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外交抗议一万次,不如显露出危机的征兆

瓦格纳兵变事件结束后,普京第一次外出活动选择的是达吉斯坦,并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事实上兵变事件并没有完全平息,内部整顿仍在继续。在如此特殊的时刻,领导人的一举一动都有着极强的目的性,普京视察达吉斯坦绝不是普通的公务活动。他为什么将外出的第一站选在达吉斯坦呢?其实瓦格纳事件透露出普京一大隐患——部队失控。瓦格纳集团从乌克兰境内带着重武器转移到罗斯托夫。这里是俄军南部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和重要的后勤补给中心,必然有重兵把守。但瓦格纳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南部军区司令部大楼,并俘虏了两条大鱼。不仅如此,接下来瓦格纳小分队奔袭300公里,逼近莫斯科如入无人之境。期间,派到瓦格纳工作的联邦安全局工作人员什么都没有做。国民警卫队把守的检查站一路放行。陆军态度模糊,始终没有动作。只有空军出动,但被瓦格纳击落。卡德罗夫的部队虽然口号喊得响,但途中车队技术性堵车,始终未与瓦格纳部队碰上。关键时刻,重要部队几乎没一个能用的。另外一个重要当事人绍伊古在干什么呢?事件结束后,国防部第一时间发了一个视频,说绍伊古正在前线视察部队,有点枕戈待旦的意思。一个打着“清君侧”旗号向莫斯科开进,一个打着“救驾”旗号去了自己嫡系部队,没有一点退让的意思。最后普京只能请卢卡申科出面协调,一个大国的家务事,居然要请别的国家来协调,这本身就很丢面子。普京把瓦格纳当亲兵培养,不料被普里戈任弄得满地鸡毛。而绍伊古代表的军方高层既非圣彼得堡帮,又不是克格勃老人,与普京在情感上始终有一分疏离。到了关键时刻,普京发现自己的亲信失控,身边竟然无牌可打。这次达吉斯坦之行,显然是要解决这个隐患。普京在达吉斯坦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其实达吉斯坦是普京的福地,他们的渊源要追溯到第二次车臣战争。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并未取得胜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却未能将分裂势力剿灭,并撤出了车臣。车臣虽然答应留在俄罗斯,事实上却成了独立王国。在欧安组织的监督下,车臣选出温和派领导人马斯哈多夫为总统,但武装力量大部分掌握在强硬派人物巴萨耶夫手里。北高加索地区民族和宗教问题非常复杂,在莫斯科上层正忙于权力斗争时,巴萨耶夫却在不断强化他的武装,积极向外扩展。他不仅在俄罗斯境内制造了几次严重的恐怖事件,还在达吉斯坦南部活动,走私贩毒、杀人越货,将原本宁静的山区搞得乌烟瘴气。妄图建立一个以车臣为轴心的伊斯兰国。达吉斯坦内部也有几十个民族,分裂分子倒向了车臣激进势力。1999年8月底,巴萨耶夫认为时机成熟,率领车臣武装分子入侵达吉斯坦南部,并联合当地分裂分子对抗俄军,还宣布成立达吉斯坦穆斯林国。臭名昭著的巴萨耶夫高加索地区的战火再次被点燃,此时莫斯科却面临着剧烈的政治动荡,由于经济急剧恶化,叶利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反对。时任总理斯捷帕申态度强硬,得知车臣武装分子入侵达吉斯坦后立即授权总参谋部和内卫部队开展行动恢复当地秩序,还亲自前往达吉斯坦听取前线指挥官汇报。然而叶利钦出于政治原因,仍然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车臣问题。斯捷帕申返回莫斯科后就被解职,接替他的便是时任联邦安全委员会主席普京。当时的俄罗斯总理是个高流动性岗位,叶利钦当了8年总统任命了7位总理。尤其是1998年3月到1999年8月这一年多时间里,连续任命了4位总理,普京就是第4位。普京此前一直从事幕后工作,担任联邦安全委员会主席也因为保密原因很少露面,外界对他知之甚少,普遍都认为他只不过是临时被推出来背锅的车臣问题成了普京的第一道难题,考不好总理的座位肯定坐不稳。事实上,普京对车臣武装分子的态度比斯捷帕申更加强硬,他向媒体解释:“如果你不阻止,俄罗斯将不复存在,这是关于阻止国家崩溃的问题。”