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低紫外波长 205,乙腈水为流动相,什么添加剂能让基线起伏不那么大?

    液相色谱仪是分析工作者常用的“一门武器”。本人工作15.5年,深感何时能将液相做到有“打游戏”感觉时,便是到了游刃有余、驾轻就熟的境界。现今的液相软件均已具备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如能庖丁解牛般使用,便可将此测定做到事半功倍、轻松自如。

    水相中需溶解的无机盐和表面活性剂等固体溶质,建议采用加热法,不建议采用振摇、超声等方式。因此种方式的溶解,溶质可能处于“临界胶团浓度”,其后一旦遇到某特殊情形(如遇有机溶剂、温度剧降等),极易析出少量结晶;而一旦析出,便将损伤仪器和色谱柱,呈现泵头处析出“盐和白粉”的现象。

    一定是将水相与有机相混合后、抽滤(使用混合型过滤膜),用一个管路(如A管)泵入仪器,这是使用的原则。切勿因节约有机相、便于摸索色谱条件等原因而使用两个管路(一个纯水相、一个纯有机相)泵入仪器,即便配制了脱气机。因此种情形极易造成水相中盐和表面活性剂的少量析出。

    剩余流动相完全可继续使用,密封后放置阴凉处;待下次试验时与新配制的流动相混合后抽滤即可。无需担心发霉、无机盐析出、挥发、比例不准等问题,这些皆为疑神疑鬼的表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吧~

    流动相配制为科学的方式是:A相为高比例的水相-低比例的有机相、B相为低比例的水相-高比例的有机相(英国药典几乎均如此);其次为:A相为高比例的水相-低比例的有机相、B相为纯有机相;不科学的为:A相为纯水相、B相为纯有机相,如既有质量标准采用了此种方式,建议改为第二种或一种方式,否则基线漂移严重,难以进行稳定的杂质检测。

    梯度洗脱结束后,建议经5分钟回到初始状态,再平衡5分钟后开始下一针测定。这10分钟的稳定极为关键。切勿短时间内回到初始状态,会对仪器和色谱柱损伤较大。

    取A管路放入流动相瓶中→拧松泵头→流速由0ml/min逐渐升至10ml/min,观察尾液是否呈瀑布状流出,持续10秒→拧紧泵头→流动相呈抛射状从安装色谱柱的一端喷出,观测是否呈抛物线状,持续5秒→流速逐步降至1.0ml/min→安装色谱柱,待20秒后,流动相从色谱柱另一端呈泉水状涌出再安装另一端→手握两端螺丝帽,拧紧。

    逐级排放气泡和仪器内存留的洗液,使得安装后气泡极难混入。本人曾试验梯度洗脱连续一周,一针与后一针主成分保留时间相差在6秒以内。

    四、液相色谱仪试验后色谱柱的清洗

    1.2水相中有无机盐、表面活性剂或三乙胺、高氯酸等物质时

    先采用纯水(或含有2%甲醇),冲洗A管路(试验采用哪个管路,就要从头到尾冲洗该管路),时间30分钟(如流动相中有表面活性剂,适当增加时间),流速1.0ml/min,柱温可较试验温度高出5~10℃;随后更换成20%甲醇再冲洗30分钟,流速1.0ml/min,柱温箱加热装置关闭。结束后取下色谱柱放置阴凉处。

    很多同仁其后采用高比例的甲醇冲洗,实属画蛇添足,导致残余的有机相中水相遇到高比例的甲醇后析出少量盐和表面活性剂,从而在泵头上、色谱柱中析出,也导致了色谱柱寿命大为缩短。本人曾使用过一根约2000元的色谱柱,正着用了四年、倒着用了两年(倒着用测非有关物质)。

    查询获取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与清洗保存该类型色谱柱的方法,切勿盲动,否则导致色谱柱性能急剧下降。

基于激光共焦构型,构建了一套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检测系统。采用高数值孔径物镜使激光束高度聚焦,并用同一物镜收集样品的荧光,单光子计数器用于实时记录荧光信号。优化系统保持物镜焦点、针孔以及单光子计数器光敏区高度同轴。采用60×1.2(NA)的水浸物镜及直径为160μm的针孔得到的检测系统结构参数为ω0和z0分别为0.42μm和1.33μm,照射微区的体积为1.3fL。单个Rhodamine Green分子可获得13倍的信噪比。用该系统获得了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DNA片段和蛋白质)的高质量荧光相关图谱,成功实现了单个分子的检测。

