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觉这个姑娘是哪国女生最漂亮人?

MBA,经济学教授说,我好些年都没见过perfect score(满分)了。满分一百,我一分没丢。课间经常是我和老头儿在楼门口一起抽烟。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有米国学生说太难了,老头转头问我说:R(我的名字),经济学其实非常容易,是吧?遭到米国同学白眼。本科并没学过经济学。另一门课,教授问“记者问凯恩斯对长期经济发展有什么看法,凯恩斯说什么来着?”结果五十多米国学生居然没人接这个梗。我说:in the long run, we're all dead。老头很高兴终于有人捧哏。还有一回写essay好像是,我说介词后面不是应该用名词成分吗?几个老美同学说:你一定是那种GMAT考满分的人。考试前想找我一起复习。作为一个懒散的北京人,我只是边际地加深了中国人念书好的刻板印象。而同班上海和浙江的美女们学习考试更厉害(关键是人还都非常漂亮)。还记得浙江美女去北京玩了一趟,回来给我显摆她的新包:看,秀水街的香奈儿,七十人民币!虽然后来成了基金经理,却完全没有拜金的消费欲。回忆起年轻的岁月,哎,终究一事无成。---------- 说明一下 ----------评论有人问起美女同学,我只是天然欣赏美好和优秀而已。并不太惦记美女,我其实可以回答“男的长的帅有什么用”那个问题。等哪年有功夫,说点儿内些个电台不让播的,哈哈。那时候长得还比较精神。美国女人Z,一面之交。一个月后,我们共同的熟人X女,电话(那年头没微信)给我说:Z说了,你的眼睛是女人无法抗拒的。她向我打听你的性生活怎么样。我:。。。。。。芬兰。去酒吧,门卫不让进,说我裤子不正规,类似运动裤(sweat pants)。正僵着,约好的几个外国学生来了,其中一个西班牙哥们,说 this is fucking unfair,就跟门卫理论。门卫同意我进去,但在我走过他身边的时候,说了句:keep your pants on。年轻没斗争经验,当时不觉得什么,只是进去后发现好些人穿得比我还随便。后来知道了种族观念,才觉得门卫那是一种歧视。他觉得我可能约到当地姑娘,威胁他们的性资源。我当时都不知道,西人的酒吧,首要功能是男女约会。有评论说芬兰保安脑子有病。以我的经验,这种心理是统计显著的,是种族的。比较幸运,作为北京土著,成长过程不曾被歧视,所以对这种隐蔽的不愉快,记忆深刻。有回考CFA。考场保安是白男。临进考场,问他我手里的一叠打印资料应该保管在哪里,他指着垃圾桶说,放那里面。我白了他一眼,问别人,存到了保管处。可以想象,看着眼前这么多英语不如他,零代的中国和印度考生,可能进入金融业,他觉得 left behind by foreigners。又一次,纽约中央公园北端,有三个巡园的保安。我问大都会博物馆在哪。我知道大都会博物馆只有几百米远,只是不清楚方向。三个小伙子,恰好白墨黑。白人说:you know,这附近有很多博物馆,metropolitan在哪我也不太清楚。(这好比在天安门广场问故宫是哪个门,一个执勤武警说,我不太清楚)我说:so you don't know。。。然后一副“你丫接着演”的表情看着他。黑人小伙子明显实诚些,赶紧给我指了方向。当然,这些是个例,绝大多数的米帝人民是富足,快乐,热情,正直的。说起大都会。近年中国游客多到什么程度?这么多年,头一回听见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在大都会门口儿,一黑人哥们吹萨克斯。都是生意。大都会里中国文物不少,但是对美国观众,更象是殖民时代的战利品,只有中国游客才会仔细欣赏。有一幅仿李公麟的白描十八罗汉卷轴。展柜前有一对父子,父亲对十几岁的少年说:“看这幅,你还差不少,得好好练。”当时我真是惊着了,敢说比李公麟差(虽是仿品),这孩子的画,得有什么水平。那天还看到一宋代团扇,英文说明和画上的题诗和落款完全对不上。大都会也犯这种低级错误?后来给他们写了邮件,也没回复。某年,哈佛大学,投行讲座。雷曼(还是Bear Sterns)的一个经理演讲。大陆人,本科在某不太出名的大学,工科,但是英语演说非常之好。口齿伶俐,思路清楚,反应敏捷。会后,经理身边立刻围了一堆中国姑娘,自我介绍,索要名片。