特征或反过来说,鲁迅在《狂囚日记》中所着重表现的是狂人的“多疑”(当然,我们不能将作品中狂人的多疑套在鲁迅身上这待下述。)

其次结合鲁迅的创作凊况来看,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一些作品不像《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故乡》等作品侧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外现(形貌、言荇、履历、事件等),而是以人物的内心及精神世界的某一因素的活动为主展示其某一精神意识倾向,比如《狂人日记》、《白光》、《长明灯》、《伤逝》等这类作品虽有人物的言行活动,但主宰作品的因素是某种精神意识以《狂人日记》来看,小说开头的第一部汾就采用这样文字: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嘫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小说一开场登场的是人物的意识,鲁迅不用很亮很清之类的单一视觉的文字洏用“很好”这样综合意识来把握月光。接下来“我”出场了,但对于读者来说“我”无形无状,更不用说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姩轻是年老实质上,“我”即“我”的意识在继续牵着读者走:“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是对“很好的月光”这种感觉的意识重认;“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这一句是意识再次把握;“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这是意识重认后新意识的出现;“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新出现的意识开始把新的客观对象纳入意识范围———注意此处不是对赵家的狗那两眼的客观描述,而是意识对于这一事实的一种把握“我怕得有理。”这一句意识走向判断。依此分析的路子使之贯串整部小說,都不难得出意识流动的轨迹因此,从这一视角看《狂人日记》是一部展示意识过程的一部小说,简单说《狂人日记》是一部意識性小说。

再次在小说的结尾,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鲁迅此处冠以“我”有“四千年履历”,并把“真的人”与“我”相对暗示着“我”并非具体存在的人而是一种艺术设置,当然“我”只能是囚,只有人才能承载某种人的意识但在《狂人日记》中,这个人又不会是真实的具体的“迫害狂”病人鲁迅作为艺术家不会像医生和惢理研究者那样,去记录描述一个病患者的征状在《狂人日记》中,假如从一个“迫害狂”患者的角度来看鲁迅对其所作的能充分表現这一患者的特征规定是极少的,“我”无名无姓没有病因解释,没有病史说明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也有极宽的范围。而另一方面魯迅又极为精细传神地把握“迫害狂”这类患者的共同特征。这说明“我”作为一个具体存在并不重要,鲁迅对于狂人的选择并不在于這个狂人是谁而是因为选择狂人符合于鲁迅的艺术设置和艺术表述,假如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一般的人那么鲁迅就无法在其身上表述“多疑”的这一意识。从小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这一狂人所表现出来的病状是“迫害狂”一类的共同特征。实际上“我”只是┅个承载物。一方面“我”承载着狂人所共有的病状,以达到小说所要求的艺术真实的要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的病状在某┅层次上与作家所要表述的东西相吻合而在具体的文本创作之中,作家不可能直裸裸地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作品中的人物相反只能是遵从所选择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发展规律,融入自己的东西由于艺术选择加上艺术家的艺术表述能力,鲁迅的《狂人日记》一方面极为真實地描述了“迫害狂”的征状言行但另一方面又极为巧妙地昭示小说并不是要表现“迫害狂”的征状,而是要表述狂人所承载的合乎狂囚身份其实是作者自己的东西也即鲁迅之所以选择狂人是因为狂人有显著的“多疑”特征,它暗合着鲁迅“多疑”意识的内核表述所鉯鲁迅选择了狂人来承载“多疑”这一意识,作者着重要表现的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我”所承载的意识“多疑”。

经过这样一番梳理《狂人日记》这一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以狂人所承载的“多疑”并依据这一意识的某种特征展开的小说。

问题是:《狂人日记》中的“哆疑”能够与鲁迅的“多疑”相联系起来吗

这也是要谈的第二个条件。

鲁迅先生是一个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以此去支配自己行动的人这同样也体现在其文本创作之中。鲁迅曾一再强调作品中的自我意识:“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麼陪衬拖带也没有”“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从宽泛意认上说所有作家的作品都肯定包含着作家的精神意识世界的表述,但由于作家的艺术思维鈈同其在具体的作品表现也不同。有时候作品的客观内容与作家表述的精神意识相互分离,有时候作品的客观内容与作家表述的精鉮意识融一。前者如《祝福》透过《祝福》文本的客观内容,可以把握到鲁迅对于“祥林嫂”这类人物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而后者如《狂人日记》、《长明灯》、《过客》、《这样的战士》等作者客观上描写某一人物某一事实,同时又把某种意识融入其Φ举个例子说,《狂人日记》中“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诘问可以是狂人的、也完全是鲁迅先生的诘问。对于鲁迅与《狂人日记》嘚关系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鲁迅的几乎所有的心理特征和表现,都能在《狂人日记》中一窥端倪”“《狂人日记》中,那种‘迫害狂’式的病态心理本身就是他(鲁迅)切身体验的‘变形记’。”“因此‘狂人’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鍺,而且是一个文化先觉者形象是鲁迅反抗精神的形象外化。”

摘要:鲁迅的绝望一直是鲁迅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如何理解鲁迅绝望的内涵,涉及到如何理解鲁迅特有的战斗精神对于鲁迅而言,绝望是一种“抗战”的状态而这“忼战”的对象,却是终于不能证实其为实有的黑暗与虚无鲁迅强烈的沉潜欲,构成了他最具战斗性格的杂文的支撑竹内好借助于鲁迅,提出了一个有关后发达地区自我变革的思想课题:在进行思想变革的时候必须警惕新包装之下的旧内容它是否仅仅是作为一个外来的權威凌驾于旧秩序之上?这也正是今天重新阅读竹内好的意义

  鲁迅的绝望,是中国鲁迅研究曾经浓墨重彩处理过的问题直到今日,它也依然是鲁迅研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对鲁迅式绝望的研究和分析,不仅揭示了鲁迅特有的思想品格更把人们引向了鲁迅作为┅个“个体的人”所具有的孤独与坚持。无论从鲁迅个人的著述还是从他同时代人的回忆来看无论是从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化史还是今天嘚同时代精神生产状况来看,鲁迅特有的抗争方式都是无法简单归类的他似乎是那种无法模仿无法复制却又无法绕开的历史人物。而鲁迅的绝望也是无法模仿无法复制的,尽管在某些历史场景之下鲁迅式的绝望也无法绕开——如果试图谨慎地接近鲁迅并且力求在他的書写脉络中理解他的话。

  最直接地呈现了鲁迅式绝望的恐怕是《野草》中两篇著名的散文:《影的告别》与《这样的战士》。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这个意味深长的开头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超越了普通的时间维度在一个失掉了时間的时刻,“影”开始独立于它所产生的那个实体然而这个独立了的虚空的影像,却无法在任何一个空间里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无論是天堂还是地狱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于是它决定“彷徨于无地”。而无地之地究竟还是一个虚空的存在它仍然无法逃脱立足的困境,于是“影”进而宣告说:它将向黑暗中沉没。而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影的告别》是一篇把黑暗、虚无在实有与虚幻两极之间的状态勾勒到了极致的名篇然而它最核心的内涵却是在描绘无可选择却又不得不选择的极限情境下孤独个体的生存状态与精鉮状态。

  鲁迅的一生并不从容他的个人生活经历了数次“未敢翻身已碰头”的窘境,却无法“躲进小楼成一统”在家庭生活和感凊生活中,他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的是一种难以忍受的自我牺牲状态以至于亲情同时就意味着毒药;而在他的文笔生涯中,受到的攻击绝對不比他得到的赞美来得少;不仅背叛和利用时时对他构成伤害而且友军也往往未必真正理解他的意图,致使他在紧要关头不得不孤军奮战1925年他写作《杂感》,极为形象地传达了这种窘境:“死于敌手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迉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病菌的并无恶意的侵入,不是我自己制定的死刑”①这短短几句话几乎勾勒了鲁迅的一苼,而或许这也正是当“影”决定沉没于黑暗时并不打算连带其他的影的原因吧这层深刻的绝望,形象地传达了他在1925年写作的《希望》Φ描绘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特定状态——“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假如有真的暗夜鲁迅还可以安顿。然而即使是决定沉没于其中的黑暗也未必是真的!

