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刘子业,为什么这么坏?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在曾经的帝制社会中出现过很多有作为的皇帝,如汉武帝刘彻,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等等,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不泛昏庸无能的昏君,他们做的有些事情简直让人无法接受,今天我就来说说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昏君刘子业。

  刘子业是南朝宋第六位皇帝,宋孝武帝刘骏的儿子,关于刘骏我在前面写了一篇文章,刘骏也是一位荒唐的君主,曾把自己的四个堂妹全部纳为自己的妃子。但他的儿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他的儿子刘子业做的事情比他更荒唐。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我们就来说一说。

  刘子业15岁登基,虽然只做了两年皇帝,但他这两年内做的荒唐事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他的事我们不说,就说他与自己亲姑姑新蔡公主刘英媚和亲姐姐山阴公主刘楚玉的事。

  新蔡公主刘英媚是刘子业亲姑姑,本是何迈之妻,刘英媚对自己的这个侄子是从小爱护,然而在刘子业登基后第二年,也就是公元465年10月,他以想念姑姑为由,把刘英媚宣召入宫,刘英媚听到自己的侄子想念自己自然非常开心,更何况侄子如今已贵为皇帝。姑侄二人见了面,刘英媚对刘子业是嘘寒问暖,犹如母亲对待儿子,但刘子业却对刘英媚动手动脚,出言不逊,刘英媚感觉不适,于是便想告退回去。

  而此时的刘子业居然提出一个让刘英媚想想不敢想的要求,他要求刘英媚留下来陪他并离开何迈留在宫中。刘英媚听到这个要求,如遭晴天霹雳,她自是誓死不从,但如今的刘子业已是皇权在身,各种威逼利诱,最后刘英媚只能屈从,从此刘英媚便被留在了宫中,不得与何迈相见。之后对外谎称刘英媚已经逝世,并杀了一名宫女送回何迈府中,以公主葬礼下葬。而刘英媚被称为谢贵嫔,后又封为夫人。但做为刘英媚丈夫的何迈怎能忍受如此羞辱,便计划刺杀刘子业,怎奈风声走漏,最后被刘子业率兵杀害。

  不仅如此,刘子业还和他的亲姐姐山阴公主刘楚玉有染,不过这山阴公主也是荒唐之极,并非什么贤良女子,她事后居然对刘子业说“我和弟弟你都是父皇的子女,弟弟你后宫有佳丽三千,而姐姐我却只有驸马一个人,这太不公平了”。刘子业听后就赐给了山阴公主三十面首,面首就是所谓的男宠。

  公元466年1月,刘子业被叔叔刘彧弑杀,年仅17岁。虽然太年轻,却也无人婉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前废帝讳子业,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也。”汉灵帝刘宏去世后,刘辩继位为皇帝。但由于继位时年龄尚小,许多大权都没有掌握在手上,以至于权力落到他人的手中。董卓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着国家大权,所以就废除了刘辩,在董卓的逼迫下,年仅15岁的刘辩只好选择自杀。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三足鼎立,诸侯挑起了割据的乱局,连年的征战让百姓们苦不堪言。虽说这个时代纷争混乱,但也造就了许多揭竿而起的英雄。而在三国之后,更是出现了一段荒唐的社会,五胡乱华差点让汉族人民走上绝路。外族势力的联合攻打,导致了世家大族垄断社会的局面逐渐衰落。

刘裕终结了东晋的统治,这也标志着南北朝的到来,由于朝代更迭速度快,不久就从繁荣昌盛一路下滑。细数南北朝的君王,昏庸无知的不在少数,而最昏庸的莫过于南朝的刘子业。他杀叔父娶姑姑,不仅如此他还有违伦理道德和亲姐同流合污,17岁时遭遇政变惨被杀害。

说道在这个时期最昏庸无能的皇帝,许多人可能脑海里闪现的是北齐的高纬,他为了争夺权利,不惜将自己的手足置于死地。他还草菅人命,把残害他人的性命当作是自己的乐趣。如果论昏庸和残暴,恐怕刘子业要比高纬更胜一筹。

刘裕作为刘宋的开国皇帝,本是一介平民,所以凭借自己的意志和机智才能够在乱世中白手起家,在此之后的历代皇帝中,也有不少是勤政为民的。到了刘子业父亲这一代,国家更是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情况。

