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姜维没去世的话是多少岁?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临死前,说了意味深长的一段话:

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

黄皓是人尽皆知的大宦官大奸臣,人人得而诛之,而姜维心向汉室,忠心耿耿。诸葛瞻为何要制衡姜维,这番话有何用意呢?

貌似人长得越帅,生育能力越不行。诸葛亮是三国大帅哥,其颜值在三国排名第二—第一的是周瑜。《三国演义》如此描写诸葛亮的外貌: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其颜值,就算放在今天,估计也可以碾压一线男明星。

诸葛亮还是个专一男,他这辈子就娶了一个老婆—丑丫头黄月英,黄月英就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名叫诸葛瞻。

然而,生下诸葛瞻的时候,诸葛亮已经46岁了。老来得子的诸葛亮非常兴奋,他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充分流露出自己的喜悦之情。他信中夸赞儿子聪明可爱,但又担心他成不了大器。

然而儿子实在太小,诸葛亮已垂垂老矣,他已来不及将平生之所学传授给儿子,只得选择了另外一个人作为接班人,这个人就是姜维。

姜维大家都很熟悉,他是诸葛亮唯一的徒弟。他跟着诸葛亮六出祁山,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诸葛亮临死之前,又将凝聚心血的《武穆遗书》给了姜维,又将连弩之法传授给了姜维。

而且,诸葛亮临终之前,还特意交待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蜀中诸道,皆不必多忧;惟阴平之地,切须仔细。此地虽险峻,久必有失。

诸葛亮果真神机妙算,日后邓艾果然从阴平小道偷渡到了成都,给蜀国以突然袭击。

姜维秉承诸葛亮遗志,继续北伐中原,给了曹魏政权以持续打击。这时候的诸葛瞻,也逐渐长大了,他娶了刘禅的女儿,成了驸马爷,春风得意。

公元262年,姜维北伐再次失败,诸葛瞻与董厥等联名上书,指责姜维数次北伐,劳而无功,搞得国库亏空,民怨沸腾。建议削去姜维的军权,免去其职务。

其实,诸葛瞻代表着主流观点。蜀国老百姓真的不想再打下去了,凭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本事,尚且次次无功而返,姜维又能如何呢?

蜀国当权者累了,百姓更累。蜀国只有不到94万人口,除去老人、儿童和妇女,能打仗的不过区区20万人,平均5个人要养一名士兵,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正如诸葛亮预言,果然邓艾奇袭阴平,而此时的阴平竟然无人把守,其实这不能怪姜维,因为姜维曾上表刘禅,请求派重兵把守阴平。然而,刘禅听信宦官黄皓的谗言没有派兵。

后来,诸葛瞻亲率大军前往抵抗。这时候诸葛瞻犯下了致命错误。兵贵神速,应当趁邓艾立足未稳之际,给敌人以突然袭击,然而诸葛瞻到了涪县之后却停滞不前了,这给了邓艾以喘息之机。

邓艾大军休整之后,选择主动出击,他兵分三路,分左右包围了诸葛瞻,最终蜀军全军覆没,诸葛瞻战死沙场。

  今天历史百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蜀汉和魏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魏延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曾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可在孔明死后他被杨仪等人陷害谋反。对于是诬陷魏延、还是魏延确实想要谋反,这两种说法都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对于这件事情只能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可是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魏延谋反与否,而是魏延如若活着他能带领蜀汉统一天下吗?本人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魏延并不能。接着来看本人的看法。

  1、魏延能力有限,不足以担任灭天下之大任

  魏延的确是一个优秀的统帅与将领,魏、蜀、吴三方将正面战场扯到荆州战场的时候,魏延依旧在死死守卫着汉中。这期间也有曹魏时不时的骚扰,可是凭借天然的优势,魏延能够屡屡将他们击溃。他是一个比较性情的人,他做事从不拐弯抹角。可是在用兵上,他经常弄险,他所带领的军队要不是大胜就是大败。

  在《魏略》中曾记载,魏延在孔明兵出祁山伐魏的时候,曾不止一次的建议想要兵出子午谷,直捣长安。从这一策略来看,魏延的确是喜欢弄险,他不喜欢一城一城的攻破,而是急于求成。可是当时统帅是诸葛孔明,孔明不同意他也只能乖乖听话,心中自然是怨言满腹。当时蜀汉是以弱伐强,在这种情况下魏延的计谋一定是不敢用的。

  本人曾多次研究魏延兵出子午谷的计划,不论从何种条件上来看,这都是不可能成功的。且不说一路上都是崇山峻岭,当年邓艾灭蜀走的也的确是这条路,可这也是当时姜维将孔明曾经安排在子午谷谷中的士兵撤走,邓艾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曹魏的统帅并不是傻子,而且从这条路进蜀汉容易,若想从蜀汉到魏是异常艰难的。

  这件事情本就是一场冒险,可介于兵力弱的蜀军,孔明不想让魏延冒这个险。魏延在当时的战场上,也能够算得上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不能说万夫莫敌吧,也是一位能够令敌军胆寒的人物,他曾经为蜀汉多次立功,可是从其他方面来看,是孔明并不想升他。魏延的高光时刻就是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追随刘备没有多久,刘备打下汉中来,魏延直接被封汉中太守。

  首先从魏延对外的带兵上,他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统帅,他的作战策略就是能一步登天就一步登天,他根本不会去一城一城的攻打,殊不知这才是根本。曹魏司马懿、曹真哪一个是省油的灯?邓艾都能实施子午谷出兵灭亡蜀汉,全是靠前方大军在剑阁拖住姜维,不然姜维若死守成都,邓艾怎么可能轻易下城呢?

  可是魏延不会有这种机会,祁山与长安相隔甚远,即使孔明在祁山拖住魏军。只要长安方面坚守,曹魏有足够的时间从防守东部地区抽调人手,兵出子午谷又不能带太多的兵马,在短期之内攻打不下长安,魏延带去的兵马一定会被曹魏聚歼,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魏延就不可能一统天下。

  2、魏延眼高,看不起人

  魏延在与其他大臣的相处方面是极不融洽的,他若带兵出征,莫不说有人支持与否,最起码是不安心的。参军杨仪与他的脾气十分不对付,杨仪与孔明关系非常好,但他一直认为魏延有谋反的可能,因此在很多事情上他与魏延针锋相对,甚至在一次重要的高层会议上,魏延要拔剑杀了杨仪,理由是:杨仪妖言惑众,延误军机。

  这件事情自然是被孔明镇压了下来,成都方面对魏延是极其惶恐的。在孔明死后,魏延想要夺权,只要魏延手中有兵权,他就能够为所欲为。所谓的蒋琬、费祎之人说白了都是腐朽派,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只能听从杨仪的说辞,想方设法的害死魏延。在这样的条件之下,魏延还要担心内部人从背后捅一刀,魏延怎么可一统天下呢?

  从这一点上来看就能看出魏延思想上的稚嫩,不过本人在魏延是否谋反这件事情上,是持有反对态度的,魏延没有理由去谋反,他对蜀汉是忠心耿耿的。

  本人的看法相信在上述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不论是从外、从内来看,魏延都没有合力的支持者,汤若他真的掌权了,他需要自己去攻魏伐吴,他去的时间里相信蜀汉的内政会乱成一团,魏延怎么能够一统天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姜维活了多少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