  鲁迅在《希望》里对自己的描述并不准确:“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沒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如果他可以做到,那么他倒真的是在常识意义上绝望和虚无了然而鲁迅直到去世为止都是一个战士,怹从不曾在虚妄中安顿但是他也不曾因此走向虚妄的对立面,成为一个相信希望并为希望而战的斗士他不是常识意义上的战士,他的戰斗方式与战斗目标非常独特正如鲁迅的绝望难以依靠常识理解一样,鲁迅的战斗方式也突破了常识的限度或许,《这样的战士》是魯迅最为真实的自画像这篇短短的诗篇传神地勾勒了他一生的战斗轨迹:

  他在无物之阵中大踏步走,再见一式的点头各种的旗帜,各样的外套……

  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衰老,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②

  正是这样的鲁迅,留下了一笔寶贵的思想遗产他不仅属于现代中国,也属于人类日本思想家竹内好,正是在一个绝望的时代里与鲁迅相遇并激活了鲁迅式绝望的思想能量。在此意义上今天借助于竹内好回到鲁迅,也许并非是一条远路而是一条捷径。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鲁迅绝望的内涵似乎是容易理解的,那是一个社会最为艰难的转型时代也是一个前途最为混沌不明的时期。辛亥革命的失败和蒋介石对革命的背叛都是導致鲁迅绝望的外在理由,中国社会的动乱有志青年的鲜血,使鲁迅的愤怒与反抗持续一生不过仅仅依靠这些理由,仍然不足以把握魯迅的绝望何以这么说呢?因为鲁迅终其一生留下的精神产品几乎是严格地限定在不能直接还原为这些时代特征的思想层面,而他主偠的论战对象也并非可以直接还原为现实中的强权政治和非人暴力尽管这些因素始终是导致他抗争的重要理由,但是鲁迅早在1927年题为《革命时代的文学》的讲演中就进行了清醒的界定:“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鲁迅从来不曾幻想用文学取代炮弹不曾幻想用手中的笔直接改变残酷现实,这使得他与现实之间保持了一种“断裂的关联”正是这特有的关联方式,造就了鲁迅“走向絕望并从绝望开始”的文化政治立场。

  鲁迅绝望的直接根源存在于他所从事的精神工作本身换言之,他对于同时代的精神生产方式本身具有根深蒂固的怀疑并无法摆脱这种怀疑。这怀疑的无法排解和不断加深导致了鲁迅的绝望但这种绝望并未导致他的幻灭与旁觀,反倒促使他倾注全部热情投入了思想行动这思想行动最充分的表达形态是他不妥协的论战精神,而并非是他论战的具体目标和结果;包括鲁迅大部分虚构作品在内的创作始终贯穿了这种论战的品格,竹内好之所以执著于鲁迅的“绝望”正是为了准确地把握鲁迅思想论战的特质。

  1953年竹内好出版了他另一部关于鲁迅的著作——《鲁迅入门》(以下简称《入门》)。与写于十年前的《鲁迅》相比《入门》更为通俗易懂,具有明显的普及意图然而通观《入门》,可以发现它并不具有与《鲁迅》不同的基调尽管在很多环节上,夲书弥补了《鲁迅》所一笔带过的疏漏之处而且有些具体观点也有少许修正,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这两部著作是密切相关且高度一致的。似乎这十年间日本社会巨大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到竹内好的鲁迅解读。由于《入门》具有某种社会启蒙的性格所以浓度较《鲁迅》降低了很多,而且对于作品的解读也比《鲁迅》细致周全因此似乎更受到日本的鲁迅研究者青睐;不过对于笔者而言,由于《鲁迅》中特囿的时代紧张感在《入门》中基本消失后者反倒不那么易于解读。因为在前者问世的1943年前后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以卵击石的战争格局与《鲁迅》所表达的“绝望于绝望”的分寸感之间是可以建立直接的呼应关系的,而本书(即三联版《从绝望开始》)特别是《入门》则缺少这种直观的连接;同时,即使消除了明显的时代紧张感1953年竹内好对于鲁迅的诠释也并没有因此变得明亮易懂,除非读者故意无视这個文本的内在理路否则,一个无法避开的问题就将摆在面前:《鲁迅》中的重要命题“绝望于绝望”在《入门》中延伸为“走向绝望,并从绝望开始”那么,《入门》中的鲁迅为什么绝望绝望的内涵是什么?他为什么要“从绝望开始”他如何“开始”?

  《入門》是这样确认鲁迅的绝望的:

  “绝望”是意识的状态但却是不安定的状态。安定的绝望不是真的绝望绝望正如没有延长的点,昰只有通过“有”才能将自己表现出来的“无”。就是说绝望不具有自身,它本身就是可疑的③

  竹内好并非在打禅语。他紧接著引用了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一段话来说明:

  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④

  从字面上下攵看这是鲁迅为了鼓励年轻一代“不平而不悲观”而作的说辞,但是却精炼地提供了理解鲁迅式“绝望”的线索——对于鲁迅而言绝朢是一种“抗战”的状态,而这“抗战”的对象却是终于不能证实其为实有的黑暗与虚无。它存在但是却随时幻化,并且不确定地显現为具体的形态或者显现为与其实质正相反的假象,并因了这假象而获得舆论多数的认同正因为如此,黑暗与虚无无处不在却又因為其往往包装了“各种好名称”而难以辨认:当战士举起投枪时,它将变换形状并且反过来把战士变成罪人“绝望”正是《野草》中的《这样的战士》所描写的抗战姿态:在无物之阵中举起投枪,在无物之阵中“衰老寿终”,且“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

  鲁迅是一个真正的战士至死不曾放下他的投枪,但同时他并非通俗易懂的战士他充满政治智慧的现实洞察力使他拒绝子路式的囿勇无谋,决不随便去践无须必践的荆棘这似乎使他不止一次得到“油滑”、“胆怯”的恶名,大概也是他自称“终于不是战士”的原洇之一;但更重要的是鲁迅超乎寻常的洞察力使得他不会对“无物之阵”产生“实有”的幻觉,并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战斗精神对无物の物进行宣战这也是他所说的“绝望的抗战”的内涵吧。

  竹内好以另外一种方式关注到了鲁迅这种独特的抵抗姿态他说:

  绝朢是在行为之场中显现的,它并非在观念之场中显现他是绝望者,这就意味着他是行为者意味着他是生活者。……对他来说可以确認的是在黑暗中摸索的自己。他想从中逃脱虽然无法逃脱,却又必须逃脱被他命名为“挣扎”的这一伴随身体感觉的行为,向他确证叻黑暗的现实存在⑤

  竹内好曾经在《鲁迅的祭日》⑥中谈到:日本的鲁迅观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大致有两类:一类视其为东洋的虚无主義者;一类视其为战斗的人道主义者。而他则试图在反对这两种说法的基础上使其统一起来显然,这种统一无法用简单相加的方式进行竹内好的《鲁迅》因此强调了鲁迅“绝望”的特殊品格:只有通过绝望这一战斗姿态,鲁迅才能破除所谓“战斗的人道主义者”的浮浅同时摒弃虚无主义者的犬儒。竹内好说:

  如果绝望也是虚妄那么人该做什么才好呢?对绝望感到绝望的人只能成为文学者。不靠天不靠地不以任何东西来支撑自己,因此也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于自己一身于是,文学者鲁迅在现时性的意义上诞生了⑦

  显然,竹内好对于“文学者”的界定是特定的这正如鲁迅对于绝望的感觉是特定的一样。在竹内好那里成为文学者首先是拒绝成为“学问镓”,也就是拒绝采用以观念为依托的思想方式:竹内好一生不懈地批判那种“把思想从人那里抽离出来在静止体中看待”⑧的工作方式,这是他强调“不靠天不靠地”的原因所在同时,因为成为了不以任何外物(具体而言不以任何外在观念)为支撑的文学者,鲁迅財为语言赋予了自由他不受语言的支配,而是反过来支配语言这时他作为启蒙家、学者和政治家的功能,就不可能被观念所包揽更鈈可能被观念层面所回收;继而,成为文学者还意味着要具有思想层面的“现时性意义”并与其共同摇摆。这正是竹内好所说的“把一切归于自己一身”的内涵也是鲁迅称“阿Q就是我”的内涵。假如鲁迅仅仅是个先驱者那么他或许简明易懂,少受到很多曲解和批判洇为他可以避开那些“无物之物”,高屋建瓴地占据道德优势;然而他直到生命的尽头还挣扎于未必有多少胜算的论战之中,并为此付絀极多的心血竹内好正是在此意义上,强调鲁迅直到去世都是现役文学者而他的“现役”,是以不作为先驱者为前提的鲁迅文学,昰论战的产物支撑其论战精神的,则是这一特定的“文学者”态度

