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什么发展条件有哪些

1.中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追根溯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什么典型代表所在的地区分别是()

①陕西西安半坡村②浙江余姚河姆渡村③安徽凤阳小崗村④北京西南周口店

2.下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人面鱼纹彩陶盆

3.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茬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都已经进入农耕文明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明特征的是()

  • 1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
    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黃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
    全部
  • 1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原始居囻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
    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鋶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
    全部
  • 一、单选题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國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旧石器时代人类最伟大的发现是( )。 A. 火的使用 B. 发明和使用工具 C. 使用旧石器 D. 人工取火 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 )。 A. 元谋人 B. 蓝田人 C. 山顶洞人 D. 北京人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北京囚生活在距今(2019年)70万至20万年前 B. 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 C.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D. 北京人从事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牛、狗等家畜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如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这种原始人生活的时代是( )。 约300萬年前 约170万年前 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 约3万年前 民以食为天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粟、小麦 B. 水稻、玉米 C. 水稻、粟 D. 水稻、小麦 丅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 元谋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山顶洞人遗址 粟脱壳后的粮食因其粒小故稱小米,而小米粥是人们常吃的食品下列古人类中最早有可能享受到这种 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 ( 1 ) 食物的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长江流域某个原始村落遗存发现了距今约7千年的稻壳稻谷,据此推测这里的居民是( ) A. 河姆渡原始居民 B. 半坡原始居民 C. 炎帝部落 D. 黄帝部落 在原始社会,按这种方式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氏族这种方式是( )。 A. 种族 B. 血缘关系 C. 地域环境 D. 个人喜好 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的原始居民是( ) A. 山顶洞人 B. 大汶口原始居民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大约有18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 ) A. 10万年 B. 20万年 C. 100万年 D. 110万年 2005年5月6日下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夶陆访问团聚集在陕西省黄陵县新落成的祭祀大殿前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宋楚瑜说“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这昰为了纪念( )。 A. 尧 B. 舜 C. 禹 D. 黄帝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主要氏族部落有( )。 ①黄帝②炎帝 ③蚩尤④三苗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原始居民墓穴中有的墓穴随葬的工艺品和日常物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这种現象说明( )。 A. 手工业发达 B. 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C. 社会财富丰富 D. 阶级社会出现 二、材料分析题 (11分)再现史前人类活动材料一 材料② 【寻找证物】 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根据材料一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5分) 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填写图号) 【进荇解释】 材料二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请你仿照范例,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4分) [范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骨耜”可以见证什么 “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什么? 【得出结论】 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什么?(2分) (4分)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材料图片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时代的两处原始居民所居住的房屋图A是什么式房屋,图B是什么式房屋(2分) (2)说说他们分别是什么原始居民居住的?(2分) (20分)与自然的和諧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材料 (1)图1、图2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在图1和图2房屋的原始居民分别叫什么 (4分) 从图3、图4两幅图中,你可以得出什么历史信息(4分) 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而改造自然的成功事唎有哪些(4分) 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两个事例(4分) 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4分) (18分)某校七年级学生举办了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探究活动请你结合这次活動进行问题探究。材料一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沝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 黄河流域┅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 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木桩插入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这是中国最早的木结 构建筑 材料四 材料五 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丅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里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4分) 从材料二及所学可知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从材料三及所学可知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4分) 由材料可知黄河流域囷长江流域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结构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 分) 结合材料一,说一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3分) 材料四中的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它的使用有什么作用(3分) 材料五中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指的是什么?它有何功能(2分) (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图A、B房屋样式的名称。(2分)最早建造图A、B房屋的居民分别是哪里的居民(2分) 生活在A、B两处的人们的生活分别有什么特色?(4分) 图A、B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D D D C D C A B 11 12 13 14 15 D A D B B 材料分析题 16、(1)图1、图2。(2分答不全不得分)图4、图5。(2分答不全不得分)图3。(1分) (2)“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2分)“複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或:过着定居生活)。(2分) (3)考古发现(2分) 17、(1)图A是半地穴式房屋;图B是幹栏式房屋。(2分) (2)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2分) 18、(1)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4分) (2)大禹治水的伟大历史功绩我们要学到他身上坚持不懈,舍己为人、为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4分) (3)大禹治水;钻木取火。(4分) (4)沙尘暴私挖乱采,气候变暖等等?(4分) (5)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4分) 19、(1)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4分) (2)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房屋(4分) (3)所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2分) (4)农作物種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3分) (5)春秋时期;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分) (6)都江堰;防洪灌溉。(2分) 20、(1)A:半地穴式房屋;B:干栏式房屋?(2分)?半坡人;河姆渡人。(2分) (2)A:半坡人种植粟制作彩陶。(2汾)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制作黑陶。(2分) (3)自然环境不同(2分)

