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没有做得比较好的工业用无人机公司?

终于来了!谷歌Wing将试点无人机快递

Wing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无人机送货服务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将于今年10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开展首次试点服务。

目前Wing正和联邦快递(FedEx)、Walgreens和礼品供应商Sugar Magnolia开展合作,向弗吉尼亚州西南部克里斯琴斯堡镇的居民提供保健产品、食品等产品。本次试点项目是美国交通部综合试点项目的一部分,旨在展示无人机在商用快递上的可行性,不过目前仍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

高空伪卫星(HAPS)技术开发商HAPSMobile公司宣布,其设计用于提供全球平流层通信的HAWK30太阳能无人飞行器已在加利福尼亚的NASA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成功完成首次试飞。

HAPSMobile公司在满足地面和靶场安全要求后,从NASA适航和飞行安全审查委员会获得有限飞行许可,使得HAWK30无人机在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的限制空域内飞行。

HAWK30无人机是一种太阳能无人机,旨在提供一个高空通信平台,并将用于提供从平流层作为机载基站的电信连接。成功试飞后,HAPSMobile公司将推进平流层试验和持续数月至半年的长飞行时间试验。

滨州自行车赛期间对无人机实行管控 飞行须预先申请

根据2019“愉悦杯”环滨州黄河风情带自行车赛系列赛事现场要求,非经依法审批的无人机等低慢小飞行器不得出现在赛道、主会场、起终点及与赛事相关的各功能区等区域范围,以免干扰赛事正常进行。

航天科工无人机载多功能救援弹地面发射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6所八室牵头研制的无人机载多功能救援弹项目完成地面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本次试验发射多发救援弹,验证了发动机性能参数合理、弹道飞行稳定、救援释放功能正常,试验圆满成功。

长鹰BZK-005E无人机亮相北京航展 解密大型无人机系统

9月18日,第十八届北京航空国际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召开。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长鹰5E大型中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在展位A3-1展出。

国产500千克级涡扇发动机亮相北京航展

首次展出的AEF50E涡扇发动机是一款出口型无人机用发动机,主要用于高空高速图像侦察或察打一体无人机,也可用于其他无人机系统。该款发动机用于国产双发云影无人机,双发云影无人机是中航工业成飞公司研制的高空高速无人机,于2016年珠海航展首次展出。

Flirtey公司推出商用货运无人机

Flirtey公司推出了一种新的“鹰”式商用货运无人机以及配套的发射和着陆平台。该无人机将和Flirtey公司开发的自主飞行软件相结合,实现10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按需送货上门,从而有助于小型快递公司与亚马逊等巨头竞争。预计2020年该无人机就能取得FAA颁发的的Part 135认证,从而开始商业运营。

无人机进化公司推出系留式Skywire旋翼无人机地面站方案

在伦敦举行的第20届国际防务与安全装备展(DSEI)上,总部位于英国的无人机进化公司推出了名为Skywire的系留式旋翼无人机通用地面站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一个移动式供电单元,通过一根光纤电缆将地面的电力输送给无人直升机,并在两者间传输数据。Skywire能支持无人直升机在200米空中飞行长达6小时,无需给无人机充电或更换电池,具体续航时间取决于无人机的有效载荷。

AeroVironment公司推出了名为VAPOR的全电动无人直升机,采用军用级组件,可搭载广泛而灵活的有效载荷。其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允许无人机在没有操作员干预的情况下完成任务,并能通过动态重新分配任务来确保安全性、可靠性和适应性。

H2GO动力公司完成世界上首次3D打印氢动力无人机试飞

总部位于伦敦的H2GO动力公司宣布,该公司与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合作,成功实现了世界上首次3D打印氢动力无人机飞行。该公司的无人机应用解决方案可将无人机电池的飞行时间延长90分钟,而典型的锂离子电池系统则只能持续不到25分钟。

英国Drone Evolution公司在2019年英国伦敦举行的第20届国际防务与安全装备展(DSEI)上推出获得专利的新型旋转翼无人机。这种名为SafeFlight的货运无人机具有钛金属外壳,既能抗干扰,又能抵御各种外力的影响。

无人机化石探测器 帮助探索玛雅文明

肯尼亚图尔卡纳盆地研究所和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希望在非洲图尔卡纳盆地找到骨头,他们正转向无人机和公民科学来帮助找到骨头。该财团还包括大英博物馆、零散遗产项目和艺术与人文研究理事会,创建了化石发现者:一个新推出的网站,鼓励扶手椅考古学家在图像中发现化石。

