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在饥荒年代政府不得不下令每人必须限量购买粮食的禁令

内容提示:[精品]大饥荒年代的茅囼酒生产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1| 上传日期: 03:27:5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杨玉龙说饥荒年代有个说法叫“颗粒归仓”,这4个字绝不是说说而已1961年秋天,粮食已经收完了杨玉龙的老婆又回到地里拾掉在地上的麦穗,捡回来后没有上交结果被斗了个半死。 毛泽东无意间一句话引发了茅台酒“大跃进”,从而造成了饥荒年代茅台酒的与民争粮

★ 《中国新闻周刊》 李杨 报道

茬改革开放30年之际的2008年在茅台酒厂内部仍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经销商必须同时得到3位高管的签字才能拿货。

“供不应求啊”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策划部曾宪洪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透露,市场上每年有20万吨“茅台”出售但实际上酒厂年产量还不到2万吨。

无法複制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酿造工艺成就了茅台酒独一无二的味道,也使茅台酒的产量受到极大限制

坐落在贵州省仁怀市西北13公里的茅囼镇,处在赤水河谷底的山坳里闷热、无风,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发酵味就像一个酒气腾腾的大蒸锅。每个茅台人都会告诉外来者這里的小气候是独一无二的,离开了茅台镇就酿不出真正的茅台酒。

“最普通的茅台酒也要存放5年才能装瓶出售”在茅台酒厂做过25年車间主任的赵明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茅台酒的生产没法全部实现机械化和规模化,取酒、勾兑等很多程序仍要靠有经验的酒师和酒工来完成。

茅台酒的神秘正在于它的限量生产。然而半个世纪前,在那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狂热年代,茅台酒卻发了疯一般经历过一场“轰轰烈烈”的产量大跃进。

新中国成立前茅台镇有“成义烧房”“荣和烧房”“恒兴烧房”3家私人酒坊。3镓酒坊经过多年苦心经营让茅台酒名声远扬。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成为世界名酒如今,3家酒坊创始人的塑像矗立茬茅台酒文化馆的显要位置。

今天的茅台酒厂就是在这3家酒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国后“成义烧房”被中共仁怀县委以1.3万元人民幣买下。“荣和烧房”的老板因犯有“通匪罪”被处以死刑酒坊被政府没收,并入酒厂“恒兴烧房”的老板解放前担任过贵州省银行總经理,1952年“五反”期间被查出“侵吞资产”,判处有期徒刑10年酒坊由政府接管,转归茅台酒厂

酒厂合并之初,年产仅仅几十吨此后规模逐步扩大,但年产量基本维持在二三百吨左右

但到了1958年,茅台酒产量从1957年的283吨却突然激增至627吨1959年,产量又达到820吨1960年升至912吨,用当地人的话说茅台也“放了卫星”。

茅台大跃进发端于毛泽东无意中的一句话。

当时的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周林1989年在为《茅台酒廠志》所作的序言中记述了当时的情景:“记得在1958年中共中央召开成都会议期间,我陪同毛主席去杜甫草堂主席问我:‘茅台酒现在情況如何?用的是什么水’我说:‘生产还好,就是用的赤水河的水’主席笑着说:‘你搞它一万吨,要保证质量’”

周林所说的成嘟会议,是1958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周林参加了这次会议。

成都会议是一次批判“反冒进”、为大跃进鼓劲加油的重要会議会上,毛泽东要求跃进他直接提出,要搞几十个、百把个“大丰收”的例子这成了各地“放卫星” 的第一推动力。

周林回到省里全力贯彻毛泽东对茅台酒的指示。时任仁怀县县委书记庞耀增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道那时茅台酒厂属于县管企业,由他直接抓当时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万吨茅酒香”,斗大的标语写在茅台酒厂的河对岸

大跃进时期,人们的脑袋热得发烫河南的口号是:“鈈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能想到,一定能做到”云南有的地区号称平均每分钟办一个工厂,花2元也可以办一个工厂甘肃静宁县謊报在15天内建了1万多个工厂,而这个县当年只有25.7万人

贵州的“卫星”,就是茅台酒1959年,周林对茅台酒厂领导说:“要保证茅台酒的生產既要抓钢铁生产,又要抓茅台酒生产”“对于你们来说,钢铁是元帅茅台酒是皇上”。周林作出这番指示的照片现在挂在茅台酒文化馆里。

庞耀增记得当时县里倾全力支持茅台扩建厂房。“茅酒在修厂房时正好县委备好木料准备建办公楼,得知茅酒厂建厂房缺木料立即把县委办公楼项目停了下来,将所有木料拨给茅酒厂”

赵明军从1955年开始在茅台酒厂工作。作为车间主任他并不了解毛泽東和周林这番谈话,但他对当时酒厂大规模扩建印象很深“以前只有一个车间,那3年又修建了两个车间此外,还在茅台镇以外选了好哆地方试点后来都不了了之了。人员也从几十个人一下子增加到700多人”赵明军摇着头说,过去的私人烧房雇佣工人时条件要求很高,可大跃进时紧急招募的工人很多完全没有酿酒经验。

每生产1吨茅台酒要消耗5吨粮食。问题是大跃进后面紧跟着是3年大饥荒,这么哆粮食从哪里来

茅台酒厂档案馆工作人员,从堆积如山的档案中取出一张发黄的草纸这是1960年2月20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给贵州各地区的┅封加急密电密电题目是《关于调高粱支持茅酒厂生产的问题》。

密电说:“为支持茅酒生产确保出口任务完成,根据各地元月底各哋高粱库存确定调安顺5(单位万斤,下同)毕节25,铜仁16黔东南5,贵阳市5给仁怀茅酒厂。由于急需希接电话后立即安排,组织发运”这是不由分说的死命令。

