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下联:电城炒米饼传千年八方享誉,下联:化州牛腩粉汇百味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语音汉字 【复习要点】 1.理解《汉语拼音方案》的组成和应用;2.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3.认识3500个常用的字,并能够根据语境,结合注音写出汉字;4.能够准确的辨析词语字形的正误,并能辨识形似字、多音多义字和纠正错字;4.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和理解词语含义;5.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6.能熟练使用工具书等。 【中考链接】 1.(2013·江苏苏州卷)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①飘(bó)_______ ②(juàn)_______永 ③(zhuó)_______磨 ④哽(yè)_______ 2.(2013·河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傍晚时分,到达昆明。天正下着蒙蒙细雨,整个春城犹如披上了轻纱,显得格外妩媚。我们到达宾馆时,热情的主人早已在那里等候。寒暄了一阵,主人便情不自禁地谈起了西山,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向往之情。待主人告别后,我迫不急待地推开了临街的窗子,只见远处的街灯发出柔和的光,重峦迭嶂的西山隐约可见,四周笼罩在一片温馨之中。啊,多么令人陶醉的春城之夜!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 ①用音序检字法查“媚”: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 ②用部首检字法符“暄”: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①_____应改为_____ ②_____应改为_____ 3.(2013·宁夏卷)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 走( )无路 再接再( ) 迫不( )待 一诺千( ) 二、词语成语 【复习要点】 1.掌握常用词语成语的含义;2.辨析常见同义词、反义词及词语的词性、感情色彩、语义轻重、搭配习惯等;3.揣摩词语在具体语境下的特殊含义;4.能够正确运用常见词语、成语和关联词语;5.词语书面语、口语以及使用文体的区别;题型一般以选择题为主,给出具体语境和供选择的词语,让考生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或比较词语的细微差别,选出恰当的词语并会作解释。 【中考链接】 1.(2013·浙江省宁波市)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年轻的面容是春天里的一_______(mǒ)(1)新绿,生机盎然;年轻的梦想是原野上的花海,_______(xuàn)(2)烂多姿;年轻的信念是岩石上的一棵松柏,执着挺_______(bá)(3)。年轻不是年华,而是飘_______(yì)(4)的情思,恢弘的想象,是生命的源泉在涌动。 2.(2013·宁夏卷)将“品行、胸怀”两个词语分别填在下面的括号里,使表达准确连贯。 不同的修为决定不同的人生高度,不同的( )决定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 )决定不同的的人生境界,这就是一步之差决定不同命运的原因所在。 3.(2013·四川宜宾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汉朝人孙敬,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样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战国人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成语 A ,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其实,还有许多成语高度概括了古代那些勤奋读书的人和事,如 B 、 C 、 D …… 请结合文义,在下面横线上写出A、B、C、D处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3·山西卷)下列归类有误的一项是( ) A.喜盈盈 雄赳赳 堂堂正正 彬彬有礼 (叠音词) B.真挚 挺拔 英姿飒爽 顶天立地 (褒义词) C.扑哧 哗啦 喵呜 呼噜 (拟声词) D.平坦—崎岖 茂密—稀疏 寂静—安宁 清澈—浑浊 (反义词) 三、语法修辞 【复习要点】 1.辨析具体语境中的标点;2.辨析运用常用的关联词语;3.理解判断常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4.能够修改常见的病句。 【中考链接】 1.(2013·福建莆田卷)舌尖上的美味 莆田美食品种丰富,历史悠久。下面两句是用来赞美莆田特色美食的,请你运用对偶知识把下句补充完整。 上句:兴化炒米粉传千年八方享誉 下句:莆田焖豆腐烩百味□□□□ 2.(2013·宁波卷)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 (A)的斗士。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B)。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使表达更简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文化常识 【复习要点】 1.识记课本中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2.识记课本中涉及的文化常识、文学常识;3.了解文学体裁的一般知识;4.识记重要作品的体裁、思想内容、主要情节、典型事件、主要人物性格以及表现技巧、艺术特色等;并能对一些内容和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本册名著重点把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家重点把握朱自清、季羡林、刘义庆、柳宗元、杜甫、杜牧、苏轼、陆游、龚自珍、都德、川端康成等。 【中考链接】 1.(2013·山东东营卷)名著阅读。 “砍死这帮畜生!砍死他们!砍死这帮波兰贵族!他们杀死了列图诺夫。”盛怒之下, 他扬起马刀,连看也不看,向一个穿绿军服的人劈下去。 全连战士个个怒火中烧,誓为师长复仇,把一个排的波军全砍死了。他们追击逃敌,到了一片开阔地,这时候波军的大炮向他们开火了。一团绿火像镁光一样,在___________眼前闪了一下,耳边响起了一声巨雷,烧红的铁片灼伤了他的头。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 这段文字选自苏联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选文空缺处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选文内容外,小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情节事件塑造了这一典型形象。 