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3年夏秋季台风大吗?会对农作物造成近几年影响东北台风吗

  2012年9月以来,全国农业气象灾害较常年总体偏轻;持续性、区域性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多于去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干旱叠加影响较去年和常年偏重,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北方农业干旱总体轻于去年和常年;东北地区低温春涝偏重、接近2010年;暴雨、洪涝频次高、分布广、局地受灾较重,黑龙江罕见流域性洪水使沿江沿河部分农田遭受洪涝灾害;台风登陆个数偏多、登陆位置偏南,强度偏弱,影响范围小、程度偏轻;病虫害、低温、寒害、冻害、大风、冰雹等对农业生产影响偏轻。  一、农业干旱南方重北方轻,尤其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和高温叠加影响重  云南中北部、四川南部等地冬春连旱导致夏粮产量形成受到较大影响,影响程度重于去年,但不及干旱严重的2010年。四川南部、云南中北部和贵州西部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中旬降水偏少5~9成、气温持续偏高1~2℃,持续温高雨少导致土壤墒情下降,干旱自2013年1月开始持续发展,出现冬春连旱;四川盆地1月至3月持续干暖天气,冬春连旱偏重发生。5月西南旱区降水逐渐增多,川滇干旱逐步缓解,至5月下旬全部解除,但难以弥补前期持续干旱的影响。冬春连旱使灌溉条件差的地区夏收粮油作物产量形成受到较大影响,其中云南夏粮单产同比减少近8%、四川夏粮减产12万吨,山区减产重于坝区,部分冬小麦、油菜、蚕豆等绝收。2013年西南地区冬春连旱与2009/2010年历史罕见的秋冬春特大干旱比,程度偏轻、范围偏小,但较2010/2011年和2011/2012年旱情严重。  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阶段性春旱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干旱影响较去年偏重。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西部降水较常年同期持续偏少3~8成, 3-4月气温偏高2~4℃,温高雨少导致甘肃中东部、山西南部等地出现阶段性春旱,陕西关中出现冬春连旱,甘肃东南部、陕西关中、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等地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冬小麦返青拔节至抽穗期受到不利影响,产量下降。与去年相比,今年北方冬麦区干旱面积大、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但较常年偏轻。  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高温和干旱叠加,影响较去年和常年明显偏重,其中江南影响接近严重的2003年。2013年7月至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江南、江淮、江汉和贵州东北部、重庆等地日最高气温≥35℃高温日数为20~30天,其中江南大部、江淮东南部和西北部、江汉南部和西部以及重庆高温日数达30~49天;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41~44℃,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屡破历史记录。截至8月21日,江南区域平均≥35℃高温日数为32.7天,为1961年以来最高(图1)。  图1 江南区域平均历年≥35℃高温日数图(7月1日-8月21日)  伴随持续高温的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其中江南大部及贵州降水偏少5成以上,贵州中部、湖南大部、浙江西部等地偏少8成以上。7月1日至8月15日,江南区域平均降水量为61.1毫米,黔渝区域平均降水量为97.5毫米,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江南及贵州等地部分小型水库基本干涸,河水断流,农业用水严重不足,江淮、江汉、江南及黔渝部分地区旱情迅速发展。  持续高温少雨导致湘黔渝浙赣鄂皖等南方7省(市)农业生产不同程度遭受高温热害和干旱的叠加影响,一季稻、玉米、棉花以及蔬菜、茶叶等作物受灾重于去年和常年同期。