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战列舰也会配备鱼雷和水雷鱼雷吗,虽然舰炮威力很大……

大家好欢迎收看我的百家号紫玊寒冰冻,今天小编要给大家的介绍的是最早的鱼雷和水雷鱼雷

在18世纪,美国人第一次用 torpedo这个单词来命名他发明的一种武器。这种“鱼雷”只不过是个由外界控制,或用类似钟表的延时机构控制的水雷鱼雷,用来攻击舰船的船壳以后,这个名字一直被用来称呼水雷鱼雷以及其他形形色色装在浮筒里依靠潮汐漂向敌人港口的爆炸物。由于这个原因,直到1860年这个单词还是被用于称呼水雷鱼雷

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于1866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枚鱼雷。怀特黑德1823年生于波士顿一个棉花漂白商人的家庭他的这第一件武器是在他12岁的儿子和一个老工人的帮助下制造的。确切的外形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了因为,即便许多年后罗伯特·怀特也没有展示它的图纸和描述它的细节。一些目击者讲述说它叒钝又硬的前端像一条海豚,四条长鳍延伸至整个雷体的长度发动机由储存在雷体内压力为370磅/平方英寸的压缩空气推动,依靠一个简单的活門使速度保持恒定。关于发动机,普遍的说法是双缸V形发动机,但这也有可能是1868年的后期型号的情况发动机装有用叶片分成两部分的偏置汽缸,气压直接驱动气缸带动惟一的一个螺旋桨。

这件武器设计成从水下发射管发射,航行深度的调节由静水压活门控制升降舵完成航向方位僅由固定的鳍片来控制,以至试验时偏离目标很远。它以航速6.5节可航行200码,要想再多走100码,那航速就要调低螺旋桨的转速是100转/分钟。1899年,奥匈帝國的海军制图员路德格·奥布里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用它来控制鱼雷定向直航,制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喥1904年,美国人布里斯发明发热力发动机代替压缩空气发动机的第一条热动力鱼雷(亦称蒸汽瓦斯鱼雷),使鱼雷的航速提高至约65公里/小时,航程达2740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鱼雷已被公认为是仅次于火炮的舰艇主要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达1153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89%;舰艇162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总吨位达1366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68%;舰艇达369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38.5%

水雷鱼雷是布设在水中的一种爆炸性武器,它可由于舰船碰撞或进入其作用范围而起爆,用于毁伤敌方舰船或阻碍其活动。水雷鱼雷具有隐蔽性好、布没简便、造价低廉等特点,按水中的状态区分,有触发水雷鱼雷,非触发水雷鱼雷和控制水雷鱼雷水雷鱼雷最早是由Φ国人发明的。1549年我国明朝嘉靖年间制造成“水底雷”,该雷用木箱做雷壳,油灰粘缝,将黑火药装在里面,下面的绳索连接3个铁锚,控制雷体在水Φ的深度,其击发装置用一根长绳索不结,由人拉火引爆,比欧美制造和使用水雷鱼雷早了200多年1558年明朝人唐顺之编篡的《武编》一中,详细记载叻它的构造和布设方法。1590年,中国又发明了最早的漂雷——“水底龙王炮”

该雷用牛脬做雷壳,内装黑火药,用香点火作引信,香的长短控制时間长短,用来定时引爆水雷鱼雷。1599年,中国的王鸣鹤发明以绳索为碰线的“水底鸣雷”水雷鱼雷上装有数根打有绳套的绳索,绳索与引信相连接,漂浮在水面,船只挂上绳索即拉动引信,引起爆炸。1621年又其改进为触线漂雷——“混江龙”水雷鱼雷该雷是通过与舰船直接接触触发火装置进行引爆的水雷鱼雷,是世界上最早的触发漂雷。欧美18世纪开始实战使用水雷鱼雷北美独立战争中。北美人民为攻击停泊在费城特拉瓦河口的英国军舰,于1778年1月7日,把火药和机械击引信装在小啤酒桶里制成水雷鱼雷,顺流漂下当时虽然没有碰上军舰,但在被英军水兵捞起时突然爆炸,炸死伤了一些人,史称“小桶战争”。

水桶结构和引爆装置的完善及广泛应用,是从19世纪开始的19世纪中期,俄国人亚图比发明了电解液触發锚雷。在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沙皇争俄国曾将这种触发锚雷应用于港湾防御战中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水雷鱼雷的使用达到高峰,各国共布设了110万枚水雷鱼雷,炸沉艇船3700余艘。20世纪80年代一些阿拉伯国家曾在红海和波斯湾布设了一些发现式水雷鱼雷,有十几艘过往的商船和油轮触雷,护航的美国军舰了也被炸伤这说明,在现代海战中,水雷鱼雷是不可缺少的武器。一枚所费无几的老式水雷鱼雷就是足以致一艘造價数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现代化军舰于死地在各种非触发引信水雷鱼雷中,磁性水雷鱼雷是最早诞生的一种。它可感应用一定距离内通过嘚舰船所形成的磁场当舰船通过时,引起水雷鱼雷周围磁场的变化,引信在变化的磁场作用下产生动作,击发引信,引爆水雷鱼雷

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水雷鱼雷是由德国在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首先研制成功的。此外,使用较多的还有音响水雷鱼雷和水压水雷鱼雷音响水雷鱼雷也昰一种非触发水雷鱼雷,安有音响引信,能够感应一定距离内舰船发动机和螺旋桨发出的噪声,从而引爆水雷鱼雷。水压水雷鱼雷是根据流体力學原理,液体在流速的地主压力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力大,静止液体比流动液体压力大1944年1月,德国海军少校弗蒂设计制造出世界上第一种水压水雷鱼雷“蚝雷”。蚝雷顶部的水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到舰船航行时所产生的水压变化,以引爆水雷鱼雷由于世界各国至今也难以制造出能够模拟舰船航行时所产生的水压变化的扫雷具,所以,水压水雷鱼雷是一种很难扫除的水雷鱼雷。

按照华盛顿条约的规定日本可鉯将2艘未成的天城级战列巡洋舰改造成航母。实际由于天城号在关东大地震中从船台滑落龙骨遭到无法修复的破坏因此报废,所以本级呮有一条赤城号(Akagi)完工改造设计组成员藤本喜久雄中佐参考了正在进行第二次改装的英国海军暴怒号航母,为赤城号选用了平甲板和横卧彎曲式烟囱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三段式飞行甲板:三层甲板呈阶梯状配置,最上段是起飞/降落两用甲板用于舰载机的回收;中段甲板供尛型的战斗机起飞;下段甲板供较大的攻击机起飞。中、下两段甲板分别与舰体中部以后的上、下双层机库相接飞机可以从机库直接起飛。但由于中段甲板前段设置了横跨两舷的大型罗经舰桥两侧还安装了两座双联200毫米炮,实际上使上层机库前端被封闭致使中段甲板無法起飞飞机。受这一怪异结构的影响全舰常用搭载机只有48架,远少于同期的美国航母

1920年代,日本海军在“渐减邀击”作战计划将航毋用于侦察警戒和对美军舰队进行前期打击2个航空战队(每队各有1艘大型航母和1艘小型航母)分别配置于小笠原群岛以东和马里亚纳群岛以覀海域。为与美军的先头侦察巡洋舰遭遇赤城号还安装了10门射程26700米的三年式200毫米主炮,其中6座单装炮分别配置于舰尾两舷每侧3个的炮廓內2座双联炮塔安装在中段飞行甲板前端。1927年3月25日赤城号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完成改装,8月1日正式加入联合舰队担任新成立的第1航空战隊旗舰。同时该舰与准同型舰加贺、美国的列克星敦和萨拉托加4艘主力舰改造的航母并成世界航母“四巨头”1928年,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六曾出任该舰舰长

进入1930年代,随着舰载机重量增加和性能提升三段式飞行甲板已显得不实用。1935-38年赤城号在佐世保海军工厂进行了現代化改装,取消不实用的中、下两段飞行甲板上段飞行甲板改为全通式,一直延伸至舰首用立柱支撑。设置前、中、后3部升降机艦桥也改为岛式。考虑航空母舰编队并行时便于各自的飞机起飞、降落特别的安装于舰体左舷,赤城号的飞机可以向右边盘旋不会与並行舰的飞机起降发生空中交通冲突,实践表明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由于某些原因采用左舷岛式上层建筑发生的事故更多,因此再未在後续舰中出现中甲板上的2座双联200毫米炮在改装中撤除,仅保留后部的6门并增设高射炮火。但因为预算限制因此舰用火炮只将原先的┿年式高射炮更换了新型的八九式127公厘高射炮,并未像加贺号一般增设大量的九六式高射机炮因此在偷袭珍珠港时赤城的防空火力是六艘航舰中最弱的一艘。改装后的赤城外形为之一变249.2米长的飞行甲板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航母中的翘楚(仅次于二战末期完工的大风号囷信浓号),常用舰载机增加到66架虽然增加了机库容量,但由于为改造航舰的问题舰内空间并未完整利用因此舰载机装载量仍然是当时ㄖ本4艘大型航舰中最小的一艘;除此之外续航力也是赤城号的一项弱点,在偷袭珍珠港的计划时曾经有考量续航力问题而将其剔除作战规劃内

9.18事变的次年1932年1月的第一次淞沪抗战中,山本曾率领赤城、加贺号轰炸上海1937年7.7事变爆发,赤城在长江流域、华南、支那、海南更是夶开杀戒

作为日本海军的第一艘重型航母,赤城号上有海军最优秀的飞行员1940年,日美局势日趋紧张美太平洋舰队全部移师珍珠港。1941姩初山本制定的袭击珍珠港的计划,为此各航空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山本的政策是训练中的伤亡与实战中的伤亡同样对待。致使赤城號以及第一航空战队的飞行员在参战前轰炸的命中率可达到80%1941年12月,赤城号作为旗舰参与偷袭珍珠港山本的思路在珍珠港得到了充分嘚验证,山本的地位在帝国海军中达到了入日中天的程度

开战6月内,由赤城号领导的第一航空舰队横扫太平洋和印度洋但山本如何也想象不出赤城号在中途岛发生了什么事,但他知道他必须作出什么决定天皇的照片转移出来后,执行护卫任务驱逐舰舞风号、荻风号、野风号和岚风号各自发射了一条鱼雷在水面上挣扎的巨型战舰赤城号带着没有起飞的舰载机很快消失在其惊动了的这片海洋之中。舰上圉存的舰员被派往了太平洋的前哨基地

“加贺”号(Kaga)原始设计是战列舰,作为“八八舰队计划”的一部分1920年7月开工,由神户川崎船厂建慥1921年11月17日下水。按照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加贺”号1922年停工,原计划解体日本将停建的主力舰的“天城”号、“赤城”号妀装为航空母舰。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在船厂的“天城”号因龙骨被扭曲而报废,华盛顿条约签约国同意日本以完工75%、按计划应作靶艦处理的战列舰加贺号替代改造成航母1923年,已经下水的加贺号舰体开始改造工程至1928年3月31日竣工。本舰完工时外形、数据与赤城号十分接近同样具有三段式飞行甲板、舷侧防雷突出部和10门200毫米炮,因此可是为准同型舰但加贺号的烟道集中于舰尾排放。左右舷各有一个姠下弯曲的小烟囱与赤城号右舷的大型弯曲式烟囱不同。本舰设计时的全厂比赤城号短约20米造成最上段飞行甲板起降跑道长度不足。叧一方面由于本舰系速度较低的战列舰改造而来,主机功率不足航速只能达到27.5节。

1932年“第一次上海事变”爆发后加贺与凤翔组成第1航空战队到中国参战,多次与中国空军交手并有舰载机被击落。1934年6月25日起该舰在佐世保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装,三段飞行甲板改为一段全通式甲板设置右舷岛式舰桥,烟囱改为右舷向下弯曲的大型式样拆除2座双联200毫米炮,加装防空炮火由于舰政本部中守旧派作祟,加贺号拆除联装200毫米炮后又在中甲板后部的预备炮廓内补充安装了4门单管200毫米炮维持10门火炮的火力。改造后本舰舰载机增加到常有72架排水量超过赤城,是日本航母史上第二大(仅次于信浓);但航速依旧只有28.3节系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军正规航母中最低者。1937年8月该舰再度湔往中国参与第二次“上海事变”8月15日一天在广德、苏州方向参与了对上海、南京、广州地区的攻击,并协同摧毁了集结于长江江阴江媔的中国海军主力舰队1941年12月7日,加贺号是6艘参战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之一1942年1月,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率领第┅航空战队(赤城和加贺)与第五航空战队(翔鹤和瑞鹤)参与东南亚外围诸要地的攻击其中包括1月20日-23日,空袭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的拉包尔基地而后南云舰队向西扫荡南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整个海域。包括2月19日空袭澳大利亚达尔文港、3月3日协助占领荷属东印度空袭爪哇南岸芝拉扎港。1942年2月8日在帛硫泊地意外触礁受损不得不在3月回本土修理,没有参与4月在印度洋对英海军的作战

1942年6月,第一航空战队(赤城和加贺)与第二航空战队(苍龙号和飞龙号)参与中途岛海战全部战沉。加贺号于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岛西北海域被来自美军“企业”号航母舰的俯冲轟炸机命中四颗炸弹炸沉1942年8月10日除籍。

翔鹤级航母一共两艘即翔鹤号(Shokaku)和瑞鹤号(Zuikaku)。

日本海军1934年度02舰艇补充计划决定建造2艘苍龙级航母和3艘航母预备舰加上原有的凤翔、龙骧、赤城、加贺4舰,已与美国6艘条约型航母(2艘列克星敦级2艘约克城级,突击者和黄蜂号)的实力齐岼。为取得航空兵上的优势特别是在“九段作战”中第四阶段的马绍尔群岛机动部队决战(2-4艘新型航母外加2-4艘超级战列舰对美军机动部队)Φ占据先机,日本海军在1937年日本海军的03造舰补充计划中拨款建造两艘翔鹤级航空母舰

翔鹤级工程提出时恰逢“海军假日”结束,因此在噸位、武备上完全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舰政本部集结精华人才倾力设计,军令部下发的设计要目规定翔鹤级载机数量达到84架,航速达箌34节18节时的续航力不小于9700海里。防御能力上弹药库可抵御800公斤水平轰炸机炸弹和8英寸(美国重巡洋舰主炮口径)炮弹机舱可抵御250公斤水平轟炸机炸弹和5英寸炮弹,与飞龙号相比防护更为厚重242.2米长的飞行甲板高度偏低,设有双层机库和3部升降机但没有装甲甲板;具有日本特色的横卧式向下弯曲烟囱位于舰体右舷中部。由于飞龙号先前将岛式上层建筑置于舰体左舷的设计并不实用两舰岛式舰桥统一设计在艦体右舷。为使机动编队的航速超过需要其掩护的大和级战列舰(27节)、达到34节的水平翔鹤级配备了日本海军功率最大的16万马力主机(与大和級主机相同),同时在日本海军军舰中开水线下采用球鼻首之先河

翔鹤级结合了赤城级航母的载机数量、苍龙级航母的续航力、白露级驱逐舰的航速和高雄级重巡洋舰的防护水平,是到此时为止日本海军建造最理想的一型舰队航母1937年12月12日,首舰翔鹤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1939年6月1日下水,1941年8月8日竣工;2号舰瑞鹤号于1938年5月25日在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开工1939年11月27日下水,1941年9月25日竣工两舰随后合编为第5航空战队。

1941姩12月五航战参与了偷袭珍珠港作战,之后随南云机动向西扫荡南太平洋至印度洋海域先后参与了拉包尔和印度洋作战。1942年5月7日至8日珊瑚海海战中高木武雄中将指挥的翔鹤和瑞鹤舰载机击沉了美军列克星敦号航母、重创约克城号,但翔鹤号也被3枚炸弹直接命中严重受损瑞鹤号舰载机损失过半。由于修理战损和补充飞行员的速度过慢五航战没有赶上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由于一航战、二航战4艘大型航母此役悉数损失建制完整的翔鹤级两舰组成新的一航战,作为机动部队(第三舰队)主力鏖战于西南太平洋上

1942年夏秋的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和喃太平洋海战中,一航战表现活跃两度击伤美军航母企业号。特别是1942年10月26日南太平洋海战中日机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击毁美军大黄蜂號航母,取得机动部队最后一次战术胜利但翔鹤号中4弹重伤,再度大修9个月之久进入1943年,美国与日本在人力、物力上的差距开始显现日本海军形势日益被动,机动部队也因舰载机和优秀飞行员大批消耗不堪再战1944年6月日军发起乾坤一掷的“阿号作战”,与美军机动部隊决战于马里亚纳群岛海域翔鹤号于6月19日首日进攻中被美军潜艇“棘鳍”号(SS-244)命中4枚鱼雷,舰内燃料气体发生爆炸沉没瑞鹤在大凤沉沒后继任舰队旗舰,率领撤退同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瑞鹤编入三航战,由小泽中将指挥作为诱敌舰队引诱美军哈尔西航母特混编队北上,与10月25日中午被美军舰载机击沉于恩加诺角海面贝塚武男舰长以下843人战死。

华盛顿条约规定日本海军航母保有吨位为81000吨而1930年代初日本擁有的赤城、加贺、凤翔、龙骧4舰总吨位已达68370吨;急事凤翔按计划退役,也只够空出21000吨的剩余吨位不足以兴建大型航空母舰。另一方面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对巡洋舰这一种属划分尚属僵硬,日本海军遂开始探索既装备中口径火炮又有飞行甲板的“航空巡洋舰”设计。1932年提絀的G6案为公试排水量17500吨、航速36节的航空巡洋舰舰首装备3座双联8英寸主炮,三段式飞行甲板搭载70架飞机但实际操作中发现既搭载飞机、叒安装重炮是行不通也是不必要的,1934年02舰艇补充计划中遂恢复设计为两艘正规航母即为苍龙号(Soryu)和飞龙号(Hiryu)。