建立了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的129I的分析方法,采用碱式灰化、萃取-反萃、沉淀等步骤对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的碘进行预浓集,用131I[NaI]为放射性示踪剂优化各分步的制备条件,运用加速器质谱法测定了北京地区松针和干草、青岛地区海藻和海水中的129I/127I。用超热中子活化法测定样品中的稳定碘(即127I)含量。上述松针、干草、海藻和海水样品中的129I/127I分别为8.11×10-9、5.97×10-9、1.70×10-10和6.05×10-10;相应的129I浓度分别为3.22×10-15、1.24×10-14、1.27×10-14g/g干重和2.30×10-14g/L。与文献报道值相比,我国与国外同类地区相当甚至更低,比法国和英国乏核燃料后处理厂附近环境中的129I低2~3个数量级,表明我国这些非核设施影响地区的129I处于当今全球环境的本底放射性沉降水平。

利用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重组内皮抑素与中药有效成分芦荟大黄素的相互作用机制,求得两者在25℃和37℃的结合常数Ka为6.623×104和3.796×104。研究发现,Zn2+等5种金属离子能够竞争性降低重组内皮抑制与芦荟大黄素的结合常数,下降幅度为35%~55%,并且其影响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强。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能增强重组内皮抑素的抗血管生成活性,使其对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提高50%。

将亲水性较强的C16硅胶反相色谱柱应用于血清样品中β-雌二醇、雌三醇、雌酮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分离。实验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佳色谱条件是:柱温40℃,流速1mL/min,以40%乙腈水溶液作等度洗脱。在此条件下4种雌激素可在大约26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得到的4个色谱峰峰型对称。分离后的4种雌激素用紫外检测器在200nm处进行测定,方法对β-雌二醇、雌三醇、雌酮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检出限分别为0.024、0.015、0.012和0.016mg/L;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2~3个数量级,相关系数为0.998以上。方法应用于血清样品的测定,β-雌二醇、雌三醇、雌酮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分别为96.3%、103.7%、100.1%和95.2%。

通过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毛细管电泳行为的研究,包括对细菌样品预处理、缓冲液、检测波长以及聚合物添加剂对分离度的改进等的考察,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实现了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分离,从而建立一种新的细菌辅助识别与定性的补充方法。将抗菌药物阿奇霉素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培育,发现由于阿奇霉素抑制细菌表面蛋白合成,造成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后,细菌表面电荷密度降低,表现为阿奇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电泳淌度的影响,而且培育时间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淌度线性相关。

将乙酰胆碱酯酶(AChE)传感器引入流动注射系统中,研究了传感器连续监测海水中马拉硫磷的可行性。系统中的载液为不含马拉硫磷的海水。传感器适宜的工作条件为:载液和样品的流速为0.39mL/min,进样时间为20min;底物(碘化硫代乙酰胆碱)溶液的浓度为41.6mmol/L,注射量为40μL。利用次氯酸钠溶液对含马拉硫磷的海水样品进行预氧化处理,可以大大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对马拉硫磷的检出限达到0.05μg/L;而不进行氧化时的检出限为1.3μg/L。另外,海水样品经过预氧化处理后,传感器对其中0.1~10μg/L的马拉硫磷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关系(r=0.991)。测定含马拉硫磷的海水样品后,向传感器持续通入0.5mmol/L的2PAM溶液15min,可以完全恢复受到100μg/L马拉硫磷抑制的固定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酶传感器适于海水中马拉硫磷的连续、灵敏和准确监测。

以转Bt基因水稻为试材,研究其表达产物Cry1Ab蛋白的提取、分离及纯化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DEAE-纤维素填料对Bt蛋白有较好捕获效果。根据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目标蛋白和主要共存蛋白的等电点和疏水性差异。合理地选择了阴离子交换色谱与疏水作用色谱组合方法。提取液经DEAE-SephadexA-50柱层析及Phenyl-Sepharose Fast Flow疏水层析分离后,目标蛋白得到了显著的纯化。考察了疏水层析中用不同洗脱液洗脱Cry1Ab蛋白对活性回收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25mol/L KSCN作洗脱液对活性影响最小,HIC一步纯化倍数可达8倍,总纯化倍数达100倍。