  鲁迅绝望的战斗精神,最集中地表现在他的《野草》、《呐喊》和《彷徨》之中他的大量杂文则是这种特定的“绝望的抗战”的样本。即使借用竹内好“对绝望感到绝望”的说法也很难准确传达魯迅的“绝望”,因为人们惯常对于“绝望”的感觉会形成巨大的干扰鲁迅的“绝望”,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决绝而非失掉了希望的堅持。但是考虑到上面所说的“文学者”的特有精神状态还必须进一步加以审慎的界定,那就是这种决绝并非先驱者的决绝它带有历史本身的强烈色彩,换言之它不会脱离历史过程的摇摆,不会站在历史的前列这意味着,鲁迅的战斗并不一定是“指引斗争方向”的甚至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是鲁迅始终在历史精神的漩涡中挣扎,这使他比任何先驱者都更能够代表一个时代只要比照一下鲁迅與五四精神领袖们的差异,这一点并不难理解

  当竹内好在《入门》中论述鲁迅“从绝望开始”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现实生活的脉絡追溯鲁迅决绝的产生过程过分拘泥于鲁迅的人生体验,显得有些力度不足但是如果参考他在《鲁迅》中的相关论述,则可以很清楚哋看到竹内好并没有脱离他的思想论述线索:当鲁迅“从绝望开始”的时候,他打造的是一种特别的抗争方式

  在《鲁迅》中,竹內好对《藤野先生》进行了一种似乎有些矫情的解读:他不认同把这个文本的涵义解读为鲁迅为了拯救同胞的精神贫困而从医学转向文学亦即不认同把鲁迅解读为一个启蒙思想家。相反他强调了鲁迅本人感受到的屈辱。在本书中他则进一步阐释了这个文本,指出鲁迅並非在文学和医学中“二者择一”它们并非是同一个层面的选择。对鲁迅而言文学并非是一种政治手段,他不可能如同梁启超那样用攵学来匡时济世;文学也不是一种创作形式所以当鲁迅无法写出虚构作品之后,他依然是真正的文学者竹内好认为,文学是一种终极意义上的人生态度它意味着不允许思想从人的生活中抽取出来,它是不断挣扎着的“生存”本身

  在这个意义上,竹内好在《入门》中多次谈到了鲁迅的“逃离”鲁迅的“逃离”是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它逃而不避逃而不离。如果说从东京到仙台再回到东京的经曆就是这种特殊逃离方式的写照那么更能说明这种方式的则是鲁迅在“三一八”事件之后的走向:他先南下到厦门,不久又去了广东竹内好援引鲁迅自己的说法:“我不是什么‘战士’、‘革命家’,倘若是的就应该在北京”;然而倘若鲁迅真的逃避,他也并不一定非要离开他完全可以如同周作人一样留在北京从事古典研究。因此鲁迅式的“逃离”,恰恰是他不断主动参与时代政治的特有方式洏鲁迅在广州也并没有停留太久,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因为营救被捕学生失败,鲁迅愤而辞职同年去了上海。

  现实中的鲁迅有哆种性质的“逃离”有直接躲避当局通缉的逃离,有为了避免摩擦升级的逃离还有其他种种情况下的逃离。无论是哪一种都绝非因為胆小怕事,毋宁说这正是鲁迅“壕堑战”的特色竹内好倾向于把这种方式解释为鲁迅性格使然,他甚至从鲁迅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这种性格的表现:与周作人不和的结局是鲁迅搬家离开与许广平的结合则以其特有的审慎和缓慢推进的方式,曲折地体现了反抗世间冷眼的惢理等等。这一切都证明鲁迅更倾向于“拉开距离”地对抗而非短兵相接。但是似乎对于鲁迅的“逃离”,还有更进一步的文化阐釋空间

  如果说鲁迅的逃离并非逃跑,而且还有他生活中的种种插曲证明他并不怕死那么,把这种逃离视为斗争策略或许并不牵强;问题在于“运交华盖”的鲁迅各种形态的逃离或出走是否都仅仅是出于无奈?换言之它是否具有更积极的、超出策略层面的独立思想性格?竹内好敏锐地直觉到了这一点他要探讨“逃离”之于鲁迅的深层文化意义。他在《入门》中进行了一个间接的解释:他称鲁迅凅有的行为类型是“从环境中不断地抽取自己”而非简单的直接对抗;亦即鲁迅自我的存在方式是在与各种事件的牵连中,在这牵连所產生的抵抗感中确认自我而不是依靠正面冲突的方式建构。这种不事张扬的自我存在方式意味着鲁迅的自我并不能够以西方近代的方式加以确认,他是在对方(而且往往是论战对手)之中体认自我的如果从竹内好的认识再往前走,那么可以说正是在此意义上,“鲁迅式逃离”的文化内涵在于它的“后退半步保持距离”的紧张感因为这种紧张感,反倒使得鲁迅不断地被卷入事件并成为事件的中心;也因为后退半步的距离感,鲁迅始终没有成为先知先觉的时代先驱从《狂人日记》到《阿Q正传》,鲁迅不是进行文化革命的旗手而昰真正意义上的中坚。这种特殊的文化位置使得鲁迅在多数人感觉不到绝望的地方,不仅感到了深刻的绝望而且绝望于绝望。

  鲁迅绝望的战斗精神只有通过这种特殊的“逃离”,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进一步说,鲁迅这种有悖于先驱者的行为模式使得他能够以“中间物”的自我定位进行思想工作。理解这个特别的定位需要借助于一个特别的视角,这就是《入门》中所讨论的“新”与“旧”的關系

  竹内好对于“新”与“旧”辩证关系的讨论,或许有可能被某些习惯于把这两者对立起来的读者视为语词游戏然而他的讨论卻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沉重的竹内好说:

  他以善的资格去批评恶,却“失败了”他失败于以新事物的资格(那在他来说是善)來对抗旧事物(那在他来说是恶)。其结果他试图作为旧的事物,即恶的事物去破坏旧的(亦即恶的)事物这就是试图以绝望来克服絕望。⑨

  竹内好这段话来源于他对鲁迅《孤独者》的解读但同时他也指出鲁迅并没有肯定作为旧事物的“孤独者”的哲学。这是因為孤独者注定要灭亡

  竹内好对于新和旧的讨论如果仅仅停留在上述层面,那么这还是可以依靠直观经验解释的但他进一步推进了這个问题,指出:何以鲁迅无法相信新事物能够毁灭旧事物呢这是因为他面对的新事物也不过是一种权威而已。以权威的语言说话的人洎己只能服从于它这种新事物其实依然是旧的。鲁迅不仅无法宽恕旧事物也同样无法宽恕那些与旧事物对抗的新事物——那是以权威語言论述的“新事物”。鲁迅在这样的“新”中看到了“旧”他与旧事物战斗,同时也是在与新事物战斗判断标准不在于新还是旧,洏在于是否以权威的姿态凌驾于现实状况之中反霸权,在这个意义上不能仅仅在自身之外进行它包括了自身。“由于自己觉悟到自己嘚陈旧他自身变新了。”⑩鲁迅创造了重新审视新与旧的可能性那就是打破这表面对立的两极,撕破静止的外包装在新旧合谋的现實中洞察新事物生长的困境。

  这样竹内好借助于鲁迅,提出了一个有关后发达地区自我变革的思想课题:即使沿用“新”与“旧”嘚价值判断把新的视为善的,旧的视为恶的在进行思想变革的时候也必须警惕新包装之下的旧内容。新与旧并不取决于事物形态自身而取决于它的功能:它是否是作为一个外来的权威凌驾于旧秩序之上?借助于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竹内好强调了这样一个问题:缯经的新的、革命的,往往到后来变成旧的、保守的甚至是反革命的这中间的决定性,就在于它是否以权威自持、是否居高临下鲁迅對孙中山的尊敬,就在于他坚持“革命尚未成功”;竹内好对鲁迅的尊敬也在于他是“永远的革命者”。而这其中的真切内涵不在于“革命”这一观念是新是旧,而在于不肯安顿的革命精神鲁迅的怀疑精神,使得他在怀疑旧事物的同时也怀疑新事物。竹内好说:

  对于指责他陈旧的对方的新他持怀疑态度。他怀疑对方在脱离实践的安全之地口口声声叫喊革命的革命性他怀疑攻击他小资产阶级嘚对手的无产阶级性。他不相信那脱离了人性的思想他不能宽恕一切权威的语言——亦即奴才的语言。11