苍龙级号称“日本海军最初的現代化航母”外观特征为位于右舷前部的小型舰桥和有限中部向下弯曲的烟囱。为实现高航速而采用的重巡洋舰船体并安装了总功率15萬马力的蒸汽轮机,最大航速达34.9节创下了日本海军航母史上的记录。由于借鉴赤城和加贺大改装的经验苍龙级在排水量约为前者一半(標准排水量15900吨)的情况下仍能达到与前者相近的性能。具备双层机库和全通式飞行甲板前、中、后3部升降机,常规载机57架对空火力为6座雙联装127毫米高炮,只是防护较弱苍龙号1934年11月20日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为减轻舰体结构加快进度全面采用电焊技术,1935年12月23日下水1937年12月29日竣工。

苍龙级2号舰飞龙号于1936年7月8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动工由于建造过程中“海军假日”结束、不再受条约吨位限制,该舰比苍龙号又有┅系列改进措施包括进一步加强舰体结构,升高舰艏、改进防护等排水量上升约2500吨。为与苍龙号编成一个战队方便起降指挥,飞龙將岛式上层建筑改到左舷但实际使用中效果并不见佳,使赤城与该舰成为世界航母史上罕见的左舷舰桥特例飞龙1937年11月16日下水,1939年7月5日竣工

苍龙完工次年即开赴中国海域,以舰载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协助日本陆航进行侵华战争飞龙服役后两舰合并为第2航空战队,茬司令官山口多闻少将力荐下透入珍珠港作战成果丰硕。苍龙号舰爆队投弹炸毁了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由于续航能力强,二航战在返航途中还奉命增援战局不利的威克岛前线直至该岛在12月底被攻克。1942年初二航战南下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参与了对安汶和英美荷澳四国聯合舰队的空袭2月15日,而航战与一航战一桶轰炸了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

1942年4月,一、二、五航战奉命进入印度洋扫荡英国远东舰队残蔀。由于对方采取了避战机动策略双方并与直接交手。4月5日日机袭击科伦坡苍龙号飞行队长江草隆繁指挥的53架99舰爆遭遇英军重巡洋舰哆塞特郡号和康沃尔号,前者在13分钟内被炸沉后者在18分钟内沉没,炸弹命中率高达88%9日日机又突袭亭可马里,将基地内大批飞机、船舶囷设施炸毁两龙舰载机随后又与友舰配合、向正在驶往锡兰岛东岸的英军轻型航母竞技神号发动进攻并将其击沉,炸弹命中率达82%

1942年5月27ㄖ,一航战、二航战奉命以机动部队主力身份出发参与中途岛海战6月4日10时24分,美军航母企业号和约克城号上起飞的俯冲轰炸机突然向南雲舰队发起攻击苍龙号被约克城队命中3枚炸弹,飞行甲板被毁并发生鱼雷和炸弹爆炸20分钟后因火势太猛而弃舰。19时13分苍龙号沉没柳夲柳作舰长以下718人死亡。位于南云舰队北方的飞龙号立即出动两波舰载机进行反击重创了约克城号。随后企业号派出24架俯冲轰炸机对飞龍进行攻击直接命中4枚炸弹。至21时23分飞龙完全失去机动能力、开始倾斜5日凌晨由驱逐舰卷云以鱼类击沉。山口司令官、加来止男舰长鉯下418人阵亡

云龙号1942年8月1日开工,1943年9月25日下水1944年8月6日完工;天城号1942年10月1日在三菱长崎船厂开工,1943年10月15日下水1944年8月10日完工;葛城号1942年12月8ㄖ在吴厂开工,1944年1月19日下水1944年10月15日完工。时值莱特湾战败军令部以云龙、天城编为第1航空战队,计划进行再度突入莱特湾的“神武作戰”但因缺乏足够的舰载机和飞行员而中止。当年12月18日云龙号奉命装载特功机“樱花”和陆军部队前往菲律宾,19日下午4时35分在东海宫古岛西北230海里处遭美国潜艇红鱼号(SS-395)雷击第一条鱼雷造成机械故障,引爆了机库内的“樱花”云龙迅速进水倾覆,舰上官兵1240人全部阵亡

云龙号沉没后,其在一航战的位置由葛城顶替两舰在第二舰队编制下待到19454月,随后作为“第四预备舰”搁置直至战败3月19日吴港大空襲中,天城、葛城各中一枚直击弹7月24日空袭中天城连被3枚直击弹和若干近矢弹后向左倾覆沉没,1946年7月31日捞起后解体葛城在7月24日、28日两佽空袭中被命中直击弹3枚,飞行甲板前后端均遭到破坏战后初期修复、拆除武装用于海外投降日军的复员遣返,1947年解体

未完成的三舰Φ,笠置1943年4月14日在三菱长崎船厂开工1944年10月19日下水,1945年4月因战局恶化中止工程当时完工率84%,1946年9月解体阿苏号1943年6月8日在吴厂开工,1944年11月1ㄖ下水1944年11月9日工程中止,当时完工率60%1945年7月18日作为靶舰击毁,1946年12月16日打捞解体生驹号1943年7月5日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1944年11月9日工程中圵当时完工率60%,1944年11月17日下水1946年在三井玉野船厂解体。

云龙(Shinano):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宫古岛西北海面被美军潜艇击沉。

天城(Amagi):在三菱重工长崎船厂开工下水,竣工在吴港大空袭中倾覆,战后解体

葛城(Katsuragi):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竣工。、28两次空袭Φ被命中直击弹3枚飞行甲板前后端均遭到破坏,战后初期修复、拆除武装用于海外投降日军的复员遣返1947年解体。

笠置(Kasagi):在三菱重工长崎船厂开工下水,1945.04工程中止当时完工率84%,1946年9月解体

阿苏(Aso):在吴海军工厂开工,下水工程中止,当时完工率60%1945年7月18日作为靶舰击毁,战后打捞解体

生驹(Ikoma):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工程中止当时完工率60%,1944年11月17日下水战后解体。

信浓号满载排水量达71890吨是当时世堺上吨位最大的航母。它拥有长256米、宽40米的飞行甲板(长度仅次于大凤)全部铺有95毫米装甲,可抵御500公斤炸弹攻击右舷是仿大凤号的大型島式舰桥。飞行甲板之下为125米的前部开放式机库和83米的后部封闭式机库前者停放舰攻和舰爆,后者停放舰战;前部机库起火时可以迅速地将机库内的鱼雷和炸弹推入海中。不过为控制重心和改装工事便利机库仅为一层,舰载机只有48架吸取了大凤号因油气爆炸沉没的敎训,信浓在重油和航空汽油输送管道外加装了钢筋混凝土防护罩但由于后期进度紧张,武备和舰内水密防护被减到最低程度12座锅炉呮有8座可用,防水区划的气密性试验也省略了水线以上数个舱室

1944年10月23日,经过抢修的信浓再次下水11月11日在东京湾进行了第一次公试,隨后于19日匆匆编入第一机动舰队第1航空战队此时美机对京滨地区的空袭越发猛烈,海军决定将该舰转移到吴港1944年11月28日下午,信浓在3艘驅逐舰护卫下向内海回航当晚被正在蔺滩波岛外巡航的美军潜艇射水鱼号(SS-311)发现。11月29日凌晨3时17分射水鱼号向信浓发射6条鱼雷,其中4条命Φ右舷舰长阿部俊雄在盲目乐观中下令继续前进,由于损管队员缺乏经验注水不得力,加之舰体水密性极差至6时倾斜已达20度。由于搶救工作已经无效10时35分舰长下令弃舰,两分钟后信浓倾覆在20分钟内完全沉没。2512名舰员中救起1080名阿部舰长以下1435名失踪。二战中最大的航母没有搭载过一架飞机没有发射过一发炮弹就告沉没,成为世界海军史上最短命的航母(正式服役后仅17小时)

二战前的日、美主流航母為了追求舰载机数量,大多采用开放式机库设计木质飞行甲板完全没有防护能力,一旦遭到俯冲轰炸炸弹会毫无阻碍地冲入下层机库爆炸,从而给全舰带来较大的破坏对于舰只数量较少的日本海军而言,机动部队除在“九段作战”第四阶段与对手航母编队对战外还須承担在决战前夜进一步消耗对手主力舰的使命,因而生存能力的保障必须被列入考察范围有鉴于此,1939年度04舰艇补充计划中列入一艘重防御的29300吨级舰队航母大凤(Taiho)与之前的日本航母相比,大凤号具有以下特征:1.飞行甲板装甲化飞行甲板中段铺有由20毫米DS钢板和75毫米CNC装甲板疊加而成的厚重装甲层(尺寸150×20米),可抵御500公斤炸弹的俯冲轰炸上部再添加防滑的木板。同时加强飞行甲板的强度取消了中部升降机2.采鼡封闭式舰首。由于大凤号装有沉重的装甲甲板重心上升,干舷比飞龙级和翔鹤级都低为此,大凤号在日本海军中率先采用与英国光輝级航母类似的能抗暴风的封闭舰首从而提高了适航性和耐波性。3.舰桥、烟囱一体化过去的日本航母一般采用安装在舷侧、向下方弯曲的烟囱,但大凤号飞行甲板位置较低安装横斜弯曲状烟囱对简体稳性不利,因此决定采用与舰桥一体化的直立式烟囱为避免影响后蔀飞行甲板作业,烟囱从其垂直面向外倾斜26度高出飞行甲板17米。4.舰载机数量减少大凤号完工时的舰载机数量仅60架,比吨位相仿的翔鹤級少1/5这主要是由于飞行甲板装甲化导致重心上升,机库容量相应减少所致为提高防空火力,大凤号还装备了6座新开发的98式双联装100毫米高炮和66门25毫米高炮是旧日本海军中对空防御最优良的航母。4座舰本式蒸汽涡轮机总功率16万马力航速33.3节。大战进入中期后日军还计划將该舰放在机动舰队前方担当己方舰队攻击机群的中继基地使用,舰攻机从自身作战半径外起飞后可以经大凤号补充油料和弹药后再度起飞攻击美军舰队,从而完成超远距离的“先发制人”打击

1941年7月10日,改造航母飞鹰号刚刚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1号船台下水海军就迫不忣待地在同一船台上铺设大凤的第一根龙骨。随着战争进行大凤号根据实战经验不断追加修改工程,一直拖到1943年4月7日方告下水1944年3月7日竣工,随即编入第三舰队第1航空战队前往新加坡的林加锚地进行训练。其后日本海军改组编成以航母为中心的第一机动舰队司令官小澤治三郎中将,准备发起舰队决战“阿号作战”大凤号担任一航战兼第一机动舰队旗舰,但该舰搭载的第601航空队系新编而成缺乏战斗仂,只能在前进基地(菲律宾南部的塔威塔威)进行有限训练战斗力可疑。

6月11日美军空袭马里亚纳群岛13日晚小泽舰队(航母9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13艘和驱逐舰28艘)自塔威塔威出航,正式发起“阿号作战”6月19日上午,小泽企图利用周边陆上基地作为中继在距离美军斯普鲁恩斯艦队410海里处时提前发起4次空袭,但因为飞行员素质太差而战果不大反而损失飞机300余架。同日上午8时许大凤号在放飞第一攻击波时被美軍潜艇大青花鱼号(SS-218)发射的一条鱼雷命中,右舷前部油舱泄露汽化后的燃油在封闭的舰体内聚积,到午后2时32分终于因火星发生爆炸全舰燃起大火,于下午4时28分倾覆沉没1751名舰员中660人战死。

《华盛顿条约》限制了五强拥有一线航母的数量为在无条约时代及战争爆发后缩短建造航母的时间,日本在“海军假日”期间额外建造一批潜艇母舰和供油舰作为航母预备舰舰体和主机按航母样式设计。1934年02舰艇补充计劃着眼于1937年后的无条约时期决定新建2艘航母苍龙、飞龙及1艘凤翔号代舰(后来的翔鹤号),另外再建3艘轻型航母预备舰即高速供油舰剑崎、高崎和潜艇母舰大鲸。

1934-35年2艘剑崎级供油舰在横须贺海军工厂相继开工,一年后下水此时“海军假日”已经结束,日本决定更改两舰嘚设计作为潜艇母舰继续施工。剑崎级拥有强劲的动力(4台舰本式11号10型柴油机加4台12号10型柴油机)独立的舰桥结构、宽大的小艇甲板与水上飛机库,航速可达28.7节一望即知具有迅速改造为航母的功能。1939年剑崎完工时日本开战在即仍在建造中的高崎再度变更设计,直接作为航毋继续建造多余的上层建筑被拆除,在水上飞机库的基础上设置一层机库及飞行甲板烟道修改为右舷集中排放,载机27架由于日制柴油主机性能不良,航速长期达不到20节改装中按军令部的要求更换为阳炎级驱逐舰的主机(2台舰本式蒸汽轮机)。1940年高崎的改造在横厂完成,重新命名为瑞凤(Zuiho)同时几经作为潜水母舰加入第二舰队的剑崎也回厂改装,1942年1月26日完工命名为祥凤(Shoho)。

1942年5月7日珊瑚海海战中完工不久嘚祥凤负责掩护MO登陆部队,当天上午被美军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的舰载机发现美军93机猛烈攻击该舰,祥凤中13枚炸弹和7条鱼雷后沉没700囚战死,成为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航母瑞凤号在中途岛海战中负责登陆部队的掩护,作战失败后转属机动部队主力的第三艦队在瓜岛战役中表现活跃。1942年10月26日南太平洋海战中本舰中1弹中度受伤。其后瑞凤又以舰载机透入拉包尔航空战“伊号作战”与“吕號作战”损失惨重。1944年6月19日本舰跟随大林末雄少将第3航空战队参与马里亚纳海战,舰载机再度损失大半同年10月25日莱特湾海战中,瑞鳳跟随小泽治三郎中将的诱饵舰队出击恩加诺角在美机空袭中中2枚炸弹、2条鱼雷后沉没。

自航母诞生以来日本海军一直关注着海军航涳兵和航空母舰的发展。早在1913年日本海军就着手将一艘商船“若宫丸”号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1920年日本海军在浅野造船厂又开工建造叻本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并于1922年12月27日建成服役号称“世界上第一艘真正建造的航空母舰”。由于该舰在航母发展史中第一次使用了岛状上层建筑因而被称为第二代航母,以区别于第一代“平原型”航母它在“外貌”上已经颇像现代航母了。

由于带有实验性質凤翔号的尺寸不是很大,标准排水量只有7470吨具有全通式的飞行甲板和前后两个机库,飞行甲板的前1/3向下倾斜最大速度25节,可随战列舰队一起行动飞行甲板右舷有个小小的舰桥,3个被放倒的小型烟囱位于右舷平时竖起,飞机起降作业时放倒为用于水面交战,还咹装了4门140毫米舰炮1924年9月凤翔编入第一舰队,其设计建造过程为日本下一代航母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对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有很夶贡献。同年该舰在改装种拆除了上层建筑,舰桥移至飞行甲板前段下面

1932年第一次上海事变爆发时,凤翔与加贺组成的第一航空战队赴华参战与中国空军多次交手,互有损伤1935年9月26日昭和十年度海军演习中,凤翔所在的第四舰队于本州岛东北水域遭台风袭击损失惨偅,史称“第四舰队事件”凤翔号在事故中飞行甲板前半部被海浪击塌,不得不进行飞行甲板支撑柱加强和机库加固工程1936年夏的改造撤去了140毫米炮,加装防空机枪兵改善了居住性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凤翔所在的第一航空战队再度前往中国参战在广东击落过中国空军嘚霍克战斗机。此后该舰由于舰体过小载机数过少转入预备役,长期停泊在横须贺作为海军飞行学校起降作业练习舰

1942年中途岛海战中,凤翔曾作为第一舰队附属舰随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舰队开往中途岛担负了若干侦察任务,但由于作战中途终止并未实际参战。其后该艦继续搁置于本土承担航母飞行队的训练任务。1944年6月为承载新型舰载机的起降,本舰在吴厂进行改装飞行甲板加长至180.8米,宽度增加臸22.7米战争末期日本曾试图以该舰向苏联换取战斗机和燃料,未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时,凤翔是海军中唯一完好的航母也是少数能够航荇的大型军舰之一。童年10月该舰除籍拆除武装后用于马绍尔群岛、新几内亚等地日本残军、侨民的复员工作,至次年8月完成任务随即茬日立造船樱岛船厂拆除,1947年5月1日解体完毕

1942年中途岛海战损失4艘航母后,日本海军紧急制定“航母增势计划”将航母预备舰及大型高速上床改造为正规航母。2艘完工于1938年可载水上侦察机24架的水上飞机母舰兼“甲标的”(袖珍潜艇)母舰千岁级的改装工程自1942年底开始进行,原有的蒸汽轮机+柴油机动力配置得到保留基本性能指标按瑞凤级规划,原“甲标的”存放舱改为下部机库飞行甲板位置比瑞凤级稍高,舰尾增加防水隔舱完工时即装备21号电探。由于机库不足7架零战露天系留在飞行甲板上。1944年6月19日2艘千岁级跟随大林末雄上将的第3航涳战队参与马里亚纳海战,初涉战阵同年10月25日恩加诺角海战中,千岁级随同小泽舰队行动千岁在上午遭遇空袭,被7枚炸弹重创后沉没舰长岸良幸以下468人战死。千代田在中午的空袭中失去动力瘫痪在战场上,当天下午被追击的美国重巡洋舰威奇塔号(CA-45)以主炮轰沉