基于用循环伏安法研究非理想可逆体系时,电极本身的氧化峰电量与还原峰电量存在一比值。据此建立了一种用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应用研究的背景扣除新方法。用这种方法研究了腺嘌呤、腺苷、腺苷一磷酸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结果表明:3种活性分子均能在1.2V左右氧化,对应的氧化电流大小顺序为:腺嘌呤>腺苷>腺苷一磷酸,氧化过程的电子转移数为6。

以锌卟啉、铁卟啉、镍卟啉制备了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以L-精氨酸、D,L-酪氨酸对其进行了评价,金属卟啉能很好地结合在毛细管内壁,柱效最高达5.3×104理论塔板数/m,保留时间的RSD小于3%,在所选条件下,用制得的毛细管柱分离了L-精氨酸、D,L-酪氨酸、L-天门冬酰胺、L-天冬氨酸和D,L-胱氨酸,结果令人满意。

根据Ag+和AuCl4-还原能力的不同,采用分步进料,柠檬酸钠一步还原的方法制备不同摩尔比的AuAg复合纳米粒子。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透射电镜等手段对所得复合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uAg复合纳米粒子的形状近乎球形,结构密实,单分散性好。金银摩尔比1:1组成的复合纳米粒子的粒径为48.7nm,最大吸收波长为459nm。采用同步光散射和发射光谱对金、银及复合纳米粒子光散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显示,随着复合纳米粒子中银摩尔分数的减小,主散射峰逐步红移,其峰值与Ag摩尔分数呈线性关系,λmax=619.5-153.4XAg,相关系数r=-0.9927,散射光强度与Ag摩尔分数也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s=272.1+625.7XAg,相关系数r=0.9957;采用不同的激发波长均能获得多个倍频峰和分频峰,激发波长越短,分频峰的强度越大,说明AuAg复合纳米粒子具有非线性光学特性。复合纳米粒子散射波长、散射强度对组成的这种依赖特性,对于设计特定要求的光学探针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和讨论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铅的同位素比值测定时,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主要因素及其优化过程。在优化后的仪器分析条件下,测定5μg/L的NIST SRM981自然丰度铅同位素标准溶液的各对铅同位素比值,获得的207Pb/206Pb分析精度可优于0.1%。在该条件下测定了14个不同的水泥粉样品中的铅同位素比值,结果显示:铅的同位素比值分析技术可以用来示踪环境监测样品的铅污染源。

导出了氟离子标准溶液滴定铝离子的络合滴定计算分析的数学模型。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利用氟离子与铝离子在乙醇水溶液中产生沉淀,仅形成3种络合物的现象,先计算出3个条件累积稳定常数,再计算出铝离子的分析浓度。通过氢氧化铝的条件溶度积常数,求出溶液控制的pH值约为4.7。讨论了滴定数据的位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建立了同时测定猪肉中4种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残留量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用乙腈提取药物,C18固相萃取柱净化,GC/MS分析。运用HP5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进行分离,电子轰击电离源(EI)质谱选择离子模式(SIM)检测(地西泮m/z 238、313、315、342),外标法定量(定量离子m/z分别为256、259、270和313)。4种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标准曲线线性回归系数均在0.99以上,地西泮线性范围超过5~100μg/L;回收率为60%~70%;相对标准偏差7.6%~12.9%,最低检出限为2μg/kg。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3种药物的线性范围超过50~1000μg/L;回收率为60%~115%;相对标准偏差3.8%~19.7%,检出限为10μg/kg。

利用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模式,以铜(Ⅱ)为中心离子,L-脯氨酸为手性配体的配合物作手性选择子分离并拆分了3种α-羟基酸;分离条件为1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4.5),50mmol/L Cu(AC)2和100mmol/L L-脯氨酸,分离电压20kV,温度为25℃。并考察了缓冲液pH值、选择子浓度以及温度等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进一步优化了分离条件,取得了满意的分离结果。