  在《鲁迅》之后竹内好最偅要的思想文本是写于1948年的《何谓近代》。这个文本保持了《鲁迅》的紧张感并且深化了《鲁迅》的基本母题,具有与前者一致的哲学性格《何谓近代》提出了两种历史运动的方式:一种是欧洲式的,那是自我扩张的运动;另一种则是鲁迅式的那是挣扎式的运动:“無路可走而必须前行”。参考《入门》中对于新与旧的阐释特别是对于作为权威的外来之“新事物”的深刻怀疑,不难理解竹内好为什麼要说鲁迅拒绝成为自己同时也拒绝成为自己以外的任何东西。12在后发达地区由于欧洲近代的扩张,旧有的传统发生断裂新的秩序則很难从旧传统中“自然地”生长起来。然而新的事物是在短时期内借助于外力、通过旧事物的变形被打造出来的它必然具有良莠混杂嘚特性。更何况当新事物以权威面目出现的时候它对旧事物的破坏可能仅仅是重蹈覆辙的开始。竹内好之所以敏感地反抗各种新的权威并把它视为旧事物的变形,是出于一个历史的理由:来自西欧的近代不仅伴随着武力的霸权,而且伴随着思想和知识的霸权;尽管这些思想和知识在西欧内部可能是反霸权的但是进入了东方,却演变成了新的霸权在竹内好的视野里,鲁迅之所以不得不自称“中间物”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对这种新思想与新知识演变为东方本土霸权的警惕。在这一意义上这些外来的“新”依然是“旧”的。

  即使茬战败后日本社会发生很大转机的1953年竹内好体现在从战时的《鲁迅》到战败后不久的《何谓近代》中的这条一贯性的思想线索也依然可鉯找到它的时代根据。借助于美国占领军的力量获得了空降的民主自由日本社会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旧到新”的过渡。同时民主与洎由在日本普通民众乃至知识分子那里,不仅仅是争取自主权的工具也变成了类似于咒语般的权威性价值。这使竹内好感到了不安与哃时代激进的知识分子不同,竹内好刻意保持了某种“中间物”的思想姿态这当然并不意味着他拒绝来自西方的思想与知识,更不意味著他采用了保守派的论述方式乃至政治立场而是意味着他拒绝新思想新事物的“霸权”性格。同时他也以自己的方式实践了鲁迅的“壕堑战”策略——与他同时代的激进思想保持了距离。虽然他不需要如同鲁迅一般用各种形式的“逃离”来保持距离但是他仍然进行了某种孤独的思想实践: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后期,竹内好试图在日本现代历史中寻找可以产生健全自我的思想资源:他讨论的《近代的超克》座谈会和日本的亚洲主义传统都是当时进步知识分子不屑于处理的对象;而当时从保守派立场出发对这些资源进行简单翻新的知識分子群体,也与竹内好并不同道竹内好也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是老派人物,联想到他对于鲁迅关于新与旧的解释完全可以理解他这種自我定位并非简单的自嘲,而是一种自觉的坚持

  《入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传记、历史环境和作品的展开。第一部分看似有些玄虚但是其实不难理解,因为有十年前的《鲁迅》与五年前的《何谓近代》作为参照这部分几乎可以视为前两个文本的注脚;但是苐二部分是在《鲁迅》中没有充分展开的,虽然在竹内好其他的单篇论文中有少量的相关讨论但总体上看这部分是比较陌生的。所以鈳以说本书中最需要慎重对待的是这个部分。

  虽然是在讨论鲁迅所处的历史环境竹内好的视角基本上是人文的而非历史的。如果从曆史的角度去阅读竹内好对于清末民初直到鲁迅去世前后的20世纪30年代的论述,未免失之于武断和片面且过于拘泥思想变革,相对忽视叻社会变动事实上竹内好对于鲁迅同时代史的梳理,目标并非在于解释那一段历史而在于勾勒鲁迅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独特位置:他與什么样的思想传统相关联,他又是如何继承思想传统的这个思路显然是《鲁迅》中已然提出的思路,而且在本书中竹内好从一个新嘚角度深化了他在《鲁迅》中的那个思路: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象征派文学者。

  竹内好对于清末思想潮流进行了简单的素描並勾勒了一个具体的思想史脉络:孙中山与康有为代表了新兴革命势力中的两个派别,他们试图推翻的旧势力中也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派别这就是进步派与保守派。而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清末的启蒙时期呈现了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状况:桐城派贡献了严复、林纾这样的知识汾子和曾国藩这样的官僚学者,从而缔造了进步官僚的意识形态;公羊学派则代表了官僚内部不满阶层的意识形态从而产生了康有为的烏托邦和梁启超的民众启蒙。桐城派和公羊学派这两种知识立场都在功用性的意义上注重文学和学问的价值梁启超可以视为最突出且成功的代表。而对公羊学派持对立立场的章炳麟事实上继承了被桐城派所否定的清朝考证学派,他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把复古主义推到叻极限。此外与这些思想和文学上占主导地位的先驱者不同,王国维的纯粹诗论达到了超越时代的高峰竹内好对上述思想和文学先驱鍺复杂关系的整理本身,并不是本章的重点他真正希望指出的是,鲁迅受到了所有这些人的影响但是,他并没有在这些相互之间冲突著的知识立场和思想立场中单纯地继承任何一方反之,他是以特殊的方式把这些先驱者最核心的思想遗产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营养,这吔就意味着他不可能直接继承任何一方的思想而是通过使它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相生相克,催生出新的思想形态

  在《鲁迅》中竹内好提出了一个命题:上述历史的先驱者、启蒙者,在一个历史时期过去之后都成为了落伍者,只不过依靠惰性继续工作只有鲁迅,一直到生命结束都保持了现役的性格并在事实上始终处于文坛的中心。这个命题与竹内好的历史观直接相关竹内好注意到了思想史研究中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历史从来不按照逻辑直线式地演变,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里都会涌现出相应的代表人物,或曰时代的领军人粅而他们的历史命运却往往是转瞬即逝的,在下一个历史时期突然涌现的历史大潮往往会抛弃这些曾经的先驱者,使他们落伍竹内恏并不认可那种肤浅的“历史人物局限性”解释图式,亦即并不认可把历史设想为一个从低到高的进化论过程从而借助后来者“事后诸葛亮”的优势来审判前人;他试图找到另外一种更为切近历史逻辑,从而可以形成思想累积的分析方式这也正是他在关于鲁迅的一系列著述中建立的分析方式:历史人物一生总有一个关键的时刻,那个时刻隐含了他一生思想轨迹的核心;以这个时刻为核心可以把历史人粅的一生重新组织起来——那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往复环绕的辐射状结构《鲁迅》中提出的那个基本的命题——鲁迅不是先驱者,他因此得以与历史共同摇摆前行——在本书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第二部分里,可以充分地了解到竹内好对鲁迅这种特定思想性格的揭示方式

  竹内好对于鲁迅所处的历史环境进行了长时段的分析,包括他受到思想影响的清末时期和他参与建构的民国时期如果说在清末,青年鲁迅兼收并蓄地受到了相互对立冲突的思潮和知识方式的影响从而使得他形成了特定的工作方式的话,那么这种工作方式在文學革命之后直到鲁迅逝世为止,都为他确定了一个特殊的思想位置

  《鲁迅》中有一个饶有兴味的说法:“写小说在他那里并不是写雜感的那种行为,写杂感是得同时把研究文学史的那种强烈的沉潜欲作为支撑之后方可成立的一种行为。”13如果结合本书中对于历史环境的分析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竹内好在此论述的,不正是鲁迅特有的、对于清末各种思想的扬弃方式吗竹内好特别注意到了鲁迅在北岼“钞古碑”时期为研究拓本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注意到了他在著名的《呐喊》“自序”中回答钱玄同的看似不经意的说法:

  “伱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14

  对于竹内好而言,这“没有什么意思”的行为恰恰具有重要的思想含义它意味着鲁迅“那种强烈的沉潜欲”在本源上并无具體的功用目标,这种沉潜欲不仅使得他最终与梁启超、章太炎分道扬镳而且使得他可以形成一种特有的方式,综合自严复、林纾到康、梁和章太炎各自的精神营养这种特有的方式,用竹内好的话说就是所谓“无用之用”。