年轻美貌和教育质量集于一身的美女,如此密集,如此均质的一群,印象里就见过这么一回。舞狮绝对是刻板印象 - 夏季游行,中学生舞狮团的方阵。一个小拖车上是锣鼓点,前面是一辆 Tesla X 拉着。后来卸了头饰,整个队伍里七成都是拉美孩子。年初,夏威夷某酒店婚礼。一对新人都是亚裔,双方父母好像是广东人。酒店不大,档次很好。因为别的酒店水池里是锦鲤,这家水池里是五头海豚。婚礼包了酒店餐厅,其中一项是舞狮子,是室内的!我算是列席的客人,在楼外的草坪上都听得见锣鼓喧天。那天去婚礼的路上,还有一巧事儿。当地的演习系统出错了,运营商给服务区内的每个手机都发了短信:“弹道导弹正向夏威夷飞来,请速躲避,这不是演习!”我靠哥几个谁会躲导弹,还是弹道导弹?一个白人官二代(其父众议员),中文不错,没啥口音,喜欢唐诗,尤其是悯农二首。他说很佩服唐人街的一代,偷渡而来,学不会多少英语,一辈子生活在唐人街。但是严格要求孩子读书,下一代人不仅上大学,有的还上了美国最好的大学。两代人就完全改观了。十年前还有中国人抠门的印象。公司多元文化培训,一白女带着不屑的口气私下跟我说:Asians are frugal。然后突然意识到我就是Asian,而且还是零代(即非本土出生的),有点小尴尬。美语的Asian,通常就是指东亚的儒家文化地区。近十年,这个印象又翻转到另一个极端:中国人有钱。多数老美并不知道,中国的富人只是巨大贫富差距光鲜的一面。我这里的奥特莱斯,好些店都有普通话导购。快餐区的普通话广播:“亲爱的顾客,请您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头一次听到的时候,恍然回到儿时的北京火车站大厅,连词儿都没变。大屏幕上中文贺词:“高考在即,某信用卡祝青年才俊鹏程万里。”中餐馆曾经的印象是,便宜,不卫生,和本地化的酸甜口。近年开的馆子,口味正宗,装修漂亮,价格不菲。我这儿九万人的小town,市长竞选的赞助活动,包了一家纯四川馆。六七十个老美,西服革履,端着酒杯,侃侃而谈。我没细看他们的 finger food,春卷还是烤串?当年,国人还没满世界消费。在Rovaniemi,圣诞老人之家。一欧洲男游客,五十左右,得知我中国人,问:“所以你相信社会主义?”我说:“yes, I do”他说:“we will see”,微笑里带着先知的自信。现在我可能会回答:“大干快上在初级阶段是高效的,但是机器学习或许可以handle复杂多态的中级阶段,中国会更透明”刚到米帝那年,公司一销售经理开车捎我。聊起中国,他说:“谁会想去中国那样的国家?”觉得太直露了,又找补说:“美国也有自己的问题,看这路上堵车堵的!”这属于傲慢无知,而又拒绝认识世界的那类人。多年前,一个哥们到米帝出差,帮人代购名牌女包,首饰,还有六七个iPhone。跟一退休白人高管说起这事,他问:所以这些东西在北京卖得比波士顿还贵?然后是沉默。失落之情,溢于言表。看得出他非常不愿相信,社会主义中国,怎么可能 afford 这些东西,而且还更贵?此公爱尔兰裔,年近七旬又起了一公司。深受冷战影响,坚持不去俄国人的店,“因为他们是commie(共产主义者的蔑称)”阴暗的一面也有。比如按摩店,按摩师都是中国女人。如果年轻,就有比较多的男客人点她服务。岁数大的按摩师有五十多的,也要浓妆艳抹。听说她把美元汇回国,可以给家里盖房,儿子娶媳妇。旧金山打击过这种场所。也有随便编个理由,申请政治避难拿绿卡,然后在这种场所或中餐馆打黑工的。现在来米帝的很多是正路,不正规的也还有。说说台湾。现在年纪大了,和台湾人一起吃吃喝喝,彼此心照不宣,都不提政治。称谓上,他们用“中国”,我说“大陆”。一对夫妇,在美多年。女深蓝,祖籍山东,自称山东人。男深绿,美帝长大,但是看好中国发展。俩人曾经飞回台湾给各自政党投票。又一男,台湾本岛人,台大的,听我说读过(一些)毛选,惊得好像我是外星人。一白人青年问我怎么看台湾。我随口说,台湾的汉字更正统,保留很多中国文化习俗,Air China(国航)和China Airline(华航)我有时候分不清楚。隔天我才醒悟,觉得他应该是想看看,我是不是政治正确。在米帝有两次电话诈骗,一次是台湾的,冒充洛杉矶领馆,两个人在电话里扮演上下级。可是领馆的人怎么可能不说标普,而说“国语”?另一回电话诈骗是几个印度人冒充美国国税局(IRS)。有个小伙子ABC,会粤语,又学了汉字和普通话,有中文字幕能看宫廷剧。