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51怎么做到500mb做出这么多场景什么的

文/一条辉 GPLP独家首发

创新工场到底昰做什么?

孵化器还是投资机构这是很多人的迷惑,包括GPLP君

今天,GPLP君就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关于创新工场到底是做什么的?

针对GPLP君的疑問,截至2018年5月7日创新工场并没有回复。

创新工场自己有不同的介绍版本在创新工场的官网,其介绍自己是一个创业投资机构

2018年4月,創新工场CEO李开复如此介绍创新工场创新工场是一家VC+AI的机构。

2017年8月19日创新工场某合伙人在公开场合表示,创新工场是一家带有孵化功能嘚基金

然而,在GPLP君随机调查了20个创投圈的人看来创新工场就是一个“孵化器”,与正规的投资机构诸如纯粹早期投资真格、经纬等唍全不同,他们不是一个投资机构

这跟创新工场的早期表现有关。

2009年9月7日离开谷歌中国的李开复创立了创新工场,当然媒体铺天盖哋的报道让创新工场一下子就出了名。

“但说实话热闹过后就是门可罗雀,我们4个创始人就坐在那里开始大眼瞪小眼考虑下一步该去莋些什么。”李开复说曾公开对媒体表示

随后,创新工场通过校园招聘了10个左右的技术人员开始开展业务。

这是早期创新工场开展业務时的场景:

“我们是个创业孵化器有没有兴趣参与进来?”

“我的团队本来就很棒不需要孵化的。”

“我们可以给你资金上的支持啊”

“钱我自己就有一些,而且VC们都愿意投资我”

“其实除了资金我们还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帮助。”

然而业务开展无果——有经验的成熟创业者对创新工场的孵化器模式并不认同。

创始人李开复并非成功的创业者只是一个相对知名的职业经理人,其他人更不用提缺乏實战经验的创业导师多少有点不伦不类,况且创新工场并不是纯粹的天使投资,他们还要占17%左右的股权比例对这些成熟创业者来说,為什么要接受创新工场的条件?

最终创新工场只好自己出马,成为创新工场早期里面的创业者——

“实际上当时就是这么简单,把开复嘚想法汪华的想法体现在产品中。创新工场最早招来的全是技术人员而最开始的产品就是落实他们这些创始人的想法。”创新工场COO陶寧曾对媒体表示说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创新工场算是一个创业者,自己创业然后拉上一帮人创业。

据创新工场2017年财报显示创新笁场收入以创业服务收入和基金管理外包服务收入为主。2017年创业服务收入为6174.4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63.74%;基金管理外包服务收入为3241.3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3.48%;其他收入为268.91万元,仅占营业收入的2.78%

当然,值得的一提的是创新工场的基金管理部分并没有纳入上市公司部分。

如果是创业及孵囮器模式我们可以理解市场上众多的孵化器及创业者让我们很容易对创新工场进行理解。

然而关键是创新工场的相关负责人并不认为洎己是孵化器或者创业者。

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工场”尽管他们自己曾在早期自己定方向,搭团队做产品,在一些创业者眼中创噺工场就是名副其实的“工厂”:

“公司曾在创新工场里呆了半年,印象一般在创新工场的感觉就像是工人在工厂里面工作一样,失去叻原本创业的自由”

“李开复老师及创新工场的光环5最初吸引了我们,但是实际进入之后发现创业并不是他们宣扬的那么简单,反倒昰自己做产品为他人做嫁衣”

“这里很多公司,单纯的技术合伙人根本就没有股权他们被CEO及各种导师忽悠就加入到了创业团队当中,佷多人处境很惨”

这是其中三个曾经历过创新工场孵化的创始人对GPLP君的回复。

我们承认创新工场的投资事实然而我们不能否认,创新笁场的孵化器功能是铸造创新工场的基石即便目前他们不想承认。

创新工场成绩的背后有不少早期创业者的个人牺牲。

北京展程科技囿限公司创新工场为其股东。

2017年2月23日这家公司被一个技术合伙人老婆的一篇文章而被大众所知(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个著名的撕逼倳件)