至8月15日农业干旱范围最大、程度最重,浙江大部、安徽中南部、湖北东南部为轻旱,湖南大部、贵州中北部、江西西南部为中旱,湖南中南部、贵州东部部分地区为重旱,湖南衡阳、邵阳为特旱(图2)。8月15日以来,旱区降雨逐渐增多,8月下旬初台风“潭美”带来的充沛降水使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干旱得到有效缓解;但前期高温干旱对一季稻、玉米等秋收作物所造成的危害已无法挽回。  图2 2013年8月15日全国农业干旱监测  图3 湖南衡阳因旱绝收的一季稻田  高温和干旱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导致江南大部、西南地区东南部一季稻穗小粒少、空秕率增加,局部地块绝收(图3);玉米授粉不良,灌浆时间缩短,秃尖比例高,籽粒不饱满(图4)。江南部分过早断水的早稻出现“高温逼熟”,千粒重下降;晚稻秧苗因缺水无法适期移栽,或移栽后返青成活困难(图5),有效分蘖数明显减少。高温干旱造成棉花生长缓慢、生育期推迟,不孕籽增多,落花落铃增加;柑橘、脐橙等果实偏小;茶叶、蔬菜品质和产量明显下降。另外,干旱高温也导致湖南益阳、常德、衡阳、岳阳、娄底、长沙、邵阳等地竹林集中区竹蝗暴发,对竹产业造成一定影响。  据统计,高温干旱造成南方7省(市)农作物受灾8021千公顷、绝收1123千公顷。总体上,一季稻、玉米产量形成受影响较大,早稻受影响相对较小。  图4湖南邵东县干旱导致玉米秃尖严重  图5江西乐安县移栽后晚稻田缺水开裂  二、暴雨、洪涝频发,呈现分布广、阶段性、局地重特点;黑龙江罕见流域性洪水使部分沿江沿河农田受灾  2013年5月以来,我国出现多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降雨总量大、影响范围广、降雨强度强,江南、华南以及四川盆地、黄淮、西北地区东南部和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黑龙江出现历史罕见的流域性洪水,部分沿江沿河农田被淹。  5月,我国中东部出现4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6-10日、14-17日、18-21日、25-26日),粤桂闽浙赣皖鄂湘渝黔豫陕等10余省(市、区)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强降水过程主要出现在江南、华南,暴雨洪涝造成农田被淹被毁、作物倒伏、早稻倒秧浮秧和果树落花落果严重。其中湘闽粤桂等省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月内农作物受灾394.7千公顷。5月25-26日,冬麦区出现区域性暴雨,陕西南部、黄淮、江汉大部、江淮西部等地降暴雨,黄淮中东部、江汉中部降大暴雨,造成部分农田出现渍涝灾害和冬小麦倒伏(图6),鲁豫晋苏皖鄂等地农作物受灾600余千公顷,其中山东冬小麦倒伏面积167千公顷。  主汛期,川陕甘鄂皖晋豫鲁冀辽吉黑等省部分地区暴雨洪涝灾害叠发重发。四川盆地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和东北及江南、华南等地强降水过程频繁,降水量普遍为250~600毫米,东北地区东南部和四川盆地中西部达600~1000毫米;其中四川盆地出现多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 尤其是6月29日以来四川盆地累计降水量达542.3毫米,位列1961年以来第四高位。频繁强降雨导致甘肃、陕西、安徽、湖北、山西、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叠发重发,造成农业设施受损、农田被淹或被冲毁、玉米和水稻等作物出现倒伏及烂苗。其中,6月23-30日,江南、华南强降水导致部分早稻遭受“雨洗禾花”、结实率下降。7月7-11日,四川盆地西部出现罕见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导致农作物受灾156.5千公顷。8月14日至17日,吉林中东部和辽宁东部出现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辽宁北部和吉林南部的部分地区累计雨量达200~360毫米,降雨强度强,部分站点日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量都突破历史极值,吉林省强降雨范围之广为历史罕见;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延边州安图等23县市因暴雨洪涝农田受灾51.7千公顷;辽宁省抚顺市农田受灾27.7千公顷。  淹江省地大学黑龙江出现历史罕见流域性洪水,沿江沿河部分农田被淹。