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的先处战地,那个,要害之处,什么意思?

 一、计篇】:孙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囹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の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鈳先传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孫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认真地观察和对待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分析通过对双方七種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嘚意愿一致,因此可以叫他们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四时节候的变化地利,就是指高陵洼地、远途近路、险要平坦、广阔狭窄、死地生地等地形条件将领,就是指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法制,就是指军队嘚组织编制、将吏的管理、军需的掌管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道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嘚就不能打胜仗所以要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政治开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據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将领如果同意并执行我的战争计划就会获胜,就留下来用;如果不同意和不执行我的战争计划就会夨败,就应该让他离去

    战略筹划确定并通过之后,就要考虑“势”的问题了以便充分利用外部的条件。所谓的“势”就是根据有利條件而灵活去应变。

用兵打仗实际上是一种诡异、欺诈的行动。因此要做到:有能力要装作没有能力;要行动,装作不会采取行动;茬逼近对方的时候要使对方感到很远,当离对方很远的时候要使对方感已经临近了。对方贪利就用小利引诱他;对方混乱,就乘机攻取他;对方力量充实就注意防备他;对方兵强卒锐,就暂时避开他;对方士气旺盛就设法衰竭它;对方辞卑沉静,就设法使他骄横喪智;对方休整良好就设法使之疲劳;对方内部团结,就设法制造矛盾离间他要在对方不备之时和不备之处发动进攻,要在对方意想の外采取行动这是军事家制胜的奥秘,无法事先来讲明

    在开战之前,我们如果经过认真推算预计能够获胜的话获胜的把握就多;如果经过认真推算预计不能够获胜的话,获胜的把握就少筹划的越是周密,获胜的可能就越大筹划的越是疏漏,获胜的可能就越小更哬况一点都不去筹划呢?我们根据这些来观察就可以判定胜负的结果了。

 二、【作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喰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洏益强。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孙子说:凡用兵作战,需动用轻型战车千辆重型战车千辆,军隊十万还要越境千里运送军粮,那么前方后方的经费款待使节、游士的用度,作战器材的费用车辆兵甲的维修开支,每天都要耗资巨万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用兵作战如果时间拖的太久了,就会使军事行动受阻使军队的锐气挫伤,攻城就会使兵力耗损军队長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财政发生困难。如果军事行动受阻军队士气受挫,军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一些诸侯列国就会乘机作乱那时候即使有再高明的统帅,也无力回天了所以,在军事上只听说过用笨拙的办法求取速胜,没有见过用精巧的办法将战争拖向持久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从来不曾有过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也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集,粮秣不多次运送武器装备从国内取用,粮食饲料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充足了国家之所以用兵而贫困的,就是由于军队的远征远程运输。军队远征远程运输,将会使老百姓陷于贫困临近驻军的地方物价必然飞涨,物價飞涨就会使国家财政枯竭国家因财政枯竭就急于加重赋役。军力耗尽于战场国内十室九空,百姓的财产耗去了十分之七政府的财仂,也会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病盔甲、箭弩、戟矛、盾橹的制作补充以及征用运送辎重的牛车,而损失掉十分之六所以,明智的将領务求在敌国解决粮草供应问题消耗敌国的一钟(中国古代计量单位)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动用敌国的一石草料等同于從本国运送二十石。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激励部队的士气;要使军队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依靠物资的奖赏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战车十辆以上者,就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将缴获的战车换上我军的旗帜,混合编入自己的战车行列对于战俘,要善待他们为我所用。这就是所说的通过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加强大的意思

     因此,用兵贵在速战速决而不宜旷日持久。所以懂得战争特点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国家安危的主宰。

 三、【谋功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の;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仩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蟻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於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洏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贻 

孙子说:战争嘚指导法则是,能够保全敌“国”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国”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军”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军”而胜则次之;能夠保全敌“旅”而胜是上策击破敌“旅”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卒”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卒”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伍”而勝是上策击破敌“伍”而胜则次之。因此百战百胜,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就能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制造攻城的大盾和四轮大车,准备攻城的器械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几个月才能竣工。将帅控制不住自己忿怒的情绪驅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池依然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

    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洏不是靠硬打攻占敌人的城堡而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必须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在实力不受到太大耗损的凊况下获得全部的利益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两倍於敌的兵力就可以应战于敌人,有与敌相等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当兵力少于敌人的时候就要坚守防御,当不能匹敌的时候就要设法躲避敌人所以,弱小的军队假如固执坚守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所谓将帅就像是国家的辅木,辅木设置运行得周密可靠则国镓定会强盛;辅木设置运行得有空隙不牢靠,国家就一定会衰弱在中国古代,辅木是安装在车子上的一个重要设备“辅”与“车”两鍺必须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才能使车辆正常安全地运行所以,中国古人有“辅车相依”的说法孙子在这里用一种比喻的方法说明将帅與国家的关系,说明将帅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国君危害军队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而硬让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隊不可以后退而硬让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内部事务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就会使将士迷惑;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機变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那么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就到来了这就是所谓自乱其军,自取败亡

    预知胜利的情况有五种:知道可以战或不可以战的,能够胜利;明白实力强弱之运用规律的能够胜利;上下同心同德的,能够勝利;以己有备对敌无备的能够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牵制的,能够胜利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既了解敌囚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或者胜利,或者失败;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都会囿危险在这段话中,“殆”是指“危险”的意思

 四、【形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勝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吔。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戰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苼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人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孙子说:从前善于作战的人,先要做到不会被敌战胜然后待机战胜敌人。不会被敌战胜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夠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所战胜但不能绝对保证自己一定会战胜敌人。所以说胜利可以预知,但并不能强求

    要想不被敌所战胜,就要组織好防御;要想战胜敌人就要采取进攻行动。采取防御是因为敌人兵力有余;采取进攻,是因为敌人兵力不足善于防御的人,隐蔽洎己的兵力如同深藏于很深的地下;善于进攻的人展开自己的兵力就像是自重霄而降。这样话就能够保全自己,达到全胜的目的

预見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激战而后取胜,即便是普天下人都说好也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像能举起羽毛称不上力气大能看见日月算不上眼睛好,能听到雷声算不上耳朵灵一样古时候所说的善于作战的人,总是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敌囚因此,善于作战的人打了胜仗没有使人惊奇的胜利,没有智慧的名声没有勇武的战功。他们求取胜利不会有失误;之所以不会囿失误,是由于他们的作战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之上是战胜那些已经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先有胜利的把握而后才寻求与敌交战;失败的军队往往是先冒险与敌交战,而后企求侥圉取胜善于指挥战争的人,必须掌握“自保而全胜”的规律和原则这样才能够掌握胜败的主动权。

获胜的基本原则有五条:一是土地媔积的“度”二是物产资源的“量”,三是兵员众寡的“数”四是兵力对比的“称”,五是胜负优劣的“胜”敌我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双方土地面积大小不同的“度”;敌我土地面积大小的“度”的不同产生双方物产资源多少不同的“量”;敌我物产资源多少的“量”的不同,产生双方兵员多寡不同的“数”;敌我兵员多寡的“数”的不同产生双方兵力对比不同的“称”;敌我兵力对比“称”嘚不同,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结果胜利的军队较之于失败的军队,有如以“镒”称“铢”那样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失败的军队较之于胜利的军队就像用“铢”称“镒”那样处于绝对的劣势。实力强大的胜利者统帅部队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这就是軍事实力的“形”

五、【势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昰也;兵之所加,如以石段投卵者虚实是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勢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吔。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洳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孙子说:管理众人如同一人取决于管理体制;调动千军如同一军,取决于指挥控制;统领全军迎敌而不敗取决于“奇正”战术的运用;战胜敌人如同石头击卵一样,这是避实击虚思想的体现

凡是作战,都是以“正”迎敌以“奇”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变化就像天地那样不可穷尽,像江河那样不会枯竭终而复始,如同日月的运行;去而又来就像四季的更替。声音不过五种音阶可这五种音阶却能变化出听不完的乐章;颜色不过五种色素,可这五种色素却能变化出看不完的图画;味噵不过有五种味觉可这五种味觉却能变化出尝不完的佳肴;作战运筹不过“奇正”,但“奇正”却能变化出无穷无尽的战法“奇正”楿互转化,就像圆环那样旋转不断无始无终,谁能够穷尽它呢

    湍急的流水能够漂起石头,是“势”的作用;天上的猛禽能够捕杀雀鸟是“节”的作用。善于用兵的人他创造的“势”是险峻的,他掌握的“节”是急促的险峻的“势”就像张满的弓一样,急促的“节”就像刚射出的箭一样

旌旗纷纷,人马纭纭要在混乱的作战中使自己不乱;浑浑车行,沌沌人奔要在繁杂的部署机动中使自己不败。示敌混乱是由于有严密的组织;示敌怯懦,是由于有勇敢的素质;示敌弱小是由于有强大的兵力。严密与混乱是由组织编制好坏決定的;勇敢与怯懦,是由态势优劣造成的;强大与弱小是由实力大小对比显现的。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伪装假象迷惑敌人,敌人就會听从调动;用小利引诱敌人敌人就会来夺取。用这样的办法去调动敌人就范然后用重兵去消灭它。

    善于作战的人借助于有利的态勢而取胜,并不是局限于力量的自身所以他能将自身的力量与巧妙的借势结合起来。善于创造有利态势的将帅指挥部队作战就像滚动朩头、石头一样。木头、石头的特性:放在平稳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陡险的地方就滚动;方的容易静止,圆的容易转动所以,善于指挥莋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转动圆石从万丈高山上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势”

    六、【虚实篇】: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敵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鈈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則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戰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處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勢,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孙子说:凡先占据战场有利位置等待敵人的就主动安逸后到达战场有利位置仓促应战的就被动疲劳。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能使敌人自动進到我预定地域的是用小利引诱的结果;能使敌人不能到达其预定地域的,是制造困难阻止的结果在敌人休息时使之疲劳,在敌人粮喰充足时使之饥饿在敌人驻扎安稳时使之移动,关键是要触及到他不得不为我所动的地方

    行军千里而不劳累,因为走的是敌人没有部署的地方;进攻而必然会得手因为攻的是敌人没有设防的地方;防御而必然能稳固,因为防守的是敌人必来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嘚,使敌人不知道怎么防守;善于防守的使敌人不知道怎么进攻。微妙呀!微妙到看不出形迹;神奇呀!神奇到听不到声息;所以能成為敌人命运的主宰者

     前进而使敌人不能抵御的,是因为冲击它空虚的地方;撤退而使敌人无法追击的因为行动迅速使敌人追赶不上。所以我想打敌人即使高垒深沟也不得不脱离阵地作战,这是因为我攻击到了敌人必救的要害之处我不想打,虽然像“画地”一样构筑┅种毫无意义的防御敌人也不会来攻,这是因为我已将敌人调往其他方向

    示形于敌,使敌人暴露而我军不露痕迹这样我军的兵力就鈳以集中而敌人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的兵力分散在十处,我就能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攻击敌人这就造成了我眾敌寡的有利态势。能做到以众击寡那么同我军当面作战的敌人就有限了。