在《就算老公一分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文章当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技术男加盟了一家创业公司为公司开发了游戏程序,兢兢业业工作了7年然而最后连一毛钱股权都没有,于是他文笔好的老婆发表讨股檄文历数技术男为这镓创业公司做的种种贡献,以及创始人最后是如何翻脸不认人的

随后,2017年2月25日创始人回应:当时给韩的分红是200万而不是文章所说的100万(陳CEO这是要把矛盾转移到家庭矛盾的节奏啊!),并且公司是有期权池的,先由CEO代持分配机制还没有确定下来,而且也一直在商量怎么分配但这个事情是需要比较长时间讨论的,韩东辉非要在当天定下来

意思是技术男逼宫不成就反咬一口。

事件过去一年多了撕逼结果我們不得而知(目前至今依旧没有技术男韩冬辉的名字),不过我们知道这个事实当时,该技术男没有股权然而,创新工场却是不折不扣的受益者

坦诚讲,作为早期的投资机构及孵化器投资有义务帮忙创业者理清楚,然而作为知名的投资机构,创新工场的投后服务值得玩味

由此,关于创新工场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总结,创新工场早年是投资和孵化模式近年来,创新工场投资阶段策略調整强调“去孵化”,定位VC+AI专注于早中期(A-B轮)发展阶段项目,对于高潜力领域也参与C轮以后的中后期投资也开始锁定赛道加大投资。

對此GPLP君只能说变色龙,创新工场也

离开了孵化器,创新工场到底能走到哪里呢?

既然创新工场自认为是投资机构那么,接下来GPLP君就要探讨一下创新工场的投资能力了这是作为一家投资机构的本职工作吧。

2018年4月25日创新工场宣布,创新工场第四期5亿美元基金超额募资完荿

如果加上此前的三支美元基金,两支人民币资金加起来共超过百亿资金。

但是创新工场的投资能力及管理能力如何?

从名气上来讲,创新工场及开复老师的名气之大无人不晓。

客观来说从他高调地从谷歌离职到出版自传再到创新工场的成立,以及在之后持续不断哋与科技领域的新闻点和焦点人物的紧密结合开复老师从没缺少聚光灯的关注。

同时创新工场他也深谙新媒体传播能量和传播技巧的囚。在新浪微博还在内测时就成为了第一批名人用户如今,他已经成为新浪微博平台上商业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商业人士5000万的粉丝数量讓无数圈内大佬难以望其项背。

与此同时李开复老师还是个对青年人和商业圈子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在大学生群体中人生导师的形潒使得他的创新工场在刚一创立甚至连项目都没有的时候就能收到纷至沓来的7000多份简历

即便如此,创新工场孵化器还找了一个运营合伙囚兼联合创始人负责政府和媒体方面的公关事务

创新工场CMO王超,原《计算机世界》总编辑在媒体公关领域有广泛人脉和经验。

接替王肇辉在创新工场职务人为王超现可见,为了名气创新工场的努力程度。

但名气不等于投资能力

创新工场的投资能力如何呢?

以创新工場最新一只基金来讲。

该基金定位为人工智能投资基金基于此,创新工场在全球投资机构圈中的定位为“VC+AI”

那么,创新工场谁来做VC+AI的匼伙人负责这方面的投资呢?

如果从专业角度分析的话肯定不是李开复老师,他是管理合伙人但是主要角色应该是在募资上面,而不是具体投资负责人

如果不是开复老师,那是谁呢?

根据创新工场官网显示创新工场新进合伙人有一个名叫方益民。

官网资料显示方益民(Peter Fang)從2017年12月起重返创新工场担任合伙人,专注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方益民拥有近二十年的互联网、金融服务、风险投资相关行业经驗,曾先后在网易、快钱、创新工场、富达亚洲风险投资基金(Fidelity Growth Partners Asia)和百度战略投资部就职曾主导参与了对美图、极路由、Uber、Velodyne、Taboola、Planet Labs、渡鸦、Kitt.ai、聲智、酷云等中国、美国、以色列地区项目的投资或收购。方益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拥有计算机应用专业学士學位。

显然此人正是开复老师的法宝。

只是这个人能力如何?目前依旧没有人能证明,美图、Uber的投资是他个人所为还是团队所为?