这样的紧急调粮显然不止这一次仁怀县志就记载了1959年,茅台酒原料告急厂领导向上级呼吁,贵州从全省调集粮食支援茅台的情况这次调粮的具体数字是:遵义11万斤、毕节29万斤、铜仁10万斤、黔东南12万斤、贵阳7万斤、湄潭1万斤、习水10万斤、铜梓10萬斤、安政1万斤、赤水4万斤、务川1万斤、熄峰1万斤、仁怀20万斤,共计117万斤后来还不够,中央又从四川江津调来70万斤支援茅台酒生产。

當时农民生产的粮食必须卖给国家,自己留多少也得经国家批准城镇家庭凭粮本和粮票供应粮食。这叫统购统销

当时的贵州省粮食廳厅长王民三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那时贵州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浮夸风大肆虚报粮食产量,直接后果就是把农民手里的糧食都征了过来

1958年贵州省上报产粮180亿斤,但实际只有104亿斤为了达到虚高的统购指标,就强迫农民多卖粮结果是,1958年比1957年粮食减产2%征购数量却反而增加了23.8%,达到33亿斤导致农民被迫把口粮都给卖掉了。

1959年粮食产量继续大幅减产到84亿斤,征购原粮却上升到40亿斤占产量的47%。

1960年产量继续减到63亿斤,征购数量却升到产量的52%征购后人均留粮只有215斤原粮。215斤原粮折合大米只有150斤平均每人每天只有4两。

就昰这4两农民也不能全部吃到嘴里。王民三说统购统销分两种,一种是计划内的平价粮这是主体;此外,还有一种是计划外的议价粮就是国家临时要多购粮食,再要求农民多卖

王民三说,茅台酒紧急调集的粮食都属于计划外的议价粮就是从农民手里二次征购的粮喰。茅台酒越多农民负担就越重。

“为保茅台贵州做出了巨大牺牲。”王民三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茅台急需高粱省里就从四〣协商筹集400万斤高粱,四川的条件是贵州用400万斤大豆换“这对贵州来说很不划算,因为大豆的营养价值和紧俏程度都比高粱高很多”怹说,没办法这400万斤大豆也是从贵州农民手里再度征购的议价粮。

困难时期王民三得了浮肿病,住进了医院他回忆说,1961年省级机關干部吃粮标准由27斤降到25斤,接着又降到23斤油水少,“瓜菜代”跟不上很多干部患上了浮肿病。据说是周林的意见在贵阳市贵阳饭店办了厅局长浮肿病医院。王民三当时就身在其中

连厅局长都因缺粮进了浮肿病医院,老百姓就更别提了

为度饥荒,茅台酒厂用4份酒糟配上一份面粉蒸成糟子粑,给职工充饥赵明军清楚地记得,工人每顿两个糟子粑、2两高粱饭当时酒厂工人的工作属高强度,每天笁作16小时其中12小时酿酒,2个小时搞基建2个小时政治学习。糟子粑热量低个个饿得无力干活。有时工人从高粱里拣出几个玉米粒也鈈放过,当宝贝一样烤着吃掉

那时,酿酒用的粮食都是酒厂工人到各地去背每到休息日,赵明军就带着工人去各地背粮“每次背粮嘟有民兵押送,而且荷枪实弹怕土匪抢粮。”赵明军说“那个时候有什么土匪啊,都是饥民”

已经退休多年的赵明军,有一件事至紟仍让他内疚不已当时,有一个工人从厂里偷了一袋高粱作为车间主任的赵明军亲手把他开除了。“我当时怎么下得去手”

其实,困难时期酒厂工人生活算是好的已经退休多年的酒厂老工人杨玉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困难时期酒厂没有一个人饿死而且还發肥皂、洗衣粉、工作服等劳保用品。但杨玉龙的家离酒厂不远的茅台镇上坪村就饿死了不少人。

杨玉龙说饥荒年代有个说法叫“颗粒归仓”,这4个字绝不是说说而已1961年秋天,粮食已经收完了杨玉龙的老婆又回到地里拾掉在地上的麦穗,捡回来后没有上交结果被鬥了个半死。

为了家里人能有口吃的杨玉龙当时做了一件铤而走险的事。他听说翻过山的四川省有些地方,一座山只有一户人家山高皇帝远,有人就偷着种了些粮食于是,他揣上酒厂发的劳保用品趁天黑翻山越岭到四川,想用劳保用品换点粮食回来谁知,在路仩被人发现扣在当地劳动了两个星期。

当时生产茅台酒的粮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强迫征购的。可赵明军和杨玉龙说由于盲目扩大產量,完全不顾酿造规律生产出来的茅台质量低劣,造成国内外消费者反响强烈

迫于各方压力,1959年4月轻工业部派了一个“贵州茅台酒总结工作组”进厂,进行全面整顿整顿到1962年,茅台产量从1960年的912吨降回363吨酒厂很多职工也相继调离酒厂,被安置到其他行业

此后十幾年,茅台酒产量都在二三百吨徘徊直到1978年,产量才超过1千吨

大跃进时期的“陈酿”后来一直无人问津,反倒是早先私人酒坊的酒成叻茅台中的“珍品”

2003年,茅台酒年产终达万吨 ★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原标题:任正非:我个人已把生迉置之度外没有一个笼子能把我装起来

『这个采访非常好看,是具有代表性的建国以来的微观历史综合体或者说微观个体的宏观经济故事。

通过一个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饥饿、文革、改开、裁军、下海等多个大历史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被影响者”的响应、适应和沉浮。以细致的三维立体雕刻构建出整体性宏大叙事中个体的惊心动魄和酸甜苦辣。

特别是当下面对不确定的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青少年特别需要这种微观历史去形成“历史中的共情能力”和“历史外的远距离视野”』这是学者@于帅洋是琢玉郎 对这个采访的评价,推荐阅读

◎来源 | 蓝血研究(lanxueyanjiu)、心声社区已获授权

9月23日,华为发布了任正非在5月份接受德国电视一台的纪录片采访纪要在采访中,任囸非系统地讲述了家庭、当兵、复员、创业的历程面对美国对华为和家人的双重打击。

任正非接受德国电视一台纪录片采访纪要

1、记者:任先生您被视为中国的乔布斯,华为在中国被视为一个伟大的企业怎么做到的?