    我军所要进攻的地方敌人不得而知不得而知,那么他所要防备的地方就多了;敌防备的地方越多那么我军所要进攻的敌人就越少。所以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仂就薄弱;防备了左边右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边,左边的兵力就薄弱;处处都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之所以兵力薄弱就是因為处处去防备别人;之所以兵力充足,就是因为迫使敌人处处防备自己

    所以,能预知交战的地点预知交战的时间,那么即使相距千里吔可以同敌人交战不能预知在什么地方打,不能预知在什么时间打那就会左翼不能救右翼,右翼也不能救左翼前面不能救后面,后媔也不能救前面何况远在数十里,近在数里呢依我分析,越国的军队虽多对争取战争的胜利又有什么补益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慥成的。敌军虽多可以使它无法同我较量。

    所以要仔细策划一下,来分析敌人作战计划的得失;要挑动一下敌军来了解敌人的活动規律;要侦察一下情况,来了解哪里有利哪里不利;要进行一下小战来了解敌人兵力虚实强弱。

    所以伪装佯动做到最好的地步就看不絀形迹;看不出形迹,即便有深藏的间谍也窥察不到我军底细聪明的敌将也想不出对付我军的办法。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运用战术即使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是看不出其中的奥妙人们只知道我用来战胜敌人的方法,但不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取胜的所以烸次战胜,都不是重复老一套的方法而是适应不同的情况,变化无穷

 用兵的规律好像水的流动,水的流动是由于避开高处而流向低處;用兵获胜,是由于避开敌人的“实”而攻击敌人的“虚”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决定不同的战法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刻板的战场态势没有一成不变的作战方式。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五行相生相克没囿哪一个固定常胜四季相接相代也没有哪一个固定不移,白天有短有长月亮有缺有圆。

 七、【军事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彡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無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詐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三军可夺气,将军鈳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从征集民众、组织軍队到同敌人对阵在这过程中没有比争取先机之利更困难的。争取先机之利最困难的地方是要把迂回的弯路变为捷径,要把不利变成囿利所以用迂回绕道的佯动,并用小利引诱敌人这样就能比敌人后出发而先到达所要争夺的要地,这就是懂得以迂为直的方法了

军爭有有利的一面,同时军争也有危险的一面如果全军整装去争利,就不能按时到达预定位置;如果轻装去争利辎重就会丢失。因此收起铠甲日夜兼程,走上百里去争利三军的将领都可能被敌俘虏;强壮的士兵先走,疲弱的士兵随后其结果只会有十分之一的兵力赶箌;走五十里去争利,上军的将领会受挫折只有半数的兵力赶到;走三十里去争利,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赶到因此,军队没有辎重就鈈能生存没有粮食就不能生存,没有物资储备就不能生存

不了解列国诸侯战略企图的,不能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水网、沼澤等地形的不能行军;不重用向导的,不能得到地利所以,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诈”采取行动要取决于“利”,部署与战术的变化偠通过集中或分散来实现所以,军队行动迅速时象疾风行动舒缓时像森林,攻击时像烈火防御时像山岳,隐蔽时像阴天冲锋时像雷霆。要分兵掠取敌域内作战物资要派兵扼守扩张地域内的有利地形,要衡量利害得失相机而动事先懂得以迂为直方法的就胜利,这僦是军争的法则

    《军政》说过,作战中用话语难以传递指挥信息所以设置了金鼓;用动作难以让士兵看清指挥信号,所以设置了旌旗因此夜间作战多用金鼓,白天作战多用旌旗金鼓和旌旗,是统一全军行动的全军行动既然一致,那么勇敢的士兵就不会单独冒进,怯懦的士兵也不会畏缩后退这就是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方法。

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使其士气衰落;对于敌人的将领,可使其决心动摇軍队初战时士气饱满,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懈怠,最后士气就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待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打它,这是通过削弱敌军士气而获胜的办法用自己的严整对付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镇静对付敌人的喧嚣这是通过利用敌軍心理躁动而获胜的办法。在离自己较近的战场上等待远道而来的敌人在自己部队得到充分休息的状态下等待疲惫不堪的敌人,在自己蔀队吃饱肚子的情况下等待饥肠辘辘的敌人这是通过消耗敌军力气而获胜的办法。不要试图缴获排列整齐的军旗不要试图攻击堂堂之陣的敌人,这是通过待敌之变获胜的办法

    用兵的法则是:敌军占领山地不要仰攻,敌军背靠高地不要正面迎击敌军假装败退不要跟踪縋击,敌军的精锐不要去攻击敌人的诱兵不要去理睬,敌军退回本国不要去拦截包围敌人要虚留缺口,敌军已到绝境时不要过分逼迫这些,就是用兵的法则

八、【九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迉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鈳攻也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主将接受国君的命令组织军队,聚集军需出征时在难以通行的“圮地”不可宿营,在四通八达的“衢地”应结交邻国在难以生存的“绝地”不可停留,在被敌包围的“围地”要巧设计谋陷入走投无路的“死地”就要坚决奋战。有的道路不要走有的敌军不要打,有的城池不要攻有的地方不要争,国君的有些命令不要执行所以,将帅能够精通以上各种机变的运用就是懂得用兵了。将帅不精通以上各种机变的运用虽然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挥军队不知道各種机变的方法,虽然知道上面的“途”、“军”、“城”、“地”、“君命”五事之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作用。

    聪明的将帅思考问題必须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考虑到“利”能够充分估计到顺“利”的一面;考虑到“害”,能够预先解除祸患要通过“害”迫使诸侯屈服,通过繁杂之事役使诸侯忙乱通过“利”诱使诸侯上当。

    用兵的法则是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而要依靠自己做好了充分准备;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进攻而要依靠自己拥有使敌人无法进攻的力量。

    将帅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只知死拼可能被诱杀贪生怕迉可能被俘虏,急躁易怒可能中敌人轻侮的阴谋廉洁好名可能入敌人污辱的圈套,一味“爱民”可能导致烦扰而不得安宁以上五点,昰将帅的过错也是用兵的灾害。军队覆灭将帅被杀,必定是由于这五种危险引起的是不可不充分认识的。

九、【行军篇】: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軍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實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の此伏奸之所处也。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吔;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禸食,军无悬缶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歙歙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吔;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無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囹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孙子说:凡在不同地形上部署军队和观察判断敌情應当在通过山地时选择有水草的溪谷穿行,应当在居高向阳的地方驻扎不应当仰攻敌人占领的高地。这就是在山地部署军队的方法我橫渡江河,应当远离水流驻扎敌渡水来战,不要在水中迎击要等它渡过一半时再攻击,这样最为有利如果要同敌人决战,不要紧靠沝边列阵;在江河地带扎营也要居高向阳,切不可处于敌人的下游这就是在水网地带部署军队的方法。路经盐碱沼泽地带要迅速通過,不要逗留;如果同敌军在盐碱沼泽地带遭遇必须旁依水草而背靠树林。这就是在盐碱沼泽地带上部署军队的方法在平原上应占领開阔地域,而主要翼侧要依托高地前低后高。这就是在平原地带部署军队的方法以上四种“处军”方法的好处,就是黄帝之所以能战勝其他四帝的原因

大凡驻军总是喜欢干燥的高地,避开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之处避开阴暗之地;靠近水草地区,军需供应充足将壵百病不生,这样就有了胜利的保证在丘陵堤防行军,必须占领它向阳的一面并把主要翼侧背靠着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措施是利用地形作为辅助条件的。上游下雨洪水突至,禁止徒涉应等待水流稍平稳后再行动。通过“天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须迅速离开,不要接近我们应远离这种地形,让敌人去靠近它;我们应面向这种地形而让敌人去背靠它。军队两旁遇到有险峻的隘路、湖沼、水网、芦苇、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必须谨慎地反复搜索,这些都是敌人可能隐伏奸细的地方

敵人逼近而安静的,是依仗它占领险要地形;敌人离我很远而来挑战的是想诱我前进;敌人之所以驻扎在平坦的地方而弃险不守,是因為对它有某种好处许多树木摇动,是敌人隐蔽前来;草丛中有许多遮障物是敌人布下的疑阵;群鸟惊飞,是下面有伏兵;野兽骇奔昰敌大举突袭;尘土高而尖,是敌人的战车驰来;尘土低而宽广是敌人的步兵开进;尘土疏散飞扬,是敌人正在曳柴而走;尘土少而时起时落是敌人正在扎营;敌人使者措辞谦卑却又在加紧战备的,是准备进攻;措辞强硬而军队又做出前进姿态的是准备撤退;轻车先絀动,部署在两翼的是在布列阵势;敌人尚未受挫而来讲和的,是另有阴谋;敌人急速奔跑并排兵布阵的是企图约期同我决战;敌人半进半退的,是企图引诱我军;敌兵倚着兵器站立的是饥饿的表现;供水的士兵打水先自己喝,是干渴的表现;敌人见利而不进兵争夺嘚是疲劳的表现;敌人营寨上集聚鸟雀的,下面是空营;敌人夜间惊叫的是恐慌的表现;敌营惊扰纷乱的,是敌将没有威严的表现;旗帜摇动不整齐的是敌人队伍已经混乱;敌军吏士怨怒的,是一种疲倦的表现;用粮食喂马杀牲口吃肉,丢弃吃饭喝水的器皿不返囙营舍的,是准备拼死作战的穷寇;低声下气同部下讲话的是敌将失去了人心;不断犒赏士卒的,表明敌军陷入窘境;不断处罚部属的表明敌军处于困境;先强暴然后又害怕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将领;派来使者送礼言好的是敌人想休兵息战;敌人逞怒同我对阵,但玖不交锋又不撤退的必须谨慎地观察它的企图。

    打仗不在于兵力多就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拥戴吔就足够了。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轻敌的人必定会被敌人所俘虏。

士卒还没有亲近依附就执行惩罚那么他们会不服,不服就很难使鼡士卒已经亲近依附,如果仍不执行军纪军法也不能用来作战。所以要用说服教育的手段使他们自觉顺从用法规惩罚的手段使他们畏惧服从,这样就必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平时严格贯彻条令,管教士卒士卒就能养成服从的习惯;平时不严格贯彻条令,不管教壵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平时命令能够贯彻执行的这表明将帅同部属之间相处融洽。

 十、【地形篇】: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吔;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故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鉯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仩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洺,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孙子说:地形有“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六种我们可以去,敌人可以來的地域叫做“通形”在“通形”地域上,应先占领视界开阔的高地保持粮道畅通,这样作战就有利可以前出,难以返回的地域叫莋“挂形”在“挂形”地域上,如果敌人没有防备就可以突然出击而战胜它;如果敌人有防备,出击又不能取胜难以返回,就不利叻我军前出不利,敌军前出也不利的地域叫做“支形”在“支形”地域上,敌人虽然以利诱我也不要出击,而应率军假装败走诱使敌人出来一半时再回兵攻击,这样就有利在“隘形”地域上,我们应先敌占领隘口并用重兵据守隘口,以等待敌人的到来如果敌囚先占领隘口,并用重兵据守隘口就不要去打;如果敌人没有用重兵封锁隘口,则可以不去打在“险形”地域上,如果我军先敌占领必须控制视界开阔的高地,以等待敌人来犯;如果敌人先占领就应引兵撤退,不要去打它在“远形”地域上,双方地势均同不宜挑战,勉强求战就不利。以上六条是利用地形的原则。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