2.(2013·山东烟台卷)请写出与下面画图相关的作品及情节。 A.作品:_________________ 情节: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作品:_________________ 情节: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句子 【复习要点】 1.能正确的仿写、扩写、续写句子并能按照要求填对子、改句子;2.能根据提供材料分析捕捉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记录要点,转述意思等;3.能运用恰当的语言简明扼要得体地表达观点;4.排列句序;5.结合语境拟写广告宣传标语、手机短信和节目主持辞、电子邮件、颁奖辞等常见句式。 【中考链接】 1.(2013·宁夏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字数不超过38字) 由《读者》杂志、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北京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共同发起的“《读者》光明行动”今天正式在京启动。何鲁丽、郑万通等出席启动仪式。 据介绍,在我国,有1200万的孩子先天视力不好,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学习。为了给他们一个明亮、清晰的五彩世界,本次活动将免费为贫困家庭12岁以下的弱视孩子进行治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湛江卷)请从以下提供的词语中选用至少三个词语写一段描绘课堂情景的话,要求句子通顺,语意完整,合乎情理,字数在40-60之间。 兴致盎然 对答如流 味同嚼蜡 充耳不闻 昏昏欲睡 渊博 惬意 烦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山西卷)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 水清鱼读月 山静鸟______天 4.(2013·宁夏卷)根据下面说明文字,为“日晷”下个定义。(字数不超过33字) 据史料记载,日晷(guǐ)又称“日规”,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晷面的正反两面平均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影子投射到的格子,即指某一时刻。 日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实践 【复习要点】 1.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2.能表达自己的态度及观点,用词恰当,语言得体连贯;3.区分不同对话主体,注意角色与身份,表述准确得体,字数符合要求;4.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当地风土人情,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情况,涉及到活动的设计、过程、展示和评价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5.分析具体情境,弄明白要求,得体地进行交际表达;6.学会聆听,抓住重点,分析话里话外音。 【中考链接】 1.(2013·湖北黄冈卷)口语交际。 星期天,我(小明)和同学小华上街买书,在商场门口遇见一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故摔倒,伤情较严重。围观行人因担心讹诈不敢上前救助。小华见状马上冲上前去准备搀扶,我在钦佩他热心助人的品行之时,又担心 他会因此惹上麻烦,于是拦住他说“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华听后觉得我说得有些道理,但他看着老人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样子,还是决定救助。同时,他也留了一个心眼,叫我做些场外准备,也好有备无患,于是他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宁夏卷)仔细观察右边这幅画,按要求答题。 ①给这幅画拟写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情景,为画面中的人物设计一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湖南长沙卷)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2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读书现状】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①向校长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同学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诗词名句佳篇 【复习要点】 1.背诵现代文、文言文和古诗词中的名言佳句、名篇;2.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名言名句;考查的常见的类型有:1.原文的直接默写;2.品析性、理解性、积累性默写;回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准确,不添字、漏字,不出现错别字,不答非所问。 【中考链接】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抒写“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湖北黄石) 2.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宁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宁夏)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宁夏) 5.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宁夏)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宁夏)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一、古诗文阅读 【复习要点】1.诗意理解;2.意境描绘;3.主旨把握;4.名句赏析;5.特色分析;6.品味炼字。 本册重点把握:《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己亥杂诗》、《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雁门太守行》、《别云间》、《己亥杂诗》等。 