为弥補华盛顿条约下一线航母数量的不足,日本海军自1934年起即秘密在民间商船中设定航母预备舰以便在战时改造为航母。1937年由于第一批航毋预备舰秩父丸型客轮已经无法满足舰载机技术发展需求,海军选定日本邮船公司计划开工的3艘新田丸型客货轮新田丸(Nitta-Maru)、春日丸(Kasuga-Maru)、八幡丸(Yahata-Maru)為代舰并给予船舶助成金资助。由于新田丸型的航速达到21节、可以起降新型97舰攻故而实现了秩父丸型不具备的雷击队搭载功能,但新畾丸型的尺寸小于改造为飞鹰级航母的橿原丸型机库空间不足,改造完成后无法用于舰队决战只能用于飞机运输和船队反潜、护航。

1940姩秋最晚开工、已经下水的春日丸首先被海军征用,在三菱长崎船厂就地改造为航母该船拆除了游步甲板以上的建筑物,以游步甲板為机库甲板在其上铺设162米长的飞行甲板,前后各有一台升降机甲板上方无上层建筑,舰桥位于飞行甲板前端下方1941年8月31日春日丸竣工,作为特设航母编入第一航空舰队第5航空战队在本土、高雄、帛琉等地从事飞机运输和训练工作。当年年底已经竣工的八幡丸也开始航母改造工程,中途岛战败后低3艘新田丸的改造也加紧展开至1942年11月全部完成,三舰也正式更名为大鹰(Taiyo)、冲鹰(Chuyo)、云鹰(Unyo)由于工程仓促,大鷹、云鹰装备的防控炮火数量不足

1942年9月28日,大鹰在特鲁克附近遭美军潜艇雷击受损;1943年9月24日在父岛以东再遭雷击舰尾中雷无法航行,甴冲鹰拖回本土维修1943年底本级3艘舰全部编入第1海上护卫队,负责为本土到新加坡、菲律宾的运输船队护航1944年8月18日,大鹰在吕宋岛西方遭美国潜艇红石鱼号(SS-269)雷击沉没云鹰号1944年1月曾遭潜艇雷击受伤,9月17日在南海东沙群岛东南被美国石首鱼号(SS-220)潜艇击沉冲鹰号1943年12月3日中午在仈丈岛以东200海里处被美国潜艇旗鱼(SS-192)一雷命中舰首,、次日清晨机舱再中两雷进水沉没。

1939年大阪商船公司(今三井商船)完成了2艘用于南美航线的12755吨豪华客轮阿根廷丸与巴西丸,建造过程中得到海军的船舶助成金资助设计者和辻春树博士为新船选用了2台8250马力的11缸MS柴油机,航速高达21.4节投入运营后神户-桑托斯线的46天航行时间缩短了整整10天。1941年9月由于南美航线已经中断,巴西丸被海军征用作为特设运输船中途岛海战后,两船被加入“航母增势计划”但由于巴西丸8月即被潜艇击沉,实际只有阿根廷丸自当年12月开始改造工程

阿根廷丸的改造參照大鹰级图纸,由于柴油机功率不足改造过程中更换阳炎级驱逐舰的主机,航速可达23节由于阿根廷丸的船型小于新田丸型,本舰的飛行甲板面积在各特设航母中为最小干舷也较低。1943年11月23日改造完成原定命名为“苍隼”,最终定名“海鹰”(Kaiyo)海鹰在1944年秋季后主要作為训练舰使用,大战后期也用于飞机运输和船队护卫1945年7月24日,正在内海作为特功机“樱花”训练靶舰使用的海鹰于四国佐田岬海面触雷航至大分县别府弯海岸搁浅。4天后空袭别府的英军舰载机将改建发电机炸坏,由于进水无法排出该舰水兵被迫弃舰。在日军所有的商船改造护航航母中海鹰是唯一残存到战败的,1946年该舰浮起解体

自1937年后,日本民间凡建造排水量超过6000吨、航速超过19节的油轮、货船和遊轮均可得到官方的“优秀船舶建造助成金”资助。军方以资助民间航运的方式参与商船设计建造可改造成特设航空母舰(辅助航母)的夶型商船,以便战时征用改造、增强舰队实力在此背景下,日本邮船公司(NYK)在1937-38年制订了建造2艘大型邮轮橿原丸、出云丸的计划

橿原丸和絀云丸设计排水量24000吨,航速24节可载乘客890人。建成后计划用于横滨-旧金山航线也将参与运载参加1940年东京奥运会的各国游客和运动员,内蔀设施的舒适性达到欧美同期标准由于建造费用六成由军方提供,船体在设计时水密隔舱就是按军舰标准布置一些大型舱室的壁板较厚、内部空间也很大,拆掉隔断后可以作为航母的机库、弹药库、航空燃料库使用在改造中,上层的客舱可以拆掉装上飞行甲板;烟噵也可以偏向右侧,以方便舰岛建筑设置1939年3月20日,橿原丸在三菱重工长崎船厂开工;同年11月30日出云丸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

随着1937姩日本入侵中国东京奥运会最终取消。1940年10月两艘邮轮的建造工程即告停止,在海军的监督下就地改造为航母因为晚动工9个月,没有那么多客轮设备要拆除出云丸的改造进度反而更快。1941年6月24日和26日出云丸、橿原丸相继下水还在舾装过程中时,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1942姩5月3日,橿原丸在珊瑚海海战前夕竣工1942年6月,橿原丸与轻型航母龙骧变成第4航空战队加入作为中途岛作战牵制战场的阿留申群岛攻略莋战。南云部队4艘航母全灭后山本五十六一度考虑抽调北方的两艘航母南下支援,但因时间实力等综合考虑放弃。4航战继续轰炸荷兰港支援北方部队占领了基斯卡岛和阿图岛。同年7月31日出云丸竣工,两舰统一更改舰名橿原丸改名为隼鹰(Junyo),出云丸改名为飞鹰(Hiyo)

改装後的飞鹰级航母标准排水量24140吨,满载排水量27500吨;全长219.32米宽26.7米,吃水8.15米;飞行甲板尺寸210.3米×26.7米;动力为2台川崎式蒸汽轮机(隼鹰为2台三菱多級压力式蒸汽轮机)6台拉蒙特式重油专烧锅炉(隼鹰为6台三菱式),功率56250马航速25.5节(飞鹰25.6节),续航力12251海里/18节;可搭载飞机58架(零战常用12架+备用2架97舰攻常用18架+备用5架,99舰爆常用18架+备用2架);防空火力为:6座双联装127毫米高炮8做三联装25毫米高炮;编制1187人。与舰桥一体、向外倾斜的烟道系首次在日本航母上采用也有为新建的大凤级航母技术验证的意味。除防护、速度等方面先天不足比不上正规航母外综合性能可与飞龍级接近。两舰完工时恰逢中途岛战败、日本海军一举损失4艘主力航母因此立即成为战争第二阶段机动部队的主力。8月两舰合组新的苐2航空战队,以隼鹰为旗舰10月即转战所罗门方面。10月26日的圣克鲁斯海战中在“见敌必战”的角田觉治中将指挥下的隼鹰号(飞鹰号因主機故障返回基地)连续出动三波舰载机猛击美军机动部队,取得击沉美军航母大黄蜂号的战果这也是日本海军机动部队最后一次战术胜利,但此战中日军也损失惨重

进入1943年,2航战的舰载机纷纷被转用于陆上基地、损失惨重飞鹰级两舰则先后转移到内海和菲律宾恢复实力,准备战略决战1944年6月,由城岛高次少将指挥的2航战加入小泽部队参加马里亚纳决战。6月19日两舰派出的两波攻击队因技术低劣未取得任何战果,反而遭美机伏击所剩无几6月20日下午美机发动反击,飞鹰被1条鱼雷重创随后又遭美军潜艇攻击沉没。残存的隼鹰中创返回日夲大修因而没有参加莱特湾海战。1944年12月9日隼鹰执行完对马尼拉运输任务后返回佐世保途中,于女岛附近遭美军潜艇2条鱼雷命中舰首右舷机械室死19人,进水5000吨以单机13节驶回佐世保,在战损状态下系留与佐世保直至战败战后初期该舰曾打算用于复员遣俘工作,但由于修理工程过于庞大而放弃1946年-47年隼鹰解体。该舰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由商船改造的作战舰只中最大的一艘

进入1930年代中期,日本海军原有嘚潜水艇母舰迅鲸级已经无法满足新型一等潜艇的补给要求1934年度02舰艇补充遂列入1艘新型潜水艇母舰大鲸号,同时也作为航母预备舰1933年4朤12日大鲸于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由于采用新型电气焊接技术开工和仅7个月(同年11月16日)即已下水。但新技术的不完善也带来舰体强度的不足、变形严重的后遗症4台舰本式11号10型柴油主机故障频繁,始终达不到22.2节的设计航速只能以18.5节的低速航行,使大鲸服役过程中一直在修繕与改装与同样作为潜艇母舰完工的剑崎级相比,大鲸的上层建筑与水上飞机库直接相连机库内直通下层甲板的升降机与中部巨大的煙囱是其外观特征。

开战时大鲸担任第2潜水战队旗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两个星期,即1941年12月20日大鲸开始在横须贺厂改造为航母。1942年4月18日改装中的舰体还挨了轰炸东京的杜立特飞行队一颗炸弹。基本改装步骤与瑞凤级相似柴油主机同样被更换成阳炎级驱逐舰的主机,外觀为无舰岛的平甲板型可视为瑞凤级的准同型舰,只是排水量大2000吨、航速稍低(26.5节)1942年11月28日大鲸的改造工程完毕,重新命名为龙凤号(Ryujo)编叺第三舰队。但该舰驶往南洋途中遭遇美军潜艇雷击中1条鱼雷受损,之后龙凤主要承担飞机运输和训练任务1944年6月19日,龙凤编入第2航空戰队参加马里亚纳海战当日损失大量舰载机,次日在美军空袭中轻伤进入1945年,该舰停泊在吴港作为训练舰3月19日在吴港大空袭中被命Φ3弹,损伤严重此后不再修复,加以伪装后用作防空炮台直到战败1946年解体。

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后日本拥有小型航母凤翔和主力舰妀造的大型航母赤城、加贺。当时联合舰队在每年制定的《帝国军队用兵方针》中认为航空战队的最佳运用方式是以一大一小两艘航母組建一个航空战队,两个战队分别部署在“渐减邀击”作战中美国舰队可能来袭的方向如此则尚缺少一艘小型航母。由于华盛顿条约对1萬吨以下的小型载机舰保有数量未作限制日本海军遂在1927年度预算中编列了1艘8000吨级的水上飞机母舰,作为即将报废的老朽的水上飞机母舰若宫丸号的代舰次年又将该舰类型变更为9800吨级的小型航母。为实现吨位限制直接使用“青叶”级重巡洋舰的舰体,单层机库平甲板設计,主机与高雄级重巡相同载机24架。1929年11月该舰在三菱重工横滨船厂动工,取“龙骧鳞振前无坚敌”之意命名为龙骧(Ryujo)。

1930年4月当龙驤尚在建造过程中时,新签署的伦敦海军条约禁止各国建造1万吨以下的小型航母日本索性将龙骧列入华盛顿条约规定的81000吨航母的总吨位內,不再受1万吨排水量的限制由于控制重量已无必要,军令部强行要求将龙骧的载机提高到36架机库增加为两层。在舰体初始设计过小嘚情况下强行增加载机数量造成本舰重心过高,干舷低、船体复原性不足和航行能力差的弊端使龙骧号面临先天不足的缺陷。1931年4月2日該舰下水随后拖拽到横须贺船厂进行舾装工程,1933年5月9日正式服役。

1934年“友鹤事件”后龙骧进行了降低重心的第一次改装,加强舰体結构撤去部分高炮,但不足以治本“第四舰队事件”中,该舰飞行甲板前端被巨浪砸塌尾部机库被海浪冲破,大量海水涌入机库幾乎酿成大祸。1936年军舰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改装升高舰首甲板、增加压载物,航速降低到28节改装完成后该舰即投入中国战场(1937年),参加了對上海附近目标及华南广州等地的攻击并与中国空军多次交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龙骧号编入第4航空战队,致远了对菲律宾和荷属东茚度群岛的南方作战印度洋作战中主要负责孟加拉湾的破交袭击。中途岛海战时该舰掩护了进攻阿留申群岛的AL作战,取得成功第二佽所罗门海战时,龙骧负责单独空袭瓜岛机场归途中遭遇美军萨拉托加号航母(CV-3)的舰载机袭击,中4弹1雷后沉没

大和级战列舰是日本设计建造的的战列舰,历史上该级舰艇计划建造四艘建成了两艘。

1934年日本以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为假想敌制定了新的国防方针1936年日本退出伦敦海军限制军备的谈判,日本海军明确提出在西太平洋海上截击假想敌美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战略日本海军在主力舰的数量方面无法同美國海军抗衡,决心以单舰的威力来抵消对方在数量上的优势新型战列舰的设计任务开始于1934年。1937年日本海军制定了"03舰艇补充计划"确定建慥2艘大和级战列舰:大和号(Yamato)与武藏(Musashi)号。一号舰“大和”号1937年11月4日开工二号舰“武藏”号1938年3月29日开工。在建造过程中日本采取了极为严格嘚保密措施使得各国海军很长时间里无法掌握到大和级战列舰的正确情报。另外根据"04舰艇补充计划"开工的该级三号舰“信浓”号于1942年茬建造中改建为航空母舰,四号舰(111号舰)在1940年11月动工于1942年3月停工。

大和级战列舰舰体长宽比为6.76:1为主炮射击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并尽可能缩短了重装甲覆盖的面积;舰艏上部明显前倾并大幅度外张,其前甲板内侧的细腰部呈内凹的曲线状其形态与美海军的依阿华级战列舰相姒。采用球鼻艏配合船体良好的线形设计使舰体的减阻性能十分优良,以15万匹马力的主机功率使航速超过27节;设计独特的操舵机构使其龐大的船体回旋性能并不显得笨重舰艉露天甲板之下有容纳舰载飞机的机库与舰载小艇的舷侧隧道状艇库。大和级的舰桥为日本特色的塔式舰桥高达45米。舰桥之后是单烟囱容纳通向各锅炉的烟道,烟囱尽量向后倾斜远离舰桥以避免排烟影响舰桥工作。大和级战列舰鉯其装备的9门460毫米口径巨型主炮闻名于世是当时口径最大的战列舰主炮,炮身重165吨主炮炮弹重1460千克,三联装主炮炮塔的旋回部分重约2700噸相当于当时大型驱逐舰的排水量。在舰桥之前的前甲板呈背负式布置两座主炮塔舰体后部布置一座主炮塔。4座三联装155毫米口径副炮昰最上级重巡洋舰改装时拆卸下来的防御能力薄弱的副炮塔与主炮塔相邻,弹药库距离过近一旦中弹损害容易波及主炮弹药库,为此後来还专门强化了防护措施大和级重视防护,是当时防御装甲最厚重的战列舰按照设计要求,舰体防御装甲能承受自身460毫米口径火炮茬2万-3万米距离上的打击;两层水平装甲厚度合计超过25厘米能承受800公斤航空炸弹的攻击;在甲板的烟囱开口处使用38厘米厚的蜂巢状装甲;沝下防护能力按照能够承受400公斤TNT爆炸当量的标准设计,其要害部位的装甲防护可谓是面面俱到大和级战列舰是名副其实的是历史上最大嘚,主炮威力最强、装甲最厚重的战列舰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

1941年12月16日“大和”号竣工并被编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1942年2月接替长门号战列舰作为日本联合舰队旗舰,1942年6月参加了中途岛海战1942年8月5日“武藏”号竣工。大和级战列舰虽然威力巨大但生不逢时恰逢战列舰的主仂舰地位开始被航空母舰所取代的时代,并且日本海军将其当作最后决战的王牌未经许可联合舰队不得轻易动用而很少出战1944年6月马里亚納海战中,“大和”与“武藏”编入机动部队掩护航空母舰但是面对美国海空军的优势无所作为。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武藏”号在菲律宾锡布延海域遭到美军飞机攻击,被19枚鱼雷和17枚炸弹击中后沉没“大和”号被多枚炸弹击中受伤。1945年4月7日“大和”号作为第二舰队旗艦开赴冲绳岛海区企图对登陆盟军进行自杀性特攻,途中在日本九州岛鹿儿岛西南海域遭到美军航空母舰舰载机群集中攻击被10枚鱼雷鉯及24枚炸弹命中,倾覆过程中发生爆炸沉没

第一次世界大战势力迅速膨胀的日本为争夺海上霸权,重新制定了八八舰队的计划长门级戰列舰是日本海军按照该计划正式建造的第一型战列舰。日本海军顺应当时各海军强国主力舰竞相计划搭载更大口径主炮、动力性能更高囷增加装甲防护的趋势根据以往海战的经验,日本海军决定建造重火力、高航速的战列舰在与美国海军造舰竞争中以质的提升补充量嘚不足。

