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反抗什么 南昌起义的意义是什么是反对谁

廖乾五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党的高级军事政治工作干部,陕西入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在我党创建初期所领导的许多影响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伟大斗争中,都留下了廖乾五英勇睿智的身影,他在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赢得过周恩来同志的高度赞扬。革命烈士廖乾五的故乡——平利县八仙区龙门乡龙门村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廖乾五,1886年出生于陕西省平利县八仙区龙门乡龙门村一个小商人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五。廖乾五自幼聪明好学,文采出众,与两个哥哥一起被誉为“平利三支笔”。作为一个有报国理想的热血青年,亲眼目睹过清王朝腐朽没落的廖乾五不甘心在大巴山中虚度一生。加上受到其二哥、早期同盟会会员廖定三的影响,1907年初,廖乾五辞别新婚不满一个月的娇妻,步行千余里前往武汉投奔二哥廖定三。在廖定三的引荐下,廖乾五先后结识了进步绅士顾元伯、孙武、熊晋槐等知名人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廖乾五也一度选择了实业报国。1911年京师农业学堂毕业后,廖乾五留在了北京农事试验场工作。1916年,廖乾五受陕西督军陈树藩的邀请回陕西担任实业厅长,但因故未能如愿,无奈之下廖乾五再次回到汉口。在和劳苦大众的广泛接触中,廖乾五深刻地体会到底层民众的疾苦,对黑暗的旧社会越发痛恨。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当时的很多进步青年一样,廖乾五很快被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所吸引。在细细研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入门》《社会发展简史》等著作后,廖乾五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1921年8月,廖乾五经包惠僧、李汉俊介绍,和施洋等人一起参加了武汉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共同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1922年底,廖乾五在董必武、陈潭秋的领导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革命的征程。1923年2月,震惊全国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爆发,廖乾五和林育南、项英等参加领导了其中最为惨烈的江岸工人大罢工。罢工运动遭到了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工人领袖林祥谦和施洋律师惨遭杀害。廖乾五和项英及时躲避到一家小铺里,直到天黑之后才趁机逃进了法租界脱险。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央指派廖乾五、李隆至(李立三)、刘伯垂以武汉共产党代表身份参加了国民党一大,其中廖乾五的身份是汉口特别区中共代表。会后,廖乾五被任命为中共汉口地委委员重新回到汉口。是年春天,汉口地委机关移驻汉口德润里23号,作为地委的秘密据点。廖乾五、项英和地委书记包惠僧一家,以及许白昊夫妇对外以一个三代之家的身份开展地下工作,廖乾五的身份是许白昊的“岳父”。实际上,当时的廖乾五年仅37岁,只是因为留了胡须,外貌显得苍老。由于叛徒告密,汉口地委的秘密据点很快被反动军阀盯上。1924年5月16日下午大约2时许,吴佩孚反动军警突然包围了这个秘密据点,并将许白昊抓捕。当时包惠僧赴上海参加党中央的会议不在汉口,廖乾五因工作外出,两人得以幸免。据包惠僧回忆说,回到汉口后他找到了妻子夏松云,才得知廖乾五成功脱险的经过。当日下午5时许,回到住地的廖乾五在弄堂口买香烟时意外听小贩说出住地被查封的消息,机警的廖乾五迅速逃离。但他依然被便探发现并追捕,情急之下廖乾五将便探绊倒,几经波折成功逃到了英租界。由于政治环境的恶化,廖乾五等人在武汉已经无法立足,随后转移到了上海。抵达上海后,项英留在中央负责全国工运工作,廖乾五和包惠僧被派到广州参加军事工作,开启了新的革命生涯。锻造北伐“铁军”1924年11月,孙中山组建“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在时任中共广东区军委书记、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积极安排下,廖乾五和共产党员徐成章等人成为了铁甲车队的领导骨干,廖乾五担任铁甲车队国民党党代表、中共党小组长,徐成章担任队长。廖乾五等人特别重视铁甲车队的革命思想教育工作,始终把部队官兵的政治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对全队官兵进行严格的军事、政治训练。作为政治主官,廖乾五不仅亲自为部队官兵讲授政治课,而且积极开展党小组活动,在部队里发展积极分子入党。1924年12月,廖乾五和徐成章介绍周士第入党,短短几个月时间部队的党员人数就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20多人。在廖乾五等共产党员的影响和改造下,这支部队很快成为我党实质掌握的最早的一支正规革命武装。在此期间,廖乾五等人率领铁甲车队先后参加了支援广宁农民运动、平定军阀杨希闵和刘震寰叛乱等一系列革命斗争。在配合省港大罢工中工人纠察队封锁香港的沙渔涌战斗中,廖乾五和周士第等率领60余人英勇杀敌,与上千敌人激战三昼夜,取得了歼敌200余人的辉煌战果,谱写了我党早期武装斗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篇章。1925年10月,廖乾五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政治部主任,北伐期间赫赫有名的叶挺独立团就属于这支部队。作为部队的高级军官,廖乾五处处以身作则,生活简朴,身体力行,倡导官兵一致,爱护下属。时任十二师师长的张发奎曾颇为感慨地说:“廖主任被称为我们全师的母亲。他的一切同一个青年人一样。他在部队中同我一直到士兵都相处得很好。他对于联系军民、协调上下的办法最多,作用大。他特别注意士兵的疾苦,我们一路行军作战,官兵没有一个掉队的,士兵也没有开小差的,政治工作起了很大作用……”1926年,廖乾五任第四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代主任、主任,率部转战湘、鄂、赣、豫等数省,参与指挥了著名的平江、汀泗桥、贺胜桥等战斗,第四军也成为了人人赞誉的北伐“铁军”。这支部队之所以能征善战所向披靡,和廖乾五出色的政治工作密不可分。廖乾五深知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他经常教育官兵要懂得革命军队的性质、革命的目的;强调爱护民众、加强部队的纪律建设;重视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吸收进步官兵入党,有效地改变了旧军队的成分和坏习气。