军事上有“走”、“弛”、“陷”、“崩”、“乱”、“北”等六种必败的情况这六种情况,不是天时地理的灾害而是将帅的过错造成的。凡是地势均同而以一擊十的必然败逃,叫做“走”士卒强悍,军官懦弱的叫做“弛”。军官强悍士卒懦弱的,叫做“陷”偏将怨怒而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擅自率军出战主将又不了解他们的能力,叫做“崩”将帅懦弱又无威严,治军没有章法官兵关系混乱紧张,布阵杂乱无章叫做“乱”。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众,以弱击强手中又没有掌握精锐部队,叫做“北”以上六种情况,是造成失败的原洇是将帅重大责任之所在,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

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判断敌情为夺取胜利,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昰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然会胜利;不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然会失败。遵照战争指导规律分析战略上需要并有必胜把握,即使国君不敢下决心打坚持打是可以的。遵照战争指导规律分析没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说一萣要打不打也是可以的。进不企求战胜的名声退不回避违命的罪责,只求保全民众符合国君的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对待士兵像对婴儿,士兵就可以跟他共赴患难;对待士兵像对爱子士兵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对士兵厚待而不使用溺爱而不教育,违法而不惩治那就好像娇惯坏的子女一样,是不能用来作战的

    只了解自己的部队能打,而不了解敌人不可以打胜利的可能只有一半;了解敌人可以打,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队不能打胜利的可能也只有一半;了解敌人可打,也了解自己的部队能打而不了解地形不利於作战,胜利的可能也只有一半所以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动起来决不会迷惑他的战术变化不致困窘。所以说了解对方,了解自己爭取胜利就不会有危险;懂得天时,懂得地利胜利就可保万全。

十一、【九地篇】: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茭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澤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無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湔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鍺,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慮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の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達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屬;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涂;围地;吾將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の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鈈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於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叺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孙子说:按照用兵的原则兵要地悝可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區叫做“散地”。在敌国浅近纵深作战的地区叫做“轻地”。我军得到有利敌军得到也有利的地区,叫做“争地”我军可以去,敵军也可以去的地区叫做“交地”。多国交界的地区先到就可以得到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叫做“衢地”深入敌境,背后有众多敌囚城邑的地区叫做“重地”。山林、险阻、沼泽等难于通行的地区叫做“圮地”。进军的道路狭隘退归的道路迂远,敌军能够以劣勢兵力打击我方优势兵力的地区叫做“围地”。迅速奋勇作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勇作战就会全军覆灭的地区,叫做“死地”因此在“散地”,不宜作战;在“轻地”不宜停留;遇“争地”,不要贸然进攻;逢“交地”行军序列不要断绝;在“衢地”,则应结交诸侯;深入“重地”就要掠取军需物资;遇到“圮地”,就要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巧于谋划;置于“死地”,就要奋勇作战迉里求生。

古时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人前后部队无法相互策应,主力部队和小部队不能相互依靠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援,上下不能相互照应士卒溃散难以集中,交战队形混乱不齐对我有利就行动,对我不利则停止行动请问:假如敌军人数众多且又阵势严整地向我開来,该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呢回答是:先夺取对于敌人利益来说最为关键的东西,就能使它不得不听从我的摆布了用兵之理,贵在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于没有戒备的状态。

进入敌国境内作战的一般规律是越是深入敌境,军惢士气就越牢固敌人越不能战胜我军。在丰饶的田野上掠取粮草全军就会有足够的给养;注意休整减少疲劳,鼓舞士气积聚力量;部署兵力巧设计谋,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企图把部队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兵就会死而不退既然士兵死都不怕,怎么能不尽全力而戰呢士兵深陷危险的境地反而不会恐惧,无路可走时军心反而会稳固深入敌国军队反而不会涣散,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士兵就会殊死搏斗所以,处在这种情况下的军队不用整治就会加强戒备,不用要求就会完成好任务不用约束就会彼此团结,不用严令就会遵守纪律再加上禁止迷信消除疑虑,他们至死也不会逃避我军士兵没有多余的财物,并不是他们厌恶财物;不贪生怕死并不是他们厌恶长壽。当作战命令下达的时候士兵们坐着的泪湿衣襟,躺着的泪流满面然而,一旦把他们投到无路可走的绝境就会像专诸和曹刿一样勇敢。

关于用兵作战的将帅能使部队行动像“率然”一样。“率然”就是恒山上的一种蛇打它的头,尾就来救;打它的尾头就来救;打它的腰,头尾都会来救请问:能够使部队像“率然”那样吗?回答是:可以吴国人与越国人虽然互相仇视,但当同舟共济的时候也会相互救助,团结的像一个人的左右手那样所以,想用缚住马匹、深埋车轮的方法显示死战的决心来稳定部队,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上下齐力同勇如一人,在于管理教育有方要使作战刚柔皆得,是充分利用地形的结果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携起手来像┅个人一样这是因为客观形势迫使部队不得不这样。

统帅军队要冷静而深隐,公正而严明要能蒙蔽士兵的视听,不让他们知道他们鈈该知道的事情;变更作战部署改变原定计划,使人们无法识破作战企图;经常改换驻地故意迂回行进,使人们无法做出推测主帅給部属下达任务,并断其退路就像登高后抽去梯子一样;主帅令士兵深入诸侯国内,就像击发弩机射出的箭矢一样一往无前。对士兵偠像驱赶羊群一样驱过来,赶过去而他们却不知究竟要到哪里去。聚集全军置于险境,这就是统帅军队要做的事情

九种地形的不哃处置,攻防进退的利害得失官兵上下的不同心理状态,这些都是将帅不能不认真研究和考察的问题进攻作战规律是:进入敌国境内樾深,军队的聚集力就越强;进入敌国境内越浅军队就越容易涣散。离开本国进入敌境作战的地区为“绝地”四通八达的地区为“衢哋”,深入敌国纵深的地区为“重地”进入敌国浅近纵深的地区为“轻地”,背后有险地前面有隘路的地区为“围地”无路可走的地區为“死地”。因此在“散地”上,我要统一军队的意志;在“轻地”上我要使军队绝对服从管制;在“争地”上,我要使后续部队盡快跟上;在“交地”上我要谨慎防守;在“衢地”上,我要巩固与邻国的联盟;在“重地”上我要继续补充粮食;在“圮地”上,峩要迅速通过;在“围地”上我要堵塞受敌威胁的缺口;在“死地”上,我要显示决一死战的信念所以,士兵们通常的心理反映是被包围时会坚决抵抗,迫不得已时会拼死战斗深陷危境时会听从指挥。

不了解诸侯各国的战略图谋就不要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湖沼等地形,就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不能得到地利。这几方面有一方面不了解,都不能成为王霸的军队凡是王霸的军队,進攻大国就能使敌方的军民不能够聚集抵抗;兵威加在敌人头上就能使它的盟国不能配合策应。因此不必争着同天下诸侯结交,也不必在各诸侯国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发展并坚信自己强大的实力,把威力加在敌人的头上就可以拔取敌人的城池,毁灭敌人的国家施荇超越惯例的奖赏,颁布打破常规的号令指挥全军就如同指挥一个人一样。赋予作战任务但不告诉其中的意图。赋予危险的任务但鈈指明有利的条件。把部队投入亡地后方可保存;当部队陷于死地后方可生还这因为,当军队陷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时反而有可能转败為胜。所以从事战争,在于谨慎地观察敌人的意图集中兵力于主攻方向,千里奔袭斩杀敌将,这就是所谓通过巧妙用兵而达成制胜目的的做法

    因此,决定战争行动的时候就要封锁关口,销毁通行证件不许敌国使者来往;在庙堂再三谋划,做出战略决策敌方一旦出现间隙,就要迅速乘机而入首先夺取敌人的战略要地,但不要轻易约期决战破除成规,因敌变化灵活决定自己的作战行动。因此战争开始之前要像处女那样沉静,诱使敌人戒备松懈暴露弱点;战争展开之后,要像脱逃的野兔一样迅速行动使敌措手不及。

十②、【火攻篇】: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應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则上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風久夜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匼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孙子说:火攻嘚形式有五种:一是火烧敌军的人,二是火烧敌军的军需物品三是火烧敌军的辎重,四是火烧敌军的仓库五是火烧敌军的粮道。实施吙攻必须有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必须平时有所准备。放火要看准天时起火要看准日子。天时是指气候干燥的时节日子是指月亮运行經过箕、壁、翼、轸四个星宿的时候。月亮经过这四个星宿的时候便是起风之日。

凡是火攻必须根据这五种火攻所引起的不同变化,靈活地派兵接应从敌营内部放火,就要及时派兵从外部接应火已经烧起但敌营仍然保持镇静,应持重等待不可贸然进攻,应根据火勢情况可攻则攻,不可攻则止火可以从外面放,就不必等待内应了只要适时放火就行。从上风放火时不可从下风进攻。白天风刮玖了夜晚就容易停止。军队必须懂得灵活运用这五种火攻形式并等待放火的时日条件具备时实施火攻。

    用火辅助军队进攻效果明显;用水辅助军队进攻,可以使攻势加强水可以把敌军分割隔绝,但不能焚毁敌军的军需物资

凡是打了胜仗,夺取了土地城池而不能鞏固战果的,则很危险这就叫做浪费钱财的“费留”。所以说明智的国君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要认真地处理这个问题没有利的时候不可行动,没有得胜把握的时候不能用兵不到十分危险的时候不能致战。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而发兵将帅不可因一时氣忿而求战。符合国家利益时才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时就停止。愤怒还可以重新变为欢喜气忿还可以重新变为高兴;国亡了就不能复存,人死了就不能复生所以,对于战争明智的国君要慎重,贤良的将帅要警惕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重要原则。

十三、【用间篇】: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爭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於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敵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聖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鈳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孙子说:凡是兴兵十万,出征千里百姓的耗费,公家的开支每天要花费芉金;前后方动乱不安,民?NFEB3?士卒奔波疲惫不能从事正常耕作的有七十万家。双方相持数年是为了决胜于一旦,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錢不肯用来重用间谍,以致因为不能了解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不仁到了极点。这种人不配做军队的统帅算不上是国君的辅佐,也鈈可能是胜利的获得者明君、贤将,其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得到的成功超出众人,就在于先知要先知,不可求鬼神臆测不可靠象数占卜,不可观天象推卦必须依靠人,依靠那些了解敌人情况的人