H2O2Co2+化学发光体系,设计了一种新的微流动注射芯片,准确测定了雨水中的H2O2含量。芯片由两块50mm×40mm×5mm的透明有机玻璃(PMMA)在实验室加工而成。由CO2激光雕刻机刻蚀出的微通道宽200μm,深150μm。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2μmol/L;检出限为0.02μmol/L(S/N=3)。对0.6μmol/L的H2O2溶液平行测定9次,得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6%。该方法已成功用于雨水中微量H2O2的测定。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核桃楸皮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了39种化合物,其中分离出烃类(26种,71.80%)、酮类(3种,10.83%)、醇类(6种,7.96%)、呋喃类(1种,5.79%)、酚类(1种,1.99%)、肟类(1种,0.95%),酯类(1种,0.71%)7大类化合物,有3类(7种,33.93%)为已知药用成分,为进一步评价其质量和开发新药提供了基础数据。

在4种自制的涂敷型纤维素衍生物手性柱,即纤维素三苯甲酸酯(CTB)、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CTMB)、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CTPC)和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DMPC)与小分子的Prikle型(S,S)-Whelk-O 1手性柱上对取代环己酮及取代环己醇进行了对映体分离。研究了溶质的立体结构因素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比较了溶质在这两种手性柱上的手性识别的机理。结果发现,在(S,S)-Whelk-O 1柱上溶质与固定相之间的吸引作用是手性识别的主要原因,而对于纤维素衍生物手性柱,溶质的空间结构在手性空腔中的空间适应性可能是手性识别的关键。

应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方法,以金属铜电极为检测电极,研究了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水溶性小分子抗氧化剂谷胱甘肽(GSH)、尿酸(UA)、色氨酸(Try)和半胱氨酸(Cys)的最佳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各组分的线性范围在1.0×10-6~5.0×10-4mol/L内;检出限在10-6mol/L数量级。该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对血浆样品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作为一种局部逼近方法,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适于为药物定量构效关系(QSAR)建模。描述药物分子结构的参数较多,常存在耦合关系,会增加建模难度,并影响模型的预报性能。为此,将ANFIS和偏最小二乘(PLS)相结合,先由PLS从样本数据中提取成分,再由ANFIS实现每对成分间的非线性映射,并基于输出误差进一步修正所提取的成分,使之对因变量具有最优的解释能力,由此构建为EB-AFPLS方法。该法已成功地应用于HIV-1蛋白酶抑制剂的QSAR建模,效果良好,显示出很强的学习能力,所建模型的预报性能也优于其它方法。

NaAc-HAc缓冲溶液中,茜素红S能与壳聚糖生成一种紫红色的复合物。复合物使茜素红S在-0.408V处的还原峰峰电流降低。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极谱法测定其峰电流的降低值与壳聚糖的浓度在0.5~7.5mg/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ip″=30.92+108.4CCTS(mg/L),相关系数0.9990;检出限0.4mg/L。据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测定壳聚糖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采用线性扫描极谱技术,研究了薯蓣皂甙元(C27H42O3,简称皂素)的极谱催化波及应用。结果表明,在pH=5.3±0.5的BR缓冲溶液、0.1mol/L KCl和8×10-3mol/LH2O2的底液中,皂素产生极谱催化波,其一阶导数波的峰电位在-1.05V(vs.SCE)处,峰电流与皂素浓度在1.0×10-8~8.0×10-8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iP′=7.322×108c+3.919(μA/s),相关系数r=0.9984,检出限为1.0×10-8mol/L;该波为不可逆吸附、平行催化波。建立了测定皂素的新分析方法,并测定了黄姜中皂素的含量。

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并且对样品进行热差和热重分析,显示该样品为单一晶型,不含结晶水。

在pH为6.6~7.2、6.0~7.0和5.2~6.4的介质中,中性红(NR)、藏红T(ST)和酚藏花红(PS)等碱性吩嗪染料与肝素反应形成复合物,使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增强,并出现新的RRS光谱。其最大散射峰分别位于600nm(NR体系)、568nm(ST体系)和560nm(PS体系),其中以NR体系灵敏度最高。它对肝素的检出限(3σ)为0.80μg/L。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并以中性红体系为例,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用于肝素钠注射液效价的测定,结果较好。

NH4NH3(pH5.7)淋洗液下进行BrO3-和Br-的分离。该方法以100μL进样量对BrO3-的检出限为0.0027μmol/L(0.22μg/L);对Br-的检出限为0.0067μmol/L(0.54μg/L)。对水样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测矿泉水中的BrO3-浓度大大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最新《饮用水水质准则》中所规定的溴酸盐的指导值,而所测量的青岛崂山区生活用水则未检出BrO3-