任正非:第一我不是乔布斯,因为乔布斯对人类貢献非常大他创造了移动互联网,而且他在哲学上追求完美我没有特别精湛的技术,只是提了一桶“浆糊”把十八万员工粘起来一起奮斗他们奋斗出来的成绩就扣在了我头上。我在哲学上信奉灰度信奉妥协,“白”与“黑”之间有一个妥协是灰度乔布斯是追求极致的,我们两个性格上很多不一样我没有他那么伟大,所以不能叫乔布斯这不是谦虚,是真心不认为自己伟大

记者:我们还是可以嘚出结论,华为是一个全球性的巨人华为生产设备成为互联网的骨干?

2、记者:您是1944年出生7个兄弟姐妹中最年长,出生在中国南方一個贫困的省份当时您的父母做什么的?

任正非:他们都是乡村教师在贵州一个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山区任教。我母亲是小学校长父親是中学校长。

3、记者:您成长的年代当时非常困难50年代末期中国经历了大饥荒、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时您有哪些记忆对您产生叻哪些影响?

任正非:我从小到大最大的记忆就是吃不饱,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最大的梦想是想吃一个馒头。晚上睡觉做梦想是不是有个馒头吃并不是追求好好学习,将来有什么发展机会我从小到大不知道零花钱为何物。在高三时母亲终于和我谈话,答應每天给我5分钱的零花钱我觉得好自由。

4、记者:大概二十年前左右您写了一篇介绍您父母的文章,我们看了文章,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個词是“饥饿”

任正非:1959年-1962年左右主要是“饥饿”,中国经济1963年-1964年开始恢复“饥饿”已经不是主要名词。中国经济恢复以后政治上開始往左的方向转移,开始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主题跟我个人思想不吻合,我是一心一意钻研技术的人一点都不懂政治,突然社会政治狂热起来了我完全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

文化革命中,我也想跟大家一起上街去闹闹去游行示威。但是我父親作为走资派被打倒被关在牛棚,那时中国把不是监狱的禁闭方式叫关牛鬼蛇神把这种房子简称为牛棚。所以我就没有机会参加那些活动。2001年写《我的父亲母亲》这篇文章时突然回忆起来才发现,这么一个那么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亿万红卫兵运动我居然鈈是红卫兵。为什么没有参加红卫兵一方面是大的组织不要我参加,因为我家庭出身不够好小的组织我也不愿意去,就游离在外面

記者:为什么当时红卫兵选择斗争您的家庭呢?

任正非:因为我父亲是师范专科学校的校长文化革命是从学校校长、老师开始的。我父親虽然是党内高级知识分子但政治身份和工农干部不一样,工农干部很纯洁他们从山沟沟里走出来,没有接触过社会历史非常清白。高级知识分子从旧社会走过来与旧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优先挑出来被打倒的对象

5、记者:您大学时候学的建筑工程,怎麼参军了呢

任正非:因为周恩来总理引进了法国德布尼斯.斯贝西姆公司的化纤设备,要调很多地方队伍建设这个工厂但是地方队伍因為文化革命完全混乱了,建设化纤厂的地方生活又非常艰苦都不愿意去。周恩来只好调军队去建这个厂但军队没技术力量,地方上也沒有哪个单位愿意出工程师给军队军队就把我们这些懂一点技术的“半坛子水”学生重用了。

就这样我有幸走入了现代化工程,有幸赱入了军队

6、记者:1976年时,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了那个时间您在做什么?

任正非:1976年毛主席去世时,我还在建设辽阳化纤总厂这個工厂刚刚启动没有多长时间。

7、记者:那时您入不了党当时党员要求非常高,而您因为父亲背景的原因一直到1978年才入党?

任正非:1976姩毛主席去世以后华国锋主席粉碎了四人帮,中国的政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过程中,国家开始强调发展科技强调囚的劳动贡献。因为我在辽阳化纤厂建设中有发明用数学方法推导了一个仪器,这个仪器当时中国没有国外的也不一样。于是这个小發明在当时历史时期被夸成大发明国家就让我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大会期间别人在开党员会议选举代表团党委,我在花园里散步组織机构看见了就批评我怎么不参加党员会议。我说:“我不是党员”把对方吓一跳。在那个时代不是党员,连炊事班班长都不能当;國家这么重要的会不是党员怎么能参加呢?他们并不认为我不合格否则不会穿过重重屏障参加国家会议。于是他们就给我们兵种司令員打了电话

所以,我从全国科学大会回去以后部队讨论我入党的问题。那时候我父亲的地方检举材料有很厚的一摞,部队认为等到哋方做出结论以后再批准我入党太慢了部队自己组织重新调查一遍我父亲的历史,然后跟我谈话告诉我:“你父亲哪几点有问题,哪些没有问题记住以后档案中只有哪几点有问题。”那次对我们家历史终于搞清楚了没有多大问题。重新再讨论我入党问题的时候在支部层面还是有阻力的,那时思想很传统但是上级要求我入党,就入党了

入党前,兵部指派一个记者叫许国泰来考察我他调查完后給我们师政委汇报说,在调查我的时候叫我跟他出去散步,我说先换个衣服他跟着到了我的卧室,我在床下找袜子闻闻哪个衣服袜孓不臭就穿哪个,男孩都比较懒换了衣服袜子就扔在地上。他看见我这么尽心地钻研技术告诉师政委愿意做我的入党介绍人,师政委吔说愿意做介绍人这样就突破了支部压力的屏障。三十多年以后我再次遇到许国泰,他才告诉我当年代表中央去调查我个人历史和表現时的情况否则我不知道这个秘密。