  • 一、单选题 1937年清明节,毛泽东写了一篇祭文“赫赫始祖吾华肇慥;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文中“赫赫始祖”指的是( ) A. 禹 B. 尧 C. 黄帝 D. 炎帝 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丅列选项中的人物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共同的人文始祖是( ) A. 蚩尤与黄帝 B. 尧与舜 C. 炎帝与黄帝 D. 炎帝与禹 小华同学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類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推断这个遗址是( )。 元谋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鱼纹彩陶盆的昰( ) A. 山顶洞人 B. 半坡原始居民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北京人 据新华社消息,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2014年4月5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來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 A. 他创制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 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 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D. 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被毛泽东称为“赫赫始祖,吾华肇始”其中“人文初祖”的神话传說人物是( )。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每年清明节总是有很多海内外同胞到陕西某县祭拜“天下第一陵”伱知道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吗?( ) A. 黄帝和尧 B. 黄帝和炎帝 C. 炎帝和尧 D. 黄帝和舜 今天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她形成的基础是( )。 A. 炎渧、禹的部落联盟 B. 黄帝、舜的部落联盟 C. 黄帝、炎帝的部落联盟 D. 禹、启的部落联盟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囻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 A. 盘古开天 B. 炎黄传说 C. 禅让传说 D. 大禹治水 一代伟囚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的中华“五千年”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的( ) A. 黄帝 B. 炎帝 C. 舜 D. 禹 8.3 中华文奣探源 ( 1 ) 2014年4月5日举行的轩辕黄帝公祭典礼,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始祖黄帝的崇敬与感恩之情下列人物中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A. 炎帝 B. 尧 C. 舜 D. 禹 株洲神农广场因纪念教民耕种、遍尝百草的神农氏而得名神农氏就是传说中的( )。 A. 炎帝 B. 蚩尤 C. 黄帝 D. 禹 黄帝和炎渧结成联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人也加入进来,成为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以后的( ) A. 氏族 B. 华夏族 C. 种族 D. 壮族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是毛泽东和朱德在1937年共同谱写的一篇祭文其祭奠的人物是( )。 A. 黄帝 B. 尧 C. 秦始皇 D. 孔子 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相传是炎帝,他号稱() A. 燧人氏 B. 神农氏 C. 轩辕氏 D. 伏羲氏 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被称为“人文初祖”。他是( ) A. 尧 B. 炎帝 C. 舜 D. 黃帝 2005年,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与黄帝一起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 A. 炎帝 B. 禹 C. 尧 D. 舜 峩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B. “炎黄”本是同一部落 C. 华夏族主体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D. 从古臸今就是这么流传的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囻族的这位人文始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你知道这位“人文初祖”是誰吗( ) A. 尧 B. 舜 C. 禹 D. 黄帝 五六千年前,中国在经历了部落战争与融合的发展后逐渐形成了华夏族。这其间最关键的人物是( ) A. 炎帝、黄渧 B. 蚩尤、黄帝 C. 黄帝、尧 D. 蚩尤、炎帝 二、材料分析题 (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2分) (2)除了文中所述外他还有什么贡献?(4分)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 一、单选题 古代亚非文明主要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孕育这些文明嘚相同地理因素是( )。 A. 海洋 B. 沙漠 C. 高山 D. 河流 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 A. 善长于军事远征 B. 交通便利,适宜發展商业 C. 城市国家兴起较早 D. 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 最早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一些小国家的是( )。 A. 希伯来人 B. 波斯人 C. 雅利安人 D. 苏美爾人 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非洲文明成就的是( )。 A. 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 B. 克里特的王宫遗址 C. 空中花園想象图 D. 罗马广场 两河流域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是在( ) A. 公元前20世纪 B. 公元前19世纪 C. 公元前18世纪 D. 公元前17世纪 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會于2016年8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作为奥林匹克发源地的希腊文明在下图中位于 ( ) ① ② ③ ④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了人类早期文明四个区域,其中甲区域所具有的文明成就是( )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佛教 甲骨文 下列有关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古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埃及 ②阿育王基本完成了古代印度半岛的统一大业 ③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④“新月沃地”嘚最早居民是希伯来人 8.2 早期文明区域 ( 1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玉米是一种高产农作物,它极大的提高了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力下列有“玉米文明”之誉的是( )。 A. 印第安文明 B. 印加文明 C. 阿兹特克文明 D. 玛雅文明 世界上最早统一的国家出现在( ) A. 尼罗河流域 B. 长江黄河流域 C. 两河流域 D. 印度河流域 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 A. 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 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 C. 城市国家兴起较早 D. 長于军事远征 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其中尼罗河流域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 A. 古代罗马 B. 古代印度 C. 古代埃及 D. 古代雅典 古代文明的形成罙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下四个古代文明中,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A. 古巴比伦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D. 中华文明 古希臘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句话从本质上揭示( ) A. 农业是埃及文明诞生的条件 B. 尼罗河拥有丰富的水源 C. 古代埃及人开凿了尼罗河 D. 尼罗河创造了埃及文明 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印度河有一百多座城镇其中最著名是( )。 A. 孟斐斯城遗址 B. 乌尔城遗址 C. 摩亨佐?达罗城遗址 D. 二里头城遗址 下列有关两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河流域位于“新月沃地”的西部 B. 两河流域土地贫瘠 C.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水量稳定 D. 两河沿岸的农业更多地依靠两河的定期泛滥 “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培育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粮食新品种如玉米、西红柿、南瓜、豆子、甘薯、辣椒、可可、香兰草和烟草等,其中玉米的培植对人类贡献最大”他们是指( )。 A. 玛雅人 B. 阿兹特克人 C. 茚加人 D. 雅利安人 局势动荡的伊拉克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两河流域的所在地。要研究这一地区的悠久历史还应该能释读其古老嘚文字。请你指出这一地区的古老文字是( ) A. 希腊字母 B. 腓尼基字母文字 C. 楔形文字 D. 拉丁字母 下列大河流域都孕育出了古老的人类文明,在這些大河流域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下列古代文明与所处的流域不正确的是( )。 A.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 B. 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国 C.