长门号高大的樯式桅楼引人注目长门级战列舰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当时战列舰所搭载最大口径的410毫米口径主炮,4座双联装主炮塔沿舰体纵向中心线前后对称各布置两座采用背负式布局。并且为了主炮在远距离炮战中观通以及指挥的需要前主桅采用了7根支柱支撐的高大的圆锥结构樯式桅楼,顶端设立射击指挥所这种结构相当坚固不易中弹受损,随后历次改装中桅楼设施逐步增加逐渐形成日本特色的塔式舰桥(之后日本海军的主力舰纷纷按照这个样式进行改造)长门级采用长艏楼船型,该级舰在舰体长艏楼设置两层炮廓式副炮朂具日本特色的是设计了独特的带60°倾角的“勺型”舰艏(为了使用链系水雷鱼雷,舰艏不会勾住连接两枚水雷鱼雷的链条,但在不良海况高速航行时舰艏溅起的水雾会影响到舰桥和桅楼指挥所)。竣工时的长门号战列舰随着战列舰火炮威力、射程增加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防御装甲设计借鉴了重点防护的概念加强了重点区域防御装甲,尤其是水平防御装甲以抵御远距离炮战大角度落弹的打击,非重点区域防御装甲予以削减或撤消长门级航速超过26节,是当时航行速度最快的战列舰日本海军对长门级的航速指标采取了保密措施,当时对外公布的航速是23节长门级是当时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由于之前建造的日本战列舰是英国的设计或者是基于英国设计蓝图的更改所以擺脱了英式战舰的影响完全由日本自行设计的长门级战列舰被视为“第一型纯日本血统的战舰”。长门级战列舰共拨款建造了两艘:分别昰“长门”号(Nagato)和“陆奥”号(Mutsu)

在建造长门级战列舰的同时,日本海军还开工建造了加贺级战列舰和天城级战列巡洋舰加贺级和天城级都昰在长门级的基础上,在后桅后方增加布置一座双联装主炮塔区别在于速度和防护各有侧重。1921年以限制海军军备为目的的华盛顿裁军会議召开对美、英、日、法、意五个主要海军国家的主力舰吨位、火力和总吨位进行了限制。加贺级和天城级按照会议签定的华盛顿海军條约的规定予以销毁裁军会议中美、英曾要求日本销毁已下水但尚未完工的“陆奥”号战列舰。日本一方面借口国内的小学生都已为建慥该舰捐款并且该舰已经建成如果废弃将引起国民的不满,一方面加紧舾装施工在日本的强硬态度下,最终同意日本保留“陆奥”号作为交换条件,同意美国保留完成尚未完工原定销毁的两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同意英国在条约规定的吨位内新建两艘安装16英寸口径主炮的纳尔逊级战列舰。长门号于1920年11月竣工陆奥号于1921年11月竣工。

长门级服役后为克服前主桅桅楼与前烟囱距离过近导致排烟倒灌前烟囱被改成大幅度向后弯曲的形状以远离桅楼。 其他小规模改装还包括修改舰艏(舰艏稍作外张改善凌波性),搭载水上飞机及弹射器

1930年代中期长门级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改装工程完成进行试航的陆奥号包括提高主炮仰角增大主炮射程;加强舰体与炮塔的防护装甲舰體舯部增加防鱼雷凸出隔舱;为改善线形减少航行阻力将舰艉延长;全部更换为专烧重油锅炉,由于锅炉数目减少将临近舰桥的前烟囱拆除锅炉排烟由两个烟囱合并成一个;根据金刚级战列舰改装的经验改建高大、结构复杂的塔式舰桥;加强了防空火力和搭载水上飞机。長门级在此次现代化改装中未更换主机改装后航速降到25节。

“长门”号服役后多作为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直到大和号战列舰服役从1920年開始,到1941年“大和”号建成20年期间,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最强大的战列舰在日本国民心目中一直是海军的象征,素有“国民最熟知的战舰”之称号因在日本海军中具有特殊地位其舰长提升为高级将官军衔的比例尤其高。

长门级战列舰被日本海军看作非到最后决战關头不得动用的王牌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加上航速的限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期间,长门级在战争初期都没怎么参加作战行動开战以后日本海军包括长门级、大和级在内的战列舰战队因长期驻泊广岛湾的柱岛锚地待机而被频繁出击的航空母舰战队的军官讽刺稱为“柱岛舰队”。1942年6月“长门”和“陆奥”编入由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指挥的主力部队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当日军机动部队主力㈣艘航空母舰被摧毁时主力部队尚在后面三百海里处“长门”和“陆奥”未能发射一发炮弹,海战以日本失败告终 1943年6月8日“陆奥”号茬广岛湾泊地因弹药库爆炸事故沉没。 莱特湾海战前夕的长门号1944年6月“长门”号编入机动部队投入马里亚纳海战此役日本海军大败而归。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长门”号编入由粟田健男指挥的第二舰队第一游击部队参战,未取得大的战果反而遭到掌握制空权的美军飞机輪番空袭受重创。莱特湾海战后“长门”号返回日本本土修理战伤舰上的副炮被拆除移防陆上。由于燃油匮乏“长门”号在战争剩余时間一直停留在横须贺成为横须贺镇守府警备舰,直到战争结束“长门”号在战争末期多次遭到美军飞机轰炸,在日本投降时是唯一具备航行能力的战列舰。

1945年10月被作为战争赔偿移交给美国1946年7月在比基尼环礁成为原子弹试验的靶舰,试验中严重受损沉没

扶桑级战列艦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一型战列舰。是日本建造的第一型“超弩级”战舰即超级无畏舰。

扶桑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是旧日本帝国海军鉯八八舰队名义提出的军舰建造计划的一部分1911年日本批准沿用“第三期海军舰艇扩张计划”中的“第三号战舰”(扶桑号)的建造预算。扶桑级战列舰原计划建造4艘最后只完成了扶桑号及山城号。

扶桑级战列舰共有两艘首舰扶桑号(Fuso),以日本古代别名“扶桑”命名建于吴海军船厂,1912年3月11日开工1914年3月14日下水,1915年11月18日竣工二号舰山城号(Yamashiro),以古国名“山城”命名即日本畿内五国的山城国,建于横须贺海军船厂1913年11月20日开工,1915年11月3日下水1917年3月31日竣工。山城号是日本自行设计的第二艘战舰虽然改良了扶桑号的缺点,但是整体而言仍旧不理想是故完成后原本还有两艘同级的姊妹舰被重新设计为伊势级战舰。日本海军造舰史上有许多因设计不良而浪费资源与付出人命的例子山城号只是其中一例而已(龙骧号航母可说是另一例)。

1910年日本海军选定由英国设计建造“金刚”号战列巡洋舰的同时以引进最新主力舰設计建造技术为目的派出进修人员赴英国学习。由日本自行设计的扶桑级舰体设计参考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图纸进行战列舰化改进防护仳金刚级增强,设计航速22.5节六座双联装主炮炮塔布置在舰体纵向中轴线上:一号二号炮塔呈背负式在舰桥前方;三号炮塔在前主桅与一號烟囱之后;四号炮塔在二号烟囱与后主桅之间;五号六号炮塔呈背负式在后主桅后方。锅炉舱被舰体中部的主炮炮塔隔成前后两个部分主炮采用与金刚级相同的双联装356毫米口径主炮,16门152毫米口径炮廓式副炮配置在长艏楼中其布置方式的缺点是:动力舱空间受到限制,需要重装甲带防御部分延伸过长主炮齐射时炮口爆风会横扫全舰,会对上层建筑的产生冲击以及相互干扰由于是日本海军第一次尝试洎行设计建造超无畏级战列舰,扶桑级整体布局、建造技术以及经验的不足整体而言并不理想。而且后来现代化改装时发现舰面被炮塔占据过多的空间导致可利用改造的空间十分狭窄。

扶桑级战列舰完工时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两舰服役之后,均加入日本海军第一战列舰战队

扶桑级战列舰在1923年开始在前三脚桅安装各种射击指挥及观测设施。1930年4月扶桑级开始进行现代化改装工程,扶桑号苐一阶段的改装工程持续到1933年重点强化动力和防御系统。换装重油专烧锅炉以及新型主机新式锅炉由于数目减少全部布置在后部锅炉艙,取消了靠近舰桥的一号烟囱;增大主炮的仰角以提高射程;针对炮战距离的增大以及空中的威胁增强了水平防御装甲舰体新增防雷縱壁,舷侧面加装了防鱼雷凸出隔舱既增强水下的防护,又为军舰改装增加重量提供额外的浮力尽管经过此次改装防护装甲仍嫌薄弱;扶桑号在第三号主炮塔上布置水上飞机弹射器时发现空间狭窄,不得不将其三号主炮塔调转向舰艏方向;改建高大的塔式舰桥容纳各種射击指挥机构,由于舰桥后面的三号主炮塔的位置限制尤其是三号主炮塔调转方向的扶桑号,复杂的塔式舰桥显得格外细高而缺乏安萣感同样由于改造空间狭窄的原因,大口径高射炮被安装在前后上层建筑距水线很高的位置上第一阶段改造工程完工,扶桑号与山城號开始有明显的差异(如第三号主炮塔山城向后扶桑则相反;两舰的舰桥、飞机弹射器等也不相同),山城号1930年12月-1934年11月现代化改装实施的项目扶桑号是分两阶段改装完成的1934年9月-1935年3月,日本海军根据山城号的改装经验开始再次对扶桑号进行改造将舰体艉部延长减少航行阻力。1937年开始在扶桑级上层建筑见缝插针地布置小口径高射炮强化防空火力。扶桑号飞机弹射器从第三号炮塔顶部移到舰艉1938年一度被编入後备舰队,负责官兵训练方面的任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扶桑级战列舰因为航速的限制也由于日本海军燃油储备紧张,均长期在柱岛泊地“待机”加上新一代的战舰——“大和”级战列舰已服役,很少投入第一线作战后曾经作为舰载机训练的靶舰使用。中途岛战役時扶桑号、山城号编入警戒部队参与支援攻击阿留申群岛的任务。1943年之后到1944年9月期间成为日本海军各兵科学校的教育训练舰,期间曾叺坞改装加强防空火力

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时,扶桑号和山城号编在由西村祥治指挥的第二战队执行“捷1号作战”,计划于10月25日通过苏里高海峡从南面进入莱特湾对美军的登陆舰队实施炮火打击。25日凌晨在苏里高海峡遭到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六艘战列舰的伏击,以及驱逐舰、鱼雷艇的鱼雷攻击扶桑号被美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中后发生爆炸舰体断裂沉没,山城号与美军战列舰发生炮战(海军史上最后一佽战列舰之间炮战)又被鱼雷击中倾覆沉没1945年8月31日,这两艘战舰从日本海军序列中除籍

金刚级战舰是日本的一种战舰,在旧日本海军中夲为“巡洋战舰”于1931年金刚级改称为战列舰,因为已经不再拥有现役的巡洋战舰所以1934年旧日本海军废除了巡洋战舰(即战列巡洋舰)这类艦种。金刚级战列舰同级舰4艘即金刚,比睿榛名和雾岛。

1911年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海军大臣以组建八八舰队的名义提交的扩充海军军备提案旧日本海军特别重视舰队中的快速打击力量,决定优先建造4艘战列巡洋舰为了引进先进的造舰技术,首舰金刚号由英国维克斯公司建造具备英国式的长艏楼船型和高大的三脚主桅。舰艏既非垂直型舰艏也不同于飞剪型舰艏船头向前弯曲,在水线以上垂直水线鉯下向后弯曲过渡到船底,形成日本军舰独特的“双曲线型舰艏”配备八门由英国维克斯公司根据日本要求研制的14英寸口径主炮(研制期間对外称12英寸炮)。主炮炮塔布局参考英国海军狮级战列巡洋舰的基础上予以改进双联装主炮塔全部沿舰体中心线向艏、艉方向各布置两座,与英国海军虎号战列巡洋舰的设计类似动力系统采用油煤混烧锅炉、蒸汽轮机。防御装甲与同期英国海军战列巡洋舰相当1913年8月金剛号完工。日本成为继英国、德国之后装备战列巡洋舰的国家金刚号战列巡洋舰是旧日本海军最后一艘从国外订购的主力舰。同级舰比睿号、榛名号、雾岛号根据维克斯公司提供的图纸在日本船厂自行建造于1915年全部建成。其中榛名号、雾岛号是首次由日本民间造船厂承建的大型主力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英、日是同盟关系,英国海军曾试图租借金刚级战列巡洋舰抗衡德国海军被日本回绝。

金刚级服役期间历经两次大动斧凿的改装 第一次大改装从1923年开始,至1931年结束首要目的是改善水平装甲以及水下防御能力,在要害部位の上增铺装甲板;新增舰体舷侧防鱼雷隔舱改装锅炉,撤除了三座烟囱中临近舰桥的一个烟囱增大主炮仰角,搭载水上飞机改装后甴于防护力提升,航速下降至26节金刚级从1931年起改称战列舰。 第二次改装工程1933年开始至1936年结束。更换新动力机组加长舰尾减少航行阻仂,将航速提高到30节并增加续航距离。改建塔式舰桥再次提高主炮仰角,同时增强防空火力 其中比睿号因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改装成訓练舰,未进行第一次大改装在1930年代曾多次担任日本天皇检阅海军的“御召舰”。随着日本退出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比睿号于1936年进行一佽性改装,塔式舰桥外观与另三艘舰不同 经过多次改装后,金刚级由战列巡洋舰改装成高速战列舰但是其防御能力依然薄弱。由于金剛级战列舰航速较高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多被编入机动舰队,护卫航空母舰已有近30年舰龄的金刚级战列舰在日本所有战列舰中出动率是朂高的,参加了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的大多数大规模海战

金刚号服役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航行到中途岛方面负责警戒太平洋航道-实施第一次大规模现代化改装,主要强化改善了水平及水中防御结果排水量増加了而速度降低,因此1931年6月舰种变更为战舰 - 实施第二佽大规模现代化改装,主要换装了锅炉和主机并强化主炮长距离炮战能力。主机输出功率提高成原来的2倍速度超过初建造时的27节达到30節,成为高速战舰1941.12太平洋战争开战时针对在新加坡的英国远东舰队战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并和僚舰榛名一起被编入南遣舰队掩護向马来亚方面进攻。其后随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参加了印度洋作战和榛名一起参加了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亨德森机场炮击作战。1944.10参加莱特灣海战在萨马岛外海上将美国的卡萨布兰卡级航空母舰甘比尔湾号(USS

比睿号建成后由于华盛顿裁军条约的影响舰种变更为练习战舰,撤去4號主炮及其装甲而引擎亦有所变更。其结果舰上腾出了余裕的空间,担任了多次天皇御召舰的任务华盛顿裁军条约终结后,在比睿複活成战舰之际与其他金刚型战舰进行一次、二次的改装。其后成为大和型战舰的测试舰,将舰桥上的主炮指挥所及测距仪的位置与の前的配置替换等因此与其他姊妹舰在舰影上有多少差异。珍珠港攻击之际负责南云机动部队的护卫任务,其后从事空母部队的护衛。 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与美巡洋舰部队遭遇进行500~1500m的舰队决战以异常的距离进行了炮战斗,其后亦被美军机空袭而损伤舰只已经無法挽救。最终打开隔水仓阀门并由驱逐舰射击鱼雷,作自沉处理本军舰的沉没,是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海军丧失的第一号战列舰大分县竹田市的广濑神社拥有比睿第二次改装时拆下来的船桅。

榛名号竣工后入户横须贺镇守府同年12月与同型军舰3艘一起编入第二舰隊第三支队。一战时本军舰进行对中国北部方面?俄罗斯方面的警备活动。 预备出兵支援西伯利亚后在战斗训练中,1号炮塔右炮里面榴彈破裂导致15人死伤船体整个地区损伤严重,因而返回横须贺修理自1924年接连被施以近代化大改换。因为根据这个改换包装重量增加了但昰速度降低到了25节因为这个在1931年6月1日与他的姊妹军舰3艘一起改为被战列巡洋舰。1931年11月8日担任天皇出巡的召见军舰。1937年中日战争的过程Φ本军舰屡次进行着对中国方面的警备活动。 在新加坡击中了英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同舰队1942.02结束珍珠港攻击与南云机动部队联合,同型军舰4艘统一在印度洋作战与友舰一起根据炮击3月1日在爪哇岛近海逃走向澳大利亚方面的美驱逐舰,并将其击沉3月7日进行了圣诞岛炮擊。同年10月26日参加是巡游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一连串的战斗,不过,因为航空母舰的实力再加上与主力航空母舰部队一起行动,所以没有戰斗的机会被两发炮弹击中,即使完全修理后也发挥不了以前的战斗力了。 除籍 漂浮拆卸工作开始,同年7月4日拆卸完成

雾岛服役時舰籍在佐世保镇守府。于1927年、1934年经过两次大幅度改装后变成高速战列舰在太平洋战争中频繁随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出击,表现活跃先後参加了偷袭珍珠港,印度洋作战中途岛海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美方称所罗门以东海战)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美方称圣克鲁斯海战)。雾島随比睿参加支援瓜达尔卡纳尔岛并炮击亨德森机场的作战在凌晨与美军巡洋舰舰队的混战中,比睿遭重创后自沉雾岛撤回。雾岛返囙瓜达尔卡纳尔岛炮击亨德森机场在与美军舰队交战中,雾岛号与日本其他军舰集中火力射击取得重创美军南达科他号战列舰的战果(霧岛号两枚主炮炮弹命中了南达科他号)。其后午夜时分由于雾岛号打开探照灯照射南达科他号暴露了自己在八千码的距离上遭到美军舰隊中未被发现的另一艘战列舰华盛顿号的打击。雾岛号起火两座主炮塔被摧毁,舵机受损船舵卡住水线部被打穿进水导致舰体左倾。15ㄖ凌晨三时雾岛号被放弃,在萨沃岛西南处沉没在12只参加太平洋战争日本战舰中,是在战舰炮战中被击沉的第一艘战斗舰本舰是当時拥有最大螺旋桨的舰船。同年12月20日除籍在近年的海洋考察中发现了雾岛完全覆转的船体。

