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前我总是思维比较凌乱,没有条理性,语言逻辑思维差的人表现性不强?

在与人沟通的时候,如果你需要讲述一件复杂的事情,有时候会说不清楚。不知道该如何条理清晰地表达,特别是在工作场合与公开发言的场合。但是有的人应付起来却得心应手。如果你听过马云的演讲,就会发现他表达清晰,逻辑层层推进,听了第一句,就会被牵引着想要继续听完这段演讲。“辛辛苦苦几十年,不如人家上台发个言”这就是语言背后逻辑思维的魅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说话的逻辑思维能力呢?一、养成说话经过大脑的习惯。你在和家人朋友聊天的时候,总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不经过大脑思考。但当你在工作的时候,领导突然把你叫到办公室谈话,你顿时警惕起来,“领导找我要聊什么呢”。这时候,我猜你一定不会什么话都不经思考就说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家人和朋友都是你熟悉的人,你的潜意识认为环境是安全的,所以你对他们没有警惕心。后面的场景,领导突然叫你谈话,你会生起警惕心,自然而然的去思考“他为什么要和我谈话,他想谈些什么,我该怎么回复”。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一定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如果警惕过度,说话过于圆滑,别人会认为你这个人不够真诚。如何养成说话经过大脑的习惯?就是时刻保持警惕之心。有人可能会问,我无论何时都要保持警惕之心吗,哪怕是最亲近之人?是的,哪怕是最亲近之人,也要保持三分警惕。但你要警惕的不是你的亲近之人,而是你自己。不要说伤害亲人或朋友的话。越是在乎你的人,你说的话就伤他越深。有的人总是喜欢说,“我性子直有啥说啥”。这本来也没什么,但有些人以此为由,说的都是伤人的话语。对于这个现象,我想说“别把无知当借口,别把自私当耿直”。二、大脑的功能,归纳与演绎。(1)归纳先来看两个图图一图二看到图一,你一定觉得很凌乱,不知道这个图到底显示的是什么。看到图二却一目了然,是四个三角形,四个圆形,四个正方形。大脑会尝试把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组织在一起,然后去理解它的含义。你说出的每一句话,就相当于一个图形。如果想到什么说什么,你的表述就会组成图一的样子,别人听得稀里糊涂。如果你说的话经过归纳,你的表述就会组成图二的样子,一目了然。(2)演绎地铁
篮球苹果
沙子房子
树猫
足球场汽车
番茄酱如果想要记住这两组词,是有难度的。但如果你想象一个场景,让两个词产生关联。比如,“在地铁打篮球”,“苹果埋在沙子里”,“房子后面有棵树”等等。然后将右边的一列词盖住,只看左边,你可以轻易想起右边的词。三、说话的逻辑结构。(1)结论先行,可以让对方更容易理解你说的话。请看如下表述:小李帮助一位盲人过马路,他的行为值得大家学习。他是篮球队的主力,为班级争光。期末考试,小李获得学校第一名,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所以,这次小李获得三好学生称号。人说话只能一句一句的说,当有人对你说话,你的大脑会根据目前得到的信息,逐步进行归纳和演绎,去理解对方的意图。如果有人用上面的表述对你说话,当你听到第一句时,可能会联想“接下来是盲人会感谢小李吗?或者盲人出了意外?”当你听到第二句话时,可能会想“接下来他要讲某场篮球比赛的故事了”。当听到第三句话时,可能会想“他接下来可能说我们要把小李当做榜样”。这时候,你可能会很迷惑,不知道对方到底要讲什么,到底是要说“帮助盲人”,还是“打篮球”,或者是“考试”。直到听到最后一句话,你才会明白对方的意图。再看下面这个表述:小李获得三好学生称号,为什么呢?1. 他帮助一位盲人过马路,他的行为值得大家学习。2. 他是篮球队的主力,为班级争光。3. 期末考试,小李获得学校第一名,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当你听到第一句话的时候,就明白对方想要说什么。接着理解后面三句话自然是水到渠成,毫无争议。综上所述,如果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先说结论,会有利于对方理解你的意图。接下来再说原因,此时对方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从而可以准确理解你说的话。(2)三种说话逻辑顺序:时间顺序, 结构顺序, 程度顺序。当你说明了你的结论之后,还要解说你是如何得出结论的。解说的时候,按照实际需要,选择这三个顺序当中的一种,会让你的表达更具逻辑性,更清晰,更有条理。1.时间顺序。这个很容易理解,按照时间发生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或“过去、现在、将来”等来表述。2. 结构顺序。可以理解为把具有并列关系的事物,按照顺序来表述出来。比如:老板让你说说公司为什么最近利润有所下滑,你可以这样说。竞争公司出了新产品,性价比很高。我们公司的产品,与之相比,不具有优势。我们公司的研发能力有待提高,可以招聘一些高级技术人员,研发新产品。销售部对产品的熟悉程度不够,需要加强销售部的培训工作。采购部门要积极寻找低价货源,以此来降低成本等等。第一句话,逻辑顺序是“竞争公司产品优缺点”,“我们公司产品优缺点”,进而引出对自己公司的措施。第二句话,逻辑顺序是“研发部,销售部,采购部”。3. 程度顺序。又称为重要性顺序。一般按照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列,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四、结合语境,灵活使用逻辑结构。之前说过,如果想要表达观点,尽快让对方理解你的意思,要先说结论,再选择一种逻辑顺序来说明原因。但是如果你想要讲一个故事,该怎么办呢?在《爱情公寓》里,有这么一段剧情。胡一菲买了一本名侦探柯南的漫画书,但是翻开第一页,发现有人在某个人物上画了一个圈,并且标注,“他是凶手”。胡一菲为此大发雷霆。显然,如果讲述一段故事。如果想要把故事绘声绘色的讲出来,让人沉浸其中,绝对不能先说结论。你可先按照时间顺序在脑中理清关系,讲述时,再根据需要来决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看一个例子。小刘和小李是一对夫妻,他们两个出了名的恩爱。有一天你知晓他们离婚了。你想要把这件事情告诉邻居。
如果你想要邻居震惊,就应该先告诉他结论“小刘和小李离婚了”,再说过程“他俩因为某个原因吵架了,后来小刘打了小李”。如果先告诉邻居过程“他俩因为某个原因吵架了,后来小刘打了小李”,邻居大脑就会自动演绎,会得到一个预期,“将会发生不好的事情”,之后再告诉邻居他们离婚了,邻居就不会产生太大的震惊。五、如何训练说话的逻辑思维。建议通过精读书籍的方式来训练。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作者在写作的过程当中,肯定有自己的思路。精读书籍,可以学习作者的思路,进而让自己顺着作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拓展自己的思维。每读完一章,都要去组织自己的语言,说出这一章作者主要在讲什么。长此以往,你说话的逻辑肯定会变得清晰。最后建议你读一读《金字塔原理》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写作的逻辑,但是对于说话的逻辑同样适用。我还精心整理了几本适合精读的书籍 《学习之道》、《狼群》、《狼图腾》等,关注我的公众号《论心》,并回复“精读书籍”免费领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逻辑思维差的人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