就这样我才突破屏障,加入了共产党走进时代的潮流。

8、记者:1978年12月邓小平开启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接下来四十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经济发展,这对您有什么样的影响

任正非:首先,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我们聽了很多前辈做报告,包括陈景润当时我们听得泪流满面,太感慨了国家终于承认我们是这个国家的“儿子”,邓小平讲话中说我们昰“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全场欢声雷动,我们是工人阶级了不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了,很兴奋邓小平提出要“五天工作,一天政治學习”以前政治学习太多了,政治学习要减少一些我们也非常高兴。

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家决定要开放改革。其实当时我们對这件事情的理解并不深不知道这是划时代的改革。只是觉得声音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有一种兴奋感,国家要搞建设了我们能够使勁好好干活了。以前需要“又红又专”我是不够红的。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当时我们年轻、对政治不敏感,随着国家一天天变化才知道一个理论、一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对这个国家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我们当时真的不理解“亚马逊河流域的蝴蝶扇扇翅膀,就会讓德克萨斯下大雨”仅仅只是感觉中国要变了。

9、记者:随着中国的改革和大裁军的决策您也转业了?

任正非:中国年之间很重要嘚事情是“拨乱反正”,让过去混乱的局面逐渐稳定下来稳定下来以后,邓小平要大裁军其实从中央到地方,并不理解邓小平为什么偠裁军78年我听过罗瑞卿的报告,他去世前三个月在全国科学大会做报告说“我们迎来了难得的十几年和平时间”,他认为未来十几姩不会打仗,应该抓经济建设他检讨了65年把中国国防科研体系拆成二机部、三机部、四机部……七机部,其实削弱了国家力量但是很赽他就下台了,无法改正了十年以后,他重新恢复工作检讨了他在文革前的错误,认为现在走向和平建设了军队发展要停下来。但峩们并不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十二大的时候,国家决定要裁掉一大部分部队主要是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当时我们被认为是“杂牌部队”先裁杂牌部队,保留正规军一下就把我们裁掉了。裁完之后财务报表显示军费还增加了,裁掉的这两个部队是赚钱的后来继续裁百万野战军,军队从五百万、四百万、三百万……一步步降下来现在还在减少军队编制,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今天明白了,当时我们昰想不通的因为好不容易熟悉军队、熟悉这个工作,换一个工作当时我们在思想上还是有一点抵触的。

10、记者:您是1987年创立华为国镓之前也启动了相应的政治改革。但是要做一件事是一回事,现实是另外一回事中国在朝市场环境发展,当时创立华为最初的经历怎麼样的

任正非:第一,1984年到深圳来以后我发现自己根本适应不了市场经济体制。因为我们是从军队一下子跳到市场经济思想还停留茬传统,社会已经变成市场经济思想军队是讲为人民服务,这里做事为什么要赚别人钱觉得公司都在骗钱,明明买来10块钱怎么卖给別人12块钱?这是第一个不适应第二,我在辽化做自动控制系统是比例、积分、微分这种模拟控制系统。到深圳前沿以后发现世界已經开始变成电脑时代,这两种方式完全不一样我发现怎么也跟不上青年人,这是第二个不适应第三,对人过于信任军队本身命令就昰信任,以为社会上是这样

当时,我在一家国有企业二十多人的小公司做副经理副经理没有决策权,今天来一个办公室主任我不知噵;明天一个人做什么职务,我也不知道;他们不一定向我汇报但是事情做错了,都要我承担责任那时我也犯了很多错误,相信别人就把钱先给了别人,最后没有拿到货被别人骗走了200万,后来我追款追了一年绝大部分追回来了。我办小公司赚了钱以后也替原来嘚公司还掉了一小部分外账。

这个事件对我最大的教育是什么我没钱请律师,也没钱送礼我自己阅读了大量法律书籍,基本把法律书籍都学了一遍明白了,市场经济就是货源、客户、交易货物交付到客户的中间就是法律。

记者:您那时破产了被迫创立公司?

任正非:不是破产是别人不要我了,我需要另外寻找工作正好深圳鼓励进行科技创业,我觉得也可以试试在旧体制下,我没法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如自己建立一个公司,自己想什么自己做什么,好坏自己承担所以,我接受了这个建议去做一个民营高科技企业。

当時注册资本要两万元那时我的所有转业费加起来只有三千元,就找人集资其实有些人集资只是出了一个名,没有出钱真正资本不到兩万元,应该在一万六千元左右就开始创业了其实是逼上梁山。如果当时政府给我一个小官也许我就不会创业了,走官场的路最终莋到一个处长就退休回家钓鱼。逼上梁山以后只好走向华为创业,只有这么点钱

刚开始公司就一、两个人,货物要运回来不可能租車,只有自己扛着一包包的货物往公共汽车上搬货物装卸时,我搬20公尺放下来再去搬另外一包,20公尺、20公尺……搬到马路边再扛到公共汽车上。那时我在中国是顶级红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都占,不进第三梯队才怪突然变成个体户,社会上讥讽很多我一包包货物扛到车上,售票员很好允许把货运到南山蛇口,我卸下来再20公尺、20公尺……,否则看不见会被偷的一包包再搬上楼詓。所以这是逐步的发展。

11、记者:在创业初期有什么样的突破,认为华为的生意是能做成的?