在北伐的过程中,廖乾五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北伐胜利的根本。在行军打仗的途中,他经常派出宣传队和宣传员深入广大农村和工厂,宣传北伐军的宗旨、政策,协助当地建立工农革命组织,把没收反动官吏的钱财分给穷苦百姓。在他的教育和引导下,第四军的广大官兵明白了为国、为民打仗的道理,因此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由于廖乾五的出色表现,这支部队成为了北伐革命军中政治工作的典范和佼佼者。周恩来曾高度评价说:北伐军的许多政治部中,以四军政治部成绩最好。廖乾五不仅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词作者。“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名为《国民革命歌》曾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定为代国歌,词作者正是廖乾五。这首歌在北伐期间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无数北伐将士奋勇杀敌。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激起了许多北伐将领的极度愤慨。值此存亡之秋,廖乾五充分展示出了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仅仅过了三天,廖乾五就主持召开第四军国民党各级执委、监委联席会议,通电声讨蒋介石,呼请国民党中央“明令速拿”,将其“永远开除党籍,免职查办”。此后,廖乾五和张发奎继续率领部队北伐,经过上蔡、临颍战役,击溃了奉军在河南的主力。但在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大革命失败的命运已然无法挽回。在和恽代英的谈话中,廖乾五无比愤慨地说:“我们辛苦经营的武汉,现在完了,实在令人痛心!”参与筹划南昌起义面对大革命失败的严峻局面和白色恐怖的腥风血雨,中国共产党人没有退缩,毅然决然地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的发动,叶剑英元帅做出过特殊的贡献。在晚年回忆起这段历史时,叶帅却提到了廖乾五的名字。“他参加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国革命立了无数大功,但大革命之后却没一点音讯了。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我们必须把他弄清楚。”时间回到1927年7月下旬,廖乾五和恽代英一起乘轮船离开武汉奔赴九江,准备参加南昌起义。与此同时,汪精卫和张发奎也在庐山私下谋划,准备将贺龙、叶挺的部队撤回九江,并在第二方面军实行“清共”,逮捕恽代英和廖乾五等人。时任第四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得知这一消息后,秘密从庐山赶赴九江,与叶挺、贺龙等人商量对策。1927年7月25日,九江市区的甘棠湖畔,出现了一只游湖赏景的小划子,船上坐着的正是贺龙、叶挺、叶剑英、廖乾五(时任第二方面军第四军秘书长)和高语罕(时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秘书长)五人。这次秘密会议是应对汪精卫阴谋的一次军事会议,对保证起义领导人的安全和确保南昌起义主力部队及时开赴南昌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史称“小划子会议”。经过紧急磋商,众人最终做出决定:叶挺(时任第二方面军第11军副军长兼24师师长)率领的第11军24师和10师一部、贺龙(时任第二方面军第20军军长)率领的第20军依次开往南昌发动起义。萧克将军后来非常肯定地评价说:“廖乾五是南昌起义诸多策划者之一。”南昌起义发动时,廖乾五协助叶挺指挥部队行动。起义后他又受命担任革命委员会总政治部秘书长、宣传委员会委员、第20军党代表等要职。8月上旬,廖乾五随周恩来、贺龙等率队离开南昌南下。在南下途中,廖乾五和周逸群共同介绍贺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此,廖乾五成为了两位重量级开国将帅的入党介绍人,这在党的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坚贞不屈的革命英烈根据前委安排,廖乾五和贺龙随后又由汕头乘船经香港前往上海。抵达上海后,廖乾五在上海党中央直属机关担任党小组长,不久又被安排到中央军委工作。在此期间,廖乾五认真总结大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教导年轻同志如何做好地下工作。他平易近人、胸怀坦荡、风趣幽默、乐于助人的性格给同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深受大家的爱戴和敬重。1928年春,党组织委派廖乾五到北方工作。在到达北京后,廖乾五立刻受到敌人的注意和追捕。虽然曾经多年在军队担任要职,但两袖清风的廖乾五没有存下任何积蓄,他的大部分薪水都用在了党组织活动和资助困难同志上,以至于在离开北京时连路费都拿不出来。后来在他昔日的学生高文灏资助下,廖乾五才化装秘密离开北京躲到了密云县。1930年夏,党中央派廖乾五到湖南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负责兵运工作。此时的长沙完全笼罩在白色恐怖下,到任不久的廖乾五就被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兼清乡司令何键秘密逮捕。在敌人的监狱中,廖乾五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坚贞不屈,绝口不谈党的任何机密,以付出宝贵生命的代价践行了他曾经做出的承诺。早在1927年春,廖乾五在筹备铁军阵亡将士追悼大会的启事中就曾经写道:“革命的流血本来算不得什么稀奇的事,因为没有流血的牺牲便换不到革命胜利的代价,我们后死者对于这个看得十分明白。”由于从廖乾五口中得不到任何关于我党的有价值情报,同时又惧于廖乾五在革命民众中的巨大影响力和声望,国民党反动派在没有公开审讯的情况下,于1930年9月3日将廖乾五秘密杀害于长沙郊区。廖乾五牺牲时年仅44岁,没有留下子女,也没能留下任何遗言遗物,就连遗体都没能找到。廖乾五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始终追随着真理之光,书写了流光溢彩的人生华章,为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印记和榜样。199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在平利县中学塑建了廖乾五纪念像,供后人瞻仰和缅怀,纪念他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伟大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昌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