建立了测定血浆中左亚叶酸钙含量的RP-HPLC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乙腈50mmol/L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10:90,V/V,用磷酸调pH至4.0)为流动相,用前经0.45μm的过滤膜,超声脱气,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90nm,柱温为35℃,进样量20μL。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2ng;线性范围为0.05~10mg/L,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7.0%以上;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4%和6%。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以βCD为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成功分离了西孟坦对映异构体。考察了背景电解质中硼砂缓冲液的pH和浓度、βCD浓度、有机添加剂甲醇含量及分离电压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分离西孟坦对映异构体的方法。最佳分离条件为:20mmol/L硼砂缓冲液(pH11.0,含12mmol/LβCD)甲醇(50:50,V/V);分离电压20kV。在此条件下西孟坦对映异构体可达基线分离。在25~50mg/L范围内,迁移时间的重复性(RSD)控制在1.9%之内,峰面积重复性的RSD小于4.0%,本方法可用于西孟坦对映异构体的手性分离和定量分析。

克伦特罗是一种β2受体兴奋剂,是被欧美和我国农业部严格禁止的兽药。克伦特罗水溶液在电子束辐照下将发生降解。辐照计量不同,克伦特罗降解程度不同。采用质谱法测定克伦特罗溶液辐照前后的变化。当辐照计量大于6kGy时,克伦特罗降解率可达95%以上,说明这种辐照降解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实现了一种构建自适应小波滤波器的方法,并将其用于近红外光谱数据的多元校正。该方法根据一定的目标函数,针对信号的特性自适应地构造小波滤波器。用该法构建的滤波器对烟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模,实现了烟草样品常规组分的定量分析。

提出了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作萃取剂的浊点萃取胶束增稳室温燐光法测定痕量α-萘乙酸的新方法。就溶液pH、试剂浓度、平衡温度和时间等实验条件对浊点萃取的影响及后续使用的胶束增稳室温燐光法的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在最佳条件下,线性范围为3.0×10-8~2.0×10-6mol/L;检出限1.3×10-8mol/L;方法用于强化水样中痕量α萘乙酸的测定,回收率95%~104%;相对标准偏差2.0%~3.5%。

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厚朴的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新方法,溶剂系统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醋酸(5:5:7:3,V/V),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从100mg厚朴粗提物制得和厚朴酚33.3mg,厚朴酚19.5mg,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纯度均大于99.5%,其化学结构由1H

论述了检测人体内酮体浓度的重要意义和酮体的代谢过程,对各种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检测原理、操作步骤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着重探讨了对血液中β羟丁酸的检测,并对各种技术的发展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糖胺聚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综述了利用分子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泳法、质谱法和电化学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测定的研究进展。

磷酸化修饰蛋白质的分析是蛋白质组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目前磷酸化蛋白质分析所涉及的各种方法,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体免疫印记等传统方法和以串联质谱各种扫描技术为基础,结合亲和提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手段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这些技术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予以评述。

综述了质谱及其联用技术(如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等)在抗癌药物的分离鉴定、药物代谢产物的研究及药物作用机理方面的应用,总结了其发展潜力。

介绍了一种采用基于酶动力学分析法,以发光二级管(LED)作为单色光源,以电池供电的新型手持式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仪。仪器以单片机系统为核心,体积小,重量轻;采用多点采样线性回归与光强直读等技术,保证了测量结果的稳定可靠;采用了温度校正技术,简化了分析操作,使得农药残留的现场快速分析成为可能。

对丝网印刷术在微电极制备方面的应用作了系统和详尽的描述,对绷网、制阳图底板、涂布感光胶、晒网、显影、坚膜、印刷等印制各步骤中所需注意事项和技巧作了总结。考察了标记方式、曝光时间、显影时间等的影响,并在优化条件下制成了微电极。用1mmol/L铁氰化钾在微电极上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微电极条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用此方法可大批量制得廉价的适用于电化学研究和应用的微电极条。

咪鲜胺(prochloraz)是一种咪唑类广谱杀菌剂,主要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咪鲜胺在环境中首先降解成为BTS44595和BTS44596,最后都降解为2,4,6-三氯苯酚。尽管咪鲜胺属低毒杀菌剂,但其最终代谢产物2,4,6-三氯苯酚是环境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因此,在进行咪鲜胺残留研究时,应同时检测其代谢产物。咪鲜胺的残留检测方法有HPLC法和GC法,国内有采用GC方法研究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柑橘上的残留的报道。