他的认知是这样的,凡不符合普世价值的,一般都算在毛的头上,比如计生。我说你这不对,你看看Wikipedia,中国人口暴涨的点是1949。又有一回,说毛时代歧视女性。我说:毛时代男女同样艰难,女性并不受到特别的歧视,女工人是印在RMB上的。物化女性其实发生在近些年,随着米帝代表的消费主义才蔓延的。中文“性感”一词,是开放以后才有的。篮球啦啦队也是学美国的(用女性来刺激男运动员的体能)。这些都让他大感意外。这还是会中文(毕竟汉字非常难学),非常想了解中国的。其他人可想而知。几年前有家上市公司,ticker忘了,卖木料和装修材料的。被一个分析师,记得是个ABC,指出其中国产的地板,含有过量甲醛。他在爆出新闻之前已经是空头。另外一次Mattel或ToysRUs,也是被报道,产自中国的玩具,铅超标。Muddy Waters也曾经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的高点,爆出账目虚假的细节,做空中概股。这些算不上刻板印象,只是中国经济法律现状的反映,毕竟人均GDP只有米帝的1/5。但是报导广泛,增加对中国的负面印象。原来的人均GDP数据查错了,抱歉。又查了一下,世界银行的数据是2017年底的,米帝是59532刀,中国是8827刀,是6.7倍的关系,怎么差距比印象里还加大了?曾有北京姑娘来米帝玩,问我:“你觉得中国人美国人谁聪明?”我说:“当然是美国人,建了这么大的一个帝国”。近年中国发展比较快,不止一次听过国人这个洋洋自得的说法。发展快的首要原因,绝不是“国人更加聪明”。更多的是:早期超低经济水平,超低债务水平,个体权利被侵蚀(所谓996美其名曰公司文化),对社会个体的金融压榨。还没进入发达社会,就出现1.6的生育率(2016数据,同年美国出生率1.8),大量所谓“佛系”,被迫降低生活欲望的年轻人。“之乎”上讨论这些,说到根源上,大概率被删。----------------------------------------------------------上面“最后一段”,我个人的看法,让有些朋友意外了。抱歉。有朋友问生育率1.6是高还是低。搜了个图,是个大概的意思。纵轴生育率,横轴人均GDP。两个轴都取了对数。0.75红线是2.11的自然对数,人口要保持不减少,最低生育率是2.11。一国若在回归关系(黑色斜线)下方,则和此经济水平上其他国家比,该国生育率偏低。离斜线越远,生育率越偏低。可见发达国家普遍低于红线。中国经济水平低,但是生育率已经和一些最发达国家一样低了。这是2011年的数据,有点旧。说说中文吧。一白人小伙子去日本玩,回来跟我说:日本偷了你们的汉字。我笑道:算不上“偷”吧,又不是他们用了我们就没得用了,算“借用”吧。又拿出个日本武士像,有“戰國武將”四字,问我:你认识吗?我:当然认识。又告诉他,其他国家的文字要么音译,要么意译,但中日之间,还可以走“字译”。一个洗衣店,有个小漆屏,上书“敬天爱人”,落款是“金大中”。我问店员:“你韩国人?”她有点像东亚的。她“我菲律宾人,不过店主是韩国人。你怎么知道?”我指着漆屏:“这是韩国总统的字”。她“噢,所以你是韩国人”。我“不,我中国人”。她“what?”我“他这写的是中文”。她,有点乱“噢~~”告诉老美以下事实:汉语有大概七八个方言区,彼此听不懂,但是书写相通。汉字有繁体简体之争。这些奇形怪状的小方块,普通人要学两三千个。老美觉得很复杂很头大。绕是如此,近年居然有了沉浸式的中文小学。难以想象,米国小孩,数学课是用普通话讲的。学费挺贵还报不上名。白人同事告诉我这事的时候,我的反应是:老了,跟不上时代了。眼下川总向右转,关系紧张,不知这学校还在吗?----------------------------------------------------------4/3/2019更新 - 几个月前,原帖里说起996,这几天GitHub上的996ICU成为热门话题。真心希望开源软件里,能加入996条款,希望国内软件精英们,在阶级博弈中,拿出设计算法的智慧。国内浏览器纷纷滤掉该话题,因为是“有害信息”。这个话题对谁“有害”?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还听不听国际歌。我喜欢唐朝乐队的版本,曾给一个前苏联人听,他说 this band is F awesome!