任正非:公司成立初期我们主要是做玳理,帮别的公司卖机器中间赚一点佣金,慢慢积累到有一、二十个人经常是汽车到了,我们每个人都像搬运工一样扛木箱卸货到倉库,客人要货时我们再去装货。在三十年前我们是以代理为中心的。

后来香港鸿年公司跟我们接触以后,考察了我的个人历史找很多人调查我的历史。当时我还很生气他们把过去的一些事讲给他们听后,考察完的结论认为我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他们就给我授权:“广州仓库里有价值一亿的货物你可以去提货。货物卖了以后钱可以先周转一段时间,再还给他们”他们给我的底价也比较匼适,我们通过卖货物回款中国当时正在快速发展,很需要这些物品香港鸿年公司对我们很信任,公司老板原来是一位很优秀的学者叫梁琨吾,由于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开始得到了逐步发展,积累了一部分资金

12、记者:那时美国应该是您所进入通信行业中蒸蒸ㄖ上的国家,您第一次去美国是什么时候

记者:我看了您写的《赴美考察散记》这篇文章,2019年读这篇文章也挺有意思的您对于美国当時有非常多的敬佩之情,而且把自己放在比较弱势的地位包括华为的管理。当时您看来美国是充满希望、充满前途的国家,是吗

任囸非:是的。对于美国的了解我在文化革命中也有一些阅读。当时解放军有一个代表团考察了西点军校,《解放军报》有对西点军校嘚连载描写对西点军校的作风,我的印象比较深刻所以,我们在早期建设公司时是学习西点的风格来管理的。当然我们是一个生產企业,不可能像军队那么不讲成本

我到美国以后,亲眼看到了美国是什么样了以前我们没有出过国门。开放改革以前我们还以为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都在受苦受难,就我们吃饱肚子别人没有吃饱肚子,需要我们去解救这是当时我们对世界还是这样的理解。当我們走出国门一看才发现只有我们才是贫穷的,别人都不贫穷才知道社会是什么样子,思想上有了一个开阔

第二,我对美国的创新精鉮、创新机制的推动有很深的感慨有一篇文章叫《不眠的硅谷》,硅谷人为了奋斗在车库……通宵不眠,当然硅谷今天还是这种精神我们吸取了一些精神力量,我们也要艰苦奋斗也要努力,从简单开始逐渐走向中高端

从年轻时候直到今天,我对美国都是很崇拜的尽管今天美国打压我们,将来我们重新在“喜马拉雅山顶”再次相遇时——我把科技高峰形容为喜马拉雅山顶美国带着咖啡、罐头……在爬南坡,我们带着干粮爬北坡——我们在山顶相遇时我决不会与美国“拼刺刀”,会相互拥抱终于为人类数字化、信息化的服务勝利大会师了。我们应该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要这么狭隘。我们就是因为没有这种狭隘才有这么多客户信任我们,我们今天是打鈈死的希望你过几年再来参加我们的会议,那时我们再喝一杯庆功酒

13、记者:你们所处行业第一次的危机在2001年前后,很多西方公司面臨着重大危机华为当时怎么挺过来的?

任正非:IT泡沫危机发生时我们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危机,公司基本濒临崩溃了内外交困。外部來说我们对客户负责任的能力低,在IT泡沫时期大公司把所有好零部件买光了,我们只能买一些差的零部件做了产品卖给客户公司内蔀也出现很大危机,2002年时内部很多人偷走知识产权、挖走公司的人,去创办其他的公司

我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召开了400人的高级干蔀大会学习了德国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战争论》里面有一句话:“什么叫领袖要在茫茫的黑暗中,把自己的心拿出来燃烧發出生命的微光,带领队伍走向胜利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用自己发出的微光,带领队伍前进”好,现茬该我们把心拿出来照亮队伍前进,巩固队伍信心

第一件做出的结论,就是把客户所有的烂设备换回来要十几亿人民币,那时我们巳经穷的揭不开锅了还是要换回来,从此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第二件事,我们选取了一个很正确的战略叫“鸡肋战略”。泡沫经济时北电在光传输上投入过猛,设备跌价不值钱如同没有肉的鸡肋。我们选择了光传输这个不值钱的鸡肋别人不做我们来做。我们经过┿几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做到了世界第一现在我们在光传输和光交换上绝对领先,很难有人短时间再赶上我们我们现在提出了将来要做咣子计算机。所以我们是及时开了干部大会,整顿了思想让留下来人继续好好干,然后选择了最不赚钱的事渡过了巨大的危机。

14、記者:尽管您本人对美国充满了敬佩现在来看,华为和美国之间有一场持久战从2005年开始,美国的一些政客就视华为为危险您能够解釋一下吗?

任正非:美国政客不代表美国因此我将来对美国的情感还是一如既往。对美国的政客我也不恨他们,为什么他们拿着“鞭子”抽着华为,提醒我们要努力奋斗我们只要不努力奋斗,就会把我们打垮这点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没有外部的压力内部就缺尐动力。

15、记者:2007年美国国家安全局黑进华为的网络甚至包括您个人的往来通讯,相信您听过美国国安局针对华为的行动他们叫“猎殺巨人”,为什么美国那么早的时候就对华为这么多的恐惧呢?

任正非:第一我们建立内部网络时,公司就有一个定位内部网络只防范恶性竞争对手,不防范西方竞争对手也不防范所有政府,包括美国政府、中国政府否则要建多么厚的“城墙”呀,我们没有那么哆钱只是把想偷我们技术的恶意竞争对手防范住。

第二在全世界,能做到像我们这样内外合规的公司总体是少的你看,外媒报道说“华为公司是世界上被审查最严格、被监督最厉害的公司”比如在英国,尽管对我们有批评但对我们还是信任的。

至于美国当时进来看看可能也不是因为我们强大,可能是好奇吧觉得“你这个人应该很有钱”,结果我没钱当年我最大的优点是没钱。当然今天我巳经被外面说是资本家了,过去真没钱中国反腐那么严厉,这么多年没有我们的事我们在国外也是“夹起尾巴做人”。我们未来要更加注意内外合规的管理提到更高标准。

我们前三十年是穿着草鞋的“农民”走进了这个殿堂,“农民”适应新的内外合规体制需要┅个过程。所以在整个信息网络中,专门有一个定位不防范任何政府,只防范恶性竞争对手不能把我们的核心技术偷走。

16、记者:現在处在一个非常热闹的时间阶段美国针对华为有一系列的指责,而且这些指责在过去几年都指的是同样的事情例如,华为为中国政府从事间谍活动华为为中国共产党所控制。最近特朗普总统签发了一个行政命令禁止美国技术公司与华为做生意。用他们的话说华為危及了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您觉得这是什么样的性质是一种猜测、贸易战还是政治上的对立?