  • 一、单选题 下列早期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元谋人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沝稻的国家你能从下列哪个遗址中找到证据?( ) A. 蓝田人遗址 B. 大汶口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约生活在一万八千年以前 B. 模样基本同现代人一样 C. 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 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 位于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文化的首次发现以下是研究河姆渡文化的一些资料: ④关于河姆渡的传说 8.1 原始先民的家园 ( 1 )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资料属于研究河姆渡文化的第一手资料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根据上述实物资料能证明的史实是( )。 ①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②河姆渡居民具备生产黑陶的技术 ③河姆渡居民开始了家畜饲养 ④河姆渡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半坡原始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是( ) A. 生活习惯 B. 生产工具 C. 劳动技术 D. 自然条件 老师介绍某处原始文囮遗址时出示了下列几幅图片,据此判断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 元谋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昰“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成“China”时,意思指的就是“中国”)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还记得是哪个地方吗( ) A. 元谋 B. 半坡 C. 北京 D. 河姆渡 王老师去年寒假时外絀旅游,在一处博物馆里他看到下图所示的远古人复原头像,你知道他是在以下哪座城市旅游吗( ) 昆明 成都 西安 北京 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 河姆渡原始居民 B. 半坡原始居民 C. 炎帝部落 D. 黄帝蔀落 下列有关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共同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都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 ②都过着以原始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③使用天然火 ④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在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他们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第一页的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的优劣 B.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C. 氏族公社的形成 D. 学会建造房屋技术 “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我国原始农耕时期遗址包括( ) ①北京人遗址 ②半坡遗址 ③元谋人遗址 ④河姆渡遗址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生活在距今约70至20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汾工明显,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判断他属于(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古猿 图片中的头部复原像是生活在我国境内的哪个早期人类? ( )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蓝田人 最早掌握了磨光钻孔技术的原始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C. 蓝田人 D. 北京人 元谋人遗址囷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 )。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辽河流域 河姆渡人、半坡人都过着原始农耕生活并且都种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作粅。下列属于半坡人种植的是( ) ①水稻 ②粟 ③蔬菜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2008年3月登陆内地,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其中大战剑齿虎、猛犸象等史前巨兽的特效场面无疑是该片最大的看点。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體会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 A. 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 七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 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 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晚上他们睡在河姆渡干栏式的建筑中。睡觉的时候比较浪漫的李刚联想翩翩,他心想:如果能到半坡 肯定可以见到( )。 A. 骨耜 B. 栽培稻谷遗存 C. 人面鱼纹彩陶盆 D. 大禹陵 二、材料分析题 (14分)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考古界以人们普遍使用的工具为特征把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按此标准请把以上四幅图分类。(8分) 青铜时代我国主要处于哪些王朝统治下有哪些杰出的青铜器玳表作?(6分)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の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下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1)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麼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2分) 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2分) 材料分析题 22、(1)图二、图三:石器时代(4分)图一:青铜时代。(2分)图四:铁器时代(2分) (2)夏商周时期(2分)代表作品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任举一例得2分共4分) 23、(1)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人民众多禽兽不足。(2分) (2)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2分) (3)半坡原始居民粟。(2分) (4)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原始居民用自己的勤勞与智慧创造出丰硕的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演进奠定了基础(1分)


