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以身殉国的历史人物皇帝有几个


2014年08月04日 17:20
编辑:liling
来源: 网络转载
热度:572
大中小
导读:在古代,一般的亡国之君,在面对“国破山河在”的凄凉情景之下,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万千和酸楚在刺激着自己已经膨胀的大脑,内心的忧愁思绪也时刻涌在心头,难以言表。
  在古代,一般的亡国之君,在面对“国破山河在”的凄凉情景之下,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万千和酸楚在刺激着自己已经膨胀的大脑,内心的忧愁思绪也时刻涌在心头,难以言表。另外,俯首称臣的皇帝也是屡见不鲜,不过,他们之中在亡国之际,能够做到遇敌不乱,意志坚定,大义凛然,誓死不愿投降,以身殉国的皇帝却不多见,历史上登场了仅有五位,他们分别是:后梁末帝朱友贞;后唐末帝李从珂;南宋末帝赵昺;金哀宗完颜守绪和明末帝崇祯。他们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绝对不容忽视,尤其是他们在面对国破家亡之际,身子骨里体现出来的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殉国精神,实属可嘉,至今仍让后人竖起大拇指对其称赞不已。
  一、后梁末帝朱友贞
  朱友贞也许是生不逢时,亦或是命中注定,就在他刚做上皇帝不久,帝位根基未固,半路上却杀出个“程咬金”--后唐庄宗李存勖要集中全部兵力要攻灭后梁。????朱友贞决定誓死抗敌,因此双方便连年混战。由于朱友贞不能够看清时局,错用佞臣,致使忠臣退避,上下离心,前线将领自相残杀,所以,与后唐交战屡遭大败。
  公元923年10月,后唐李克用养子李嗣源率领大军逼近后梁都城。朱友贞的臣子纷纷逃离,连传国玉玺也被部下盗走,守兵不少人也丢盔弃甲,众叛亲离,守军单薄的局面也已定性,这让朱友贞束手无策,急得日夜哭泣。
  后梁末帝朱友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身殉国的历史人物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