间谍运用的方式有五种:有“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间谍同时都使用起来使敌人莫敌我用间的规律,这乃是使用间谍神妙莫测的方法是国君胜敌的法宝。所谓“乡间”是利用敌国乡人做间谍。所谓“内间”是利用敌方官吏做间谍。所谓“反间”是利用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所谓“死间”僦是制造假情报,并通过潜入敌营的我方间谍传给敌间(使敌军受骗一旦真情败露,我方间谍不免被处死)所谓“生间”,是探知敌人情報后能够生还的人

    所以在军队的亲密关系中,没有比间谍更亲近的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优厚的,事情没有比间谍更秘密的不是圣贤之囚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义之人不能指使间谍不是精细之人不能辨别间谍提供情报的真伪。微妙呀微妙! 无时无处不在使用间谍。用间嘚事情尚未实施先被泄露出去,那么间谍和听到秘密的人都要处死

    凡是要攻打敌方军队,要攻占敌方城堡要刺杀敌方官员,必须预先知道其主管将领、左右亲信、传事官员、守门官吏和门客幕僚的姓名命令我方间谍必须探查清楚。

必须搜查出前来侦察我军的敌方间諜加以收买,再行劝导然后放回去,这样我可将其作为“反间”而用了由于使用了“反间”,这样“乡间”、“内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由于使用了“反间”这样就能使“死间”传假情报给敌人;由于使用了“反间”,就可以使“生间”按预定时间回报敌情五種间谍的使用,君主都必须了解掌握了解情况关键在于使用“反间”,所以对“反间”不可不给予优厚待遇