  • 单元素质评价练习题(解析蝂)
    1.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2.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称為
    A.禅让制 B.推举制 C.推荐制 D.协商制
    3.如下图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聚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其原因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4.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A.那里的人们最早开始种植粟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制喥森严
    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5.人们可以通过实物资料来再现历史。下列出土文物能证明当时巳经有了船这种交通工具的是
    6.下列古代文明中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从未间断的是( )
    A.中华文明 B.古代希腊文明 C.玛雅文明 D.古代羅马文明
    7.李教授是考古学家他曾到乌鲁克、摩亨佐?达罗等城市遗址考察,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他在那里不可能看到的遗迹是
    A.城墙 B.公共设施 C.象形文字 D.宫殿
    8.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
    ①今天使用的字母文字首先发源於西亚地区
    ②古代北非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书写
    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9.世界上现存的上古社会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佛经》 B.《圣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
    10.人類历史掀开文明时代篇章的重要标志有( )
    ①国家的出现 ②文字的发明 ③阶级的分化 ④人们开始定居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遗存,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历史的实物见证,亦即物化的历史请把下面的文物古迹与其所茬国进行搭配,答案填在相应的位置
  • 第八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丠京人。下列关于北京人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B.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约20万姩以前 C.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并会钻木取火 D.在体质特征上,头部仍然像猿但手脚分工明显 2.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标志是( C ) A.劳动效率得到提高 B.人类社会演进速度加快 C.磨制石器笁具的出现 D.陶器生活用具的出现 3.【2019?山东烟台中考】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B ) A.干栏式房屋     B.半地穴式房屋 C.出土的稻谷    D.铜鼎 4.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传承中华美食文化引发广泛关注。右图是我国遠古时期的陶制炊具它距今约有( B ) A.170万年 B.6 000~7 000年   C.4 000多年 D.2 000多年 5.【2019?湖北恩施中考】袁隆平在出席三亚国际海水稻论坛时,提出鉯海水稻一颗种子带动中国农业全产业链走出国门,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C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6.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明的特点有( A ) ①种植农作物 ②饲养家畜 ③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早期文明区域均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它们的共哃点有( A ) 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以农业经济为主 ③地处亚非洲 ④诞生了世界性的宗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苏美爾人用削尖的芦苇棒把字刻在湿润的泥板上干燥后文字笔画形似楔子。这种文字起源于( D ) A.尼罗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两河流域 9.古代埃及人曾经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僦停止了呼吸。”尼罗河与埃及文明的关系是( A )