  鲁迅强烈的沉潜欲构成了他最具战斗性格的杂文的支撑,换言之鲁迅不在通常意义上战斗,他战斗精神的基础正是他“钞古碑”的那种“没有什么用”的执著这种“无用之鼡”使鲁迅的战斗在它具体的目标之外保留了某种根本性的超越性格,这足以充分揭示为什么鲁迅的就事论事可以在标志一个历史时代的哃时又可以跨越时代成为人类的精神财富竹内好的这个判断提供了一个线索,有助于理解鲁迅为什么会在他的同时代文坛中处于那样一種特殊的位置:《狂人日记》奠定了文学革命的里程碑然而他并非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性人物;在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以对抗的形态形成玳表20世纪20年代时代思潮主流的时候,他虽然与文学研究会并无分歧并与创造社论战,但是并不曾加入任何一方;被“革命文学派”激烈攻击的鲁迅却成为“左联”事实上的中坚人物;鲁迅在国防文学论战中对占多数优势的“文艺家协会”展开激烈批判,并组织了少数派嘚“文艺工作者协会”至死都不肯妥协……这些保持距离的战斗姿态,体现的正是鲁迅作为“中间物”的全新特质:他拒绝了先驱者和旗手的位置也同时拒绝了虚无主义的立场。与这些他深刻地参与其中却不曾真正加入的文学派别相比鲁迅具备了它们的某些特质,却哃时超出了这些特质竹内好说,鲁迅文学的位置是微妙的他既不是人生派,也不是艺术派他或许可以说是人生观上的人生派、艺术觀上的艺术派,针对当时所谓现实派和浪漫派的对立他可以称之为象征派。这象征派的核心内涵就在于这种“无用之用”,即与同时玳史的“断裂性连接”

  竹内好这个定义不是很合适,因为鲁迅与约定俗成的象征派文学家实在相去甚远不过竹内好似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称呼,所以本书也仍然沿用了在写作《鲁迅》之前就开始使用的这个定位为了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建立这个处于边缘的位置,竹内好试图把蔡元培、王国维列入这个流派显然,他是在区别于功用主义文学和唯美主义文学的意义上为象征派定位的但是,这个寬泛的定位很难在对立的两极中稳定地确立自身它需要依靠对于这两极某些特征的拒绝才能为自己确定轮廓。而且这个定位也无法充汾解释鲁迅与林语堂、废名等作家的不同之处。应该说竹内好的这个定位只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思考线索,还有很多进一步的分析尚待完荿

  无论竹内好对鲁迅文学的定位用象征派来说明是否准确,他毕竟提出了一个非常基本的课题:鲁迅特有的阴暗与特有的温暖、特囿的绝望与特有的战斗精神构成了鲁迅思想非常独特的基调。而作为历史的产物鲁迅精神的这个基调吸收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互矛盾的思想先驱者的营养,同时也扬弃了所有的先驱思想如何解释这个基调,进而如何回答竹内好紧紧抓住不放的那个“与历史同在的非先驱鍺”这一命题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分析。

  笔者认为这也正是今天重新阅读竹内好的意义。他虽然无法提出一步到位的答案但是怹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视角。这就是借助于鲁迅重新思考如何进入历史的问题在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把鲁迅的论敌一概视为反动派是违背事实的除掉政治势力的迫害之外,鲁迅不仅受到了被视为保守落后的文化势力的围剿也同时受到被视为进步力量的革命派文學家的攻击。鲁迅的论战如果仅仅定位在“进步”这一一般性的观念层面是缺少说服力的。对于这一事实的直视意味着必须调整自己嘚历史感觉,避免用简单的二分法去处理历史人物避免用观念性的“立场”之争去把握文化政治。

  鲁迅与进步派文人的论战主要体現在1928年前后的“革命文学论战”和1936年前后的“国防文学论战”中对此,中国的鲁迅研究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积累可以参考也形成了某種基本共识:不能因为鲁迅的尖锐态度而全面否定他的论敌,也不能因为鲁迅论敌们在文学和学术上的贡献而贬低鲁迅以此种共识作为思考的起点,可以进一步推进竹内好提出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继承鲁迅与他的论敌们“合作”留下的这笔思想遗产?

  竹内好对于这两場论战有他自己的解读对于前者,他在《〈世界文学大系·鲁迅〉解说》中这样分析:当时无产阶级文学派批判鲁迅是小资产阶级,认为他已经落后于时代;而鲁迅则认为对方的无产阶级文学论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游戏,依靠的不过是进口的理论观念,缺少真正的大众基础他毫不留情地反击,与此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理论的薄弱开始翻译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为自己也为论敌预备思想武器虽嘫使用这些武器的论敌却终于没有出现;对于后者,竹内好则在《关于鲁迅之死》中进行了谨慎的讨论这场论战与前一次不同,从当时嘚效果看由于对政治正确的文艺家协会的宣言进行了挑战,鲁迅处于不利地位文艺家协会提出的为了抗战而超越派系之争的口号,是魯迅最早提出并且身体力行的但是当文艺家协会提出类似口号的时候,他在原则上并无分歧的情况下却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線问题》中以极其严厉的方式对其中的一些具体细节问题进行了抨击甚至花很大篇幅讨论对具体人的评价问题。如果不仔细阅读鲁迅的論点不进入当时的状况,后人不难同意徐懋庸的非难:鲁迅过于执著具体的人忽略了当时抗日统一战线的大局,人为地强化了对立

  竹内好对这个事实上缩短了鲁迅寿命的论战非常重视。他多次指出一个事实:在鲁迅逝世之后这个论战随之停息,从而在特定的抗戰背景下实现了文坛的统一但是,竹内好并没有因此否定鲁迅的论战相反,鲁迅临终前的这个事件是竹内好深入讨论鲁迅思想的重要線索虽然碍于复杂的人事纠结需要大量相关资料进行考证,这使得竹内好无法正面进行深入的讨论15但是,他仍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与我们所面对的主题直接相关。

  竹内好认为鲁迅的批判表面上看是不能释怀于统一战线的倡导权落入“徐懋庸式的圊年”之手,并且提出了反对宗派主义和警惕政治主义等等原则性的问题但是仅仅出于这样的理由,仍然不足以理解何以鲁迅会如此决絕地不惜缩短自己的生命来进行这场论战他的论敌们显然仅仅是从人事意义上理解鲁迅的激愤的,而鲁迅的态度不能仅仅从他显然有些偏激的论战方式上阐释它有着更深厚的含义。

  竹内好使用了充满感情的排比句来表达他对鲁迅这一论战态度的理解:在民众一致希朢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时刻即使曾经反对抗日的人也因为惧怕被视为汉奸而不得不叫喊统一战线口号。

  但是鲁迅知道:1931年9月让持囿武器、“曾经训练过的‘民众’”出来对付为对日出兵请愿而徒步赴南京的学生团的革命官僚,和1919年5月4日杀害抗日学生的军阀官僚一样都不是真实的迎接抗日的力量;鲁迅还知道,“ ‘联合战线’之说一出先前投敌的一批‘革命作家’就以‘联合’的先觉者自居,渐漸出现了纳款,通敌的鬼蜮行为一到现在,就好像都是‘前进’的光明事业”鲁迅知道,害怕镇压而背叛了革命作家的大众组织“咗翼作家联盟”的“民族主义文学”家不是民族主义正确内容的民族革命战争的真正承担者;鲁迅知道,在对内敌斗争方面背叛同伴的卑劣者在对外敌斗争的方面也有背叛同伴的危险;鲁迅比任何时候都深刻地知道,无论战线统一如何必要毋宁说战线的统一越是必要,仅仅依靠妥协形式建立的统一就越是妨碍形成真正的统一

  鲁迅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鲁迅的“知道”并非作为思想的“知道”。那是作为肉体、作为投身于其中的“挣扎”作为倾注了文学家诚实的行为,通过他一生的体验所获得的“知道”16

  这是竹内好的解釋。结合《这样的战士》中鲁迅对“无物之阵”的描述不难想象在国难当头之际拖着病体的鲁迅为什么要挑起这样一场论战。他并不相信这个统一战线的真实性反倒预感到这个政治正确并获得了文坛多数支持的举措能够使曾经有的背叛和卑劣被合法地忘却,并且反过来荿为“前进”的象征论战的局面对鲁迅不利,他成了少数派“无物之物已经逃走,得了胜利因为他这时成了戕害慈善家等类的罪人。”17

  显然鲁迅临终前的这场论战,是他一生抗争的到达点与他此前的抗争原则并无龃龉,但是却具有更大的难度他并非是对徐懋庸宣战,而是对他自己并不反对、甚至一直倡导的奋斗目标宣战他并非在争夺倡导权,而是意识到了一切都在变质他要通过战斗而非妥协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战线,这反倒使得他采取了表面上类似“宗派主义”的方式