印度计划动用300架无人机绘制精确地图

16日报道,印度测绘局首次计划使用300架无人机来绘制地图。参与这一项目的官员表示,使用无人机将使他们对乡村地区也能够制作出高分辨率图像,这将有利于地图数字化。

德国纯电动“空中出租车”完成城市上空首次公开试飞

当地时间9月14日,德国南部斯图加特,纯电动空中出租车Volocopter在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上空飞行。据制造商称,这是Volocopter在欧洲城市的第一次公开试飞。

8月底,奥地利Schiebel公司研制的CamcopterS-100无人机搭载芬兰Turva号近海巡逻舰在芬兰湾完成了为期5天的海上监视测试。芬兰边防警卫队已采购这种垂直起降无人机用于执行海上监视任务。

印度Rustom 2无人机在飞行测试中坠毁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研发的Rustom-II无人机9月17日上午在卡纳塔克邦吉德勒杜尔加地区发生坠毁。事故发生时,这架无人机正在DRDO户外测试和评估设施Challakere航空测试靶场进行飞行测试。事故发生后,DRDO官员和警察立即赶往现场,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在2019 InterGeo 展会期间,Trimble与senseFly公司宣布了最新的合作关系。早在此之前,senseFly的无人机系列产品已成功连接Trimble TBC软件。此次的合作,将是双方在产品和渠道方面的进一步深入合作。

南非国防和安全技术提供商Tellumat公司在南非奥佛伯格地区,按照南非民用航空局(SACAA)的规定,成功完成了ASTUS无人机系统的一系列飞行试验。该无人机在强风、结冰温度和云层覆盖等恶劣条件下进行了多次试飞,任何时候都保持两个实时视频通道向地面站发送信号。

波音公司MQ-25舰载无人加油机首飞

2019年9月19日,波音公司和美国海军成功完成了MQ-2A舰载无人加油机的首飞。首架原型机编号T1,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马斯库塔的中美圣路易斯机场起飞,由波音公司试飞员通过1台地面控制站提供指令,完成了自主滑跑和起飞,随后按预先确定的航线进行了持续2小时的自主飞行。

BAE和Marshall就新一代航空航天技术展开合作

在伦敦举行的2019年国际防务与安全装备展(DSEI)上,英国BAE系统公司(BAE)与马歇尔宇航防务集团(Marshall)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计划就新一代各种空中平台所应用的先进技术展开合作。此份谅解备忘录将为两家公司合作开发可在各种环境下运行的有人和无人空中系统和平台的先进航空航天技术奠定了框架。

到2024年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70亿美元

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公司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预计到2024年,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超过170亿美元。

随着机器学习算法和人工智能在提高自动驾驶无人机能力方面的应用不断增多,预计商业无人机市场将在预测时间线内实现大幅增长。

混合动力无人机市场预计将见证2017年至2024年的最快增长,因为这些无人机同时拥有固定翼飞机和多架直升机的能力,适合测量、媒体和娱乐、农业、检查和监控等领域。

到2024年,无人驾驶商业无人机市场预计将占据15%以上的市场份额,因为对无人机技术应用需求越来越大。

到2024年,遥感制图应用领域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超过15%。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土地状况评估、植被监测或任何其他空间测绘的遥感测绘平台。

拉丁美洲商业无人机市场将在2017年至2024年期间展示超过25%的CAGR。在这一地区,包括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在内的国家正在见证无人机应用的增长,以满足灾害测绘、侦察任务和精准农业等应用。

在商业无人机市场运营的公司参与战略合作和融资活动,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扩大其创收能力。

