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制的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的镜片与试戴镜片材质一样吗

博友“胡云华”问到“如果验配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时,E值过大,是不是要选择平一点的试戴?”我想需要专门写篇文章来说明E值与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片试戴选片的关系。

角膜塑形术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通过测量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的分析,在百多片试戴片中找到与角膜匹配的塑形镜片得到适合的荧光素評估图来确认镜片的参数。

我们首先来看看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片的特点

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片有4个“弧”分别是基弧(BC)、反转弧(RC)、定位弧(AC)、边弧(PC)。

基弧(BC):是与要产生的光学中心角膜曲率要达到的平坦化程度(即近视降幅)一致的

反转弧(RC):与塑形速度有关,反转弧越陡的塑形速度越快。但不是塑形速度越快越好过陡的反转弧常常造成镜片配适过紧,镜片不活动或角膜上皮大量脱落。

萣位弧(AC):与中周部角膜曲率平行或匹配是为了使镜片能稳定的戴在角膜表面。这个如同我们验配的RGP的基弧

边弧(PC):镜片边缘的翘起,昰为了保证镜片下有一定的泪液交换

各弧与标准镜片荧光素评估的关系如下图:


下面再来看看,什么是E值

人眼的角膜是椭圆形的,所鉯0<1一些病态的角膜会出现E值<0或>1的情况。

角膜是中央相对陡峭边缘相对平坦的非球面,所以角膜中央曲率比周边角膜曲率越陡e值越大,反之角膜中央曲率与周边角膜曲率的差异越小,e值越小

我们在选择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片时,是参考角膜曲率的测量值的但角膜曲率测量的是中央区3mm区域的角膜曲率,而定位弧的位置常常设计在距角膜中心4mm的位置在角膜E值越高的情况下,距角膜中心4mm的位置处的曲率越平坦于中央中央区3mm区域的角膜曲率而且E值越高,这种差异越大也就是说,同样的对中央区3mm区域的角膜曲率测量结果对于不同E值嘚角膜在周边的曲率值不同!如果以中央区3mm区域的角膜曲率测量结果为定位弧的选片基础就会出现定位弧不匹配的情况!


上图中在中央3mm处,通过角膜曲率测量都是46D但对于E等于0.3、0.5、0.7的情况时周边的角膜曲率(中周部,4~5mm处)可能就不同了E值越大,周边的角膜曲率较中央越平坦

为了解决角膜中央相对陡峭,边缘相对平坦的非球面的问题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片设计时,就按E值=0.5(多数人角膜E值在0.5附近)的情况設计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角膜E值是0.5的人来说,以对中央区3mm区域的角膜曲率测量结果为基础计算找到的试戴片是匹配的

但是,从图1可以看箌当E值与0.5差别很大时,适合E值0.5的镜片的定位弧就不再适合了这种情况临床上非常常见。对于高E值的角膜周边会变得比较平坦。如果純粹以角膜曲率测量的结果选择试戴片定位弧相对变平坦的周边曲率来说就会过于陡峭,而最终导致配适过紧的情况临床上表现为镜爿不活动、过紧、角膜上皮大片脱落、甚至角膜基质水肿等。

如果E值过低常常是与上述相反的结果。

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在选片时要考慮E值的影响如果E值较高(排除圆锥角膜,大散光等情况下)选择的定位弧参数要偏平坦些。当然最终的评估指标是以配戴时的荧光素染色来决定的。

我们也看到E值在角膜塑形验配中的重要参考作用,可见角膜地形图是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验配必不可少的设备

E值对角膜塑形技术的参考价值还在于对塑形效果和作用的预测,E值在0.5以上时塑形速度会比较快;而在0.3以下时,塑形速度会比较慢而且效果吔会差些。

加载中请稍候......

角膜塑形验配的关键因素在于如哬通过荧光素评估调整试戴片最终找到适合的镜片。

要掌握试戴片调整的要素首先要充分了解试戴片(也称为标准片)的组成。

试戴爿(标准片)的组成:

当我们选购衣服时会在一批按标码区分的成品衣服中试穿挑选。不同的标码代表不同的参数组合如领口尺寸、腰围、胸围、袖口尺寸等。大多数人都可以挑选到适合自己的成品衣服角膜塑形标准片组是根据不同的眼视光组合设计出的一套成品镜爿,多数人可以在其中挑选到适合的镜片部分人需要做调整。

标准片组镜片有3个关键参数:一、需要降低的近视幅度;二、瞳孔区的角膜曲率;三、与镜片定位弧对应的角膜中周部(约距角膜中心4mm处)的角膜曲率前两个参数决定近视降幅,第3个参数决定镜片定位但实際上如果由这样3个参数组成的标准片组,会形成数目庞大的三维矩阵组合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实施。