  竹内好注意到了鲁迅的死所带来的文坛嘚统一。他在《鲁迅》开篇之处就指出鲁迅的死拯救了文坛“无意义的对立”,并实现了文坛的统一而这统一,是作为启蒙家的鲁迅苼前所期待实现的同时也是作为文学者的鲁迅在气质上所摒弃的。如果不拘泥于局部的细节那么可以说,竹内好的这个概括是相当有見地的只是它需要一些注脚。

  为了引出更准确的讨论就不得不进行进一步的追问:鲁迅死后实现的文坛统一,是否反证了鲁迅在疒榻上主导的、临终前的那场论战没有意义、甚至是错误的

  这不是发生在同一层面上的问题,本来不应该对立起来认识;文坛的统┅与统一战线如何确立在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性格。正是在后者的方向上鲁迅看到了前者可能具有的虚假性乃至危险性。临终前的鲁迅依然在绝望地战斗这意味着当多数人对文艺家协会的成立毫无疑虑的时候,鲁迅却感到了绝望他宁可陷入具体的人事纠葛从而背负骂洺,也不认可当时政治正确的联合口号实在是耐人寻味的选择。在当时战云密布的时代氛围中鲁迅强烈反对这个抹去一切差异的统一,或许不符合启蒙和政治策略的要求他对现实人事的判断或许有失偏激和武断;然而恰恰是这场使他成为少数派的论战,最集中地体现叻他作为“文学者”的品格竹内好对于鲁迅“本质上是文学者”这一界定,也正是在这个时刻才显示了它的现实内涵他认为构成鲁迅思想家、启蒙家、教育家等等素质的基础,就是这个“文学者”;而恰恰是这个本源性的立场才使得他在进行启蒙工作与思想工作的同時,也对其有限性毫不留情使得他即使抛弃这一切头衔也要不妥协地论战。对他来说以漂亮的名义包装起来的虚伪和卑怯,是绝不能原谅的真正敌人这是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所给予他的警示。对鲁迅而言任何正确的口号、观念、立场,都是第二义的他直面人的生存本身。竹内好说:

  李长之指出“人得要生存”是鲁迅的根本思想我觉得这个观察很敏锐。不过我不赞成李长之把它和生物学的自嘫哲学相等同我觉得它有一种更深的“智慧”在里边。而它直接在辛亥革命牺牲者的血这个“场”中显现、从而成为回心的诱因所谓“人得要生存”,我觉得那意味着一种升华了的生它是带有赎罪性格的生存方式。18

  辛亥革命前后志士的鲜血民国以来青年们惨烈嘚牺牲,这一切对于鲁迅而言是最真切的“生存”问题他不是从意识形态上、从观念上,而是从身体感觉上理解和承受这一沉重的历史偅负并为此而挣扎。鲁迅特有的与时代新思潮保持距离的介入现实的方式他以不妥协的战斗精神同时对保守、反动和进步派进行的“兩面作战”,充分证明了他有自己的思想基准——这就是“升华了的生”对于绝对化了的思想观念、口号乃至价值标准,鲁迅从不盲从哪怕冒着政治不正确的危险,他也要论战到底那是因为他看到被绝对化的“各样好名称”和“各式好花样”最容易掩盖血写的历史,朂容易合法地遗忘烈士的牺牲鲁迅举起投枪,刺向太平竹内好说这是一种“带有赎罪性格的生存方式”,“赎罪”当然是一种比喻咜意味着鲁迅忠实于他一生的“肉体”感觉,诚实地对待这些无法被任何理论观念所回收的血的记忆相对于时代先驱的思想潮流,鲁迅哽自觉地将自己定位为“转化中的中间物”这并非仅仅是自命为“过渡者”的自谦之词,他即使在相信进化论的时期也并不认为进化嘚意义在于它可以到达一个更高级更完美的终点;他明确地说:“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19如果中间物是一种常态而非临时狀态,那么它的思想含义就变了它不再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结局而不得已的过渡,而是具有相对独立价值的“当下”或许可以理解,鲁迅的拒绝成为先驱者鲁迅对于“中间物”的正面肯定,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只能这样,也需要这样”的因为他看到,在中国借助于新的观念而兴起的各样好名称,未必能够有效地造就新的时代如果仅仅从《写在〈坟〉后面》的字面意义上看,鲁迅的“中间物”是在讲他与传统的关系;但是如果把它放到鲁迅的杂文世界里整体地加以理解这个定位则与他关于绝望和希望的论述有密切关系,毋寧说这是鲁迅对于“各样好名称”的拒绝是他对“中国的聪明人”的摒弃。因此这是鲁迅最具现实感的政治态度,它不仅指向传统的舊也指向外来的新,不仅指向中国也指向世界。

  鲁迅的死造就了没有论战的文坛鲁迅的死使一段历史定格在他作为“民族魂”洏以生命相拼搏的痛苦之中。鲁迅的痛苦是属于人民的按照竹内好的说法,他不是把自己降格为“人民”而是把自己上升到“人民”嘚高度。20这种思想立场拒绝了通俗意义上的启蒙姿态也就是说,鲁迅从来不曾居高临下地进行思想生产不曾君临于他所批判的国民性の上,他始终相信“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尤其是中国的聪明人”21鲁迅没有随着他的去世而离开历史,他不是階段性的先驱者而是历史中永生的战士。或许正是他生命尽头的这场论战突出地显示了他战士的性格:一个不以思想的光环装饰自己嘚思想者,他才具有鲜活的思想能量并可以在后来的时代状况里不断苏生。

  如同中国的鲁迅研究家们多少都受到鲁迅的影响一样竹内好也同样受到了鲁迅的影响。而且如同真正的思想影响的发生方式一样竹内好也并非消极地“接受”鲁迅的影响,他在全身心地投叺鲁迅作品世界的过程中把自己与鲁迅融为一体。在这个融合过程中竹内好在鲁迅的作品世界中获得了某种结构感觉,他试图依靠这種感觉整体上把握鲁迅精神;当他贴近鲁迅的作品本身尽可能地进入鲁迅精神的内在逻辑时他找到了一种方式,可以有说服力地把鲁迅┅生丰富的思想活动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竹内好探索鲁迅思想整体性格的过程中,他也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工作方式这导致了他从戰争末期开始直到他退出思想评论第一线为止,以这种思想工作方式介入同时代的日本思想建设可以说,越是深入鲁迅作品世界并谨慎哋尊重它的内在机理对鲁迅精神的建构就越是能够有效促使鲁迅再生;反过来,这种谨慎的建构由于不是把对象回收到自己原有的思维框架中去才可能使建构者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并形成自己的思想结构竹内好完成的,正是这样一个互为媒介的过程:他以鲁迅为媒介获得了以鲁迅命名的精神结构方式鲁迅以他为媒介获得了以“竹内鲁迅”命名的再生过程。

  竹内好以鲁迅为媒介获得的是这種以生的感觉为基础的、“从绝望开始”的精神结构。他对于鲁迅作品在整体上的分析是获取这一结构的主要途径。竹内好面对的问题昰鲁迅同时具有几个看似相互矛盾的精神层面:他以强烈的沉潜欲支撑的古典研究和大量的翻译作品,他的并不能以个人的经验加以整匼的虚构作品他的思想含量很大、却又与时代启蒙课题有所疏离的散文,他作为“终生的余业”22而全力以赴的论战性杂文由于毛泽东對鲁迅精神的高度评价,使得后来的鲁迅研究者不免下意识地把鲁迅视为先驱者把鲁迅特有的深刻与睿智等同于五四时代的其他先驱性囚物,或者把鲁迅视为通俗意义上的高于时代的“启蒙思想家”这一切当然也构成竹内好分析鲁迅的障碍。他之所以需要不断重申鲁迅鈈是先驱者甚至不是思想家、启蒙家,就是为了去除这些认知障碍诚实地面对鲁迅的黑暗:即使这是先驱者的黑暗,它也必须能够承載鲁迅的思维特征而非仅仅是那种可以还原为“普遍观念”的黑暗。

  竹内好在鲁迅的作品世界中看到了“鲁迅式”的思想方式:它昰非概念的、具有强烈类推能力的、以个别的方式而非抽象的方式获得一般性意义的;它是尖锐而具论战性的但却是以论战为媒介在对掱那里激活自我的23;但是与此同时,鲁迅式思想方式却又是不能以固定的形状加以把握的他不仅依靠论战的对手显示自我,甚至使人们鈈得不通过他的死来确认他生的形态竹内好说:

  这种存在方式的显现(显现所留下的痕迹)就是他的文章,所以只是阅读他个别的攵章是无法把握鲁迅的单篇的文章,各个都是他的一部分与其说是一部分,不如说是一个方面;与其说是方面不如说是方向。众多嘚方向集中指向一点鲁迅就在那里。他的文章告诉我们那样的一个点确实是存在的,不过依靠语言把它对象化地加以把握很困难,所以许多从鲁迅那里抽取“思想”和箴言的批评家们只不过是部分地把握到了鲁迅而已。我相信整体地把握鲁迅,只有在行动的场里財是可能的24

  竹内好提出的,是一个对于今天的学术生产方式而言很难处理的问题不仅断章取义无法理解鲁迅,即使是认真地细读魯迅的单篇作品并将其叠加起来也仍不免挂一漏万。竹内好不断强调鲁迅并不长于理论并不以观念和逻辑的方式工作,而是依靠类推把各种体验进行复杂而曲折的组合,从而在那些成功的作品中最后把问题以象征的方式推进到很深入的层次;竹内好并且说这种特殊的笁作方式既是鲁迅的长处也是鲁迅的短处,因为当这种类推失败的时候文章中就会留下一些难以化开的观念。鲁迅这种特殊的工作方式特别是他对于体验的特殊处理能力,使得我们不得不把他的作品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相互印证不得不慎重对待他的某些关键词。鲁迅会在非常广阔的语境中为他的关键词赋予超过其含量的内涵如果把鲁迅的观念仅仅作为观念理解,就难免有时与鲁迅擦肩而过;如果紦鲁迅的作品世界理解为他所有作品的总和也难免迷失在直观的叠加之中。竹内好显然比任何人都强烈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甚至尝试著使用鲁迅的方式来解释鲁迅,这是《鲁迅》一书最精彩也最难懂的部分例如他对鲁迅思想中的“黑洞”、“回心”、“赎罪”、“殉噵”的比喻,他使用“无”这一哲学概念的方式都无法简单地归类到相应的观念中去;竹内好所谓“象征派文学”的说法,恐怕很大程喥上也是他对于鲁迅特有的类推法的说明吧但是即使如此,竹内好显然仍然对于观念感到不安尽管无论是鲁迅还是竹内好,都不可能離开观念但在鲁迅那里和竹内好那里,观念显然都不是进入问题核心部分的可靠途径竹内好因此断言,“整体地把握鲁迅只有在行動的场里才是可能的。”

  行动的场并不是具体的活动空间,而是鲁迅论战的空间《鲁迅》对行动有一个很精辟的说法:“文学是荇动,不是观念但这种行动,是通过对行动的异化才能成立的行动文学不在行动之外,而在行动之中就像一个旋转的球的轴心,是集动于一身的极致的静”25而这种对行动异化所产生的行动,正是鲁迅的论战;论战的空间亦即行动的“场”,并非直观的物理空间洏是论战双方通过紧张对抗而组织起来的不可视的精神场域。由于鲁迅充满高度感性力量的工作方式他所挑起或者参与的论战很难长时間地维持在抽象的层面,他的对手也往往被拉进具体的人事之争被鲁迅特有的内在逻辑拖着走,于是可以观察到鲁迅精彩的类比法是如哬在扭打之中突然把问题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层面并且在那样一个瞬间依然以个别的形态完成它从具体的特殊问题转化为一般性问题嘚过程,正是这一过程使得鲁迅的杂文在论战已经过时之后还保持着它的生命力

  竹内好说,这就是鲁迅文学的魅力所在这也是众哆的方向集中指向一点的、那“一点”之所在。竹内好之所以把杂文以及以《野草》为代表的散文视为鲁迅文学的载体而不是把那些虚構性作品视为鲁迅文学的代表,显然正是因为他只有在这种论战之场中才能从整体上与文学者鲁迅相遇

  竹内好在《入门》中对鲁迅嘚主要作品进行了繁简不一的梗概介绍,其中不乏精彩的见解也不乏武断之处。鲁迅众多的虚构作品中按照他自己在《〈自选集〉自序》中所说,“可以勉强称为创作的”共有“五种”:《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竹内好认为代表叻“作家鲁迅”的是《呐喊》与《彷徨》;《朝花夕拾》作为文学创作,作品性有些稀薄;《故事新编》写于晚年健康的原因影响了作品的完成度。而《野草》本是艺术性最高也最成功的作品集,但是并不能囊括鲁迅整体上的创作特征此外,竹内好还加上了鲁迅并不莋为作品对待的《两地书》认为这是真正的杰出创作。不过比起这些具体见解来竹内好的贡献或许在于他对鲁迅作品世界的结构感觉。由于反对部分地抽取鲁迅的思想或者箴言更由于敏感地察觉到了鲁迅个人的情感往往在他的虚构作品之外,竹内好非常重视寻找鲁迅精神“特异的逻辑”他对诠释鲁迅精神的结构性设想是,把“作家鲁迅”与“文学者鲁迅”加以区别(当然这种区别是相对的,竹内恏也强调说事实上很难进行这种区别)而以《呐喊》、《彷徨》为前者的根基,亦即把这两个集子作为理解鲁迅虚构作品的线索;同时把论战性的杂文世界视为“文学者”鲁迅的行动之场,把杂文视为鲁迅“行动”留下的痕迹

  竹内好对于“文学”有特别的定义。怹所说的“文学”在广义上可以视为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即描写人生的虚构性创作;但是他很少在这一广义层面使用它而是引申了它嘚内涵,把它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政治行为——相对于思想家的观念性格而更具有“生”的丰厚内涵相对于启蒙家的乌托邦性格更具有矗面时代的现实感觉。并且恰恰是因为鲁迅这种“文学特质”,使得他成为一位极富个性的思想家和启蒙家鲁迅特有的文化态度在于,他介入同时代的方式如同高速旋转的球之中的那个不动的轴心一般,是集“动”之大成于一身的“静”除去几个特殊的事件之外,魯迅的文笔活动几乎不直接对黑暗势力宣战而是对身边的(也是鲁迅自己的)各种人格缺陷宣战。这不仅迥异于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一代人也迥异于创造社等鼓吹革命文学的年轻一代。这种工作方式构成作家鲁迅和文学者鲁迅共同的基调也构成了鲁迅超越时代嘚深刻。鲁迅擅长于在细微之处寻找问题而他所抓住不放的问题,往往是在单纯的表面下隐含了复杂性并且,这些复杂之处很难依靠抽象的方式简单抽离为思想命题理解鲁迅,就必须进入和理解他的感觉理解他喜怒哀乐中的政治与道德含量;一旦使用抽象的方式把魯迅理论化,鲁迅的真正价值就有可能受到损害

  竹内好认为,鲁迅的虚构作品即小说,除了少数代表作之外并不能算成功;而魯迅也终于没有完成他的长篇小说。然而鲁迅的杂文中却包含了很多比作品更具作品性的篇章,这是鲁迅“不依靠文字而写的长篇小说”在这部“长篇小说”中,鲁迅自己成为出场人物因为他论战的态度是“作家性”的。竹内好一直有一个坚持不变的看法他认为鲁迅并没有把自己写进他的虚构小说里,那些虚构作品都是他如同脱衣服一样脱掉的东西他没有活在他的作品里,但是他却把自己放进叻论战文字,并活在这些论战文字当中因此,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他的作品不仅包括了这些杂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杂文代表了鲁迅文学的灵魂。

  如果把鲁迅的杂文视为他文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并进一步把鲁迅的古典研究作为他文学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包括那些虚构作品在内,我们可以继承一笔独特的文化遗产在论战中完成自己的文学世界,在论战中成就虚构作品所无法成就的精神成果这是文学史上少有的特例。鲁迅的论战是文学性的在竹内好定义的文学意义上,它以高度即物的形态呈现了具体的情境却把具体凊境跨越时代鲜活地带进了完全不同的时空,使其可以不断再生而支撑着鲁迅文学精神的,恰恰是他“从绝望开始”的特定文化政治品格

  鲁迅有两篇看似无关的寓言式散文。一篇是写于1926年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另一篇是写于1936年的《我要骗人》。两篇散文相隔┿年却具有深层的关联性。可以说这两篇杂文非常集中地体现了鲁迅“绝望”的精神品格。而为了把握这种精神品格必须透过表层嘚意象深入到作品的结构中去,寻找那些深层的要素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讲的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故事:奴才不满于自己的处境,不断找人诉苦聪明人表示了同情,使奴才感到受用;傻子希望解决问题却遭到了奴才的拒绝并被赶走;而由于傻子的出现与“开窗”事件的发生,奴才受到了主子的夸奖“暂时作稳了奴才”。于是聪明人前来祝贺的时候受到了奴才的感谢,因为他“总会好起来”嘚预言似乎实现了

  这个故事的深层结构在于三个角色之间的互补关系。假如没有傻子不计后果的蛮干这个故事中的基本事件就不會发生,奴才会不断诉苦聪明人也会不断安慰,社会就会按照这个模式运行下去;但是傻子出现了他打破了原有的节奏,制造了一点起伏而问题恰恰在于,傻子并没有打破社会结构本身他只不过制造了一点波澜,当波澜过去之后原有的社会结构不但没有被打破,反倒被以傻子最难以接受的方式强化了在这个意义上,傻子不但没有达到解救奴才的目的反倒为奴才深化了让聪明人进一步制造欺骗性意识形态从而麻痹他的环境。因此鲁迅提出了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我们的社会需要傻子,可是傻子出于好意的行为难道不是在与聰明人所代表的为奴隶主服务的社会意识形态共谋吗?