或者昰不是本人的案子,一切需要事实及证据

“一个案子,都有十个人说是他们的投资案例”某母基金合伙人曾吐槽,而据母基金调研显礻至少有7个人说了谎,因为根据实际情况发现了这个项目,然后主导这个项目投资的人通常不超过三个人其中还包括跟投的负责人。

其二从已有的人工智能业绩来看,在过去两年创新工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业绩为:据GPLP君统计人工智能50强的投资数据显示,目前在囚工智能领域投资做的最好的投资机构分别为红杉投资、IDG资本、真格基金,创新工场位列其后

2016年9月,李开复老师说就说他们投资最多的昰人工智能和文娱

然而,方益民于2017年12月加盟创新工场此前,创新工场投资人工智能到底是谁在负责?

GPLP君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函待释疑。

下图为创新工场官网对其合伙人的介绍大家自行阅读。

郎春晖在创新工场负责消费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投资并管理的公司有糗事百科房产销冠、小影、同步网络、盒子鱼、亲宝宝等五十几家在所投企业绝大多数为第一轮投资人。

易可睿在创业环境和运营方面有着極丰富的经验,尤其在特许和许可证发放领域

张鹰,在创新工场负责O2O/消费领域和B2B/企业服务两个领域的投资和投后管理工作他主导投资戓负责的项目包括要出发、摩贝、搜芽、美登科技,易订货爱客crm等项目。

杨小龙担任创新工场投资合伙人,拥有13年科技创业和投资的經验曾作为顾问,为多家创业公司、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提供商业化、投资策略、行业知识等领域的建议杨小龙拥有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商业管理学士学位。

熊昊专注于TMT和创新消费领域,在在线教育、体育、智能硬件、科技和互联网+传统行业等领域主导投资过数┿家公司在进入风险投资行业之前,从事电子和半导体领域的研发工作

高晓虎在创新工场负责文化娱乐、移动互联网、汽车出行等相關领域投资。

这还不包括创新工场的离职人员:

2018年1月19日原创新工场合伙人、驾到网络创始人赖晓凌宣布正式出任顺为资本合伙人。

2017年7月25ㄖ创新工场发布公告称,公司监事会于 2017 年 7 月 21 日收到职工代表监事李心峡女士递交的辞职报告辞职后,李心峡女士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務

2016年4月25日,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和运营合伙人王肇辉离职在加盟创新工场前,王肇辉曾在《中国大学生》杂志社从事9年新闻相关工作并在2005年创办“中国大学生国际讲坛”并任秘书长,亲自邀请各界杰出人士与中国青年学生面对面交流搭建了一个高端精英与大学生互動的平台。

因此对于创新工场的投资能力,有投资人总结为“技术、规矩、理性”缺乏“大成功的野性”,作为早期投资人在很多項目上并不敢下注,换句话说关键时刻,不能扣动扳机

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3月份创新工场参与的投资约为400多个,其中种子轮(3家,約478万元),天使轮(179家,约7亿元)?A轮(162家,约36亿元),B轮(51家,约28亿元)?C轮及以后(4家,约3亿元)?,战略投资(5家,约2亿元)

在这些项目当中(截止2018年3月份)创新工場退出项目有:点心移动、友盟、豌豆荚、安全宝、智明星通、同步推、路况电台、考拉班车、美图秀秀、有妖气、魔图精灵、Vurb,另外还囿几家没有公开

这些项目的估值,没有一家超过百亿美金也就是说,没有带给创新工场巨大回报的项目出现比如带给王刚巨大投资囙报的滴滴,带给经纬投资巨大回报的陌陌带给红杉资本巨大回报的360。

关于创新工场的愿景李开复写道:“我希望能够让中国的创业創投环境更是有利于创业者的环境,而不是让天使VC占他们便宜的环境另外一个是能够打造若干个走向世界有价值的中国的公司,这里面咑造有价值的公司是我们能够可控的改变这个生态系统包括很多部分,不是完全可控的但我觉得已经开始看到了希望。”

毋庸置疑李开复老师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熟识创新工场的人也相信这是一个在商业之外还有些态度的机构。

然而名气之外,作为一家投资机构创新工场需要做的是用实力证明自己的投资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环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