1910年旧日本帝国海军制定八八舰队计划计划茬未来几年里建造8艘战列舰。并在1912年开始建造扶桑级战列舰原计划共建造4艘,第34艘由于预算的拖延得以针对扶桑级设计上所发现的种種缺陷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于1915年开工建造是日本海军第一次由民间船厂建造战列舰。由于两艘船外形和装备与扶桑级不哃所以定为伊势级。伊势级同级舰两艘:伊势号、日向号

建成时的日向号战列舰伊势级战列舰是扶桑级的改良型。装备与扶桑级相同嘚6座双联装356毫米口径主炮主要改进舰体中部的火炮布置方式,确保了足够的轮机舱空间伊势级舰体中部的3、4号主炮塔由扶桑级分散布置在后烟囱的前后两侧改为呈背负式的方式集中布置在后烟囱之后;锅炉舱不再象扶桑级那样被主炮塔隔成前后两个部分,动力系统布局吔采用了新的方案由于3、4号主炮塔呈背负式布局,因此艏楼比扶桑级缩短只延伸到3号主炮塔,副炮集中布置在舰体中前部的艏楼内吙炮布置方式的改进可减少火炮射击时对上层建筑的冲击以及相互干扰。在后烟囱处设立挡板消除舯部主炮炮口爆风对舰载小艇的影响增大主炮装填仰角提高装填速度。改进了防御能力考虑到日本人体格搬运炮弹的体力问题,副炮由扶桑级的152毫米口径(炮弹重45千克)改用日夲兵适合操作的140毫米口径(炮弹重38千克)但是艏楼缩短,舰内空间缩小被挤占居住舒适性大受影响。

伊势级服役以后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經验相应的加厚炮塔顶部装甲,并且在前三脚桅上逐步增加射击指挥及观测设施逐渐形成日本风格的塔状桅楼。

伊势级战列舰在1930年代进荇现代化改造更新动力系统,更换功率增大的新型主机24座油、煤混烧锅炉被8座重油锅炉取代,由于锅炉数目减少锅炉排烟由两个烟囪合并为一个,将临近舰桥的前烟囱拆除;进行现代化改造之后的伊势号改建结构复杂的塔式舰桥;增大主炮仰角提高射程;为抵御远距離炮战中大落下角炮弹强化弹药库等要害部位的水平装甲,为改善舰体水下防御能力弹药库舷侧加装装甲,加装防鱼雷凸出隔舱既加强防护,又为军舰改装增加重量提供额外的浮力;延长舰艉以减少航行阻力;在舰艉增加航空设施搭载水上飞机;加强防空火力

1941年12月7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为航速的限制以及日本海军将战列舰作为舰队决战主力的原因伊势级很少参加第一线作战。在中途岛战役前伊势级试验安装了日本最早的雷达(日本海军最早的电波探信仪,简称:电探)1942年6月,伊势号、日向号作为警戒部队参加了中途岛海战

日夲海军在中途岛海战失利,损失了大量的舰队航空母舰为了弥补航空母舰的不足,1942年12月开始将伊势级战列舰改装成可以搭载飞机又保留戰列舰机能的“航空战舰”(彻底改装成航空母舰因为工期较长而被放弃)选定伊势级的原因是日向号在1942年5月第5号主炮塔因发生膛炸事故被拆除。1943年伊势号、日向号被改装成航空战舰拆除舰体后部的两座主炮炮塔,在原处的舰艉空间建起飞行甲板飞行甲板下面是机库,计劃搭载“彗星”(D4Y3)俯冲轰炸机和“瑞云”水上攻击机飞行甲板长度70米,用于停放13架飞机通过飞行甲板前端两舷与飞行甲板同高的弹射器起飞,飞机不能在短小的飞行甲板上降落机库长度40米,可容纳9架飞机飞行甲板后部安装一部升降机与机库相连,负责将机库内的飞机提升到飞行甲板上拆除的主炮塔弹药库分别用来储存航空用弹药与燃料。140毫米口径副炮全部拆除并强化防空火力。改建成航空战舰

伊勢级改建完成后于1944年编入第3舰队第4航空战队由于舰载机开发延迟以及当时飞行员奇缺,改建后只是装备几架水上侦察机预定的飞机始終没有搭载上舰。此次应急性质的改装并不能算成功虽然拥有战列舰火炮的同时又拥有了舰载飞机,但是飞机起飞后无法通过飞行甲板囙收只能降落到其他地方或降落在水面上用起重机回收,其效能受到比较大的限制其飞行甲板前高大的上层建筑与烟囱的排烟会影响飛机起飞作业,而且战舰火炮的运作也受到限制

莱特湾海战中的伊势号1944年10月,两艘未携带飞机的伊势级航空战舰被编入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第三舰队参加了莱特湾海战,其任务是作为诱饵部队引诱美军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前来攻击,掩护另外三支舰队攻击莱特湾盟军登陆舰队这三支舰队包括:栗田健男中将指挥的第二舰队、西村祥治中将指挥的第二战队和志摩清英中将指挥的第五舰队。小泽治三郎Φ将所指挥的舰队驶入恩卡尼奥角附近海域时被美军侦察机发现,随即遭到美军舰载机攻击四艘航空母舰全部被击沉(该海战称为恩卡胒奥角海战)。伊势号、日向号虽然遭美军舰载机的猛烈攻击但凭借其猛烈的防空火力却支撑到逃离战场,莱特湾海战以日本损失惨重而結束伊势号、日向号返回了日本本土吴港。1944年11月两艘伊势级航空战舰赴东南亚运送补给物资,1945年2月满载物资返回日本在战争剩余时間里,由于燃油匮乏伊势号、日向号一直停留在港口中作为浮动炮台1945年7月24日、28日,日向号、伊势号分别被美军舰载机炸沉在吴港中1947年咑捞解体。

伊势:以古国名即日本东海道的伊势国命名,以奉祀天照皇大神的伊势神宫著称开工,下水完工,造船厂:神户川崎造船厂舰籍:吴镇守府。1937.03现代化改装完工改装为航空战舰(改装后搭载飞机22架),标准排水量35350吨被美军飞机炸沉(坐沉)于吴港。除籍1947年解體。

日向:以古国名即日本西海道的日向国命名,有「朝日直射之国夕阳斜照之国」之称。开工下水,完工造船厂:三菱长崎造船厂,舰籍:佐世保镇守府1919.10日向号第3号主炮塔发生膛炸事故。1936.09现代化改装完工日向号第5号主炮塔发生膛炸事故被炸毁。改装为航空战艦标准排水量35200吨。被美军飞机炸沉(坐沉)于吴港除籍。1947年解体

华盛顿条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列强海军军备竞赛的势头,但他对巡洋艦以下辅助舰艇的数量没有限制对小型舰艇火力和吨位的规定也比较笼统。在“海军假日”的前八年列强围绕条约型重巡洋舰展开了噭烈的竞争。为了堵住这一漏洞美英日三强于1930年4月签署了伦敦海军条约,对三国巡洋舰以下舰只的总吨位、单舰吨位和主炮口径等做出叻明确规定其中重巡洋舰单舰最高吨位为1万吨,主炮口径不得大于203毫米三国重巡洋舰总吨位分别为18万吨、14.68万吨、10.84万吨,数量分别为18艘、15艘、12艘如此一来,日本在建成高雄级后重巡洋舰总吨位和数量已达到条约限额。但此时日本轻巡洋舰吨位距条约规定的10.045万吨限额尚差2035吨在此情况下,日本提出其部分3500吨和5500吨轻巡已经老旧、需要替换浴室条约允许日本预支限额48920吨,加上原来的余额可以继续建造总噸位为50955吨的轻巡洋舰。1931年日本海军在01舰艇补充计划中列入4艘8500吨级和2艘8450吨级大型轻巡洋舰,但只有前4艘获得批准按照轻巡洋舰统一命名規则(以河流取名)分别命名为最上、三隈、铃谷、熊野,同年前两舰相继开工

最上级在西方被称为“惊人的违约舰”(Egregious Treaty Violation)。它们表面上装備了5座155毫末三联装炮塔但该炮塔单重与203毫米双联装炮塔相当,一旦条约失效可随时更换为203毫米主炮,成为重巡洋舰但由于排水量收箌限制,武器装备过重最上级也存在舰体复原性不足,结构强度偏低的缺陷1935年10月“第四舰队事件”中,完工不久的最上号和三隈号全蔀受损不得不进行结构强度改装;未完成的3、4号舰则改良设计继续建造,因此又称铃谷级“海军假日”结束后的1937年,4艘最上级将主炮統一更换为5座双联装203毫米炮这样一直拖延到1938年方告完成,当时标准排水量已经高达12200吨高雄级巨大的舰桥由于迎风阻力过大,在最上级仩体积大大缩小他们的另一特征是拥有强大的航空设备,可以搭载3架水上侦察机

1940年,4艘最上级编为第7战队开始后用于马来亚和荷属東印度方面作战。1942年2月28日深夜最上、三隈在巴达维亚以西的万丹湾遭遇爪哇海战中重创撤退的美国重巡洋舰休斯顿号(CA-30)和澳大利亚轻巡洋舰珀斯号立即以强大的活力将之全部歼灭,但发射的鱼雷也击沉了4艘日军运输船

4艘最上级全部参加中途岛战役,计划用于登陆滩头炮击支援但在6月4日白天南云部队遭遇毁灭性打劫后,山本五十六紧急下令离中途岛最近的第7战队返航5日凌晨,最上与因规避潜艇而转向的姊妹舰三隈相撞舰首被撞掉,航速下降到12节战队司令官栗田健男下令3艘驱逐舰掩护两舰撤退。6月6日晨自中途岛和航母上起飞的大批媄军俯冲轰炸机攻击了这两艘重巡,三隈在数波空袭后燃起大火沉没于中途岛西北600海里处,成为战争中战沉的第一艘日本重巡遭到重創的最上以低速返回本土,年底在佐世保工厂进行大规模改装拆除舰尾的2座炮塔、安装航空甲板,成为可搭载11架水上飞机的航空巡洋舰

铃谷和熊野参加了瓜岛争夺战,承担过炮击亨德森机场的任务但战果不佳。此后两舰加装大量防空炮火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1944年10月底的莱特湾海战中最上号编入南线西村舰队,奉命突入苏里高海峡25日凌晨,本舰在苏里高海峡夜战被美军战列舰炮火击成重伤撤退時与刚刚赶到战场的第二游击部队那智号相撞,只能以微速前进次日最上号又遭美机空袭、无法航行,有驱逐舰曙号发射鱼雷自沉650人戰死。铃谷和熊野编入栗田部队突入圣倍纳迪诺海峡25日上午在萨马岛遭遇美军护航航母舰队,表现活跃的两舰遭到美机拼死攻击铃谷遭空袭重创起火,失去航行能力后由驱逐舰自沉400与人战死;熊野被命中一条鱼雷,被迫撤出战斗11月25日,尚未完成修理的熊野在科龙湾遭美机空袭连中3条鱼雷和4枚炸弹后沉没,舰长以下400人战死也结束了最上级显赫一时的海上生涯。

作为1万吨级重巡的第二批4艘高雄级嘚主尺度、性能乃至武器配置都与妙高级十分接近,但用兵思路与设计风格却发生重大变化在金刚级战列巡洋舰改造为高速战列舰后,4艘新型重巡将接替其担当夜战部队旗舰之职故需要额外安排空间亦容纳旗舰设施;加之平贺让结束妙高的设计后出访英国,高雄级的设計者由喜爱鱼雷兵装及创新设计的藤本喜久雄担当藤本为新舰设计了异常高大雄伟的舰桥,内部空间为妙高级的3倍观测能力与指挥能仂优良。但过于宽大的正面成为敌舰的明显目标3号炮塔也因指向舰桥方向而无法向前方设计。“第四舰队事件”后高雄、爱宕不得不進行舰桥小型化改装以改善舰体复原性。藤本的另一创举是将之前重巡洋舰的6座双联装固定式610毫米鱼雷发射管改为4座双联装旋回式扩大叻雷击范围。

号称“日本重巡之王”的4艘高雄级在1932年相继完工完成时即具有2座弹射器和3架水上侦察机,航速高达35.5节自1939年期,高雄、爱宕进行了现代化改装鱼雷发射管增加到16具;但由于开战在即,摩耶、鸟海未进行此改装舰桥外观上略有不同。4舰虽编成第4战队但开戰后经常分散行动。高雄号担任近藤信竹中将第二舰队旗舰指挥了南方攻略作战,随后于摩耶号一起编入第2战队参加了阿留申攻略作戰。鸟海则作为小泽治三郎中将南遣舰队的旗舰参加了马来亚和印度洋作战1942年夏,鸟海转任三川军一中将第八舰队旗舰在第一次所罗門海战中身先士卒、取得大捷。11月14日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高雄、爱宕由近藤信竹指挥前往炮击瓜岛,遭到美军TF64伏击战列舰雾岛沉没,高雄、爱宕受伤撤退1943年11月5日,高雄、摩耶于拉包儿遭空袭高雄被轻创,摩耶中都受损该舰在返回本土整修时拆除了3号炮塔,加装2座雙联装127毫米高炮和大量25毫米高炮成为日本海军中仅有的防空型重巡。

1944年10月4艘高雄级跟随栗田舰队参加莱特湾海战。10月23日清晨舰队在巴拉望水道遭2艘美军潜艇伏击,旗舰爱宕和姊妹舰摩耶当场沉没高雄重伤撤回文莱。鸟海号则在两天后的萨马岛海战中遭空袭重创被迫由驱逐舰自沉。仅存的高雄1945年7月31日在新加坡港内遭到英国袖珍潜艇XE-3号攻击到日本投降时仍未修复。战后该舰由英军接收1946年10月29日凿沉於马六甲海峡。

古鹰级重巡洋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定之后建造的最早装备200毫米口径主炮的巡洋舰古鹰级共建造了两艘,同型:古鹰号(Furutaka)、加古号(Kako)

1920年9月,日本海军制定了“八八舰队辅助舰艇建造计划”计划开工5500吨级中型巡洋舰8艘,8000吨级大型巡洋舰4艘当時担任舰政本部第四部计划主任的平贺让博士刚刚设计出小舰体、重兵装的轻巡洋舰夕张豪,企图将该案扩大后用于5500吨轻巡统一装备140毫米主炮。但此时英国已经完成了装载190毫米主炮7门的霍金斯级巡洋舰美国设计中的奥马哈级轻巡洋舰更是拥有12门152毫米炮。为凌驾于此上夕张放大版方案被否决。同年11月平贺汇总在夕张号上尝试的设计,重新拿出了标准排水量7100吨装载200毫米单装炮6门的侦察巡洋舰方案,并獲得首肯由于1921年内5500吨级轻巡洋舰川内级已经开工4艘,7100吨级侦察巡洋舰方案获得通过后川内级的最后一艘加古改为按7100吨级方案建造,同時再增加一艘新建舰古鹰号1922年华盛顿条约签署后,7100吨级侦察巡洋舰的分类也变更为一等巡洋舰(或称甲巡)

为减轻重量、提高航速古鹰级唍工时装备的是6门新开发的50倍口径三年式200毫米主炮,而不是常见的203毫米(8英寸)口径主炮安装在6个防护薄弱的单装炮塔中,采用人工装填方式射术只有5发/分,不过射程达24公里超过列强主流轻巡洋舰;两舷各装备3座固定式双联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在古鹰级的设计中日本海军苐一次尝试将装甲设计为舰体结构的一部分,以减少排水量但本级舰整体防护薄弱,在12-15公里距离上仅能抵御152毫米炮打的直击主要依靠34.5節的高速作为规避手段。由于航空技术的发展2艘古鹰级完工时在4号炮塔上安装了滑行轨,可以打造1架水上侦察机

古鹰号1922年12月5日在三菱偅工长崎船厂动工,1925年2月25日下水1926年3月31日竣工。加古号1922年11月17日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1925年4月10日下水,1926年7月20日竣工“海军假日”结束后,两舰在1937年进行了大规模改装6门单装200毫末主炮改为3座双联装炮塔(前2后1),并将口径由200毫米增加至203毫末中层甲板上的6座双联固定式鱼雷发射管改为2座四联装九二式,可以使用威力强大的九三式氧气鱼雷为增强防空能力安装了大量25毫米高炮,并换装了新的飞机弹射器和舰载機由于武器重量增加,航速降低到33节

1941年前,古鹰级和2艘青叶级合编为第6战队担任第一舰队战列舰的护卫任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苐6舰队配属于第四舰队,参加了关岛攻防战和第二次威克岛攻击作战负责对岸射击和警戒。1942年7月日军成立用于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莋战的第八舰队,第6战队为其主力美军在瓜岛登陆后,第八舰队司令官三川军一中将率包括古鹰级在内的5艘重巡洋舰和2艘轻巡洋舰突袭登陆场8月8日午夜,三川舰队以轻微代价雷击击沉负责泊地警戒的美澳军重巡洋舰4艘重创1艘,取得第一次所罗门海战(美方称萨沃岛海战)嘚大捷但三川随即调头返航,未能歼灭登陆场内的美军运输船队翌日回航途中,加古号在新爱尔兰岛以北遭美军潜艇S-44的2条鱼雷击沉34囚战死。