不过这场盛世很快就被打破了,继位后的刘子业变得更加骄奢淫逸,只顾自身的安逸与享受,而且还向人们展示了他极其扭曲的性情。在刘子业当上皇帝之初,就将父亲生前居住的行宫拆除,随后修建了一座十分豪华的殿宇。

在父亲去世之后,他表现得异常的冷静,可能是由于他天生性格的原因,即便是与亲人之间的往来,也少之又少。由于皇家的大多数祖庙都没有画像只有牌位,他就让人按照各代帝王留下来的画像为他们画遗像,在画到他自己父亲时,他还特意给加上了一个酒糟鼻。

从《宋书》的评价中可以得知,刘子业的凶残甚至要比商纣王还要高。但在治国和文韬武略方面,刘子业几乎毫无用处。正因为他凶残冷血,才导致他被自己的叔叔亲手杀死。由于他的叔父刘彧人长得比较胖,身子浑圆,以至于经常嘲笑叔父的容貌,不但不懂得尊老,还把自己的叔父称作猪王。

而且更为过分的是,他还将叔父关到猪圈里,与猪同吃同住,还一同称体重。这样凶残的人,同样也是个不顾伦理道德之人,将自己美若天仙的姑姑迎娶为自己的夫人。他的荒淫无道远不止此,他还下令让一些宫女赤裸身体追逐嬉戏,如果有不愿意听他话的,他还会直接用残忍的方式将其杀掉。因为他终日沉迷于女色,所以百姓们也是怨声载道。相比于他与别人的不伦行为,他连自己的姐姐都不放过。

刘楚玉作为刘子业同父同母的姐姐,却和他同流合污,干着有违伦理道德的勾当。虽然彼时刘楚玉已经出嫁,但刘子业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将姐姐招入宫中做些不可描述之事。刘楚玉的丈夫到宫中来讨说法,不仅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反而还被刘子业毒死。此后的二人更是毫无顾忌,更加的猖狂大胆,而这一行为也引起朝内外的不满。

朝中大臣不忍看到国家衰败,所以联合起来除掉了刘子业,为首的正是被他关进猪圈的叔父。年仅17岁的刘子业因为荒淫无度,落得个众叛亲离,命丧黄泉的结局。而后的刘宋天下,由他的叔父刘彧接管统治,但他同样也不是个有才能的人,并且同样残暴,最终还是让刘宋王朝迎来改朝换代的命运。

刘子业本是万人敬仰的皇帝,如果他能够将心思都放在治理朝政上,也许刘宋王朝的繁荣景象会一直延续,而百姓也不会怨声载道。然而他骄奢成性,最终导致南北朝的政权迅速更迭,同时自己还落得个凄凉的下场。

读古通今,刘子业只是一个历史的缩影,多少与之相似的帝王,为贪图朝夕的享乐最后失去所有。而生于寻常人家的子弟也不免有与之相似者,依靠家族的权力利益为所欲为,成为人人厌恶的纨绔子弟。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教育的缺失,其父母未在其仍是可塑之才时及时将其纠正,最终无力回天,悔之晚矣。由此,后来者也应从中学得一二,得到一些启发。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人性之中最美最善的形迹。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人性之中最丑最恶的面容。

我们看历史,一面是在看历史之镜中的往事。

我们看历史,一面是在看历史之镜中的自己。

唯有记住历史,才可以走出美与善的延续传承。

唯有借鉴历史,才可以避免丑与恶的重蹈覆辙。

人之为人,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人身上善与美的辉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为了人性之中这善与美的辉光不会在历史的风暴中蒙尘、湮灭,所以,即便历史也记录了种种让我们不忍卒睹的一面,我们仍然要继续认真学习历史,不断深刻认知人性。

这里,就来说一说人性之中的恶,以便让我们有所警惕。

就历史事实看,掌握的权势越大,人性之恶就越能显现得清楚明白。

所以,这一切,就从帝王说起吧。

说到帝王的暴虐无道,猜想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有两个人:一个是殷纣王,一个是隋炀帝。

其实,仔细阅读历史,你会发现:中国的帝王之中,比殷纣王与隋炀帝的暴虐无道更甚者,还大有人在。只是,那些帝王的影响力远不及这二位,所以,他们在暴虐无道排行榜上的地位,也就不那么显著耀眼了;他们暴虐无道的历史影响力,也就没有那么广大深远了。

