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高度发达之后,如果重新进入奴隶社会,奴隶主们都是什么样的人?

  奴隶主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手上拿着一条皮鞭,身上穿着一件长袍,衣着结构简单,只在腰间系了一根绳带。
看到凯恩过来后,奴隶主主动走了过来道:“要看个奴隶吗?”
凯恩点点头道:“随便看看。”
奴隶主打开了笼子,并随行介绍起来:“这里有上好的巴梅尔女奴,都是新到的,我们提前精挑细选过一遍,留下的都是上等货。”
他随手抓过一个女孩来,用手捏住她的下巴迫使她张开嘴巴、又掀起她的衣裳露出她的身体。
这个女孩大概14、5岁的样子,任由奴隶主在身上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展示,也不抵触,甚至还很顺从。
凯恩沉默了一下,有点无所适从:“我先看看。”
见凯恩没有选中女孩,笼子里的其他女奴们连忙围了上来推销自己。
“大人,您看看我,看看我,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凯恩穿过女孩们,一路来到笼子的角落。
在这里,斜靠着笼子坐着一个少女,她赤着双脚,就裹着一件破烂的披风,身上看起来脏兮兮的,但是却仍旧难掩靓丽的姿容,一头金色的头发在夜风中轻轻摇曳着。
她不像是其他女孩那样围过来讨好凯恩,而是始终坐在这里,甚至在凯恩走过来时还会尽力的蜷缩起身子戒备起来。
裸露在外的肌肤上遍布着一条条的鞭痕,就好像家猫群中一只未被驯化的野猫。
看到凯恩走到少女跟前,奴隶主赶忙走了上来。
他有些警惕的盯着少女,用警告的语气道:“贱货,如果你再敢咬伤我的客人,我就把你手脚打断扔到那堆难民里去。”
“当然,花些时间是值得的,她的样子您也看到了,这样姿色的少女可并不多,而且她的言行举止还很优雅,我都怀疑她是不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奴隶主冲着凯恩道。
凯恩上前一步,并弯下了腰。
少女如同炸毛的猫一般,一下子紧张起来,龇着牙齿露出凶悍的表情。
奴隶主见状皱着眉头,警惕的举起鞭子。
正在这时,凯恩露出自认为还算温和的笑容:“好久不见,美丽的小姐。”
少女闻言一愣,眼神有些茫然。
凯恩掀开兜帽,露出那一头标志性的黑发。
他指了指脑袋到:“您是那天赛场上最漂亮的姑娘。”
这个少女不是别人,正是他之前在比武大会上见过的那个漂亮女孩儿,当时他还曾把荣获的花环戴在了对方的头上。
她眼眶刷的一下就红了起来,赶忙低下头,全身卷缩着,不住地捂着脸,哽咽道:“不...您认错人了!不...不是的...我不认识您...您认错人了...”
少女一副无地自容、羞愧难当的样子。
大概是贵族最后的一点颜面吧。
当然,沦落到这个份上,还在乎尊严的倒也不多见。
凯恩收回视线,开门见山的问道:“多少钱?”
奴隶主一听有戏,脸上的笑容更加热忱了:“这位客人,这个女奴的容貌您也看到了,我想不必我多介绍,她虽然有些调皮,但是奴隶千篇一律也没意思,有点儿个性...”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篇1

  一、 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篇2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推出了一战。

  3.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

  4.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

  余粮收集制的弊端和效果: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但它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5.结果:战胜了敌人,巩固了政权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在军事上起到了战胜敌人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是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一种尝试,并不是苏俄当时的理想政策,也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4.特点: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实际上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

  6.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篇3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 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

  3. 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1.优先发展重工业

  (1)背景:苏联的建立――1922年12月;列宁的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

  (2)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提出――1925年12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3)过程:一五计划(1928――1932)――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农业国;

  二五计划――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三五计划――因卫国战争爆发而中断。

  (4)结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2.农业集体化运动

  (1) 背景:工业的需求;1926年,苏联开始出现粮食供应困难;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 〖评价农业集体化运动: 积极意义――为苏联的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弊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力,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三、评价斯大林模式

  1.功绩:(1)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2)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国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政治方面――(1)个人的高度专权;(2)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方面――(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经济效益低下;(3)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3.评价: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篇4

  1.宗法色彩更加浓厚

  成王时周公分封的诸侯国数量很多,对这些被封的诸侯,周王称其中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姓的为伯舅、叔舅。相对来说,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

  2.同姓分封,范围扩大

  对照《西周分封示意图》,不难看出同姓的诸侯在燕、鲁等地大有其人,打破了商朝同姓多内服的成例,使周王亲族的势力远达边鄙,扩大了周王的有效管辖范围。

  例如,诸侯必须定期朝觐周王,向周王贡献各种物产,接受周王之命出兵保卫王室或征伐反叛等;同时对周王的婚丧嫁娶、巡狩等也要尽义务。有时,诸侯大国可在周王授意下调动附近的中小诸侯国的军队,共同从事征伐战争。由于大国成为一方之长,所以又称之为方伯,有的方伯还被召入朝廷任职,辅佐周王。

  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要以大宗的名分继续对自己的宗亲进行分封,这就使周王的势力随着血缘关系的.逐级延展,渗透到诸侯国的每一个地区;商代未见如此严密的制度,商王对外服地域的控制力是很有限的。

  被分封的诸侯,在爵位上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号,虽然从金文内容上看,尚未有等级差别具体如何不同的'记载,但已经分类定等级是可以确定的。

  周王为了防范诸侯叛乱,派人作为监官去监视他们。例如周灭商后,周武王令商纣王之子武庚仍居殷故地,管理殷民,同时又分封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在其周围进行监视,称为“三监"。出土的铜器铭文证实,西周还派有一些监官到其他诸侯国去。这是周王对地方诸侯加强控制的一种重要措施,也是中国古代确立监察制度的先声。

  1.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开始了近500年共和国时期。

  2.罗马从建国初期开始平民一直为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与氏族贵族进行长期斗争。结果,平民相继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罗马共和国的社会基础逐渐扩大;贵族特权逐步被废止,贵族寡头政治走向衰落。

  3.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进入帝国时代。

  4.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5.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6.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古代历史终结。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古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里程碑

  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④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①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越发达人类越危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