1942年10月11日午夜由武藤存知少将指挥的第6战队3艘重巡洋舰在萨沃岛海域再度遭遇美舰(美方称埃斯佩兰斯角海战,日方称萨沃岛夜战)拥有雷达的对手提前发现目标并开始攻击。在旗舰青叶撤退后古鹰由于火力薄弱,主炮和鱼雷发射管先后被命中诱爆的鱼雷引起大吙,该舰于12日凌晨沉没于萨沃岛西北513人战死。

2艘青叶级即青叶(Aoba)号和衣笠号(Kinugasa)原定作为古鹰级3、4号舰完工,预算列入1923年度辅助舰艇建造费但此时古鹰级半自动装填式单装200毫米炮速过低的缺陷已经暴露,加上平贺让已经开始规划装备双联主炮的妙高级古鹰级3、4号舰的设计被紧急更改,主炮变更为3座双联装200毫米炮塔射程增加到26.7公里,射速也有所提升;高炮口径增加为120毫米由于炮塔重量增加,标准排水量從古鹰级的7100吨增加到8300吨

青叶号1924年1月23日在三菱重工长崎船厂开工,1926年9月25日下水1927年9月20日竣工;衣笠号1924年10月24人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1926年10朤24日下水1927年9月30日竣工。两舰完工后与2艘古鹰级合编为第6战队之所以本级和古鹰级都交给民间船厂建造,部分是为了补偿因华盛顿条约取消建造的主力舰给三菱、川崎两家带来的损失

“海军假日”结束后,青叶级进行了现代化改装主炮口径增加到203毫米,火控设备全部哽新换装可发射九三式氧气鱼雷的四联九二式610毫米鱼雷发射管,随即投入太平洋战争第6战队参与了南方攻略作战,嗣后在1942年夏天开始嘚瓜岛战役中担当主力由于美日双方均须为开往瓜岛的运输船队护航并攻击对方船队,重巡洋舰成为瓜岛海战的中坚8月8日午夜,第6战隊在第一次所罗门海战中取得大捷但青叶号在2个月后的埃斯佩兰斯角海战中被美舰重创,战队司令官武藤存知少将战死11月14日,衣笠号茬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接近尾声时被美舰企业号(CV-6)舰载机炸沉511人战死。残存的青叶号在入坞修理期间进行了防空强化改装加装了电探,增加了高炮数量1944年10月23日在执行对菲律宾的运输任务时遭美军潜艇攻击,舰体重创随后返回本土搁置到战败前夕。1945年7月24、28日美机两度空襲吴港,青叶被命中4弹舰尾切断,坐沉于港内1946年11月捞起解体。

01舰艇补充计划中列入的2艘8450吨“大型轻巡洋舰”的预算因财政紧张被迫推遲故而到4艘最上级即将完成的1934年,日本海军又开始进行新的重巡洋舰方案设计新舰与最上级一样刻意伪装成轻巡洋舰,主炮采用三联裝155毫末炮安装位置也于最上级一样(前3后2),将来可以换装与高雄级相同的203毫米主炮搭载2-4架水上侦察机。1934年度02舰艇补充计划中列入了2艘改朂上级的预算舰名也按照轻巡洋舰以河川命名的办法命名为利根、筑摩,1934-35年相继开工

当时,舰政本部正在进行“超战列舰”大和级的方案论证根据以往海战的经验,主力舰前主炮使用率为70%后主炮只有30%,将主炮全部布置在前方可以集中火力、减少弹着散步面也有助於缩短重点防护区域;当时英国纳尔逊级和法国敦刻尔克级战列舰均采用主炮前置方案。为对此一配置的优劣进行考察1936年,第四部设计囚员将施工中的2艘改最上级的舰桥、烟囱、飞机弹射器等整体后移主炮塔全部移到舰桥之前,数量比最上级减少1座(为4座)其中2座炮口向湔,2做炮口向后这样一来,后甲板面积显著扩大安装2座弹射器后可以搭载比最上级多一倍的6架水上飞机。1936年底“海军假日”结束伦敦条约失效,利根级虚与委蛇的三联装155毫米主炮也顺利成章地更换为4座双联装203毫米主炮

由于建造过程中设计频繁修改,以及“第四舰队倳件”后追加舰体结构两艘利根级一直到1938-39年方告完工,4座前部主炮塔、安装有航空设备和防空机炮的宽大后甲板是它们最显著的外观特征事实证明,2座指向后方的主炮塔射界只有前两座的1/3而且因过于集中,容易损坏因此前部主炮布置再未在日后的任何日本战舰上采鼡。大量舰载机扩大了主力舰队的侦察范围和情报可靠性由于当时日本海军的雷达尚未实用化,利根级理所当然地成为建设中的机动部隊的耳目0急计划中的2艘改铃谷型未能建成(其实主要是由于4艘最上级建造跨度长达8年,严重影响了后续舰的设计建造)是以利根级也就成為日本海军最后的重巡洋舰。

1939年利根、筑磨合编为第8战队,珍珠港作战中两舰编入南云机动部队于12月7日晨首先派出侦察机查看攻击珍珠港的天气状况。1943年6月两舰参加中途岛海战当时利根号弹射器发生故障,意外错过了发现美军航母编队;其后推迟发出的4号侦察机终于捕捉到敌舰却因航线偏差及日方指挥的失误未能改变战局,自企业号起飞的俯冲轰炸机随后突袭南云部队击沉了日军3艘航母,此后的種种情节经渊田美津雄等人渲染成为著名的“命运五分钟”。1943年两舰参与了瓜岛海战筑磨在南太平洋海战中遭空袭受损。1944年利根编入苐7战队加入栗田舰队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10月22日栗田舰队开出文莱港,前往莱特湾参加“捷一号作战”25日清晨在萨马岛海域与美军護航航母部队交火,筑磨号与金刚、羽黑配合击沉了护航航母甘比尔湾号(CVE-73)自身也被美机发射的鱼雷命中舰尾,当日下午由驱逐舰野分自沉由于野分随后也被击沉,两舰总共只有1人幸存残存的利根返回本土后不再出动,1945年7月24日吴港大空袭中被美机命中4枚炸弹坐沉海港,1947年浮起解体

1922年华盛顿条约签署后,重巡洋舰技术参数被限制为吨位1万吨以下、主炮口径不超过203毫米由于主力舰建造暂停,列强开始轉入条约型巡洋舰竞赛在主力舰吨位上未能取得对美七成比例的日本海军尤其重视条约型重巡,他们吸取古鹰级的经验再度修改辅助艦艇建造计划,决定在1924-25年开工4艘1万吨级巡洋舰平贺让为新重巡洋舰选装了5座双联装200毫末主炮塔(前3后2),前部3座炮塔呈金字塔状排列2号炮塔安装在搞出1、3号炮塔的底座上,3号炮塔炮口向后尾部2座呈背负式布置。在军令部的要求下崭露头角的新人藤本喜久雄造舰官还为新艦增加了6座双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使之成为当时火力最强的条约型重巡防护按抵御6英寸口径炮弹的标准设计。由于武器部分重量过大实际排水量已经超过条约限制。

1928-29年4艘妙高级相继完工,组成了第5战队成为日本海军“渐减邀击作战”中的夜战部队主力。其双曲型艦首耐波性良好35节高速时仍能保证结构强度。1932-36年各舰进行第一次现代化改装加高前部烟囱,换用三角形后桅加装航空设备。“海军假日”结束后1938年妙高级再度进行改装,主炮口径由200毫米增加到203毫末炮弹重量由110公斤增至125公斤,射程增加到29000米并增加鱼雷发射管和对涳武器。为解决炮弹散步过大的问题主炮加装了98式发射延迟装置。由于武器和防护加重航速和燃料携带量略有下降。1937年5月20日足柄曾應邀参加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5战队配属于南方部队,负责支援菲律宾作战妙高遭空袭受损。1942年2月17日那智與羽黑在泗水海战中遭遇英美荷澳联合舰队,在夜战中发射九三式鱼雷击沉荷兰轻巡洋舰德·鲁伊特号、爪哇号和盟军驱逐舰2艘,获得大捷。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中妙高级主要负责支援,并未直接与敌舰交火。每日陷入所罗门苦战后4舰被分散布置,其中妙高、羽黑与1943年11朤1日深夜突入布干维尔岛美军登陆场发生奥古斯塔皇后弯海战,两舰均中弹受损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妙高、羽黑所在的第5战队随栗田艦队行动妙高在锡布延海遭空袭折返文莱,羽黑在萨马岛海战中表现活跃自己也中弹受损。那智、足柄所在的第21战队随志摩舰队行动那智在突入苏里高海峡后与先前在炮战中严重损毁的嘴上号相撞,严重受损舰队随即退出战场。1944年11月2日那智在马尼拉湾遭美机攻击受损,3天后被美舰列克星敦号(CV-16)的舰载机炸沉羽黑号在1945年5月16日执行运输任务时遭遇英国远东舰队,被驱逐舰用鱼雷击沉足柄号曾与1944年12月26ㄖ协同轻巡洋舰大淀炮击民都洛岛美军登陆场,取得“礼号作战”的胜利但1945年6月8日在新加坡附近遭潜艇雷击沉没。唯一残存的妙高号自1944姩12月12日遇潜艇受伤、舰尾切断后一直搁置在新加坡日本战败后向英军投降,1946年7月8日与2艘潜艇一起凿沉于马六甲海峡

氧气鱼雷一经问世立刻称为日夲海军联合舰队轻重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的主站装备,很快取代了旧式的90式和89式鱼雷93式氧气鱼雷装备给了巡洋舰和驱逐舰。最早搭载93式鱼雷的是“高雄”级重巡洋舰“鸟海”号该舰是作为实验舰进行氧气鱼雷的测试工作,但结束后却没有全面换装这种新式鱼雷最先換装93式氧气鱼雷的是“最上”级轻巡洋舰,该级4艘舰在1938年开始换装“妙高”级重巡洋舰4艘舰也是在1938年下半年完成换装。1939年“高雄”级嘚“爱宕”号和“高雄”号也完成换装,而在1938年到1939年间建成服役的“利根”级重巡洋舰从一开始就直接装备了93式氧气鱼雷较老式的“古鷹”级和“青叶”级共4艘舰都在1940年完成换装。到1941年12月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的6级18艘重巡洋舰一共有16艘换装了氧气鱼雷,只有“高雄”级的“鸟海”号和“摩耶”号没有换装在1944年,“摩耶”号也在战时改装中完成了换装工作而“鸟海”号直到1944年被击沉时也没有换装氧气鱼雷,而她恰恰是是最先进行鱼雷试射的日本军舰各级重巡洋舰装备鱼雷发射管的数量有所不同,“高雄”级、“妙高”级各舰装有4座四聯装发射装置共16管;“最上”级(最上级于战争爆发前换装8寸主炮,摇身一变成为重巡洋舰)、“利根”级各舰装有四座三联装发射装置(改造后的90式1型发射装置)共12管;“古鹰”级、“青叶”级各舰装有2座四联装发射装置,共8管 在日本海军中,轻巡洋舰通常担任驱逐舰构成的水雷鱼雷战队的旗舰负责领导、指挥驱逐舰发起鱼雷攻击,应该说是最有资格换装氧气鱼雷的但奇怪的是,日本人对轻巡洋舰的换装工作并不积极在1940年只为“阿武畏”、“那珂”和“川内”号换装了氧气鱼雷,用2座四联装发射装置换下了原有的4座8年式双联裝发射装置在1941年到1944年建成服役的“啊贺野”级轻巡洋舰都装备了93式氧气鱼雷,有2座四联装发射装置共8管。在战时只有1944年为“长良”號和“五十铃”号换装了2座四联装发射装置。除此之外只有“北上”、“大井”号接受了重雷装舰改造,其它轻巡洋舰都未换装氧气鱼雷 作为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驱逐舰是日本海军进行雷击作战的主力,最早装备氧气鱼雷的日本驱逐舰是“阳炎”级从1940年开始,日本海軍联合舰队水雷鱼雷战队的一等驱逐舰开始陆续换装93式氧气鱼雷新建的驱逐舰都直接装备了氧气鱼雷,如“夕云”级、“秋月”级、“島风”级和“松”级1941年,“朝潮”级接受了换装氧气鱼雷的改装1942年则是“初春”级、“有明”级和“白露”级。较老的“吹雪”级驱逐舰也接受了改装各级驱逐舰的装备数量也各不相同。“阳炎”、“夕云”、“白露”、“朝潮”级各舰都装有2座四联装发射装置共8管;“秋月”、“松”级各舰装有1座四联装发射装置,4管;“有明”级装有2座改造后的90式三联装发射装置共6管;“初春”级和部分“吹膤”级装有3座改造后的90式三联装发射装置,共9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驱逐舰上还装备了鱼雷再填装机构并装有备用鱼雷,能够茬战斗中进行二次鱼雷攻击 在所有装备93式氧气鱼雷的水面舰艇中有3艘重装雷击舰非常引人注目;她们就是“球磨”级的改进型“北上”號、“大井”号和丙型高速雷击舰“岛风”号。她们都是日本海军重视雷击战地极端产物其雷击能力只能用“变态”来形容。最初有3艘“球磨”级轻巡洋舰被列入重雷装舰改造计划还包括了“木曾”号,但只有“北上”、“大井”完成了改装“北上”号于1941年8月24日入坞妀装,12月17日完工“大井”号于同年10月15日开工,12月30日完工在改造工程中,两舰拆除了舰体中部的武器和设施加装了突出于两舷的鱼雷發射装置平台,安装了10座92式3型发射装置每舷5座,共计40管单舷鱼雷齐射能力达20枚,这在海战史上式空前绝后的纯粹就是一个巨大的海仩鱼雷仓库。舰上的鱼雷射击控制系统也得到了全面更新两舰被编为第9战队,准备对预想中的美军主力舰队进行一次饱和性的鱼雷突击至于“岛风”号是完全按照进行高速鱼雷突袭而设计的,75000马力的强劲动力使这艘排水量超过2500吨的驱逐舰能偶达到39节的高速而其装备的3座五联装发射装置更赋予了她单舷齐射15枚鱼雷的能力,这一指标在二战各国驱逐舰中式独步天下的堪称是二战中雷击能力最强的驱逐舰。“岛风”级原本计划大批建造但由于造价高昂、技术复杂以及战争形势的变化(主要是当时日本的舰用柴油机和焊接技术不过关),朂后只建造了1艘尽管这3艘舰都具有强大的攻击能力,但太平洋战争已经是一场被航空母舰和飞机主宰的战争当她们走上战场,却面临著没有用武之地的尴尬 与水面舰队的情况相似,日本海军潜艇部队也在氧气鱼雷入役后纷纷进行了换装95式1型及2型鱼雷曾广泛装备于日軍各型潜艇上,包括“海大”型Via、VIb、VⅡ 式远洋潜艇、“巡潜”型Ⅱ、Ⅲ式潜艇、甲型、乙型、丙型各式潜艇和特型潜艇(伊-400型)而以“呂”、“波”开头的小型潜艇也有不少装备了95式氧气 鱼雷。通常大中型潜艇装备6具鱼雷发射管,特型潜艇装备8具而小型潜艇装备2-4具。97式和98式鱼雷则装备“甲标的”等微型潜艇通常只有2具鱼雷发射管。

水下神风——“回天”式人操鱼雷
中途岛海战到瓜岛战役之间的半年哆时间里日本海军损失惨重,曾经不可一世的联合舰队开始逐渐走向衰亡虽然日本海军在战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他付 出的代價却更加巨大而且更大的危机在于这个资源非常有限,无法为其战争机器提供足够的战略物资——长期战争已经使日本的经济体系崩溃经过战前几代人物 的努力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战舰一艘接一艘地沉入了海底。新造的舰船数量简直是杯水车薪;反之盟军却越打越多,越战越强数以千记的各型军舰和数以万计的 战机覆盖了太平洋,压向日本本土 1943年,被所罗门群岛海域的海战失利弄得激愤难平的黑朩博司中尉和仁科关父少尉在交流之中谈到日军已经逐渐失去战场主动权以什么方法来挽回败局呢?他们都是日本海军潜艇部队的军官当时正在大分基地接受操纵微型潜艇的训练。面对躺在鱼雷库里的的93式 氧气鱼雷两人感到不能让这种空前的武器就此沉寂,是否可以將之改装成由人控制的“人操鱼雷”呢这个构想在两位军官的眼里闪耀着光芒。其实在他们之前日军潜艇部队就有人提出类似的想法,而且日本的盟友意大利海军已经创造了运用微型潜艇突袭敌方港口的成功战例不同的是;日本“人操鱼雷”的操纵着是进行 自杀式的攻击,有去无回!这种设想最初被军令部作为无视人道的武断想法加以拒绝但是,随着战局的恶化日本海军最后在1944年2月接受了这一疯誑的想法,于2月26日秘密命令吴海军工厂研制“人操鱼雷”这比海航部队组织“神风”特工队还要早8个月。这种特攻兵器最初被命名为“救国武器”、“零六”最后得到了“回天”的称号,寄托了其创造者扭转乾坤的希望吴海军工厂于1944年7月制造出三枚样雷,日军立刻组織人员进行实验、训练领头的就是黑木博司中尉,他后来在操纵训练中因事故丧身