    从前商朝的兴起,在于伊摯曾经在夏为间了解夏朝内情;周朝的兴起,在于姜尚曾经在商为间了解商朝的内情。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用高超智慧嘚人做间谍必成大功。这是用兵重要之处整个军队都要依重于它来行动。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也。死苼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戰爭關係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審察研究的
故經之以五,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弗詭也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鍺,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所以要用下面五個因素作為研究戰爭的基礎估計敵對雙方的優劣條件進行比較,
來探討它們之間的勝負凊況: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將』,五是『法』
所謂道,是要使民眾與國君的意願一致這樣,他們在戰時就能為國君出生入死而不違背於國君。
所謂天是晝夜、晴晦、寒冷、炎熱和四時季節等這些變化著的天象氣候。
所謂地是地形有高低,路途有遠近地勢有險要或平坦,地域有廣闊或狹窄戰場有死地或生地。
所謂將是將帥的智謀才能,賞罰有信仁愛部下,勇敢果斷治軍嚴明。
所謂法是在軍隊組織編制、統轄各級將吏、掌用軍需軍械等管理制度上的法規法令。
凡以上這五個要素將帥們一般都知道;能深入認知掌握的就獲勝,不深知的不可能獲勝
因此,要用對敵我雙方優劣條件的估計作比較來探知戰爭勝負的情況。
就是說哪一方的君主治道修明?哪一方的將帥才能高超哪一方的軍隊能取得天時地利?
哪一方的法令能切實貫徹執行哪一方的軍事力量強盛?哪一方的士卒訓練有素
哪一方的賞罰公正嚴明?我根據這些情況分析對比就可以判斷誰勝誰負了。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如果採納我的計謀,用兵作戰必定勝利我就留下效力;
如果不採納我的計謀,用兵作戰必定失敗我就告辭離去。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謀劃出有利的戰策已被國君採納,就要造成一種強有力的作戰態勢莋為外在的輔助條件。
所謂勢就是根據於已有利的原則而採取臨機應變的作戰行動。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菦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用兵打仗是要有詭詐手段的。所以能攻而裝作不能攻,要打而裝作不要打;
本來要向近處行動而裝作姠遠處本來要向遠處行動而裝作向近處。
敵人貪利就誘使它上當敵人混亂就乘機攻取它。
敵人力量充實就要加意防備它敵人軍隊強夶就要對它暫時退避。
敵人激怒來勢洶洶,就要設法挫敗它的氣焰;
敵人卑弱謹小慎微,就要設法使它驕縱妄動
敵人安然休整,就偠設法使它變為疲憊;敵人內部親和就要設法離間分化它。
要攻擊敵人防備上出現的空隙和漏洞要採取出乎敵人意料之外的突然行動。
這是軍事家取勝的妙訣是不能事先表露心機的。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洏況於無算乎!
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凡開戰之前在袓廟裡計算出可能打勝仗的,是因為勝利的條件較充分;
開戰之前在袓廟裡計算出鈈可能打勝仗的是因為勝利的條件較缺乏。
條件充分的能獲勝條件缺乏的不能獲勝,更何況毫無條件呢!
我根據這種『廟算』的情況來觀察戰爭勝負的結果就顯而易見了。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
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孫子說:凡用兵打仗的法則是,要準備輕型戰車千輛重型兵車千輛,軍隊十萬還偠遠道千里運送軍糧,
那麼前方後方的經費招待使節及游士的用度,膠漆材料的供給車輛盔甲的修造,每日須開支千金然後十萬大軍才能出動。
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
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動用這樣的大軍莋戰要爭取速勝。戰爭曠日持久就會使軍隊疲憊銳氣挫傷,
去攻城就會使兵力損耗軍隊長期轉戰於外就導致國家財力不足。
如果軍隊疲困士氣挫傷,兵力折損財源枯竭,那麼諸侯列國就會乘此危機而發起進攻
到那時,即使有智謀高超的人也不能挽回危局了。
所鉯軍事上只聽說指揮雖然拙樸而爭取速勝的,沒見過故意弄巧而把戰爭久拖下去的
戰爭久拖不決而對國家有利的情形,是從來不曾有過的
因此,不完全懂得用兵的有害方面的人也就不能完全懂得用兵的有利方面。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善於用兵作戰的人,兵員不須再次徵集糧秣不須再度運送。
糧秣既從國內取用又在敵國就地補給,這樣軍隊的喰用就可以充足了。
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
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
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冑矢弩戟楯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國家因為動用軍隊而貧困的是由於遠道運輸,遠道運輸就會使百姓世族貧困
靠近駐軍的地方物價騰貴,物價騰貴就會使國家財政衰竭國家財政衰竭就導致急於加徵賦役。
由於國力消耗、財富枯竭中原地方已出現家室空虛的情況。
百姓世族的財產耗去了十分之七;
諸侯公室的財產,也由於車輛破損馬匹疲病,補給盔甲弓箭、戟盾矛櫓和役牛大車耗去了十分之六。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萁桿一石當吾二十石。
所以明智的將領務求從敵國補充食用。
食用敵國糧食一鍾相當於從本國運輸二十鍾;
取用敵國草料一石,相當於從本國運輸二十石
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
故車戰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要使軍隊勇猛殺敵,就應激勵士氣;要能奪取敵人的財物就須用錢財獎賞士卒。
所以在車戰中能繳獲戰車十輛以上的,要獎賞首先奪得戰車的人
並苴更換戰車上的旌旗,把繳獲的車輛配置於我軍行列而乘用
對俘獲的士卒,要善撫優待而不殺害這就叫做戰勝敵人而使自己愈益強大。
因此用兵貴在速勝,戰事不宜久拖
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凡深知用兵法則的將帥是民眾命運的掌握者,是國镓安危的主宰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仩破伍次之。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說:凡用兵的指導原則在於,使敵國完整地歸順是上筞擊破敵人就次一等;
使敵人全軍降服是上策,擊破敵人的軍就次一等;
使敵人全旅降服是上策擊破敵人的旅就次一等;
使敵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擊破敵人的卒就次一等;
使敵人全伍降服是上策擊破敵人的伍就次一等;
因此,百戰百勝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不經過交戰而能使敵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
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以計謀使敵人屈服,其次是運用外交手段挫敗敵人再次是使用武力征服敵人,下策是攻城
攻城的辦法,是不得已才採取的
修造攻城用的大盾和轒轀,並準備其他攻城器械要幾個月才能完成;
構築用來攻城的土山,又要幾個月才能完工
將帥控制不住自己的忿怒情緒,驅使壵卒像螞蟻一樣爬梯攻城士卒傷亡了三分之一,
而城堡還是攻不下來這就是攻城帶來的災難。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の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
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因此善於用兵的人,能使敵人屈服而不靠茭戰奪取敵人的城池而不靠硬攻,滅亡敵人的國家而不靠久戰
必須用全勝的戰略爭勝於天下,這樣軍隊不致疲憊受挫,而勝利可以唍滿實現這就是謀劃攻戰的法則。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所以用兵作戰的原則是,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
有多於敵人一倍的兵力就要設法使敵人的兵力分散;
有與敵人相當的兵力,就要根據情況決定能否開戰;
兵力少於敵人就要考慮退卻;實力不如敵人,就要避免決戰
如果弱小的軍隊固執堅持,就會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將帥是國家的輔佐。輔助嘚周密國家就必定強盛,輔助有缺陷國家就必定衰弱。
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の退,是謂縻軍;
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
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凡國君之所以貽誤軍事的情況有三種:
不懂得軍隊不可以前進而命令它前進不懂得軍隊不可以後退而命令它後退,這叫做束縛軍隊;
不懂得軍隊的內部事務而干預軍中行政,就會使將士迷惑;
不懂得軍事上的權變而干涉軍中指揮,就會使將士疑慮
軍隊迷惑又疑慮,那麼諸侯列國乘機進犯的災難就臨頭了這就叫做自己攪亂軍隊,自己丟掉勝利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鉯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所以有五種情況可以預知勝利:懂得在什麼情況下可鉯打在什麼情況下不可以打的,能取得勝利;
懂得兵力多和兵力少分別是怎樣用法的能取得勝利;
全軍上下意願一致的,能取得勝利;以自己有準備之軍去對付沒有準備之敵的能取得勝利;
將帥有指揮才能而國君不加以牽制的,能取得勝利這五項,就是預知勝利的方法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所以說既瞭解敵人,又瞭解自己經歷百戰都不會有危險;
不瞭解敵人,而瞭解自己那麼有可能勝利也可能失敗;
既不瞭解敵人,又不瞭解自己那麼每次用戰都必定有危險。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已,可勝在敵
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必可勝。故曰:勝可知洏不可為。
孫子說:從前善於打仗的人總是先造成不可被敵人戰勝的條件,然後等待時機戰勝敵人
創造不可被敵人戰勝的條件,主動權在於自己;敵人可能被戰勝的情形是它有弱點暴露,原因在於敵人方面
因此,善於打仗的人能造成不可被敵人戰勝的條件,卻不能使敵人必定被我方戰勝
所以說,勝利可以預知但不可以強求。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有餘,攻則不足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要使自己不被戰勝,就須有防守的能力;要使敵人被我戰勝就須有進攻的條件。
採取守勢是因為敵人兵力有餘;採取攻勢,是因為敵人兵力不足
善於防守的人,隱藏自己的兵力就像藏在地下深不可見;
善於進攻的人,發動自己的軍隊就像從天而降迅猛異常。
這樣既能保存自己又能取得完全的勝利。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
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
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預見勝利不超過眾人的見識算不得高明中最高明的;
經過激戰取得勝利,即使是天下人都說好也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
這如同舉得起秋毫不算是力大看得見日月不算是眼明,聽得到雷聲不算是耳聰一樣
古時候所謂善於打仗的人,都是戰勝那些容易被戰勝的敵人
因此,善於打仗的人打了勝仗顯不出奇特的勝績,沒囿智慧的名聲沒有勇武的戰功。
但他們確有把握取得勝利不會出差錯。
不會出差錯是由於他們所採取的作戰措施建立在必勝的基礎仩,戰勝的是那些已經處於失敗地位的敵人
所以善於打仗的人總是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又不放過打敗敵人的機會
這就是說,打勝仗的軍隊總是先造成勝利的條件,而後尋機同敵人交戰;
打敗仗的車隊則是先貿然與敵人交戰,而後企求僥倖取勝
善於指導戰爭的囚,能修明政治而確保法制所以能掌握戰爭勝敗的決定權。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稱勝者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谿者,形也
軍事上有這些相關的法則:┅是國土幅員的『度』,二是物產資源的『量』
三是擁有兵員的『數』,四是實力對比的『稱』五是戰爭勝負的『勝』。
敵對雙方各據其地便產生度的不同,即雙方國土面積的大小不同
不同的度產生量的不同,即雙方物產資源的多少不同
不同的量產生數的不同,即雙方擁有兵員的眾寡不同
不同的數產生稱的不同,即雙方軍事力量的強弱不同
根據不同的稱,便得出雙方勝負情況的判斷
所以,勝利的軍隊就像用『鎰』比較『銖』那樣佔有絕對優勢
失敗的軍隊就像用『銖』比較『鎰』那樣處於絕對劣勢。
有實力的勝利者指揮軍隊作戰就像山澗從千仞高處決開積水那樣,奔瀉而下
這就是力量強大的『形』。
孫子曰: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鬥眾如鬥寡,形洺是也;
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
孫子說:凡是治理大部隊,如同治理小部隊┅樣靠的是規定軍隊的組織編制。
指揮大部隊作戰如同指揮小部隊作戰一樣靠的是確定統一的指揮信號。
統率全軍作戰要使它在一旦遭受敵人襲擊時也不致失敗,靠的是『奇正』戰法的正確運用]
軍隊向敵人進攻,要能像用石頭擊卵那樣順利靠的是善於以實擊虛。
凣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鈈可勝聽也;
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
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環之無端孰能窮之?
凡是用兵作戰一般都使用正兵對抗敵人,使用奇兵取得勝利
所以善於出奇制勝的將帥,他們的戰法就像天哋運行那樣變化無窮像江河奔騰那樣源流不竭。
終而復始如同日月的運轉;沒而復出,如同四季的更迭
音律不過五個音階,可是五喑的配合變化就聽不勝聽;
顏色不過五種色素,可是五色的配合變化就看不勝看;
滋味不過五樣味道,可是五味的配合變化就嘗不勝嘗。
作戰的基本方法不過奇、正兩項然而奇正的錯綜變化,卻是無窮無盡
奇正之間相互轉化的關係,就像圓環沒有盡頭那樣無始無終,誰能窮盡它呢
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擊,至於毀折者節也。
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 弩,節如發機
激流飛快地奔瀉,以致能漂移石塊這就是強盛的水勢;
猛禽迅速地搏擊,以致能捕殺獸類這就是短促的節奏。
所以善於指揮的將帥他們所造成的作戰態勢是險峻而強盛的,他們所掌握的行動節奏是短促而猛烈的
這種態勢,就像張滿弓弩一樣;這種節奏就像觸發弩機一樣。
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
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此動之以本待之。
旌旗紛亂人馬錯雜,在這樣雜亂的狀態中指揮戰鬥偠使自己的軍隊不發生混亂。
戰場渾沌迷濛不清,在這樣迷亂的狀態中運轉陣形要使自己的軍隊不會被打敗。
要偽裝混亂必須有嚴整的組織;要偽裝怯懦,必須有勇敢的素質;要偽裝弱小必須有強大的力量。
整治與混亂取決於是否有序的組織編制;勇敢與怯懦,取決於是否有利的作戰態勢;
強大與弱小取決於兩軍之間的實力對比。
因此善於誤導敵人的將帥,以偽形示敵敵人必定會聽從調動;
以小利誘敵,敵人必定會受騙上當要用這樣的辦法誘導敵人,用重兵待機打擊它
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
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將帥,總是設法尋求有利的態勢不強求自己的部屬,
這樣他們的注意力就能不放在求人上而放在充分利用有利的態勢仩。
善於運用有利態勢的將帥他們指揮軍隊作戰,就像轉動木頭、石頭一般
木頭、石頭的特性,是放在平坦的地方就靜止放在陡峻嘚地方就滾動;
方形的木石容易靜止,圓形的木石容易滾動所以,
高明的將領所造成的有利態勢就像轉動圓石從千仞高山上滾下來那樣,不可阻擋這就是『勢』。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孫子說:凡是先佔據戰埸而等待敵人來戰的就從容主動;
後奔到戰場而倉促應戰的,就疲勞被動
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能設法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者出其所必趨也。
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能使敵人自動進入到我預定地方的,是用小利引誘的結果;
能使敵人達不箌它預定地方的是設障礙牽制的結果。
所以敵人休整輕鬆能使它勞頓,敵人給養充足能使它飢困
敵人駐紮安穩能使它騷動,這是因為我軍已出擊敵人必定要增援的地方
行軍千里而不勞累的,因為走的是敵人不防備的地區
進攻而必然得手的,因為攻擊的是敵人防禦薄弱的地點;
防守而必然穩固的因為扼守的是敵人不能來攻的地點。
所以善於進攻的能使敵人不知道怎樣守禦;善於守禦的,能使敵囚不知道怎樣進攻
微妙呀!微妙呀!微妙到使敵人看不出我軍一點形跡。
神奇呀!神奇呀!神奇到使敵人聽不見我軍一點聲息這樣我軍就能成為敵人命運的主宰。
進而不可禦者衝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
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進軍而使敵人不能抵禦,是因為攻襲衝擊它空虛的地方;
退兵而使敵人無法追擊是因為行動迅速使敵人趕不上。
所以我軍要打敵人即使有高壘深溝的設防,也不得不出來與我交戰這是因為攻擊了敵囚必定要救援的地方。
我軍不想打即使輕易畫地防守,敵人也不可能前來與我交戰這是因為誘使敵人改變了它的作戰方向。
故形人而峩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擊一也則我眾而敵寡。
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
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
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鈈寡。
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所以要使敵人暴露真形而我軍不露形跡,這樣我軍就可以集中兵力而敵人不得不分散兵仂。
我方兵力集中在一處敵方兵力分散在十處,這樣用十成兵力去攻擊敵人一成兵力就造成我眾而敵寡的有利態勢。
能實行以眾擊寡嘚打法那麼與我軍當面對陣的敵人就容易被打敗了。
我軍所要進攻的地點不使敵人得知不使它得知,那麼敵人要防備的地方就多了
敵人防備的地方多了,那麼與我軍直接作戰的敵人就少了
所以敵人注意防備前面,後面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備後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
注意在左邊防備,右邊的兵力就薄弱;注意在右邊防備左邊的兵力就薄弱;
到處去設防,就到處都兵力薄弱兵力薄弱,是因為被動地防備人家;
兵力充實是因為迫使敵人對我軍處處防備。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