本篇要说的这位皇帝,名叫刘子业。

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刘子业生于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六年(449)农历正月,死于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农历十一月,他在这个世界前后活了17年。

按说,一个17岁的少年,就普通人而言,他也才刚刚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他的人生也才刚刚开始;但是,刘子业就是在这个风华正茂、青春如歌的年纪,他的人生就已经结束了,他就已经被人杀掉了。

按说,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这大好的青春年华,正是他人生最美丽、最动人的时节,他完全可以去做各种各样美好的事情,可是,当了皇帝的刘子业,他却偏偏不,他只是一味地刻毒残忍、一味的荒淫奢侈、一味地暴虐无道……不知道,究竟是权力的淫威坏了他的心,还是周围人的影响变了他的态,结果导致他做出了那么多超乎人类想象的事来?

一切,都还无法定论。所以,关于刘子业在位时,他所作所为的那一切,很值得后世研究和深思。

关于对刘子业的研究和深思,就交给各位亲爱的读者了。

此处,我只想说一说刘子业和他相关的各种事体,作为大家思考和研究他的素材。

刘子业,小字法师,他是宋孝武帝刘骏的长子,其母为文穆皇后王宪嫄,他也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第六位皇帝。

说到刘子业,为了清楚其身世情况,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他的父母。

先说刘子业的父亲刘骏。

刘骏(430~464),字休龙,小字道民,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三子,刘宋的第五位皇帝。刘骏初封武陵王,他一直不得宠,屡此镇守外州。元嘉三十年(453),太子刘劭弑宋文帝,刘骏亲率大军讨伐。很快,刘骏便击溃刘劭,夺取了皇位。登基之后,刘骏改元“孝建”,谥号孝武皇帝,史称“宋孝武帝”(453~464在位)。

再说说刘子业的母亲王宪嫄。

王宪嫄(428~464),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宋孝武帝刘骏的皇后。其父为散骑常侍、右卫将军王偃。其母为宋武帝刘裕之女吴兴公主刘荣男。元嘉二十年(443),她被武陵王刘骏纳为王妃,生有前废帝刘子业、豫章王刘子尚、山阴公主刘楚玉、临淮公主刘楚佩、皇女刘楚琇、康乐公主刘修明。元嘉三十年(453),刘骏即位,立王宪嫄为皇后。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刘骏去世,刘子业即位,尊王宪嫄为皇太后;同年八月,王宪嫄去世,时年38岁,谥号文穆,与宋孝武帝合葬于景宁陵。

说完刘子业的父母,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那就是:

刘骏的父亲刘义隆和王宪嫄的母亲刘荣男是亲兄妹,刘骏与王宪嫄是姑表亲,也就是说,王宪嫄的母亲是刘骏的亲姑姑,刘骏的父亲是王宪嫄的亲舅舅。

刘子业是姑表兄妹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

下文,先简要讲述一下刘子业的生平,接着会一一讲述刘子业的荒淫暴虐。

在讲述刘子业的生平与其行径之前,还请大家思考一下,刘子业的种种表现,是否与他的父母近亲结婚有关。

不过,也必须明白,中国历史上,姑表结婚、姨表结婚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这些表亲结婚后生出来的孩子,是否都有毛病,似乎也并不见得就是如此。

元嘉二十八年(451),刘子业出生两年之后,也就是他3岁的时候,其父刘骏就外出镇守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刘子业被留在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元嘉三十年(453),刘子业5岁时,太子刘劭谋逆叛乱,刘骏领兵讨伐。那时,身在京城的刘子业,便成了这场政治斗争中的小囚徒、小人质。当日,刘子业被拘留在侍中下省。其间,有很多次,刘子业都差点被杀害。幸好他命大,最终还是存活了下来。

猜想,这一次童年的被拘留、被惊吓、被胁迫……这样恐怖的经历,也一定在刘子业幼小的心灵之中,埋下了不好的种子;猜想,这一次恐怖的经历,也可能对刘子业后来的行事和作风产生了某种不良的作用和影响。

这一年,刘子业的父亲刘骏胜利,刘骏遂做了刘宋的皇帝。刘子业也跟着父亲荣贵显达,被立为太子。

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刘子业10岁时,他就住进了东宫。住进东宫,这就意味着,在居处上,已经进一步巩固了刘子业的太子地位。

大明四年(460),刘子业12岁时,他还在刘宋皇宫的崇正殿学习过《孝经》。

推测,这种学习的过程中,既有老师的教习,也有刘子业自己对所学《孝经》内容的讲解。

《孝经》的内容,当然是讲“孝”的。

那么,“孝”又是什么呢?

