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的总人口

乌兹别克人是一个非常好客和勤劳的民族,深深尊重自己的传统和百年历史。据2020年统计,乌兹别克斯坦人口超过3200万,其中乌兹别克人占82%。然而,塔吉克人和其他亚洲民族的代表也居住在这里。绝大多数人口或多或少会说俄语(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苏联的遗产)。官方语言是乌兹别克语。在现代乌兹别克语中,方言很多,可以有条件地分为四大类:乌古兹语、北乌兹别克语、南乌兹别克语和基布恰克方言。

乌兹别克人经常在市场上交易制成品或种植产品。

在乌兹别克斯坦,年轻人口的出生率分别很高。平均预期寿命从男性的 70 岁到女性的 75 岁不等。据统计,93%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并被公认为该国的官方宗教。这里的宗教少数群体包括东正教 (4%) 和天主教徒 (3%)。根据宪法,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世俗国家。然而,穆斯林基金会仍然强烈影响乌兹别克斯坦社会的各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穆斯林信徒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他们非常积极地参加许多清真寺。

孩子们从小就帮助他们的父母工作。

目前在乌兹别克斯坦,城市人口略多于农村人口。这是因为2009年进行了改革,许多农村居民点获得了城市地位。绝对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城市的生活对人们来说更轻松、更美好。在大城市,有自我发展的前景,各个领域的职位空缺,工资更高(塔什干在这里脱颖而出)。而在农村,找工作困难重重,工资低,以体力劳动和农耕为主。当地居民更愿意离开农村去城市或邻国赚钱,而在村庄和村庄里,大多是儿童、老人和老年妇女。

顺便说一下,城市的平均工资在 200-300 美元左右波动,原则上是很小的。但至少,乌兹别克斯坦的价格几乎在所有方面都低于俄罗斯:食品、通讯、住房、公用事业等。值得考虑的是,工资往往是非官方支付的,实际上人们可以拿到更多的钱(这一切都取决于人脉,这是事实)。

低生活水平迫使人们去其他国家寻求幸福和更高的收入,最常见的是在俄罗斯或哈萨克斯坦。而且,尽管根据官方数据,失业率为 2-3%,但实际上由于劳动力迁移,失业率要高得多。此外,人们有机会在比在本国更短的时间内赚取大量金钱,并且他们被吸引到国外。我遇到的男人中有 80%(甚至 90%)都在俄罗斯工作。他们挣的钱足以让他们在乌兹别克斯坦过上好日子,有尊严地养家糊口。

但该国的平均养老金为100美元。这足以维持适度的生活,食物和水电费,但对于娱乐甚至衣服 – 不再如此。老人经常在这里得到亲戚或社区的帮助。尊重老一辈是乌兹别克人的文化与生俱来的,因此老年人很少被遗弃和不必要。

我总是很惊讶,尽管大多数乌兹别克人的生活相当简陋和贫穷,但他们总是知道如何为家人和客人布置一张像样的桌子。

他们过着贫穷的生活,但不是半饥饿的,总是摆着一张像样的桌子。

有趣的是,乌兹别克斯坦有自己的地方自治制度,固定在国家层面——马哈拉制度。这是一个城市街区或单独聚居地的居民团结在一起的社区,最多可容纳一千人。社区是为了互助和保持街道清洁和安全而创建的。社区的中心传统上可以是清真寺,但会议可以在特殊的大厅举行。马哈拉选出一个对当局负责的委员会。这种生活方式掌握在当地居民的手中,每个人都感到支持,每个人都相互联系。

原则上,乌兹别克人生活在大家庭中,因此马哈拉是这种传统的一种投射。这里家庭关系密切,亲属保持密切联系。婚姻是持久的,因为乌兹别克斯坦不接受离婚。乌兹别克人经常相处并在他们的余生中保持他们的联盟。

载着驴的小车与汽车一起沿着道路行驶。

顺便说一下,关于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自苏联时代以来,乌兹别克斯坦一直致力于提高妇女地位,并取得了成果。在现代社会,男女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妇女有充分的就业自由,可以担任各种职务,担任法官、医生、教师,甚至参与政治。但在日常生活中,一切都遵循传统的生活方式,因为穆斯林的习俗要求女性服从和服从,所以最终决定权始终在男性手中。一个女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母亲,一个听话有耐心的妻子,一个暖炉的看门人。乌兹别克人的宗教允许他们实行一夫多妻制,早期的贵族男子拥有完整的后宫。现在一夫多妻是一种植根于宗教的现象,并且该国正式(在立法层面)禁止一夫多妻制。禁止与已婚者结婚。所以普通人的家庭对我们来说是普通的、熟悉的。