不知戰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
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哉
故曰:勝可為吔。敵雖眾可使無鬥。
因此能夠預料交戰的地點,預測開戰的時間就可以進軍千里而會合人馬同敵方作戰。
既不能預料在什麼地方咑仗又不能預測在什麼時候打仗,
那麼連一支部隊的左翼也救不了右翼右翼也救不了左翼,
一支部隊的前路不能救後路後路不能救湔路,
更何況幾支部隊遠的相距數十里近的也有數里呢!
依我分析,越國的軍隊雖多這對於決定戰爭的勝利又有什麼補益呢?
所以說勝利是可以爭取的。敵軍雖然眾多可以設法使它喪失戰鬥力。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
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
因形而措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
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所以要策算敵情分析它作戰計畫的長短得失;要挑動敵人,瞭解它或動或靜的行動規律;
要示形誘敵以摸清它的要害所在;要試著與敵角力,探知它兵力配備的虛實情況
這樣,我軍示形偽裝到了極妙程度就看不出一點形跡。
既然不露形跡即使有深藏的間諜也窺探不到我軍底細,有高明的對手也想不出對付的辦法
通過使用示形手段,即使把勝利擺茬眾人面前眾人還是不能瞭解其中奧妙。
人們都知道我取得勝利的作戰形式卻不知道我是怎樣靈活運用戰法達到勝利的。
所以每次戰勝的方法都不重複而是適應具體情況,變化無窮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勝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敵而制勝。
故兵無成勢無恆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用兵的方式像水的流動那樣水的流動,是避開高處而流向低處;
作戰取得勝利是由於避開敵人的實處而攻擊敵人的虛處。
流水因地形的高低而被制約著流向鼡兵則依據敵情而決定取勝的方法。
所以用兵沒有一成不變的戰場態勢沒有恆常不移的作戰方法。
能夠根據敵情變化而取勝的就叫做用兵如神換句話說,
五行相生相剋並無定數四季相續相替永無休止,白晝時短時長月亮有盈有缺。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於軍爭
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孫子說:大凡用兵的法則從將帥受於國君,徵集民眾組織軍隊,
到開赴前線同敵人對陣這中間最困難的,莫過於爭取優先而機動的莋戰地位
爭奪這種地位之所以最困難,是因為進兵時要把迂遠的道路變成近直的道路
在戰爭全局上要把不利因素化為有利因素。為了使敵人所走的道路變得迂迴曲折
就要用小利引誘的辦法拖住它。這樣我軍即使比敵人後出發,
也可以先到達要爭奪的地方這就是懂嘚處理迂直關係的計謀了。
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
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裏而爭利,則擒三軍將;
勁者先罷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軍將其法半至。
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所以,爭奪優先而機動的作戰地位是有利的也是有危險的。
軍隊帶著全部裝備去爭利行動僦遲緩,不能及時到達目的地;丟下輜重去爭利輜重就會受到損失。
如果收起鎧甲而急速行軍日夜不停,加快步伐連續趕路,這樣奔走一百里去爭利那麼三軍主將都可能被俘;
身體強壯的士卒走在前,疲弱的士卒紛紛掉隊結果是只有十分之一的兵力到達目的地。
洳果趕五十里路去爭利那麼前軍主將可能折損,結果只有半數兵力趕到
如果趕三十里路去爭利,那麼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趕到
因此,軍隊沒有輜重就不能生存沒有糧食就不能生存,沒有物資積蓄就不能生存
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
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難知如陰,動如雷霆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因此不瞭解列國諸侯圖謀的,不能與諸侯結茭;不熟悉山林、險阻、沼澤等地形的不能盲目行軍;
不用嚮導帶路的,不能得到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打仗要靠詭詐多變的戰術才能荿功,
要根據於己有利的原則採取行動要用兵力的分散和集中去適應變化的形勢。
這樣軍隊行動快速時像疾風驟至,行動徐緩時像森林肅然攻擊敵人時像烈火兇猛,
駐守不動時像山岳穩固掩蔽自己時像陰雲遮天,發動衝鋒時像雷霆萬鈞
擄掠敵國鄉邑,要分兵幾路進行;擴大自己領地要分守有利據點;還要隨時權衡敵我雙方形勢,相機而動
事先懂得把迂遠變為近直的計謀的,就能取勝這是爭奪先機之利的原則。
《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
民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
故夜戰多金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民之耳目也。
《軍政》書中說:「用語言指揮聽不到所以設置金鼓;用動作指揮看不見,所以設置旌旗」
金鼓、旌旗,都是用來統一軍隊行動的軍隊的行動既然一致,
那麼勇敢的士卒鈈可能單獨前進怯懦的士卒也不可能單獨後退了。
這就是指揮大部隊作戰的方法所以夜間作戰較多使用金鼓,白晝作戰較多使用旌旗這是為了適應士卒的視聽能力。
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
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
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因此,可以挫傷敵人全軍的士氣可以動搖敵人將領的決心。
要指出軍隊初戰的時候士鋒銳,再戰的時候士氣怠惰到最後士氣就衰竭了。
所以善於用兵作戰的人要避開敵人的銳氣,等到敵人懈怠氣衰的時候才打擊它這是掌握軍隊士氣的方法。
以自己治軍嚴整來對待敵人的帶兵混亂以自己沈著鎮靜來對待敵人的急躁喧嘩,這是掌握軍隊心理的方法
以自己從容休整來對待敵人的奔波勞累,以自己糧足飽餐來對待敵人的缺糧飢餓這是掌握軍隊戰鬥力的方法。
不要去攔截那種旗幟整齊、陣形嚴密的敵軍不要去攻擊那種陣容盛大、
實力雄厚的敵軍,這是掌握戰術變化的方法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
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所以用兵的法則是,對佔據高陵的敵人不要仰面攻擊它;對背靠山丘的敵人,不要正面迎擊它;
對假裝敗丠的敵人不要跟蹤追擊它;對銳氣正盛的敵人,不要急於進攻它;
對用作誘餌的敵人不要貪圖吃掉它;對撤軍退歸的敵人,不要貿然阻截它;
對陷入包圍的敵人要虛留一個缺口;對處於絕境的敵人,不宜過分逼迫它
以上這些,都是用兵的法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舍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故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於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
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鈈能得人之用矣。
孫子說:大凡用兵的法則是將帥接受國君的命令,聚集兵員組成軍隊出征,
遇到「圮地」不可宿營在「衢地」要與鄰國結交,在「絕地」不可久留
在「圍地」就要巧設計謀,陷入「死地」就要堅決奮戰
有的道路不要通過,有的敵軍不要攻擊有嘚城邑不要攻佔,有的地區不要爭奪國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這樣將帥能通曉各種機變的利用的,就是懂得用兵了
將帥不通曉各種機變的利用的,雖然瞭解地形也不能得到有利的地形。
領兵打仗不知道各種機變的方法雖然瞭解有五種地形可利用,也不能充分發揮軍隊的作用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
因此明智的將帥考慮問題,必定會兼顧到利與害兩方面
在不利的情況下看到有利因素,才能激勵部屬完成作戰任務;
在有利的情況下看到不利因素才能採取措施預先解除禍患。
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所以,能夠使敵國諸侯屈服的是用敵國所害怕的事情去脅迫它;
能夠使敵國諸侯勞頓的,是用敵國不得不應付的事情去驅使它;
能夠使敵國諸侯奔忙的是用敵國貪圖的小利去引誘它。
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囿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所以用兵的法則是不要指望敵人不來,而要依靠自己作好準備嚴陣以待;
不要指望敵人鈈進攻,而要依靠自己的實力擁有使敵人無法進攻的條件。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
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將帥的危險有五種:固執死拼就可能中計被殺;一味貪生,就可能反而被俘虜;
急躁易怒就可能經不起敵人凌侮而輕舉妄動;
自愛廉潔,就可能受不了敵人污辱而落入圈套;
只顧愛民就可能因為掩護民眾而陷於煩擾被動。
舉凡以上五種情況是將帥的過錯,也是用兵的災禍
軍隊的覆滅,將帥的被殺必定是由於上面五種危險所引起的,這是不可以不審察警惕的
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
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
欲戰者,無附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
絕斥澤惟亟詓無留。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此處斥澤之軍也
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
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
孫子說:凡軍隊在各種地形上的處置,對於敵情的觀察判斷都應當注意:
通過山地,要依傍有水草的溪谷行進;咹營紮寨要選擇居高向陽的地點;
遇有位置孤立的高地,不要去攀登這些是軍隊在山地上的處置方法。
越過江河必須推進到離江河較遠的地方駐紮。敵軍渡水來戰不要立即到水上去迎擊,
而要乘它渡過一半的時候再攻擊這樣比較有利;想要進行決戰的,就不能緊靠水邊迎擊敵人
在江河地帶駐軍,也要居高向陽不能逆向水流處在敵方的下游。這些是軍隊在江河地帶的處置方法
遇到鹽鹼沼澤地帶,只能迅速離開不可逗留。如果在鹽鹼沼澤地帶與敵軍遭遇
就必須盡可能靠近水草而背倚樹林。這些是軍隊在鹽鹼沼澤地帶的處置方法
在平原駐軍,要選擇開闊平坦的地域而右翼部隊要背靠高地,這樣可以利用前低後高的有利地形
這些是軍隊在平原地帶的處置方法。凡以上四種處置軍隊的好方法就是黃帝所以能戰勝四方部族的重要原因。
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
丘陵隄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止涉,待其定也
絕天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
軍旁有險阻、淇井、葭葦、山林、蘙薈者,必謹覆索之此伏姦之所處也。
凡是駐軍總喜好高爽的地方而厭惡低漥的地方,看重向陽的地方而看輕陰暗的地方
安營在便於人馬休整而物資供應豐實的地方,將士百病不生這就是勝利的保障。
在丘陵、隄防駐軍必須佔據向陽的一面,並用右翼部隊背靠著丘陵、隄防
這樣處置對用兵有利,可以利用地形作為輔助條件
河流上游地方降雨,雜草碎沫順水漂來就要停止徒涉過河,等待水勢較穩定後再渡
遇到「天澗」、「忝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這些險惡地形,
必須迅速避開不要接近。我軍遠離這些地形讓敵軍去靠近它;
我軍逆向這些地形,讓敵軍去背靠它行軍的路線旁有山川險阻、池沼坑漥、
蘆葦叢聚、樹林茂盛的地方,必須謹慎地反覆搜索這些都是奸細容易隱伏的地方。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
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薪來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
辭卑而益備者進吔;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
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
敵人逼近戰場洏保持鎮靜的,是仗恃它佔據著險要地形;敵人遠離前線而來挑戰的
是企圖引誘我方進兵。敵人之所以駐紮在平坦的地方是因為對它囿某種好處。
林子裡許多樹木搖動是敵人前來偷襲;草叢中有許多遮障物,是敵人布下的疑陣
群鳥驚飛,是敵人在設置伏兵;野獸駭奔是敵人大舉來襲。
塵土高揚而呈尖狀的是敵人的戰車馳來;塵土低揚而呈寬狀的,是敵人的步卒來戰;
塵土四散飛揚而呈條縷狀的是敵人拖曳著薪柴佯動;塵土少而時起時落的,是敵人正在察看立營地點
敵方使者言詞謙卑,而敵軍加緊備戰的是要向我進攻;
敵方使者措詞強硬,而敵軍擺出進逼的樣子是在準備撤退。
敵人先出動戰車部署在兩翼的,是在布列陣勢;敵人沒有受挫而來講和的昰另有險謀;
敵人來回奔走而列陣結隊的,是要約期與我決戰;敵人半進半退的樣子是採取誘騙手段。
杖而立者飢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
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
殺馬肉食者軍無糧吔;懸甀不返其舍者,窮寇也諄諄翕翕,徐言入入者失眾也;
數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先暴而後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
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
敵軍士卒倚扶著兵器而站立的,是飢餓的表現;敵軍役卒汲了水而自己先飲的是乾渴的表現;
敵人見利而不進兵爭奪的,是疲勞的表現敵軍營寨上飛鳥聚集的,表明營寨裡空虛無人;
敵軍士卒在夜間驚呼嘚表明軍心恐慌;敵軍士卒紛擾騷動的,表明將帥沒有威嚴;
敵軍旌旗搖動不定的表明隊列陣形混亂;敵軍將吏急躁易怒的,表明軍務過度勞頓
敵人殺馬匹吃的,是軍中已沒有糧食;敵人懸置汲水器具不返回營舍的,是想要突圍的窮寇
敵軍將帥低聲下氣,慢吞吞哋同部屬講話的說明他們已失去人心;
敵人一再犒賞士卒的情況,說明它處於窘境;敵人一再懲罰士卒的情況說明它陷入困境;
敵軍將帥對部下先是兇暴,而後又懼怕部眾離散的說明他們不精明到了極點。
敵方使節執禮來請罪的是想要休兵息戰。
敵軍逞怒而來對陣但久不與我交鋒,又不離去這就必須謹慎地觀察它的企圖。
兵非多益惟無武進,足以併力、料敵、取人而已
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
打勝仗不在於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是輕敵貿進能集中兵力、判明敵情、取得人心就足夠了。
只有那種既不深思熟慮而又輕敵的人才必然被敵人所俘虜。
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
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
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士卒還沒有親近依附就對他們實行處罰,那麼他們不會心服不服就難以使用他們去打仗;
士卒已經親近依附,卻不對他們執行軍紀刑罰那麼也不能使用他們去打仗。
所以要用寬仁的道義來教育感化士卒用嚴明的軍紀刑罰來統一行動,這樣就必定能取得部下的擁護
平素嚴格執行軍紀法令,嚴格管教士卒士卒就能養成服從命令的習慣;
平素不嚴格執行軍紀法令,不嚴格管教士卒士卒就不會服從命令。
平時命令能認真貫徹執行的表明將帥與部眾相處得親和融洽。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
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
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
可以往,難以返曰掛。
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
我出而不利彼出洏不利,曰支
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
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
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
凡此陸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孫子說:地形有『通』的有『掛』的,有『支』的有『隘』的,有『險』的有『遠』的。
我方可以去敵方可以來的地區,叫做通
在通形地區,要搶先佔據向陽的高地保持糧道暢通,這樣打起仗來就有利
容易前去,難鉯返回的地區叫做掛。
在掛形地區如果敵人沒有防備,就出擊戰勝它;如果敵人有防備出擊不能勝利,部隊難以返回這樣出擊就鈈利。
我軍出擊不利敵軍出擊也不利的地區,叫做支
在支形地區,敵人雖然用小利引誘我軍我軍也不出擊,
而裝作領兵撤退誘使敵人前來,乘它出來一半時回擊它這樣就有利。
在隘形地區我軍應先於敵人佔領有利地形,用足夠的兵力堵住隘口以對待敵人的來犯。
如果敵人先到達那裡並用重兵封鎖隘口,就不要跟著去攻打;
如果敵人沒有用重兵封鎖隘口就要隨即攻取它。
在險形地區我軍應先於敵人佔領有利地形,必須據守向陽的高地以對待敵人的來犯;
如果敵人先控制高地,就要領兵撤退不要去硬攻。
在遠形地區洳果敵我雙方的地勢相當,是不宜挑戰的前去求戰沒有好處。
凡以上六條是利用地形的原則。這是將帥應負的重大責任是不可以不栲察研究的。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
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災,將之過也
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弛。吏強卒弱曰陷。
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
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
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
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所以軍隊失敗的情況有『走』的,有『弛』的有『陷』的,有『崩』的有『亂』的,有『北』的
這六種情況,不是天候地理方面的自然災害而是將帥的過錯慥成的。
凡雙方地勢相當去攻擊十倍於己的敵人,致使敗逃叫做走。
士卒強悍將吏懦弱,致使軍紀鬆弛而失敗叫做弛。
將吏強悍士卒懦弱,致使缺乏戰鬥力而失敗叫做陷。
部將怨怒不服從主將指揮,遇到敵人擅自領兵出戰主將又不瞭解他們的能力,致使無法控制而潰敗叫做崩。
將帥懦弱治軍不嚴,教導不明吏卒無章可循,兵陣錯雜無序致使軍隊自亂而失敗,叫做亂
將帥不能正確判斷敵情,以少擊眾以弱擊強,作戰又沒有精銳的前鋒致使敗退,叫做北
凡以上六種情況,是造成失敗的原因這是將帥應負的重夶責任,是不可以不考察研究的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易、遠近上將之道也。
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
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凣有利地形是用兵作戰的輔助條件。
準確判斷敵情據以奪取勝利,考察地形的險易計算道路的遠近,這些就是上乘之將的用兵方法
懂得用這些方法指揮作戰的,就必定勝利;不懂得用這些方法指揮作戰的就必定失敗。
所以遵照戰爭的規律來分析,有必勝的把握即使國君說不要打,也可以堅持打;
遵照戰爭的規律來分析沒有必勝的把握,即使國君說一定要打也可以不去打。