6月下旬以来,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北地区大部累计降水量达545.9毫米,位列1961年以来第一位;尤其是8月以来,吉林和黑龙江部分流域降水显著偏多,嫩江、松花江、黑龙江等干流出现超警水位,中小河流险情不断,黑龙江省出现历史罕见的流域性洪水,沿江沿河地区部分滩涂耕地遭受较重洪涝灾害(图7)。8月中旬以来,黑龙江省发生的内涝和流域性洪涝共造成黑河、佳木斯、哈尔滨、大庆、嘉荫等13个地市45个区县农田受灾1874.8千公顷。  图6 2013年5月26日山东枣庄小麦倒伏  图7 2013年8月26日黑龙江绥滨被淹玉米  三、东北低温春涝使春播延迟,影响接近2010年  2013年3月至4月中旬,东北地区气温持续偏低,平均气温多在6℃以下,低温形势接近2010年;且去年10月至今年4月中旬,东北地区累计降水量达135.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4.2毫米,创1952年以来新高。气温持续偏低、降水偏多导致春季地温回升和土壤化冻缓慢,春播季节大部地区土壤出现湿涝,春涝春湿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使春耕整地和春播延迟;5月上中旬,黑龙江多阴雨天气,旱地播种进一步延迟。总体来看,今年东北地区春耕整地普遍推迟,适播期和始播期均较常年推迟一周左右,但集中播种期与常年相比略迟,部分受灾较重地区玉米、大豆等作物大田播种普遍推迟7~10天。  四、台风对农渔业总体影响范围小、程度偏轻  2013年6月以来,先后有“贝碧嘉”、“温比亚”、“苏力”、“西马仑”、“飞燕”、“尤特”、“潭美”等7个台风登陆我国,其中第11号强台风“尤特”为今年登陆我国大陆的最强台风;今年第12号台风“潭美”给华南、江南等地带来强降水,具有降水强度大、降水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局地影响重的特点。今年台风登陆个数较常年偏多、登陆强度偏弱,登陆地点集中在华南沿海,主要影响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地。今年台风对农渔业影响总体较去年和常年同期偏轻。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导致华南、江南等地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和大风灾害,造成作物倒伏、果树果实脱落;农田被淹、鱼塘漫塘、蔬菜大棚和鱼塘等农业和渔业设施受损,早稻成熟收获和成熟瓜果收获短暂受阻,给当地农渔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8月14-18日,受强台风“尤特”和强烈南海西南季风影响,广东省先后出现了狂风暴雨和持续性大暴雨到特大暴雨过程(“8.16”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此次降水面之广、点之多、量之大均为历史罕见,是广东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极端的一次降水过程;造成广东省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等93个县(区)978个乡镇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10.9千公顷。  五、寒害、冻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偏轻,北方牧区雪灾重于去年,霜冻害对经济林果影响较常年和去年偏重  北方雪灾对农牧业影响重于去年。2012/2013年冬季,降雪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中北部、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以及西藏南部,积雪深度较去年偏厚,初雪时间较去年持平或偏早,黑龙江鹤岗、内蒙古通辽宝国图、辽宁朝阳降雪强度或积雪深度超过历史极值,其中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等地最大积雪深度达10~50厘米,新疆塔城、阿勒泰、昌吉、伊犁和内蒙古乌兰察布、巴林右旗、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雪灾,导致牲畜棚圈和温室大棚倒塌损毁,牲畜和设施作物受冻。此外,上述大部地区积雪覆盖持续时间长达40天以上,牲畜受困,采食困难,饲料短缺,内蒙古中东部部分牧区发生中至重度白灾。  南方出现冻害、寒害,但雨雪冰冻灾害明显轻于异常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2008年。