  003航母下水在即,中国航母何时能够超过美国航母?   从目前能够看到的和003有关的消息来说,003型航母的设计水平非常高,远超美国“小鹰”级航母,比起“尼米兹”级航母来说也优势不少。   基本上,从整个航母的综合性能来说,003型航母就相当于常规动力版的“福特”级航母,性能从一开始就站在世界顶级。   不过,有人认为中国航母和美国航母还有至少30年的差距,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有没有办法可以缩小差距呢? 003型航母性能比“尼米兹”级更优秀 很多军迷朋友只关心003型航母的动力,却没有注意到003型航母的其他设计,这是有失偏颇的。   航母的战斗力并不是由航母的动力决定的,甚至动力还不是决定航母战斗力最重要的标准。   比如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这也是一艘核动力航母,但是“戴高乐”号航母的战斗力真的就很高吗?   事实上,因为吨位小、甲板设计水平不高、舰载机性能一般“戴高乐”号航母的战斗力还不如常规动力的“山东”号航母,更是比不上常规动力的“小鹰”号航母。   所以读者朋友们,在讨论003型航母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局限于003型航母的动力,而应该讨论整个航母的设计,特别是飞行甲板的设计   即便003型航母使用的是常规动力,但是因为003型航母优秀的甲板设计003型航母的综合战斗力也在核动力的“尼米兹”级之上。   “尼米兹”级有4C13蒸汽弹射器,003型航母有3条电磁弹射器,乍一看是“尼米兹”级的弹射器比较多,但“尼米兹”选择4条弹射器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根据美军自己几十年使用C13弹射器总结的数据,C13弹射器有百分之25的时间处于故障状态无法使用,连续使用无故障次数只有一百次出头。   也就是说“尼米兹”号上面的4条弹射器,基本上随时都有1条弹射器是处于故障状态没法使用的     (“尼米兹”上面最落后的设计就是蒸汽弹射器,而这恰恰是航空作业能力的关键)   而且单个弹射器最多也只能连续弹射一百来次,这还是运气好的情况下,运气不好弹射几十次就会出现故障   所以“尼米兹”上面的4C13蒸汽弹射器,弹射效能还不如3条电磁弹射器   美国也不是不知道C13蒸汽弹射器的问题,但是蒸汽弹射器一套几百吨重,体积重量都很大,设计于70年代的“尼米兹”级很难修改蒸汽弹射器的设计。     (“福特”级使用电磁弹射器)   到了全新的“福特”级,能够更换弹射器的时候,美国立马就将坑人的C13蒸汽弹射器给换掉,换成现在“福特”的电磁弹射器。   虽然“福特”的电磁弹射器现在也问题不少,达不到4000次无故障使用的指标,但几百次无故障使用的水平也比C13高了几个档次。   所以“尼米兹”是核动力又有什么用呢?航母终归是靠飞机作战的,而不是和别人赛船的,“尼米兹”因为差劲的弹射器,在航空作业能力上就不如003型航母     003型航母航空运作流程数学模型) 航空作业能力是航母的根本指标,航空作业能力都比不过,那其他性能也很难改变综合战斗力的对比了。   所以在航母的单舰性能上,中国已经追上美国的水平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在单舰性能上超过美国,就要考虑一下其他角度。 无人作战体系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航母绝大部分的战斗力来自航母上面搭载的舰载机,所以舰载机的性能也决定了航母的单舰性能高低。   舰载战斗机、舰载预警机和舰载直升机这些方面,中国航母和美国航母没有什么差别,无非是中国同等水平的舰载机出现得比较晚,达到同样的数量还需要一点时间罢了。     (中国第五代舰载战斗机已经在紧张试飞中)   中国航母和美国航母在舰载机领域展开较量的,其实还有一个领域,那就是舰载无人机   舰载无人机要在航母上大规模地使用,有一个要求,就是需要航母装备电磁弹射器   除了一些大型舰载无人机以外,大部分的舰载无人机重量都比较轻(因为少一个座舱和飞行员),这就在弹射上碰到了问题。   蒸汽弹射器在弹射的时候,弹射力度调节范围是很小的,也就是说不管飞机是重是轻,蒸汽弹射器都以差不多的力度弹射出去。     (蒸汽弹射器的力度对于无人机来说太大了)   而蒸汽弹射器在设计的时候,都是把弹射力度设计得比较大,因为有人舰载机普遍重量在20吨以上。   但是用这种力度去弹射几吨重的无人机,只会因为力度过大直接把无人机给扯坏   电磁弹射器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工作原理的不同,电磁弹射器的弹射力度调节范围非常大,既可以弹射几十吨的重型战斗机,又可以弹射几百公斤的小型无人机。   