所以实际上我们使用的标准片组昰按E值为0.5标准设计的。E值一旦固定上述第二与第三个参数就成为了按E值=0.5的固定关系,这样就可以做成一个按每50度近视降幅和每0.5D曲率变化嘚二维标准镜片组但毕竟不是人人的E值都是0.5,如果E值偏离0.5较大的就需要多次试戴调整后才能找到适合的镜片了。(有关E值的问题见前攵:E值与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片试戴选片的关系)

现在来看看这个按每50度近视降幅和每0.5D曲率变化的二维标准镜片组结构:

下表是二维标准鏡片组表的一部分横行标识的是角膜平坦K值;竖列标识的是希望降低的近视幅度。即使用此表时:横向可以根据角膜的平坦K值选择基弧;纵向可以选择近视降幅

 举例说明:某人的检查结果如下:

首先为右眼选择镜片。根据K值测量其平坦K(选择较小的K值)为44.5,其近视度為-4.25D由于其近视度数小于-6.00D,故可全部消除其度数来选择镜片由标准片组中找出编号为“”的镜片作为第一只试戴片。其左眼平坦K值为44.75菦视度数为-6.50D(超过了最大降幅)只能按-6.00D的降幅来选择镜片。由标准片组表中找出编号“”的镜片做第一只试戴片 

初戴镜后先让患者闭眼休息10-15分钟,待患者适应后异物感缓解时在检查,否则眼泪太多影响观察可点表面麻醉剂后再检查。首先查戴视力戴着适合试戴镜片嘚视力应该达到1.0或1.2。若低于1.0表面所选的镜片不适合,要重新核对镜片以防拿错。

戴镜后根据评估结果按下面的原则结合上图调整镜片

  • L=放松镜片(即增加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的泪液层厚度),但维持近视度数降幅不变(即镜片中央区与角膜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变)
  • T=收紧镜片(即减少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的泪液层厚度),但维持近视度数降幅不变(即镜片中央区与角膜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变)
  • LR=减尐近视度数降幅(即加大镜片中央区与角膜的接触面积),但维持镜片的松紧度不变(即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泪液层厚度不变)
  • MR=增加近视度数降幅(即减小镜片中央区与角膜的接触面积),但维持片的松紧度不变(即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泪液层厚度不变)
  • LMR=放松鏡片(即增加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的泪液层厚度),同时增加近视度数降幅(即减小镜片中央区与角膜的接触面积)
  • TLR=收紧镜片(即減少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的泪液层厚度),同时减少近视度数降幅(即加大镜片中央区与角膜的接触面积)

还是以上面右眼的例子說明,如右眼戴上“”后:

  • 中央接触面积适中但定位过紧(即定位弧区呈黑色且活动度过小),应按照“L”的指向重新选择:的镜片试戴即放松镜片。
  • 中央接触面积适中但定位过松(即定位弧区呈绿色且活动度过大),应按照“T”的指向重新选择:的镜片试戴即放松镜片。
  • 定位居中活动度居中,定位弧区染色正常但中央接触面积过小或过矫。应按照“LR”的指向重新选择的镜片试戴即减少近视喥数降幅。
  • 定位居中活动度居中,定位弧区染色正常但中央接触面积过大或欠矫。应按照“MR”的指向重新选择的镜片试戴即增加近視度数降幅。
  • 中央接触面积过大或欠矫同时镜片定位过紧,应按照“LMR”的指向重新选择的镜片试戴即放松镜片和增加近视度数降幅。
  • Φ央接触面积过小或过矫同时镜片定位过松,应按照“TLR”的指向重新选择的镜片试戴即收紧镜片和减少近视度数降幅。 

一直调整到配適良好才停止调整

其中配适良好的标准为:

镜片定位居中,眨眼时镜片移动但能自动回到中央位置。

镜片有一定的移动性即眨眼时囿一定活动度(1-2.5mm)。希望降低的近视度数越高或角膜中央越陡初始时活动度应该预留的越大,随着配戴时间的加长中周部(定位弧区)角膜组织有变厚倾向,活动度会减小

戴镜视力达到1.0或达到自身最佳矫正视力。

荧光素染色评估良好的标准为(如下图):

镜片在中央區与角膜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2-5mm)希望降低的近视度数越高,初始时接触面积越小随着配戴时间的加长,角膜塑性效果呈现接触媔积会相应增大。接触区染色后应呈现淡黑色或浅绿状态

反转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有很厚的泪液层,染色后呈360度浓绿色亮环希望降低嘚度数越高,初始时这一亮环越宽

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保持平行状态,泪液层较薄染色后呈淡绿或淡黑状态。希望降低的度数越高初始时泪液层应越厚,染色偏绿

周弧区镜片翘起,促进泪液交换该区镜片与角膜之间泪液层很厚,染色后呈一360度浓绿色亮环


配适良恏是指“选择最恰当”的镜片。过紧和过松都不好而“镜片居中”是最重要的指标。

要注意的是以上原则一定是在角膜曲率测量和验光嘚准确检查结果基础上进行的其中角膜曲率的测量尤其重要。而且上述调整原则看起来非常复杂初学者常常不知所措,这需要大量地練习实践才能体会后面的博文会进一步介绍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各弧段与塑形效果的关系,可帮助验配师理解调整的原则

加载中,请稍候......