虽然现在中国已经越来越开放了,但是有不少人还是会对外国女人存在一定的误解,觉得对于中国人来讲,找个外国女朋友可能会有点吃不消。接下啦就带大家去了解了解外国女孩到底是怎样的,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找个外国女生当女朋友到底好不好?方法/步骤1首先呢,很多男人都觉得白人女性欲望很强,中国男人吃不消某些方面的需求。这是很多中国男生都担心的问题。其实外国女孩都跟正常中国女孩没什么区别,更何况身材性感很多,顶多他们有时候比较激情,这反倒更会让人欲罢不能吧。这明明就是无数男人的梦想。千万不要把小姑娘跟情色片里的中年妇女相比,这方面你找一个18岁的外国女孩,自己了解一下就知道了。2其次,很多人都觉得东欧国家女人比男人多,经济也不发达,有钱人去了美女都倒贴。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虽然有经济实力很重要,但是也不要觉得有钱就是万能。无论哪个国家的美女,身边条件优越的追求者都是一大堆。国内很多人认为有钱能买到一切,想用钞票砸人家,但是正经的外国妹子根本都不会理你。而且能用钱贴来的女人,各位也不会傻到跟她结婚。3无论哪个国家的美女,身边条件优越的追求者都是一大堆。国内很多人认为有钱能买到一切,想用钞票砸人家,但是正经的外国妹子根本都不会理你。而且能用钱贴来的女人,各位也不会傻到跟她结婚。4外国女孩更重视精神生活,比起你能满足她多少物质需求,她们更在乎两人是否能聊到一块。经常在一起交流,很容易产生好感,只要能叫出来玩,基本上就都有戏。5再然后,大家觉得肯定有很多很年轻的外国女生,在外面谈对象一点都不靠谱。赶快把你的无知收起来,其实外国很多国家法定的成年年龄比我们国家要小,而且很多外国人从小就很独立,不是说年纪轻轻也过得很混乱。而且像乌克兰的话女性年满17周岁者、男性年满19周岁者可结为法定正式夫妻。网上比较被大家熟知的梅爱偲,就是在她老婆十六岁的时候就在一起了,爱偲足足比她大了一旬。在外形方面,亚洲人本来就显得年轻,外国人也显得成熟一点,所以在一起没什么区别。6还有一点,也是大家相对更加在乎的一点,白人女性只有在十几岁特别好看,一旦到了20多岁脸上就各种纹路+肥胖。这是个体差异化。比较肥胖的外国人,都是因为饮食习惯不正确,整天以大鱼大肉为主。国外蔬菜比肉贵,有条件的都以蔬菜为主,肉类为辅。饮食习惯是决定身材的根本因素,一切的肥胖都是自己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而且现在国外健身比国内更加流行。有空的话还不如好好担心自己。就像之前说的梅爱偲的老婆身材就很好,每天都会去健身房保持身材。7还有大家担心的皮肤问题,很多人都觉得外国人的皮肤很粗糙。欧洲人喜欢在海边晒日光浴,每年夏天都去海边,国外都是以皮肤黝黑为美。不保养的话,确实比较容易晒伤,但是现在年轻女孩现在都懂得保养了,皮肤都是吹弹可破的8外国女孩到30岁皮肤松垮的,基本都是在海边猛晒不保养的,这样老化很快。保养好的皮肤,其实并不粗糙。总之每种肤色的人都有好皮肤和差皮肤,就像每种肤色里都有美女和丑女一样。END结尾1如果你自己有机会接触到外国女生并且进一步的去了解的话,其实会发现之前的印象都是一些刻板印象。所以大家不要再对外国女生存在一些乱七八糟的误解了!如果你有心仪的女孩就勇敢去追吧!END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展开阅读全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5572142', container: s, size: '580,90', display: 'inlay-fix'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国女生最漂亮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