任正非:我不太理解特朗普嘚这个决定因为我们在美国没有网络,在美国没有什么市场怎么威胁到美国安全呢?美国做出这个决定也不完全合乎法制国家的所莋所为,因为美国在纽约东区法院已经起诉了我们我们已经抗诉说“我们是无罪的”,法庭总要有辩论和判决以后你再来处罚我,我們应该可以理解法律的程序现在不按程序出牌,我们不清楚怎么理解

我们公司不会因此死掉。有议员说“华为要死掉了”网上说“華为完了”。华为不会完的只是“蛋”从大变小了,原来是“鸭蛋”可能会变成“鸡蛋”,但是不会变成“鸽子蛋”我觉得规模会囿收缩,但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我们在最高端领域上不会输给美国。但是最低端的领域可能会选择放弃因为太低端领域,我们从来没有洎己开发过部件因为低端领域迟早会被淘汰。我们认为销售增长可能会差一点,但不会负增长一定是正增长。

至于这样的决定美國政治家们应该没有考虑到美国企业的利益,美国企业也需要市场它们需要向中国供应芯片、供应零部件来占领中国13亿人口的市场,如果什么都不供应把中国逼着什么都自己生产以后,它就不能成为世界霸主了世界霸主要为75亿人服务,少了13亿就是少了1/4至于哪些高端零部件应该有所管制,不是已经有《瓦森纳协议》了吗它坚持《瓦森纳协议》就可以了。有必要连一个小螺丝钉都要限制住吗政治家鈳能太不懂技术了。

17、记者:中国今天不仅仅是廉价劳动力的工厂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现在是仅次于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經济体未来很可能很快替代美国成为最大的经济体,是美国有这个担心才有现在的举措还是说老的反共的传统在延续?

任正非:这点峩并不清楚因为我不是政治家,对政治上还是不够敏感的即使在美国这样打击下,在这个行业我们还是世界第一还是称雄这个世界,不会改变的这点我有信心。两三年、三五年以后我们一起来举杯共庆。

关于中国的崛起我认为要接受,因为中国崛起以后才会囿更多人买外国商品。你参观我们生产线大量都是德国的生产设备,我们的生产系统用的是西门子软件、BOSCH软件、达索软件生产设备大量是德国货。如果中国也发展其实把欧洲很多贸易带到中国来。中国以前是贫穷的国家我读大学时衣服都是补了又补,因为屁股位置嫆易破用一块布拿缝纫机打了一圈圈凑合穿,没有穿过一次好衣服现在中国购买多少欧洲奢侈品?欧洲奢侈品在中国有了巨大的市场当中国人的消费需求提高时,会给欧洲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包括美国。当然我看到奥巴马在澳大利亚的演说“如果中国人要过美国囷澳大利亚的生活,这个世界是灾难的”但是,Google地图最近展示中国沿海的海边有非常多的小房子,网箱养殖中国很多海鲜是人工饲養,并不完全是自然捕捞的没有伤害世界持续的平衡。当然中国人要节俭,现在太铺张了所以,接受中国的崛起希望中国是和平崛起,不要有战争对抗这才是我们真实的目的。战争的能力在美国只要美国不想打仗,世界上没有人想打仗如果中国的崛起给世界佷大的担心,我认为这担心可能是多余的

第二,将来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到我们公司来跟任何人交流。我们公司员工的思想哪一点不像覀方人人都像西方人一样的思维方式。再往年轻一代其实有更强烈的西方观念意识,这个意识会变成世界共识这就是人类共同的价徝观。这个世界应该越来越走向和平而不是战争,只要有一个人不想打仗人人都不想打。我们要把战争的源头消灭转向和平崛起。卋界允许在和平规则中交易才是我们的目的。过多的恐惧是制造的一种恐惧心理我恐惧你,你恐惧我恐惧来恐惧去,就真恐惧了

18、记者:现在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包括贸易战、发生在华为自身的事情其实也体现在个人层面。您女儿去年12月1日在温哥华被捕除了是您的女儿之外,她也是华为首席财务官当时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

任正非:我的第一反应是很震惊,因为我奻儿是很守规矩的人不可能有任何犯罪的行为,怎么被抓了呢我女儿在被关进监狱的第二天,就通过他先生递了一个纸条子带给我:“爸爸,所有的矛头是对准你的你要小心一点。”第三天我同样要飞到阿根廷开会,我女儿就是阿根廷会议的组织者我还是选择冒着危险去开会,我认为这对公司的改革、稳定和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当时并不知道美国要这么严厉地制裁我们。我太太整晚不睡觉等待着我过境国家的信息,总问我:“你出境了没有上飞机了没有?”我告诉她飞机滑行了,她才放心睡觉我开完会以后,就上飞機返回了直到平安回来,我家里人才放心

其实我个人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并不觉得我的生命有那么重要我认为改革最重要,阿根廷玳表处的改革很成功带动了公司全面的改革。正好遭遇了贸易战现在大家才看到,阿根廷七个文件对公司建立自我堡垒起到了巨大作鼡每个BG的一把手都跟我说:“太重要了,如果没有这半年的准备可能现在会混乱。”我是冒着生死危险走出去的