2012年12月下旬2次较强降温过程使华南东南部香蕉、菠萝等亚热带果树发生不同程度的寒害。2013年1月2-5日、8-11日和2月7-9日南方地区出现3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局地冰冻天气,湖南、江西、浙江、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部分现蕾的油菜、蔬菜幼苗及部分花卉、香蕉、柑橘、枇杷等遭受寒、冻害。2月中旬末江淮、江汉大部出现较强降雪,安徽中南部、江苏中南部、湖北东南部等地最大积雪深度达5~20厘米,其中4个市县积雪深度超过20 厘米,强降雪导致部分油菜机械性损伤、设施大棚坍塌、露地蔬菜受冻,安徽黄山、宣城、池州,江西九江、景德镇、新余,湖南郴州、怀化、娄底、湘潭、益阳、永州,湖北恩施、咸宁、鄂州等地农作物受灾,经济损失严重。总体上,南方2012/2013年冬季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局地影响较重,但明显轻于2008年初的异常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出现严重晚霜冻害,对经济林果影响重于粮食作物。2013年4月3-5日、6-11日、19-21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先后出现3次强降温过程,3-11日陕西中北部、甘肃陇中和东部、宁夏大部出现霜冻,由于3月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偏高4~6℃,导致果树花期普遍提前7~10天,霜冻使正值开花座果期的核桃、苹果、桃、李子、梨、杏等果树遭受中至重度霜冻害,座果率约降低30%左右,部分果园基本绝收,核桃、猕猴桃等果树幼苗受冻较重,导致果业损失严重;江苏和浙江茶叶也普遍遭受冻害,优质茶减产15~50%;江苏桑树受冻程度为历史同期罕见,对当地茶业和蚕桑业造成较大影响。19-21日华北、黄淮部分地区出现霜冻,导致桃、梨、杏、苹果、樱桃等果树花和幼果受冻脱落;此次霜冻天气过程还使华北、黄淮部分进入拔节孕穗期且墒情偏差的冬小麦遭受轻至中度霜冻害,使穗数和穗粒数不同程度减少。  5月9-10日,青海海西、海北和格尔木最低气温下降到-2~-5℃,13日甘肃白银市会宁县最低温度降至0℃以下,29日甘肃张掖、定西和陇南等地最低气温降至0℃,上述地区农作物和经济林果等遭受晚霜冻害。  六、大风、冰雹发生点多面广,局地受灾重  春夏季强对流天气较多,大风、冰雹发生呈现局地性、分散性、分布广的特点,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但影响整体偏轻。风雹灾害使大田农业生产、设施农业、经济林果和养殖业遭受损失,造成作物植株损伤和倒伏、蔬菜大棚、旱地作物薄膜和牲畜圈舍损毁、禽畜死伤、果树折枝落果,局地受灾较重。  南方入春后强对流天气过程增多,受风雹灾害影响,烟草、蔬菜、果树、茶叶、桑叶、玉米幼苗、油菜、马铃薯、药材等多种作物受灾。其中4月18-20日,南方地区出现今年以来最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湖南、贵州、广西、江西、福建、广东6省(区)共150多个县(市、区)遭受风雹袭击。  受风雹灾害影响,5月新陕甘黑晋鲁内蒙古等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00千公顷,其中新疆55千公顷。7月7-9日,风雹灾害造成新疆阿克苏、博州等4州(市)棉花受灾38.3千公顷。8月5日,辽宁沈阳、阜新、铁岭等5市17个县(区)农作物因风雹灾害受灾29.3千公顷。8月25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出现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出现7~11级大风,致使处于生长期的玉米等农作物大面积倒伏,农作物受灾59. 9千公顷,农牧业生产遭受一定损失。  七、病虫害较去年整体偏轻发生  今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总体较去年偏轻。其中,小麦赤霉病累计发生面积比去年减少85.2%,条锈病减少51.7%,蚜虫减少22.3%;其它病虫害发生与去年相比持平或减少。仅粘虫、马铃薯晚疫病受入夏后受北方大部降雨偏多影响,在东北地区、华北西部及内蒙古等地偏重发生;其中辽宁、内蒙古和山西二代粘虫为近年来较重的一年,三代粘虫为中等偏重发生,农作物受灾超过2133千公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大台风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