普京面见了叶利钦,向他汇报了自己对解决达吉斯坦危机的全部设想。他不仅说服叶利钦同意采取强硬立场,还被授予军事指挥权,并且能牵头各单位独立开展行动。接下来普京又干了一件重要的事,亲自前往达吉斯坦,与各大民兵指挥官和部族长老们见面,取得了他们的支持。这对俄军来说非常重要,后来达吉斯坦不仅成为俄军的前进基地,还有大量民兵协同俄军共同打击车臣分子。普京在前线仅仅10余天后,达吉斯坦内的车臣武装人员便被肃清。不过巴萨耶夫继续作死,又策划了一系列恐怖袭击案件。布伊纳克斯克一座军营被炸,几十人丧生,其中大多是妇女和儿童。莫斯科连续发生三次爆炸,最大的一次将市中心的一座8层的居民楼炸为平地,导致300多人死亡。恐怖分子还不断在莫斯科打恐吓电话,民间盛传某处还藏有十几吨炸药,弄得人心惶惶,甚至晚上连觉都不敢睡。这让俄罗斯民众无比愤怒,也让普京更坚定了彻底解决车臣问题的决心。于是,俄军继续向车臣推进。这一次车臣战争与第一次有了很大的区别。首先,由于车臣分子策划多次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民众更加支持政府的武力行动。其次,政府立场更加坚定。普京每天都召集强力部门负责人开会协调,使政府行动效率大幅提升,强有力地保障了军事行动。最后,第一次车臣战争,达吉斯坦虽然表面上支持国家,但大多数人同分裂分子站在一边。这一次,达吉斯坦彻底站在政府一边,派大量民兵参与战争。在互联网上,达吉斯坦的名气远远不如车臣人。这是因为和平时期,他们不爱闹事,很少被国际媒体报道。但达吉斯坦绝非什么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战斗力要远比车臣人恐怖。“达吉斯坦”一词的寓意就是高山上的国家,历史上他们曾先后抵抗过阿拉伯、伊朗、土耳其等外敌入侵。每当战争打响,普通人总躲往深山之中,于是这里便聚集了30多个民族。不同民族之间也时常发生战斗,他们信奉“人死仇不灭”的原则,一有机会就开展血腥的报复,因此孕育出异常彪悍的民风。19世纪初,达吉斯坦人联合车臣人抵抗沙俄的入侵,多次取得胜利。直到后来沙俄出动20万大军,以强大的优势进攻,才让达吉斯坦首领臣服。但零星的抵抗仍持续了十余年。达吉斯坦位置达吉斯坦人可谓真正的战斗民族,民间流传一句格言:“达吉斯坦的男人,生来就要为成为战士做好准备,即便你现在身处和平……”二战期间,仅100多万人口的达吉斯坦竟然出兵10万,立下汗马功劳。与之相反,车臣人则投入了德国人怀抱。战后两个地区也迎来不同的命运,大量车臣人被流放到中亚地区,受尽苦难。达吉斯坦人则同奥塞梯、亚美尼亚、哥萨克等族士兵,一道守卫着苏联的南大门。第二次车臣战争期间,普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拼凑出5万正规军,而达吉斯坦动员的民兵就有5-8万。不仅如此,达吉斯坦的妇女们也被动员起来,在后方照顾伤员,为民兵运送补给。在达吉斯坦民兵的协助下,俄军很快便控制了车臣大部分地区,期间老卡德罗夫迫于形势倒戈,投向俄军。巴萨耶夫为首的武装分子被围困在车臣首都格罗尼兹,随后战争进入了残酷的巷战,俄军伤亡大增。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情报部门策划了一个方案,故意在包围圈打开一个缺口,诱骗巴萨耶夫突围。在其突围途中实施打击,不过巴萨耶夫命大,只被炸断了一条腿。在普京的领导下,第二次车臣战争俄军取得彻底的胜利。期间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普京去前线视察时,达吉斯坦各部族首领要敬酒。普京端起酒杯说:“如果不能完成保卫达吉斯坦的任务,那些死去的人将毫无意义。我建议这杯酒我们先不喝,将来一定会喝。”普京的这种领袖魅力让达吉斯坦人折服。直到20年后,车臣已经完全归于平静,普京在重访达吉斯坦时,才与曾经参加过战斗的老兵,共同举杯。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让普京从一个不知名的角色,迅速成为俄罗斯支持度最高的政治人物,还促使叶利钦下定决心提前交班。这一切,背后自然离不开达吉斯坦人的功劳,达吉斯坦成为普京的福地。同时,由于普京帮助达吉斯坦重归宁静,他在这一地区的声望也极高。车臣战争又一场艰巨的战斗2000年,普京当选为俄罗斯总统,他面临一场新的战争,这场战争的难度甚至不亚于车臣战争。