扁桃酸和邻氯扁桃酸是医药生产中的重要中间体。以氨基酸和金属离子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的配体交换色谱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性物质分离,但用于拆分扁桃酸较难,因其紫外吸收波长短,而使用最常用的Cu2+作为配合离子时有很强的紫外吸收。本实验采用Zn2+作配合离子,避开了检测方面的难题,直接拆分了扁桃酸和邻氯扁桃酸对映体。

铋能在溃疡面形成铋蛋白质凝固膜,保护其免受胃酸和蛋白酶的侵蚀,促进愈合,它是治疗胃溃疡等多种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如枸橼酸铋钾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胃粘膜保护剂。因此,研究铋的测定方法很有必要。动力学分析法有较高的灵敏度,仪器设备简单,已成为微痕量物质的重要分析手段,但用于铋的测定报道极少。研究发现,在弱酸性条件下,Bi(Ⅲ)可置换出Cu(Ⅱ)EDTA中的Cu(Ⅱ),将此置换反应与邻菲咯啉(phen)活化Cu(Ⅱ)催化H2O2氧化二苯碳酰二肼(DPC)的动力学指示反应相偶合,利用偶合反应可对铋进行间接测定。

茶碱系甲基嘌呤类药物,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主要作为支气管扩张药而应用于临床。有关茶碱的分析方法已见文献报道的有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而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茶碱的荷移反应研究至今未见文献报道。本实验利用其与7,7,8,8-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TCNQ)的荷移反应,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分光光度法。该方法用于药物制剂中茶碱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1. 在不能确定用什么色谱柱合适时, 应该先试用哪种柱子?

答:一般来说先试用 C-18 或 ODS 柱(ODS 就是 C18 的意思)。C18 柱适用范围广,容易得到良好的分析和分离结果。而且 C18 柱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

2. HPLC 系统的基本构成是什么?

答: 能正常工作的 HPLC 系统必须包括: 进样器、泵、检测器、和数据处理器(电脑和软件)。要想得到更好的分析结果,还可以再加上脱气机和柱温箱。

HPLC 系统的配置方法基本上分两种:一是将所有的配件整合在一起,另一种是模块化设计,各个配件模块可以随意组合。

3. HPLC 的品牌和型号众多, 哪一种最适合我呢?

答:虽然仪器指标和价格很重要,但它们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许多 HPLC 的使用者觉得这些指标的意义很难理解;有的销售人员给出的指标甚至具有误导性。因此,您还可以参考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真正仪器用户的意见;

2) 亲手试用仪器或参加仪器实际演示;

3) 经销商的售后服务能力;

5) 将来仪器能否升级。

4. 进样器有哪些重要指标?

答:进样器的重要指标包括:重复进样的重现性、进样范围以及线性进样范围、和交叉污染。当您只想用 1~2 个标准溶液制作标准曲线时,或者样品的浓度范围很大时,进样器的线性范围就显得尤其重要。进样交叉污染对痕量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有时侯甚至需要在每一次进样前后,都运行复杂的清洗程序以克服交叉污染。

手动进样阀和自动进样器

5. 高压梯度泵和低压梯度泵有何不同?

答: 在低压梯度泵系统中,不同的流动相先经过混合阀混合后才进入泵头。低压梯度泵系统比较经济,因为它只有一个泵头。您可以使用多种流动相,成本不会太高。

在高压梯度泵系统中,不同的流动相由不同的泵头输送,然后在泵出口处混合。它提供了比低压梯度泵快得多的梯度, 这是因为溶剂的混合点非常接近柱头的缘故。

梯度反应的快慢可以用滞后体积来衡量。高压梯度泵的滞后体积在 50-300 微升之间,而低压梯度泵的滞后体积可以是前者的 2~3 倍。当分析时间短或者流速很低时,一个小的滞后体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滞后体积太大,就无法得到重现性好的淋洗梯度;因为设定的梯度尚未到达柱头前,分析运行已经完成。

答: 恒流泵的指标包括: 最大工作压力、流速范围、流速的重现性和准确度、压力波动、压力监测与过压停机。

7. 梯度泵有哪些重要指标?