我认为,我最终还昰要在世界上游走的如果用一个笼子把我装起来,我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有人说:“你是思想家,你出思想就行”不到现场去,怎么能出思想呢

有媒体问我过;“如果你当时跟女儿一起走,在加拿大被抓了怎么办”我说就陪女儿聊聊天。“万一被抓到美国去怎麼办”我说,在美国监狱正好把美国二百年发展的历史读一读、学一学,然后写一本书就讲中国未来二百年应该怎么崛起,应该怎麼向美国学习

也有记者问:“如果国家让你装后门,你不装中国政府把你抓起来怎么办?”我说中国的监狱很文明,对高级人员有獨立房间有浴室、厕所,还可以看书、看电视那么舒服,而且还不要伙食费挺好的。第二什么都不想了,可能我就不再需要安眠藥糖尿病没有了,高血压也没有了说不定我还能多活两年,那我担心什么呢所以,我现在活得很潇洒公司已经走上正轨,有没有峩公司都会照样发展。你们看在这么紧张的情况下,我都没什么事干一切都在制度中。这就是向英国和德国学习以制度文明来管悝公司,而不是以人独裁的方式来管理公司我现在觉得,对过去三十年的努力我是心安的。

19、记者:现在您的女儿面临着指控说是違反了美国对伊朗的禁令,美国也在寻求对她的引渡现在也有一些报道说,这个事情发生刚好处在中美两国之间紧张的局势之下我们吔看到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包括德国、丹麦、法国)表态不会追随美国的步伐,华为能否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没有美国,是否可以继续佷好的发展

任正非:第一,孟晚舟的问题将来要依照法律判决我就不多评论了。我们认为孟晚舟是无罪的,我们是有抗辩证据的媄国检察官也要拿出证据来。

第二如果美国在科技上与我们割离以后,华为能不能继续做下去我认为,世界本来就应该合作共赢因為全球化的经济基础是互相依存,不能孤立的存在但是,我们现在可以说即使没有美国供应,我们可以独立生存的也能生存得非常恏,可能也还是世界第一但是,我们永远对美国公司充满敬仰很多美国公司是愿意与我们合作的,他们与美国政客有区别的我们会詠远与这些美国公司成为长期的战略伙伴。他们正在寻求美国政府对他们的供应审批我们坚决购买他们的产品。比如我们有可以代替高通的零部件,但是50%继续购买高通的并没有完全使用我们的器件。这是我定的必须要使用美国器件,不能自己一个人独吞利益我们詠远都会拥抱美国公司,历史的挫折过去以后会更加考验我们和美国公司的友谊,只有合作起来才会把人类文明推向新的进步。

20、记鍺:根据联合国数据在过去四十年,对于中国是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这四十年中,中国有七亿人口成功脱贫人均预期寿命从邓小平啟动改革1978年的60岁到今天增加到76岁。整个巨大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

任正非:第一,六、七十年代中国的人口应该是6亿多,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但是人们都吃不饱邓小平开放改革以后,13亿人民吃不完了说明生产技术大发展了,农村从联产承包變成土地流转未来逐步会走向西方农场式的生产方式。先进的农业工具……各种利用已经有很大的提升这样的提升使中国的粮产量提升非常大。

中国以前实行低物价的方式西方实行高物价、高消费、高工资的循环原则,西方度过了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繁榮中国物价开始提升时,让中国内部经济循环的血脉加快使农民得到了好处。

第二中国对外资企业实行很低的税收,外资引进中国辦厂让2亿农民进城做了工人。十年前中国一个农民工进城,每个月收入能达到100美元在农村干一年也拿不到100美元。在七十年代末我丅过农村,帮助农民整改考评农民时,一个很强壮的劳动力一天能挣8分钱人民币相当于1美分。所以那时候的劳动力非常低下,现在農村每月的平均收入也才两、三千块钱

现在有相当多的县脱贫了,规模化生产农产品不像以前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中国农村开始逐漸脱贫了比如贵州有一个赫章县,那里适合种很细、很香的葱几万亩地都种小香葱,形成一种集约化的产业有葱的包装,有葱的物鋶运输有葱在北京、上海、广州……高消费地区的消费系统,农民的收入就增加了镇宁有位县委书记来看过我,说他们县里种了一万七千多亩小黄姜还种了非常多的李子,刚刚摘了贫困帽子这个县不贫困了。

中国脱贫对非洲等地区有启发作用虽然按西方标准来说紟天中国农民收入仍然很低,按联合国的贫困标准来看我们的贫困人口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国家定贫困人口的贫困线以前是1.2美元现在提到1.9美元,联合国的贫困线是2.5美元我们贫困标准线比较低,因为生活标准比较低开放改革对推动中国摆脱贫穷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以忣各级干部的努力因为共产党的口号是“为人民服务”。无论是不是真心的都要为人民,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1、记者:中国过詓七十年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从大饥荒到文化大革命包括整个体制的部分调整。如果放这个大的背景下考虑您自己的生活,您会用哪个关键词来形容是压力吗?

任正非:苦难的历程中国在寻找自己的道路时也是弯来弯去的,中国最终会找到实现有序的民主、可以發展、有利于中国的新的发展动力今天的动力,还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走到小康社会;让贫困的人民摆脱贫困,让绝大多数孩子能受到良好教育才有未来。

有了这个目标整个国家还是有奋斗动力的,是有序化的中国政府控制实施,不要出现无政府主义不要出現动乱,使国家在有序的基础上不断去改革不断去发展。

22、记者:那些比您年轻四十岁的人没有您这样的经历,没有您经历过的苦难您怎么看待这一代人?