所以能够成规模成体系地使用舰载无人机的航母,美国只有“福特”级,而中国的003型航母装备了电磁弹射器,同样可以成体系使用舰载无人机     (美国正在研制的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   这还只是航母平台的情况,如果具体到无人机上,美国根本就没有舰载无人机的体系   美国现在在研制的舰载无人机只有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此外还有MQ-9无人机反潜型在考虑上舰,但还没开始研制上舰版本   而中国这边,已经明确在研制的舰载无人机就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无侦-7无人机研制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可以携带YJ9轻型反舰导弹     (中国舰载察打一体无人机)   YJ9是中国研制的一种轻型反舰导弹,设计之初是为了攻击导弹艇等小型水面目标,比如台湾地区的“沱江舰”这种,由舰载直升机携带,射程20公里。   舰载察打一体无人机携带这种反舰导弹之后,对于那些导弹艇来说可是灭顶之灾,而且在未来高烈度海战中也能猎杀各种无人舰 无人舰在未来海战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这已经成为了各大海军强国的共识,无人舰很快就会装备到各国海军中。   而中国的舰载察打一体无人机,就可以充分发挥无人、长航时的优势,以数量对数量,猎杀敌方的无人舰艇。     YJ9这种轻型反舰导弹非常适合猎杀无人舰艇)   还有一种舰载无人机,是中国基于翼龙10研制的反潜无人机的舰载版本,目前已经展开相关技术验证研究。   相比起美国的反潜无人机,中国反潜无人机使用的是翼龙10无人机平台,是喷气发动机动力,巡航速度更快,反潜搜索效率也就更高。   而且中国还有几种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舰载无人机,或正在进行技术验证研究,或已经开始型号研制,中国舰载无人机体系很快就会成型   到那个时候,中国航母的单舰战斗力比起美国航母将会具备一定的优势 强大的中国造船工业   除了单舰战斗力上的问题,中国航母和美国航母相比,其实主要差距是在数量上   美国现在有11艘航母,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航母的数量都不会低于这个数字,所以数量上的差距对中国航母来说比较明显。   不过这一问题对中国来说也不是多大的问题,因为中国有全世界最发达的造船工业   美国现在全国能够建造航母的船厂只有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一家,而且这一家造船厂只有两个可以建造航母的大型船坞。     (纽波特纽斯造船厂)   这两个船坞中,一个船坞必须要用来维修美军航母,所以只有一个船坞能够建造新的航母   中国这边就不一样了。仅仅是现在正在建造003型航母的江南造船厂一家,就拥有4个可以建造航母的大型船   比如现在正在建造003型航母的江南造船厂4号坞,长度540,而在旁边的3号坞同样是一个长度540的巨型船坞。 2018003型航母一号舰在4号船坞里面开始建造到现在,4号船坞不仅用里面300多米的长度建造003,还不断在外面的100多米长度里面建造其他船只。 而江南造船厂只是中国三大造船厂之一,建造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的大连造船厂、建造075型两栖攻击舰的沪东造船厂,都有差不多数量的巨型船坞   有国内媒体曾经统计过,中国所有能够建造航母的大型、巨型船坞加起来,一共有33   在大连造船厂有一个新建造的巨型船坞,长700多米,宽150米,理论上甚至可以同时建造4艘航母   也就是说,从中国造船工业的造船能力上,中国真要快速建造航母的话,速度将会非常惊人   不过,限制我国航母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不是造船能力,而是需求和人员   需求的问题我们暂时先不讨论,我们来讲一下人员的问题。     (航母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   一艘航母排水量数万吨,需要几千名海军人员进行操作。而航母本身极度复杂,要用好一艘航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就是说,服役一艘航母,就需要海军数千名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对海军来说,他们一年培养出的操作人员总共也就这个数量。   考虑到海军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人手,甚至新护卫舰的接舰人员还是从退役的056护卫舰上抽调过去的,海军最多也就只能四五年接装一艘航母,甚至更久时间。   所以要加快航母列装速度的话,海军就需要增加人员培训的规模和速度,才不会出现“舰等人”的情况。   在这一方面,中国海军还要继续加油努力。   来源:国科环宇微信号