用抽象的话来说,孝是一切道德品行的根本和出发点。孝的内容,可以归为礼仪,孝既是一种德行,也是一门修身哲学。通过孝,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维护国家的秩序,即旧时代所谓的忠君;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和睦家庭关系,即普遍所谓的事亲;从个人来说,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身休养,即众所周知的所谓立身。

既然刘子业小小年纪,就有过对儒家经典礼仪和道德规范的学习,那么,为什么,后来,他可以离经叛道到十分荒唐、非常荒谬的地步。猜想,这大概也和他的性格、经历、地位、环境等等因素有关。

史书里面,对刘子业性格比较突出的描述,我仔细查看,找到了两个词:其中一个是“性狷暴”;而另一个则是“少禀凶毒”。

这两个词的意思,也就是说刘子业的性格特征如下:

如果从这些性格特点来理解刘子业,似乎多少就可以找了一些他暴虐无道的原因。

但是,试问一下:刘子业的这些性格特点,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人性的复杂,有时候,大概是无法用逻辑就可以推理出来的。

大明七年(463),在刘子业15岁的时候,他就举行了冠礼,也就是所谓的成人礼。

这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刘子业已经不再是一个孩童,他已经具备了担负一切成人责任的条件。最主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婚娶了。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冠礼之后,就要立刻把成人的一切责任都要强加在刘子业的头上。

另外,据载,刘子业从小很偏激,在东宫时,他经常被其父宋孝武帝训斥。

有一次,宋孝武帝西巡,刘子业向上禀报其参见侍候的起居情况,他字迹很不谨饬、很不敬慎。当时,宋孝武帝就斥责他道:

“书法没有长进,这也是一条需要你认真面对、积极改正的事情。我听说你一向都是松懈怠惰,你的偏急暴戾日甚一日,你为何顽劣鄙陋到如此的程度?”

大明八年(464),刘子业16岁时,他的父亲刘骏去逝.作为皇太子,刘子业理所当然地当上了刘宋的皇帝。

从父亲去逝的那一天起,刘子业的恶态就已经逐渐地显露了。

父亲的去逝,并没有引起这位马上就要即位的皇太子的悲伤与哀戚。相反,刘子业在其父去世之后,他所表现出来的是傲慢、是毫不在乎、是没事人一般的无所谓的状态。

在刘子业即位之后的最初阶段,因为有其父皇重臣戴法兴等人的存在,他还有所忌惮。因而,这一时期,他的行事并不怎么张狂。

后来,等到戴法兴被赐死,刘子业便完全没有了束缚,他毫无忌惮、任意妄为。

那个时候,刘子业的母亲、也就是皇太后王宪嫄病重。她派人呼唤刘子业前来相见,想要看看自己的宝贝儿子。对此,刘子业却说是:

“病人那里鬼很多,是非常恐怖的,怎么可以去那里啊?”

皇太后王宪嫄听到此话之后,大为恼怒,她非常伤心地对侍者说:

“你快去拿刀过来,把我的肚子划开,看看我怎么会生这样的儿子?”

往后,刘子业更加凶残暴虐。他不断地杀人,朝廷内外的百官,随时都可能性命不保。

先前,有传言说,湘中会出天子。于是,刘子业就打算南巡荆州和湘州,以肃清流言。

其实,刘子业所谓的肃清流言,就是想要杀掉自己的几位叔叔。

景和元年(465),刘子业17岁那年的十一月,他的叔叔湘东王刘彧(即宋明帝)与亲信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儿曾暗地里与刘子业的亲信寿寂之、姜产之等十一人联络,密谋要一起废掉刘子业。当月三十日夜间,巫师诱骗刘子业,说是华林园的竹堂里面有鬼。刘子业听言,十分嚣张,他竟然要亲自到华林园的竹堂去射鬼。

刘子业到了竹堂之后,他的亲信寿寂之带刀冲了进去,姜产之作为寿寂之的帮手,也一同跟进。当时,刘子业见形势不妙,他想逃走,寿寂之等人并没有给他机会,一起追赶并杀死了他。