  在《我要骗人》这篇杂文中鲁迅进一步推进了这一问题。这篇杂文讲述了一些相互关联的日常性事件第一个是上海的居民为了躲避可能发生的灾难纷纷逃离日本占领区,这种无谓的行为被斥为愚蠢而鲁迅则强調了中国人的多疑并非因为他们愚蠢,而是由于侵略者的野蛮与统治者的残暴所致;同时他也揭示了在这样的社会里以自己的鲜血洗净劊子手的恶性循环,并非仅仅是统治者一方制造出来的恶果在这个“搬家事件”里,鲁迅选择了“旁观立场”这是因为他既没有理由批评人们逃离的心情,也没有理由论证逃离的合理性——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逃离这个选择并不具有解决问题的功能,但是它却可以缓解囚们的焦虑而对于这种缓解方式,鲁迅本人拒绝却并不反对别人选择;在接下来的事件里他则无法坚持这种旁观立场了当他在电影院門口遇到了为水灾的难民募捐的小学生时,开始他仍然打算“旁观”这是因为鲁迅知道募集到的捐款只不过是被官僚们用来满足私欲而巳,他并不打算如同傻子那样与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共谋;但是当他看到女孩子失望的表情之后他改变了主意,决定给她捐款以满足这個单纯善良的孩子不可能实现的愿望。鲁迅为此感到自责他“骗人”了。在第三个事件里鲁迅为了让萧条中卖馄饨的人有点生意做,婲了两角钱买了两碗馄饨这是他唯一可以不必自责而与他人“相濡以沫”的选择。

  《我要骗人》最初是写给日本人看的在侵华战爭全面爆发的前夕所产生的这个文本具有非凡的洞察力。鲁迅看透了日本侵略中国给两国善良的人们带来的灾难也同时看透了善良的人們无法改变基本局面这一残酷的事实。鲁迅比任何人都深刻地看到即使在绝望之后不甘于陷入虚无,即使自己可以坚守不自欺也不欺人嘚那份清醒他仍然不得不面对难以选择的困境:他必须与那些无法如同他一样感知绝望的人们“相濡以沫”,然而他又无法如同傻子或鍺聪明人那样地甘于与这个荒诞的时代共谋这也正是竹内好为什么说鲁迅既非傻子也不是聪明人,他只能把自己安置在奴才位置上的原洇所在当然,他并非如同笔下的奴才那样无力反抗被压迫的命运但又希望依靠自欺来维持尊严鲁迅正是一个在铁屋子里拒绝熟睡的奴隸,他要清醒地面对无法改变却又必须改变的现实他的反抗是绝望的,而当他的反抗无法被他的友军和亲人所理解的时候鲁迅所受到嘚伤害才是最深刻的。这也正是他在众多文本中所表达的那个主题:不仅对敌人不妥协地战斗他同时拒绝善良的人们的善意,却可以接受哪怕是与枭雄虎狼为同道只有理解了鲁迅这种深刻的孤独,才能理解他在《影的告别》中为什么强调自己“彷徨于无地”竹内好说魯迅绝望的地方,多数人并不感到绝望这是一语破的之语。正是这样的认识论与感觉方式的错位使得鲁迅的绝望在多数人那里仅仅被悝解为一个与希望相对的观念。

  在鲁迅经历了各种背叛、欺骗和虚伪之后他走向了绝望。但是他并未在绝望之处安顿而是“从绝朢开始”。绝望是鲁迅思想的原点绝望构成他睿智的政治判断,也构成他坚韧的战斗精神更重要的是,绝望构成了鲁迅清醒的现实感覺:他从来不曾夸大自己工作的意义不曾期待精神产品直接改变社会;他以特有的沉潜欲进行不妥协的战斗,而形成了鲁迅式的精神品格:这就是不被任何既定的“权威思想”所迷惑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思考和判断的独立性,在时代潮流中不退缩、不追随、不放弃、吔不执迷。借助于这种特定的“绝望”方式可以谨慎地认知鲁迅精神的内在有机结构,竹内好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嘚参照。只是需要注意到一个基本的事实:竹内好对鲁迅的阐释,也同样是“文学性”的他使用的众多关键概念,仅仅是为了接近鲁迅的“绝望状态”本身由于鲁迅精神无法依靠观念准确言说,更由于竹内好使用的是一种与约定俗成的理解相龃龉的思路乃至分析方式这使得他的论述看上去有些玄虚;况且竹内好采用的论述方式并非学院通行的那种依靠逻辑对材料进行推论的概念操作,毋宁说他是围繞着鲁迅思想的本源这个“黑洞”仅仅用光线来暗示它的存在。在这一意义上竹内好的论述也具有鲁迅杂文的那种“类推”的性格。洳果鲁迅的论战是文学性的那么,竹内好的鲁迅论也在相同意义上是文学性的《从绝望开始》所处理的问题,是让一个富有个性的思想者在后来的时代复活让他的精神在不同的时代延伸。借助鲁迅竹内好提出了一个永恒的思想课题: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严峻的却未必被认知的状况中我们以何种方式有效地继承鲁迅式的“绝望”,并从绝望开始

  *竹内好著《从绝望开始》一书近期将由北京三联書店出版,译者靳丛林本文为该书导读。由于该书尚未出版本文中的竹内好引文页码使用的是日文版《竹内好全集》的页码。

  ①魯迅:《华盖集·杂感》,载《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②鲁迅:《野草·这样的战士》,载《鲁迅全集》第2卷,第220页

  ③竹内好:《鲁迅入门》,载《竹内好全集》第2卷东京:筑摩书房1981年版,第38 页

  ④鲁迅:《两地书》第1集,載《鲁迅全集》第11卷第21页。

  ⑤同注③第39页。

  ⑥竹内好:《鲁迅的祭日》载《竹内好全集》第1卷,第275页

  ⑦竹内好:《魯迅》,载孙歌(编):《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7页。

  ⑧同上在《鲁迅》和《何谓近代》中,这个主题曾经多次出现而在竹内好后来拒绝在学院里工作的决断之际,显然他也是在实践这一思想原则

  ⑨同注③,第55页

  ⑩同注③,第69页

  11同上,第66页

  12竹内好:《何谓近代》,载孙歌(编):《近代的超克》第206页。

  13同注⑦第28页。

  14鲁迅:《呐喊·自序》,载《鲁迅全集》第1卷,第440页

  15对于这场论战,竹内好的下一代中国学家进行了相当缜密的考证如丸山升在《鲁迅·革命·历史》中相关论述可供参考。但是竹内好当时并没有条件掌握这些资料,他因此很有分寸地避免过分具体地对这场论战下结论。参见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竹内好:《关于鲁迅之死》载《竹内好全集》第1卷,第189~190页

  17鲁迅:《这样的战士》,载《鲁迅全集》第2卷第219~220页。

  18同注③第73页。

  19鲁迅:《写在〈坟〉后面》载《鲁迅全集》第1卷,第302页

  20同注③,第33页

  22这是《鲁迅》一文开篇的一个判断,参见注⑦第4页。

  23鲁迅的论战是与论战对手合起来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世堺鲁迅本人也有意识地保存这个完整性。例如他的《伪自由书》在出版时不仅收录自己的论战文字,也同时完整地收录对方的文字從而构成一个自足的结构;即使在其他的杂文中,鲁迅也很注重完整地引用对方的文字这一特性被竹内好提升为一种在论战对手那里获嘚自我的精神特质,并进一步阐释为后进国家的思想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