动用70多架无人机,《航拍中国2》360°全升级,又双叒叕开播啦

3月3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航拍中国》第二季在大家的万众期待下正式开播。延续第一季“东南西北中”的全方位布局,第二季选取了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甘肃7个省区,再一次开启高空视角。

一、按省分集 延续“东南西北中”全方位布局

第二季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摄制组共历时一年拍摄,先后动用了12架载人直升机、70多架无人机,总航程达到20多万公里。

在内容制作上,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创作风格,按省分集的主要创作思路没有发生变化,其中省市的选择标准主要按照“东西南北中”的方位进行布局。主创团队选择了突出不同省份之间的跨度,尽量呈现出不同的地貌。

在自然景观之外,主创团队也希望透过镜头描绘出不同地域的人文生活图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从中提炼各具特色的美。节目中既有高楼林立的CBD、气势恢宏的港珠澳大桥、海边宁静的小渔村、五颜六色的梯田,也有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发展成就。

每集不过50分钟的体量,如何才能更全面的呈现一个省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貌呢?对此,导演组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主创人员透露,导演组会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该省份的推荐与相关资料,挑出一省中最值得表现的内容,一般一个省份会找出100多个可拍摄点,在第一轮筛选后会留下40多个拍摄点,最后留下30个左右的点位,以50分钟的体量去容纳这些内容。

基于第一季奠定的良好的观众基础,第二季在创作上给主创团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据主创介绍,做航拍纪录片有别于普通的纪录片拍摄,因为航拍往往受到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对于那些只有在某几天或某一时节才能见到的景色,摄制组需要提前做好多套预案,保证拍摄一次成功。有时候航拍器或者飞机已经升空了,却发现当天的气候并不适合拍摄,可能就需要返航或重来,等待下一次更好的拍摄环境。

广东乳源大峡谷空中表演无人机航拍素材画面

为了保证一次拍摄成功,主创团队在正式起飞前还会做好分镜头,并与摄像团队沟通好具体的飞行路径。据主创介绍,第二季的拍摄中整体成功率较高,其实也得益于第一季时的经验积累。与一般纪录片作者电影的拍摄模式不同,《航拍中国》第一季在拍摄时积累了一个相对工业化的操作流程,团队中有资料员、调研员、摄影团队,以及负责调色、后期的相关制作人员,面对具体的拍摄任务时会将任务分解,拍摄起来各司其职,按照流程走。

二、延续“全航拍”,技术360°全升级

在拍摄技术上,第二季延续“全航拍”特色,沿袭了4K超高清拍摄,同时还采用搭载高清陀螺仪载人直升机以及搭载变焦、长焦镜头的无人机为主拍摄,融入轨道卫星影像并采集卫星数据辅以呈现、VR等新技术,呈现祖国的“大、美、奇、变”,如在卫星影像的呈现下,平原和水系像美丽的叶脉一样清晰可见;江苏淮河和京杭大运河交叉处的水上立交,拍摄团队使用VR摄影机在平面影像上进行了特效呈现。

为了呈现更广阔空间的绚丽景观,第二季在运用最新技术的同时,也在拍摄手法和拍摄角度上融入了一些细致巧思,比如在影视剧中常见的一镜到底场景飞行拍摄手法。如展现成都人民公园内当地居民喝茶聊天的生活场景时,拍摄组采用一镜到底场景飞行拍摄模式,来回穿梭于好几个场景,完成了场景的调度和转换。航拍镜头还通过一镜到底拍摄手法将川菜和川剧串联呈现,令观众对四川的地域文化印象深刻。

在福建篇中介绍三坊七巷时,也用到了一段长达54秒的无人机一镜到底画面。镜头跟随游人的脚步一起穿过巷弄,再缓缓跃升至空中,让画面从低处窄的视角随着高度增加变得更加开阔,最后呈现天地一体的画面,带领观众俯瞰整条古老却充满活力的街巷。

由地面到天空的航拍画面

在拍摄“一镜到底”的画面时,飞行器有一个从手持到升空的转换点,需要保持放手的一瞬间画面平顺无震动。为保持画面的平滑流畅,拍摄团队在手持部分先采取了飞行器的“姿态模式”,以减小飞行器离手时的抖动。同时还安排了一位观察员负责在拍摄角度的侧面观察飞行器升空时与屋檐距离的情况,以及通知飞手配合调整飞行器的方向。在飞行器即将飞出屋檐跃升的同时,飞手迅速将姿态模式调整成 GPS 模式,以保证飞行器不受风向影像,保持稳定。

纪录片《航拍中国》的拍摄,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飞行航时最多的空中拍摄行动,从别样的高度、别样的视角,呈现出另一番景象的大美中国!据了解,目前《航拍中国》第三季已列入日程中,最新确定将拍摄的省份是贵州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卫泰无人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