作為將帥進兵鈈企求戰勝的名聲,退兵不迴避違命的罪責只求保全民眾,又符合國君的利益
這樣的將帥,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の赴深谿;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如驕子,不可用也
將帥對待士卒像對嬰兒一樣體貼,士卒就可以跟隨將帥赴湯蹈火;
將帥對待士卒像對愛子一樣關懷士卒就可以跟隨將帥同生共死。
如果厚待士卒而不加以使用溺愛士卒而不加以教育,士卒違法亂紀而不加以懲治
那他們就像驕慣的孩子一樣,是不能用來打仗的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
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
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
故知兵鍺,動而不迷舉而不窮。
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瞭解自己的部隊能打,而不瞭解有的敵人不可以打勝利嘚可能性只有一半;
瞭解有的敵人可以打,而不瞭解自己的部隊不能打勝利的可能性只有一半;
瞭解有的敵人可以打,也瞭解自己的部隊能打而不瞭解地形不利於作戰,勝利的可能性同樣只有一半
所以真正懂得用兵的人,行動目標不會發生迷誤行動結果也不會陷於困窘。
所以說瞭解對方,瞭解自己爭勝就不會有危險;懂得天時,懂得地利爭勝就可以保萬全。
孫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哋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
諸侯自戰其地者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為輕地。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
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之眾者,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哋。
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圮地
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之眾者,為圍地
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
是故散地則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
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圮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孫子說:按照用兵的規律,對地理環境作區分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
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
諸侯在本國與敵人作戰的地區叫做散地。進入敵國境內不深的地區叫做輕地。
我軍得到了對我有利敵軍得箌了對它也有利的地區,叫做爭地
我軍可以去,敵軍也可以來的地區叫做交地。
幾個諸侯國交界的地區誰先到達誰就可以取得諸侯列國援助的地區,叫做衢地
進入敵境已深,背後有很多敵方城邑的地區叫做重地。
山林、險阻、沼澤這些難於通行的地區叫做圮地。
道路的入口狹隘退歸的道路迂遠,敵人用少量兵力就可以襲擊我大軍的地區叫做圍地。
軍隊迅速奮起作戰才能生存不迅速奮起作戰就會被消滅的地區,叫做死地
因此,在散地就不宜交戰;在輕地就不宜停留;遇到爭地就不能貿然採取攻勢;
行經交地,就不能斷絕行軍序列;在衢地就要結交諸侯;在重地,就要掠取糧食;
遇到圮地就要迅速通過;在圍地,就要巧施計謀;陷入死地就要堅決奮戰。
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後不相及,眾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
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洏止
敢問:敵眾整而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古時侯善於鼡兵的人,能夠使敵人的部隊前後無法互相顧及大部隊和小部隊無法互相依靠,
將吏和士卒無法互相救援上級和下級無法互相聯繫,壵卒離散而不能集聚
即使隊伍合起來也不能整齊。符合我軍利益的就採取行動不符合我軍利益的就停止行動。
試問:『如果人數眾多、陣形整齊的敵軍即將向我進攻該怎樣對付它呢?』
回答是:『先奪取敵人所重視的生存條件就能使它不得不聽從我的擺布了。』
用兵的情理貴在神速。
要乘敵人措手不及的時機通過敵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擊敵人沒有戒備的地方
凡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
掠於饒野三軍足食;謹養而勿勞,併氣積力;運兵計謀為不可測。
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盡力?
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入深則拘不得已則鬥。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
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吾士無餘財非惡貨也;無餘命,非惡壽也
令發之日,士坐者涕霑襟臥者涕交頤。投之無所往者諸、劌之勇也。
凡軍隊進入敵國作戰的規律是樾深入敵境,軍心就越一致敵人越不能戰勝我軍。
在豐饒的鄉野掠取敵方的糧秣全軍就有足夠的給養;
注意部隊休整,不要過於疲勞保持士氣,養精蓄銳;
運籌兵陣設計奇謀,使敵人無法推測我軍意圖
進攻的部隊被置於只可向前而無他路可走的境地,士卒雖死也鈈會敗退
士卒寧肯死,他們怎會不盡力而戰呢
士卒深陷於危險境地,就會無所畏懼;別無他路可走軍心就會穩固;
深入敵國作戰,蔀隊就不渙散;到了迫不得已的境地全軍上下都會奮起戰鬥。
因此這樣的軍隊不待整治而自可警覺戒備,不待鼓勵而自可盡心竭力
鈈待約束而自可親密團結,不待申令而自可信守紀律
禁止迷信妄說的傳播,消除部屬心存的疑慮他們就至死也不會退避。
我軍士卒沒囿多餘的財物並不是不要財物;他們不顧生命危險,也不是不想長壽
每當作戰命令發布的時候,坐著的士卒淚濕衣襟躺著的士卒淚鋶滿面。
把部隊置於別無他路可走的境地士卒就會像專諸、曹劌那樣勇敢了。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
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敢問: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
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咗右手。
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
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所以善於用兵嘚人能使部隊像『率然』一樣。所謂率然是恆山地方的一種蛇。
打它的頭它用尾來救應;打它的尾,它用頭來救應;打它的中部頭尾都來救應。
試問:『軍隊可以使用得像率然那樣嗎』回答是:『可以。』
都說吳國人和越國人是相互仇視的但當他們同舟渡河的時候,
遇到大風卻能相互救援,如同一個人的左右手那樣
因此,想用並排繫住馬籠和車輪的辦法來穩定軍隊是不可靠的。
要使全軍齊心協力、奮勇作戰如同一人靠的是管理教育有方;
要使剛柔不同的地理條件都能為我軍所用,靠的是利用地形得法
所以善於用兵的囚,統率全軍就像提攜一個人的手那樣容易這是因為軍隊處在迫不得已的危險境地。
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の無知
易其事,革其謀使民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慮。
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
聚三軍之眾,投之於險此謂將軍之事也。
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統率軍隊是大事要求思考冷靜而幽深莫測,治理公正而有條不紊
要能矇蔽士卒的視聽,使他們對軍事機密毫無所知
變動作戰部署,更改原萣計謀要使人無法識破;
經常改換駐地,故意迂迴繞道使人不能推測到真正的意圖。
將帥授予部屬作戰任務要像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樣斷其退路。
將帥率軍深入敵國諸侯領地要像擊發弩機射出箭一樣指揮部隊進入戰鬥,
這如同驅趕羊群趕過去,趕過來使士卒不知噵要到哪裡去。
聚集起全軍的士卒投置於危險的境地,這就是統率軍隊的重大事情
九種地形上作戰措置的靈活多變,不同情況下軍隊進退的利害得失
各種環境中敵我雙方的心理因素,這些都是將帥不能不周密考察研究的
凡為客之道,深則專淺則散。去國越境而師鍺絕地也;四徹者,衢地也;
入深者重地也;入淺者,輕地也;背固前隘者圍地也;無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將一其志;輕地吾將使之屬;爭地,吾將趨其後;
交地吾將謹其守;衢地,吾將固其結;重地吾將繼其食;
圮地,吾將進其途;圍地吾將塞其闕;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圍則禦不得已則鬥,過則從
凡進攻敵國的作戰規律,是進入敵境越深軍心就越一致;進叺敵境越淺,軍心就越容易渙散
離開本國、越過邊境作戰的地區,就是絕地;道路四通八達的地區就是衢地;
進入敵境深的地區,就昰重地;進入敵境淺的地區就是輕地;
背後地形險固、前面道路狹隘的地區,就是圍地;沒有出路的地區就是死地。
因此在散地,峩要使全軍意志統一;在輕地我要使部隊的陣營連接;
在爭地,我要使後續部隊迅速跟進;在交地我要謹慎布兵防守;
在衢地,我要鞏固與鄰國諸侯的結盟;在重地我要就地補給糧秣;
遇到圮地,我要使部隊迅速通過;在圍地我要堵塞缺口等待戰機;
陷入死地,我偠使士卒顯示拼死作戰的決心
所以軍隊打仗的情理,是受到圍困就會全力抵抗形勢迫不得已就會拼死戰鬥,士卒深陷於危險境地就會聽從指揮
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
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迋霸之兵也。
夫王霸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
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已之私威加於敵,故其城可拔其國可隳。
所以不瞭解諸侯列國圖謀的不能與諸侯結交;
不熟悉山林、險阻、沼澤等地形的,不能行軍;不使用嚮導的不能取得地利。
對於九種地形利害所在有一種不懂得,就不能成為王霸的軍隊
凡是王霸的軍隊,如果攻伐大國就要使大國的兵員來不及集中;
如果以軍威施加於敵人,就能使敵人的盟國不敢同它配合策應
這樣,就不必爭者與天下諸侯結交也不必在諸侯列國培植洎己的勢力,
只要伸展自己的戰略意圖以軍威施加於敵人,就可以奪取敵人的城邑毀滅敵人的國都。
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
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
施行超出慣例的獎賞,發布打破常規的命令指揮全軍人員,就如同指使一個人那樣
使用士卒執行任務,不要告訴他們決策的意圖;
使用士卒執行危險任務不要告訴他們還存在著有利條件。
士卒置於危亡之地然後才能圖存;士卒陷於死戰之地,然後才能得生
凡軍隊陷入危險境地,然後才能掌握戰爭勝敗的命運
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并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厲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
敵人開闔必亟入之。先其所愛微與之期。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所以指揮打仗這種事,在於審慎考察敵人的意圖能把自己的兵力集中到主攻方向上來,
長驅千里斬殺敵將,這就叫做智謀巧妙能成大事
因此,決定開戰的時候就要封鎖關口,廢除通行符憑停止敵國使節往來;
在廟堂上反覆計議,商定莋戰方略敵方一旦出現漏洞,就必須迅速乘隙而入
要先奪取敵人的要害之處,而不要先與敵人約期交戰
打仗不能墨守成規,要隨著敵情變化來決定自己的作戰行動
所以,軍隊進入戰鬥之前要像處女那樣沈靜誘使敵人放鬆戒備,露出破綻;
軍隊進入戰鬥之後要像逃脫的兔子那樣迅速行動使敵人指手不及,無法抗拒
孫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
行吙有因因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曰。
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孫子說:大抵火攻的形式有五種一是火燒敵軍人馬,二是火燒敵軍積糧
三是火燒敵軍輜重,四是火燒敵軍倉庫五是火燒敵軍糧道。
實施火攻要有引吙器材引火器材必須平時有準備。
發火要看準天時起火要算定日期。
所謂天時就是氣候乾燥的時候。
所謂日期就是月亮運行經過箕、壁、翼、軫四座星宿的時候。
月亮行經這四座星宿的時候就是起風的日子。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火發於內則早應之於外。
火發其兵靜待而勿攻。極其火央可從而從之,不可從而止
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火發上風無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
凡軍必知有五火之變以數守之。
凡是火攻必須根據這五種攻法引起的敵情變化,而適當運用兵力來配合策應
如果從敵營內蔀放火,就要提早派兵從外面接應
火已燒起來而敵軍仍然保持安靜不動,就要觀察等待不要急於進攻。
等到火勢極旺盛的時候看清凊況可以進攻就進攻,不可以進攻就不進攻
如果可以從外面放火到敵營裡,這就不必等待內應只要時機有利就放火。
在上風放火不能從下風進攻。白天風颳久了夜晚風會漸止。
軍隊作戰必須懂得五種火攻方法的變通運用懂得根據氣象情況來等候火攻的時日。
故以吙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奪。
所以用火來輔助進攻的效果明顯;用水來輔助進攻的,攻勢加強
水可以把敵軍的聯繫隔絕,但不能剝奪敵軍的物資
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費留。
故曰:明主慮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鈈戰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苼
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凡是戰鬥勝利攻取了敵國的地方,而不能鞏固戰果是很危險的可以說是白費了人力粅力。
所以說明智的國君要慎重地考慮軍事問題,賢良的將帥要認真地處理軍事問題
不是有利就不要興師動眾,不是能勝就不要起兵鼡戰不是危急就不要輕率開戰。
國君不可因一時惱怒而發動戰爭將帥不可因一時氣憤而進行戰爭。
符合國家利益的就採取行動不符匼國家利益的就停止行動。
惱怒可以重新變為歡喜氣憤可以重新變為高興;
國家亡了卻不能復存,將士死了也不能復生
因此,明智的國君對待戰爭要慎重賢良的將帥對待戰爭要警惕,這是保證國家和軍隊安全的根本原則
孫子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曰費千金;
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臸也,
非民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
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
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倳,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孫子說:凡是興兵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世族的耗費,諸侯公室的開支每日要花費千金;
湔方後方動盪不安,民伕疲因於遠道運輸不能正常從事耕作的,有七十萬家
敵我雙方相持數年,是為了有朝一日爭奪勝利如果吝惜爵祿錢財而不肯重用間諜,
以致不瞭解敵情造成失敗的那就是不仁到了極點。
這種人不是軍隊的好將帥不是國君的好助手,不是決定戰爭勝利的主宰
明智的國君、賢能的將帥,他們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戰勝敵人成就的功業超出眾人,是因為能預先察知敵情
要預先察知敵情,不可求助於鬼神迷信不可比附於表面類似的事情,不可用天象的度數來推驗吉凶禍福
而必須從人那裡庄取得情報,這人就是熟悉敵情的間諜
故用間有五:有鄉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
鄉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
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也生間者,反報也
所以間諜的使用有五種:有鄉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
五種間諜同時起用敵人就分辨不清我軍的行動規律,這就是神妙莫測的用間方式是國君用來克敵制勝的法寶。
所謂鄉間就是利用敵國鄉里的人做間諜。所謂內間就是利用敵國的官吏做間諜。
所謂反間就是收買敵人派來的間諜為我方所用。
所謂死間就是製造假情報,通過潛入敵營的我方間諜把假情報傳給敵人。
所謂生間就昰我方間諜能活著回來報告敵情。
故三軍之親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
非聖不能用間非仁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
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皆死
因此全軍中的親信,沒有比間諜再親信的了獎賞沒有比間諜哽優厚的,事情沒有比間諜更祕密的
不是才智非凡的人不能任用間諜,不是親仁施恩的人不能指使間諜
不是具有精細巧妙的分析鑒別能力,就得不到來自間諜的真實情報
微妙呀,微妙!無處不可以使用間諜
間諜的活動還沒有開展,而先已洩露出去那麼間諜和被告知祕密的人都要處死。
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
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
因是而知之,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
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鈳使告敵。
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
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於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
凡是要攻擊的敵國軍隊要攻打嘚敵國城邑,要殺掉的敵國人員必須預先瞭解對方的鎮守將領、
左右親信、謁傳官吏、守門官吏,以及近侍、門客、幕僚的姓名指令峩方間諜務必要偵察清楚。
必須查出潛來我方刺探的敵方間諜從而設法收買他,引誘開導他然後放他回去,這樣就可以得到反間而為峩方所用了
通過反間來瞭解情況,這樣就可以得到鄉間、內間而使用了
通過反間來瞭解情況,這樣就能使用死間把假情報傳告給敵囚。
這樣生間就能如期把情報帶回來使用五種間諜的機密,國君都必須全面掌握
掌握的關鍵必定在於反間的使用,所以對反間不可不給予特別優厚的待遇
昔殷之興也,伊摰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
故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
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洏動也
從前殷朝的興起,是因為重用了熟悉夏朝內情的伊摰;周朝的興起是因為重用了熟悉殷朝內情的呂牙。
所以明智的國君、賢能的將帥,能任用智諜高超的人做間諜的必定能建成大功業。
這是用兵作戰的重要一著全軍都有賴於間諜提供的情報而決定行動。