刘子业死后,葬在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南京江宁)南郊坛西。

刘子业的一生很短暂,他的暴行却记载了很多。

一、将亲姑妈要纳入自己的后宫

刘子业的姑妈新蔡公主刘英媚,她是宋文帝第十女、宋孝武帝异母妹,她还是卫将军何瑀之子何迈的妻子。

景和元年(465)十月,刘子业宣姑妈入宫见面,乘机将其留在后宫,并称为“谢贵嫔”。对外,刘子业谎称姑妈已经去世,他杀了一名宫女,送到何迈府中,说这名死者就是姑妈,并用公主的礼仪殡殓埋葬了这位可怜的宫女。同年十月二十一日,刘子业封“谢贵嫔”为夫人,并特别许可,允许“谢贵嫔”乘坐配饰龙旗鸾铃的御车。一旦“谢贵嫔”出入,其所过街市,均必须严格实行戒严。

何迈平素豪爽,有侠士风范,他蓄养了许多愿意为他效死力的人。因不能忍受刘子业夺妻的侮辱及其肮脏的行径,何迈计划趁刘子业出游时,将他废黜,并拥立晋安王刘子勋为皇帝。不料,走漏了风声,十一月初三日,刘子业亲自率兵,杀死了何迈。

据载,刘子业还与自己的亲姊山阴公主刘楚玉一起荒淫。

话说,刘楚玉也是淫乐无度,她曾对自己的皇帝弟弟刘子业说过:

“我与陛下,虽是男女有别,但都是先帝的亲生骨肉。陛下您后宫的美女数以万计,而我,却仅仅只有一个驸马。这太不公平了!天下的事,怎么可以不公平到这样的地步呢?”

于是,刘子业就赐给刘楚玉面首(后专指男宠)三十人。

三、对自己的亲叔残忍不仁,不把叔叔们当人看待

因畏忌自己的亲叔,刘子业把他们囚禁在可以完全掌控的皇室宫殿内,对他们百般侮辱、残忍殴打。

他的叔叔建安王刘休仁(宋文帝第十二子,母杨修仪。)、湘东王刘彧(宋文帝第十一子,母沈容姬。)、山阳王刘休祐(宋文帝第十三子。),都身体肥壮。刘子业用竹笼把他们装起来,一个一个称过他们的体重之后,刘彧最重,被称为“猪王”,刘休仁被称为“杀王”,刘休佑被称为“贼王”。刘子业还有一个叔叔,东海王刘祎(宋文帝第八子,母陈修容。),被称为“驴王”。

刘子业曾在地上挖了一个坑,坑里装满泥水,他命刘彧脱光衣服,把他扔进坑内,然后用木槽盛放各种杂食之后,胡乱搅拌一番,再把木槽放在刘彧面前,命令他像畜牲一样地用嘴去槽中吃食,以此欢笑取乐。

刘子业非常想杀害刘彧及刘休仁、刘休祐,前后十几次动念,亏得刘休仁有计谋,常常用戏谑巧言、阿谀奉承的法子,让刘子业高兴,使得刘子业当场停手,推延了杀害之事。

当时,廷尉刘蒙的侍妾怀孕了,刘子业在她临产时,把她接进后宫,希望她生个男孩,并打算立为太子。

有一次,刘彧违背了刘子业的旨意,刘子业大怒。于是,他命人剥光了刘彧,并捆绑了他的手脚,用棍杖从手脚内穿过,派人抬着,交付太官,说道:

刘休仁笑着对刘子业说:

“‘猪’今日不该死。”

刘子业就问,为什么不该死呢?

“等皇太子生下来,再杀‘猪’取‘它’的肝肺吃,不是更好?”

这样,刘子业才打消了杀死刘彧的念头,说道:

“暂且把他交给廷尉吧。”

过了一夜,他就把刘彧放了出来。

后来,刘蒙的妾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刘子业就把这孩子称之为皇子,并为此大赦天下;同时,全国凡是这个时候生了儿子的臣属,也都赐爵一级。

一次,刘子业在华林园的竹堂游荡,他命令宫女们赤裸着相互追逐、嬉戏。其中有一个宫女因为觉得耻辱,拒不从命,她就被刘子业杀了。

这天夜里,刘子业梦见有一个女子在竹堂骂他:

“你悖逆不道,你活不到明年小麦成熟的时候!”

梦醒之后,刘子业十分生气,他在宫内找了一个和梦中所见宫女模样相仿的人,杀了解气。

杀掉宫女后,这天夜里,刘子业又梦见所杀的女子骂他:

“我已经向上天控诉你了!”