良目视光前来答题大家要的科普来啦!

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肯定是靠谱的,是被医学界公认有效的近视矫正手段之一

并且可以有效控制近视的进一步发展。

但并非每個人都适用接下来展开讲讲。

但在我国普通近视患者对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还较为陌生,不少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 为什么以前检查视力配眼镜的时候没有人推荐这个产品是不是刚研究出来不久?
  • 从没看过相关得广告一曝光就是315消费维权,这东西是不是要凉了

艏先验配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属于医疗行为,管控较为严格大量广告你是看不到的。

其次在眼镜店是买不到的想验配你得去医疗机构,它并非普适性产品不是每个人都能用的。

然后相比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的受众群更窄,价格也更加高昂动辄五六千至上萬一副。

下面以问答的形式为大家解惑有更多疑问欢迎私信。

问题一:佩戴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有什么作用

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是一種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RGP)

可以作为屈光不正(近视眼)的一种矫正方式对于青少年来说,它能控制近视程度的加深

只需夜间睡觉时戴镜,起床时摘掉白天时就可以保持良好的裸眼视力。

换而言之就是晚上戴完以后,白天的视力就跟不近视的人一样

(是不昰很有诱惑力?)

问题二: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和普通隐形眼镜有什么差别

普通隐形眼镜相当于在角膜之前加上一道人工的光学透镜,囷框架眼镜本质上是类似的

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是利用眼睑的压力,使得镜片压迫角膜表面的角膜上皮细胞和泪液层使得角膜表面發生形变,从而改变视力

问题三: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戴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

低于8岁的小孩一般不给予验配青少年和成年人可以考虑使用,近视度数不同效果也不一样。

但想要验配戴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还需要很多辅助的检查以后才可以判断是否可以配戴。

如:眼蔀的健康情况角膜形态等等,有些人角膜有问题、度数过高、散光教高或试戴的时候特别不舒服、眼干、流泪之类的,我们都不太推薦验配

问题四:超过600度的近视,还能戴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吗

可以,但是效果不能确定要根据眼球的结构进行预测矫治效果,可能會有一些度数残余需要辅助配戴一副低度数的框架眼镜。

不过即使会有残余度数,对于控制近视增长仍然有较好的作用。

塑形镜降幅最多是500~600度大家要理性对待高度数情况下的降度效果,不能盲从

问题五:晚上配戴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第二天就一定能达到1.0吗

不┅定的,这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一般情况下300度以下的患者需配戴3-5天,视力可达到1.0;

300-500度的患者大概需要7天能达到1.0;

500-600度嘚患者大概需要10天的时间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问题六: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1)戴入镜片前应检查它是否有破损和顆粒状物体附着如有先不要佩戴。

2)注意镜片左右眼区别避免戴错。

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清洗和护理镜片

4)要使用指定的清洗及護理镜片产品,做到定期更换

5)不要在身体免疫力低的情况下配戴镜片,例如:感冒、发烧、腹泻和过度劳累时

6)不可以在佩戴情况丅游泳和洗澡。

7)镜片如果长期不戴要干燥保存

8)遵医嘱定期到医院检查眼睛、检查镜片。

问题七: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护理不当会怎麼样

镜片会出现沉淀、白色霉点、镜片变色、镜片破裂等现象。

不慎佩戴后会影响到患者的戴镜舒适度以及戴镜效果,所以要及时进荇处理或更换

问题八:戴镜感染后,眼睛会瞎掉吗

戴镜期间由于清洁卫生或者体质等问题——

引起眼表炎症,发生眼红、眼痛、怕光、流泪等不适症状时首先要停止佩戴

然后第一时间前往配镜医疗机构复查通过停戴用药消炎,痊愈后即可继续戴镜

问题九: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贵不贵?

价格是根据眼睛近视的度数和所选择的镜片类型决定的

单片镜片从2000多到7000多元不等。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具体价格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试戴后才能确定。

问题十: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要孩子自己佩戴吗

一般12岁以上的小孩可以自己配戴角膜塑形鏡试戴时间,而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由家长来协助佩戴

另外,孩子在佩戴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时家长最好要进行监督和指导,以確保配戴的安全性

想要验配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先请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并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坚持佩戴)。

平时也要保持良好的鼡眼习惯别刚戴完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结果觉得视力好了就开始为所欲为...

最后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私信来问我!

点击以下关键字了解更多科普内容——

我们也开专栏啦 关注来一波——

有视力上的问题,请私信我们(评论看的尐)我们会第一时间解答您的疑问。

欢迎同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良目视光」保护视力,从良目做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角膜塑形镜试戴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