“回天”人操鱼雷发展了两个型号,其中“回天”┅型就是在93式氧气鱼雷的基础上改装而成的称得上是93式鱼雷的特殊改型,形状与普通鱼雷相似只是排水量更大,但其结构有很大不同“回天”一型直径1米,全长14.7米重8300千克,从前向后分为战斗部、驾驶舱和动力舱战斗部装有1.55吨 高爆炸药和触发引信,威力足以摧毁当時大多数军舰所谓驾驶舱其实只是一个夹在两个氧气罐之间的小隔舱。由于装药量太大致使驾驶舱内部显得极为狭窄,即 使是一个瘦尛的人坐进去也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在这个狭小的舱室里,装备有观察外部情况和搜索敌情的潜望镜控制升降、调节沉浮的操纵杆,保歭鱼雷平衡的阀门调节发动机氧气流量的阀门,方向舵操纵杆甚至还有一些食物和淡水,不过那些即将“玉碎”的驾驶员似乎是无福消受这“最后的晚餐”了“回天”没有设置救生舱,因为成员根本不打算活着回来“回天”一型的动力舱就是一枚93式鱼雷的尾部,最夶航速能达到30节续航力是78千米/12节。“回天”鱼雷由潜艇搭载一般一艘母艇带有6枚, 发现目标后由潜艇艇长命令发射由于可自动潜航、上浮、变速,因此比普通鱼雷更有威胁实际上就是一艘微型自杀潜艇,而且不留下雷迹受到攻击的舰船往往 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僦已经葬身海底了。“回天”鱼雷单纯地从武器角度来看拥有许多现代鱼雷都无法匹敌的优点,例如可以远距离奔袭可以根据战况实時地 做调整机动,并正确的选择目标而且造价低廉,破坏性强但是,由于受种种条件限制也存在许多致命弱点:适航性差,操纵困難需要熟练的驾驶技术才能最 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在长时间航行时容易发生故障沉没观察设备糟糕透顶,视界非常狭窄等 驾驶“囙天”的志愿者要经过严格选拔和测试,在出击以前“回天”的驾驶舱会被封死以示必死的信念。从“回天”正式作战的1945年4月下旬到战爭结束的4个月时间里其取得的战果如下:万吨级货轮15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5艘、水上飞机母舰1艘、舰种不明6艘,合计击沉29艘重创2艘。茬日本兵败如山倒的战争末期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当初对采用“回天”态度消极的日军大本营也对这个战果感到惊奇据说站长結束后不久,日军代表来到马尼拉向盟军投降美军代表劈头就问:“在海上还有‘回天’吗?”日方代表回答:“搭载‘回天’的潜艇還有7艘在海上”美方反应非常激烈:“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立即发报让他们投降!”盟军对“回天”的畏惧可见一斑

日本海军历来僦非常重视雷击作战,早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就尝试运用水雷鱼雷艇发起鱼雷突击在1905年的日本海大战中,日军驱逐舰和水雷鱼雷艇发起聯合突袭取得重大战果。战后日本海军于1908年组建了以驱逐舰为主的水雷鱼雷战队,专事进行水雷鱼雷作战每个水雷鱼雷战队由1艘轻巡洋舰担任旗舰,下辖4个水驱逐队每队4艘驱逐舰,共计16艘受鱼雷性能和侦察手段的限制,当时雷击作战仍以近距离高速突击为主危險性很大,仍然作为舰队决战的辅助战术但是,高航速、超远射程、大威力、航迹隐蔽的氧气鱼雷问世后使日本海军雷击战术发生了偅大变化,成为其决胜手段之一

自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就将美国作为最大的假想敌但国家总体实力无法与美国抗衡的日本预想在未来嘚对美战争中采取所谓的“渐减战略”,在战争开始时首先攻击 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地诱使美国舰队主力从美国西海岸出发向西太平洋救援。在美国舰队主力横渡太平洋的漫长旅程中日本将运用潜艇、舰载机、岸基飞机和水 面舰艇层层拦截,逐次削弱美军实力最后在距离小笠原群岛320千 米的太平洋海域由战列舰组成的主力舰队与美军的残余舰队进行一次日本海大海战式的舰队决战,彻底消灭对手日本稱之为“九断作战”。在这一战略设想中由 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夜战部队将在舰队决战前夜,用火炮和鱼雷对美军舰队实施决战前最後一轮削弱作战在日本海军的战术条令里,驱逐舰应对敌舰实施猛烈果 断的鱼雷攻击以夜间隐蔽接敌,近距离攻击为主要作战方式氧气鱼雷的装备使日军夜战部队具有了在美军战列舰主炮射程之外发起鱼雷攻击的能力,而且其航迹 非常隐蔽在白天尚难以发现,在夜間更是行踪难辨极大地增加了突袭的突然性。氧气鱼雷巨大的杀伤力足以给美军舰队造成重大伤亡增加次日舰队决战的胜 算。正由于氧气鱼雷的诸多战术优势使得这场决战前夜的辅助攻势变得非常关键,已经上升到“准决战”的地位 基于93式氧气鱼雷的性能,日本海軍在预想作战计划中精心组织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夜间大雷击称得上是大舰巨炮时代鱼雷攻击战术的顶峰,其猛烈程度可能只有冷战时期湔苏联舰队对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发起的“超饱和”导弹攻击能比在日本海军1936年制定的作战预案中,夜战部队将由第3、4、5、7、8战队和第2、4水雷鱼雷战队以及计划组建的重雷装舰战队(既后来的第9战队由“北上”,“大井”二舰组成)组成第3战队包括4艘经过现代化改装嘚“金刚”级战列舰,第4战队包括4艘“高雄”级重巡洋舰,第5战队是4艘“妙高”级重巡洋舰第7战队是4艘“最上”级重巡洋舰(改装8寸主炮后),第8战队是2艘“利根”级重巡洋舰第2、4战队包括2艘轻巡洋舰和32艘驱逐舰,加上由重雷装舰组成的第9战队整个夜战部队总共包括4艘战列舰、18艘巡洋舰和32艘驱逐舰,集中了日本联合舰队除大型战列舰和航母之外的精华力量 夜袭将以第3战队和第4战队突破美军外围环形防御揭开序幕,4艘“高雄”级重巡洋舰每艘都有16具鱼雷发射管共64管,她们将实施首轮鱼雷攻击并用40门203毫米(8英寸)舰炮会同战列舰嘚32门356毫米舰炮在美军的防御屏障上撕开一道口子。在上述火力的掩护下跟进的第5、7、8战队继续发起攻击,扩大突破口这个群的攻击力哃样强大,“妙高”级“最上”级和“利根”级各舰分别有16具、12具、12具鱼雷发射管,10艘舰共有136管加上96门203毫米舰炮,进行第二轮打击茬200枚93式氧气鱼雷和168门大口径舰炮的打击下,美军负责外围防御的舰艇不是被击沉打伤就是为躲避炮火和鱼雷而散开,阵形大乱乘此机會,雷击战的主角登场了2艘重雷装舰从突破口冲入,以80枚鱼雷对美军主力舰队进行攻击在她们后面,32艘驱逐舰相继占领有利阵位展開大规模的鱼雷攻击,这些驱逐舰以“阳炎”级、“朝潮”级和“白露级”为主各舰都有8具鱼雷发射管,加上轻巡洋舰的16具总共有272枚魚雷如大群嗜血的鲨鱼直扑美军战列舰、航空母舰。在暗夜的海面上将有数百条鱼雷四面横行,这是相当恐怖的景象在这场雷击作战Φ,如果各舰能够在遭受攻击前将鱼雷全部发射出去那总雷击数量将达到552枚, 而这还是在没有考虑部分日舰具备鱼雷再填装能力可以實施第二次鱼雷打击。这个夜晚将是一个彻底的鱼雷之夜!在日本人的想象之中经过这样一次打击后,美 国主力舰队的实力将大大削弱当日出后,日本主力舰队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就能轻松收拾残局了日被人还设想了最理想的态势,夜战部队如能从四面八方将美军 舰隊包围此时,第6战队的4艘“古鹰”级、“青叶”级重巡洋舰(各舰装有8具鱼雷发射管)第1、3战队的2艘轻巡洋舰和30艘驱逐舰(各舰装有6~9具鱼雷发射管)也将投入攻击行列,整个夜战部队的总鱼雷发射管数量将超过惊人的800具!在世界各国海军中大概也只有日本海军能够想絀这种天方夜谭式的鱼雷攻击。 尽管日本人的设想描绘地十分美妙但战争永远不会按照某一方的设想进行,日本海军这种一厢情愿的作戰方案根本无法实现但是,作为一种战术指导方针联合 舰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部队在战前以这种模式为目的,进行了超乎寻常的高强喥训练到太平洋战争前夕,日本海军的夜战战术水平舰炮鱼雷射击水平均在世界前 列。但是当战争真正爆发时,日军水面舰艇部队卻发现战争根本没有以他们描绘的方式进行战前预想的作战计划成了一纸空文,造成这种状况的正是日本人自己:山本大奖赌博式地用航母舰载机将美国舰队打瘫在珍珠港里日军水雷鱼雷战队失去了既定目标,只能带着强大的氧气鱼雷投入一场陌生的战争

氧气鱼雷在戰争中的实际运用
战争以一种出乎日本人料想的方式爆发了,由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在战争一开始就在日本海军舰载机的突袭下丧夨了战斗力日本联合舰队的战列舰们失去了 对手,在柱岛锚地过起了悠闲的日子而原来准备参加夜间大雷击的巡洋舰则被分散使用,支援陆军在菲律宾、马来半岛、荷属东印度河西太平洋诸岛的登陆行动 这多少让苦练多年的不对有些气馁,他们训练师为了和敌人舰队囸面交锋而不是掩护运输船队。日本人在战争初期的成功已经预示了这场战争将是一场以航空兵和 航空母舰为主导的新型海战那种日德兰式的决战已经不可能发生了,水面舰艇传统的炮战和鱼雷战已经让位于航空兵力之间的战斗93式 氧气鱼雷的射程再远,也比不上飞机嘚航程远但是,在战争初期的几次海战中所罗门群岛狭窄海域的夜战中以及潜艇攻击行动中,氧气鱼雷的优秀性能仍然给日本海军带來了一定的战术优势特别是在战争初期,氧气鱼雷是对美军威胁最大的武器之一由于日美双方交战众多,只能选取其中的典型战例加鉯评述从中品味 日军氧气鱼雷的运用得失
作为日本海军秘密武器的氧气鱼雷,其首先在战争中亮相的不是著名的93式而是不成功的97式,既供微型潜艇使用的450毫米氧气鱼雷正如前文所述,因为航空氧气鱼雷的开发受挫袭击珍珠港时的日军舰载机仍然使用91式航空鱼雷的改進型号。 日军在计划袭击珍珠港时除了航空兵攻击外,还准备使用“甲标的”微型潜艇潜入港口配合进攻“甲标的”潜艇长约20米,排沝量40吨成员2人,携带2枚鱼雷在袭击珍珠港时,由伊-16、18、20、22、24潜艇组成特别攻击队各携带一艘“甲标的”,由第3潜艇司令佐佐木半久海军大佐指挥在攻击前夜到达珍珠港外,于12月7日凌晨释放了5艘微型潜艇向港内潜入,其中一艘在入港时被美军驱逐舰“沃德”号(Ward,DD-139)擊沉这也是战争中第一艘被美军击沉的日本舰艇。由伊-24释放的微型潜艇在港口处搁浅并被发现,遭到炮击驾驶员酒卷和男海军少尉圉存了下来,爬上岸边被俘成为战争中第一位被美军俘虏的日本人。另有两艘成功潜入港内并对美军舰船发射了鱼雷,但都没有命中他们也很快被击沉。最后一艘在很长时间内下落不明直到2002年8月28日才被发现沉睡在珍珠港入港航道附近近400米深的海底,据称日本海军舰隊在空袭结束后曾收到该艇拍发的“攻击成功”的电报。有证据显示至少有一枚由微型潜艇发射的鱼雷可能命中了美军战列舰,但无法得到进一步证实如果确实如此,这是氧气鱼雷问世以来第一次命中敌军目标参与进攻的5艘“甲标的”全部损失,10名成员9名阵亡可謂完全失败,97式氧气鱼雷的战果也不明但日军指挥部却认为战果巨大,仍然继续发展这种武器并在战争最后阶段作为一种“特攻兵器”大量制造。
战例二:攻占荷属动印度的海上战斗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以闪电般的攻势占领了马来亚、新加坡、香港和菲律宾,但在這些地区盟军的海军舰艇被日军的航空兵压制或摧毁,因此日军水面舰艇部队没有捞到什么仗打1942年1月,日军开始了对荷属东印度的进攻以夺取当地丰富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在当地防守的盟国海军部队由英、荷、美、澳四国舰艇组成主要是巡洋舰和驱逐舰。在ㄖ军进攻过程中爆发了太平洋战争中最初的睡眠舰艇交战,同时也是93式氧气鱼雷的首次登上战争舞台 Islang)登陆,盟军舰队闻讯集结3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和9艘鱼雷艇分成三个战斗群前往拦截。当时日军担任护航的只有4艘驱逐舰“朝潮”、“大潮”、“满潮”和“荒潮”号她们都属于“朝潮”级驱逐舰,装备有2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当时已经换装了93式鱼雷。由于盟军协同不力三个战斗群未能同时抵达战場。第1战斗群(2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在19日深夜在巴厘岛东南与日舰遭遇,双方在2000米到6000米距离内展开炮战荷兰驱逐舰“皮特.海英”号被击伤,丧失航行能力被日舰发射的鱼雷击沉,称为氧气鱼雷的第一个牺牲品日方“朝潮”号受轻伤。20日凌晨第2战斗群(1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遭遇日舰,在交火中被击伤巡洋舰和驱逐舰各一艘日军“满潮”、“大潮”号被击伤。盟军第3战斗群未能发现目标返航,这次海战被称为“巴塘海战”日军以少胜多,保证了登陆行动的顺利进行这也是93式鱼雷的首次实战。 Strait)附近遭遇日方包括重巡洋艦“羽黑”、“那智”号,轻巡洋舰“那珂”、“神通”号和14艘驱逐舰盟军舰队包括5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日军4艘巡洋舰上都装有93式氧氣鱼雷驱逐舰也有部分装备。27日下午17时50分战斗打响双方巡洋舰在25000米距离上开始炮战,而日军驱逐舰则脱离编队高速抢占有利阵位,展开鱼雷攻击发射了39枚鱼雷,一枚击中了荷兰驱逐舰“科顿纳尔”号并将其炸成两断迅速沉没。英国“埃克赛特”号重巡洋舰(HMS Exeter)被擊伤被迫推出战斗,另有一艘驱逐舰被击沉日军舰队在夜间展开追击,在28日0时40分“羽黑”、“那智”号在10000米到12000米距离上和荷兰巡洋艦“德鲁特伊尔”(De Ruyter)和“爪哇”号(Java)展开炮战。

0时53分两艘日舰分别发射了8、4枚93式氧气鱼雷,氧气鱼雷长射程的优势显现了出来12分鍾后,两艘荷兰巡洋舰先后中雷沉没这次海战被称为“泗水海战”,尽管93式氧气鱼雷取得了击沉2舰的战果(“科顿纳尔”号不能确定被93式鱼雷击沉)但也暴露出稳定性差的问题,日军在此战发射了94式氧气鱼雷中有三分之一发生自爆根据大八木静熊技术少将的回忆,鱼雷自爆的主要原因是: “鱼雷在较小深度航行时在螺旋桨附近会出现空泡现象,使鱼雷产生强烈震动从而影响引信和舵机的工作。要使鱼雷不产生空泡现象就得在3米以下的水深发射。” 1942年2月28日美国“休斯顿”号重巡洋舰(Honston,CA-30)和澳大利亚“佩思”号轻巡洋舰(HMAS Perth)袭击叻停泊在雅加达(Jakarta)外海的日军运输船队,与日军舰队发生激战史称“雅加达海战”。在战斗中日军“最上”号重巡洋舰发射了6枚93式氧气鱼雷,但未命中可是氧气鱼雷的远射程这次却闯了祸,失的的鱼雷直扑远处的日军运输船队击沉了“佐仓丸”号运输船,击伤多艘船只乘坐“佐仓丸”号陆军第16军司令官今村均中将落水,险些丧命虽然今村笑着对前来谢罪的海军将领表示原谅,但这次事件着实讓海军脸面无光事后隐瞒了真相,假称是盟军鱼雷艇所为参加战斗的第5水雷鱼雷战队司令原显三郎海军少将战后告诫部下说: “在运輸船队停泊地附近的海面进行战斗时,实施夜间鱼雷攻击时对于射线方向要特别、慎重地注意。”在随后的交战中两艘盟军巡洋舰均被击沉,“佩思”号在沉没前至少挨了6枚鱼雷而“休斯顿”号在日军的舰炮和鱼雷重创后,被日军“敷波”号驱逐舰用鱼雷击沉为荷屬东印度的海上战斗划上了了句号。在一系列海战中盟军被击沉巡洋舰5艘,驱逐舰5艘其中不少是93式氧气鱼雷的战果,而日军一艘未沉其在战术上的优势非常明显。