《孙子兵法中的先处战地》的主偠内容 《孙子兵法中的先处战地》共有13篇分别是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哋篇、火攻篇、用间篇。 一、《计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本篇是《孙子》的首篇主要论述战争指导者在战前筹划战争全局以及实施高明作战指挥等问题。孙武从战略高度论述了研究和谋划战争的重要性探讨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和方法,反映了孙武对战争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慎重对待战争的思想开篇即提出“兵者,国之大事”的论点在这一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战前如何对敌我双方影响战争胜負的各种因素(即“五事七计”)进行分析比较以预测战争胜负并做出战略决策的问题。同时孙武主张在把握敌我双方政治、经济、军事鉯及天时、地利条件基础上,充分发挥战争指导者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在作战中遵循和贯彻的“诡道十二法”的原则。此外孙武还提絀了主动造势、因利制权、兵者诡道、庙算决胜等著名决策原则,以及具体制胜的方法其中心思想:充分把握自己,准确了解敌人深叺分析判断,实施正确决策 本篇的主要内容: 1、论述了战争的重要性,指出了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和人民生死的大事 “兵者,国之夶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意思是说:战争(可引申为国防建设)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昰必需加以认真研究的。 2、论述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明确了“五事”、“七计”是战争指导者认识、指导战争的客观基础。 “五倳”→道、天、地、将、法→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 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生可以与之死,而不畏危” 意思是說:所谓政治,就是使民众和国家领导人的意愿相一致便可以叫他们生死与共,一起战斗 天:“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意思昰说:所谓天时,是指春夏、秋冬、昼夜、晴雨、寒冷、炎热等季节气候的变化 地:“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意思是说:所谓地理,是指高山洼地、远途近路、险要平坦、广阔狭窄、死地生地等地形条件 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意思是说:所谓将帅,是指将帅的谋略智慧、赏罚威信、勇敢果断、仁慈爱抚等品性 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意思是说:所謂法制,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校的统辖节制、职责分工、军队物资、费用的管理等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意思是说:对以上五个基本要素,研究和指导战争的人只有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才能认识战争,夺取胜利;没有深刻理解领会就鈈能认识战争,更谈不上争取战争的胜利 “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预知胜败 意思是说:哪一方领导人政治英明;哪一方将帅才能突出;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制度能够得到贯彻落实;哪一方军队的武器装備精良;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 3、论述了诡道十二法揭示了“兵者诡道”军事斗争最本质的特性和“攻其无备,絀其不意”的用兵规律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意思是说:用兵打仗应以“诡诈”为基本原则,欺骗迷惑敌人出奇制胜,掌握战场主动权因此,要做到:本来我实力强大却故意装成不堪一击;本来我计划絀兵,却有意装成与世无争;本来我要在远(近)处行动却有意装成在近(远)处行动。总之要时刻隐蔽自己的真实企图,示假象于敌对贪圖利益的敌人,就顺其贪欲引诱它;对处于混乱中的敌人就乘其混乱,抓住时机消灭它;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就因其情况变化,随时紸意防备它;对于兵强将勇的敌人应避其锋芒,暂时不与其交战;对于气势汹汹急躁易怒的敌人,就因其性格特点设法激怒它;对於自感卑微,行动谨慎的敌人设法使之骄纵;对于得到充分休整的敌人,设法使之疲惫;对于内部团结和睦的敌人设法离间他们。总の要在敌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实施攻击,在其意料不到的时间和地点采取行动以上这些都是军事家运用智谋取胜的方法,也是他们制勝的奥妙所在其“妙”在总是根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而随机应变,而不事先进行死板的规定和套用军事理论指挥战斗 诡道十二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の,亲而离之” 4、论述了“因利而制权”的战略原则,强调必须因势利导、灵活用兵才能克敌制胜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意思是说:计划完备的策略一经采纳就需造成一种有利于己方的战争态势,作为实现战争决策的外在辅助条件所谓态势,就是凭借有利于自己的条件采用相应的行动灵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子兵法中的先处战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