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泡还有华人吗和海参崴哪个好

站在黑河边上,望着对岸相隔不到800米的拉戈维申斯克市,人们还是习惯称它为海兰泡。俄罗斯的城市名字,又长又拗口,如果再从俄罗斯人口中说出来,耳朵收到的声音就好像被冻僵了一样发抖。但这绝不是中国人惯称它为“海兰泡”的原因,只是出于对旧土的最后一个念想。
从黑河市码头乘坐游船,不到20分钟就能够抵达布拉戈维申斯克(布市)。过去在深冬时节,黑河冰封时,两岸居民直接踩在冰面上就能行走。但现在,去布拉戈维申斯克,虽两边实行免签政策,但该有的手续还是少不了。
包括布市在内的阿穆尔州,在17世纪前皆是中国领土范围。沙俄时期,俄国人对我国东北一带是虎视眈眈,但此时的清朝虽然国力开始下滑,仍然把入侵的沙俄军队击溃。
战败后的沙俄不仅没有打消贪婪的念头,更是如狡猾的老虎一样,随时准备咬上一口。19世纪,俄国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中国边境多块领土,我们熟悉的海参崴、库页岛,以及海兰泡就是在这一时期被迫割让。
为了完全俄化,沙俄驱赶了世代在这里生活的中国居民,并迁入大量俄罗斯人。以海兰泡为例,当时沙俄先是驱赶了一部分人,接着就是肆无忌惮地捕杀,仅黑河底下就不知有多少中国人的骸骨。
不仅如此,当沙俄占领了海兰泡,还在黑河不远处修建了一座凯旋门。这座建筑表面上是庆祝尼古拉斯二世到访,实际更像是庆贺自己的入侵“胜利”。现在它是布市的地标历史景点,不过绝大多数中国向导,在介绍它时会隐晦地表示不要在下面拍照。
在那个年代,东北边境一带的中国人,对俄国人的仇恨甚至高于日本。那是一段国仇家恨的往事,历史书籍虽只是寥寥几句话介绍,却不知在19-20世纪年代,多少人无辜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今天游览布市,路上那些充满浓浓的俄国文化,其实都是俄国人以恐怖清洗,甚至是屠杀的方式,去除了中国文化。这就是为什么,布市离中国仅一河之隔,却完全看不到一点中国文化的影子。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控制,海兰泡终究成为了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走在大马路上,传统的东正教堂,苏联时期的军事设施,甚至是现代的商品房,都挂着浓浓的俄罗斯文化标签。与对岸中国日渐现代化的黑河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1989年以前,布市与许多远东城市属于封锁状态。这种封锁使得物资极度缺乏,许多俄国人最喜欢到中国带货,然后回到布市再转手高价卖出。苏联解体后,随着中俄关系日渐紧密,黑河市与布市的通商贸易日渐繁荣。
到今天,有在布市做生意、留学的中国人。也有往返黑河市的俄罗斯商贩们。这种紧密的商业合作关系,让许多中国人能够随时飙几句俄语,长期在中国倒腾生意的俄国人,也会说一些勉强能够听得懂的普通话。
但对比两座城市,还是能够感觉到明显的区别。黑河市整体更现代化一些,商业氛围也比较厚。站在布市这一边能够看到拔地而起的商品房,这很符合今天中国的城市形象。对比之下,布市看起来很宜居,但缺乏活力。
随着中俄黑龙江大桥落成,以后中国人去布市工作、学习、旅行就更方便。这冰冷的黑河啊,曾是一条难以忘怀的历史伤疤,这一百多年以后,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前看,然后别忘了它的名字:海兰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兰泡还有华人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