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轴承外圈固定棱圆怎样调整

一、对装配前零件的要求

  1.滚动轴承用汽油清洗其他零件用煤油清洗。所有零件和箱体内不许有任何杂质存在 箱体内壁和齿轮(蜗轮)等未加工表面先后涂两次不被機油侵蚀的耐油漆,箱体外表 面先后涂底漆和颜色油漆(按主机要求配色)  2.零件配合面洗净后涂以润滑油二、安装和调整的要求 1.滚动轴承的安装 滚动轴承安装时轴承内圈应紧贴轴肩,要求缝隙不得通过0.05mm 厚的塞尺  2.轴承轴向游隙对游隙不可调整的轴承(如深沟球轴承),其轴向游隙为0.25~0.4mm;对游隙可调整 的轴承轴向游隙数值见表紧固件扭矩符合要求点击查看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 3.齿輪(蜗轮)啮合的齿侧间隙 可用塞尺或压铅法。即将铅丝放在齿槽上然后转动齿轮而压扁铅丝,测量两齿侧被  压扁铅丝厚度之和即為齿侧的大小 4.齿面接触斑点圆柱齿轮齿面接触斑点2-10-4;圆锥齿轮齿面接触斑点2-11-4;蜗杆传动接触斑点2-12-4三、密封要求 1.箱体剖分面之间不允许填任何垫片,但可以涂密封胶或水玻璃以保证密封; 2.装配时在拧紧箱体螺栓前,应使用0.05mm的塞尺检查箱盖和箱座结合面之间的密封性; 3.轴伸密封处应涂以润滑脂各密封装置应严格按要求安装四、润滑要求 1.合理确定润滑油和润滑脂类型和牌号 2.轴承脂润滑时,润滑脂的填充量一般为可加脂空间的1/2~2/3 3.润滑油应定期更换,新第一次使用时运转7~14天后换油,以后可以根据情况每隔3~6个月换一次油 五、试验要求 1.空载运转:在额定转速下正、反运转1~2小时; 2.负荷试验:在额定转速、额定负荷下运转,至油温平衡为止 齿轮,要求油池温升不超过35oC,轴承温升不超过40oC; 蜗杆要求油池温升不超过60oC,轴承温升不超过50oC; 3.全部试验过程中,要求运转平稳噪声小,联接固定处不松动各密封、结合处不能漏油 六、包装和运输要求 1.外伸轴及其附件应涂油包装; 2.搬运、起吊时不得使用吊环螺钉及吊耳以上技术要求不一定全部列出,有时还需叧增项目主要由设计的具体要求而定。七、技术要求 1.装配前所有零件用煤油清洗,滚动轴承用汽油清洗不许有任何 杂物存在。内壁塗上不被机油腐蚀的涂料两次; 2.啮合侧隙用铅丝检验不小于0.16mm铅丝不得大于最小侧隙的4倍; 3.用涂色法检验斑点。按齿高接触点不小于40%;按齒长接触斑点不 小于50%必要时可用研磨或刮后研磨以便改善接触情况; 4.应调整轴承轴向间隙:φ40为0.05--0.1mm,φ55为0.08--0.15mm; 5.检验剖分面、各接触面及密封处,均不许漏油剖分面允许 涂以密封油漆或水玻璃,不允许使用任何填料; 6.机座内装N100润滑油至规定高度;

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
圆锥滚子軸承允许轴向游隙范围  (μm)
注1.接触斑点的分布位置应趋于齿高中部齿顶和两端部棱边不允许接触
   2.括号内的数据用于轴向重合度大于0.8的斜齿輪。
注:表中数值范围用于齿面修形的齿轮对齿面不齿面修形的齿轮,其接触斑点大小应
蜗杆传动接触斑点-德州厂
接触斑点面积的百分仳(%)
接触斑点在齿高方向无断缺不允许成带状条纹 接触斑点痕迹的分布位置趋近齿面中部,允许略偏于端
接触斑点痕迹应偏于啮出端,但不允许在齿顶和啮入、啮出端的棱边接触

轴承分为内外圈内圈和外圈之間是滚动体。外圈固定后内圈可以通过滚动体转动。轴和车轮联接并且轴与轴承内圈联接。可以把轴承内圈、轴、车轮看成一体车輪是和轴、轴承内圈一起转动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轴承外圈固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