答: 梯度泵的指标包括: 最大工作压力、流速范围、流速的重现性和准确度、梯度的重现性和准确度、滞后体积、压力波动、压力监测与过压停机。

8. 在线脱气机是必须的吗?

答: 永久气体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当不同的溶剂在线混合时,溶解于原溶剂中的气体会因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释放出来。作为证明, 您可以做一个小实验:加一些水到甲醇中— 您会看到许多气泡冒出来了。如果 HPLC 使用的是低压梯度泵, 这些气泡会影响泵头的工作和使基线噪音增大,并且导致保留时间的改变。因此在线脱气机是必须的。对于高压梯度泵来说, 因为液体的混和是在经过泵之后,气泡的影响要小一些。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建议使用在线脱气, 有助于降低基线噪音。

如果使用的是恒流泵,脱气机就不是那么必须了。因为在真空过滤溶剂时,已经将大部分的气泡除去。

答: 现有的检测器有: UV 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包括极谱、库仑、和安培检测器等)、电导检测器、示差折射率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手性检测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

答:检测器的选择要依据分析的对象和目的来确定。包括分析物的类型与含量、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是否需要化合物分子结构的信息等。

UV 检测器是性能最可靠和应用最广的检测器。如果分析物在 200 纳米以上有吸收,UV 检测器可谓最佳之选。而对于某些大的芳环类化合物 (如多环芳烃),选用荧光检测器可能将检测灵敏度提高 10~100 倍。

电化学检测器用于易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物:例如酚类、芳香胺类、和一些碳水化合物。因为选择性强,所以对上述化合物的检测灵敏度要高于UV 检测器。但是, 由于电极与柱流出液直接接触并与其中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其电化学响应可能不如 UV 检测器那样稳定。

电导检测器也是一种电化学检测器, 它是离子色谱常用的检测器; 主要用于测定无机阴阳离子, 和部分极性有机物 (如一些羧酸) 等。

示差折射率检测器可检测任何一种化合物, 但是它的灵敏度要比 UV 检测器低100 -1000 倍。它的另一个应用限制是不能进行梯度淋洗。因此, 示差检测器主要用于弱紫外吸收的有机化合物; 例如小分子有机酸、碳水化合物、和一些聚合物的检测。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应用范围与示差检测器相近, 但它可以用于梯度淋洗。它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需要使用大量的氮气来蒸发掉流动相。

质谱检测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尽管它的价格比其它种类的检测器高 10~20 倍。它是一种兼具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通用型检测器。与传统检测器相比, 它在定性和定量方面都有很大的优点。它不仅能够给出普通色谱图, 而且可以提供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信息。

11. 如何选择紫外检测器的流通池?

答: 如果流通池过大, 两个相邻的峰有可能在流通池中混合在一起; 如果流通池太小, 到达光检测元件的光太少而可能使噪音过高。较高的柱前压也会限制流速的范围从而影响流通池的选择。

我们可以根据信号峰的大小来选择流通池。 如果峰型狭窄, 需要的流通池就小。一般来说, 流通池的体积应该不大于峰体积的 1/3。譬如在峰宽是 0.1 分钟时的流通池体积:如果流速为 1 毫升/分钟, 则不应该大于 33 微升; 如果流速为0.01 毫升/分钟则约为 0.3 微升。

答: 不同厂家提供的 C18 柱或 ODS 柱的 HPLC 谱图差别可能相当大; 其原因是所用硅胶的性质、碳覆盖率和表面积等差别都很大。如果要想在同样的条件下得到相同的谱图, 就要用同一厂家的产品。如果想要试用性质类似的 C18 柱, 可以选择硅胶的性质、碳覆盖率和表面积都很接近的柱子。

13. 怎样选择保护柱?

答: 保护柱的体积应该小于分析柱的十分之一; 柱内填料也要与分析柱类似。如果做不到, 可以选择保留能力比分析柱弱一些的保护柱。

14. 色谱柱的重要指标有哪些?

答: 这些指标包括: 柱效、惰性、重现性、耐用性和 pH 范围, 以及不同批次的色谱柱之间分析结果的重现性。

15. 怎样选择手性柱?