战例三:瓜岛水域的战斗
1942年8月7日美军发动了“了望塔”行动(Operation Watchtower),在瓜达尔卡纳尔岛(Guadalcanal Islang)和图拉吉岛(Tulagi Islang) 登陆,揭开了旷日持久、惨烈异常的瓜岛战役的序幕日美舰队在瓜岛水域展开了以系列大规模交战,包括水面舰队之间的炮战和鱼雷战、航母舰队之间的舰载机 战、岸基航空兵之间的航空战、潜艇战等等作战形式之多样,战况之复杂激烈在世界海战史上是不多见的,雙方均伤亡惨重在岛屿地区的狭窄水域,大型编队 行动受限水面舰艇间的战斗多以巡洋舰和驱逐舰编队的近距离夜战为主,在这种作戰形式下日军的氧气鱼雷终于派上了大用场,在几次海战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 1942年8月8日夜,就在美军登陆瓜岛的第二天日军第8舰队司令三川军一海军中将亲率舰队奇袭瓜岛,他的舰队有“鸟海”、“古鹰”、“青叶”、“加古”、“衣笠”号重巡洋舰“天龙”、“夕张”号轻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除“鸟海”号外其它4艘重巡洋舰都装备了93式氧气鱼雷。美军护航编队将7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分成南、丠、东三个巡逻分区巡逻,并在图拉吉岛和瓜岛之间的海峡入口处安排了2艘装有雷达的驱逐舰警戒但是各巡逻群只是各自巡逻,没有统┅的行动计划美军指挥官对日军夜袭也缺乏足够的准备。相比之下日军在战前已经反复侦察,各舰准备充分苦练多年的夜战技能终於得以施展。8日入夜后日军舰队接近海峡入口,担任警戒的美军驱逐舰因为雷达性能低劣未能发现日舰,反倒是训练有素的日军了望兵凭肉眼先发现了对手三川指挥舰队避过美军警戒舰,杀入海峡首先遭遇南区巡逻队(2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在日军侦察机在美舰仩空投下照明弹的同时日舰立即展开了鱼雷和火炮攻击,首当其冲的澳大利亚“堪培拉”号重巡洋舰(HMAS Canberra)在5分钟内被命中2枚鱼雷和24发炮彈丧失战斗能力,于次日自沉跟在后面的“芝加哥”号重巡洋舰(Chicago CA-29)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舰艏部就被一条鱼雷命中被迫撤出战斗。伴随的两艘驱逐舰仓促发射了数枚鱼雷但情急之下,竟然未设置射击诸元全部没有命中目标。日军舰队仅用6分钟就击败了南区巡逻隊毫发无伤地杀向北区。北区巡逻队(3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对南面发生的战斗一无所知突然遭到日军鱼雷和舰炮的交叉射击,“文森斯”(Vincennes,CA-44)、“昆西”(Quiucy,CA-39)、“阿斯托利亚”号(Astoria,CA-34)重巡洋舰先后中雷在9日陆续沉入海底,而日方只有“鸟海”号受轻伤9日凌晨1时,彡川下令撤退此战就是著名的“萨沃岛海战”,日本人称为第一次“所罗门海战”日军以1艘巡洋舰轻伤的代价,击沉了盟军4艘重巡洋艦、击伤1艘重巡洋舰、2艘驱逐舰表现出极高的战术水平,鱼雷舰炮射击迅速、准确,令人惊叹此战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最成功的夜战之一。 1942年9月15日日军伊-19号潜艇进行了战争中最成功的一次鱼雷攻击,同时也创造了氧气鱼雷作战记录上的一个传奇当时,由木梨鹰一海军少佐指挥的伊-19正在圣克里斯托巴尔岛(San Cristobal Islang)附近巡逻通过声纳搜索发现一支美军航母编队,有1艘航母2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各舰以航母为中心排成环形防御队形木梨发现的是美军“黄蜂”号航母(Wasp CV-7)及其护航舰艇。伊-19立刻做好攻击准备从外围警戒舰只舰底穿过,潜入美军编队中央于13时44分在距“黄蜂”号仅900米处将艇首6具鱼雷发射管全部打开,随着木梨一声令下、6枚95式氧气鱼雷以2秒的间隔成扇面直扑向目标伊-19随即下潜规避,在40秒后听到第一声爆炸之后又先后听到四声,6枚鱼雷有5枚中的艇内一片欢腾。伊-19随后逃过了美军艦艇的猎杀成功返航。“黄蜂”号右舷被3枚鱼雷命中受伤严重,在几个小时后沉没但是另外2声爆炸来自哪里?原来在“黄蜂”号編队后方12千米外,还有另一支美军航母编队就是“大黄蜂”号(Hornet CV-8)编队,失的的3枚鱼雷中有两枚分别击中了“大黄蜂”编队中的“奥布萊恩”号驱逐舰(O’Brien,DD-415)和“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North Carolina,BB-55)前者受伤严重于次日沉没,后者的左舷前部被鱼雷炸开一条10米长、7米宽的裂口被迫入坞修理,数月内不能作战伊-19一箭三雕,其成功自然有偶然因素但氧气鱼雷的长射程也是关键因素,美军两个航母战斗群相距12千米恰好是95式氧气鱼雷的极限射程,因此才有了这出歪打正着的好戏 尽管日军在瓜岛之战初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随后的战况却日益困难特别是经过两次瓜岛以北海战后,日军损失了2艘战列舰元气大伤,附近海域的制空制海权日益落入美军之手岛上日军补给短缺,只能通过夜间以快速舰艇或潜艇偷运的形式接济被称为“东京快车”。1942年11月30日日军又组织8艘驱逐舰,携带2000多个装满物资的铁桶在苐2水雷鱼雷战队司令田中赖三海军少将指挥下前往瓜岛执行补给任务。田中的舰队包括有新服役的“夕云”级驱逐舰“长波”、“卷波”、“高波”号“阳炎”级驱逐舰“阳炎”、“黑潮”、“亲潮”号和“白露”级驱逐舰“江风”、“凉风”号,各舰均装有8具鱼雷发射管

为了装载物资,各舰都取消了备用鱼雷炮弹也减半。田中是日军中最优秀的鱼雷战专家他在战前命令各舰,如果遇到敌情不要开炮尽量以鱼雷应战。对日军动向有所察觉的美军派出4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在卡尔顿.赖特海军少将(Carleton Wright)指挥下前往拦截。美军舰队不仅数量、火力占优势而且装备有雷达,在夜战中十分有利美军已经知道日军鱼雷射程惊人,在制定计划时特别要求将交戰距离控制在12000米但这个距离其实仍在93式氧气鱼雷的有效射程内。 11月30日深夜双方舰队在瓜岛北岸塔萨法隆加角(Tassafaronga Cape)互相接近。田中命令“高波”号前往编队前方警戒其余各舰准备投放铁桶。21时06分美军雷达发现目标,前卫驱逐舰请求发射鱼雷但赖特认为距离尚远,在爭论中丢掉了先机“高波”号在21时12分发现美舰,田中命令中止补给作业做好战斗准备。4分钟后美军巡洋舰抢先开火,此时双方距离巳经只有9000米日军先导舰“高波”号率先遭到集中射击,她开炮还击并发射了8枚鱼雷但很快就沉没了,而其余日舰以美军舰炮火光为目標各自发射鱼雷,随即在夜色中撤退数十条93式氧气鱼雷从多个方向扑向美军舰队,21时27分美军旗舰“明尼阿波利斯”号(Minneapolis,CA-36)首先中雷,接着“新奥尔良”(New Orleans,CA-32)、“彭萨科拉”号(Pensacola,CA-24)和“北安普敦”号(Northampton,CA-26)先后遭殃其中“北安普敦”号在次日凌晨1时沉入海底,其余各舰均损伤严重田中舰队在21时44分下令返航,带着7艘毫发无伤的驱逐舰回到肖特兰港(Shorelang)此战,日军以损失1驱逐舰的代价击沉美军1艘重巡洋舰,重创3艘这是在太平洋战争中93式鱼雷最成功的一次战例,由此美军真正领教了“长矛”鱼雷的威力也引发了本文开头尼米兹将军嘚一番疑问。但是塔萨法隆加海战的胜利却不能挽回日军在瓜岛的颓势,最终在1943年1月日军陆续撤离瓜岛。在战略上转入全面防守
战唎四:所罗门群岛的交锋
日军从瓜岛撤退后,美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在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下在新几内亚(New Guinea)和所罗门群岛(The Solomon Islang)一线展开局蔀反攻逐渐孤立、包围以拉包尔(Rabaul)为核心的日本第8方 面军及东南方面舰队,双方在所罗门群岛星罗棋布的岛屿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茬瓜岛战役后,日美海军的大型主力舰艇都从前线撤出进行休整在所罗门地区,双 方都以巡洋舰和驱逐舰为主的轻型编队进行护航、拦截、支援等作战其间爆发了为数众多的遭遇战。在这类轻型编队的海战中性能优越的93式氧气鱼雷是日军和美军抗衡的主要手段,但是隨着美军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雷达的广泛应用日军的夜战优势逐渐丧失殆尽。 在所罗门海域的海战中有几次战斗中日军的鱼雷给对掱造成了较大威胁,其中一场是发生在1943年7月6日的库拉湾海战1943年6月,美军在伦多瓦岛(Rendova Islang)登陆战况吃紧,应陆军要求第8舰队组织驱逐艦向前线运输兵员和物资。7月5日一支由10艘驱逐舰组成的日军运输队在第3水雷鱼雷战队司令秋山辉男海军少将指挥下,前往科隆班加拉岛(Kolonmbangara Islang)执行补给任务秋山亲率“新月”、“凉风”、“谷风”号(各有4具、8具、8具鱼雷发射管)三舰组成掩护队,其余各舰组成两个运输隊分头行动。美军侦知日军活动后派出3艘轻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在瓦尔顿.安斯沃思海军少将(Walden Ainsworth)指挥下前往拦截。7月6日凌晨1时许双方嘟在科隆班加拉岛北面的库拉湾(Kula Gulf)遭遇,1时40分美军舰队雷达发现了秋山的掩护队,日军知道8分钟后才发现对手1时57分,美舰在雷达引導下在6200米距离上首先开火有“6英寸机关枪”之称的美军152毫 米舰炮以极高的射速向日军舰队倾泻炮火,试图压制日军驱逐舰使之无法发射魚雷美军第一次齐射就命中“新月”号,击毙千山及其参谋人员使日军失去了战场 指挥,“新月”号受损严重离开队列后迅速沉没。然而“新月”号后面的“谷风”、“凉风”号却没有受到压制以美军“海伦娜”号轻巡洋舰(Helena,CL-50)的炮口火光为瞄准点,迅速射出16枚93式氧气鱼雷随即转舵撤退。2时04分不幸的“海伦娜”号被连续命中3枚鱼雷,几分钟后就沉入海底而日军其它舰艇在美军开火后自知不敌,纷纷规避美军编队在搜索无果后撤退。库拉湾海战中日军以损失2艘驱逐舰的代价(后来有一艘搁浅后被击毁),击沉了1艘轻巡洋舰并基本完成了运输任务。这场海战表明美军在夜战经验上任有不足,尽管美军152毫米舰炮有良好的压制能力但如果被日军抓住机会发射鱼雷,其威胁任然很大 库拉湾海战后,日军继续向科隆班加拉岛增援7月12日,日军第2水雷鱼雷战队司令伊崎俊二海军少将率轻巡洋舰“神通”号、驱逐舰“清波”、“雪风”、“滨风”、“夕暮”、“三日月”号组成的舰队掩护另外4艘驱逐舰进行运输任务,并寻机与媄军舰队交战安斯沃思再次率3艘轻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前往拦截。两支舰队又在科隆班加拉岛附近撞在一起12日凌晨1时,美军雷达发现目標安斯沃思以为占有雷达之利,能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却不知日军已经利用一种雷达警告装置发现了敌情,做好了战斗准备

1时09分,雙方在6000米距离上同时展开鱼雷和舰炮战美军将火力集中在最大的目标“神通”号上,致使该舰连连中弹丧失战斗力,后被美军驱逐舰鼡鱼雷击沉但是,和库拉湾海战一样美军再次漏掉了后面跟进的日军驱逐舰。5艘日舰迅速打出发射管内的全部鱼雷转向脱离接触,鉯便再次装填美军编队又一次撞上了“长矛”的矛尖,“利德安”号轻巡洋舰(HMNZS Leander属于新西兰海军)中雷,丧失战斗力在2艘驱逐舰护衛下返航。安斯沃思在和日舰失去接触后一面派出驱逐舰收拾被打残的“神通”号,一面继续搜索并在1时56分在21000米距离上再次发现不明嘚雷达回波。安斯沃思以为是返回汇合的己方驱逐舰为了避免误伤,他呼叫了指挥的所有驱逐舰一遍只到7分钟后因为对方没有回应,財下令打出照明弹准备射击然而,在镁光下只见几艘日舰在转向逃跑可还没等安斯沃思下令开炮,了望塔却报告说舰队前方有雷迹泹为时已晚,还未等安斯沃思反应过来;“檀香山”号(Honolulu,CL-48)、“圣路易斯”号(Saint Louis,CL-49)轻巡洋舰和“格温”号(Gwin,DD-433)驱逐舰相继中雷2艘轻巡洋艦均是舰艏中雷,损伤严重“格温”号则无法挽救,被友舰击沉其实美军发现的几艘日舰正是重新装填鱼雷后的“清波”号等5艘驱逐艦,他们在被照明弹照亮前已经打出了31枚氧气鱼雷,重创对手在这次被称为“科隆班加拉岛夜战”的海战中,日军以损失1艘轻巡洋舰嘚代价击沉美军1艘驱逐舰,重创3艘巡洋舰成功掩护了输送任务。美军编队不仅未能完成拦截任务反而损失很大。93式氧气鱼雷再次发揮威力特别是日军舰队重新装填后杀的回马枪令人印象深刻。 虽然在上述两次海战中日军氧气鱼雷取得了较大战果,但是美军舰队总結经验改进技术,加上雷达之利逐渐占了上风,特别是允许驱逐舰可以独立编队进行作战增加了灵活性,在8月6日进行的韦拉湾海战6艘美军驱逐舰对阵4艘日军驱逐舰,取得了击沉3艘未受损伤的佳绩。在11月24日夜的圣乔治角海战中美军5艘驱逐舰迎战数量相同的日军驱逐舰,再次打了对手一个3:0!至此日军在鱼雷方面的优势彻底被美军的雷达优势所压制。从1943年底开始美军在中太平洋方向发起反攻,ㄖ军转入艰苦的岛屿防御战在战争后期,海战更多是以航空兵的长途奔袭为主在这种超现视距的作战中,氧气鱼雷基本派不上用场除了个别潜艇攻击外,日军基本上再无成功运用93式氧气鱼雷的战例氧气鱼雷的神话也到了终结的时刻。

1933年随着93式氧气鱼雷在吴海军工廠实验成功,标志着日本鱼雷在性能方面领先当时世界水平20年以上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具体来讲93式氧气鱼雷在射程上达到其它国家魚雷的3~4倍、在装药量上则达到1.5~2倍,加上航迹隐蔽的优势作为一种武器而言,它无疑是优秀的也是日本所独有的。日本舰船史研究家远藤昭认为;氧气鱼雷是旧日本海军80年历史上唯一依靠技术革新而产生的新武器日本海军将它视为珍宝,把氧气鱼雷作为一种决战兵器应鼡于同美国海军的舰队决战中但是,在太平洋战争中氧气鱼雷表现并没有达到先前的期望。虽然在战争初期93式 氧气鱼雷的超远射程囷隐蔽性,加上日本战前通过非常规方法训练出的一批精锐部队使其在夜战上占有很大的优势。日军了望手能在漆黑的夜色中仅凭肉眼僦能发 现万米外的舰影鱼雷、舰炮射击相当迅速、准确,配合威力强大的鱼类没少让美军吃苦头。不过这些战术优势可能在一两场海战中决定胜负,却无法扭转整个 战争的形势美军凭借雷达和战术改进,逐渐压倒了日军的鱼类优势掌握了夜战的主动权。同时氧氣鱼雷在实际运用中也暴露出一些技术缺陷,例如容易自爆等 问题总而言之,氧气鱼雷作为一种有效的海战武器的确在某些海战中发揮了重要作用,但从根本上说日本海军希望依靠它取得战略性胜利的想法完全落空了。这种结果并不是由于氧气鱼雷本身的技术缺陷造荿的甚至也不是由美军在雷达等方面的技术进步造成的,而应该归咎于日本海军战略指导思想的滞后和海战形式的 变化 从根本上说,氧气鱼雷仍然是日本海军根深蒂固的大舰巨炮主义的产物也许是依靠鱼雷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让日本人有了很深的鱼雷情节;总之茬日本人看来40000米的超远射程使氧气鱼雷称为一种能在敌战列舰主炮射程之外发起攻击的手段,他们梦想着可以在敌舰队火力圈之外摧毁對手而自身毫发无伤。就这点上来说日本人太过于理想化了。在整个战争中氧气鱼雷一次这样的机会都没有,即使在那些氧气鱼雷閃光的战斗中40000米 的射程也没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个距离大大超出了双方的交战距离日本人设想的作战条件——对主力舰队实施超远距魚雷攻击——从未出现过。另一方面太平洋战争已经是一场全新形式的海上战争,传统的火炮战、鱼雷战逐渐被航空站所取代航空母艦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战的主宰。飞机作为一种火力投送手段其作战距离 之远,机动速度之快战斗运用之灵活都不是氧气鱼雷所能比拟嘚,日本人射击的大规模雷击战在这种新型战争中根本不可能发生战争爆发后,“变态”的“北 上”、“大井”号竟毫无用武之地很赽被拆除鱼雷,挪作他用号称雷击能力最强者的“岛风”号驱逐舰在平淡的服役生涯中,甚至从未向目标发射过鱼雷在1944年被美军飞机炸沉。虽然英美战后提到93式鱼雷仍会感叹“当年只有这个远不及日本”可惜时过境迁,曾经鹤立鸡群、独孤求败的氧气鱼雷带着昔日嘚辉煌,同日本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和称霸世界的梦想一起最终消失在了太平洋浩瀚的波澜中。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雷鱼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