叶利钦时代,采取激进的改革策略,将大量国有资产以超低价格出售。这个过程中,许多富豪采取贿赂的手段,利用银行贷款,空手套白狼捞取了大量国有资产。比如霍多尔科夫斯基以2.1亿美元获得尤科斯公司价值约50亿美元的78%的股份。别佐夫斯基以1亿美元获得价值30亿美元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到1999年底,俄罗斯形成了50家大的商业集团,他们控制了国家60-80%的经济潜力,垄断了国家经济命脉。得到财富后,寡头们还将手伸向政治。叶利钦执政后始终遭到很强的反对,在1996年的选举中,他的支持率甚至掉到5.4%。叶利钦不得不向寡头们求助,以别列佐夫斯基为首的寡头集团组成了一个联盟,他们不仅给予叶利钦经济资助,还利用自己控制的媒体帮助叶利钦修复形象。结果叶利钦实现惊天逆转,赢得选举。在他的就职典礼上,7大寡头一字排开站在他身后,一时成为奇谈。叶利钦也投桃报李,安排3名寡头进入政府决策圈任职。后来寡头们进一步发展,有的自己当上了重要职务,有的在议会控制了一大帮议员。当时的俄罗斯其实是由寡头们在背后操控,个别寡头甚至想站在前台来,争取大位。寡头们的行为让俄罗斯人非常厌恶,普京也认为只有将他们清理掉,才能顺利地实施各项改革。普京曾召集寡头们开了一次会,提出条件:过去以不合理方式获得的经济利益可以不追究,但以后不能再干预政治,且必须根据法律交税。条件很宽松,寡头们却不买账。别列佐夫斯基甚至公开在媒体面前表态:“没有寡头的支持,普京将不复存在。”他并非吹牛,寡头们的实力确实很强大。叶利钦和寡头们霍多尔科夫斯基与叶利钦家族有很深的渊源,他曾试图收买议会里三分之一的议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他在克林姆林宫内还有一大批支持者,这些人公开向普京发难。2000年8月,俄军库尔斯克号潜艇在军演中沉没,导致108名船员遇难。金融寡头古辛斯基抓住这一机会,利用控制的媒体集团向普京泼脏水,使其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另外古辛斯基仅在莫斯科开设的保安公司,就有3000多员工。他们大多是苏联时期的精锐部队退役,战斗力不逊正规安全部队。这也是他敢向普京叫板的底气。当时车臣武装分子尚未清理完毕,他们仍不时在俄罗斯境内策划恐怖袭击,甚至有针对普京个人的暗杀。媒体公开报道的关于普京的暗杀活动就有多次。普京刚上台时,恩师索布恰克去世,他准备去参加葬礼。巴萨耶夫通过互联网悬赏250万美元追杀普京。军方不得不出动特种部队对现场进行详细的检查,甚至连照相机都要被打开查看。最后普京还刻意比预定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进入现场。此后普京出访乌克兰和阿塞拜疆时也都传出过暗杀的消息。这些暗杀活动是否跟寡头们有关?谁也说不清楚。普京明白,此刻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他想到了达吉斯坦。这一时期大批达吉斯坦民兵进入莫斯科核心警卫圈,成了保护普京的重要力量。一开始普京度假只有15名贴身保镖跟随,后来外出时跟随的保镖增加到150人。接着普京采取各个击破、先易后难的方式对付寡头们,整个过程非常平稳,并未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叶利钦时代的7大寡头,除弗里德曼行事比较低调且支持普京外,其他人的结局都很惨,要么流亡国外,要么身陷囹圄。七大寡头如今的达吉斯坦对普京的支持要远高于以前,新上任的总统谢尔盖·梅利科夫曾担任国民警卫队总司令,是普京信任的人。后来,普京将其调往达吉斯坦代理总统,这一布局也有着深远的打算。俄军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后,达吉斯坦人像以往一样踊跃报名参军。据俄媒报道,在征兵开始的前一周就有300多人签署短期兵役合同。而且达吉斯坦士兵一如既往地英勇。一名达吉斯坦上尉,身负重伤后仍然坚持战斗,最后拉响手雷与敌军同归于尽。普京亲自主持会议,追授他“俄罗斯英雄”称号。此次普京前往达吉斯坦视察,自然是想要梅利科夫出更多的力。出兵的数量如果能达到车臣战争时期,完全可以取代替瓦格纳。