答: 一对手性分子能否被某一手性柱分开是很难说的。因此, 最好的方法就是查找文献看有无现成的方法, 或者将样品送到手性柱厂家做试分离。

16. 封尾型反相色谱柱有什么优越性?

答: 当硅胶表面键合了 C18 或者 C8 等基团后, 硅胶表面仍然有残存的硅羟基(SiOH)。这些硅羟基可能同离子型的化合物发生二级反应, 导致峰型不对称或者拖尾。特别是当流动相中含有金属离子, 或者是在分析分离碱性化合物的情况下,二级反应尤为严重。当用小分子硅烷将裸露的硅羟基键合封尾后, 二级反应即被大大降低。但是, 封端基团在酸性的条件下容易水解; 因此, 封尾柱不宜在 pH<3的情况下使用。

17. 怎样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答: 流动相和样品应事先过滤; 确认流动相的 pH 范围在色谱柱的规定工作范围之内。如果色谱柱有一段时间闲置不用, 应该用甲醇或乙腈做最后清洗。

(LUMTECH最新轴向加压制备色谱柱,通过可调整柱端的螺丝进行轴向调整,可以再调整柱床长度的30%(25-40mm),保证制备柱性能不变,延长使用寿命。)

18. 在反相液相色谱中, 为什么乙腈和甲醇是最常用的流动相?

答:因为乙腈和甲醇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例混合。而且在紫外测定范围内,乙腈的透明度很高;甲醇虽然有吸收,但它是常用的样品溶剂流动相和溶剂一致时可以减少背景的吸收。此外,它们也容易得到。

19. 用乙腈和甲醇做流动相有何不同? 

答: 乙腈在近紫外区(200~210 纳米)几乎没有吸收; 如果分析物(如小分子有机酸)在这一波长段有吸收的话, 乙腈将是最佳的选择。乙腈也非常适用于高流速或柱子部分堵塞时的情形, 因为用乙腈时的柱压比用甲醇时低的多。甲醇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低廉; 而且它比乙腈稳定。当乙腈长时间暴露于常见光下时, 有可能形成聚合物并堵塞 HPLC 的阀和过滤头。因此, 乙腈最好盛放于棕色的玻璃中。

答: 在反相 HPLC 系统中, 流动相是极性的, 色谱柱填料则是非极性的。所以, 极性强的化合物比极性弱的先被冲洗出色谱柱。而正相 HPLC 的情况则完全相反— 色谱柱填料是极性的, 而流动相是低极性的; 弱极性的的化合物较快被洗出。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反相 HPLC, 因为它的应用范围广, 结果重现性好, 溶剂也容易处理。而正相 HPLC 的保留时间易改变, 这是由于水分被硅胶填料慢慢吸附所造成的。正相 HPLC 难以做梯度洗脱。但是, 正相 HPLC 在异构体和弱极性化合物的分离上效果不错, 而这正是反相 HPLC 的弱项。

21. 哪一种参数能最好的反映工作中的 HPLC 的仪器状态?

答: 泵压。它反映了色谱柱和整个 HPLC 系统的状况。压力过低(譬如<10 巴)表明有漏液现象; 压力过高说明柱子或者管路堵塞。压力波动大(例如从 10 巴到>50 巴), 可能是泵入口处堵塞, 系统内有气泡, 或者进样阀出了故障。要养成随时注意泵压的好习惯。

加拿大博朗科技 万海滨

作者从事色谱分析的技术支持多年,以上是对于常见问题的一个总结。希望对从事色谱分析的同仁能有所帮助。如果您的问题在这里没有答案,可以给我们发个邮件。我们会尽力为您解答。

北京绿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绿绵科技)以体现客户服务最高价值为宗旨,以专业精神和技能为广大实验室分析工作者提供样品前处理、样品制备及分析、实验数据精确分析和管理的全面解决方案,致力于协助客户提高分析检测的效率和水平。主要代理产品:LabOS实验室运营系统、Lumtech半制备/制备液相色谱、MassWorks准确质量测定及分子式识别、New Objective纳喷离子源、GE生命科学设备、凝胶净化前处理、在线固相萃取、气相离子迁移谱、电喷雾离子迁移谱、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仪、实验室氮气氢气空气发生器、Agilent中端气相液相、生物耗材、Buffer缓冲液。
  扫一扫关注绿绵科技微信公众号,有礼赠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腈紫外吸收截止波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