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是概说这篇议论文中第二段论述唐代边塞诗繁荣的三个方面能否互换顺

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王昌齡、王翰、王之涣、岑参、高适、李益等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邊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說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朝的著名诗人大都写过边塞诗,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唐朝的边塞诗作,就其美学上来说其主导特征是壮美,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体现了唐朝当时泱泱大国的雄浑的民族精神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謌》、《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

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囚不识君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覀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體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盛唐边塞诗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