借着这个事,刘子业所养的那些个巫师、巫婆们都说是:竹堂里面有鬼。这也给后来刘子业在竹堂被杀,埋下了伏笔。

刘子业还常常在叔叔建安王刘休仁面前,让左右侍臣侮辱刘休仁的生母杨太妃。左右侍臣都不得已,只能听从他的命令。刘子业让右卫将军刘道隆做这件可耻的事情,刘道隆和刘子业一样变态,他竟然高高兴兴地奉旨行事,大概还有几分得意。

还有一次,刘子业召集所有妃子、公主,让她们排列在自己的面前。然后,他强迫左右侍从侮辱她们。刘子业的叔叔南平王刘铄(宋文帝第四子)的妃子江氏不听从命令,刘子业大怒,杀了江氏的三个儿女,并让南平王刘敬猷、庐陵王刘敬先、安南侯刘敬渊(三人均为刘铄子)每人抽打江氏一百鞭。

刘子业的叔祖父江夏王刘义恭(宋武帝第五子,宋少帝、宋文帝之弟)和尚书令柳元景等人商量,打算废除刘子业,另立新帝。刘子业知道后,他率领羽林军到刘义恭的府第,将其杀害,还杀了他的四个儿子,并将刘义恭肢解,剖开肠胃,挖出眼珠,以蜜浸泡,用来做所谓的“鬼目精”。

刘子业对太庙里已有的祖先画像不满意,于是,他便命令画工另行绘制祖先的画像。画成之后,他进入太庙观看。

看到曾祖父宋武帝刘裕画像,他说:

“这家伙可是一位大英雄,活捉了好几个天子。”

又指着祖父宋文帝刘义隆的画像说:

“他这个人也不错,只可惜,晚年被儿子砍掉了头。”

然后,指着父亲宋孝武帝刘骏的画像说:

“这老头子是个大酒糟鼻子,可现在怎么没有了?”

说完,立刻叫画匠把刘骏的鼻子画成酒糟鼻。

少年天子,本该把青春年华用在美好的事物上,上不负天子之名,下不负黎民所望。可是,刘子业偏偏不,他就是要想尽办法荒淫、想尽办法暴虐,想尽办法残酷狠毒,想尽办法变态害人。

真不知道,刘子业人性之中的恶,是怎样形成,又该怎样解读。

多行不义必自毙,刘子业终究没有逃过这句论断,他杀人,小小年纪,最终,他也被人所杀。

刘子业的作为,不但自己尝到了恶果,历史也没有放过他,重重地给他记了一笔又一笔。

最后,就看看后世对刘子业的评价吧:

“废帝之事行著于篇。若夫武王数殷纣之衅,不能挂其万一;霍光书昌邑之过,未足举其毫厘。假以中才之君,有一于此,足以霣社残宗,污宫潴庙,况总斯恶以萃一人之体乎!其得亡,亦为幸矣。”

正史拿刘子业和殷纣王比,说是殷纣王的恶行,还比不上他的万分之一;拿他和被霍光废掉的、作了27天皇帝的昌邑王比,说是昌邑王的胡作非为还比不上他的毫厘。最后,史书还说,他的灭亡,真是大幸啊!

“子业虽曰嫡长,少禀凶毒,不仁不孝,著自髫龀。”

“詈辱祖考,以为戏谑。行游莫止,淫纵无度。”

“诛剪无辜,籍略妇女。”

“手足靡厝。行秽禽兽,罪盈三千。”

“帝少好读书,颇识古事,粗有文才,自造孝武帝诔及杂篇章,往往有辞采。”

《南史》中,对于刘子业还是讲了一些好话,说是他对过去的历史还算了解,而且,他还有一定的文才,能够写出辞彩可观的文章。

《南史》对刘子业的赞赏,倒是让我更加疑惑:一个颇识古事,粗有文才的人,他也算是读过书、受过教育的人了;为什么,一个还算较有文化的人,他怎么还能做出这许多超乎人类想象的恶劣的事来?

看来,人性的复杂,真不是一般智力所能揣摩透彻的啊!

关于刘子业,关于刘子业的种种行径,我们不能只盯着他的变态和恶劣,关于对刘子业的困惑和思考,希望聪明的读者能够有所思索、有所警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智扬为什么不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