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当然非常有表现力和特色,但很难称其为理想的生活国度。但是,尽管有任何困难,人们热爱自己的土地,适应条件,努力工作并尊重传统。在我看来,乌兹别克人对他们的生活很满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乌兹别克斯坦生活现状:普通乌兹别克人的生活》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最大,乌兹别克斯坦人口数量最多。除了塔吉克斯坦,其他四国的主体民族都是突厥族系。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国土面积272万平方公里,人口1900万,人均GDP 8480美元(2020年)。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品占出口贸易额的75%。

主体民族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约占人口总数的69%。哈萨克族源比较复杂,由古代乌孙、突厥、塞种人等民族在长期相处中发展而成。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曾使用以古代突厥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后来改为应用阿拉伯字母。

第二大民族是俄罗斯族,约占总人口的30%,信仰东正教。俄罗斯族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临近区域,在北部区域占据人口比例优势。

1997年哈萨克斯坦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迁至北方城市阿斯塔纳(后改名努尔苏丹),不光解决了阿拉木图面积不足导致的拥挤问题,也使得北方的民族结构发生了改变。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最大城市,地处哈萨克斯坦东南部边境。清朝时为伊犁将军管辖,当时名为古尔班阿里玛图。

乌兹别克斯坦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人口3455万,人均GDP 1685美元(2020年)。乌兹别克斯坦拥有中亚灌溉农业最发达的地方,因而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乌兹别克族是由粟特人和突厥人融合而成,相貌似维族人。粟特人原是古代生活在中亚操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古老民族,从我国的东汉时期直至宋代,往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以长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史书记载的粟特人有安禄山、史思明等。

乌兹别克语属于突厥语系葛逻禄语支,与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等突厥语言比较接近,与这些语言可以大概沟通,独立之后1993年开始已经改用拉丁字母。在中国,乌兹别克语仍使用阿拉伯字母书写。

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商业枢纽之一。塔什干在乌兹别克语中是石头城的意思,因地处山麓冲积扇一带,有巨大卵石而得名。

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古代帖木儿帝国的首都。中国古代称之为“康居”,主体民族粟特人,在乌兹别克语意为“肥沃的土地”。

布哈拉,乌兹别克斯坦第三大城市,历史上萨曼王朝首都。其实撒马尔罕和布哈拉是塔吉克人的主要城市,当地的塔吉克语人口非常多。

希瓦市,童话般的中亚古城,几乎完整保留了自身的历史面貌。位于乌兹别克西南与土库曼交界的地方,古代希瓦汗国所在。

土库曼斯坦,国土面积49万平方公里,人口572万,人均GDP 6967美元。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人均GDP在中亚五国中仅次于哈萨克斯坦。因地处地中海地震带上,所以时常受地震威胁。1995年12月12日,第50届联大通过决议,承认土库曼斯坦为永久中立国。

土库曼人是欧洲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血,相貌跟欧洲人相似。土库曼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克里米亚塔塔尔语和撒拉语有很大的联系。土库曼语曾使用阿拉伯字母书写,30年代改用拉丁字母,后使用西里尔字母书写,近年又改用经修改的拉丁字母书写。

阿什哈巴德,土库曼斯坦首都,位于靠近伊朗的边界。

吉尔吉斯斯坦,国土面积20万平方公里,人口663万,人均GDP 1281美元(2020年)。 吉尔吉斯意为“草原上的游牧民”。吉尔吉斯族在中国称柯尔克孜族。

吉尔吉斯人属蒙古人种,相貌和蒙古人相似。吉尔吉斯人和哈萨克人是亲戚民族。吉尔吉斯语,属突厥语系钦察语支,也与哈萨克语接近。

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在吉尔吉斯语中的意思是“搅拌马奶的棒子”。距离哈萨克斯坦前首都阿拉木图只有230公里。

奥什,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市。有中亚所有城市当中最大、最拥挤的露天市场。帕米尔高速公路的起点。

塔吉克斯坦,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960万,人均GDP 773美元(2020年)。地处山区,山地高原占国土面积的90%。中亚五国中唯一主体民族非突厥族系的国家。

塔吉克族,欧洲人种印度帕米尔型,样貌和印度人接近。塔吉克语与波斯语很相近,许多塔吉克人都把塔吉克语看作是波斯语的一个方言。塔吉克人早先使用阿拉伯字母,后改用拉丁字母,又改用西里尔字母。居住于阿富汗和中国的塔吉克人却持续着使用阿拉伯字母。

中国新疆西部的”塔吉克族“,使用的不是塔吉克语,而是塔吉克语的一种兄弟语言——帕米尔语。这种语言早在明末清初就已经是帕米尔高原一带的通用语。

杜尚别,塔吉克斯坦首都。名称在波斯语解作“星期一”,因每星期一的集市而得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陶宛人口和面积多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