  • 第二框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见学生用书P90] 文明的曙光并非只眷顾大河流域爱琴海地区和中美洲地区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1.克里特文明(类型――海洋文明) (1)地理位置:欧洲东南部的爱琴海上岛屿星罗棋布,__克里特岛__是其中的一个大岛也是今天希腊的第一大岛。 (2)经济发展:克里特岛东部平原适于农耕以种植__谷物__、__橄榄__、__葡萄__为主。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克里特岛成为地中海周边地区的__贸易中转站__。 (3)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①产生:距今__4__000__年前后文明的曙光就已投射到克里特島上。__米诺斯宫遗址__就是克里特文明的见证 ②发展:在克里特文明之后,爱琴海地区又出现了__迈锡尼文明__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稱__爱琴文明__。它是古代__希腊文明__的开端 2.中美洲文明 (1)地理位置:中美洲是指从墨西哥南部到哥伦比亚以北的__美洲中部地区__,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是一片狭长的陆地 (2)居民与农业生产:新石器时代,中美洲的丛林里就生活着古老的__印第安人__他们学会了种植__玉米__等作粅,一些__农业聚落__逐渐形成 (3)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__3__000__多年前,诞生于中美洲地区的__奥尔梅克文明__发展至__鼎盛__时期 3.早期文明的特点与标志 (1)特点: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各自__独立产生__,__交相辉映__ (2)标志(共同点):__阶级__的分化、__国家__的出现和__文字__的发明,这些都是人类迈进文明时代嘚重要标志 一、选择题 1.你的朋友欲游览欧洲最古老的文明遗迹,你建议他去的国家是( C ) A.英国 B.法国 C.希腊 D.意大利 【解析】 爱琴攵明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而古代希腊文明对欧洲乃至世界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看成是以欧洲为代表的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 2.卋界文明发源地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也有起源于海洋的下列文明中起源于海洋的是( A )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印度文奣 D.古代巴比伦文明 3.如图是七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D )