不仅是对外战争,还是对内保卫,都将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这股力量的存在,也必将使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不敢轻举妄动。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普京的进一步举动。现在的局势对于俄罗斯来说非常关键,战场上乌军发动了大反攻,但自己内部却出现了不稳定因素,很可能会影响士气。不得不说,达吉斯坦可能是普京最后一张王牌,距离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已经24年,如今普京终于想到他们。因为只有内部稳定,才有可能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百家说人物#
普京在北京时间昨天深夜终于露面了。首先他召开了一个安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克里姆林宫参谋长瓦伊诺、内政部长科洛科尔采夫、国防部长绍伊古、FSB主任博尔特尼科夫、国民警卫队队长佐洛托夫、FSO负责人科奇涅夫和调查委员会主席巴斯特雷金等人。普里戈津的死对头绍伊古参加了这次会议。看来绍伊古暂时平安无事。以绍伊古的资历和其在俄罗斯军中的声望,普京应该不会轻易动他。这次会议之后普京发布了一个约五分钟的讲话视频,这也是俄罗斯人民万众期待的讲话。首先普京确认了叛乱事件的真实存在,而不是很多人臆想的所谓普京与瓦格纳同谋演的一场戏。普京对这次事件的最终定性,就是叛乱。普京还夸奖了瓦格纳的士兵,说他们都非常厉害,只是受了少数人蒙蔽,他们虽然在打进莫斯科的过程中杀掉了英雄的俄军飞行员,但他们也是英雄,总之叛军与死掉的俄军飞行员都是英雄。普京希望瓦格纳的英雄们能放下武器回家去,或者跟国防部签合同。并且普京一再承诺不会追究瓦格纳英雄们的责任。普京认为俄罗斯政府内部有奸贼参与了叛乱,但是他不知道这个奸贼是谁。最后普京请求大家继续支持他。普京虽然定性了叛乱,但是他没说出叛乱者的名字。普京认定俄罗斯内部有奸贼,但是他不知道奸贼是谁,也不能采取行动。这却让所有人都知道俄罗斯政府内部有巨大的分裂。普京虽然没说出叛乱者的名字,但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叛乱者是普里戈津。普里戈津仍因组织武装叛乱接受调查。俄罗斯总检察长办公室称针对普里戈津的刑事案件尚未撤销。参与叛乱的官兵拒绝与俄罗斯国防部签合同,自愿跟随普里戈津进驻白俄罗斯阿西波维奇军营。虽然有卢卡申科的法外担保,只要普京不想放过普里戈津,他就一定无法善终,因为白俄罗斯不是俄罗斯的法外之地。现在普里戈津处境尴尬,不敢前往西方寻求庇护,否则就真成了叛国者而被俄罗斯人民抛弃。普京恢复刑事调查坐实定罪,再让卢卡申科把普里戈津引渡回俄罗斯非常容易。自去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普京忙于应付外交危机对付全世界,现在瓦格纳兵变后普京还要面对内政危机。内外交困让本来就已经在战争理念和技术上落后的俄军战斗力和士气受到重创。外表强大的俄罗斯已经危机四伏,普京还有回天之力吗?
在6月25日播出的“俄罗斯1”电视频道节目《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普京》节目中,俄官方首次公布了普京在克宫处置瓦格纳叛乱事件的画面。“俄罗斯1”电视台记者扎鲁宾在节目的开头介绍称,“我们得知普京总统很快将发表电视讲话,摄像师很快将设备调整好,几分钟后普京走进来与大家问好,与往常一样。9点55分普京开始发表讲话,10点整时,全俄民众已经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他。”扎鲁宾强调,“我们亲眼看到,普京整个周六都在克里姆林1号楼内工作。他与许多国家的领导人进行通话,包括白俄总统卢卡申科。在晚间我们得知卢卡申科参与了斡旋。”相关报道:关于瓦格纳事件的时间线(原标题:俄发布普京在克宫处置危机画面)来源:综合@青蜂侠Bee、新华社流程编辑:TF099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京外交抗议一万次,不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