【中考链接】 1.(2013·河南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春 望》杜甫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013·河南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一、二两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2013·黄石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13·黄石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2013·湘潭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2013·湘潭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四川南充卷)诗词鉴赏。 《泊秦淮》杜牧 (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复习要点】 文言文常考的知识点有:1.文学文化知识;2.默写;3.断句;4.重点实词解释(特别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5.常用虚词的用法;6.重点句子翻译;7.整体感悟和欣赏评价;8.对文意的筛选及信息的提取;9.人物形象的理解评价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0.比较鉴赏;11.拓展创新题。 本册重点掌握:《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治水必躬亲》、《晏子使楚》、《人琴俱亡》。 【中考链接】 1.(2013·辽宁锦州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日光下彻( )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 ③疾趋( ) ④山行之极观也( ) (2)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 ①《小石潭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第五泄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 三、现代文阅读 【复习要点】 现代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看标题、看作者、看开头、结尾;看议论抒情语段】;2.辨析文体要素,把握文体知识,并了解各种文体常见题型;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解含义;看技巧;定位置;扣主题】;4.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掌握各种常见修辞、描写、表达、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5.能初步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对作品的内容、情感、写法等方面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本册重点学习的是爱国情怀、至爱亲情、江山多娇、人与环境、高新科技等主题内容。 【中考链接】略 第三部分 写作能力 【复习要点】 本册写作重点训练的是记叙文写作。训练的知识点有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合理安排文字的结构;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和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等。 常见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四种。作文时应注意从感受最深的一点切入,写作时要巧立意,角度小,新材料,妙结构,美语言,要抓住记叙对象的特征,注重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侧面描写等技巧,写出真情实感,要善于从身边寻找素材,为情造文。 【中考链接】 1.题目:(2013·宁夏卷) 当你面对“礼物”这个词时,涌现在你脑海的或许是一段故事,一个思考,一番探究,一份感动,抑或是…… 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问题不限,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2.(2013·四川达州卷) 读下面一首小诗,以“远航”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前进,前进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30行。②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的作品;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老师、同学的真实姓名。。 3.(2013·河北卷)根据所给开头续写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②与开头衔接自然连贯;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④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目: 开头: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电城炒米饭传千年八方享誉,化州牛腩粉汇百味的后面是什么
电城炒米饭传千年八方享誉,化州牛腩粉汇百味的后面是什么 5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等待您来回答
征途领域专家电城炒米饼传千年八方享誉_百度知道
电城炒米饼传千年八方享誉
提问者采纳
原料白砂糖50G,黄糖浆和黏米粉若干花生100G、肥猪肉100G2制作方法1、做饼首先要用黄糖加水煮成糖胶来和粉,然后用饼模来做。2、饼模是木制的,上面刻有祥禽瑞兽,花草树木,还有福禄平安之类的文字。3、做饼是全家都能参与的工作,大人小孩围在一起,把和好的饼粉放到饼模中,一般用白糖和花生,加上一片切得很薄的肥猪肉作馅。4、把粉按到饼模中,还要用汤匙来回压紧。用小木锤在饼模背后把饼从饼模里捶出来 ,装在筛子里。5、烤饼要使用木炭来烘焙。那时候烘焙炒米饼的木炭也有讲究,火候控制也是炒米饼好坏的关键。6、中医认为,这样做出来的炒米饼,对肾和胃有补虚作用。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联下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