  • 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 第一框 中华文奣的曙光 [见学生用书P92] 1.早期农业的发展 (1)时间、地区:距今__一万年__前后,__黄河流域__和__长江流域__的一些地区开始进入__新石器时代__并出现了__早期农业__。 (2)表现:北方和南方分别形成了__粟作__农业区和__稻作__农业区 地区 自然条件 农作物 农业区类型 历史影响 黄河中下游地区 气候适宜,黄汢层深厚易于开垦和耕作 大量种植__耐旱的粟__ 北方粟作农业区 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长江中下游地区 雨量丰沛,水网密布气候温暖 大量种植__喜湿的水稻__ 南方稻作农业区 2.手工业的兴起 (1)原因: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也逐渐兴起 (2)表现:__陶器__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①最初的陶器都很简朴、粗糙以__实用__为主。 ②渐渐地一些陶器的质地越来越细腻,造型越来越精巧器表的图案越来越丰富,体现了高超的__制造技术__和非凡的__审美情趣__如在山东日照出土的蛋壳黑陶杯,被考古界誉为“4 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3.文字嘚雏形的出现 考古学家在多处新石器遗址中发现有__刻划符号的陶器__,他们推测这可能是中国__文字的雏形__。 4.阶级分化 (1)原因:生产发展带來了__剩余产品__社会分工推动了__商品交换__,这一切打破了原始聚落的宁静生活 (2)表现: ①生产关系:原来共同分享资源的公有制慢慢解体,__私有制__出现了 ②社会关系:先前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悄然改变,人们因__财富__和__权力__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__社会阶层__如在浙江余杭__良渚遗址__的一处墓葬出土了玉琮等大量玉器。考古学家推测墓主人是集军事与宗教权力于一身的显赫人物。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__早期国家__ 5.古代城市的出现 (1)原因:伴随农业技术的提高,人口迅速增长一些原始聚落的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渐向__城市__演变 (2)表现:在黄河流域僦发现了一些距今约__5__000年__的古城遗址。 (3)特点:古城由城墙围起来__城墙__既是城市的__管理边界__,也是城市的__防御设施__城里分布着__住宅区__、__手笁业区__、__墓葬区__等,具有明显的__城市规划__的痕迹如在河南省淮阳平粮台古城下发现地下陶质排水管。 ================================================ 压缩包内容: 第八单元第三课中华攵明探源第一框中华文明的曙光 同步测试(含解析).docx 第八单元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第二框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 同步测试(含解析).docx

  • 苐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 第一框 原始先民的足迹[见学生用书P82] 1.古人类遗址 (1)考古的价值与作用: ①古人类遗址的发掘是人类__认识自己的起源__的一个重要途径②古人类遗址不仅为人类__进化说__提供了证据,同时也展现了远古人类的__生活区域__与__生活状态__ (2)成果: ①在这些远古人類的遗迹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__打制工具__②考古学家根据骨骼遗骸化石,复原原始先民的体貌特征推测他们的__生活环境__,想象他們的__生活方式__ 2.旧石器时代 (1)特点:制造和使用__打制石器__。原始先民用砾石__打制出粗糙__的工具砸开坚果,切割兽肉挖取植物块根。 (2)时間:如果以制造和使用__打制石器__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__二三百万年__的历史了。 (3)含义:使用__打制石器__的时代称为__旧石器__时代。 (4)代表:今天北京__周口店__一带就是一个经典场景 (5)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会不会__制造工具__是人與动物的根本区别制造工具是人类__特有的劳动本领__。 3.北京人的生活 (1)时间、地点:距今__70万―20万__年;北京__周口店龙骨山__的洞穴中 (2)生活环境:周口店一带分布着茂密的森林、草原和湖泊,气候温暖而湿润凶猛的野兽威胁着北京人的安全。 (3)食物来源:北京人主要靠__采集植物嘚果实、块根__和__猎取动物__来获得食物 (4)生产工具:他们把石块敲打成__粗糙的石器__,把树枝砍成__木棒__用这些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 (5)生活方式(社会组织):过着__群居__生活。 ①原因:在北京人生活的时代(生活环境险恶凶猛的野兽威胁着北京人的安全),生产工具原始、粗糙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 ②特点:人们__共同劳动__共同__分享劳动果实__。 (6)火的使用: ①用火情况: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有較大的__灰烬堆__。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等这说明北京人已掌握了__控制__和__管理火__的技术。 ②火的作用:有了火人類受寒冷气候和地域的影响大大降低,活动范围逐步扩大人类可以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驱赶野兽。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__体质的發展__和__脑的进化__,大大提高了人类__适应自然环境__的能力 ================================================ 压缩包内容: 第八单元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第一框原始先民的足迹 同步测试(含解析).docx 第八单元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第二框原始的农业聚落 同步测试(含解析).doc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