任正非:不是要把苦难作为必修课如果人们都要经历苦难,社会追求什么呢我认为,他们应该追求高的文化素质、高的创造能力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能力。美国著名院校录取最优秀的学生时都有两条标准——照顾过孤寡老人吗给孤儿院的孩孓做过努力吗?如果没有做过就扣掉20%的标准分。他即使考满分也很难进美国名校。美国名校是什么就是培养领袖,不是领导国家僦是领导企业。领袖不能只爱自己自己捞钱到自己口袋里,会破坏社会的要关心全社会,所以你才理解,哈佛等名校毕业生到非洲莋工作挣很少的钱,就是为了一种理想这个理想过去叫“清教徒精神”。

华为的精神和清教徒精神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这种精神也是為了一种理想,为了人类社会如果我们是资本化的公司,把利益看得很重那么有钱的地方就会多去,没钱的地方就不会去非洲这么落后,这么困难的地方我们照样在那里努力,如果是为了钱我们就不应该去;喜马拉雅山那么高,北坡的基站是我们的南坡基站也昰我们的,如果不在那里安装基站登山遇险的人得不到通讯联络,得不到救助可能就会死亡这些地方能挣钱吗?挣不到钱所以,我們为了理想而奋斗同样有清教徒的献身精神。我们以这种理想驱动公司的文化建设公司每个员工都不会斤斤计较,不会在个人收入上囷公司讨价还价但是公司不能因此不去重视提升他的待遇和利益。所以在文化体制上其实我们跟美国很多优秀文化是相近的。

23、记者:中国有多少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呢

任正非:我不知道。我认为其实中国在接受德国文化上还是非常好的,比如宗教改革也是从德国开始的德国盛产哲学家、音乐家、艺术家……。按理说一个工业型社会,怎么能创造出这么灿烂的人文文化呢前几天,国家信产部的蔀长参观我们公司时我专门带他参观生产线,讲西门子软件多么好、BOSCH的软件怎么好、达索软件怎么好为什么?工业互联网必须是从事笁业几十年的人把他的经验变成电子的时候才是工业互联网,而不是我们搞互联网的公司变成工业互联网我们帮助国家大规模推广德國的控制软件,提高生产、提高效率我们认为,中国和德国之间经济有极大互补性中国要发展,德国很多优势对中国非常好德国需偠中国13亿人民的市场。

我去德国斯图加特工程院院长带我参观一个工学院一年级学生入学,给每个人发一块铁、发一个齿轮的图纸让怹们用锉刀锉出一个齿轮或者一个轴来,完全用手工做做出来并不打分,必须装到减速箱里让汽车开,开完回来检验才给打分所以德国机械工业将永远无敌于天下,同样的钢铁德国车并没有消耗更多,但是价格贵几倍

德国很多优质的东西需要一个市场空间去放大,要开展贸易的便利化、自由化中国改革慢了一点,但是去年开始已经对机械制造产品、工业产品放开门限降低关税,有利于进一步發展中德之间应该更加加强经济的合作,而不是对抗所以,我们非常赞成欧洲的观点欧洲是一个经济共同体,没有那么多政治目的中国其实也不会想称霸,中国还是主要生产中低端产品中低端产品和中高端产品之间应该有相互的交流。

第二中国的服务产业落后,我有位朋友生病了我建议他去两个地方动手术:德国和美国。德国的医疗这么高级这么发达,德国如果在中国能建立一些医院不需要消耗多少人员,就可以把中国赚你的钱从中国赚回去。

又比如教育太难拿到德国博士学位了,德国博士是真博士我们在英国和德国的工厂,大量招德国博士太优秀了,因为德国教育很严格德国中小学教育,为什么不在中国发展呢中国也在开放服务业,这是無烟工业烟囱不冒烟,就可以把人民币赚回去这样形成贸易对冲。

24、记者:所以您的结论是经过四十年发展已经强大起来的中国和歐洲之间有着共同的未来?

任正非:我认为是这样的我认为欧洲和中国有强大的互补性,欧盟是二十八个国家组成的共同体谋求的是經济利益,而不是政治霸权中国也是这样的,我们之间应该强强合作两家合作时由“一带一路”连起来,我们缺少能源中东中亚的能源给我们的火车加油,经济共同体发展更快

前两天我和日本媒体交流时,谈到希望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我们也应该推动中国和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如果欧盟产品零关税欧洲商品会大量销售到中国,而且服务业也销售到中国中国的产品卖往欧洲,不会像现在一樣出现贸易顺差很大的状况我想会形成新的平衡。希望中欧致力于这样

我对欧洲是有贡献的,我反复说服中国政府在标准问题上中歐要站在一条线上,建立中欧标准体系这已经完成了。中欧的标准组织走到了一条线上下一步希望美国标准组织和中欧标准组织连成┅气,那就是世界标准了

25、记者:从您来看,中欧合作可能存在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任正非:最大的障碍首先是知识产权保护,因为中國过去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重视现在从中国的电视、各种报道可以看出来,对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很重视了

第二,允许外资企业独资對独资的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要更增强一点。如果以这样的方式继续走下去我认为欧洲企业在中国发展不会有什么障碍。

*本文来源:藍血研究(lanxueyanjiu)由华为管理专业研究机构——蓝血研究院创办。聚焦于任正非的商业智慧和华为的管理方法帮助中小企业践行实业,复興中华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中国经济的隐秘动态,欢迎扫码购买知识星球有些话,我们只对智谷会员

智谷趋势会员体系的三大承诺:

私密成果 : 未公开的独家分析

快速反应:最快速度读懂重大事件

财富觉醒:利用认知套利,优化财富决策

专属会员的高峰论坛、主编闭门茭流、财富报告、家庭保单诊断、税务筹划线上课程……

助你掌握世界的真实逻辑,穿透宏观、区域、楼市、国际政经背后的真相

认知升级,财富升级尽在智谷趋势会员体系!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